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6篇

本文已影響 1.89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色彩變化的美,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新變化。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培養幼兒對色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眼鏡人手一副、顏料(紅、黃、藍)勺子、透明杯子、紅、黃、藍標記、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引起幼兒的興趣。

1、看一看,幼兒戴上眼鏡觀察周圍的變化。

2、說一說,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麼新的發現,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

3、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麼發現,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二、情境魔術表演,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當一回變色的魔術師,請魔術助手介紹魔術臺上魔術材料:(紅、黃、藍顏料、魔術勺子、魔術杯)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顏料來幫忙,這三種顏色寶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原色,集體說一遍,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這三種顏色寶寶非常的調皮,他們兩種顏色寶寶在一起會變成一種新的顏色,你們信不信,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我把紅色和黃色放在魔術杯子裡,輕輕搖晃瓶子,變變變,請幼兒觀察,變成什麼顏色了?讓幼兒猜一猜。(橙色)

2、讓幼兒說一說還可以哪兩個好朋友在一起,(黃色和藍色、紅色和藍色)這兩個魔術留給小魔術師們來變了。

三、 幼兒動手操作嘗試,探索顏色的變化。

1、師:"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看看有什麼變化。和身邊的朋友說說自己的發現,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

(1)小心不能把顏料弄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2)在玩的過程中要學會讓一讓、等一等,慢一點沒關係。

(3)在玩的過程中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你的發現,比較變出來的新顏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發現。

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剛才把兩種不一樣的顏色放在了一起,那誰來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麼?

五、幼兒再次進行嘗試活動。

1、幼兒再次玩色,並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籤。

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麼才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 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六、幼兒再次操作。探索三種顏色的變化。

紅、黃、藍三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幼兒探索操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了黑色。

1、小結:放視訊:小朋友真聰明,學會了變色的魔術師的本領,老師把剛才你們在操作時的發現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色彩謠》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

黃色藍色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藍色紅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葡萄。

紅色、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眼睛。

2、在老師的帶領下念兒歌。

七、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國慶節馬上到了,我們把變出來的顏色去打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教學反思:

科學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這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

本活動的重點是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難點是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探索的興趣。活動中我按照科學探索活動的四個步驟即"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操作實驗--得出結論"來進行。我將教學目標定在,讓孩子通過實驗感知三原色的變化,嘗試用調色的方法使顏色發生變化,激發孩子探索的興趣。

顏色,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喜歡的, 科學活動 《變色的魔術師》,這節課下來我覺得色彩的變化的確能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這節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種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一開始,讓幼兒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麼新的發現,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再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麼發現。這個活動我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顏色變化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對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然後,引到用顏料來變魔術。

活動開始時,我沒有象以往直接示範,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顏色到底會不會變,給幼兒留了懸念,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加在一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操作更有積極性了。在幼兒第一次實驗後,教師請各組的幼兒代表上臺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並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是用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加在一起變的。接著讓幼兒第二次操作,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麼才能讓大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 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這次操作活動驗證他們之前的猜想。

但在活動中存在許多不足:如操作要多元化呈現,來跟吸引孩子,觀察要全面,操作活動後有明確的小結。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創新,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實踐經驗,準備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創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給孩子們恰如其分的指導,融入孩子當中並以幼兒的心態、興趣和目光去參與教育和開展教學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碰到很多需要磁鐵的工具,比如:我們的文具盒、錢包、書包....等,都有磁鐵的存在。只是,這些磁鐵都被包裹著一層漂亮的“外衣”,讓他不被暴露於他人眼前。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磁鐵有了更神祕的一面。

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讓他們永遠保持著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並激發他們熱於探索的熱情。為了幫助孩子們解開心中的疑團,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魔力磁鐵翻跟斗》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磁鐵的一些基本特性,產生繼續探索的慾望。

2、願意記錄實驗結果並與同伴交流。

3、初步瞭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幼兒食品)自己認為能被磁鐵吸住的各種物品2、磁鐵記錄板、紙、筆3、教師準備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鐵夾、鐵釘、回形針、圖釘等。

活動過程:

一、匯入:

通過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紙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二、介紹自己準備的材料。

師:剛才,我們在玩磁鐵的時候發現磁鐵能使紙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呀!小朋友們都找來了許多認為可以被磁鐵吸住的東西,請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逐個介紹。

三、做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這些東西真的能被磁鐵吸住嗎?等一會兒你們來試試。老師這裡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試過自己準備的東西后,也可以試試老師準備的東西,別忘了把你做的每個實驗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他們的表現表達,如請幼兒說說發現了什麼,是怎樣記錄的,有的孩子畫“o”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畫“x”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

四、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發現什麼東西能被磁鐵吸住?並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老師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擺在桌子上,並告訴幼兒,這些東西都是金屬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讓幼兒運用磁鐵的作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如:幫“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針;幫“媽媽(媽媽食品)”取瓶中的圖釘;玩“釣魚”遊戲等,進一步瞭解磁鐵的基本特性。

六、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尋找磁鐵的朋友,進一步瞭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師:做了那麼多的實驗,我們發現易拉罐、圖釘、鎖、剪刀、回形針等都是磁鐵的朋友,都能被磁鐵吸住。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也是磁鐵的朋友呢?那些東西里用到了磁鐵?磁鐵在這些東西中是做什麼用呢?

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談話。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讓孩子們觀看魔術表演,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在指導孩子時,我發現很多孩子把鑰匙、鋁製易拉罐和積木猜測為能被吸起來的東西,經過實驗孩子們才發現鋁製易拉罐和積木原來是不可以被吸起來的。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了磁鐵的特性。並且邊實驗邊做了記錄,大部分孩子學會了記錄,但是還有個別小朋友不知道怎麼記錄。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多引導孩子記錄他們實驗的結果。

收穫:

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畫面中的恐龍,瞭解恐龍的主要特徵和生活環境。

2.能用比較清晰、準確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恐龍特點。

重點難點:

觀察、比較畫面中的恐龍,瞭解恐龍的主要特徵和生活環境。

活動準備:

圖片《回到恐龍世界》,相關恐龍的基本介紹。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中第16~17頁的內容,引發幼兒探究恐龍世界的興趣。

1.第16頁上有兩隻恐龍正在打架,你能看出來兩隻恐龍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哪一隻恐龍看起來更凶猛?

2.恐爪龍看起來更凶猛,它的爪子是什麼樣的?哪一個圖是它放大的爪子?你怎麼知道的?

3.凌齒龍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它的爪子、牙齒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4.第17頁上畫了幾種恐龍?三角龍用什麼來保護自己?劍龍用什麼來保護自己?

二、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第18~21頁的內容,仔細觀察畫面中各種恐龍的外形特徵,並和身邊的同伴說一說。教師在幼兒自主閱讀和互相講述的過程中巡迴指導,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1.在這個完整的畫面中有很多隻恐龍,你認識哪些恐龍?

2.和同伴說說你看到的恐龍是什麼樣子的。

三、圖片,玩“你說我猜”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觀察和比較恐龍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教師先說明玩法,並試玩一次:每一次請一名幼兒站在圖片前,當猜恐龍的人;教師先指出一隻恐龍讓其他幼兒看到,然後請他們分別說一句話描述他們所觀察的恐龍的外形特點,猜恐龍的人依據描述該恐龍的.特點,知道幼兒指出所描述的恐龍。

四、小結

活動反思:

恐龍是孩子們心中最神奇的一種動物。幼兒對恐龍有了一定的興趣和認識,所以希望能通過這一活動的學習,不僅能讓幼兒瞭解一些恐龍的種類、形態及生活習性等知識,還要讓他們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幼兒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感知螺旋線的方向以及用螺旋線表示風車轉動的軌跡。

2、 能用多種顏色來描繪螺旋線。

3、 感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各種顏色的風車。2、油畫棒若干。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出示風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如:親愛的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風車呢?風車是什麼顏色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幼兒作答:想知道)哦,今天老師就帶了幾個風車,我們來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的?

2、 教師表演風車轉動,讓幼兒觀察風車轉動的方向軌跡以及規律。

3、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觀察了風車,以及它轉動的`規律,是不是朝著一個方向順時針轉動的,它是螺旋形的,一圈一圈地擴大,另外它藉助著風力轉動,如果你跑起來,它會轉的更快,呼呼的,像不像我們家的電風扇呢?那小朋友能不用自己的手來表現風車轉動的軌跡呢?能不能用手畫下來。

4、 讓個別的幼兒用手描繪風車轉動的軌跡,然後畫出來,教師指導。

5、 發放油畫棒和幼兒用書,引導大家一起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6、 展示幼兒作品,大家一起欣賞。

如:看,那麼多的風車,漂不漂亮呢?那誰的風車最好看呢?它是怎麼旋轉的呢?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好不好呢?

7、教師: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手,把風車旋轉的樣子畫出來了,而且畫得非常好,我們身邊還有許多這樣的物體,希望小朋友細心觀察,也能嘗試著把它們的樣子畫出來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球”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喜歡玩的玩具。我在組織幼兒玩球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對於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尤其是對球的滾動極為感興趣,並樂於探索。所以,我設計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在玩球和動手操作中探索讓小球站穩的方法,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和積極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簡單感知小球是因為遇到阻力才站穩的原因。使孩子們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進一步激發起探索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探索讓小球站穩的多種辦法。

2.鼓勵幼兒願意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球類材料:乒乓球、玻璃球、彈力球、網球。

2.其他材料:毛巾、卡紙、瓦楞紙、氣球、紙盒、紙杯、玩具、筷子、沙子、葉子、尺子、光碟、羽毛、毛線、積木。

3.工具:照相機。

活動過程

幼兒自由玩球,感知小球在不同材質上滾動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好玩的東西。就藏在我這個盒子裡,請你猜猜看,會是什麼?

幼:玩具、氣球……

師:小朋友請看,這是什麼?

幼:球、乒乓球、網球、玻璃球……

1.幼兒在地板上玩球。

現在,請到我這裡來拿一個你喜歡的小球在地板上玩一玩。(自由玩球)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剛才是怎麼玩的小球?

幼:我是滾著玩的、拍著玩的、跳著玩的、打著玩的……

師:原來你們有這麼多玩法,想法可真多。看看我這裡還有什麼?

2.出示毛巾,幼兒在毛巾上玩球。

師:你有沒有試過在毛巾上玩小球呢?

(1)幼兒在毛巾上玩小球,感知小球在毛巾上玩和地板上玩的不同。

(2)引導幼兒說出不同:誰能告訴大家小球在地板上玩和在毛巾上玩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討論:為什麼小球在毛巾上滾得慢,一會兒就站穩了呢。

(3)出示毛巾讓幼兒摸摸看,感知毛巾的粗糙。

師:小朋友,摸摸毛巾你有什麼感覺?

小結:原來小球在光滑的表面上不容易站穩,在粗糙的表面上能夠很快站穩。

(筒析:先在地板上玩球是為了讓孩子感知後面毛巾的粗糙,在操作中有的孩子會拿著毛巾拍球玩,這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孩子“你可以試試看在毛巾上滾著玩球”,這樣幼兒才能通過操作去感知、觀察和比較。)

探索阻力能讓小球很快站穩

師:小球是不是在所有粗糙的表面都能站穩呢?我們來試試看。

1.出示斜坡,鼓勵幼兒猜測結果。

師:我這裡有一個斜坡,現在你們猜猜看小球(自由滑落)能站穩嗎?

2.藉助材料,嘗試讓小球在斜坡上停住。

師:誰有辦法可以讓小球在斜坡上站穩呢?我給大家準備了斜坡和很多材料,你可以用手也可以用材料讓小球在斜坡上站穩。實驗成功了,你要告訴大家:你是用的什麼辦法讓小球站穩的。

(1)幼兒分組進行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分享:告訴小朋友,你是怎麼讓小球在斜坡上站住的。

小結:有的'小朋友是用紙盒幫小球站穩的,有的是用手幫小球站穩的,大家想出的都是阻擋的辦法,要想讓小球在粗糙的斜面上站穩,就要用手或者用材料阻擋小球。

(簡析:這一環節,教師可先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再讓幼兒分組用多種材料去操作,特別要關注能力比較弱的幼兒,使他們也能通過自己的辦法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和信心。)

引導幼兒探索用紙讓小球站穩的方法

師:我這裡有一張紙,你們能不能用一張紙就讓小球站穩?

1.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法,教師將幼兒的做法拍下來。

2.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做法,並即時播放拍攝的幼兒操作的照片,供幼兒交流分享。

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用紙團住小球,有的把小球像糖果一樣包了起來,只要我們把光滑的紙變成粗糙的,或者是把紙做成能固定小球的東西,就可以讓小球站穩了。

(簡析:這一環節是幼兒自主操作,嘗試用紙通過捏、搓、團、折以及包糖果、折小船的多種方法讓小球站穩。一開始很多孩子把小球放在紙上,小球不動,就認為它站穩了。在這裡,教師並沒有指導幼兒怎樣操作,而是巧妙引導幼兒讓紙變一變,啟發幼兒思考並實踐。教師在觀察、拍攝時要善於發現閃光點,以便最後評價時有意識地展示給大家看。)

嘗試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師:我這裡還有氣球、紙杯、筷子、沙子、葉子、尺子、光碟、羽毛、毛線、積木,你們覺得它能讓小球站穩嗎?請小朋友們再去試一試。

教師巡迴指導,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結束活動。

(簡析:幼兒通過前幾次的操作有了一定的經驗,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開放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有利於幼兒自由發揮,教師只需要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大膽嘗試、探索。)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彎曲性,瞭解常見物體彎曲的必要性。

2、學習觀察彎曲形狀物體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3、體驗彎曲的物體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活動準備

1、自制眼鏡一副,真正的眼鏡一副。

2、兩部電話線不一樣的電話機。第一部的電話線是彎彎繞繞的;第二部的電話線是直的。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實驗一:鏡腿直直。

1、教師出示兩副眼鏡,請兩個幼兒分別戴上然後與教師一起做遊戲。

(1)咦,這個小朋友的眼鏡為什麼一直掉下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2)這個小朋友的眼鏡為什麼不掉下來?為什麼?(引導幼兒發現彎腿跟直腿的區別)

教師:哦,原來直直的鏡腿不能勾住耳朵,容易掉下來;真正的眼鏡有彎彎的鏡腿,能勾住耳朵,不容易掉下來。

二、實驗二:電話線直直。

1、教師出示兩部電話機,拿起第一部電話機聽筒,邊做接電話狀,邊走動幾步,使彎繞的電話線伸長。

2、教師拿起第二部電話機聽筒,邊做接電話狀,邊走動幾步,由於直的'電話線不能伸長,把電話機拖過來掉到地下。

提問:你們發現什麼了?為什麼呢?(引導幼兒發現彎彎繞繞的電話線和直直的電話線的區別)

教師:哦,原來彎彎繞繞的電話線可以伸長,所以我們可以走來走去接電話,用起來很方便;直直的電話線不能伸長,只能在原地接電話,很不方便。

三、討論:假如它是直的

1、出示有山、汽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討論:這輛汽車能上山嗎?為什麼?

2、出示圖片(衣架、躺椅……)提問:它是什麼形狀的?

討論:假如它是直的會怎麼樣?

教學反思

活動中發現孩子們對科學探索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在假設環節中,如“假如蚊香是直的”,我覺得如果有可操作的模型蚊香,幼兒就體會更深了,現在光憑想象效果不佳。但儘管如此,孩子們還是很積極,都能參與到討論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