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觀書有感》教學案例

本文已影響 2.8W人 
《觀書有感》教學案例
1、教學內容:蘇教版第十二冊《古詩兩首》之二《觀書有感》
   2、文本解讀:
    《觀書有感》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詩中不僅寫了池塘的美麗的景色,還通過看到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池塘,池塘中的水纔會如此清澈這一現象,聯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這一深刻的道理。怎樣在古詩中挖掘語言因素,何主任的“三個留下”給了我啓發,決定從“語言、形象、情感”入手。
   3、文本與學生經驗:
    學生較易理解詩句的意思,但對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卻難以領悟。如果教師直接講給學生聽,雖然學生也能明白,但印象不會太深,我決定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
   4、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誦古詩。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美景,感悟“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的深刻道理。
    3)、激發學生讀書、學習的興趣。
   5、教學設計
    1)、自學爲主,通過查工具書、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弄清詩句的意思。
    2)、反詰題意(詩中沒有寫讀書,不如改成《觀塘有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主動去探究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3)、通過想像在學生頭腦中留下詩中所描繪的內容。
  二、實施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教學活動一:
  在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詞語和詩句意思的情況下,教者看看板書的課題,看看語文課本,滿臉疑惑,提問: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可是……詩中連個書字都沒有,全寫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詩題不如改成《觀塘有感》你們同意嗎?
  生:吃驚,仔細讀古詩。
  師:同意的舉手。
  (有十幾位學生舉手)
  師:舉手的同學請到講臺前來,我們舉行一個小小辯論賽,爲了能更好地說服對方,再讀讀古詩。
  站在講臺前的學生舉手:老師,我能不能下去,我發現不能改。(師示意可以下去,此時講臺前只剩下2名學生)
  師:看看誰能說服我們,你們同桌之間先練練。
  生1:詩中沒有提作者看書……
  師:上前握手,謝謝你支持我。
  生1:我不是這個意思……
  生2:詩中沒有提書和讀書,可是詩人是在池塘邊讀書。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2:(邊指書上的插圖邊說)從圖上知道的,詩人正在讀書。
  師:借圖理解是個好方法,值得借鑑。
  生3:當時詩人在讀書,有一個地方看不明白,看到了池塘邊的景色恍然大悟,就寫下了《觀書有感》這首詩。
  師:看到了什麼景色?恍然大悟,悟到了什麼?
  生3:看到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天光和雲影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閃耀浮動。
  師:還看到了什麼?
  生4:看到了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池塘,所以池塘裏的水才這麼清。
  師:悟到了什麼?
  生4:我悟到:詩人是想說明一個道理,要想知識淵博,就必須多讀書。
  師:有點意思。
  生5:(搶着說)我覺得他們說得都不夠具體,這首詩裏蘊含着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要想永遠都有學問,就得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去填充,說得俗一點,就是兩個字:充電。所以我詩的題目不能改。
  (掌聲一片)
  ………………
  ………………
  教學活動二:
  師: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誦一遍這首詩,你看到了什麼?
  (觀書有感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爲有源頭活水來。
  生1:我看到:一塊半畝大的池塘清得就像一面鏡子,天上的陽光和雲彩在水面上浮動,有
  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來。一位詩人正在岸邊讀書。
  生2:我彷彿看到:一個少年在池塘邊讀書,十年如一日。後來,他成才了,做了大官,可他仍然刻苦學習着。
  生3:我看到:一個半畝大的池塘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陽光和雲彩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閃耀浮動。一個孩子在那裏讀書向別人請教問題。他堅持刻苦學習,獲取新的知識。長大後,中了狀元,當了大官。可他仍然堅持學習,去獵取更多的知識。
  生4:我看到:一個半畝大的池塘平靜得像一面鏡子,太陽光和雲彩的影子在水面上閃耀。爲什麼池塘裏的水會那麼清澈呢?原來在它的源頭有一股源源不斷的活水涌進來。回憶完這一切,眼前立即出現了這樣一行字:要想有真才實學,就得不停地“充電”。
  ………………
  ………………
  師:讓我們邊想着這美麗的景象,邊吟誦這首詩。
  (生各自有感情地朗誦)
  三、總結
  背誦古詩,學生往往興趣濃厚;理解古詩,學生卻往往疲於應付。古詩內涵豐厚,意蘊雋永,我們平時大多喜歡用自己幾十年的語言經驗去理解古詩,然後再強行傳達給學生。所以學生學習的古詩語言往往不是在自己的語言經驗建立起來的新的語言積累,這樣的語言往往缺少生命力,缺少再生性、增值性。
  所以在本節課中,爲了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古詩的語言,自主構建新的語言積累。我打破常規:在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詞語和詩句意思的情況下,再從課題入手,反詰詩題《觀書有感》,向學生提出:詩中隻字未提讀書,怎麼詩題卻是《觀書有感》,不如換成《觀塘有感》吧?由於每個學生在學習古詩時獲益是或多或少的,所以積累的語言印象也就有深有淺。我於是小小辯論會的形式出現了,讓持詩題應是《觀書有感》觀點的學生,來說服教師和個別學生組成的反方,一下子激發了大部分學生的興趣,由“讓我讀,讓我說”變成了“我要讀,我要說”,而且是“我要讀好,我要說好”,否則怎麼能說服得了老師。
  這樣,學生學習語言就是在創造性地學習語言,生成都是從心中涌出的的鮮活的語言,都是有個性的真正屬於自己的語言。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者吟誦古詩,讓學生聯想畫面,學生很自然地在前面理性的理解上,用語言繪出了鮮活的詩的畫面,並且將理性認識還推進了一層。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在教者的帶領下由自主獲得語言到獨立想象畫面,再到深刻把握詩意,都是在強烈求知慾的驅使下逐步實現的,留下形象、留下語言、留下情感確實得到了體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