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推薦】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四篇

本文已影響 3.04W人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四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1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遠長流,在綿延的歷史中流傳下來了許多節日:有細雨紛紛的清明節,有月光皎潔的中秋節……在這衆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熱鬧的,在這一天每家每戶吃的都是餃子,在吃餃子前,每家每戶都會先放一串鞭炮,因爲餃子有“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吃完餃子接下來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戶都會坐在電視前,端上瓜子,擺上茶水,一起看春晚。常常人們都會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們都會去走親戚,走親戚時要買些禮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別人家,首先要說一聲“新年好”或“新年快樂”然後親戚們就會給你壓歲錢問你的考試成績,祝你來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們就會去大舅家吃飯,也有很多人會來: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難得和他們家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我們還會買來一些鞭炮放,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2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要介紹的習俗是家鄉新年時的過廟會。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時候家鄉都在幹什麼呢?我們家鄉新年的時候會過廟會。

過廟,鄉稱“趕廟”,“趕會”。在新年的時候,家家都會穿着新衣到廟會上去看一看。小孩子們去了,像撒了歡一樣,廟會上有各種稀奇的玩意兒,孩子們走到這,停一停,走到那兒,睜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孩子們眼裏都變得稀奇古怪。大人們則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麼樣,非常熱鬧。

河北廟會的習慣由來已久,甚爲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72次廟會,舊時的廟會很複雜,有的還帶着較濃的宗法觀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現在,人們將廟會當成了一種“旅遊”和自我娛樂場所。像高蹺、獅子、龍燈、旱船、跑驢、竹馬、雜技、武術等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形成,多在廟會期間表演。同時,各地的`“過廟”隨着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比如:安國藥王廟會,張北騾馬大會,涉縣媧皇宮奶奶廟會等。

過廟既進行了物資交流,又豐富了羣衆文化生活。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3

紅山文化,是指活動在赤峯紅山區以及周邊地區的古老文明,現存大量文物、遺蹟、廢棄的祭壇。而紅山文化節,便是由此延伸而來。

那紅山文化又是怎樣被發現的呢?一個在山路上走着的農民,遇到了一塊形狀規則,有加工痕跡的石頭,這本不足爲奇,誰知又向前一段距離,遇到了一個石頭擺成的,類似“法陣”的建築,於是,他聯繫了考察人員。考察發現,周圍還有很多附屬的小祭壇,又在周圍發現了一些古飾品,顯然,這附近有過古老文明,但滅絕原因不得而知。

紅山文化,由一個古老文明,化身爲一個節日,走進我們的視野,並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多民族的元素。

節日期間的活動內容有:焰火晚會、紅山文物精華系列展、那達慕盛會、紅山先民遺址大型祭祀活動、紅山文化旅遊紀念品展評活動、紅山文化書畫攝影作品展、紅山文化遺址考察等。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只要留心、細心瞭解,每個風俗背後都有一個個傳奇的故事。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00字 篇4

記憶很模糊,每次中秋節好像都是在學校裏度過,沒有吃到幾回月餅,腦子裏印象最深的就是綠豆糕,最簡單的那種塑料透明包裝,一格一格,儘管節後到家才發現,媽媽就只給我留了兩塊,但那樣也比較滿足。

說到中秋節當天,最離不了的就是打餈粑了。早上爺爺奶奶很早就起牀了,他們把前一天都準備的糯米放鍋裏蒸熟,然後都盛放在一個大木桶裏,這時拿一根粗木棍,雙手用力抓緊木棍兩側,使勁按壓裏面熱騰騰的糯米飯,如此重複,直至所有的糯米飯變成糯米餈狀。這時配上之前在火竈裏炒好的芝麻碾成的芝麻粉和白糖,真的是蠻好吃的!儘管我不愛吃甜食,我也會吃上幾大坨糯米餈。

之後就是非常難忘的老式月餅上場了。這種老式月餅一般都是又大又圓,一斤一個,外面是鋪滿芝麻的脆皮,裏面配的是冰糖陳皮和五仁的餡,這個因爲太大,味道又太特別,直接吃時總是不怎麼喜歡,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中秋那天一過,媽媽把大塊月餅切成三角弧形,一塊塊放在鍋里加油煎成雙面黃,起鍋後再吃,真的是會很香很好吃!兩種吃法完全是兩種味道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