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奶奶》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3.13W人 

《奶奶》散文隨筆1

奶奶是與孫子女連在一起構成的一串菩提子。偶爾數數,偶爾念念,人間一直充滿慈悲。

《奶奶》散文隨筆

佛珠自有它神聖的意義在。世人都喜掛脖子,戴手上。無論疾病安康,無論善良邪惡,無論悲喜。那一串菩提子總是那麼心安、慈暖,又那麼柔韌與祥和。

古老的歲月,古老的土屋房子,古老的大廳門口,古老的前門後門,刻滿奶奶翹盼與疼愛的故事。歲月老了,就安詳的交給女人一副慈祥美。餘先生在《文化苦旅》中說到,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很可怕的。於是,奶奶連同着她的皺紋,縱橫相錯着,給世上孩子的心靈最信任最溫暖的情懷。

她時常老淚縱橫,悲喜交加,全爲你,你。她的孫子,她的孫女。她爲你藏滿人間平凡的東西,都在她肚兜裏,偷偷的塞給你,留給你。她爲你留着世間易壞的東西,罐子裏,瓶子裏,長滿苔蘚長滿小生命。她逢人唸叨着都是她的碎碎念,碎碎念裏,你的名字,你的音容笑貌,你的生辰八字,你的糗事,你的好事。她離開人間,彌留之際,一口口唸的叫得還是你,你。她的孫子,她的孫女。

奶奶是那串菩提子的線,你就是那一顆顆珠子。線要把一顆顆珠子串起來發光發熱,珠子在線的連接下對世間充滿仁慈的力量。

奶奶的愛也許是自私的,衆多孫子女中偏愛你;奶奶的愛也許是奇怪的,不喜歡媽媽卻偏愛於你;奶奶的愛也許是宏大的,愛你的同時也疼着鄰家的夥伴;奶奶的愛也許是博愛的,愛着世間的孩子也寄厚望於你。

不管你是那個她偏愛的孩子,或者不是,她終究疼的是孫子女,她終究是疼孩子的。她終究是那一根繩子與那些珠子串起來的。

終究她是要離世的。終究你的淚伴着空蕩蕩的人間一起空落。終究愛荒蕪一時,懷念一世。

終究菩提子灑滿人間。

《奶奶》散文隨筆2

遠在海南的妹妹告訴我她要去相親,我這個做姐姐的離得大老遠什麼也幫不到,只有在微信上連珠炮似的交代她——如果看不上就不要吃人家的飯;如果看上了,不要點貴的菜,付賬時你要爭着去,不是做樣子是真的去……

我苦口婆心地交代着,妹妹在那端不耐煩地回覆:姐,我記住了,這些話你都說過八百遍了……都什麼年代了,你的思想還這麼老舊。

聽到妹妹說我思想老舊,頓時心裏很不舒服,瞬間把不善言辭的我激得打開了話匣子。

十四年前,我和老公也是經人介紹認識的。整個戀愛期間我幾乎沒有花過他的錢,有一回他請我和我的一閨蜜吃飯,花了近百元。事後我把錢又偷偷地塞進了他的口袋。平時他約我吃飯,我極少去,他說帶我上街買衣服,我也總撒謊說工作忙沒時間。

直到婚前,老公說只在我身上花了一百多塊錢。他本以爲我各種拒絕是不願意,沒想到竟和他領證了。

從小和奶奶一起生活,她經常教育我,不要佔人便宜,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我長大後,特別是相親階段,她更是不厭其煩地對我諄諄教誨:看不上人家就不要吃人家的飯了,免得事後被人戳脊梁骨;兩個人談時,不要總讓男方掏錢,我們不要被人看不起;相處時要留個心,萬一談崩了,咱不要欠人家的,該給的給,該還的還……決不能讓男方借錢討你歡心,那都是婚後的債……

奶奶沒上過學。從我三歲到婚前一直跟着我的奶奶。奶奶沒有文化,但說的都是老實話。奶奶不會講大道理,但她質樸的話越想越有道理。尤其是教我如何做人,她的教誨讓我受益良多。

隨着時代的發展,男女相處時那頓飯根本不值一提。但,無論時代再發展,無論人們再有錢,保持人性的真和善是永遠不會落伍的!

《奶奶》散文隨筆3

“給小孩子叫魂”是一抹記憶,寄託了老人對受到驚嚇的小孩子快快好起來的一種美好願望,記得我的鄰居子明受到驚嚇後尋求老奶奶幫助叫魂的一幕,下面我就娓娓道來:

老奶奶吧嗒着癟進去的嘴,楞了半天回答說:“子明媽!晚上大街的路燈亮之前。天幕剛剛拉上你就等着我,就在孩子被驚嚇的地方,我會帶一件我穿過的紅色的大襟粗布褂子,把子明的魂給招回來。你要從家裏準備些用紅紙包的鹽來,先這樣吧。”

子明媽媽收了收裹着頭的紗巾,微低着頭走出了老奶奶的大門。

她那圓潤的身影消逝在老奶奶紅磚起地的窄巷盡頭,只聽到她那高跟鞋踏過水泥板鋪就小區的單調的響聲。最後,連腳步聲也聽不見了。從小區拐角的地方傳來汽車刺耳的鳴笛聲。

子明媽媽心急如焚等待着,天一黑就急衝衝地抱着孩子到老奶奶的窗戶跟前來了。“老奶奶!”“誰呀?”“是我,老奶奶。快開門吧!”“我這就開門!”她們於是出小區的窄巷口,順着隔柳岸蜿蜒的傍河小道,下到河邊親水小碼頭的地方,仲秋的護城河微風忽起忽落,河面鼓起的碧波微痕被輕輕的趕到棧橋的下欄杆,拍打着棧橋的下櫞,旁邊有一輛造型的大木車,前輪浸在水裏。水邊的沙子涼得扎手,從河面飄來潮溼的冷霧在路燈下迷離,老奶奶用瘦骨鱗峋的手抓住蹲在傍水木棧橋上子明媽騰出來的一隻手,伸向水裏去。“帶鹽來了嗎?記住我的吩咐往這些地方撒,並朝着懸掛月亮的方向呼喊子明的名字。”子明媽媽呼喊着子明的名字,渴盼地望着混沌夜空裏遊移的朵朵雲塊。老奶奶從子明媽媽懷裏抱過孩子,要求子明媽媽“捧起一捧水來。喝下去,”,老奶奶則撇開兩腿坐在木棧橋的木板地面上,看着懷抱裏的子明,然後凝視緩緩的反射着橘黃色路燈光線的波痕,喃喃數語,開始低聲念起咒來:“隨着波浪飄走吧!……孩子還小……我慈祥的老奶奶……子明回來哩!子明回來哩!子明回來哩!......”子明媽斷斷續續地聽到了這些話語後,老奶奶即可發話,“快!子明媽,快往河裏撒鹽,把我的紅衣襟蓋到子明的頭上來!”。子明媽把鹽撒在自己腳底下潮溼的沙子堆上,然後撒到河水裏,剩下的一點撒到子明的周圍,子明媽照老奶奶說的做了。無奈、寄望地打量着橘紅色燈光照耀下老奶奶土色的臉頰,呼喊着子明,把老奶奶那件紅色的大襟褂蓋在了子明的頭上,直到子明媽安靜了下來。“去吧,子明媽,抱着子明回家吧!讓子明好好的睡一覺,明天子明就會好起來的。

早上傳來隔壁學校學召喚學生去做早操的電鈴聲。鐘聲清脆,商業街上響起小販嘈雜的叫賣聲。子明媽媽揉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急忙看看睡在被窩裏的子明,子明平靜多了,睡覺香甜如初,子明媽趕緊去準備燒水,準給孩子餵奶了。

《奶奶》散文隨筆4

願時光永不褪色,你和你的老貓永遠停留在那一刻。 ——題記

看到奶奶和她的老貓,我想到了《平凡的世界》,想到了曉霞的外公和他死去的大黑貓。不得不說老人是孤寂的,他輝煌了一生,最後也只是一個人守着偌大的庭院,陪在他身邊的只有他的大黑貓。大黑貓死的那天晚上,他抱着它走了很遠的路,把它埋葬,像葬人一樣給它堆起來一個小土包。在他心裏,它不是寵物,是親人。它走後,他甚至失眠。除了它,再也沒人陪他。

奶奶喜歡小貓小狗,各種小動物,一直以來我們家裏總是出現一些小貓小狗來吃飯的,它們總能得到滿足。到後來,不知從哪裏來了一隻小花貓,就一直留在了我的家裏,奶奶會給它吃肉,我給它麪食,它從來都不吃,看吧,被奶奶慣壞了!後來,奶奶生病痊癒後,我總能看到那一副畫面,彷彿帶着舊時光裏的色彩,奶奶坐在那裏,她的貓趴在她身邊,就這樣安靜的坐着,好像時光被染了顏色,我總是她們的背影看的出奇,真的想永遠就停在這兒。

前天媽媽說這貓身上長了跳騷,還往沙發上睡,爺爺說要把它扔掉,奶奶什麼都沒說,只是安靜的吃飯。只是他們都不懂。那天午後,我看到奶奶又坐在那裏不知道拿了一包什麼東西,要倒進貓的嘴裏,我嚇了一跳,奶奶說那是打蟲藥,貓吃了就不長跳騷了。她也怕呀,怕老貓真的被丟掉,怕以後的時光她安靜的坐在那裏身邊再也沒有老貓的陪伴。

後來我就想,想讓老貓活得久一些,想讓它多一些時間陪她。可萬物生命終有限,我也無能爲力,我也不知道哪一天老貓會離開奶奶,只是一樣在它以後的時光裏,明白捨不得它的人,然後,陪奶奶久一些。

《奶奶》散文隨筆5

奶奶的“小魚鍋塌”,不僅是我小時候飯桌上的一道風景,也是我心中最美的畫卷,直到今天,它還讓我回味無窮,那香噴噴的味道深入骨髓。鍋塌餅,在老家也叫死麪塌子,因爲它不用酵頭髮酵,把麪粉和水攪成糊狀就可以“塌”了。奶奶說,攪麪粉時最好向着一個方向,要把麪粉攪出筋來,塌出來的餅吃在嘴裏纔有一種筋拽拽的感覺。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物資最匱乏時期。人們缺衣少食,飢餓難捱,那時沒有大米白麪,供應的麪粉也是黑黑的,當時叫做百斤面,也就是一百斤小麥磨一百斤麪粉,連糠都不出的麪粉能白嘛。爲了填飽肚子,人們還是想方設法改善自己的生活。在我的記憶中,哥和幾個小夥伴常常頂着烈日,到大海邊去“討小海”。大海是慷慨的。運氣好的時候,他們會撿到海浪送上來的海鮮,如牡蠣、花蛤、香螺、黑蛤、白蛤、蟶子、扇貝,蚊蠣……然而,大海的貧窮也和人類一樣,更多的時候,只送來一些活蹦亂跳的泥鰍、刀魚、肉羅漢、小草魚、小蝦之類的小雜魚。每當撿得多時,哥就像拾着金元寶一樣,樂得屁顛屁顛的跑回家“報捷”。人還沒到家門口,就傳來他激動的叫喊聲:“奶奶,快來看啊,我揀了好多好多小魚!”

哥髒得像一個泥人似的,全身都是泥沙。奶奶拍着他的頭:“回來也不知道把身上的泥沙洗乾淨了,趕快去洗洗把衣服換了。”奶奶把哥的戰利品收拾乾淨,再和上一些麪粉,就在廚房的草竈上忙開了。當裊裊炊煙從屋頂的煙囪飄出時,油、鹽、姜、蔥等佐料已在鍋裏炸得香氣四溢。奶奶把洗淨的小魚小蝦放進鍋裏,再加入小半鍋水。等鍋燒熱了,就在鍋沿處貼上一圈麪餅,這就叫“鍋貼”,也有人叫“鍋貼餅”。然後蓋上鍋蓋,大火猛燒一陣,再改用小火慢慢燉。等到鍋裏終於“咕嘟咕嘟”地冒出魚泡眼的時候,小雜魚的鮮香味伴着鍋貼餅的香甜,早就飄進哥哥和我的鼻孔裏。

哥使勁地吸着鼻子,不放過一絲絲香味兒,恨不能立刻掀起鍋蓋,抓起鍋貼餅蘸着魚湯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這時候的奶奶卻不慌不忙的掀開鍋蓋,拿起小勺子把鍋中的魚湯一勺一勺的淋在餅上,再燒一會兒,等餅上魚湯幹了,揭去鍋蓋,鮮香美味撲面而來,哥和我饞得直流口水,哥終於忍不住伸出小手在鍋貼餅上摸一下,然後把手指放在嘴裏吮着說:“真香,好吃極了。”奶奶伸出手在哥的小手上打了一下說:“小饞貓,就你嘴最饞。”

爺爺說:“小魚鍋塌是有講究的,‘小魚鍋塌’原來叫‘小魚鍋拓’,魚一定要小,通常體長爲一至二寸,塌餅的鍋最好是鐵鍋,鐵鍋傳熱快,容易熟,因爲面和得較稀,貼在鍋邊上總要往下墜,就“塌”下來了,熟了之後上薄下厚,所以才叫“小魚鍋塌”。還有一種不同的說法是,因爲麪餅是用手“搨”(“拓”的異體字)在鍋沿上的,所以又叫“鍋搨餅”。

隨着經濟改革的開放,家鄉人富裕了。如今的小魚鍋塌,早已變成“活魚鍋貼”。“活魚鍋貼”是家鄉的“食中之王”,它以獨特的鮮、嫩、脆、香風味譽滿大江南北。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活”與“鮮”。“活魚鍋貼”除了它的味道鮮美之外,所有的魚蝦在下鍋前全是鮮活的。如果你想吃活魚鍋貼,迎賓小姐會帶着你先欣賞一下他們的魚池。那大大小小的魚池,都用厚厚的玻璃隔成方塊,就像水晶宮一樣明亮剔透。每一個魚池是一種魚。魚的種類很多,烏魚、鯽魚、鱔魚、鯉魚、白鰷魚、壓鰷魚、紅翅魚、丁鉤魚,桂魚、鯧魚、黃魚、鱸魚、雅魚、比目魚等等,真是應有盡有。

在衆多的魚池裏任你挑選,你想要那一條魚,飯館的廚師就給你宰那一條。他們都是專業的宰魚行家,飛快的宰魚動作讓你目不暇接。他們早準備好調料:鹽、酒、醬油、嫩薑絲、蔥段、蔥絲、香菜、胡椒粉、沙拉油等等。接着,你就可以欣賞他們做“活魚鍋貼”的絕技了。只見他們和上一些麪糊,在鍋的中部四周貼上一層簿餅,餅底平水,或入水半寸,水中是你“欽點”的小魚。火燒水沸,湯汁四濺,透過鍋蓋,一縷縷鮮香味,若有若無的在你面前飄來飄去,讓你忍不住抽動兩下鼻翼,精神頓時爲之一爽。這時你會感到不飢而餓,似乎聽到肚子裏發出“咕咕”的腸鳴聲,舌根下也生了泉眼,汩汩地往外冒着口水,恨不能一下子就吃到嘴裏。鍋蓋一揭,濃郁的魚香味隨着水蒸汽騰空而起,瞬時陣陣美味飄散滿屋。這時,服務員給你端上魚湯和鍋貼,你會感到它是觀賞的工藝品,只見鍋蹋餅和魚湯相得益彰,麪餅沾着魚鮮,餅脆味香,滑膩爽口;魚湯帶着餅香,鮮美可口,魚肉嫩鮮……

很多年來,活魚鍋貼只是故鄉人的普通飯菜,難登大雅之堂。可現在這最普通的“活魚鍋貼”,不加任何修飾,它原汁原味的給飫甘饜肥的人們帶來全新的口味,受到人們的特別青睞。一盤“活魚鍋貼”端上桌,人已被香氣薰得半醉;伸手攫起一片蘸着魚湯的鍋貼餅,鮮脆入味,讓人口頰生香。一邊喝着魚湯,一邊吃着鍋貼餅,那特殊的氣氛和鮮味陶醉了就餐人!

我的故鄉靠近大海,她得天獨厚,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海產資源特別豐富。雖然現在“活魚鍋貼”已享譽大江南北,並走向全國;然而吃“活魚鍋貼”不到“活魚鍋貼”的發祥地——江蘇,就像取經沒到西天,定會留下正宗的遺憾!

《奶奶》散文隨筆6

我七歲那年的一個夏天,天下着濛濛的細雨。一大早,奶奶就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又去把四歲的大弟弟拉起來,邊催促我和弟弟穿衣服,邊說:“快穿好衣服,吃點飯就領着弟弟出去玩吧,什麼時候奶奶喊你們再回來。”

哎——!?我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以爲聽錯了,睡眼惺忪地問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啊?”奶奶笑笑,用指頭點點我的額頭說:“就你事兒多,什麼節日也不是,讓你怎麼就怎麼,別多問。”我一聽高興得不得了,心想管他那,每天想出去玩,這麼不行那麼不可以的,不讓出去玩,今天可真好,一向最不喜歡我出去玩耍的奶奶,突然如此地開通,太令我興奮了……我一軲轆從牀上起身,三下五除二穿好衣褲,隨便吃了幾口玉米餅子,就帶上弟弟出去玩了。

時近下午了,我和大弟弟都感覺肚子餓了,小夥伴們也都準備回家吃晚飯了,我才聽到奶奶在喊我們姐弟回家的聲音。

看到奶奶笑呵呵地在向我們姐弟招手,我又一陣好生奇怪的感覺,今天這是怎麼了?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可着勁兒的讓我們在外面玩耍了一整天,看到我們不像往日那樣責難,還笑呵呵的,哎——,真奇怪。

我邊在心裏嘀咕着,邊和弟弟一起隨奶奶往家裏走,剛一進家門,就聽到屋裏傳出了聲聲小孩子的哭聲。一開始我以爲聽錯了,可越往前走,那哭聲越真切,我和弟弟一起問奶奶:“這是誰家的孩子啊?”奶奶這才說:“是咱家的孩子,你們又有了一個小弟弟了!”啊——!?小弟弟。“我和大弟弟搶着往屋裏擠,都想先看一眼新來的小孩子。

可當我們走進屋時,又愣住了,只見媽媽一聲不響地躺在牀上,爸爸守在一旁,笑盈盈地對我和弟弟說:“看,你們的小弟弟!”“啊——,哪裏來的呀?早晨走時還沒有那。”我邊問,邊看着眼前這個陌生的小面孔,紅紅的小臉兒,微黑的皮膚,亮亮的小眼睛。

我問:“爸爸,這小孩子是哪來的呀?”還沒等爸爸張口,奶奶走過來搶着說:“就你事兒多,是我從井臺水槽裏撿來的。”我一聽來了興趣,“真的嗎?”;“真的”。奶奶點點頭,確定地回答着我。

我饒有興趣的跟在奶奶的身後,仔細問着:“在哪個井臺呀?奶奶。”奶奶指指外面:“就我們經常去打水做飯的那口大井旁邊。”“噢,我知道了。”

奶奶說完沒事了,還覺得自己編得挺好的那。爸爸只是笑而不參與,可幼小的我,卻在做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心理行動。

井臺還能撿到小娃娃,真有意思,奶奶能碰到撿回來,我也能。於是,從那天開始,我的心思就開始用在了那口大井臺上。

我每天領着大弟弟出去玩時,總是有意在那口大井臺旁轉悠,從早到晚不離開那兒。今天沒發現,我就寄希望於明天,明天沒動靜,我又希望於後天,今日復明日,明日再明日。一晃十幾天了,還是沒發現那井臺上出現的奇蹟。

奶奶的一句無意的謊言,迷惑了傻傻的我,帶着糊里糊塗四歲的弟弟,每天在那裏轉來轉去,希望那謊言的神奇出現。卻怎知,是我自己在那裏創造着神奇呢……!

現在想想,那個年代的祖母,是怎樣的心裏,我不理解。給我的心裏和行動帶來了什麼,她也不理解。後來我想起,總覺得自己是那個時代的頑童爛漫縮影。

如果奶奶的謊言再大一些,她悠哉閒哉了……我不知又去何爲呢!?哈哈哈哈……!!!

《奶奶》散文隨筆7

對於看護我成長,陪伴我走過童年與少年的奶奶,我一直想爲她寫點什麼。但又無從下筆,對奶奶的瞭解,只限於母親與奶奶閒聊時提到的一些往事,那些只語片言,難以讓我瞭解奶奶的經歷!而當我長大了,可以去自己瞭解奶奶,讓他給我講那些驚心動魄的年代的往事的時候,她卻已離我們而去!

奶奶是一個典型的封建社會女人,深受封建禮教的禁錮與封建傳統的迫害!做到了“女子無才便是德”,腳被裹成了畸形!半生都在艱難困苦中度過,卻從未有過怨言,更沒有過反抗!我深深地爲奶奶悲哀,同時又很同情奶奶!奶奶十七歲便嫁給了爺爺,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那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家庭,奶奶在那個家庭中受了很多的苦,據說,稍有不慎便會受到長跪的懲罰。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多久,我無從考究!只知道,即使離開了那個大家庭,有了自己的家時,奶奶的苦難生活依舊沒有結束,那是怎樣的煎熬,我無法想象!直到兒女們長大成人,每一個都很孝順,奶奶纔算是享受了晚來的天倫之樂!

在我兩歲的時候,爲了追隨在鎮裏工作的父親,也爲了我與哥哥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舉家搬到了鎮裏!這對於奶奶是孤寂的開始,由於奶奶是裹腳,走路很不方便,便沒有出門的可能,至多也就是走到離家三十米左右的衚衕口,看一看川流的車流與行人!打量一下這個既陌生而又有些害怕的新環境!

由於家境的不富裕,父母常年在外爲了生活奔波,我與哥哥的童年能感受到的,父母的愛很少!好像很久都不會見到父母一面,常常是我們還在睡夢中,他們已經出門了;當我們已熟睡時,他們纔回來。我沒有父母抱過的記憶,有的,只是奶奶點着小腳忙碌的身影!年邁的奶奶承擔起了看護我與哥哥的重任,童年的記憶中最多的,也只有奶奶!很多往事,依舊曆歷在目!

奶奶是一個十分節儉的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奶奶用篩子,將燒過的煤渣重新篩一遍,沒有燒透的`就挑揀出來,留着下次繼續使用,這樣的勞動持續了很多年,一直到奶奶去世。兒女們給的錢奶奶是從來不花的,給她買的好吃的,大多也填進了我們這些後輩的肚皮,她總是拒絕兒女們爲她添置新衣!

奶奶唯一一次離開家超過三十米,走了很遠的路便是因爲我與哥哥。童年的孩子對於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總想嘗試着去探索。那是很小的時候,小到我還沒有記憶的時候,只是聽母親說起,我才知道,自己的童年還有如此大膽的時候。有一天,可能是哥哥突發奇想,帶着比他小兩歲的我“離家出走”了。挑了許久煤渣的奶奶猛然間想起,好像很久沒有看到兩個孫兒幼小的身影了,在家裏找了很久依然蹤跡全無!這可把奶奶急壞了,她忘記了自己腿腳不便,忘記了自己年事已高,開始了尋找我與哥哥的路程。奶奶走遍了我家附近的小巷,那麼遠的路,每一步對於奶奶都是異常艱辛的吧!當看到我與哥哥手牽着手出現在衚衕口的時候,奶奶立時癱坐在了地上,眼淚無聲地滑落!是怎樣一種情感的意志,支撐着一個裹着小腳,六十多歲的老人走過那一段艱難地路程!事後奶奶並沒有責備我們,更多的是自責。

小時候的我很是頑皮,總是惹奶奶生氣,而當奶奶舉手要打我的時候,又快速地跑開,欺負奶奶的小腳追不上我,而我,跑開後又會在遠處衝奶奶做鬼臉,每當這時奶奶總會又好氣又好笑地說:等我抓到你,看我怎麼揍你!而我知道,奶奶是心慈手軟的人,從未真正打過我,我會笑着說:到時候你就捨不得了!奶奶總是無奈地笑一笑就過去了!而事實,奶奶真的捨不得!

小時候的家境並不富裕,零食是很奢侈的東西!記得有一次,有一個賣冰棍的路過我家門前,邊走邊喊:“誰要冰棍——”幼小的我只知道“要”的含義,而不知道錢的意義。當時在院子裏玩耍的我脫口而出:“我要!”當我喜氣洋洋地接過冰棍的時候,那個阿姨卻跟我伸手要錢了,我傻傻地說:“你不是說,誰‘要’冰棍嗎?”阿姨啞然失笑。最終,我沒能吃到美味的冰棍,悻悻而回!而這時,奶奶卻點着小腳急衝衝地從屋裏走了出來,問我賣冰棍的在哪裏。但那個阿姨已經走遠了。原來,奶奶看到了剛纔的一幕,回屋去取錢了!自此以後,奶奶便經常留意路過的賣冰棍的人,我也便常常可以吃到冰棍了!奶奶不想讓我幼小的童年留下失望的陰影!

美好的記憶總是有盡頭的時候,奶奶是突然病倒的,纏綿病榻70天,終究離我們而去。病中的奶奶彷彿也有預感,自己的時日不多,總是滿含留戀地打量我們!有一天,我與哥哥坐在奶奶的旁邊,奶奶看看我,又看看哥哥,突然感慨地說:“我的兩個孫兒,怎麼看也看不夠!”一句話,我的眼淚險些奪眶而出,我不敢在奶奶面前落淚,沒有人敢那麼做,那會使奶奶心疼,使她的病情雪上加霜!我雖將眼淚強忍住,但心中卻滿是悲苦!一個垂暮的老人,更多的,是對親情的不捨,和對後輩的牽掛!

奶奶是在經常寒風怒嚎的冬季去世的,奶奶的離去讓很多家庭籠罩上了悲傷的氛圍,年關將近,卻不會再有喜氣洋洋!奶奶去世那天,天氣異常的好,經常呼嘯的風也不見了蹤影,冬季的嚴寒也好像有了春的痕跡!奶奶的長明燈就擺在外面,卻一直沒有被吹滅,來弔唁的人都連連稱奇,說:這老太太有福氣!我不是迷信的人,但也相信:這是老天對一個善良靈魂的眷顧!

奶奶離開我們有十年了,十年中我時常夢到奶奶!我知道,時間會帶走我們生命中不想失去,而又不能留下的一切!而我們能做到的,只有懷念!

奶奶,很想你!希望你在那邊一切安好!

《奶奶》散文隨筆8

忽然想起了已經逝去了多年的奶奶們。

在我們家族中,爺爺輩的男人們長壽者少,大多因了傷病、飢餓等原因,六七十歲便“駕鶴西征”了,倒是女人們個個壽至耄耆。曾祖長得甚樣,自是無緣相見,即使五個爺爺,在我的印象中絲毫也無。當我稍有一點記憶的時候,老輩人中就只有我的親奶奶和四奶、五奶了。

上溯百年,我們的家族算是富有的。老爺爺娶了兩房媳婦,熬下了五個兒男,不久,小一輩們便來湊夠了熱鬧。雖然家族龐大,但老爺爺持家有方,在家庭中很有嚴威,兒孫輩自不必說,就是幾個兒媳婦也畏之如虎。因而在相當長的一段年月裏,這個封建大家庭都是過着數輩同堂、男耕女織的自給自足的生活。

長年累月,男人們勞作在田地裏,一切的家務,就扔給了奶奶們。

我奶奶排行最大,自然在一切家務活中,起着模範帶頭作用。自從跨進李家門,就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經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偏偏她又是生兒育女的好手,一口氣生下九個兒女,除兩個夭折,其餘的一個挨一個,站在一起,就能擺成一個長長的隊伍。這樣一來,我的奶奶就格外多受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苦累了。

幾十年的苦熬苦累,兒女們大多成了家,只有四叔成了奶奶一生心中的痛。

我家四叔脾性爽朗,勤勞能幹,可惜走了點“歪路”。年輕時迷上了一個有夫之婦,別人給說對象,死活不要,等到那婦女的丈夫回到村子的時候,我那聰明多情的四叔才發現自己原來是玩了個鏡花水月;再尋思別的女人的時候,已經是阮郎老去,所以,酒便成了他的最愛。生性豪爽不羈的人一旦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肯定是醒少醉多。奶奶沒辦法,只好繼續扯拉着這個長不大的兒子苦度日月。好在她老人家脾氣謙和,愛子心切,背後手指頭戳,嘴也撅;等四叔一回家,照樣噓寒問暖,伺候吃喝。我們孫子輩於心不忍,多次叫老人家到自己家去住,在千萬次的請求下,她只到我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回到四叔家了。有人說,天下父母向小兒,其實這話不全對。天下父母心中牽掛的最是那個讓他們放心不下的孩子,那是讓他們永遠割捨不掉的情結。如果最終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是死不瞑目的。

小姑父在東海艦隊當兵,幾年後小姑隨了軍,部隊上給安排了工作,三個孩子自然照顧不過來,兩個表妹就長年住在了奶奶家。有一個能酒的兒子,再添上兩個不懂事的外甥,另外,大姑家十多個孩子,表哥弟姐妹們也都是“長住大使”,還有我們兒孫輩經常去摻乎,奶奶家自然是十分熱鬧。奶奶的那一雙舊式小腳整天扭來扭去,想停一下也是難。後來直接把那口煙也戒掉了。沒有了“癮躁”的東西,四叔就到集市上給買點水果,可她也很少捨得吃。我和弟妹們到她家去,老人家總是從牀頭上拿出一些幹梨癟棗給我們吃,真是愛心無邊啊。你別忘了,她有一個“加強排”的兒孫啊。人到這樣,實屬不易!

二爺二奶只育一女,嫁到了外地,在當時人看來,算是絕了門戶,由五奶家三叔去繼嗣。由於二老去世太早,別人也很少提及,因而沒有印象。三爺奶一支很“另類”,與其他幾家過往甚少,至今他們的兒孫輩與我們相見時,還似乎像八百杆子撥弄不着的同姓呢!

四奶和我的奶奶一樣,手腳勤快,心地善良,和藹可親。她子女較少,家裏家外經常是井井有條。

四奶家有一棵棗樹,已近百年,每到夏秋,枝繁葉茂,果實累累,這就招來不少嘴饞的孩子。鑑於這種情況,她家的大門經常閉得緊緊的,偶爾忘了鎖鑰,便有孩子“送”上幾塊磚頭,打得棗子簌簌落地,接着便招來了四奶的一頓追罵,這棗子自然是到不了口的。只有我是例外,因爲我自小喜歡讀書,得了一點孔孟薰陶,見老有老,見少有少,深得大人喜愛,四奶自然也不例外。有時到得她家,除聽她說古聞舊事之外,也有一瓢風落棗子的招待了。四奶屬家居型老式婦女的代表,很少踏出三門四戶,在當時,我算是她家的常客。

五奶一生勤勞,但生活清苦,命運多舛。六男一女雖大都各已成立,但她本人的生活卻是少米無柴,拮据困頓。最小的六叔因爲貧窮的緣故,而立之年尚光棍一條,母子二人相依爲命,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幸而五叔在本村當代銷員,不時偷偷有所接濟,這樣也免不了缺吃少穿,五奶的一雙手就成了摟柴筢子,每逢外出歸來,大襟上總兜着一包枯枝敗葉……咳,不可言狀!

這個習慣,還搞出了一個笑話呢——

數九嚴冬的一個大風天,狂風掀起了屋草,旋到了大街的角角落落,五奶從五叔那兒弄到一斤鹽和一瓶醬油回家,看到這麼多屋草,驚喜不已,連忙伸手劃拉,誰想忘記了手中的油瓶,失手跌到了地上,一慌神,伸開兩手去抓油瓶,大襟裏的鹹鹽撒了一地……北風呼嘯、沙土紛揚的大街上,滿頭白髮的五奶顫抖着綻滿青筋的老手笸弄地下的鹽粒兒……

五奶一生好的就是一口酒,每天的晚飯前總要喝上那麼一杯半盞的。有一年冬天,雪花飄飄裏回孃家,走到李樓門市部,掏出四角錢往櫃檯上一放,讓售貨員打酒,人家問她要盛酒的瓶子,她一笑說,找個碗吧,俺站着就喝了。那年月,四角錢打62度老白乾八兩多,相當於今天斤半普通白酒,把售貨員嚇了一跳,繼而拿出紅鹹菜皮讓她下酒。老人家三口兩口把酒喝完,氣不喘,臉不紅,飄飄細雪中,一溜小跑到了孃家。

五奶是一個故事簍子。她的故事多是生活中的奇聞佚事、因果報應、牛鬼蛇神什麼的。但在當時,我卻聽得入迷。一到天煞黑,她老人家燒火的窠落口,就是我的聽書場子。常常聽到深更半夜,我才帶着她嚇人的故事,硬着頭皮回到家裏。

我的幾個奶奶都是出了名的旱菸袋,四奶和五奶一樣也愛喝酒抽菸啦老呱。有一年麥收之後,老爺爺很想吃小豆腐,安排值日的四奶五奶第二天就做。吃罷晚飯,妯娌兩個搬出煙盒子來談天說地,直到臨睡覺時纔想起沒準備菜蔬,兩人連忙摸黑到菜園裏割了一筐菜來,煮到了鍋裏。第二天早上一看,整個一鍋煙葉子,敢情把老爺爺畦的煙苗子割回家了!這可怎麼辦?扔了是要捱罵的,誰不怕老爺爺!?不扔吧,一鍋煙葉子怎麼當菜吃?嘿,淘吧。妯娌兩個一連淘了十多遍,一嘗,沒味兒了,就硬着頭皮下到鍋裏。開飯時,老爺爺一邊吃一邊誇獎,什麼菜做的,這麼好吃!殊不知,他老人家的煙苗畦子可是剃了一個大大的光頭呢!也就是打那以後,人們方知,菸葉子淘好了,也可以做小豆腐吃呢。

時間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想必衆位奶奶閒暇之餘還是那樣談笑風生吧。

願她們在天國裏過得愉快!

《奶奶》散文隨筆9

奶奶走了,帶着她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與故事。她的故事,我還來不及聽完,她就把謎留給了我。這個謎,有答案,可我又該如何尋找?

老院子,三間瓦房,住了奶奶半個世紀的心事。時常,我留戀那幾間老房子,懇求那些溫暖再次涌入心頭,溫暖我被人遺棄的傷悲。

親人離去,這是讓誰都無法接受的事。就在送奶奶走的那一天,我嚎啕大哭,我哭奶奶也哭我自己,哭我這個可憐的人兒。歲月帶走了最愛的人,再沒容我對她說聲感謝。世界上還有多少位像奶奶那樣無私愛我的人,我不知道,可我知道的是,除了她,再無第二個人這樣愛我,愛得純粹,愛的無私。在她的面前,在她的愛裏,我永遠都是被關照的孩子,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老院子,先前有一棵桃樹,如今只剩下一個坑,桃樹沒了,這個院子的笑聲也被連根拔起,再也不復存在了。桃樹是誰栽的,我不知道,我只記得那是一棵毛桃樹。家人都以爲那是一棵五月大仙桃樹,結果給所有人都開了一個玩笑。也是那棵樹,奶奶經常在樹下給我講故事,教我讀書寫字。當我看着那一個個小青桃時,問奶奶,什麼時候桃子會熟?奶奶總是回答我,說等我考了第一名就熟了。當我把我的滿分試卷遞給奶奶時,奶奶告訴我,說她和樹神商量一下,讓桃子趕快熟,讓我儘快吃到桃子。

當時,年少無知的我,看着能和樹神對話的奶奶,滿臉的膜拜,還有幾分期待,期待桃子的成熟。院子青石板上記錄了多少人的汗水,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們都被硬生生地按在了青石板上,一按就是好多年。

兒時,家裏的天空很藍,藍得如同奶奶的愛,很純粹。雲朵很白,白得如同奶奶的銀髮,很暖。後來的日子裏,每當我看到藍天白雲時,都會擡起頭,仰望天空,去體會那記憶深處的溫暖和那一張慈祥的笑臉。如今生活的城市裏,時刻都瀰漫着霧霾,見到藍天白雲都是奢望,後來,在塞北我見到了兒時故鄉的藍天白雲。更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臉,我喜歡上了塞北,一停就是三年。直到如今,記憶還在那裏停留,一直未離開,我也不想離開,因爲那裏很美,美得如同昨夜的星空,星星一直對我眨着眼,對我訴說着大西北的情懷。

在我的記憶深處,奶奶頭上一直戴着頭巾。老宅子,老屋子,灰塵漫天飛,那時候還是燒火煮飯,稍微動一下柴火,廚房內就會飛起柴火灰。每當做飯時,鍋蓋子都是緊緊地蓋着,生怕蕩進灰。那時候做飯都是小心翼翼的,並且農村還經常性的停電,做飯成了一家人最困難、最痛苦的活兒。

做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突然間火滅了。當我能在奶奶家燒火時,一直都是蜷縮在一個角落裏,不停地往竈臺裏塞柴火。總想着讓火越來越大,可是往往會適得其反,冒着濃濃黑煙。奶奶會抱怨我塞柴火太多,然後彎下腰,努力地吹着風。可是那時候,奶奶的兩顆大門牙早已被扔到了房頂上,吹着,咳嗽着,吹着,流着眼淚。越吹,煙越濃,結果我推開奶奶,自己來吹。可我猛地一吹,火沒着,反倒吹了我一臉灰。奶奶哭笑不得,流着眼淚笑着,都忘了教我怎麼吹風了。

當時廚房嗆得人眼淚直流,奶奶咳嗽着爲我指揮着怎麼吹風,怎麼燒火。對,第一次燒火的時候,我的臉上都是黑色,鼻涕流着,眼淚流着。如同奶奶當年所說,我當時就像是她從灰坑裏掂出來的孩子,髒的要不成。

就是那間小廚房,我吃到了奶奶做的所有好吃的。如今烙餅方式越來越多,我卻總是懷念奶奶烙餅的鏊子。鏊子,中間高四周低的圓形烙餅器,鏊子上抹不上油,只能在餅上塗一點油。兒時,能吃到烙餅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每當奶奶烙餅時,我總會守在竈臺前,眼睛直巴巴地望着,等待餅熟的那一刻。口水流着,腳跺着,手搓着,眼瞪着,只爲那一刻,吃到餅的那一刻。

當餅熟的時候,我是跑的最快的,爺爺喊着我去洗手,我也不去理會。拿着燙手的餅,左手換到右手,右手換到左手,來來回回,可是內心卻是幸福的。狠狠地咬一口餅,然後在嘴裏翻騰着,奶奶看着我,直笑我,說我是一隻饞猴。

在我的生命裏,好像我從來沒有和猴子擺脫關係,我認了,因爲我是屬猴的。奶奶說我是饞猴、瘦猴、調皮猴、髒猴、懶猴……這些我都記得,背後都有一個專屬這個稱呼的故事。

我承認我是一隻調皮的猴子,可以爬到樹頂去掏鳥窩,下到河裏去摸魚蝦,摸黑到西瓜地裏偷西瓜……對,我就是這樣一隻調皮的猴子。如今很多人看着我,根本不會和我所說的那些劃上等號,可是事實容不得懷疑。我調皮,我驕傲,更讓我驕傲的是,有一位愛我至深的奶奶。

故鄉的冬,颳着寒風,走在大街上,如同掉進了冰窟窿裏,冷得刺骨。童年的雪,一下就厚的淹沒膝蓋,走在路上,踉踉蹌蹌,一步三滑,搖搖晃晃。那年,雪下得極大,鵝毛似的大雪飄落着,瞬間模糊了視線,看不到這個世界的一切。不知是誰提了一個想法,說要去野外下幾個野兔套子。結果他們只是說着玩玩,而我卻付出了行動。

當天下午跑到野外山溝小路上下了五個兔套,那時候,雪還不是太大,下完之後就跑回了家裏,期待着能夠套到兔子。晚上睡覺的時候,夢裏都見到套住了兔子,第二天就跑到野外去收兔套。可是那天晚上雪下地已經很大,奶奶勸我不要去了,可我不聽,非要去。

我卻忽略了,被大雪覆蓋地那條路並不好走,並且雪還鑽到了鞋子裏,更是冷得讓我直哆嗦。馬不停蹄地跑到了下兔套的地方,頓時心裏和這天氣一樣冰涼。沒有套住兔子,並且還少了一個兔套,雪地上有幾排腳印,那腳印不是兔子的,而是羊腳印。早起的羊倌已經放羊了,還順便帶走了我的兔套。那一刻,心徹底死了,做了一夜的夢,就這樣無情的被吹醒了。

馬上就要上課了,我還要儘快趕回去上課。拔了兔套子就又穿梭在雪地,飛速的往回趕。時間告急,不得不加快步伐,跌倒了也沒感覺痛,因爲奶奶爲我做得衣服厚,況且有雪,只是有點冷。

回到奶奶家之後,扔下了兔套就往學校跑,奶奶喊着我,讓我吃些飯再走。可是我頭也不回的,往學校跑去。剛踏出家門口時,就聽到了學校打鈴聲,腳上就像捆了火箭一樣,飛速的往前飛着。

不巧的是,第一節課是最嚴厲的班主任的課,他會拿着戒尺在門口等着每一位遲到學生的到來。當我氣喘吁吁跑到學校時,剛好看到那位老師也在往教室走着,就搶先了一步跑到了教室。坐在教室,長嘆一口氣,感到慶幸,終於免去了一次皮肉之苦。班主任到教室的時候,只是瞪了我一眼,再掃描一下全班人,全班到齊,他便開始講課。

可是正在上課的時候,肚子不爭氣的開始叫了起來,咕嚕~~嚕~~不停地叫着,並且腳還是冰涼冰涼的,那個滋味,真的讓人難受。周圍的同學,想笑,卻不敢笑。老師突然被叫出了教室,幾秒之後,他又叫我出去。當時嚇得我,心都要跳了出來,周圍一羣人幸災樂禍地看着我,偷笑着,我就這樣被大家的目光送出了教室。他們有人捂着嘴笑,有的人低着頭在笑,有的人捂着肚子笑,其實大家都知道,都知道出去之後面臨的是什麼。

可,當我走到教室外的時候,我看到奶奶站在走廊上。教室玻璃上一層厚厚的水霧,大家都沒有看到奶奶的到來,包括我。奶奶手中袋子裏有一個烙餅,還是熱的,說讓我早上帶着吃,結果我沒帶,她只好送給我。那一刻,我的心,化了,這麼冷的天,被奶奶這一舉動徹底暖化了。在我記憶裏,這是最溫暖的,直到如今,再無第二件事可以替代。

當時奶奶頭頂上有一些雪,很白很白,如同她愛我的心,很真很真。奶奶勸我讓我趁熱吃,不能餓着了她的寶貝猴子。對啊,我這隻猴子,就是被這樣一位奶奶暖暖的愛着。奶奶轉身回去的時候,我看着她漸漸遠去的背影,是多麼偉大。

她頭頂的雪,還在,天空中依然下着大雪。她頭頂的雪,好似從昨夜就掛在了頭上,因爲我的那個夢,源於昨夜。夢的開始就註定她的頭上會有雪,奶奶就像是昨夜雪,很安靜,安安靜靜地愛着我。

我是奶奶的寶貝猴子,奶奶是我最疼愛的人。當奶奶把所有的愛凝聚在一起,然後只對我一人好時,我覺得世界上只有我最幸福。她的愛,很無私。

奶奶,一個劃時代的愛,從上個世紀愛我到這個世紀。我,一直被愛着。正是因爲這些愛,在她離去時,全部轉變成了我的悲痛,我嚎啕大哭。我哭的是奶奶,也是我自己。

《奶奶》散文隨筆10

奶奶於十年前就去逝了,沒能看到她最後一面,是我終生的遺憾。奶奶有四個兒子,唯獨沒有女兒。在奶奶去逝前我的三叔和二叔先後去逝了。爸爸是老大,我就是長孫女。因奶奶沒有女兒,所以就特別喜歡我。自從上初中離開家鄉後,就很少回去。可以想像,奶奶離去時,內心一定很孤獨,因爲那時我們一家人都在外地。很多次,奶奶走入我的夢鄉,音容相貌是那樣的清晰,一切彷彿還在昨天。夢醒後,我知道,我再也看不見我的奶奶了。今夜,我又想起了我的奶奶。

奶奶年輕時很漂亮,皮膚很白,身材嬌小。那時我的爺爺家裏是賣肉的,家境比較富裕。聽爸爸說,他小時候經常跟他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去趕場,可以買點小東西,趕場回來還會有肉吃。不知道爺爺和奶奶是怎麼相識的,只知道奶奶看上爺爺後,她的族人不同意,還把奶奶綁在家裏打了一頓,可奶奶逃出來後,直接私奔到爺爺家裏,從此再也沒回去。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這是需要勇氣和膽量才能做到的。爺爺性格開朗,只記得小時候經常聽見他哼歌,那怕是勞作累時也這樣。奶奶看上爺爺一定不只是看上他的家境,肯定與爺爺的個人魅力有關。這是我的猜想,因奶奶去逝前沒聽父母說過這段故事,所以我從未問過奶奶,也沒聽奶奶說起過。

奶奶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患上了支氣管炎,經常咳嗽,每次感冒後都咳得很厲害。爸爸爲奶奶買過很多藥,但總不見效。從此後,奶奶就很少從事重體力活,只做家務,重體力活全部由爺爺承擔。小時候,每當看見奶奶咳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看着奶奶蒼白的臉,我心裏就難受。我知道,疾病的痛苦誰也無法爲她分擔。

奶奶性格溫和,聲音輕柔,走路較漫。小時,每當太陽出來的時候,奶奶就搬出板凳,坐在門前陽光下,讓我給她梳頭。其實我並不會梳頭,只拿着梳子在她頭上輕輕的刮。奶奶的頭髮在陽光下很有光澤,髮根處,能看見奶奶潔白的皮膚。奶奶坐着,我站在她身後,一邊給奶奶梳頭,奶奶一邊和我說話,我知道,奶奶並不是真想讓我爲她梳頭,她只是想和我呆一會,說說話。那時的陽光和奶奶一度讓我很溫暖。記得初中後,有一次回到奶奶家時,她拿出她親手做的鹹菜,做好飯後,慈祥地看着我吃飯。小時候,我胃口一直不好,不怎麼想吃。奶奶心疼地說:“多吃點,要長身體”。至今都還記得奶奶那時臉上的表情。

後來,漸漸地,回家次數越來越少。每次回家時,奶奶都會流淚,說不知還能看到我們多少回。那時候,從沒想過奶奶有一天會不在了,根本沒能理解到奶奶的心情。記得每次短暫的相聚後離家時,奶奶都在站在村口目送我們遠去。當我們走了很遠時,還能看見奶奶站在村口遙望,我們看見奶奶就像一個點,然後轉彎後,那個點就消失了。現在想來,奶奶那時的心情是何等地複雜,有期望,希望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有不捨,盼望我們能再次團聚;有傷感,每次相聚後總有分離。

現在,做了母親的我,能理解奶奶那時的心情了。想找機會能彌補一些遺憾,但再也沒有機會了。離去的人是永遠地離去了,只有更加珍惜現在的親情,才能不讓今天給明天留下遺憾。過好每一天,愛父母,愛家人,感恩曾經幫助過我的人,纔會無愧於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