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初見敦煌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2.66W人 

驕陽似火的八月,我和妻子及她同事一行7人,結伴青甘大環線七日遊。

初見敦煌的散文

途中,我們先後到了蘭州、青海湖、祁連山、茶卡鹽湖、張掖、七彩丹霞、嘉峪關、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等城市和景區。來去匆匆中,我們享受寬敞舒適的住宿條件,品嚐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領略風景優美的大好河山,觀看歷史悠久的燦爛文化,拍攝風景如畫的心儀照片。期間,雖然時間緊迫,行程匆忙,身體疲憊,但是心情愉快,流年忘返,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所到之處,都讓人看不夠,玩不夠,吃不夠,拍不夠,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悠久的敦煌文化。去的頭天,導遊在大巴車上就滔滔不絕地介紹了一番,我聽得津津有味,急不可待。因爲我是第一次去敦煌,之前,坦率地說,對敦煌文化了解甚少。因此,經導遊一介紹,真想先睹爲快。

聽完對敦煌的介紹,我快速拿起手機搜索“敦煌”。

原來,敦煌的歷史古老而久遠。“敦煌”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東漢應劭解釋“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輝煌之意。歷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樞紐要道,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鎖鑰,對外交往上的國際都會,經營西域的軍事重鎮,在中華歷史的長卷上佔有光輝的篇章。

在西漢早期,敦煌爲匈奴所佔。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霍去病統帥萬騎出賽西域,並設置了陽關和西門關。六年後,張騫再次出使西域,並開啓了絲綢之路。此時,敦煌進入了鼎盛時期,並逐漸成爲了西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也成爲了西域各國人民進行文化貿易交流的緊密橋樑。公元366年,樂尊和尚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衍生。之後,敦煌信奉佛教的官員延續了莫高窟的開窟造佛之舉。

隋唐時期,當朝政府十分關注該區域,並派軍駐紮維護該區域的和平。這些措施使得敦煌得以在一個祥和的環境裏繼續發展。而此時,敦煌也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成爲了印度、西亞以及中亞的文化融合地。

宋朝,敦煌隸屬於党項羌和蒙古。隨着蒙元領土的擴張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敦煌作爲貿易中心體現了它的重要地位。而莫高窟和絲綢之路也進入了沒落時期。明朝時期,敦煌成爲了一個遊牧區域。

清朝光緒26年,敦煌藏經洞的發現終於再一次震驚了世界。許多西方的探險家紛紛來到了敦煌瞻仰這一珍貴的歷史遺蹟。不幸的是,隨着清朝的衰落,敦煌的許多珍貴的遺物紛紛流落到外國。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敦煌市,也是第一批對外國遊客開放的城市之一,等等。這些都是我快速搜索到的信息,提前做些功課,有助於我更好地走進敦煌,瞭解敦煌。

3日,烈日當空,我們興奮地踏上了敦煌這片神奇的.土地,匆匆吃過午飯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敦煌劇場,排隊等候觀看《又見敦煌》大型情景體驗劇。這個劇場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沙漠中的一滴水”,可謂別具一格。

在悶熱的等待中,我不禁自問:花二百九十八元站着看情景劇值得嗎?兩人可是近六百元啦!這是我首次看這麼貴的情景劇。正在胡思亂想時,人流已在緩緩移動,開始檢票了。14時18分,我們正式進入又見敦煌劇場。出於安全和觀賞的考慮,場內每次觀衆控制在735人以內。

《又見敦煌》是王潮歌導演的,她被譽爲中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導演。這部情景劇共分爲四部分,爲我們呈現了敦煌千年的絲路文化,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行走中觀看。回想當年,這裏曾是《西遊記》的拍攝地之一。

當我們走進黑暗的劇場後,發現空曠的地面只有觀衆不停地向前涌動,這纔是真正巍然聳立的文化殿堂。此時,我和妻子的手不約而同地緊緊拽在一起,唯恐走散。當我們正在黑暗中遐想期待時,隨着轟然而起的音樂,驟然亮起的燈光,歷史的閘門陡然在我們眼前打開。舞臺中央的幕布徐徐展開,正中間站着一個年輕帥氣的講解員,正微笑地向我們致意。他首先簡要介紹了關於敦煌的歷史人物。隨後,在兩邊舞臺,又有兩名講解員給大家講解了一些關於敦煌的人物故事。他們個個聲音洪亮,情緒飽滿。

演出即將開始,工作人員把我們引到演出區,此時,我才明白爲什麼要站着看。因爲劇場佈局分散,觀衆們只有不停地變換位置轉着看,才能看完整場演出。在第一演出區,我看到了:張騫、索靖、張議潮、張議潮夫人、王維、王圓籙、唐玄奘等等向我們走來,我彷彿穿越到了古代。第二演出區給我們呈現了王道士和鄉民們送走經卷、佛像的故事。我知道了鄉民們爲什麼要在臉上抹紅,他們是善良的無辜的,他們當時不知道那些文物的價值。第三演出區把我們帶入到了“洞窟”內與千百年前的莫高窟供養人對話。她們本來是美麗的,可是由於氧化她們變黑了。她們被畫於壁畫上時是美的,她們塗了香粉,畫了妝,穿的是漂亮的華服。只有第四演出區是坐着看的,它呈現的是敦煌學研究人員與索靖、張議潮、王維穿越時空的對話以及驚豔表演。整場演出,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敦煌的歷史文化。劇中每個情景都栩栩如生,扣人心絃,真實感人,超乎想象,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是一部非常壯觀,非常震撼的情景劇!

當室內的燈光亮起,觀衆們仍捨不得離開,“好看”“還想看”“值得”等聲音不絕於耳。這無疑是對《又見敦煌》這部情景體驗劇最大的褒獎,我爲當初“花錢值不值”的想法感到羞愧。假如,錯過良機,甚是遺憾。只有在現場觀看,纔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和在電視、電影裏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視覺效果。因買票緊張和費用偏高以及看不懂等原因,同行中也有不想看的,但最終都看了。我想,沒人後悔。

然而,一部《又見敦煌》的情景體驗劇,還不足以展現整個敦煌文化。於是,次日清早,我們便趕往下一個景點——莫高窟。莫高窟藏經洞的打開,不啻爲我們打開了敦煌文化的視覺。在這裏,由於我們買的是應急票,冒雨排隊等候的時間佔了三分之二以上。對正常開放的40個洞窟,我們僅看了94、100、148、138共4個洞窟,只是冰山一角。窟內分別爲佛像、壁畫、畫像等。洞窟外形獨特,富有美感。因遊客太多,每個窟只能走馬觀花的看,不允許停留,一旦放慢腳步,工作人員就會催,也沒解說員,實屬有點遺憾。看完感受最深的是:歷史傳奇人物多,美的事物總逃不過種種磨難。

莫高窟,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一個神祕莫測的佛國世界,藝術魅力讓世人歎爲觀止。轉身洞窟,依依不捨,思緒萬千。此時,我不顧綿綿細雨衝向斜對面的博物館,有幸看見了對敦煌學專家段文傑的介紹,他對中國的敦煌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初見敦煌,再見敦煌。通過兩個半天與敦煌親密接觸,對它的悠久歷史文化有了空前的瞭解。通過觀看學習,深感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今後,要通過類似方式和書籍及網絡知識的學習,多瞭解和弘揚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從而,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加源遠流長、萬古流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