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教學反思一】

九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鄉愁》是一首抒寫鄉愁的名篇佳作,詩人以獨特的意象、嚴謹的結構、完美的形式抒發了濃厚強烈的思鄉情懷。對於這首詩歌的學習,我按照“讀──品──寫”的教學思路,採用板塊教學,“美美地讀——用心地悟——暢快地說——熟練地背”引導學生去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品味詩歌的語言美,發現詩歌的新奇美,使學生對詩歌的賞析上升到一定的審美的層次。

高爾基說:“真正的詩,永遠是心靈的詩,永遠是靈魂的歌。”詩歌是最富情感的,詩人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而他的目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樣的感情作用的。《鄉愁》就詩的每一節來看,句子有長有短,參差不齊,節奏感很強,很適合學生的朗讀。結合詩歌的特點,在課上我加強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一讀,自由讀,讀出重音,停頓,注意語速、語調,感受詩歌。二讀,聽讀,模仿讀,學習名家在朗讀時,朗讀技巧的運用,以及如何用聲音表現詩的感情,對學生的朗讀起到了較強的指導作用。在反覆的誦讀中,學生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使詩中所抒發的情感叩擊他們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共鳴,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情感。

“詩以一字爲工。”通過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深刻地感受蘊藏在字裏行間的真情實感。在這一環節,學生分組討論,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個人的見解,又有集體的智慧,各抒己見,互相交流,挖掘了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結合對詞語的品析,簡單描述想像到的畫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去發現這首詩的新奇之處。學生入情後,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有新發現,並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先去發現,然後說出依據,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激活。這首詩學生的發現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詩歌的層次結構,二是詩歌的立意。用時空的變化順序來組詩,使這首詩的層次非常清楚,由對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對祖國大陸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昇華,學生這麼多的發現,可見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學生的即興寫詩,是讓他們藉助這種詩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人生體驗,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有的同學寫到;“將來啊,鄉愁是一條長長的航線,我在上頭,祖國在下頭。”有的寫到:“將來啊,鄉愁是一架長長的橋,我來這頭,大陸去那頭。”……他們用具體的形象表達出自己對兩岸統一美好期盼,比喻形象新穎。

在這節課裏,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 導語可設計得詩意些,讓學生很快進入詩的氛圍中。

2、 試課件太晚,以致發現了問題,來不及解決,下載的朗誦視頻沒能播放。

3、 在“細心地練”這一板塊中,練習題設計得有些單一,可讓學生擴大閱讀量,讀一讀余光中的《鄉愁四韻》,加深對詩情的理解。

  【教學反思二】

《鄉愁》是一篇充滿人文,飽含感情的詩歌,它以獨創的意象、精巧的構思和近趨完美的形式抒發了濃郁的思鄉之情和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鮮明的時代感,具有以往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而且詩歌教學重在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讓朗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的語言美,體會詩歌的意境美,進而感受蘊含其間的濃濃鄉情。

首先,導入時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積累的表達鄉愁的詩句,讓學生明白積累的重要,然後引出新課。

其次,進行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讀出節奏,讀出語速語調,讀出感情等。把無聲的書面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使學生與詩人在詩歌中所迸發的思鄉愛國之情產生共鳴。其間的聽課文朗讀錄音能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和節奏,給學生有一個模仿的標準,對下一環節學生的朗讀起到了較強的指導作用。從教學過程看,朗讀的形式靈活多樣,有學生的自由朗讀,有學生的個人試讀,還有聽課文朗讀錄音,全班同學的集體朗讀。學生在這些形式靈活多樣的反覆朗讀中,由初步感知到逐漸深入感知詩的內容,領悟詩歌的意境,品味詩歌的語言。正因爲教學中很好地處理了朗讀這一環節,所以爲其他教學環節的師生互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再次,在品味詩歌的意境這個環節中,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分組討論交流,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的教學理念,在這裏,既有學生個人的見解,又有小組集體的智慧,小組成員間各抒己見,互相交流,挖掘了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描述四幅畫面的情景,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最後通過拓展延伸,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及審美情趣,其中的仿寫激活了學生創新的思維。

不足之處:課堂節奏有點前鬆後緊,在仿寫指導上做得還不到位,在今後的教學中仍需努力探討並改進。

【教學反思三】

《鄉愁》這首詩我很喜歡,備課也很用心,但上下來後感覺並不好。下面我就這節課從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效果兩方面進行反思。

一、教學設計

這是一首抒情詩,在教學上我儘量體現其詩意。

1、在教學環節的命名上體現詩意。“走近余光中——讀《鄉愁》,感覺詩的音樂美——品《鄉愁》,體會詩的情感美——說‘鄉愁’,展現詩的神韻美”。

2、在教學語言上體現詩意。

課堂上,儘量去掉不必要的口頭禪,多用散文化的語言,使教學語言呈現出一種美感,。如在介紹余光中的生活經歷時,用這樣的語言描述:他在南京生活了近十年,紫金山的風光,夫子廟的雅韻早已滲入他的血脈。抗戰期間輾轉於重慶讀書,嘉陵江水,巴山野風又一次將他浸潤。他受過傳統《四書》《五經》的教育,中華文化早已根植於他的心中,因此,對中華民族的眷戀與深情便化作他心靈深處的一縷縷鄉愁。

3、在朗讀中體現詩意。這節課,我設計了四次朗讀,每一次朗讀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讀,要求聲音響亮,讀得字正腔圓;第二次讀,要求把握節奏,讀得抑揚頓挫;第三次讀,要求把握情感基調,充滿深情地讀。第四次讀是美讀,分男女聲部來讀。這樣的朗讀,是小步輕邁,使朗讀技巧及情感能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朗讀中一步步感受詩意。

二、課堂教學效果

這一節課並沒有達到我所預期的效果,雖然每個教學環節都能落實,但上完後總感覺少了什麼,原來缺少的是一種感染力。主要表現在:

1、學生的朗讀缺乏情感。余光中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確實,我們的學生才十幾歲,對這些離愁別緒並沒有一種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課堂上我又沒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引導,因此學生在朗讀時並不能很好地把握深情哀傷的情感基調。

2、不必要的緊張使這節課上得很拘謹。站在講臺上整整15年了,可站在丹中多媒體教室卻是第一次。情緒緊張使課堂少了些許靈動的東西,缺乏教學的機智,更少了一種教學的激情。由於這種緊張情緒的干擾,使課堂出現兩處明顯的失誤,一是產生錯覺,提前下課。二是收束本節課的配樂朗誦,本來是由老師朗誦的,因口誤,多說了一句“讓我們一起朗誦”,學生便一起朗誦了。學生參與朗誦,情感的表達未能恰到好處,使配樂朗誦缺乏感染力。

總之,這節課有得有失。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在丹中這個大家庭裏,我的“得”會越來越多,我的“失”會越來越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