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75W人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第三個兒子的孝心。

教學難點:

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趙老師覺得同學們既聰明又可愛,老師很喜歡你們,相信你們的媽媽也很愛你們,能說說在平時媽媽怎麼誇你嗎?

2、 師:你們都是媽媽的好孩子,有三個兒子和你們一樣也是媽媽的驕傲。想聽聽他們的故事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三個兒子》,去看看三個兒子的表現。(板書課題)齊讀。

3、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小朋友們真善於思考,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一會我們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讀文,合作識字。

(一)1、 出示學路建議1

一圈

1、自由讀課文。

2、標出自然段。

3、在課文中圈出不認識的字。

2、 出示學路建議2

二圈

1、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2、給生字編序號。

3、注意一讀二看三監督

4、在字條中圈出不認識的字。

三圈

字條中不認識的字用紅筆在文中圈出。

3、我想說一說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

(二)、多種方式檢查識字情況.

三、初讀課文。

1、師:孩子們,生字詞讀準了,讀起課文來肯定會更流利、更好聽。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師:質疑: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都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學生交流彙報。

四、隨文識字, 朗讀交流,體現閱讀樂趣。

1.請大家自由讀讀課文2-6自然段,用“——”畫出媽媽誇獎孩子的話,找出來了就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讀出媽媽的感情。

(練讀、指名讀、指導讀、齊讀、引讀。)

(引讀)第一個媽媽驕傲地說:“————————。”

第二個媽媽自豪地說:“————————。”

第三個媽媽平淡地說: “————————。”

2.情境學習“既”“嗓”

3.練習用“既……又……”練習說話。

4.學習第7、8自然段

⑴自讀發現:三位媽媽是在幹什麼的時候誇自己的孩子的?(生:井邊打水時)打完水後,走在回家的路上,又發生了什麼事呢?自由讀7、8兩節,想想你有什麼發現?

(課件出示第8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情境學習“拎”“桶”“晃”。

(3)講解晃是多音字。

(4)我會寫。重點指導胳膊兩個字。

(5) 指名個別讀,再齊讀

師:讀了這段,你有什麼發現嗎?

生:水很重,“可”換成:很、太”行不行?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很重?

生: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水的重嗎?

(6)師:一塊來感受吧!練讀

(7)師:這時候的媽媽最希望的是什麼?

師:兒子們來了嗎?

5、學習9-11自然段

⑴師:瞧 !他們來了,來了幾個?明明是三個兒子,可老爺爺都說“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請大家快速讀9-11自然段。

⑵師:是的,三個兒子都來了,他們在做什麼?

師:那個既聰明又有力氣的兒子來了嗎?

師:他在做什麼?

課件出示“一個孩子翻着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師:第一個孩子做了什麼?板書:翻着跟頭

師:做的怎麼樣?指導朗讀

師:那個會唱歌的孩子來了嗎?

課件出示“一個孩子唱着歌,歌聲真好聽。”

板書:唱歌

師:唱的怎麼樣? 指導朗讀

師:只有那個媽媽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孩子

課件出示“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師“第三個孩子做了什麼?板書:跑、接、提

6.學習12、13自然段

師:同學們,故事中的三個兒子我們都看見了,可奇怪的是——

課件出示“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老爺爺看到了的究竟是哪個兒子?爲什麼?

師:是的,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很大,但卻沒能孝敬父母,只有第三個雖說沒有什麼特別的孩子能夠幫媽媽拎水,他是個體貼媽媽,孝敬父母的好兒子。

課件出示:對於老爺爺來說,只有(    )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師:那麼,現在你還會認爲這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嗎?

課件出示:他的特別地方在於:他是一個(  )的兒子。

板書:孝敬父母

五、小結。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拎、聰、嗓“等10個生字,會寫詞語“胳膊”。

2、通過做動作、聯繫生活、結合上下文理解“拎着、晃盪、特別、沉甸甸”等詞語。並結合生活學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句子。

3、運用創設情境、抓住重點詞語,填提示語,對比閱讀等方法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4、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並能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詞、書寫生字。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讀好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6課,齊讀課題,大聲地再來讀。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初讀課文這是三個怎樣的兒子?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注意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下面的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端起書,大聲朗讀課文。

(生自由讀文)

2、分組學習字詞。

(1)出示:拎指名讀,做拎着的動作。

水桶(指導讀準字音)

拎着什麼呢?(動畫:拎着水桶)想一想生活中還會拎着什麼呢?

(2)“甸”單讀是四聲,在沉甸甸詞語中就變調爲一聲。拓展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

(3)第三組:聰、嗓指名讀,強調平舌音。怎麼記住他們?練習用聰明說句子。

(4)第四組:蕩、膊

指名讀。出示晃盪胳膊(看他們跑到了這兩個詞中,你發現了什麼?練習讀好輕聲)

“胳膊”聯繫我們以前學過的字,還有哪些字也帶有月字旁?想一想,月字旁的字都和什麼有關係?

指導書寫“胳膊”反饋,評價。

三、學習1-6自然段,認識三個兒子。

詞語都讀好了,讓我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都知道了什麼?指名說。你們很會思考,就像大家所說的課文講了三個不同的兒子,在媽媽眼裏,他們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6自然段,邊讀邊畫媽媽說的話。

1、練習讀好第一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媽媽說兒子的時候,想象媽媽此時的心情,她會怎樣地說呢?(驕傲、自豪)

出示: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總結方法:(生齊讀這句話)。剛纔,我們邊想象媽媽的心情,讀好了第一個媽媽的話。

2、練習讀好第二個和第三個媽媽的話。

相信第二個媽媽和第三個媽媽的話,你也能用這種方法讀好。自由練讀

自己先練習讀。指名讀。

理解“特別”再讀讀前面兩位媽媽說的話,前兩個兒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聯繫上下文的確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這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突出的地方,媽媽會怎樣說呢?誰來讀?

3、小組分角色練習。前兩個媽媽都爲兒子驕傲,另一個媽媽卻很平淡。我們四人一個小組,三個同學分別讀媽媽的話,另一個同學當小評委,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展示讀。

過渡:三個媽媽說完自己的兒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他們後邊慢慢地走着。老爺爺看到。

四、朗讀感悟,認識真正的兒子。

1、感知水重,體會媽媽辛苦。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來,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晃盪”“走走停停”“痛了”“酸了”這些重點詞語知道了水很重,並練習有感情朗讀。

2、媽媽拎着水桶都快走不動了,此時媽媽在想些什麼?三個兒子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的9——11段。

出示圖片。練習說話。並引導學生用上“一個、一個、另一個,”這樣的句式來介紹。

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出示:一個兒子,翻着跟頭,像車輪再轉,真好看。一個兒子,唱着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兒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是呀,這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爲什麼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呢?

3、練習對比閱讀。讓我們再沉下心來對比着讀讀這三句話,看能不能讀出三個孩子的不同表現。自己對着着練習讀。

4、揭示真正的兒子。讀到這兒,你一定知道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指名說。是呀,聰明有力氣會唱歌,都很優秀,可是這時候,媽媽最需要的是幫助,所以另一個孩子就是這樣做的。讓我們再來讀。

一個兒子,翻跟頭,真好看,一個兒子唱歌真好聽,另一個兒子接過媽媽手裏的水桶,真怎麼樣呢?(出示:真————)

總結:能幫助媽媽力所能及的事情,纔是老爺爺說的那個兒子。孝順懂事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五、練習說話,鞏固詞語。

1、課文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給我們介紹了三個不同的兒子,你能不能也來聯繫我們的生活,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呢

比如說:下課了,同學們都到操場上玩,一個同學+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同位倆互相說一說。

換成“一隻、一隻、另一隻”你還會說嗎?先自己說一說,指名說

2、鞏固詞語。

教學反思:

感謝教研室姜主任和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次難得的展示機會,給予我教學上的精心指導。凝結各位領導的智慧,這節課上得還算比較成功。結合教學設計和課堂效果,我總結如下:

一、依據學情,準確定位年段教學目標

在選定課題,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首先定位在把課“上成所教那個年段的閱讀課,上成所教那種類型的閱讀課”。我在把握年段目標的前提下,根據教材內容、學情實際準確定位課時目標,緊緊圍繞“識字學詞”“讀通讀好課文”兩個重點展開教學。

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心安排教學內容

這節課我採取了“抓住重點、分散難點、關注趣點”重要的策略。這裏的“重點”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學習的重點,就是識字、學詞。對學生來說讀好,體會人文價值觀是課文的難點。所以,本節課我採用了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相結合,在集中識字環節,抓住這節課重點難讀的字音進行指導,如“拎”沉甸甸的“甸”變調,“晃盪、胳膊”輕聲,讓學生髮現規律,並積累類似詞語。對於詞語的理解是低年級教學一大重點,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藉助語言環境,聯繫上下文理解“拎着、晃盪、特別”等詞語。本課的難點和趣點是正確認識“老爺爺爲什麼只看到了一個兒子”,我們採用以讀代講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讀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另一個孩子真————!”從而體會到到“聰明有力氣唱歌好也很優秀,但在媽媽需要幫助的時候,懂得孝敬媽媽纔是真正的`兒子”有效突破了難點。

三、讀爲主線,教給方法,整合設計教學流程

從整節課的教學來看,我以讀爲主線,採用板塊結構,巧妙地將指導讀書、識字寫字、學習詞語、初步感悟融爲一體,整合設計教學流程。如指導讀書,紮紮實實,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首先把課文讀正確。做到字字正確,句句通順,包括生字、新詞,包括輕聲(清楚)、變調(沉甸甸)都要讀正確,接着教給學生通過加提示語、想象媽媽的心情,抓住重點詞語、對比閱讀等讀書方法,把課文讀好。其次在教師的示範引領下讀流利,讀出語氣來。

四、指導學習,學用結合,有效滲透學習策略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滲透,並在讀書、識字、學詞、讀句子的過程中內化方法,進而形成學習的能力,是這節課的又一特色。例如識字問學生“你用什麼辦法記住這些字的”讓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的方法識記“聰”“嗓”等字,並進行歸類月字旁的字都有哪些,這些字都和什麼有關,教給學生歸類識字的方法;寫字時又提醒學生“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再如: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練習說話”老師首先給學生一個語言環境,讓學生結合生活,練習說話,減輕了難度,激發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

整節課,我們所體現的教學策略正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但因個人水平有限,個別地方還沒有落實到位,懇請大家的指點。且行且思 且思且行。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篇3

【教學要求】

1、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爲父母分擔生活重任的道理。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從課文的語句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重點難點】

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認識了《三個兒子》這一課的生字和詞語。現在我來考考大家。看你們還認不認識它們。

(出示詞語卡片)

(指名認讀,齊讀)

二、理解課文

過渡:

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時都在評價自己的兒子。當三個兒子同時出現在眼前時,老爺爺卻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三個兒子》。

1、學習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邊打水時,三個媽媽分別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兒子的?請聽老師朗讀,邊聽邊做記號。

(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

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問:A、 這個兒子的優點是什麼?

B、誰也比不過他這說明兒子在媽媽心中是怎麼樣的?

C、既聰明又有力氣,瞧,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兒子呢。請你也用既又說句話吧。

投影出示:

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問:A、 這個兒子有什麼特長?

B、好聽極了說明了什麼?

⑴ 指導朗讀兩位媽媽的話。

⑵ 指導讀第三位媽媽的話。

⑶ 指名分角色朗讀三位媽媽的話。

⑷ 齊讀三位媽媽的話。

2、學習課文第7~11自然段:

過渡: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她們後邊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

(隨機出示相關段落)

⑴ 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⑵ 指名錶演讀。

⑶ 喜歡這一段的同學一起讀。

從井邊到家裏可遠啦,媽媽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時,媽媽最需要的是什麼啊?

3、當三個兒子看到他們的媽媽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時,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

⑴ 默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

⑵ 指名讀,隨機出示句子。

⑶ 播放動畫,指導學生用一隻一隻另一隻說話。

⑷ 聯繫生活場景照樣子說一句話。

4、學習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

過渡:

大家都說得很好,我們再來看課文。當三個兒子都出現在眼前了,這時候一位媽媽又是怎樣誇她們的兒子的,老爺爺又是怎樣說的呢?

投影出示:

媽媽: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麼樣啊?

老爺爺: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⑴ 教師示範讀。

⑵ 分四人小組討論:明明三個兒子同時出現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⑶ 指名回答。

(因爲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⑷ 指名分角色朗讀老爺爺和媽媽的話。

5、文中的三個兒子你最喜歡誰?爲什麼?平時,你碰到媽媽在做事的時侯,你是怎麼做的?

三、小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簡評

四、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麼?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子女要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從小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人。)

五、實踐活動

從現在起,我們每天至少爲長輩做一件事。你還可以把做這些事的感受寫在自己的日記裏。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反思】

爲人子,方少時,孝與親,當執。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沒有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很多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沒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是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在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示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與文本接觸。並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與文本對話多種形式的對話,讓學生體會到文本的思想內涵。我將課後的練習說話穿插到學習課文之中,並結合兒童的特點採用動畫,先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練習說話,然後再放手讓孩子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樣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在突破課文難點時,我挖掘文本的空白處,讓孩子感受媽媽在提水時最需要別人的幫助,從而引導孩子理解幫媽媽提水的兒子很懂事,再理解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一環一環地引導學生理解文本。通過學生討論理解兒女應該孝敬父母這一思想後,再將主題思想昇華到尊敬長輩,關心他人。

回顧這一堂課我覺得有幾個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

1、在突破文中難點時,我出示有關段落,朗讀後就提問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一問題的提出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跳躍性,如果在此問題提出前,先作一個鋪墊:老爺爺看見的是哪個兒子?這樣設計提問,就降低了難度,學生更容易理解。

2、教學中的每一環節都要有明確的目的,而在最後一個分小組朗讀的環節中,我沒有明確地對學生提出朗讀要求,而導致這一環節課堂氣氛有點亂。

3、我們的研究問題是教師的示範作用,而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雖然注意了運用示範手段,但廣泛運用的意識還不夠,只着重在朗讀的過程中,大量進行了教師範讀的指導。在下一次的課堂上,視野還要放寬一些,在交流感悟、體驗表演等其他環節,應該讓教師的示範性更強一些。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篇4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裏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纔是真正的兒子。

二、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聰”。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能有感情地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學方法: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體會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創設生活的情境:同學們,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麼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2、提高要求: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3、導入新課: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了,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二)自讀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閱讀內容。

1、三個媽媽分別是怎麼誇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你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2、你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3、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4、在你的學習小組裏和小夥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學生相互交流)

(三)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師: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一:(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指名生讀)

1、採訪剛纔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纔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生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2: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幹的,要是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3:我爲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生4:我還爲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爲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2、交流提高:

師:我也爲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學生練讀)

師: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交流二:(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師生共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麼說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大家也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指名學生朗讀)

2、朗讀、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

師:那你能幫助他來改善一下嗎?(生做擡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爲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

師: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來讀讀嗎?(生自信地朗讀)

3、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見都很有水平,像他們這樣,其他的同學也去練習一下,爭取讀得更好。

交流三:(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爲什麼呀?

2、找到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四)自主發現,從細小見真情。

1、自讀發現: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2、交流反饋:師:讀了兩段話,你有什麼發現?(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出水的重嗎?

3、朗讀提高。

4、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請你去讀讀書,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五)體會感悟,挖掘孩子內心的想法。

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孩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呀?想說些什麼?(學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昇華主題。

1、自由表演: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你和你的同桌一起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隨即採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麼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3、全班參與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纔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練習: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說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最後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於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爲一個孩子,要成爲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時,課堂上的閃光點也由這個環節而顯現出來,成爲整節課的高潮。

(七)小節課文,讀讀議議。

你認爲該學習哪個孩子?爲什麼?

你覺得該怎麼樣孝敬父母親?

說說你是怎麼樣幫助父母做事情的?

教後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閱讀教學生活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本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麼樣誇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麼樣的?”從而導入課文“這裏也有三個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自主化。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通過自讀自悟,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而交流研討是培養和考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其目的在於引發學生交流研討的興趣,培養學生交流研討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後,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用教師生動有效的課堂評價,學生充滿個性化,充滿生命活力的的語言,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想法,對文本的主題進行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裏,學生的思維纔可能處於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因此,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老師,我有個問題。”“xxx,我對你提個意見。”“我對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老師的語言也成了:“xx你先來說說好嗎?”“能向大家說說你是怎麼想的嗎?”“你先等一等,讓別的同學先準備一下好嗎?”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於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發向上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薰陶,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造願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最後幾個環節的時候,學生爭論哪個孩子更好,向誰學習時,教師的引導地位沒有很好地顯示出來,在續編故事時,教師的引導、點撥還不夠到位等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用心地設計每一節課,真正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快快樂樂學語文的境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