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今年.此時.我在同裏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江南多古鎮。遇見同裏是個偶然,思考了幾分鐘便決定端午來這裏小憩。

今年.此時.我在同裏抒情散文

江南園林都十分的內斂,在街上走着,或許會遇到一處不大的門頭,但是卻有和其他民居不一樣的氣質,這估計就是某位豪門大戶的府邸了。耕樂堂、崇本堂、嘉蔭堂、退思園……每一所都是極盡精緻的私家園林,一榭、一亭、一閣、半畝方塘,都有着造園者的心思,盤根錯節,宛如畫意。“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退思園中,遊人如織,眠雲亭上歇坐聽雨,眼前鬧紅一舸,彷彿行雲流水卻又巍然不動,水中錦鯉悠然自得,這動靜之間宛若天成。

初到同裏,古鎮門庭若市,官方端午節活動大招牌聳立在小廣場上。不過,只要緊走兩步,轉個彎,鎮口的紛亂就被甩在了身後,只剩了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放下行李就急着與好友奔向街上,三天小假第一天早上,遊人並不算多。正是六月中下旬,已進入梅雨季節,小鎮涼風習習頗爲舒適。江南水鄉去過幾處,在別處或許只是過客,而在同裏卻很想留下來。閒來無事,坐在橋邊,清風徐徐,水波粼粼,石板路上三輪車吱呀吱呀的路過,水上老人搖着烏篷小船驚起幾隻魚鷹。曾幾何時,只有夢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吧。鎮上多有沿河的農家茶館或歇腳用餐的小店,架設遮陽傘和桌椅,累了就歇下,來碗酸梅湯,酸酸爽爽十分過癮,遇上好時候,還能聽到評彈,賞足了這姑蘇風韻。

午飯過後,微微飄起小雨。江南的雨果真不同北方,絲絲綿綿,意濃繾綣,打溼着青石板路,鋪散在屋檐牆角,把這千年的小鎮如水墨畫般的暈染開來。拿起相機,隨意的踱步一處偏僻的小巷,這裏又像是古鎮的另一處避世所在,更加幽靜。一戶民居,木門半掩,一隻小貓趴在門檻上,懶懶的望着天空,停留片刻,只見門內一位十來歲混血兒面龐的小姑娘赤腳跑到門口看了看我,又跑回一個外國女子身邊。同裏確是一處吸引人的地方,不知是哪國女子不遠千里來這裏或度假或定居,都是極有眼光的。

這雨下的纏綿。

不知不覺走到了穿心弄,細細長長蜿蜒曲折,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初次聽聞穿心弄,總覺這名字太過犀利,只有走在了弄裏,才知所言不虛,斑駁的粉牆黛瓦近在眼前,長滿青苔的石條踏上去“空空”作響,牆上每塊青磚都嵌着光陰,漫天飄灑的細雨打在臉上恍如隔世。這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有緣人,從這裏相遇,從這裏擦肩而過,那一瞬你微微一笑,我淡淡回眸,一眼千年,轉身相忘江湖。那時光,是否也有這樣的煙雨。

走過魚行街,走過富觀街,走過上元街……細數着老牆,也不曾記得已經翻過幾座橋,穿過幾條巷,擡頭一望,已進了明清街。隨意在一家慢遞小店,正翻弄物件,忽聽一曲悠揚的笛聲,竟是《故鄉的原風景》。心下一笑,不知哪家店面放的音樂。本就極愛這首曲子,出了慢遞小店便隨音樂尋了去。追着笛聲,原來是家陶笛坊,並不是放的音樂,而是由店裏一個年齡相若的男孩用陶笛吹奏的。陶笛音色比竹笛低沉,比洞簫悠揚,男孩吹得幾乎可以媲美原版。驚喜的望着各式各樣的陶笛還有瓷笛頗爲動心,便詢問起來。男孩很耐心的講解,一談之下,他居然和我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校友,還在山東工作過,只因家在江南這邊,後來便回來工作。世界說大不大,神奇的同裏,一首曲子,一個校友,看年紀,學校中或許照過面也未可知。遊客漸多,包好挑選的一支陶笛,和店主淡淡的一句道別,男孩答聲好,又繼續我的水鄉尋夢。

枕水人家的早晨,自然是從水邊開始。清晨的同裏,安詳而恬淡,阿婆在這邊浣着衣,大叔在那邊涮着鍋子,梳洗已畢的人家,更是端了茶,在河邊放把藤條椅,悠閒的品着,有喜好的,還放個收音機,小小盒子裏傳出婉轉的戲曲聲。

不知什麼時候,人兒開始多了起來,拉麥芽糖的大叔開始高歌,一邊拉糖一邊衝顧客歡快的唱着。古鎮門前的大戲臺也開始依依呀呀哼唱起來,大爺大娘搬個凳圍在戲臺前,亦如古時戲班開唱,聽得津津有味。端午的同裏,家家戶戶要綁艾葉菖蒲,戲臺旁有大嬸綁好了送給遊人,這節日的氣氛一下子便濃了起來。同好友走在街上,自然不能忘記尋覓美食,碰巧路過一位阿婆的小食攤,兩個人立刻被熱騰騰的糉子吸引住了,赤豆蜜棗糉香糯甜軟,比外邊店面裏賣的'還要好吃。同里人質樸善良,這是我兩天的感覺,不管是客棧的老闆、陶笛坊的小夥、賣芡實粥的奶奶、賣糉子的阿婆、咖啡店的妹子,還是教我包糉子的阿姨,以及被我問路的路人甲乙丙丁……,他們都在同裏給我一份溫暖,讓我更加鍾愛這個小鎮。

烏篷船前,遇到了另外兩對願與我們同舟的旅人,七人一舟蕩蕩飄飄的離開了碼頭,穿過熱鬧的街道,穿過橋洞,兩岸蒼翠茂密的枝葉在頭頂纏繞,搭成了長長的綠棚,風一吹,樹葉上的水滴簌簌的落下,打溼了搖櫓阿姨的衣衫。雨也漸漸淅瀝瀝的大了一些,看着阿姨笑着戴上斗笠繼續搖櫓,我不知怎麼竟生出“何妨吟嘯且徐行”和“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氣來。把手伸出烏篷外,小雨涼涼的打在袖子上,看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交織在一起,整個河道顯得更加通透,而青瓦灰牆石板路,也顯得越發的濃重,這一透一濃之間,讓古鎮變得更加有韻味。街上的三輪車,河中的烏篷船相映成趣,雨天絲毫沒有影響遊人的興致,有的乾脆收了傘,讓細雨打在臉上身上,清清涼涼。

離開同裏,彷彿就像是平常出門一樣,吃一碗家門前阿婆的芡實粥,背上包袱,出鎮逛逛,等日頭西下了,回到敬儀堂,桌上依然盛放着老闆的好菜,然後聽老闆吆喝一句“開飯咯!”。

那天,我做了一個夢,我又坐在橋頭,看橋上過往的人兒,看橋下穿梭的船兒,只不過那時候,客棧老闆家藤架上的葡萄,已經熟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