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語文《觀書有感》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73W人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一

六年級語文《觀書有感》教學反思

今天上完古詩《觀書有感》,感覺完全被自己“打敗”了。因爲原來設計的導學案涉及的問題太過細緻,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導學案上課。所有的教學程序設計好了以後已經23點多了。睡到4點多不知不覺就醒了,許是擔心今天的課吧。翻來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導學案上,領導會不會說我?現在不是在研究小組合作和導學案嗎?我何不把學習的任務都交給學生自己去討論學習?我突發奇想,乾脆根據這首詩出6套練案,上課時各組根據我出的題目自己交流、學習、彙報。於是,居然沒有在乎才凌晨4點,披衣下牀一口氣用信籤紙出了6張練案。今天上課時,從朱熹的讀書名言入手,瞭解作者、解題、初讀全詩後,我便把那6張練案分別發給6個小組。各個組都熱烈地討論、答題,當然因爲畢竟只有一張答題紙,所以各組都有那麼一兩個同學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根本不參與討論交流。巡視時,我就發現因爲沒有按照解題完先理解詞語再理解句子,最後體會畫面意境的程序進行學習,很多小組完成練案有一定的難度,我只好不停地啓發他們。後來孩子們在彙報時,因爲沒有一個整體的安排和計劃,在理解古詩時就有點機械,孩子們根本沒法深入的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一個組彙報時,其他小組傾聽的效果不好,因爲他們手裏沒有相關的練案,沒法靜下心來思考彙報者是否回答正確,還是否需要補充。今天的教學是一個很大的失誤,這樣的錯誤以後絕對不能再犯了。

詩歌教學的傳統模式還是不能丟:一、介紹作者和古詩寫作背景;二、重視對古詩題目的解讀;三、反覆誦讀古詩(正確的讀不僅指讀準字音、還要注意詞語之間的停頓等);四、解決字詞的理解時不僅要問孩子們讀懂了哪些詞語,還要進一步探討他們是用什麼方法讀懂的(如看書上的註釋、查字典詞典、結合已學知識或結合上下文等);五、在充分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說說詩句的意思,最後想象詩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意境。

  《觀書有感》教學反思二

很遺憾地教完朱熹的《觀書有感》,現在作教學反思的時候,我感到課堂教學遺憾的原因正是我和學生都缺少“源頭活水”。

讀一下教材,我感到學生藉助工具書,對於《觀書有感》詩句的理解沒有多大的障礙。本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該落實於引導學生通過對本詩後兩行“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理解,領會本詩所要說明的道理:“人的心智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備課的時候,我首先脫離參考,自己對這兩句話進行了理解,我的理解是: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與時俱進,來自於他不斷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跟參考的理解也差不多。不過,我缺少的是“開豁”這一層意思。仔細讀讀詩的前兩行:“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感到對於詩歌說明的道理的理解確實應該加上“開豁”這一意思。同時,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還要應對考試,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參考書是“尚方寶劍”,我必須把這意思教會學生。但我的預設是,學生或許早已經接觸過這句千古名句,他們的理解或許也侷限於我理解的那些意思。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藉助前兩行理解好“開豁”這個意思。

我的教學設計是,待學生已經理解了詩句的意思,讓他們從詩的內容(描寫方塘)與題目(《觀書有感》)表面的不相關提出問題——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的內容怎麼一點都沒有寫有關“書”的內容呢?然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理解詩歌所要說明的道理。我估計學生都能說到“一個人的聰明來自於他不斷學習”這一層意思。然後我就引導學生聯繫前兩行領會“開豁”這一層意思。

課堂教學中,學生按我的預設提出了上述問題: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的內容怎麼一點都沒有寫有關“書”的內容呢?並通過討論明確了這首詩是要我們“多讀書學習”,可“清如許”對應的意思——心智開豁、敏銳卻怎麼也說不上來了。於是,我問學生曾經在哪裏看見過或者聽到過這句詩,是跟什麼人、什麼事情關聯起來的?哪知道全班近48個學生只有一個學生很模糊地講了與詩句只有些許關聯的一點意思,其他學生都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哈!看來學生就是“沒有源頭活水”啊!但這意思是我現在寫反思的時候感悟出來的。在課堂上,我並沒有利用好這一生成的“資源”,而是習慣性地採取了“填鴨式”教學法,把“標準答案”一股腦兒地“塞”給了學生。當時只是感到有些遺憾,沒有想出好的方法引導學生真正理解詩歌要說明的道理。現在想來,只要把當時學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一現象與詩句聯繫起來,就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的。

我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課堂上出現了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沒有敏銳的反應,只是想着趕快把知識“給”學生,將來能夠應付考試。由此我想到,我也缺少“源頭活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