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經部左傳

左傳欣賞燭之武退秦師

本文已影響 2.47W人 

讀《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我爲古人的勇氣與智慧而喝彩。這是載於《左傳?僖公三十年》的一段歷史故事,題目顯然爲後人所起。故事的梗概是:公元前630年,秦、晉合謀進攻鄭國,在自己的國家(即鄭國)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毅然前去與敵國交涉。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終於使秦國從鄭國退兵,晉國也知難而退,從而用智慧保住了危在旦夕的鄭國。

左傳欣賞燭之武退秦師

這篇閃耀着大智大勇的智慧的原文是: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這篇古文篇幅不長,言簡意賅,卻字字在理,一針見血,秦師和晉師權衡利弊,哪有不退兵之理?

晉侯、秦伯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其無禮於晉是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且貳於楚是說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晉軍函陵指晉軍駐紮在函陵,函陵在今河南新鄭北。氾南在古代東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佚之狐是鄭國大夫。臣之壯也是說我壯年的時候。無能爲也已是說不能幹什麼了。縋(zhu歟┮饢用繩子拴着從城牆上往下吊。敢以煩執事是說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手下的人。越國以鄙遠: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的鄭國當做邊邑。焉用亡鄭以陪鄰是說怎麼要用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晉國增加土地呢?鄰之厚,君之薄也是說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嘗爲晉君賜矣是說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朝濟而夕設版焉是說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築城防禦。設版是指夾板填土築牆。東封鄭是說在東邊讓鄭國成爲晉國的邊境。肆其西封是說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是指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人道的。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以亂易整,不武是說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吾其還也是說我們還是回去吧。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是說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

全文譯過來便是: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爲鄭國曾對晉文公沒有禮貌,並且在依附於晉國的同時又依附於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拜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使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手下的人。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爲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使鄭國滅亡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爲您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國使者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哪裏有滿足的時候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您好好考慮考慮吧!”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這顯然是“不武退兵”的典範。兵家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過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反之,燭之武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有理有據地說服了秦穆公,使鄭國得救,這與燭之武過人的膽量、深邃的智慧是分不開的。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爲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晉國爲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爲,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爲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這戰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係),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

《燭之武退秦師》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爲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

燭之武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愛國義士,他在說秦伯之前,只是鄭國的一個圉政,就是像弼馬溫一樣的小小的養馬官,有着懷才不遇的憤怨,但在鄭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隻身去說秦伯,足見其義、勇,說服秦伯時,他隻字不提鄭國利益,而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分析亡鄭對晉有利,而存鄭對秦有利,曉之以理,動之以利,運用智慧最終化解了鄭國的危難,所以說他是一個有義有勇有智謀的愛國之士,正所謂:

危難之時挺身行,

寶刀未老入敵營。

但憑三寸不爛舌,

說退秦師留美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