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下冊《秋興八首》優秀教案?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高一下冊《秋興八首》優秀教案

【課前閱讀準備】

高一下冊《秋興八首》優秀教案?

1.杜甫的生平經歷

杜甫 (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於河南鞏縣。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後在成都被嚴武薦爲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稱之爲杜少陵,杜工部。其詩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因此被稱爲“詩史”,他亦被稱爲“詩聖”。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是著名詩人杜審言之孫。7歲學詩,15歲揚名。20歲以後可分4個時期。

(一)、玄宗開元十九年(731)至天寶四年(745),杜甫過着“裘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後漫遊吳越和齊趙一帶。其間赴洛陽考進士失敗。天寶三年,在洛陽與李白結爲摯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會。杜甫此期詩作現存20餘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嶽》爲代表。(涉世不深)

(二)、 天寶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長安,窮困潦倒。他不斷投獻權貴,以求仕進,但均無結果。直到天寶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亂前一個月,纔得到小小的參軍之職。仕途的失意困頓和生活的飢寒交迫使他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統治者的腐敗和人民的苦難,使他逐漸成爲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創作發生了深刻、巨大的變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麗人行》、《兵車行》、《出塞》

(憂國憂民)

(三)、肅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長安陷落後,他北上靈武投奔肅宗,但半路被俘,陷賊中近半年,後冒死從長安逃歸鳳翔肅宗行在,受左拾遺。不久因直諫忤旨,幾近一死。長安收復後,回京任原職。758年5月,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759年,對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辭官,於年底到達成都。組詩“三吏”、“三別”。

(現實主義創作達到高峯)

(四)、肅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曆五年(770)11年內,杜甫在蜀中八年,荊、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並斷續住了五年。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憑依,舉家離開成都。開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間”的生活,時間多在船上度過。770年冬,杜甫死於長沙至岳陽的船上,年58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爲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鬱)

2.杜甫一生的八大打擊

杜甫,字子美,生於河南省鞏縣。杜甫一生寫了幾千首詩,用詩描寫了一個複雜多變的歷史時代,深刻地反映了悲慘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苦難,他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後人把他稱之爲“詩聖”,把他的詩稱爲“詩史”。在杜甫的一生中,經歷了多種磨難,看夠人世間的各種痛苦,受到很多的打擊,總結起來,他一生有八大打擊。

第一個打擊,特考中的失敗。

公元747年,唐玄宗舉行了一次特考,下詔徵集天下凡對文學藝術有一技之長的人,杜甫以爲展示才華的機會到了,高興地去應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卻不喜歡新進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進入朝廷,於是叮囑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試題,結果沒有一個人能考上,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滅了,給了杜甫一個沉重的打擊。

第二個打擊,他父親病故。

杜甫的父親在長安以西的奉先縣做縣令,杜家的生活來源由他父親一個人把持着,他的父親一死,這個責任就落到了杜甫的身上,這下,可把杜甫給難住了,一個文弱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這麼重的擔子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杜甫怎麼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呢?杜甫的父親的死,給他又來了一下重的打擊。

第三個打擊,才華得不到賞識。

杜甫爲了維持生活,開始給一些達官貴人寫信,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舉薦,可是,他得到的卻是冷水和白眼,杜甫還是沒有放棄,爲了述說自己的抱負,他寫了一篇《三大禮賦》給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滿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對他進行考試,然而李林甫還是象以前一樣,沒給杜甫這個機會。杜甫又寫唐玄宗獻上了兩篇賦,纔得到了一個地位很低的職務,這時,他已經四十四歲了。

第四個打擊,兒子餓死了。

杜甫得到了這個很低的職務後,在長安一干就是十年,已經五十四歲了,身體越來越不行了,他就回家去看看老婆和孩子,一路上,看到了社會的災難,連年水災旱災不斷,民不聊生,他心更加牽掛着家裏的人,可是,當他一進家門的時候,一片嚎哭之聲,原來他那不到兩歲的兒子已經餓死了,這時,杜甫的心裏象撕碎一樣的痛苦,寫下了長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揭露了統治階級的罪惡,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其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成爲了千古流傳的名句。

第五個打擊,安史之亂中當了俘虜。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各地的人們是流離失所,飢寒交迫,嚐盡了各種辛苦,當時,杜甫在長安也呆不下去了,混雜在人羣之中逃離了長安,去投奔唐肅宗,途中,被安祿山的人給抓起來了,把他又送回了長安,杜甫一看到長安那種河山破碎的悲慘景象,傷心欲絕,寫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反映了他當時的憂憤的心情。

第六個打擊,對官場產生絕望,放棄了官職。

杜甫被抓到長安以後,想方設法地逃跑,終於,在公元757年夏天,杜甫逃出了長安,拜見唐肅宗,唐肅宗任命他作左拾遺,負責給皇帝提意見,可這個皇帝卻不喜歡聽取勸諫,反把杜甫打發到華州去做管理祭祀、禮樂、學校等的小芝麻官,這下,在杜甫的眼皮底下又出現了各種民間的痛苦,喚起了他深切的同情,杜甫越看越對當時的社會失望,他毅然拋棄了官職,去了成都建起一座草堂,去過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了。

第七個打擊,窮困再次逼進了他的生活。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在親友的幫助下,開闢荒地,建起了杜甫草堂,每天植樹栽花,養雞養鴨,本想過上一種悠然自在的生活,然而,老天也不給他種生活,在一年的八月,秋風怒吼,把他的草堂給颳走了,沒地方住了,這時,下起了大雨,屋裏溼淋淋的一片,無處安身,長夜難眠,這個夜裏,杜甫寫了一首《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他從自已的處境看到了社會上廣大的“寒士”,幻想着天下有平安富裕的時候到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了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八個打擊,年老人蓑,無家可歸,病死客船。

杜甫離開成都以後,北方還是兵荒馬亂,他的親友都失去了聯繫,他就以船爲家,在湖南的湘江上漂泊,每天吃的是野菜,穿的是補丁又補丁的衣服,但是他的心裏,還是惦記着災難的祖國,忘不了受盡折磨的老百姓。杜甫懷着這種鬱郁的心情,在他五十九歲的時候,在湘江的小船上病死了。杜甫一生的曲折不堪回首,一代詩聖滿腹才華,得不到賞識,多種不幸,多層磨難困繞了一生,在無聲無息地在一條小船上結束了生命,真是讓人傷心落淚。可杜甫爲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才福,千百年來,爲後人所讚揚,爲後人所敬抑。

 秋興八首(其一)

[寫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爲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陝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於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個時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與薰陶,是他對國家命運與民生疾苦非常關注。他曾多次在詩中表示過“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之類的心跡。在流寓四川的年月裏,它時刻關心着國家形勢,盼望“安史之亂”早日平息,國家與百姓能夠重歸安寧。可是,事與願違,“安史之亂”雖與763年被平定,但國家的'形勢卻仍不穩定,回紇、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強馬壯,不時侵略唐境,吐蕃還於763年一度攻佔了都城長安;而唐朝內部在平定“安史之亂”戰爭中作大的軍閥也擁兵割據,對朝廷構成了威脅。國運威迫,猶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爲此而深感憂慮。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裏,杜甫歷經流離,備嘗艱辛,身心憔悴不堪。“不被多年冷似鐵”(《茅屋爲秋風所破歌》)、“過懶從衣結,頻遊任屐穿”(《春日江遊》)、“牙齒半落左耳聾”(《復陰》)、“緩步仍須竹杖扶”(《寒雨朝行視園樹》)、“窮愁但有骨”(《王閬州筵酬十一舅》)等詩句,即是他在此期間處境窮困和心境悽慘的真實寫照。他日夜想回歸故鄉,卻始終無法實現願望。寫此《秋興》時,他已五十五歲,已處在人生之秋,眼看來日無多,葉落歸根之想更爲迫切。正是在此種悲人生之秋和國運之秋的心境下,他寫下了《秋興》這首詩。

[層次結構]

這是一首七律,兩句一聯,可以分爲四個層次。

首聯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悽苦落寞的情懷。頷聯緊承首聯“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盪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雲匝地,又象徵着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鬱悶。頸聯傾訴思鄉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出思鄉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悽傷,章法上,“叢菊”暗承首聯“玉露凋傷楓樹林”所隱示的季節特徵,“孤舟一系”則由頷聯“江間波浪兼天涌”生髮二處(因波濤險惡,不能順流東下回歸長安),呼應巧妙而針線綿密。尾聯則一畝的秋風裏,一片搗衣聲的環境、氣氛,含茹遊子無家可歸之惆悵淒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釦題目,綰結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爲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悲愁之情作爲連通各聯的內在聯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教誨,渾然一體。

[內容述評]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嘆“悲哉!秋之爲氣也”以來,悲秋成爲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着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爲深厚。

[藝術特色]

在<戲爲六絕句>中,杜甫曾說“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詩賦動江關。”其實,此言移來評論他晚年所作的律詩,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時所作的《登高》、《諸將五首》、《詠懷古蹟五首》、《又呈吳郎》等篇章,向來被認爲是律詩中的傑作。而《秋興》則更被譽爲是他七律中的“裘領”,是“一生心神結聚之作”(見《唐宋詩醇》)。大致說來,其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章法謹嚴

本詩單篇之章法結構,前文“層次結構”中已經輪機;本詩與同組其他七詩之相關聯繫,請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變七音旋相爲宮而自成一章”(《唐詩評選》)的評語,因教材僅選了第一首,故此從略。

二、情景無間

情與景的和諧密洽、融匯無間,是南朝劉勰,至唐司空圖、宋嚴羽、明謝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國維等歷代論者衆口一致所強調的問題。本是在這方面堪稱典範。

粗略看來,本詩的首聯、頷聯、尾聯寫景,頸聯抒情。其實,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爲依託、互相生髮,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楓樹爲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或者說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悽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於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於詩人心頭的鬱悶的象徵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雲,作者既生動的表現出他們“兼天涌”,“接地陰”的外貌特徵,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盪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書寫思鄉之情,同樣是藉託“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後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彷彿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語言練達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鍊,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願。他後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蘊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說,頷聯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爲練達而傳神。尾聯在“白帝城高”之後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着含蘊無窮的深長餘韻。最爲傑出的是頸聯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啓“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新院始終無法實現,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後痛定思痛,爲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繫於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啓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蘊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參考資料]

周甸曰:江濤在地而曰“兼天”,風雲在天而曰“接地”,見洶涌陰晦,觸目天地間,無不可興感也。屠隆曰:杜老《秋興》諸篇,託意深遠,如“江間”“塞上”二語,不大悲壯乎?範梈曰:作詩實字多則健,虛字多則弱,如杜詩“叢菊”“孤舟”一聯,此等語亦何嘗不健?蔣一葵曰:五、六不獨?“兩開”“一系”爲佳,又感時濺淚,恨別驚心之況。末句掉下一聲,中寓千聲萬聲。(明•周敬等《唐詩選買會通評林》)

若謂玉樹調令,楓林葉映,隨志士之所增悲,亦幽人之所寄託。奈何流滯巫山巫峽,而舉目江間,但涌兼天之波浪;凝眸塞上,惟陰接地之風雲,真可謂可痛可悲,使人心盡氣絕。(清•金人瑞《杜詩解》)

錢謙益曰:首篇頷聯悲壯,頸聯悽緊,以節則杪秋,以地則高城,以時則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別,末句標舉興會,略有五重,所謂嵯峨蕭瑟,真不可言。(清•高宗弘曆敕編《唐宋詩醇》)

  詠懷古蹟(其三)

【教學目的】

1、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領會詩歌主旨。

2、賞析名句,體會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

3、通過討論喚起學生對歷史人物的關注及思考。

【教學重點】賞析詩歌,體會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學方法】點撥-研討式。儘可能找詩歌的精彩處與學生的興趣點相交匯的部位設疑提問,啓發引導學生對詩歌的整體性感受與領悟。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形容什麼的嗎?[美貌]知道都是在說誰麼?[西施。楊玉環。貂禪。昭君]。不用說她們都是很美的,但美就能給人帶來好運麼?[不]哦,大家想起了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自古紅顏多薄命”,《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學過的《馬嵬》中的楊貴妃不也是這樣嗎?還有<<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都是這樣嗎?今天,讓我們走進被人們譽爲“詠昭君之絕唱”的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看看昭君的悲劇是否也是這樣的……

二、《詠懷古蹟》簡介

1、詩體:一組七言律詩,共五首;

2、內容:緬懷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

3、主旨:借古蹟古人抒發自己的心懷(漂泊之感和思念故鄉之情)。

三、整體感知

1。朗讀 (1) 學生單讀----指出所讀優缺點。

(2) 教師範讀。

(3) 學生集體朗讀,注意音調。語速。感情。

2。 結合註釋、感知詩歌。思考:這首詩寫的什麼內容?請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那個詞語。(怨恨)。

四、賞析詩歌

1。 這首詩寫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開始就寫她的怨恨?(明顯不是)寫什麼?(寫景)寫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明確】“羣山萬壑赴荊門”,多麼雄偉的圖景!山是羣山起伏,連綿不絕;水是萬壑爭流,奔騰不息,直赴荊門山。“赴”本是一個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迤邐不絕的千山萬壑陡然間寫活了,既有飛動之勢,又有變幻之姿。

2。 開篇不寫昭君,卻描繪了這樣一幅圖畫,目的何在?

【明確】引出歌詠對象昭君。(板書)

3。 (討論) 明代評論家胡震亨認爲,這麼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纔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調的。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明確】不同意。常言道:地靈人傑,正是因爲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鍾靈毓秀,才孕育出昭君這樣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吳瞻泰認爲:詩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擡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可見,作者在此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這麼一個內涵厚重的句子做鋪墊,也說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長在這裏的昭君決不只是一個明眸皓齒、秀髮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堅強性格的奇偉女性。所以,畫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陰柔的秀麗而是陽剛的偉岸,是較爲和諧的。(大巧若拙)

另外,從昭君墓碑上的字也可見她的形象:

一身歸朔漠,

數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論,

幾與衛霍同。

4。頷聯對仗很工整,怎樣對仗的?有何效果?(你能說說這聯主要講了昭君的什麼嗎?)

“一去”與“獨留”,“一”與“獨”同義互文,將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後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可見,昭君是多麼孤獨!

“紫臺”對“青冢”,一個富麗繁華,一個荒涼冷落,對比多麼懸殊!

“連”對“向”,“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出自清人朱瀚的《杜詩解意》)。

“朔漠”對“黃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黃昏”一般指時間,而在這裏似乎更主要指空間,即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曠悽清!它是那樣的大,彷彿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爲什麼?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們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就這麼兩句工整的對偶,內涵卻相當豐富:上句寫她生前的不幸與孤苦,下句寫她死後的孤寂與冷落,一句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對比反襯: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板書)

5。 昭君在漢宮尚未躋身宮妃之列,不過是後宮中一位待詔的宮女,而嫁到“朔漠”卻封爲閼氏(相當於漢皇后),還有什麼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確】不能用現代的眼光看歷史。囿於當時民族觀念的侷限,當時人對周邊少數民族是恥於同類的,更何況遠嫁匈奴呢?據《後漢書》記載:昭君遠嫁匈奴以後,非常思念故鄉,然而多次上書希望回故鄉看看,都未能如願。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還要按照當地的習俗再嫁給匈奴王的兒子,直至最後身死異國。我們姑且不論這種回鄉無望的絕望對她的打擊有多大,就是那種與華夏倫理綱常相悖的習俗使其無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板書:民族偏見

思鄉 ------怨恨

胡俗

6。 昭君的確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樣造成的?那麼美的昭君,元帝怎捨得讓她遠嫁匈奴?

【明確】頸聯上句“畫圖省識春風面”對此做了交待。這句詩用了一個典故。(因課文有註釋,可讓學生講,以訓練其表達能力。)

7。 昭君的悲劇是由毛延壽造成的嗎?

【明確】不是。有人曾爲毛延壽鳴不平,寫過這樣兩句詩:“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金聖嘆也曾對此發表評價,大意是:毛延壽則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終身,難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嗎?蒐羅那麼多良家婦女充斥後宮專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連親自挑選之勞都不肯費,也未免太過分了。可見,昭君的悲劇是由元帝的昏庸糊塗造成的。

清。劉獻廷 <<詠昭君詞>>曾聞漢主殺畫師,畫師何足定妍媸。宮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單于君不知。

由此可知當時皇帝的昏庸糊塗,昭君一樣的宮女的不幸。

8。 “環珮空歸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明確】從字面上看,作者認爲,既然大錯已經鑄成,你的魂靈歸來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雖骨留青冢,但魂靈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養她的父母之邦,可見其懷念故國之心是多麼強烈啊!像這樣一個美女,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怎不感動?怎不傷心?一個“空”字,將詩人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

【小結】顯而易見,這兩句與上兩句前後呼應,交叉銜接。正因爲元帝“省識春風面”,纔有昭君“一去紫臺連朔漠”的悲劇;正因爲昭君“空歸月夜魂”,纔有其“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淒涼。總之,對昭君悲劇的根源做了明確揭示。(板書)

9。 既然昭君的悲劇是由元帝的昏庸糊塗造成的,她對元帝持何態度?

【明確】“怨恨”兩字點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來琵琶所演奏的總是從匈奴傳來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調,原來那正是昭君永遠在訴說着她不得生還故鄉的怨恨!讀到這裏,我們的耳邊是否又會響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聲?(放琵琶曲,渲染悲劇氛圍,感染學生。)

【小結】詩歌的主旨雖寫昭君的“怨恨”,但一開始並未直接寫,而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入題。接着寫昭君的悲劇及其根源,爲點明“怨恨”做鋪墊,最後才明確點出昭君之“怨”,將感情推向高潮。

板書: 首聯 引出歌詠對象入題

頷聯 寫昭君悲劇的一生 鋪墊

頸聯 揭示昭君悲劇根源 鋪墊

尾聯 點明昭君之怨高潮

五、朗讀、背誦(體會昭君綿綿無絕期的怨恨之情)

六、歸納寓意

【點撥啓發】《詠懷古蹟(其三)》題爲詠懷,可裏面只寫了昭君的怨恨,並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1、簡介寫作背景(爲下文歸納寓意做準備。略)

2、討論、歸納。

聯繫寫作背景就可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遭貶。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當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說。所以詩題叫《詠懷古蹟》,顯然作者在詠歎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板書 昭君----畫圖省識----漢元帝詩人----漂泊西南----唐皇帝

----身死異國---- ----有志難展----

借 古 傷 今

七、拓展

到此咱們對昭君和詩人杜甫應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那麼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心目中的昭君或杜甫是個怎樣的形象?

附: (1)詩的大意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一別漢宮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黃昏。憑看圖漢元帝豈識月貌花容?昭君佩帶玉飾徒然月夜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2)詩中重點詞語理解。

1、明妃:即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後人又稱明妃。昭君村在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東北四十里,與夔州相近。

2、尚有村:還留下生長她的村莊,即古蹟之意。

3、一去句:昭君離開漢宮,遠嫁匈奴後,從此不再回來,永遠和朔漠連在一起了。紫臺:猶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賦》:"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畫圖句:意謂元帝對着畫圖豈能看清她的美麗容顏。

5、環佩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她的魂能月夜歸來,故曰"空歸"。應上"向黃昏"。環佩:婦女裝飾品,指昭君。

6、千載兩句: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相傳漢武帝以公主(實爲江都王女)嫁西域烏孫,公主悲傷,胡人乃於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因昭君事與烏孫公主遠嫁有類似處,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記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後人名爲《昭君怨》。作胡語: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論:曲中的怨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