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精選34篇)

本文已影響 1.07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對作者主觀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體中僅次於詩歌的。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完成一篇優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難忘那片蘆葦散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精選34篇)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

記憶中,有一片茂密的蘆葦。她像自由的精靈,在遠離世俗的淡泊中,獨守江畔一方瘠土,瀟灑倜儻。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詩意一縷縷地挑亮,密密的蘆花像一片片燦爛的微笑,將野地的清苦和寧靜濃縮成永恆的沉默,醉倒了金風,醉倒了詩人。彷彿是王維的山水詩,尋不出現實意味的歷史痕跡,只有一抹淡遠空靈飄浮於煙的高度,還有一份清高,一份落寞,一份不爲人知也無意讓人知曉的隨意與散佚,原始般的單純和清淡。

芊芊蘆葦,在灘塗上紮根,無拘無束;在纖橋旁搖曳,蓬蓬勃勃。從蒼翠的湖綠,漸漸化做凝重的墨色,卻依舊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節的山巒,靜候白露降臨,那滿目的蘆花與天上的白雲融爲一體,綿延至月光不能觸及的遠方,也依舊潔白光澤,充滿蓬鬆的張力,然後在冰冷的純潔裏畫上生命的句號。

這白髮蒼蒼的蘆葦,是樵子擔上悠然飄起的一縷陽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一抹蒼涼的嫵媚。像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爲霜”遂成千古絕唱。洄流中,弄蒿盪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襯着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國最優美的詩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蘆葦之源,那麼,你能聽到許多灘邊涯際拉縴的號子和寨頭鎮尾浪漫的故事。你也會發現,蒼涼悽美的蘆花那麼輕易就能撥動深藏的滄桑和歷史的痛苦。

易水之濱,高漸離擊築,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他身後的蘆花,一定在蕭蕭寒風中輕揚。烏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腸寸斷,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嘆聲中,虞姬揮動長劍,裙袂飄飄,作最後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霧茫茫,一片縞素,那是一岸的蘆花在爲這悲愴的訣別飄雪飛霜。汨羅江邊,披髮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嘆息,仰天長問。佞臣專權,楚王昏庸。居廟堂,不能爲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生命的大寂寞鬱結於心,奔突於胸,使詩人縱身大江,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鳴的淚滴,在溼溼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葉包裹起千千萬萬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歷史的長河,成爲端午節最深沉的紀念。

真正擁有蘆葦,是在大學時代。我喜歡在學校後面的江邊漫步——那裏,茂密的蘆葦像無邊的綢帶,向着遠處緩緩鋪開。流蘇似的蘆花,像雲,陣陣清香在如紗似霧的月光中彌散。牛乳般的暮靄流動如煙,小鳥在葦叢中呢喃,還有幾聲蟬鳴,幾聲蟲唱。寧靜、溫和,洋溢的詩情觸手可及。倘是週日,陽光暖暖地流瀉,我用葦葉編一隻小船,輕輕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隨風而去。更多的時候,我一卷在握,於蘆花下,和屈子同憤,跟太白同醉,與東坡同發少年狂。在綿綿秋雨和茸茸的蘆花織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讀懂了字裏行間的辛酸、痛苦、孤獨、濃醇、率真和苦澀。人世滄桑和歷史悲劇熔鑄的慘痛,猶如滴血的利刃,我們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嚥下,寧可肝腸寸斷,也要噙着淚帶着微笑,輕輕地說,往事如煙啊!

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蘆葦,但人又是堅強的,從柔弱中煥發出無窮韌性,那種連自己都有可能意識不到的堅韌,陪伴着我們一路向前。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

這根能思想的蘆葦,就是你、就是我……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

“白露爲霜,蒹葭蒼蒼。有位伊人,在水一方”,一首古詩成了千古絕唱。秋風吹,秋水伊人,秋水凝結成露,氣溫下降,露凝成霜。在一個深秋的季節裏,一些愁思在風中濃稠。那秋風中的蘆葦在河岸邊舞蹈,白茫茫的一片,或搖曳,或輕擺。古人在千年之前就吟唱了對蘆葦的歡喜,蒹葭俗稱蘆葦。一位漂亮的姑娘在宛在水中央,風乍起,蘆葦飄蕩,伊人佇立,這是一幅令人心動的場面,用最純樸的詩歌記錄下來,代代相傳。

對於蘆葦的歡喜便是源於一首千年的詩歌,一種莫名的情愫在心中泛起。蘆葦是水生植物,喜歡生活在水邊。有了水蘆葦便也越發地靈動起來。春天的時候,河邊一切都還未醒來,蘆葦已經從岸邊的泥沼裏鑽出土來,泛綠了。那時的綠是淡綠,不是欣欣然的樣子。隨着氣溫回升,蘆葦就像竹子一樣,迅速拔高。幾日不見,便忽地冒高了。就像有了生命的魔力,無需任何的催化劑,一縷陽光,一滴水,便是蘆葦生命成長的動力。即便遇到倒春寒,蘆葦依然向上,葉子越發地綠了。春風吹過,風中的蘆葦像春姑娘婀娜多姿,惹人歡欣和喜歡。一片水岸邊的蘆葦是一道春天最美的綠色風景。

提起蘆葦,或許還會想到晚風中,小舟泛起,在蘆葦蕩裏穿行。那是一首流動的詩歌,那是一曲動人的唱晚。蘆葦的生命給了無限的歡樂,夏天到了,蘆葦越發地高了,蘆葦的葉子也更闊了。在南方,這樣的蘆葦葉除了給人以悅目,風一吹,一陣蘆葦葉的香便融到了空氣裏,是清香,也是一種暗香。這時可以掰下些許的蘆葦葉子,用來裹糉子了。綠色的蘆葦葉,裹上白花花的糯米,再加上一些五顏六色的豆子,這樣一個香飄四溢的糉子經過熱水的沸騰,那真是讓人脣齒留香。夏季的蘆葦更加地高大,有的有兩三米高,成片成片在風中舞動。傍晚時分,一葉小舟在蘆葦蕩裏蜿蜒着,黃昏時分,光線柔軟地投射到蘆葦上,金黃、暗紅,是一抹無法言表的色彩。水中蘆葦心中情,風中的蘆葦隨風舞。一幅畫,一曲情,一首唱不完的歌。

走過春夏,到了秋天,蘆葦和萬物一樣,也開始了收藏。不經意間,那曾經的盛綠漸漸變黃了,是季節的召喚,是秋霜的使然。那蘆葦頂上的花也如白雪一樣翻飛起來,蘆花飛,蘆花白,一首蘆花曲演繹多少人間情。蘆花被寒風一吹,便如那棉絮一樣散開了,在空中飛舞着。不經意間,如初雪散開。秋天蘆葦的葉子漸漸失去了綠色的生機,一種成熟的棕黃色暈染了成熟的秋季,再加上那風中的蘆花,就是一卷國畫。長卷鋪開,秋意盎然。用逆光的鏡頭拍下來的秋風中的蘆葦,應該和明信片裏的畫面差不多吧。令人心動和歡欣鼓舞。

蘆葦的生命在冬天走向了盡頭,慢慢低垂了那曾經高昂的頭,有的被凌厲的寒風折彎了身軀。只剩下光光的杆子,那肥闊的葉子已化作了泥土。只爲化作來年的清香。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也無需擔心蘆葦的凋謝,待到來年春天溫暖時,蘆葦便欣欣然從土裏鑽出來了。

這就是風中的蘆葦,在每個季節裏獨舞着自己的美麗和生命!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3

在人性的國度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小中見大,好不自在?!

猛虎與薔薇,陰柔亦或是陽剛,所謂的界限,你會怎樣抉擇?

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我們也沒有必要生活在他人的世界。想法,那只是想法。

拿起泛起血污的刀,妄圖手刃心中的夢魘,而從更黑的深淵中探出只黝黑般的折翼,惡魔將夢魘吞噬,就像大魚吃小魚一樣自然。

折翼的天使畢竟和眉飛色舞的墮落惡魔沒有分別。

我們,也只能改變自己。

僅此而已。

薔薇在血色的黃昏下蔓延,在長板凳上的少年,身影暉暉,會是你的倩影嗎?

與我無關的憂傷,終究還是會令人留戀,就像一段被嚼過的口香糖,平淡無奇,可還是想把他擒在口中,榨取最後的一絲甜蜜。

屬於我們的少年時光,早就隨風匆匆逝去,現在再去談論陰柔或是陽剛?爲時已晚矣。

一場盛大宛如生命燦爛絢麗的煙火,在星辰中肆意的綻放,多少男男女女所萬千曾說的呢喃,又再一次在耳畔無邊的旋轉回響,直至朦朧混沌一切。如果時間的長度被延伸至一萬年,那我們還有可能去執着的堅守那份誓言所約定的承諾?心中的那頭猛虎,怕是早就被馴化成儒弱的小獸,躲在某個昏暗的角落,無助的啜泣。

叛逆?那是,過去式了。

我,不能悲傷的坐在你身旁。

你,不會認真的聽着我身影。

聽着身影,你少文藝格調了。我是這麼對小學同學抗議的……

可我現在可恥的又文藝了一次。

璀璨猶如流星的軌跡,靜謐猶如佛堂的磬音,抉擇?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

西西里島的麥田中矗立着玄武岩的石碑,上面如是刻着。

我想,我又再次退縮了。

猛虎?薔薇?算了,幻化風鈴般美好的聲音,無法琢磨。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

星爺早期的無厘頭電影《食神》有句煽情的臺詞:“黯然,銷魂,只要人人心中有,人人都是食神……”

信念麼?那麼,我確信,我身旁是一片美得絢爛的天堂。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4

坐着,站着,躺着,不論是哪種姿勢,我面對蘆葦,都是靜靜的,即使身外是車水馬龍的鬧市,我的心卻安寧得像伴着蘆葦的那一汪水,那一片天,和那吹來的輕輕的風。

一簇簇,一片片,一團團蘆葦。

似大寫意潑下豪放的青墨,如雷雨前狂風邀集而聚的山也似的烏雲,蘆葦手牽手,肩並肩,浩浩蕩蕩,漫延無邊。

青蒼蒼的葦葉簇擁着,白茫茫的蘆花搖曳着,碧湛湛的河水漣漪着……

遠山綿綿如黛,斜陽餘暉似火。

水瘦了,山寒了,一穗穗蘆花卻變得日漸狐媚,秋天也因這不盡的蘆葦豐滿起來。

此時,我正對着蘆葦,任晚風吹亂了我的頭髮,釣起我無盡的遐思和無來由的柔情。

一穗穗的蘆花高高地揚着,淡青色的,銀灰色的,乳白色的,交雜在一起,組成一方皚皚的雪野,撲入眼簾也就闖入心胸,攪得那汪淺淺的心湖春水一般,皺起鱗片似的波紋。站在風裏,對着蘆花,被那陣陣清風搖曳得心醉神迷的可不止蘆葦,還有我,癡了似的,內心涌起一股酥酥軟軟的感覺。是我化成了一株蘆葦,還是那蘆葦本來就是我?我一時恍惚起來,看來“莊周曉夢迷蝴蝶”的困惑,並沒有因爲我只是世間的一粒微塵而輕慢。

蘆花?這哪兒是蘆花,分明是那妖嬈的白狐的尾巴,風情萬種地賣弄,魅惑着我的眼睛,挑逗着我那顆敏感卻又細膩的內心。

每當一陣風吹過,便有清麗的哨音自葦叢裏傳來,我想,那一定是多情的風用它纖巧的手指拔動了葦的琴絃,彈奏出天地間最美妙的音樂,而那一穗穗毛絨絨的蘆花化成婀娜的少女,應着樂聲起舞,千嬌百媚地,炫着各自曼妙的身材。

有魚,時而躍出水面。

有鳥,偶爾劃過長空。

有蟲,自不同方向切切私語。

而那不安分的蛙兒,躲藏在葦叢裏,三三兩兩地,擊鼓鳴鑼湊着熱鬧……

金燦燦的陽光,散佈在蘆葦叢裏,閃爍着,搖晃着,吹拂着,當微風吹過的時候,那陽光便有了“沙沙沙”的聲音傳入耳鼓,便有了青淡淡的氣息沁入心脾,於是我的身體便像孩子吹鼓的氣球一般,裝滿了陽光的酥,蘆葦的青,水草的腥……

我一次次地立在蘆葦灘前,如同在赴一場無需邀請的約會。

風在訴說,葦在訴說,藍藍的天空在訴說。

而我,無需訴說,我只需沉默,默默地傾聽。

沉默也是一種表達,傾聽也是一種訴說,當我站在蘆葦灘前,它們便知道我需要什麼。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5

我一直在疑惑,那株不起眼的蘆葦到底是什麼迷住了我,我曾經爲此專門抽出了半天功夫,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沉迷不可怕,我至少得知道我到底在沉迷什麼。然後我懂了,雖然羞於出口,但我的內心已經承認了這個事實。原來和那一株蘆葦關聯着的,是“伊人”,是那個“君子好逑”的淑女,是那個“愛而不見”的“靜女”,是那個“在水一方”的“伊人”!

當我每一次站在河灘前,面對那一株株蘆葦時,眼前晃的雖然是蘆葦,然而心裏卻總是晃着一個美麗不可言語的女子!

登徒子!原來自己也只是登徒子之流!

我不禁暗自搖頭,嘆息,羞慚不已。

可是,在一番鄙夷之後,我本能中忍不住爲自己辯白,不論是“窈窕淑女”還是“伊人”,都只見“美”而沒見“色”啊,我這樣喜歡,難道也要歸爲登徒子之屬麼?

我終於找到了自己喜歡蘆葦的源頭了,原來在那蘆葦叢中,在那蘆葦茂密的河灘上,在那蘆葦與蓮葉交織着的水面上,有一個姑娘,風姿綽約地顧盼流情……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我如此地迷戀蘆葦,原來是在那蘆葦叢中,在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永遠有一個姑娘的影子。我看到蘆葦就想起了她,我夢到蘆葦就夢到了她,我提起蘆葦就提到了她……

我不禁搖頭,啞然失笑!

我的所有柔情,原來並不是蘆葦,蘆葦只是一個寄託,充其量不過是“屋裏的烏”,那麼,當我一天天地沉醉在河灘前,佇立於蘆葦前冥思遐想的時候,我的心中其實一直在隱約地想着遠方的那個姑娘?

我不止一次地夢到自己的初中,原來也像夢到蘆葦一樣,初中也只是蘆葦,而和那株蘆葦聯繫着的,是我青澀的少年和那懵懂的心事。

我不止一次地夢到自己的高中,夢中一次次回到操場邊,高塔旁,原來那操場那高塔也只是蘆葦,和那株蘆葦聯繫着的,是我糾結的青春和甜蜜卻也苦澀的愛情。

還有大學,還有工作後曾經戰鬥過的一個個地方,原來它們也都只是蘆葦,而在那蘆葦叢中,在那蓮葉與蘆葦交織的水面上,在那可望不可即的遠方,都有着一個美麗的姑娘!

姑娘可能是麗人的影,姑娘可能是歲月的痕,姑娘可能是青春的傷,當一陣風過,當月光輕拂我的面龐,每當我想起蘆葦,就會想起那姑娘……

當我一遍遍吟誦《詩經》的詩句時,我常常陷入另一個迷局:“靜女”也罷,“淑女”也罷,“伊人”也罷,她們都以一種無法言說的美麗長在了一代代人的心窩裏,可她們到底什麼樣子?

我一遍遍地翻書,我試圖想找到古人心中所謂美人的畫像。沒有!沒有具體畫像,就如米洛斯的維納斯雕像“故意”隱去了雙臂,那些可愛的影子統統沒有具體的畫像!然而,在每一個人的心裏,在一代代人的心裏,卻又分明都印着她們的畫像——你有你的“小可愛”,我有我的“小清新”,他有他的“小萌寵”……

而這些美麗的影子,經常地和那株蘆葦聯繫在一起。我知道,自己已經深陷在蘆葦的叢林裏,無法自拔,一生一世……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6

其實,我不是情種。

在蘆葦面前,我只是學生。

除了勾起我無盡柔情,蘆葦還總會激起我深深的思考。

人的強大並不取決於外表。權力、金錢、榮譽,甚至還有蠻力都有可能讓一個人暫時強大,但真正讓人能夠持久強大的力量源於內心。

帕斯卡爾曾經說過“人只不過一株會思考的蘆葦”,作爲生命的個體,在茫茫人世自己不過是一粒微塵,卑微,脆弱,不堪一擊,就像那株蘆葦,在風中,雨裏,它只能默默地承受,用自己內心裏蓬勃的生命意志和韌性來應對一切……

雨過了,風停了,蘆葦還是那株蘆葦。在生命的旅途中,在我遇到風和雨的襲擾時,自己能不能像蘆葦那樣?

我願,像那株蘆葦,長在河灘上,簇在水之湄。

風來了,雨來了,蘆葦舞在風雨裏,以風爲領舞,以雨當伴奏,把自己卑微的生命舞出曼妙的姿式。

風會過去,雨會過去,當陽光又一次親吻天地的時候,我,那株不起眼的蘆葦,會簇擁着自己的夥伴,歡笑着,迎接太陽……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7

蘆葦《詩經》中叫蒹葭,而幼時我在農村只知曉她叫“閒稞”(方言,音同)。

一、閒稞

不知是我那時太小還是路本來就很長,有個叫“塘港浪”的地方,我家有幾畝地在那裏,母親常帶我去一起勞作。去那裏往往是在午後,母親早早吃好午飯,我們需從村頭走過村尾,再繞過兩條河間的埠頭,又橫過一條不太寬的公路,再走過一大片稻田,又到一條不太寬的運河邊就是了。

春天是我最喜歡去那裏的季節,一路過去可以看到各色蝴蝶飛來飛去,我可以追可以逮甚至可以逮了放。有些地方有高高的益母草,開小小的紫色的花,一節一節的開,像芝麻那樣,白色的粉蝶最喜歡停在上面,我就揹着手慢慢過去,它們是不會發覺的,伸出小手瞬間從左右包抄,把紫花合在雙手掌中,當然得把手掌荷漏成中空的球狀,花在手掌裏粉蝶也在,慢慢往上擼,益母草的頂端就脫離了我的小手掌,粉蝶成了俘虜。這是極美的一件事,除了草有點扎手外,那時益母草很高,我得踮起腳尖,有時就乾脆往後退,把益母草順勢拉得長長的,最後在離開手掌時草會彈回去搖晃幾下。粉蝶在我的手裏東竄西逃,我把手湊到眼前,從兩個拇指間漏出一條小小的縫隙往裏看,粉蝶就在裏面,我疑心她被憋死了,打開來看時,她便呼一下飛了,我會大笑着追着跑,看她遠遠的驚慌地飛上天,天藍藍的有紗一樣的白雲縷縷在背景上。那畫面美極!

有時我會在路邊找茅草,春天茅草裏會有茅針,其實是茅草抽的花穗,還是芽狀。這東西可以吃,嫩嫩的,有點青草滋味,偶然有點淡淡甜味,但是寡淡到我認爲是一種錯覺。耐心的話一會兒就可以拔一大把,這是極好的零食,母親看我喜歡會去拔閒稞的針,她稱之爲閒稞茅針,這東西大得很也更嫩,我常求母親多拔些,我可以帶回去給村上的其他孩子,他們覺得這是難得的好東西。其實這是閒稞抽的穗,如果不拔取,待到秋天就是蘆葦,成片成片的。

母親看我落很遠了會叫一聲,但不會等,因爲這裏雖有點一望無際,在我看來,但畢竟沒有惡人!待到了運河邊就不會這麼好說話了,母親要在田裏勞動,她指指河中時不時開過的機帆船笑着說:你就是他們丟下的,有一天一早我來這裏割稻,你便被放在這閒稞腳邊,我看你可憐就抱回去養着,你現在若到這河邊他們就帶你走了,以後你就再也回不了家,看不見我了。我很怕這樣的事,總是離河岸遠遠的,離閒稞遠遠的。因爲母親說得確乎是對的,這裏確乎有機帆船,確乎有閒稞羣,確乎她常來勞動,有幾次我還撿到野鴨蛋,鴨蛋是鴨的孩子,所以在這簡單的天地善良的人撿個人的孩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於是我離河岸敬而遠之,好在河面和田堤有很大的落差,陡坡上就東一簇西一簇的長着閒稞,母親在陡坡上墾了荒地種南瓜、小紅豆、毛豆、芝麻,山芋等,到了秋天總是一車一車的往家推。

到了這時閒稞茅針就老早抽穗出來,這就是蘆花了,剛開始是柔柔的慢慢蓬鬆起來,這時母親會折一大把,要我帶回去給外婆。我稱外婆叫好婆,她會用新收的稻草打成草鞋,中間夾大量的蘆花進去,冬天的時候穿是極暖和的。“我家小秋敏的蘆花鞋哦!”

多溫暖的話語,在我那遙遠的再也回不去的塘港浪!

二、蒹葭

讀書後曉得了閒稞原來是叫做蒹葭的。

那是在《詩經》,在教科書中,在中學。我的家沒有一本書,唯一帶字的是日曆,而日曆也不是年年有的。村裏偶然會有一本書,不知從何而來,但大多被女人們剪了鞋樣。還有就是在老屋裏掛得極高的一個喇叭,從那裏會傳出每天的《新聞》和生產隊的通知。對於蒹葭蒼蒼的畫面我是極嚮往的,那種朦朧的意境是初嘗的文學的美妙。就是在那時我肯定插秧割稻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我要飛出去,去蒹葭的王國。

我瘋了一般的讀書,執着而堅韌,一個村上的夥伴們上小學還是都去的,因爲大家都太小實在幹不了農活,況且放學也很早並不影響割草等家務,最主要的是錢幾乎是不用交的。小學是在一個叫曹祠堂的地方,是隔壁村的,我們這裏村落分得很開,我會背一個書包和一個竹揹簍,下課後一路割草回家。書很少,所以書包是不重的,重的是草,靠着他們,家裏的兔子和豬可以長起來,所以一揹簍是不夠的,回家扔了書包還要再出來割一揹簍。春秋天的時候草很多,夏天的時候整天可以割了曬乾,供冬天喂飼。老師是插隊來的,一個姓楊的女士,叫佩玉還是培玉我就不清楚了。她幹不了農活,村裏安排她看孩子,她就自然成了我們的老師。她把數學上的已知條件說成“椅子條件”,我從沒有懷疑過她的知識,始終認爲不會算算數是我的智商問題。並且她同時要教三個年級。曹祠堂的正廳很大,第一排是一年級,第二排是二年級,第三排是三年級,然後就是空地,有時下雨,大廳就東一塊西一塊的漏雨,我們就深感廳大的好處,可以四處搬挪桌子。她叫一年級的抄生詞然後去二年級教數學,二年級做題時她再教三年級背書。有幾個特別笨的就被我們笑,有幾個特別聰明的一年級會做三年級的題了呢!

到三年級的時候楊老師就通知我父母她教不了我們了,得去紅聯小學,那是在一個集市上的學校,幾個村合起來辦的。離我家自然很遠,好在同村有三四個人一同去,我們需走很遠的路,現在想來至少要一個小時。午飯是沒有的,回家吃自然不可能,只能帶着,冬天是沒關係的,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冷飯冷菜還不至於引起胃病,就算偶然有點肚子疼也不會當回事。問題是在夏天,悶了半日的飯菜常有一股餿味,那我們只能選擇餓一頓,好在餓過了頭也就不感覺餓了。

到紅聯中學,我們村就剩下我和英子兩個了,英前面有三個哥哥,都寵她,並且都開始幹活了,所以她可以繼續讀書。有好幾次父母都打退堂鼓想讓我終止學業,因爲說實在話,同齡的孩子都在社辦工廠賺錢了呢!有一次還聯繫好了無錫的一家美髮店去做夥計,那時叫剃頭妹子,可是在初中畢業證要不要拿的糾結中一拖就拖到了初三畢業,不爭氣的我居然得到了高中錄取通知書。我注意到了父親一絲落寞的眼神,他問:去讀麼?我答:去!現在想來我真是很不懂事。

鎮上確實比以前的學校好很多,因爲實在太遠了我借住在小姨家。我很喜歡讀語文書上的文章,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好文章,也喜歡英語,可惜這裏缺的就是英語老師。初中時的一個外語老師是高中畢業的學姐留任的,她沒有正式編制,不久就嫁到別的城市去了,聽說謀了廣播電臺的工作,現在想來這是應該的,誰叫她的聲音那麼好聽呢?高中的英文老師也是個女的,依稀記得她的口語尤其出色,但她在課上說得最多的是:“人家外國……”有段時間使我向往得很。終於有一天她不來上課了,我們等啊等,最後幾個女孩去她家裏請,她只說:我是要出國的啊!班主任是個帥帥的男老師,帶着無錫口音,來通知我們說今天開始我們沒有外語老師了,課改成自習。有很興奮的男生,因爲再也不用默寫了;也有很多像我一樣失望的,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去看看外國了,吃吃西餐了,聽聽人家的外國了……很久以後來了一個帶着啤酒瓶底一樣眼鏡的外地老師,他的口語跟他的普通話一樣帶着濃重的大蒜味,不過他很負責,在那時的我看來。我很多次看到只比我稍大幾歲的班主任躲在窗外聽我們的外語課,大概他也想聽聽洋式啤酒瓶的吐字吧。我很努力地認真分辨啤酒瓶底的發音,但是有些詞還是徒勞。傍晚我們放學的時候常看見他坐在校門外田裏高高的草垛上,深沉的看向遠方,我想也許有一天他也會去遠方,莫名突然地離開我們,像上一個漂亮女老師一樣。但他終於沒有,我以極其垃圾的分數勉強進入了市裏的師範院校。

與村裏比,這裏可以稱得上繁華了。我從來不曉得方塔街是常熟的市中心,我也從來不曉得除了《蒹葭》世上還有這麼多的書可以讀。可惜我晚上沒有時間,雙休也沒有時間。因爲我要出去打工,英子在高一時已經找男人嫁了,我是村上唯一讀到大學的女孩,母親做着和男人一樣的工作,每月給我一百做生活費,這自然是不夠的,一天三頓是要吃食堂的,書本筆記是要買的。我開始去做家教,去美術老師家裏做肖像模特,收入可以解決生活問題了呢!只是研究《蒹葭》那樣優美的文字成爲奢侈的渴望!

大二的時候我的論文變成了鉛字,在校刊上,我捧着在操場上坐了一個黃昏,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寫的文字可以和《蒹葭》一樣變成帶有油墨香的黑字。曉從我背後偷偷塞了封信,還沒等我回頭就跑了,拆開看是手書的《蒹葭》,我朦朧起來,畦壟上走來的馬蘭花迎來了春天!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是這個緋色故事的開頭也是終結,有人說:俯瞰歷史長河,有時不近人情纔是天地的慈悲!

三、蘆葦

那個炎熱的七月,沙家浜的蘆葦早已抽穗,兀自愉悅地向無盡的天空伸展着,在三生石上我們的約定即將到來。

我手持自薦書,轉了兩次車到達了一個叫藕渠的地方,這個地方完全是由命運安排的,從我的鄉下出來搭車到郊區,我等着最先停下的一輛公交車,他願意載我去哪裏我就去哪裏!

這裏的學校才翻新了不久,暈車的我加上天氣的熱情,早就昏了頭。三樓,三位男士,門口一個最年輕,戴眼鏡,臉色有些黑,訝異地看我一下;旁邊一位年紀較長,微瘦,人應該是高高的,因爲即使坐着也是身板挺直,停了正濃的話意也看着我;最裏面一位白白的福嘟嘟,頭髮已花白,看起來年紀最長。我不知該把材料給誰,只好遞給門口那位,他不知接還是不接,看向後面那位。老者問:“小細娘來做啥價?”

我的應聘就此開始,他們從沒見過不從上面打招呼而自己跑來應聘的小細娘,現在想來我真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老者很和藹,答曰:先回,籤合同時會提前通知。我追問這是否意味着被錄取了,對方只答:你是我見過的第一個有此魄力的小細娘!

於此地我是陌生的,藕渠,聽著名字便知道是河渠縱橫的地方,我最喜東去一里地有一夢蘭牀上用品,那裏有一大片荷花塘,夏季蓮葉何田田,江南可採蓮的意境全出。

還有就是沙家浜,身爲常熟人而沒有到過沙家浜我是汗顏的,但這實在怪不得我。藕渠離沙家浜車程也就十多分鐘,而且還是紅色教育基地,所以很多活動就放在那裏。此處蘆葦是成片的,葦在水中水圍蘆葦,別是一番景緻。

遠望茫茫蕩蕩,近觀搖曳多姿。最美不過十月,一片蘆葦挺立豔陽下,在河裏照個影也一樣的剛毅,離不了一二十米又是一片,仿若河港交叉,小小木漁船入內如迷宮一般。風來葦便倒向一邊,整齊劃一,葉片如刀刺向一個方向,風過又挺立依然。無怪乎當年日軍征服了城區始終無法懾服這片蘆葦。即使是最柔軟的蘆花,也是霜愈寒花愈白,遠望愈加地蓬鬆高傲。

賦予我一個美的靈魂,我的外表也將一樣美麗!

有人說江南是軟糯的,這是對的,但還有下一句江南是堅韌的,這蘆葦就是明證。過剛則斷,至柔則綿,蘆葦卻恰到好處。伐不盡焚不完,春風吹又生。這實在是我喜愛的,在《蒹葭》中的喜愛是柔軟的,心傷的;現在蘆葦的喜愛是骨子裏的一種堅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渴望日子的一帆風順就如祈禱白日的永不下山,很多的無奈不是敵我的立場分明,於是風來低頭更是一種對生活的起碼尊重和不懈追求的謀略。

偶有機會認得蘆葦根,白而細長,中空如竹,據說熬湯可治熱感冒。我纔想起詠歎蓮藕古來衆多,奈何不見這蘆根!一樣的高潔,莫不是藕有荷花美,蓮子苦,荷葉佳?可見素素的外表當真是不討巧的,尤其世俗向來功利。奈何這蘆葦還生就木納,雖中空卻無竹之成笛成蕭,抒鬱情排思緒;亦無木之成器成具,可用可觀,她只能寂寂立於秋水,好在她從來與世無爭,你來或不來見或不見懂或不懂我只年復一年生就這副皮囊與脾性!

我從閒稞從中來蒹葭中生蘆葦中存,人生於我身當風雨亦如豔陽。

茗冰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8

齊齊哈爾市的扎龍自然保護區是鶴的故鄉,是鳥的天堂,中外馳名的地方。好多攝影愛好者,千里迢迢前來看鶴,拍下美麗的丹頂鶴的精彩瞬間,使之成爲永恆的美麗。好多外省的旅遊愛好者,千里迢迢自駕游來齊齊哈爾市看美麗的丹頂鶴的放飛。

我不僅喜歡看美麗的丹頂鶴,更喜歡這一望無際的蘆葦。扎龍自然保護區,當你極目遠眺的時候,哇!好開闊的東北平原,一望無際的蘆葦。茫茫綠野,一碧連天,微風拂來,波濤盪漾。那茫茫的青紗帳,那綠色海洋,澎湃着綠色的波浪,演繹着綠色的童話。廣闊無垠的溼地是水的世界,是草的天堂,也是鳥的棲息地。此時已是淺秋,蘆葦已經都長出了穗,穗有的是淺紫色的,有的是淺米色的,疏疏散散的,靈靈動動的。遠遠看去,紫中帶黃,黃中透紫,色彩斑斕,明豔有佳。穗已經是那麼豐盈,那麼飽滿,那麼含蓄,那麼深情款款的了,該開花了吧。爲什麼還沒有開花呀,和我一樣,還在等什麼呢?

當蘆花開放的時候,是那麼柔柔的美,是那麼綿綿的美,是那麼白白的美,是那麼淨淨的美,她是不拘一格的美麗,她雖然不奼紫嫣紅,但是別有一番景色。她象徵着由青絲到白頭的那種地久天長的美。是不是有人會在“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的時節與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在這浩浩蕩蕩的蘆葦之中,舉行盛大的婚禮呢!那一定天長地久,由青絲共白頭。

如果說你喜歡草原,喜歡藍天白雲下,一望無垠的綠野。那麼我說你一定喜歡藍天白雲下,一望無垠的茫茫蘆葦,蘆葦她遠遠望去,她高高的,纖纖的,苗苗條條的,讓你喜歡着,讓你愛憐着。你漫步在蘆葦蕩深處的棧道上,儘管棧道是那樣的潔淨明亮、儘管棧道是那樣的一塵不染,儘管棧道是那樣的曲徑十八彎,你都無暇顧及。因爲,你的注意力在蘆葦上,你端詳着,品評着,欣賞着。如果《詩經》中的“蒹葭悽悽”讓你喜歡,讓你愛憐。那麼鶴鄉中的蒹葭俏俏會讓你着迷,讓你傾情。看着蘆葦如若美麗的伊人,第一眼望去如若曹植第一眼看見洛神女一樣驚豔:“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那蒹葭,不,那美麗的伊人,搖曳的身姿,婆娑的身段,婀娜着,嬌羞着,嫵媚着,含蓄着,讓你一定着迷,一定傾情。你如若走累了,席地坐在棧道上休息,你會覺得,棧道旁的她——蒹葭,美麗的伊人,悄悄的趴在你的耳邊,含情脈脈的,欲言又止的,輕輕的說:“累了就休息,我知道你一定會來的,我已經等你很久了,記住,在水之湄。”

多麼浩瀚的蘆葦蕩,多麼窈窕美麗的蒹葭。你在蘆葦蕩中行走,你在蘆葦蕩中漫步,目光深邃,心情開朗遼闊。你一定會喜歡這北國遼闊的疆土,你一定會喜歡這美麗丹頂鶴的故鄉。你一定會喜歡這青青的青紗帳,你一定喜歡這窈窕,嫵媚的蒹葭——美麗的伊人。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9

上學期間,總是可以看見路旁茂密的蘆葦,搖曳在一片淺而溼潤的泥灘裏,留戀一涓涓清澈的流水。像童話中的精靈,挑燈而立,悽悽而行。瘦的身姿渲染生命中一縷縷詩意的唐詩宋詞。密密的蘆花像一片又一片純粹乾淨的夢境,燦爛地微笑着,將路邊的苦惱於清貧都化作一種寧靜的凝結。化成永久的沉默不語。一抹風輕雲淡的思緒飄遊於煙塵的高度,一份清高和傲然,一份端莊於散淡。一種淡然在生命裏淺淺地盪漾開來。

以前讀到過一個詞語,芊芊蘆葦。在河灘前無拘無束的樂意更是化作一份清淺的蓬勃。從初見的湖綠,逐漸也演變成一場飛絮,漫天卷地的自由在這兩個字之間遊走。依然亭亭玉立的氣息。靜候那一場無暇的白霜,輕輕覆蓋這些美麗的生靈。滿目的潔白蘆花與雲色融爲一體。綿延到銀白色的月光無法觸及的地方,寧靜且悠長,依舊不改其光澤。在一片冰冷的純潔中畫上充滿淒涼的,一個生命的句號。

一抹蒼涼的.嫵媚,像是幻化成衣香鬢影的少女涉水而來。從《詩經》中,“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盪舟的少年,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蘆葦見證了船隻和心喜的距離,成了文明古國最美的詩詞。蘆葦可以淌過溫情似水的愛意,也可以撥動蒼涼悽美的滄桑。或許在悲涼的旋律中,荊軻告別燕太子丹而轉身走向不歸路,身後的蘆花一定盪漾成水,“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在風蕭蕭兮易水寒中輕輕訣別。四面楚歌的烏江之畔,虞姬揮動長劍,選擇了她的結局,作了最後的生離死別。在她沉睡的地方,一片片輕薄的霧,那是一卷卷素淨的絲綢,也是一岸的蘆花在無法奈何地哀嘆“虞兮虞兮奈若何”。汨羅江邊,屈原嘆息而立。仰天長問這個奸臣得志的時代,佞臣專權,帝王昏庸的時代,竟不能爲國家分憂,生命的鬱結,詩人縱身大江,再不復返。蕩起的漣漪是蘆葦悲哀的淚光,在一片深沉的夜色中靜靜流淌。

如今的蘆葦她像無邊的綢緞,望着遠處緩緩鋪開。卻也未有人知其中蒼涼。在一片透明的蘆花編織成的歷史心境中,那些柔軟的辛酸和無奈,痛苦的悲憤,肝腸寸斷的苦澀。滄桑的悲劇鑄就的一把利刃,前人渴望將它融化了,再重新鑄造。嚥下一片苦楚的淚水,枕着淚飄渺地回一句。往事如煙。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人雖脆弱,卻也堅強,從無邊的孱弱中總能挑揀出無窮的堅韌,意識不到的韌性伴隨我們乘風破浪,一路向前。

方纔下雨,這一片的雨聲,是否能添得蘆葦幾分撫慰。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0

秋色瀟瀟,於河邊起舞的便是蘆葦。小時候,爺爺給我講以前的生活,說冬天待到蘆葦成熟了,人人都到河邊去打葦子,將蘆葦在根莖處割下,然後打成一捆一捆的,要綁得結實、牢靠,還要漂亮、整齊,方便揹回。冬日河冰刺骨,人們仍會不約而至,爺爺更是一人能扛200斤,在水中穿梭,有時會扛400斤,兩個捆——這可以換來吃食或者生活必需品。

打回家的蘆葦,經過一系列程序反覆碾壓,升級了它的柔韌,就交給家裏的女勞力們。她們席地而坐,開始展示精巧的手藝——編席。葦蓆又叫“涼蓆”,阿姨們說,“要是一天編不了一個席,你姥姥就不讓吃飯。”在大人們那時的艱辛,在我兒時卻覺得有趣,整天趴在涼蓆上,絲毫沒有覺察大人們苦澀的笑容以及身上各種疼痛。

高高的、直直的、綠綠的蘆葦裝飾着泛起漣漪的湖面,風吹過來,伴着簌簌聲響,身姿便搖曳起來,這時還是一片一片的綠,綠中頂着蘆花,就那麼直聳聳的,什麼也動搖不了它直上的風姿。

城裏的幾大公園各有特色,但都有直立的蘆葦,那麼的平常又自在,那麼的大衆又脫俗。我忍不住沿着棧道,向它內心處走去,卻冷不丁“撲棱棱、唰唰唰”幾聲水響,兩隻野鴨子向湖中心飛奔,繼而由驚嚇轉爲悠然,也許它們已然看出我的沒有惡意,或者認爲我是“旱鴨子”不敢下水。待我遠去回望,它倆正悠閒地蕩回來,返回它們的暖巢、愛窩。

河邊零散的有幾位釣魚的,還有幾個紅綠的小孩兒玩耍、嬉戲。記得在我家不遠處的馬頰河畔,就長滿了翠綠的蘆葦,那氣息彷彿充溢了心靈深處的馨香。每根蘆葦從杆到葉都是鮮綠的,每片葉子都閃閃發亮,要滴出水來。青翠欲滴,蓬蓬勃勃,富有生機,蘆葦隨風一蕩一蕩地,撞擊出一叢青籠的清清淺淺的脆響。伴隨着被鐮刀驚起的清脆的鳴叫,那也是童年的一景。

夜幕了,回去吧。青翠的蘆葦淹沒在紅綠燈中,好像在點頭致意,又好像在執着地訴說着……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1

我喜歡這些張揚在水塘邊的白色植物。我更喜歡一個人在初秋下滿剔透霜或是在霧氣沉沉寂寥的清晨,赤着腳溼溼的趟過這迷亂的白色。我喜歡將赤條條的雙腳伸進那足以讓自己尖叫的冰冷水塘裏,喜歡那一瞬間雙腳與湖水接觸時寒意迅速並不間斷地順着千萬條血管穿過全身血液,使我酣暢淋漓的快感。即使我對他要付出鼻涕橫流,咳嗽感冒等這類代價。我還是固執地義無反顧地去做,因爲我喜歡在一瞬間全身因寒冷而高度緊張的感覺,就像我一成不變的去喜歡這種叫蘆葦的植物。

當我站在這片寒冷的水域中心時,很多時候,我也會感覺自己融入在在這片張狂的生命中,變成了一株白色蘆葦,我會隨風搖擺,輕輕用柔軟的茸毛撓着其他的蘆葦。我在這片水域中擡起頭癡癡的看着那些在這秋天從我身邊遠去的過客。我看着天高雲淡的天空,是清亮清亮的藍色,和那些散漫的遊蕩的雲,像是不經意間吐出的雪茄煙的菸圈,一圈一圈暈成雲煙。我會嗅到秋霜中淡淡的菊花香。我會看到那些在冷冷的秋日裏飛往飛來了無數次的大雁。他們飛過高高的雲煙,飛過清涼的高空,飛出我小小的葦塘,飛到我視線尋不到的地方,飛到另一個我不熟悉的國度,那裏水草豐茂,那裏草長鶯飛。我也想與他們同去,可我不能,在那裏沒有我的這片冰涼的水域,沒有屬於我的葦塘,沒有這些張揚的蘆花。那些所屬於我生命裏面的植物,那些同我情誼深厚的蘆葦。那裏都沒有他們的存在。我低下頭看晃晃的水影,倒影着另一個天地,一羣大雁又飛過去了,他們拍打着響亮翅膀,只有一個聲音,向南,向南……在那裏有他們柔軟的巢穴。在這片葦塘我還聽見秋風匆匆的把我身邊的葦塘壓倒成矮矮的一片枯木色的聲音,我聽見秋風過境的聲音。向北,向北。……那裏有一度蕭瑟的枯黃。

早在兩年前,我總是反覆的夢見有個少年,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只是知道他穿着一件白色有些褶皺的襯衣他總是在一片白色的蘆花蕩裏不停地奔跑,從一片白茫茫跑到一片枯枯的黃色,從白天跑的黑夜,漫無目的一直跑,不停地跑,最後他跑出了我的夢境。它不像秋風大雁一樣心中有個不變的聲音召喚着他們的方向。也許他正值年少輕狂,就應享受生命所賜的輕狂。

我走在冰涼的湖水裏,撥開一片飛舞的蘆花。看着這些隨風遊蕩的白色,對於自己的去向毫不擔心他們只需要聽從風的安排,而我的歸屬,是在何處需誰的安排?現在我赤腳在這片水域中,現在我撫着一把把蘆葦站在這片葦塘,現在我還未曾走進這個現實而殘酷的世界,現在我還可以天真地說我屬於這片葦塘。常常幻想,也僅僅是幻想。我會倒在一片荒草悽悽的蘆花蕩裏,就像秋風過境時的景象,黃色的秸稈倒下一片,蘆花四處紛飛在我無人知曉的某一天與這個世界告別。我似乎有些釋懷。我挽起褲腳走上岸邊,百無聊賴地掃着一杆杆蘆葦,掃着這些輕狂的生命。我總喜歡用這些屬於青春的字眼來形容這些暮色裏蒼蒼的蘆葦,而我也很喜歡這些類似的字眼,輕狂,張揚。而我並不與他們很投機,我既不屬於輕狂,也沒有絲毫的張揚。我對蘆葦只是單純的喜歡,並沒有牽強的將自己的性格凌駕於他。就如我喜歡那個上初中逃學到目的看閒書的三毛,我喜歡那個因爲看了一張的撒哈拉圖片就動身去神祕的撒哈拉的輕率三毛。就是單純的喜歡。喜歡她筆下那一段段極富戲劇性的傳奇旅行,喜歡他筆下那一句句淳樸淘氣的文筆。總是單純的喜歡着。

《蒹葭》這是詩經中流傳的一首民間歌謠。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我想就是在這個時節吧。這首歌謠我更欣賞的是他們將蘆花和霧氣氤氳的朦朧景象。是一片片飛不盡的白色,是一片片散不盡的霧氣。他尋覓着她,他找尋着她。她不知,更不見。他與她之間的空氣裏飛着無數白色的纖維,他不言,也不語,只是舉目有些急迫的張望,在一片朦朧中勾畫着她的輪廓,她的容貌。而她還是在一片蒹葭中蒼蒼中杳無音信。最後舉目四望他只得喟嘆一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而我就如那個苦苦尋覓的人,我總是在這片似真似幻的白色的世界中找尋眺望我迷離地,朦朧地甚至有些悽惶的未來。

我是個對自己未知的旅途難以釋然人,但我慶幸在我在還沒有與這個殘酷而現實的世界真正謀面之前,在這片蘆葦塘還未消失我的生命中之前,我還可以捧着一個空靈易碎的如玻璃球的精緻夢境遊蕩在我與我所愛一切美好的事物中,至少現在我還能在這個寒冷的初秋赤着腳肆無忌憚的幻想着一個又一個青蔥而縹緲的夢。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2

週末外出,水庫邊上,見到了一片似秋的蘆葦,有感而發寫上幾句。

在大自然數不盡的植物中,蘆葦最有個性。

蘆葦看上去很纖細,很單薄,也很脆弱,既沒有花的美貌,也沒有樹的雄悍,是自然界不太起眼的植物。可蘆葦天生純樸個性善良。它不擇環境而棲身,不懼風雨而挺立,不逐名利而生長,不賣弄矯情而溫柔,柔弱裏蘊涵着剛毅,樸實中透着靈性。

和其它植物一樣,同是大自然的兒女,可蘆葦卻不像禾苗那樣嬌嫩與尊貴。如果說把蘆葦和禾苗比作人,禾苗如同城市裏的現代“小皇帝”,而蘆葦則是那個提籃挖野菜剜豬草的山伢子。缺少了“小皇帝”的傲慢與嬌氣,卻多了一份自立與豪放,這便是蘆葦。

蘆葦也有許多品種,全國各地的蘆葦也不盡相同。吉林省向海溼地的蘆葦受向海景色的“薰陶”,生得“身材頎長氣質文靜,性情練達而富有修養”;黑龍江扎龍溼地的蘆葦吸收的是黑土地上營養,長得“粗獷而渾厚”,給人以豪放壯烈之感;河北省白洋澱上的蘆葦,也許是因爲經受過槍林彈雨的考驗,顯得“機敏而睿智”,特別是在微風吹拂下,“躲躲閃閃,迷迷離離”;寧夏溼地上的蘆葦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形,其是蘆葦家族中的另類,可又繼承了大江南北蘆葦的所有優點,然後自成一體。不管是成片成片地長在一起也好,還是一蔸一蔸結伴而立也罷,這種蘆葦都是蓬蓬勃勃,挺挺拔拔。不信你在這些蘆葦中,選出其中的任何一枝,都如同亭亭玉立的美女,秀麗而端莊;拿出當中的一簇,卻好像聚集在一起的一羣西北少婦,潑辣大膽而個性火爆,熱熱鬧鬧地長穗,大大方方地開花,不拘小節,不苟言笑;若是整片地看寧夏的蘆葦,則是典型的西北漢子,論體形,塊頭不夠大,但長得很結實;論身材個子不夠高,卻是很精神。雖說,各地的蘆葦各有特色,但我還是偏愛寧夏的蘆葦,因其有種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的不屈不撓、不卑不亢的品格。特別是沙湖裏的蘆葦最有看相,最惹人喜歡,最令人疼愛。

蘆葦不是竹,卻有着竹子的抱負與偉岸,傳承着竹子的氣節與骨影,克服了竹子喜歡節外生枝之劣根,以執着的追求晨迎漫天朝霞,晝託滾滾烈日,晚送朗朗星辰。不言酷暑熱,不說寒霜冷,從頭到腳,坦蕩如艮,盡情點綴裝飾着那片生它養它的土地。

蘆葦不是樹,卻有着樹的堅強與厚道,發揚了樹的寬容與忠誠,避免了樹木出風頭愛張揚的個性,以其寬廣的胸懷和大無畏的奉獻精神,蓄洪調控,汲污納垢,消除險惡,淨化水質,把災禍攬入自己懷中,將幸福送到人們手上,全力回報着栽培它撫育它的人民。

用身體點綴着江山,用心靈淨化着社會。這便是蘆葦!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3

我的家鄉在濱海,地處蘇北平原,黃海之濱,這裏河流縱橫交錯,數量衆多,蘆葦是擇水而生,因此溝渠邊、河堤旁經常見到它那優雅的身影。

每當春天來到的時候,蘆芽便悄悄地鑽出地面,嫩綠嫩綠的。我和小夥伴們在蘆葦芽中做遊戲,放風箏……玩累了,就躺在蘆葦芽中,望望天上形態不一的白雲,看看這朵像什麼,那朵像什麼,充滿了無限的樂趣。

盛夏時節,蘆葦正是茂盛的時期。一簇簇,一片片,繁繁茂茂,蓬蓬勃勃,每根蘆葦從稈到葉都是鮮綠的,綠得閃閃發亮,嫩得每片葉子都要滴出水來,遠遠望去就像天幕間拉起一道綠色的屏障。微風吹過,猶如波濤起伏的大海,顯示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樣的蘆葦映着天晴朗的深藍,映着水清澈的湛藍,偶爾有不知名的水鳥在靜謐的蘆葦叢中穿行,抹出道道漣漪般的波紋,發出幾聲清亮的啼叫,讓人恍如闖進了童話世界,又或是走進一幅精美絕倫的水彩畫。

當秋天來到的時候,蘆葦也泛黃成熟了。黃色的稈,黃色的葉子,微風吹過,發出一陣陣響聲,猶如在演奏一曲秋的讚歌。最迷人的情景是站在壩上眺望,一頂頂潔白、輕盈的蘆花隨風而起,漫天飛舞,白茫茫的一片,充滿了詩情畫意。

冬天,蘆葦乾枯了,只有細細的葦稈在風中搖曳,似乎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但是,被厚厚的冰層包裹的根,卻在那裏頑強地越冬。到了來年春天,一陣春風,幾場春雨,又長出新的蘆葦,一年又一年,總是生機勃勃。

蘆葦渾身都是寶,葉子可用來包糉子,莖可造紙、葺屋、編席等,根莖叫蘆根,可供藥用,穗可做掃帚,就連那些葦梢碎葉也可以用來驅寒取暖、燒火做飯。

我愛家鄉平凡的蘆葦,更愛它那堅韌的精神。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4

有人頌揚青松的高潔,有人謳歌臘梅的傲骨,有人讚美楊柳的婀娜;可我獨鍾情於蘆葦的平凡:它不與樹木爭榮,不與花草鬥豔,以瘦弱的身軀迎風接浪,以隨和的個性任憑南北東西。雖飄蕩了一世不能成爲棟樑,但它勤奮一生獻給人類。我欣賞它身披彩霞幽思的秀美,我憐愛它霜摧雪殘的悽楚,我喜愛它曼妙翩然的舞姿,我珍視它似患難與共的友人。

三十年前,在談“資”色變論“富”即批的時期,人們被守貧隨大流的意識桎梏得失去了自主創造力和積極性,餓着肚子侃大山磨洋工已經成爲農民的習慣。要想蓋新房娶媳婦只是一種奢侈的夢想。古語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生在長江邊長在長江尾,這裏有的是沙灘,沙灘上有的是蘆葦。我們就把蘆葦編織成各種生活器具——畚箕、籮筐、囤條等。就是這些不被人看重的蘆葦幫助我們度過了生活的難關。

蘆葦不但能成爲生活必需品,還可以成爲造紙的上等原料。貧窮的歲月迫使我和蘆葦結緣。既然“修地球”不能填飽肚子,那麼只能選擇江灘裏的蘆葦蕩。我“跨”過長江登上大堤,面對一望無際的蘆葦蕩,感慨萬千。假使你是詩人也許覺得無比壯觀心潮激盪,詩興大發。但我是收割者,眼前蘆浪滾涌,蘆葉簌簌,心中涌起闖關似的悲壯。自己親手築泥竈建草棚,喝鹹水吃粗糧,憑的是意志和力量;迎風浪,踩冰霜,靠的是信念和希望。蘆葦在我的鐮刀下一排排的倒下,我回顧四望,彷彿看到了這些毫不起眼的蘆葦經過造紙廠的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幅幅色彩絢麗的圖畫,一篇篇優美華麗的篇章,記載着時代進步的步伐。

如果說收割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那麼播種給予人希望。春末初夏,萬木蔥蘢,蒹葭悽悽。我先來到“五七農場”蘆葦蕩裏挖出蘆根,再用小船把蘆根運送到目的地(啓東市西南角江中沙灘上),在每天退潮的兩三個小時內,把蘆根播種在這塊處女地上。當我踏上沙灘的瞬間,心中產生開疆闢土般的豪邁。眼前稀疏的絲草間,驚飛的小鳥直衝遠方。我無暇欣賞白雲沙灘海浪的蒼茫之景,也無心去留意腳下沙土的纏綿之情。短暫的退潮時間催促我趕忙搬運蘆根,揮鍬扒土,把一小撮一小撮的蘆根埋入地下並蓋實,以免讓潮水沖走。我不停地向縱深處前進,身後留下我一連串赤足的腳印。我直身回望,心中涌起園丁般的期望——來年長出一片搖曳多姿的蘆葦。

翌年秋天,佇立江邊極目遠望,收入眼簾的是頂着灰白色蘆花的蘆葦,像一個咿呀自語蹣跚學步的小孩,令人憐愛,令人遐思。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似一個母親凝視孩子般欣慰。西風中的蘆花向我揮手致意,點頭微笑,似乎在感謝我栽培之恩。

蘆葦的使命並不像其它草木那樣虛度春秋榮枯一場,而是一位慈善家,一所收容站,它把那些隨波逐流無家可歸浪跡天涯的泥沙摟入懷中,讓它們安家落戶。不管是來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遠方“客人”,還是來自上海崇明的“鄰居”,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時刻恭候。在每天兩次的潮漲潮落中,把千里迢迢,奔騰不息的泥沙都留下來。日積月累,積沙成灘,聚沙成塔。

每到秋天蘆花飄飛的時節,便喚起我內心深處柔軟的記憶,我情不自禁的來到從前播種蘆根的地方,然而留在我腦海中的荒涼沙灘,以及沙灘上隨風起舞的蘆葦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啓東港化工區——排排廠房,錯落有致的管道,拔地而起的煙囪,錦繡般的花壇草坪……我彷彿走錯了地方,腦海中依稀閃出“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惆悵。蘆葦像一個爽約的老友,吩咐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接待了我,我被她的雍容華貴她的嫵媚所感動。短短的三十年如同魔術一般演繹了滄海桑田的鉅變。儘管我對蘆葦情有獨鍾,但把蘆葦蕩變成化工區,我還是有告別陋居搬進新房的欣喜。最有說服力的莫過於從前和我一起在沙灘上摸爬滾打的同伴們,如今都進入到工廠裏打工,月收入在二三千之多。他們不再爲有力無處使而擔憂,不再爲貧窮而發愁。我仰望着高高的煙囪,彷彿我們過去種下的不是蘆根,而是梧桐,不久的將來,天上的鳳凰一旦看到這塊寶地,必將前來安家!

歲月荏苒,故地重遊,雖然從前的蘆葦蕩不見了,但我心中的蘆葦依舊搖曳不止,它不僅在悠悠的歲月中伴我成長,而且它成爲我未來的一盞指路明燈。一個人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超羣出衆,當然令人羨慕;但畢竟鳳毛麟角。世界上絕大多數是平凡的人,做人要低調如同一支蘆葦,能夠堅守自己的一方淨土,不爲外界的各種誘惑所動,默默耕耘於本職崗位,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好。即使不能成爲棟樑,也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溫暖人間。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5

又見到了久違的蘆葦林,在公園的一角,一片掛滿晨露的蘆葦林,屹立在湖畔,蜿蜒至湖中心。我看着它那寬嫩的綠葉,淺白的葦穗,挺拔直上藍天的葦杆……頓時想起了兒時的家鄉,家鄉那片叫“大淖兒”的萬畝草原,那一望無際的烏蘭淖水庫和水庫旁的蘆葦林……

春天,白雪消融,萬物復甦,我們村北的萬畝草原此時也充滿了生機。這裏,家鄉父老幾代人都叫“大淖兒”。也許是多少年沼澤地長滿水草的緣故,大淖兒裏掏出的土全是長滿雜草和鳥糞化石的黑土。肥沃的土地在春雨的滋潤下長滿了尖尖的、嫩嫩的蘆芽。

以前曾聽過四川人說的一段——春天的竹筍長得快,人蹲在地上方便,還沒提起褲子竹筍就長得頂住屁股了。我們大淖的蘆葦也一樣,幾場細雨過後,隨着蘆芽“叭叭”的破土聲,蘆葦就長過膝高了。蘆葉修長、翠綠,舉目四望,草原已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清風吹過,蘆葉沙沙作響,好像在演奏着一曲春天的樂章……風吹草底的蘆葦林啊,你總是給人好。

夏天,這裏成了我兒時玩耍的樂園,每到這時,我們小夥伴們就在這無邊無際的草甸子裏捉迷藏、挖苦菜、尋鳥蛋。這裏的苦菜長得又嫩又大,人吃、餵豬都是上等佳餚。現在才知道,苦菜不但味道鮮美,還是難得的中藥,是哮喘、癆病的剋星。最有趣的還數尋鳥蛋,幾個孩子在兩三米高的蘆葦林裏分頭尋鳥蛋,這裏的飛鳥真多,春天有白天鵝、大雁、百靈鳥;夏天有老牛頭、炸啦啦、撈魚蝶兒、野鴨子等等。它們白天在草甸子旁的烏蘭淖兒水庫裏覓食,晚上就在茫茫的蘆葦林裏棲息、繁殖。

這些小鳥也成了我們的捕捉對象,鳥蛋真多,有大有小,最大的要數野鴨子蛋了,和雞蛋大小差不多,有時碰上一窩,竟有二十多個。夥伴們在草甸裏碰的鳥蛋拿不了,就把褲子脫了,挽住褲口,放在褲筒裏背出來了。走到水渠旁,進行篩選:把鳥蛋倒入水中,沉入水底的都新鮮能吃、而飄在水上的就已經快孵出小鳥了,扔掉了……可愛的蘆葦林啊,你給了我夢境般的的童年。

最爲壯觀的是秋天打草,那場面我至今難忘。茫茫的草甸子裏車水馬龍,全鄉三個村十幾個社幾千號人在這裏打草,也帶動了周圍做生意的小商小販,瓜果蔬菜、小吃到處都在叫賣,人歡馬叫,熙熙攘攘。大淖兒中央一條主公路上,來往行人,進出車馬排成了一條十幾裏的長龍,當時在老家,我是年年參加打草的,曾記得,那時我常拿一把一丈多長的扇鐮(所謂扇鐮,就是刀柄一丈多長,刀頭是比平常刀頭大兩三倍的敞口大刀),只要橫掃一鐮,蘆葦就齊刷刷的像扇形般倒下一片……不多久,草地上就堆起了大小高低不同、數也數不清的草垛子。不多天,草垛子也消失了,蘆草已打完,僅留下了水中的葦子……蘆葦林啊、蘆葦林!是這一方水土養育了你。是你,養育了這一方人!

冬天,你又頂着呼呼狂叫的西北風,甘爲春蟬吐絲盡,願做紅燭照人寰。孕育着來年的期盼。蘆葦林,這就是你的奉獻!

時光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雖然遠離家鄉,但我還常那片蘆葦林,也愛聽林萍唱的“丹頂鶴”、好像歌名叫《一個真實的》——“走過那條小河,你可曾聽說過,有一位女孩,曾經來過。走過那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留下一首歌”……·因爲唱起它,更能勾起我對故鄉的懷念。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6

草枯了,葉落了,梅開了……是了,是冬天了。

這個季節裏,山瘦了,水瘦了,蘆葦自然也瘦了。河灘上那一大片的蘆葦叢,再也不見了夏日青翠茂密的模樣;原本修長寬闊的蘆葉大多落了下來,只剩下零星的幾片蜷縮在枝幹上,枯瘦如筆管。但是,即使在最陰冷的冬日裏,蘆葦也不會讓人感到蕭瑟,只爲,蘆花開了。那些毛茸茸篷鬆鬆的蘆花,總讓人的心裏感覺分外的溫暖。

我是如此喜愛河灘上的這一大片蘆葦叢,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到河灘上走一走;這一走,就讓我走進了故鄉走進了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鄉間度過的。故鄉多水,有水的地方必有蘆葦。年幼時,我從不曾留意蘆葦是何時從地下鑽出紫紅的嫩芽,又是何時長出碧玉般的嫩葉的。通常地,當河灘上的蘆葦長到一人多高時,蘆葦叢就成了我們小孩子的樂園。每天放學後,沒有人急着回家,大家全都跑進蘆葦叢,去玩捉迷藏。直到暮色四起,父母悠長的呼喚聲在河灘上響起時,大家纔會背上書包,戀戀不捨地往家走。待到第二天黃昏,孩子們自然又會在蘆葦叢集合……

日日在蘆葦叢中嬉鬧,不知不覺就迎來了端午節。一大早,蘆葦叢就變得熱鬧起來。家家戶戶的孩子,都挎着籃子來摘蘆葉。那些修長寬闊的蘆葉猶如一條條綢帶,在風中輕輕地飄動着。孩子們個子矮,夠不着高處的蘆葉;但不要緊,只要將蘆葦一勾,再向下一拉,蘆葦便彎下了身子———想摘哪片就挑哪片吧。漸漸地,有孩子挎着滿滿的籃子回家了。村莊裏,很快飄起了誘人的香味,那是水煮蘆葉的清香。煮過的蘆葉才能包糉子啊,而糉子,是我們小孩子最心愛的食物。我們不能想象,若是沒了蘆葦,端午節還有什麼意思。

蘆葦什麼時候最有用?是在暑假裏。一放暑假,孩子們便如出籠的野馬,直奔蘆葦叢,每人挑選一根又高又粗的蘆葦,扳倒後摘掉葉子掐掉嫩梢,再帶回家來。到家,將洗好的麪筋粘到蘆葦的頂端,扛上蘆葦就可以出發了。那裏,小樹林裏,知了的叫聲一聲高於一聲———快點,快點,將蘆葦伸出去,用麪筋粘住知了的翅膀……一個暑假下來,孩子們不知得換掉多少根蘆葦啊。但沒關係,浩浩蕩蕩的蘆葦叢,是孩子們取之不盡的寶庫。

秋,總是悄然而至。沒有哪一個孩子清楚,是哪一棵蘆葦最先吐出一縷銀灰的穗子來的。但當毛茸茸篷鬆鬆的蘆花如旗幟一般在空中飄揚時,每一個孩子的心裏都多了一份溫暖:蘆花開了,冬天就不冷了。

是啊,對孩子們來說,蘆葦總是溫暖可親的。冬日裏,乾透了的蘆葦被父親割了回來,放在院子再晾曬幾天後,能幹的媽媽就將蘆葦編成厚厚的牀墊,墊在孩子的小牀上;巧手的奶奶將蘆花一朵朵採下來,做成毛窩———那就是孩子的棉鞋了;再在另一雙毛窩下裝上木頭,就成了木屐了。有了木屐,再泥濘的地方也不怕,孩子們想往哪跑就往哪跑。有了蘆葦,冬天自然少了幾分寒冷多了幾分快活……

蘆葦相伴,我在故鄉度過了一年又一年。讀中學時,我離開故鄉到了北方一個古老的城市裏。城裏有高樓大夏城裏有綠草紅花,但城裏沒有蘆葦。沒有蘆葦的日子裏,我在慢慢地長大。大學畢業後,我在一座座城市裏流浪,最終在一座遠離故鄉的地方定居下來。儘管衣食無憂,但我的心靈深處,總有一角空蕩蕩的……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去野外遠遊,意外地發現了一片河灘;河灘上,長滿了蘆葦。那些蘆葦,與故鄉的一樣修長一樣挺拔一樣茂密……那一天,我在河灘上長久地徘徊,恍若徘徊在故鄉的懷抱裏,一顆心變得異常的踏實與安寧。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喜歡去河灘漫步;尤其在心情煩躁的時候,我更會長久地在河灘徘徊。當我從蘆葦叢中慢慢穿過時,我似乎能夠聽到蘆葦們的私語———它們說着故鄉的方言。那些溫柔的低語,足以化解我的憂愁撫慰我的創傷,讓我的世界重又變得海闊天空風輕雲淡。

漸漸地,那一片蘆葦叢成了我心靈的“桃花源”。一次又一次,我穿越都市的滾滾紅塵,走向荒野,去看蘆葦。

———去看蘆葦,去看我親愛的夥伴。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7

“淺水之中潮溼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這是一首吟詠蘆葦的詩歌,讀了之後讓人對搖曳多姿的蘆葦立即產生親近感。實際上,蘆葦不僅青蔥曼妙的身姿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還能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並且更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在我的家鄉,每到秋末冬初蘆葦收割季節,往往是全家出動,砍的砍,捆的捆,運的運,那種火熱的勞動場面非常感染人。

蘆葦運到家裏以後,首先要去葉、選材、分類。這個時候,最常用的方法是把蘆葦梢部斜放在長凳上,手裏拿着一雙筷子,飛快地把蘆葦柴從手裏穿過,手中筷子夾緊蘆葦,爲的是把殘存的枯葉和蘆葦的外膜去掉,這樣就選好了一根亮亮的蘆葦柴。同時還要根據蘆葦的粗細分類放好,以便應用於不同的場合。一般說來,粗壯筆直的蘆葦柴屬於最上等,可用於建房、編席等,即使出售,也能賣個好價錢。而中等的蘆葦柴質量就要次一些,但也有用途,可以把幾根紮在一起,成拳頭粗細,仍可用於建房、籬笆牆等。而最細的蘆葦柴,只能成爲燒鍋的柴火,即使這樣,由於耐燃少灰,仍受到人們的歡迎。

蘆葦柴最大的用途是編席。把選好曬乾的蘆葦柴,用刀劈成兩半,然後再用石磙壓扁,便可以開始編席了。編席是個技術活,需要耐心和細心,我的父親就是一個編席高手,不但可以編出平整光滑的席子,還可以按照蘆葦柴的顏色深淺,編成帶有天然花紋的席子,這種席子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小時候,我最喜歡看父親編席,柴蔑在他手中上下翻飛,看得我眼花繚亂,一會兒就編好長長的一大截。看得多了,覺得編席也不是什麼難事,便偷偷地學着編,卻讓刺兒戳了手,痛得哭起來,才知道很多事情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父親還會編織各式各樣存放東西的器皿,例如篾籮等,皆十分精美實用。蘆葦還可以打成結子,那是一種不寬的長長的簡易“席子”,主要用來圍起來囤放糧食,在農家應用非常廣泛。

以前農家建房,房樑架好以後,就會密密地鋪上粗壯的蘆葦柴或者紮好的柴把,然後抹上泥再苫上瓦,可別小瞧這不起眼的蘆葦柴,過上幾十年,仍然非常結實。我家的老屋,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了現在,還是滴雨不漏,這就是蘆葦柴的功勞了。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8

我真正愛上蘆葦源於一幅畫,也自此愛上了冬季的蘆葦。

有次朋友拉我去龐薰琹美術館去看一個農民畫展。寬大的展廳除了工作人員只有我和她,我們靜靜地欣賞着。農民畫以山水畫爲主,氣勢都很龐大,但整體比較晦暗,雖然有燈光打着,但還是給了我們很大的壓抑,我倆都有種要逃離的感覺。轉身到二樓,大廳一側掛着一個英年早逝的畫家的畫像,我覺得他的畫鄉土氣息很濃,隨意、灑脫而不失細微。當我移到一幅一平方米的畫前,駐足凝視,只見暗紅一片,微黃的燈光打在畫上,整版是紅。湊近再看,竟然上面畫滿了細細的蘆葦,黑色如髮絲的杆,頭上頂着毛茸茸的葦頭,像在欲語低訴,又有着似曾相識的溫柔。頓時,我的眼再也離不開那幅畫,想着那畫家如何把這普通平凡的蘆葦畫得如此淋漓盡致,如此具有鮮活的生命力,他該具有如何縝密的心思?

以前也見過蘆葦,那是夏季。站在岸堤,看到了滾滾向東流的長江水,而灘塗上的蘆葦,靜靜地守望着朝夕相處的長江,和它們一起潮起潮落,發出陣陣的喧譁聲,催人心脈。也見過沙家浜的蘆葦,那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點綴而已。整個夏季,一個綠色的清涼世界充徹着我整個心。

看到此畫,心底有個疑問一直盤旋,什麼時候的蘆葦纔是紅色的呢?但是眼前的這幅畫,明顯是冬季的。給了蕭條冷酷的冬季一絲溫暖。細細的毛筆勾勒的蘆葦的骨,用紅色做它的衣,安詳、嫵媚、纖柔,我似要攬它入懷。經常有迷霧把冬天的所有一切遮掩得撲朔迷離,世界都籠罩在其中了。我想起一次路上的偶見,窗外雨霧濛濛,忽見到一小片蘆葦,經過霜霧的浸潤顯出暗色的紅來,在這寂寞的冬季更顯得生動。今日見了此畫,才知畫家是何等的心細,何等專情,他將自然的一瞬收留了,他將常人少見的風致覓來了,等到蘆葦一剎那的紅,便把她放在他心裏,深藏着。

我愛上了那幅畫,更愛上那冬季的蘆葦。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19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大片的蘆葦蕩佔據一片水域,像浩浩蕩蕩的軍隊,風起時,成千上萬的士兵揮舞長劍,在天空下劈殺起來,四下裏發出沙拉沙拉的聲音。它們行爲一致,活在集體中,共性大於個性。我更喜歡岸邊獨立的那一株,它是寫意的,在季節裏搖曳着,變幻着風姿。惱人的秋風招惹着,你或許會變成頑皮的小孩,乖張跋扈。而大部分時間裏,你是乖巧可人的。我喜歡你就是你,你是行走的蘆葦,思考的蘆葦。

生命以它不同姿態的綻放,每一種成長姿勢與人的思考嫁接,就會生長出奇花異果。

我家寶貝兒子,就是一株乖張的蘆葦。

近來,他做什麼都有自己的一套。他喜歡在院子裏一圈一圈地騎小黃車,喜歡和他的小朋友們在菜地旁架一堆樹枝烤火,喜歡在小飯桌耍迷人的蝴蝶刀,喜歡在音樂課上當個特立獨行俠;不喜歡被我追着檢查輔導作業,不喜歡給數學老師上交課堂作業,不喜歡作業被老師拍照發家長羣表揚,更不喜歡被我教育。他彷彿與這個世界中立,什麼時候都有自己的話,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事情做,像另外一個品種的鳥類落腳在這裏,乖張、熱烈、俯衝、蓄勢,又像一匹脫繮的野馬,桀驁、茫然、咆哮、盤旋。他彷彿就是一個世界,他在他自己的世界裏奔跑着,全然不管其它。

我對他的表現有一籮筐的不滿,他卻依然在乖張任性的路上做一株特立行走的蘆葦。

那個週末是個雨天,照例他該隨我上班寫作業。車子到了公司路口,他牢牢地抓着車座靠背,別過那張苦瓜臉,目光堅定地拉開架勢跟我幹上了。我喊下車他不動,我拉他胳膊他抓得更緊了,無奈我和他爸合力才把他弄下車。他站在雨地裏嚎啕大哭,嘴裏直嚷嚷着不要上班,活脫脫一小無賴。我急得嗓門提高了幾度,很有氣勢地對他展開了“教育”,他紋絲不動,間或來句“你生我幹嘛?”、“你把我送人算了。”反擊得滿肚子得意,真是我的小冤家呀。僵持了好久,許是折騰不動了,他纔有所鬆動,被我拽到辦公室。

第二個週末又故伎重演。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0

蘆葦因了故事才顯出生命的張力,我卻爲了它行走的腳步和方向而發愁,這一擡腳、一落腳似乎成了慣性,下一步該落腳哪裏,不需要預先去想,會生出些什麼故事看似都沒有懸念。

難道就任他這樣任性妄爲了嗎,我就拿他沒辦法了嗎?我不信!這兩年的小飯桌生活,讓他已然從幼童時的內向變成了多話頑皮的孩童。他是可以去選擇,去試探,找到合適的路的。只是,面對選擇,他邁步前有必要思考一下,他想成爲什麼樣的人,想做些什麼樣的事,這樣的事是利己利他的還是對誰都無益的,他會因爲自己的選擇而驕傲還是懊惱。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正因了此,人的尊嚴才得以存在。

我們都已經互相傷害得精疲力盡,都需要一個契機,清空情緒的陰霾,恢復清醒的思辨能力,還彼此一方澄澈的天地。有時,這個契機緣於清淨的自然,有時,只需一個全新的環境。

週一晚上,我和鄰居敲響她女兒所在小飯桌的門,迎接我們的是高老師。雖然是租用民居,但這裏卻被佈置得像個小版的培訓機構,整個氛圍顯得有序而安寧。幾個孩子圍坐在客廳中央,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拿着作業讓進門處坐班的愛娃老師檢查,小教室裏傳出背書的琅琅聲。我的心頓時變得安寧,一股清明之氣油然而生。高老師給我介紹了他們對於孩子們的學習和食宿安排,我都很滿意,尤其對他們關注國學這點非常贊同,又特地聊了一下比較瑣碎的語文學習。愛娃老師得空給我講了孩子到這裏需要遵守的規矩,還特意提到,如果孩子犯錯不聽話,小手會挨板子。我突然想到三味書屋的情景,轉而又釋然了,現在的小孩也需要回歸傳統,接受一點這樣的教育,不然真的是心中無所畏,無所敬畏,更別談責任、義務和使命感了。我願意他在這裏接受“改造”。

到家後我尚有點激動,描述起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提到孩子們作業完成得好會得積分,積分可以換取喜歡的玩具。爲了進一步引出兒子的新奇感,我特別強調這裏的孩子飯前會說一段感恩詞,感謝老師和父母的付出,每天臨走時都要向老師鞠躬再見。在一旁看書的兒子被這些制度和儀式感吸引了,立即要求去體驗。

我爲我的有心插柳而高興。第二天晚上接了他就帶着去這個小飯桌參觀,他果然很喜歡這裏。

第三天,他將第一次到這裏報到。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1

我沒想到他的第一次小飯桌報到會發生意外,這麼快就給了我教育他的機會,讓我們有了“一諾千金”的約定。

這大概就體現了故事使蘆葦有趣、生動、搖曳多姿。尤其是一株乖張的蘆葦,總是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擡腳毫不猶疑,腳步毫不遲疑地變換方向,幸運了,會邁出優雅的舞步,不幸時,又變成一副頑劣姿態。

事情的起因是兒子上音樂課小動作不斷,被老師放學留校教育。小飯桌的老師沒接到他,還替他擔心半天,從而讓他的第一次小飯桌報到被染上“污點”。

晚上去接時,他還在寫作業,我和老師聊了會兒他的表現。回家路上,他給我講了第一天在小飯桌的情況,知道了許多規矩要守,以前不喜歡吃的菜他都吃了,從不午睡的他安靜地看書了……從他的話中我聽出了“畏”,不是單純的害怕,更偏向擔心憂慮,知道有些規則不能破壞,隱約懂得了自警與自省,願意發自內心地去自我約束。小飯桌老師這第一課真的很成功,無數次我都想教會他這些,他卻從來都沒聽進去過。

回家第一項是複查作業,我發現兒子寫話條理性比較差。就把三句話怎麼安排內容,怎麼體現層次感,怎麼有序表達給他講解了一下。他也瞬間發現比他扯的三句話高大上,利索地重寫了。我再給他重複思路他就嫌我囉嗦了,我沒深究,話題一轉就分析中午被音樂老師留校教育的事。

此時他還處在寫話的深度思維中,我沿用三句話的講解風格,條分縷析,有理有據,步步深入,從三個層面分析他上課小動作不斷被老師罰站的危害,最後給出了作爲一名學生的底線,那就是上課好好聽講,配合老師積極完成作業,無論如何不當這免費的反面教材。

要讓頑皮的孩子舉白旗當然沒這麼快,他玩起了顧左右而言他的把戲,我用了“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幾個成語分分鐘擊落他的小聰明,告訴他“這成語就是說你現在的表現的”。沒有責備他,我重申了一遍上課的最低要求,結束談話時我提議來一個朋友式的握手,告訴他這叫“一諾千金”,以後絕對做到這最低要求,他很樂意地接受了。

所有這一切都像一場夢,我們在這場夢裏迷惘、爭渡,被拽入生活幽深處,不知所措。而理性讓我們找到來時的路,思緒過處,風景如畫。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2

蘆葦,對我是頗爲稀罕的東西。

也就幾年前吧,大致也是這個節令,從岳陽起,到君山島,在號稱八百里的洞庭湖,我居然沒有看到一泓水,自然也沒有看到犁浪的舟,但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蘆葦已經枯黃,似乎看到有人收割,壘成一垛一垛的,作何用途,經濟價值幾何,不得而知。而今天,與鍋貼,牛骨駕着車在常德一帶幾有如“信馬由繮”地蹓着,就來到了這個叫做柳葉湖的地方,能激起一些興趣的,仍然是蘆葦。

憑着感覺,柳葉湖當爲“八百里洞庭”的支脈之屬,而眼前,這裏確實水量充盈,水面開闊,一望無際,似乎還有在建的諸多旅遊設施。以我估摸,這一片水面啊,除了它的生態生產娛樂休閒等諸多作用之外,搞個超大型的國際級的水上運動什麼的肯定不在話下。

可眼下,我最稀罕的東西卻是蘆葦,或者說,是蘆葦蕩,是那片與略顯單調的湖面相隔了一些距離的蘆葦蕩。因爲極少見過這麼大片的蘆葦(也就從前在同庭湖見過的那些),所以稀罕,儘管眼下的蘆葦是一片枯黃,了無生機。

好大的風,好冷的天,而且陰沉到了極點。只爲這一大片枯黃的蘆葦,對攝影並無特別嗜好的牛骨很默契的把車子停在一個相宜的地方,他知道鍋貼的嗜好,也知道我的附庸。

於是,我和鍋貼一邊嚷着風大,一邊嚷着天冷,一邊就瑟瑟索索地擺弄起相機來了。

何止是樹大招風,蘆葦多了也招風。隨着呼呼的風聲,整片的蘆葦伏向了一邊。想來蘆葦也是極堅韌的東西,風稍住,它即刻恢復了挺立的姿勢,儘管了無生機,而且也就只保持了短短的一瞬間。株株蘆葦都頂着一團碩大的蘆花,團團蘆花在大風中迅速地來回舞動,看在眼裏啊,也是一種提氣的景象,何況風中的人,也在承受着來自大風的劇烈推搡——我想利用一個小小的高點做機位,試了幾次居然沒法站直身來。

蘆葦蕩中是有一些零星的水面,稍遠的水面或許更開闊,那裏應該是柳葉湖的支脈,也就是洞庭湖的支脈的支脈。但阻於蘆葦本身,以及樹啦,屋啦,尤其是阻於散佈在四野裏的霧氣之中,都看不真切了。但是可以想見,陽光明媚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時光,這裏必定是一幅遼闊廣袤美麗奪目的圖畫。或者從移步換景的角度來說,這裏必定蘊藏着無數美麗奪目的圖畫。

而這僅僅是隆冬時節枯黃的一片。春天雖然已經來臨,但春意依然隱藏着。

於是我就想,當柳葉湖畔的春意濃時,夏意盛時,秋意爽時,這裏又將是一些什麼樣的景緻呢?

啊,好大的風,好冷的天!此處雖屬南國,但於我輩,南人中的南人,在這遼闊平坦的柳葉湖之畔,在這凜冽的北風中,總歸不能扛得太久。

是夜,驅車南歸,車燈直照,空中飄落的雪粒細密地敲打着擋風玻璃,雪中驅車,於我等也是一件稀罕事吧,因而倍感精神抖擻。

偶爾停車小憩,立於車外,還是那種感覺:好大的風,好冷的天!

還有,好清新的春雪!

一路是風寒侵體,到得家中,咳嗽不止,還付出了兩天低燒的代價。懶懶地臥在牀上,腦海中過着柳葉湖畔的一幕幕:那風中的蘆葦,蘆葦後面的屋舍,屋舍周遭的枯樹,四野裏瀰漫的輕霧,還有夜間行車時,那從空中飄落,輕輕敲打着車窗的雪粒,諸如此類,一幕幕,想想也值。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3

冬季,在農村是走親戚的季節。小時候,奶奶每逢冬閒時節都要到壩區去走訪年邁的老人,也就帶着能走動我的,在走親戚中我認識了蘆葦。

因爲山區有河也是小河,看魚、捉魚只有栽秧季節,還略有一二鯽殼魚、小馬魚和小雜魚,魚是季節性樂趣。來到壩區,田地平整,河流寬大。親戚家小孩帶着我去大河邊看魚,也就是看人釣魚。河邊的沙子細軟不刺腳,在陽光照射下還溫熱有餘,我們脫下鞋子在沙灘上踩踏着沙子戲玩着,臨河的沙灘留有河水沖蝕的痕跡,層層相疊。

在不經意中擡頭看見一種我未見過的高草,我說到:“那草長得真高,草尖尖上還帶着白絮?”小孩得意的笑到:“真是山裏人啊,連蘆葦都不知道!”雖然是笑着,但沒有譏笑的成分,我們都不生氣。沒想到還沒看到人釣魚,倒是認識了蘆葦,一種新的物種,一種我們家鄉沒有的物種。有時候跟着有見識的人能學到新東西,哪怕是譏笑後。

終於盼到一老翁前來釣魚,那時的釣竿也就兩米有餘的一根苦竹尖上拴着兩米不足細線,細線尾端繫着個鉤子,這也是我第一次看見釣魚,曾經腦海裏神祕而高不可攀的一幕就在晌後開場,讓我看的入迷,像一個虔誠的教徒忘我的聽講經意,生怕錯過了任何的細節,不需要任何人提醒,我們寂靜無聲,不是怕嚇壞小魚不敢上鉤,而是怕褻瀆神靈,老翁不讓我們看釣魚。小心翼翼的看着,不敢閉眼,不敢出聲,不敢挪位。老爺爺似乎運氣不好,所帶的蚯蚓用完了還是沒釣到雨。說到:“小娃娃,去潮溼處挖點蚯蚓來。”雖然不相識,但我們還是像士兵執行長官命令一樣,迅速行動。看着一條條或斷或缺的蚯蚓在手中蠕動着,手心裏癢癢的,看着扭動的蚯蚓,想着可愛的小魚,幸福露在臉上。

當鉤子穿過蚯蚓的肚子時,蚯蚓還在掙扎着。蚯蚓順着鉤子沉入水中,水面開始晃動,線和杆輕微抖動,老翁說:“今天,小魚真多,大魚不上鉤。”幾分鐘,老翁拉起魚竿再次穿蚯蚓,一次次重複着,一次次等待着,一次次抱怨着,一次次期盼着。一次線突然呈直線,線繞着杆尖繞圈,老翁露出笑臉,我知道魚兒上鉤了。說時遲,那時快,老翁手一甩一條一拃長的大魚躺在沙灘上,亂跳着。我心裏很高興,只是不敢大叫大跳而已。老翁脫鉤後放在魚兜裏,拴在河邊。

看着看着,夕陽來了,天氣開始絲絲寒意。老翁回家了,帶着他的魚和我們的快樂回家了。看着河邊一排排的柳樹,那柔軟的枝條,隨風舞動,就像病懨懨個姑娘有氣無力的扭動着身軀,無奈和慵懶。在夕陽下,葦絮略帶微紅,不知道是視覺還是蘆葦經過霜露會變紅。那是沒有美學的概念,只知道超出了我的腦海的理解。

還是隨手摺了幾根蘆葦,拿在手裏玩着,那是我們的棍棒,那是和尚梢棒,在手中舞動,原來折下的蘆葦也帶着快樂。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4

蒹霞蒼蒼,白露爲霜。秋天,是家鄉蘆葦塘最靚麗、最富有、最具貢獻的時刻,也是家鄉人們滿懷豐收喜悅收割蘆葦的季節。蘆葦經歷了春風拂煦、陽光普照、盛夏酷暑的嚴峻考驗,慢慢變得高大而成熟,針狀的葉子由綠而黃,蘆花由紫色變成銀白色,耀眼的光澤和搖曳的舞姿,以及森林般的茂密、整齊、莊嚴,引來多少家鄉人駐足觀賞。偶有幾隻白鳥徘徊在蘆塘上空,見人來“撲撲楞楞”地潛入蘆葦叢中,真乃是:“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我家的南河沿,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蘆葦塘,打從我蹣跚學步始,那裏就是我童年和夥伴一起遊玩的樂園,蘆葦的生長變化,就如同家鄉一年四季氣候的季節表。蘆葦抽芽了,從涓涓細流中冒出又細又長的綠葉來,假如你把耳朵貼近蘆葦仔細聽,準能聽到它拔節的“吱吱”聲響,看那鮮綠鮮綠、青翠欲滴的葦葉,綠得閃閃發光,嫩得足可以滴下水來,微風吹動,婀娜多姿,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看日曆,家鄉人就知道是春天到了。每當電光閃閃、雷聲滾滾、大雨傾盆,蘆葦塘水滿溢池,須臾,雷停雨住,陽光四射,雨後的蘆葦塘生機盎然,莊重威嚴,那寬長而潤滑的葦葉不正是家鄉人端午節包糉子所需要的糉葉嗎?秋天,蘆葦杆變得綠中露黃,蘆花蓬鬆而銀白,每一株蘆花既像一把雞毛撣子,撣去空中的白雲,又像一隻只葦箭,挺拔向上,蓄勢待發。一根蘆葦,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被風吹斷,但蘆葦從來不孤獨而生,而是羣生羣長,團結向上,只要有蘆葦生長的地方,皆是一簇簇、一片片,形成一個蘆氏大家族。風吹不折,浪打不斷,互助互愛,衆志成城,不擇地勢,頑強生長。這不正是蘆葦氣勢磅礴、巍然屹立、和諧相處的性格嗎?

面對這片幾十畝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蘆葦塘,幾代家鄉人都會肅然起敬。聽老人們講,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到我的家鄉,當日本鬼子的飛機向家鄉的村莊狂轟濫炸時,全村男女老少就藏匿於蘆葦塘中,是這塊蘆葦塘掩護了村民們倖免於難,更彰顯出蘆葦塘的豪氣、堅定、勇敢、沉着、保護家鄉人的高貴品質。

曾記得孩提時,每到夏天,一羣羣調皮的小夥伴,赤着光腚跳進蘆葦塘捉魚摸蝦,那裏繁衍生息着許多火頭魚、鯽魚、鱔魚和河蝦,有時一下子就能抓到,但有時手一觸到魚,魚就會倏然而逝。由於蘆葦太密,人行動不便,很難捉到,只好空手而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蘆葦割了又長,長了又割,我一直眷戀那灣蘆葦塘,總有一種親情、友善、戀戀不捨的感受。

蘆葦雖不能作高樓大廈的橫樑立柱,也不能像金石那樣堅硬萬年不朽,但世界萬物校短量長,各得其所,總有它的獨特之處。蘆葦也是這樣,在農村的用途十分廣泛。蘆杆可以做席子,鋪在牀上承衣被,鋪在地上供人們納涼,還可以用來曬糧食、蓋垛遮雨、做天花板、以及做牆板,人們用蘆葦編成狹長的茓子,圍起來還能屯糧。同時,蘆葦還可以製成紙漿,造出潔白、柔和的高級紙張,用做印刷書報尚能流傳百世,足可壽於金石。蘆根還可入藥,清火利尿。與我關係最密切的是用蘆花編織成草鞋,當人們在收割蘆葦前,首先用剪刀慢慢地把蘆花剪下來,用繩子一串串的紮起來在太陽下曬乾,然後再用桐木鋸成兩三寸的木鞋底,用錐子在木鞋底周圍鑽成一個個半寸深的小眼,把事先準備好的小麻繩固定在木鞋底上,然後,再和蘆花一起擰編成一雙雙嶄新的草鞋。這種草鞋既可以踩泥、踏雪,又可防潮、保暖,我感覺它的保暖程度比現在的皮棉鞋還強呢!一到冬天,只要穿上這雙草鞋,即使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也不感到寒冷凍腳。

白露過,秋風涼,雁南飛,葦葉黃。當燕子攜子女啓程南飛,農民們滿懷豐收的喜悅,金燦燦的蘆葦沐浴着秋陽等候人們收割時,潔白的花絮乘着秋風又要把種子撒向人間,待來年一陣春風,幾場春雨,又生出新的嫩芽,真可謂“春風吹又生”,生命力極強。蘆葦給人們的啓示永遠是:團結一致、生命頑強、造福人類、挺拔向上!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5

週末到三門峽去看天鵝,那些在水中央的小洲上棲息、嬉鬧的天鵝,並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倒是那一片片、一簇簇臨水野生的蘆葦,一直在我腦海中隨風搖曳。我總是偏愛那些高高瘦瘦的東西,譬如蘆葦,譬如青竹,似乎瘦了,便更顯風骨,有種清幽的意境在裏面。

冬天的天鵝湖,岸冷塘寒,舟空槳橫,泛着悠悠的冷意。天陰沉着,湖水沒有了往日的澄澈,像一塊混沌未開的巨大琥珀,湖水浸潤着低窪的溼地,紅褐色的泥土上就生長着一叢叢茂密的蘆葦。

冬日的蘆葦是憔悴的,乾枯的葦葉,瘦瘦的筋骨,蒼黃的軀幹,滿目枯衰。它們一聲不響地佇立着,枝枝葉葉都是凌厲而又倔強的,顯示着它們本性的強硬。岸上的人,正舉起相機對準蘆葦蕩深處的幾隻白天鵝,頻頻按下快門。只有我怔怔地對着這片蘆葦,無言,若有所思。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刺骨的冷意逼退了人羣,四周安靜了下來。天空,大地,湖水,蒿草,蘆葦,黃昏的霧靄,遠處閃爍的燈火,交相輝映,讓我頓生恍惚之感。這畫面似曾相識,忽而我有些迷離而又沉醉了。

是的,這似曾相識的感覺要追溯到《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爲霜”,蘆葦浸染了千年的風霜,鐫刻着歷史的滄桑,如那位衣香鬢影的女子涉水而來,搖曳於人們的眼中夢裏。曾無數次遙想,溯洄中,情竇初開的少年,駕一葉小舟,搖櫓穿梭於蘆葦叢中,葦葉蒼蒼,蘆花如雪,少年心中的喜悅與落寞交織,心事隨着蘆花一起紛飛。

夏日山行,在潺潺的溪水邊,看到幾莖疏疏落落的蘆葦,青翠的葦稈,綠油油的葉子,讓人頓生清涼之感。想採來一枚蘆葉,輕捲成哨,放在嘴邊,嗚嗚地吹着不成調的曲子,徐步徐行,樂而忘憂。待秋日,蘆葦花開,皚皚如雪,漫漫成片。獵獵秋風中,蘆葦簌簌而響,蘆花漫天飛揚,心中不由得生髮出悲壯之感。想當年,風蕭蕭的易水河邊,也應有着這大片的蘆葦吧,和着悲涼的旋律,同太子丹一起揮淚送別,送走一去不復返的壯士荊軻!那麼,當年汨羅江畔,可曾有一片在長風浩蕩裏孤獨搖曳的蘆葦,見證了披髮行吟的屈原不肯屈心抑志,不肯同流合污的清白人生?

蘆葦,原本平凡物也,它依水而居,隨處可見,春生秋黃,年年不息。正是它的平凡,很多人對它不屑一顧,甚至視而不見。然而它兀自繁茂,從容生長。人何嘗不是那一莖蘆葦,平凡而又柔韌,迎着命運的悽風苦雨,不肯低頭,固守最倔強的本性,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6

懷念故鄉,就常常想起蘆葦蕩。

故鄉水多,多水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蘆葦。

春天來的時候,孩子的眼睛常常盯住腳下一塊溼軟的泥土或是向陽坡一簇新生的嫩綠,而蘆葦常在將融未融的沼澤地上被忽略。

可是就在那麼不經意的一擡頭,彷彿變戲法般的,蘆葦蕩綠了。

去年冬天裏枯黃的枝葉不知什麼時候,就隱在這一片翠綠裏了。一蕩蕩的碧波被風前後簇擁着涌向遠方。柔柔的風攜着蘆葦纖細的軀幹,輕輕的搖曳,站在河塘邊,就能聽見風和蘆葦唱着沙沙的輕歌。河水清涼的氣息和着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紅色的,黃色的蜻蜓,像寂靜的優美的舞者在蘆葦蕩上空飛舞盤旋,而那時,我尚且不知道用什麼樣的話語表達我的感受,只是用孩童貪婪的眼睛去捕捉大自然所賜予的美。

而河塘隱者般隱在蘆葦蕩深處,只有在寂靜的夜裏,纔會聽見蘆葦蕩深處水流嘩嘩的聲音。我知道那蘆葦深處的河塘是魚兒的家,蘆葦蕩是魚兒的樂園。我經常看見父親在午間勞作休息的時候,拿着魚掛子從蘆葦蕩中間趟進河心,然後在一陣燥熱的蛙鳴中,拎着掛滿了魚的掛子回來,中午媽媽就會用河裏的水燉魚給我們吃,我覺得那魚是有蘆葦根的清香的。

我常常羨慕哥哥有時可以代替爸爸去蘆葦蕩的深處打漁,而我只能站在河邊靜靜的等。最難忘的一次是哥哥進去打漁,我站在外邊等得不耐煩,開始喊哥哥。左一聲哥哥,只聽見蘆葦沙沙的像是嘲笑,右一聲哥哥,驚起了蘆葦裏的野鴨子嘎嘎的叫着衝向天空,而哥哥卻沒有聲息,突然就有了不祥的感覺,我大哭着衝向那條哥哥趟出來的水道,蘆葦輕輕的靠向兩側,葦葉滑過我的臉龐,當我狼狽不堪的趔趄到河心,看到光滑如鏡的水面上,哥哥一面偷笑,一面舉着一條擺動的魚向我招手,看見哥哥平安無事的站在齊腰身的河裏,我竟也破涕爲笑。而我終於也有機會穿過那厚厚的蘆葦蕩,走到那被蘆葦包圍起來的,像一面圓鏡子似的魚兒的家園。

冬天的蘆葦蕩,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遊樂場所。蘆葦在寒風裏依舊挺拔,但是枝幹卻像老人一樣脆弱了許多,我們常常跑到冰面上,用腳輕輕的一掃,蘆葦就齊刷刷的折斷躺倒下來。而我這時總是喜歡將蘆葦推出一條窄窄的通道,通過這個通道跑去河心的冰面上看魚,厚厚的冰層下面,依然有未結冰的水,而魚羣就在下面遊動,我們嘻嘻哈哈的跟着魚羣在冰面上跑,像是和魚羣開展一場馬拉松比賽。

對於蘆葦的記憶停留在離家前的冬天,夥伴小燕家要蓋新房子了,大人們在院子裏給新買來的木頭去皮,做檁子用,而我們一幫孩子被派去打葦簾,葦簾是故鄉蓋房子用來鋪房頂的,細密的葦簾防水防土防腐蝕,祖祖輩輩就居住在蘆葦鋪就的屋頂下,一路生活下來。

如今,我遠離故鄉,也遠離了我的蘆葦蕩,然而,常常在夢中會聽見蘆葦蕩沙沙的歌唱,也會看見風攜着蘆葦水波紋似的一浪浪的推向天邊。

懷念故鄉,就常常想起蘆葦蕩。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7

風飄逸,那一片片的風景,搖曳在家鄉的秋冬季節。輕柔的蘆葦花,溫煦中有蒼涼,像一軸一軸的黃雲在斑駁的綠海中塗抹,又像一面又一面古戰場的旌旗。蘆葦花不似葦海里枝葉那般喧鬧,只是在微涼的感覺中,送一絲絲潤滑過來。也許,那種油潤的夢,那種柔情的恬,都活在那裏。

我站在蘆葦蕩旁邊,眼看心感,總覺得蘆葦花有一種說不清的精魂在那裏飄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帶給人這種感覺,即便是颯颯秋菊也要輸給蘆葦花。秋菊還是帶有些豔的顏色,蘆葦花的樸素與柔細像極了母親,歷經滄桑,還是那般親切,她渾濁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曾記得作家趙太國在《北方冬天的魂魄》中,有這樣的詞句: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敗或眠或藏的動植物,它們枯而不死、退而不敗、敗而不亡,顯示着生命裏最本質最優秀的部分。他雖然沒有提到蘆葦花,但哪一字不都是在寫它?這也叫荻花的花,果然有魂魄在周遭飄拂,我的直覺沒錯兒。

蘆葦花內裏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繫着蘆葦蕩的仁心雄魄。細想下去,天地造蘆葦,這葦卻不幹癟,雖然它腹中空洞卻詮釋了“空也是富有”的極妙哲理。這也許有些難懂,“空”與“有”本是相反的兩極,怎麼能攪在一起?但及待蘆葦抽出了蘆花,我才真正懂得蘆葦的氣質——心那般空,愛是這般厚。

蘆葦的心間,盛着一片天,它怕這個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滿質感的蘆葦花。這花像似人生的徹悟,在黃葉與綠葉中間綻放一種白髮蒼蒼的弧度美。

我心中不由一驚,沒有什麼比這樣的畫面更讓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麼植物能把毛絨絨的花,撐過一個又一個清冷的黃昏,與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來說一說?請不要講,蕭蕭冷雨打滄桑,呼呼寒風吹斷腸。整個蘆葦蕩,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蘆葦花溫暖了殘陽,還是落日渲染了荻花?這樣的畫面,就像寫意畫中的真情,完全可從情境讀到心靈深處。

於是,我頓悟了,蘆葦花的質樸溫暖和堅韌不拔讓蘆葦蕩獲得了達觀、博愛的人文意趣。想起蘆葦瘋長時的溼地:葦葉飆生,葦莖恣意,盛況非凡。千枝萬根蘆葦鋪展得一望無際,像一場聲勢浩大的合唱,激情而張揚。可如今,蘆葦蕩已然頹敗,但蘆葦花用熱烈真摯的愛心——把生命的殘酷和悲涼改寫成詩的禮讚。可想而知,這些荻花終將被風吹盡,將經歷無數的悲苦,而它卻把微笑的種子播撒給無邊無際的溼地。

我想起一個女性朋友,在遭遇身體誤診、丈夫背叛、失去女兒的苦難後,她的心沒有灰黯甚至死去,卻用自己的愛去溫暖一個又一個孤兒。她說,在愛中學會愛,自己很像一捧蘆葦花。我聽後,在淚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蘆葦花人性的甜美。

一個人的良知從何處來?生於良心;那麼,良心又從何處來?生於不滅的心性。凝思一想,蘆葦做到了心要虛,無一點兒渣滓;而蘆葦花做到了愛無邊,無一絲欠缺。寧靜、忍耐、安詳、謙虛、涵容——蘆葦蕩裏的荻花,讓我懂得秋天不是寂寞冷落,冬日也並非萬物凋零,這就是蘆葦花寫在空氣中的不滅精魂呀!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8

(一)

翻閱那本書,你就能看見,我蟄居的蘆葦灘。

(二)

秋天,蘆葦灘開始氤氳這一季的花絮。

飛舞的白色棉絮悄無聲息,絮花包裹着年少的故事,那是我們之間早已註定的不老傳說。故事從未間斷地在風中吟唱,這刻,有歇斯底里的愛戀席捲了茫茫蘆葦灘。

(三)

你翻開了書,翻開了有我靈魂附着的每一頁,你一定看見了,我如雕像,佇立在蘆葦蕩的灘邊。

一隻侯鳥輕輕鳴叫着,盤旋在蘆葦灘上的天空。孤獨的它應季來看這場花絮,侯鳥帶來的不只是寂寞,有鳥翅劃過空氣的音哨,還有故事裏那個叫“風”的寂寞少年。

你仍如多年前的紅衣少年,那個與我捉過迷藏,玩過家家的紅衣少年,如今你只是面隱了滄桑,靜默地和我無聲並肩,飄泊多年的“風”,早已習慣了以如此的方式伴我聽風聽雨,聽蘆葦灘上那份永恆流傳的寂寞。

(四)

我聽到你心裏的聲音,溫柔地呢喃:伊暮,伊暮,風來看你了。

風,我就在你的身邊,伸出你的手臂,舒張你的雙掌,會有一朵輕舞的蘆葦花絮,落在你溫熱的掌心,那是我從未遠離你的心魂,你可觸到了我的鎖骨,眉心,脣褶,以及我如絲般的秀髮。

風,我就站在你身旁。我們不說話,如此安然恬靜地依偎,任由湛藍的夜空,櫻桃紅的月色侵吞屬於我們的這刻時光,任由淚水模糊我們的視線。

我走出素描我的書卷,與你相擁,我們是彼此的少年,我們不說話,或許靈犀在心的我們,彼此的少年,已經不再需要任何的言語來傾訴。

(五)

風,你駕馭時光的鑾車,應約而來,這一場心靈的盛晏,在蘆葦灘上爲我們擺開。

我不要隔空離世的相望,我不要那一抺血痕留下的悽清殘美,我決不再負你此生的等待。

風,這世你要來的不急不緩,別再誤將流光喚作生涯,誤了你我歡好的年華,千萬記得,蘆花揚絮的季節,帶上你爲我定做的嫁衣,你要記住了我前生的模樣,還有我永遠的笑靨。

我們會在陽光下相親相愛。因爲喜歡,我潔白溫婉的手臂會環住你結實的腰際,我細膩美好的容顏會貼在你起伏不定的項背,緊密恰似不可分離,我喜聽你附我耳邊的細語,輕而纏綿地喚我,伊暮,伊暮,我素喜的親呢。

風,你會看見,那個永久一影純白長衫的女子,映襯在廣袤的天空底下。當微風吹動我的長髮時,請爲我披上美麗的嫁衣。

(六)

多麼美好的場景,蘆葦灘前互相依偎的倆個剪影,恰似曾經年少的我們。

彼此相似,在這個斜陽若影的日暮裏相遇,相知,相愛,然後相守,就這麼一生一世,你的眼眸中只有我,你只喚我,伊暮,伊暮。

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縱使光陰只餘我須臾,美景良辰轉瞬即逝。

你一頁一頁地翻,我聽到了你的心跳,看到了你的身影,感受到了你的溫存,只是桎梏在書卷裏的我,怎麼也觸摸不到你的溫度。

原來,你我殊途已是經年,你徘徊在紅塵的邊緣,我滯留在你曾經爲我撰寫的書卷,書中的蘆葦灘,永遠籠罩着夕陽的絕豔,永遠是那一幅無比柔暖又虛幻的容顏。

風,你是我命中註定的美妙少年,我等你,永遠等在無塵煙的書卷裏,爲你籠簾,爲你掛淚,等你來翻閱。

(七)

掩卷。

靜默地立在蘆花灘前的人影,隨一隻侯鳥撲棱的翼飛去了遠方。

書中的我依舊呆杵癡迷,顛倒晨昏,日月微茫。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29

在家鄉,最常見、分佈也最多的野草是蘆葦。這種野草每年的春夏時節便會遍佈田頭水畔,鬱鬱蔥蔥的一片油綠,是有着堅韌的生命力的。

蘆葦,就是《詩經》中所指的蒹葭。古往今來,以野草入詩最多的,大概就屬蘆葦了。其中傳誦最廣的“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依人,在水一方。”更是成了千古名句。

這種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野草適應性很強。乾旱的地方可以看到它修長的身影,近水的地方它們一叢叢生長的更是蓬勃青蔥。不管水清水濁,它們都是那麼恣意的把身軀伸展向高遠的天空,吟唱着生命的美麗。

初春時節,嫩綠的蘆筍頑強地頂破凍土伸展出嬌小的身姿。之後便沐浴着陽光雨露,以及風雨茁壯地成長。那生命的暖色,使乍暖還寒時節多了許多的色彩和感動。

苦夏來臨,這是蘆葦生命中的好季節。這時生長在彎彎碧水畔的蘆葦最是惹人陶醉。看那一叢一叢的青蔥油綠,我總會讚歎大自然衍生萬物的神奇,讚歎一切如蘆葦般自在舒展的生命。

秋來,蘆花似雪。那白白的蘆花隨秋風乍起而把腳步印滿天涯。每每看到這飛揚的蘆花,我總會想起遠遊的遊子。即使漂泊的再遠,根,也永遠戀着那方生養了自己的熱土。

在寒風夾裹着冰雪肆虐的嚴冬,萬物肅殺,而那一杆杆蒼黃的蘆葦,卻把死去的身軀依舊在風雪之中如旗幟般招搖,這是很有一種悲壯的美感的。而此時,它那發達的根狀莖仍生機勃勃,在凍土寒天裏默默等待着下一個春天的來臨,孕育着生命的美麗。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蘆葦一直青青不死。

我喜歡蘆葦,喜歡它的柔韌以及堅強的品格。但一直以來,在許多人的認識裏,蘆葦似乎都是一種柔弱的植物。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也曾經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

那麼,蘆葦真的是那般柔弱嗎?我認爲是恰恰相反的。我們可以說蘆葦是柔韌的,但不能斥之爲柔弱。雖一字之差,但意思卻是相反的。

風霜雪雨中,蘆葦不刻意挺直自己的身軀,但也絕不會輕易折斷。這點,看似很有一些中庸之道的意思。但實際上,這卻是一種堅持的精神。風霜雪雨可以催老蘆葦的青青容顏,甚至可以吹彎壓低那曾經筆直的軀幹。但當風停雨歇,霜雪消融的時候,蘆葦仍會挺直那瘦弱修長的身軀昭示着生命的堅韌與頑強。蘆葦這種寧彎不折的堅忍品格,比我們一直鼓吹的“寧折不彎”要更有價值,也有意義的多。你可以誤解它的折腰,但你不能侮辱它的堅持。其實,堅持的過程往往更艱難,也更痛苦的多。

遇到難以排解的窘境,我們會說:“咬咬牙,忍一忍就過去了”。這其實就像蘆葦的這種寧彎不折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生存的智慧。畢竟,有生命在,一切就皆有希望。歷史上的西楚霸王項羽不肯做這蘆葦,所以他只好血灑烏江。生命的鐘擺停止了,所有的希望便也滅絕。但這種寧彎不折是有底線的,那就是腰身彎的再低,也不能忘記之所以要如此忍辱負重的目的。這點,纔是最重要的。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30

暮秋時節,當奈溼地的主宰不是水,而是蘆葦。蘆葦又名蒹葭,有2600多年前《詩經》爲證:“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果真是託物言志、思念伊人、膾炙人口的上乘之作。

古時還有許多描寫蒹葭的詩句,如“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等。可見蘆葦出自有據可查的名門大家,而非路畔溪邊蒿草之類野生植物所能比及。

大凡風光景物,均有其長短。有的適合遠觀如雪山、海潮,有的宜於近視,如軟花細草。而蘆葦遠觀則烽煙如聚,捲起千頃浪花;近視則根根透骨,煢煢孑立愈見精神。可謂遠近高低相得益彰,看點各異,風情與興致俱佳。

佇立讓胡路至杜爾伯特公路盡頭遠遠望去,一片蘆葦的棕黃坦蕩無垠,儼然一篇成熟彌香的詩箋,又如一幅舒展溢彩的畫卷。

陽光依依不捨在蘆葦花上纏綿:時而精靈般歡愉的舞蹈——往事如歌,春風過去,夏雨過去,大家一同走過;時而情人般癡迷的繾綣——吻別在即,風雪載途,相擁尚待下一個季節。蘆葦花柔情百媚,彷彿秋風中款款情深的訴說,又像是星光下“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撫愛與摩挲……

穿過旅遊旺季時的百米購物長廊,我們傳媒出版“魅力大慶、十景攻略”實地踏勘一行人來到了渡船碼頭。遠處的百鳥林岑寂無聲,幾十排木筏子也瑟縮着伶仃無語。我知道都是季節惹的禍——北方最佳的旅遊期只有六個月,真是辜枉了這一方水土的盛情美意!

前天在碧綠湖,我的視覺感官也曾受到過一次這種博大壯美、卻又清冷寂寥的衝擊。那一泓恬靜溫存、純淨碧透的湖水啊——俯在棧橋上,目光貼着碧瑩瑩的水面,游魚似的滑向遙遠的天際,我禁不住渾身顫慄起來了:是激動,是感動?是想將她一擁入懷,還是怕被她融化了似的逃離?

四面無聲,湖平如鏡。那一刻,即使天光雲影走過,也是小心翼翼、窸窣不染的。就這樣凝望着、癡想着,心志也如她一般寧靜、思緒也如她一般安謐,似乎榮辱進退等私心雜念,都一一被她濾除乾淨。

我被寂寞圍鎖着,無法掙脫。我知道,自己也是一粒寂寞的情種,在湖上茫然無措地飄泊……

席間,聽碧綠湖負責人介紹,這湖是原是仿照杭州西湖而建的,我便愈加感到惋惜——爲一湖美景,一番苦心的創意,也爲自己一腔空落的摯愛情懷——碧綠湖有斷橋、蘇堤嗎?有楊萬里“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嗎?有許仙借傘的傳說與鎮住白娘子的雷峯塔嗎?

——旅遊看似浮華熱鬧,最終尋覓的卻是文化的根基,文化的唯美、厚重與淵源……

水清清淺淺,剛好浮起木筏子;蘆葦萋萋茫茫,正伴風的搖滾曼舞。船彎水轉,我們就這樣欸欸乃乃、逶逶迤迤,駛向水的深處、蘆葦的深處,宛如一支天真好奇的畫筆,在純天然的水墨素描間尋尋覓覓,上下求索。

偶爾途窮水盡,倏而又柳暗花明,心情總是隨着篙的指點、景的遷移,而變換、而繽紛、而激盪。我曾壯寫、讚美過精神堅毅的梅菊,也一直心儀着品質高潔的竹蘭。望着眼前大片大片以苦爲樂、風中作歌的蘆葦,覺得其頑強不遜於梅菊,柔韌更勝似於竹蘭,尤其是愈在艱難困苦條件下,愈能精誠團結,噴薄向上,樂觀豪邁!其葉擅觀天象、察風行,長袖善舞,又是造紙的極好原料;其花絮、莖篾編制的工藝品,不僅暢銷國內,還漂洋過海走向了世界。

卑微而不自辱其志,落寞卻不怨天尤人;蘆葦以身軀、乃至生命,保護、美化着環境;又通身是寶,給我們以啓迪,是我們的榜樣——真想化作一縷清風融入它的團隊,成爲一杆風中怒號的旗幟,成爲一叢霓虹與天籟護佑的溼地精靈……

蘆葦深處隱藏着一間間小木屋,間或閃露出尖的、圓的房頂,彷彿岑寂雨中漁人的草帽或傘脊。木屋或獨立,或對稱,或散落點綴,或參差錯落,此呼彼應,詼諧生趣;之間有棧道銜接,漫步其上,大有“與秋水相戲、蘆葦同樂”之感,“曲徑通幽、俯仰生姿”之妙。就這樣賞高天流雲,看閒魚戲水,聽蘆葦秋聲,不知不覺,自己也成了溼地一抹頑皮搖曳的小景緻了。

在一泊足有三個足球場大的水面上,我們遇到了正在自己“承包田”裏撒網的王延宇夫婦。網裏活蹦亂跳的小鯽魚、老頭魚,就像滿湖裏曬着秋陽的鮮活詩句。老王舉起一條一兩多重的老頭魚不無自豪地說:“這魚長不大,它算是老老頭了;這魚離水兩三天不死,鮮着哩”。

一位同事當即就要買幾斤回去嚐鮮,問十塊錢一斤行不行,老王樂呵呵地說:“自家產的又在自家裏賣,哪要那麼多錢啊”!於是,他的微笑、淳樸與真誠,就蘆葦花一般順風順水,在溼地上、陽光下瀟灑地流蕩開來,傳得很遠很遠……

忽然想起導遊小姐王潔的話:發源於小興安嶺的烏裕爾河,一路奔騰南下600多公里,在杜爾伯特失去了河道,散漫成了星羅棋佈的湖泡,形成了草原聯翩的溼地旅遊景觀。當奈即蒙語“美女”之意,面積約3。7萬公頃,不僅環境優雅,風光秀麗,而且是丹頂鶴等候鳥鍾情的故鄉。

水裏原生態的鯽魚、老頭魚、水鱉、蛤什蟆,高鵝、短鴨、土雞,當地俗稱“四小黑”和“三大笨”,是未品嚐將遺憾終生的絕佳美食……

帶着遺憾離開當奈溼地的時候,無邊的蘆葦牽衣扯袖,溫情婆娑,似揮手道別,又似綿綿叮嚀。我知道自己還會再來,無論是火熱喧囂的春夏,還是空寂清冷的秋冬,因爲影子已留在蘆葦蕩裏,心也不會停止在溼地上執着的徘徊、尋覓與歌吟。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31

在黑夜中我閃着微弱的光,一直飛呀飛,但我自己忘了?忘了要尋找什麼了?因爲我看不見前方,太黑了,突然有種想停下來的感覺,不是我怕黑!我找不到我的同伴,我討厭,更怕“隻身孤影”的生活,就像不喜歡白天一樣!

我已經獨自過了19個黑夜,第16個黑夜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個同伴,她說她可以陪我一直走下去,我相信了。我也相信我自己可以陪她走下去,就這樣她陪我,我陪她走了兩個晚上。但是途中我倆遇到了危險,在我的心裏閃過了一個想法,我想保護她!

於是我悄悄地離開了她,沒有對她留下任何話,當我覺得自己可以保護她的時候,我開始了尋找她的征途,終於我找到她了,可是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好,她“失憶”了,在她身邊多了一個“孤閃”!她忘了她與我之間所以的一切……

揹着我自己的傷愁我遠遠的飛走了,並對她留下了一個“三年之約”。而如今我仍不知所措的在那漫長的黑夜中孤閃着,期待着她的出現……

需有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幾個女人聚在一起聊天,一女說心情特不好。我們掰到:“你那麼幸福,還叫苦啊。每天躲在蜜罐裏,多少女人都羨慕不及的。”朋友有一個很寵愛她的老公,她除了每天上班外,別的家務事什麼從不用插手,連工資也是自個兒花光用光。我們下班都急着往家趕,趕着相夫教子。她倒好,慢悠悠地逛街啊,K歌啊,找朋友喝茶聊天……愛什麼時候回家就什麼時候回家。我們幾個女人聚會時,常羨慕她,孩子都快上初中,可她從來不知道自己孩子得穿多大碼的鞋,喜歡吃什麼,學習怎麼樣。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可她嘆了一口氣說道:“我想買車,當個有車族啊。可老公不肯,說有錢還不如買套學區房,這樣對孩子以後上初中、高中都是有利條件。”我們幾個女人都大叫道:“你老公的想法是對的。你上班就那幾步路,純當鍛鍊就得,還開什麼車啊。剛起步又得熄火了。”她說她寧可每天下完班後去健身房裏揮汗如雨,也不願意在馬路上吃灰塵。

我們不知道說什麼好。其實想想,很多時候我們何曾不是如此:需有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生活的質量越來越高,可我們幸福的指數卻越來越低。還記得剛參加工作時,一粒糖,就能讓我開心許久。那時候工資很低,每個月哪敢隨便買衣服,都得計算着買點布做成衣。零嘴什麼更是奢侈品。

還記得那是我姐探親回家,給我們帶了一包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嚼着大白兔奶糖,那個香啊,甜啊,是至今爲止我吃過的山珍海味也無法及的。於是,有好長一段時間,問我想吃什麼,什麼最好吃,我一定首選大白兔奶糖。以至於後來結婚後,家裏大白兔奶糖不斷,只是再也吃不出當時的味道。

如今條件好了,想吃什麼,想用什麼,至少不用算計着,偶爾還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奢侈一下。只是,再也沒有最初的那份歡喜與成就在心中。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32

1

當一莖新綠破開冰凍的土層,你生命的史頁便開始記載每一個鮮活的日子。

生命的轉折點也許就在於那萌芽而出的狀態,而生命的延續卻在於那持之以恆的頑強不息的抗爭。

生命的長短不在於上帝給了它多少日子,而是它的生命裏承載了多少重量。

生命之所以讓人感動,不在於它華麗的包裝、顯赫的地位和光耀的榮譽,而是它背後在沉默中蘊積着的深沉的力量。

而你,蘆葦,恰巧是孕育這一篇章的吟者嗎?

2

當你纖纖的枝芽從春天的哨音中復甦了生命的第一縷色彩,枯塘寒池,荒岸冷郊,所有的生命便在你一叢叢綠意中,剝開層層凍裹的情愫,向天地展示着蓬勃的生氣。

你看到了嗎,鳥兒從遙遠的南方越過生長鬱悶和嘈雜的城市,匆匆趕來,與你共築愛的巢穴,在盪漾着春潮的搖牀上繁衍生命的種子。

你聽到了嗎,沉默了一個冬天的水面開始鼓動起積壓的春潮,敞開一懷柔情去迎接你再一次蒞臨的青春,去擁抱你爲生命的復活而在寂寞中蘊蓄的深情。

有蘆葦芊芊搖曳的日子,春水裏盪漾的情愫絕對不再是一岸衰草、半塘迷離,而是一簇簇書寫在晴天碧海間的豪邁。當你的情思如利箭般射向天空那燦爛的太陽的時候,天地間一切語言都將因此而生動。

蕩一葉小舟,依偎一江柔情,在細雨濛濛中凝望那飄渺如幻的煙影,你會不會期待,在水一方,有位衣袂飄飄的佳人,正站在蒼蒼蒹葭之中,站在迷離的煙海深處,爲你彈奏一首古老而年輕的相思曲?

這個時候,有誰還會再把你與枯萎和荒涼聯繫在一起?有誰還會在你芊芊的綠意前乾癟了自己的言語?有誰還會再說你只是隨風擺動而沒有思想的水草?

當一個生命以一種無所畏懼的姿態,在江河湖澤間展示了新生的時候,那絕不是一種生命的簡單重複,而是對生活發出的強烈的慾望。

蘆葦呵,誰讀懂了你簇生的新綠,誰就讀懂了你春天裏生命的笈語。

3

一直在想象,在茫茫的水域間,享受着夏日熱情的撫慰,大片大片的你會是一番怎樣的模樣。

你是一個渲染着潔白的夢嗎?當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當你垛成了一條長長的城牆的時候,你是不是女人靈巧的小手編織出來的那片銀白的世界。女人依偎在你潔白如雲似雪的懷抱裏,就像亭亭水靈的潔蓮,在水面籠起的薄薄透明的霧中,編織自己美麗的夢想。

你是一曲寫滿忠貞的情歌嗎?人世間淡忘了許多“直教人生死相許”的誓言,淡化了太多山盟海誓的許諾,卻惟獨拋不開一葉蘆葦寫成的情歌。“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女人們在用你編織美麗生活的同時,也在用你的堅韌編織一生的愛情。你就是那見證永恆的愛的箴言,你就是那昭示忠貞的情的信約。

你是一首沉默的詩行嗎?你一生根置於水域和泥土,用紮實的語言在天水之間浩水之間書寫着寧靜、淡泊,書寫着生命的超然與灑脫。即使你翠綠了千頃風光,你也不會藉此炫耀你的粲然。

生命的交響無須壯麗的語言去描述,只要一絲風中的顫動,靈動的葦葉就會婆娑出優美的詩篇。

不在喧囂繁華的塵世寄居自己的身軀,卻在平凡僻靜的自然託付孤獨的靈魂。與雲水作伴,與泥土爲友,鄙棄世俗的誘惑,獨享物外的寧靜,在滄海彌天之間獨酌自己的風景,這是怎樣的情懷?這是怎樣的境界?

生活沒有賦予你超凡的思想,而你卻在用脫俗的靈魂踐行着自己生命的詩行。

蘆葦呵,誰洞悉了你沉穩的堅貞、淡泊的寧靜,誰就觸摸到了你夏日裏生命的質感。

4

當秋天的陽光將大把大把的金黃灑在這一方連天接雲的水域中,你可以聽到陽光的聲音充滿了喜悅,你可以掬起一捧金黃揣在自己的懷裏,盡情地享受那一方宣泄着生命內蘊的光彩。

誰說你只是一岸柔弱的水草,誰說你只能把頭顱低垂,佇立在茫茫暮色中,將憂傷的往事和命運訴說?

在這個到處是香甜的季節,當鳥兒收穫了她的夢想,背起遠行的行囊,當霞火燃亮了農人的額頭,映紅古銅色的皮膚,那滿鋪着金黃的葦地,是誰沸騰着熾熱的情感,在秋風裏高唱生命的讚歌?是誰放牧着遼遠的絃音,在天地間奏響生命高亢的旋律?

在這個洋溢着豐實的季節,那淺淺的江畔池澤,斷然沒有了“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淒涼,斷然沒有了“蒹葭蒼蒼,白露爲霜”的悵惘,有的是赤江萬里,金蘆千頃的畫意,有的是飛絮飄逸、夢花翩舞的詩情。

在這個唱響夢想的季節,每一妹葦葉都是一枚別在伊人髮髻的金簪,每一支蘆竿都是橫在伊人脣邊的笛子,每一片蘆蓆都是輕載伊人倩影的小舟,在君子好逑的渴望裏圓滿那一句句生動浪漫的詩行,在溯流而上的歌謠裏悠揚起一曲曲悠遠綿長的歌響。

生命的華章不需要金碧輝煌的宮殿去收藏,生命的闋歌不需要錦瑟瑤琴去彈唱。一方淺淺的池塘,就可以燦爛生命的光華,一岸斜斜的江水,就可以展現生命的悠長。

蘆葦呵,當你品味着秋風秋雨秋霜爲你設置的盛宴,我會站在秋色深深處,爲你譜寫一曲靚麗絕美的吟唱。

5

當僵冬的利刃將萬物削碎成一目支離破碎的殘象,我聽到犀利的北風捲來一聲聲淒厲的悲愴。

花兒完成了一次妖嬈傾情的巡迴演出,在心醉不已的頻頻回眸中飛離枝頭,歌吟一闋憂傷的葬花詞,收束了一個季節的美麗。

大雁的陣行在蒼涼迷茫的雲際徘徊,以一種特殊的禮儀告別熟悉的故鄉,將眷眷鄉思書寫成天空一行憂鬱的人字,句句聲聲都是離別的悲唱。

而惟獨你——蘆葦,沒有用傷感的表情去展現落木蕭蕭的悲哀,沒有用憔悴的語言去描摹飽受霜雪凌厲的殘骸,只是用一種沉靜的姿態在凜冽的朔風中站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用寫着滄桑的目光睥睨萬物蕭條的脆弱。

你如果不知道生命的韌性是什麼樣子,那就去看看挺立在霜殘雪打中的蘆葦吧,你輕薄的紙箋定能豐盈貧窮的詩行。

你如果不知道生命的堅強是什麼樣子,那就去看看孤守在寒塘涸澤中的蘆葦吧,你脆弱的肩頭定能擔得起沉重的創傷。

你如果不知道生命的內力是什麼樣子,那就去看看根置在冰泥凍土中的蘆葦吧,你空乏的思想定能充實一份向上的力量。

一管蒼涼吹月落,兩聲清韻奏笛揚。在冬季孕育着乾癟的河牀裏,是誰將孤獨站成瀟灑,是誰將脆弱站成堅強,是誰將卑微站成高大,在冰封的世界裏,書寫靈魂高貴不屈的篇章?

蘆葦呵,能告訴我嗎,你甘守着寂寞和清高,用堅韌和頑強在根底深處蘊蓄生命的力量,是不是爲了等待春天那一聲清脆的哨響?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33

身邊的事物,我們總是因爲常常相見而忽視。總以爲最美的風景在遠方,而讓眼睛蒙上了一層紗,失去了欣賞當下的能力。

最近,工地附近的蘆葦蕩,突然冒出了一把把毛茸茸的蘆葦。蘆葦似一根根巨大的狗尾巴隨風飄舞,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潔白,配上翠綠的葉子,彷彿一位青衣,舞動着悠長軟綿的水袖,在陽光下,微風中翩翩起舞,舞姿卓越,一眼萬年。

我靜靜地坐在車上,看着成片的毛絨巨尾,從車窗外飛馳。我的心一下子柔軟了起來,彷彿進入了一部動人的文藝片,而其中落淚的男主就是我。

看着如此美麗的蘆葦,我怎能讓它從我身旁路過。工作完畢後,我就悄悄沿着小路,來到碧波盪漾的湖邊,湖邊的蘆葦長得格外茂盛,比我的個頭還高,一根根潔白的狗尾巴直插藍天,美麗的身姿,映着盪漾的湖水,顯得格外俏麗。我拿出相機,“咔、咔、咔”拍個不停,想把這些美景全部記錄下來,等到那一天心情不好時,可以翻開來解解饞。

我沿着湖邊走,一邊吹着風;一邊看着美麗的蘆葦;一邊欣賞遠處的青山,突然感覺如今的工作地點也不是那麼差。我一直覺得差,是因爲我從沒有好好欣賞它的美,腦海中時常幻想遠方的美好,而導致的結果。任何地方呆久了,都會覺得不夠美,因爲再美的風景,看的次數越多,越沒有新鮮感。那些第一次所見的美景,總是因爲初遇而顯得驚豔。因爲第一口的風景,如第一口的西瓜,總是最甘甜的滋味。

相比於景色,身邊的人也同樣。我們因爲朝夕相處,而漸漸模糊了對方的美,從而輕易放手,使得我們總是後悔當初的草率。其實感情就如同風景一般,即使天天見,只要仔細觀察,總會發現隱藏的美。

風景和人一樣,用心之處,就是絕美仙鄉。

難忘那片蘆葦散文 篇34

20世紀80年代之前,老家淮河的蘆葦蕩有幾千畝之大。蘆葦是老家人過日子離不開的好東西。老家人蓋房用的是蘆笆,囤糧食用的是蘆褶,睡覺鋪的是蘆蓆,燒鍋用的是蘆葦下腳料,包糉子用的是蘆葉,寒冷冬天腳上穿的是用蘆花編的“一毛一窩子”,就連買油鹽醬醋也少不了用賣蘆葦、蘆蓆換來的錢。改革開放後,蘆葦盪開發成爲特種水產基地,蘆葦雖不復存在,但過去一年四季走進蘆葦蕩的記憶卻是難以忘懷的。

初春,牛草青黃不接,冬儲的稻草豆秸快喂完了,田埂上的青草剛返青,老牛吃不飽,犁田耙地哪來的勁?不過不要緊,這時蘆葦蕩裏齊刷刷的蘆葦都已經竄到半人多高了,綠葉婆娑,長成了青紗帳。揮刀走進蘆葦蕩,割上頓飯工夫,就足夠老牛一天的溫飽了。

五月端一陽一,糉子飄香。端午節前,家家都會有人走進蘆葦蕩去採蘆葉。這時的蘆葉油光水亮,透出暗暗的清香,從頂端往下數六到十片葉綿一軟寬長,用它們包煮的糉子清香撲鼻,清爽可口。

晚秋,酷烈的西風把蘆穗烤得由灰變白,似一朵朵白雲在蘆灘上空起伏飄蕩。蘆花是編織一毛一窩子的好材料。那時候,農村貧窮,不少人家做不起棉鞋,貧苦人家的孩子就會走進蘆葦蕩去採蘆花,用來編織禦寒的“一毛一窩子”。極貧困的人家買不起棉胎,還採摘蘆花充被禦寒。有首兒歌唱道:蘆花白,蘆花暖,蘆花一毛一窩防凍瘡,蘆花軟被禦寒涼。

寒冬臘月,霜降雪揚。蘆葉枯了,蘆稈黃了,整個蘆葦蕩一片金黃。忙完農活的鄉親們,磨快了鐮刀,泡軟一了皮划子(生牛皮做的筒狀鞋),蒸好了幾鍋白麪大饅頭,划起大木船,來到蘆葦蕩搶割蘆葦。他們搭起蘆葦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營生雖苦,但想到那一捆捆蘆葦能換來一張張鈔票,也就苦中有樂了。

走完了生命一個輪迴的蘆葦,有的被扎笆蓋房,有的被劈篾編席,有的被打漿造紙,有的被燒火煮飯。不管被用做什麼,它們都無怨無悔,以不同的方式回報了它立足的那一片土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