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2016年關於元旦節手抄報內容

本文已影響 3.67W人 

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元旦節的習俗。在我國,元旦節還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把1月1日定爲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不同國家的人民慶祝國慶的方式不一,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國元旦都有哪些習俗吧。

2016年關於元旦節手抄報內容

  中國元旦節都有哪些習俗?

習俗文化

中國古代的元旦,即現代中國所稱之春節的習俗,

現代中國的元旦,根據中國政府將其列入法定假日,成爲全國人民的節日。放假一天,後常常將當日前或後雙休日調整,一般連續休息三天。現代中國對元旦的慶祝較之春節,重要性要小得多。一般機關、企業會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但民間活動很少。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並不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中國元旦的習俗

我國對元旦節不如新年重視,所以一般中國元旦節的習俗就是張貼“歡度元旦”。

  中國元旦吃什麼?

流傳至今的元旦食品要數餃子和年糕了。“餃子”前身是“餛飩”。餛飩是指麪食中帶餡的食品。北齊人顏之推曾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唐段公路《北戶錄》注引)類似今天的餃子。明代《正字通》說:“今俗餃餌,屑米麪和飴爲之,乾溼大小不一,或謂之“粉角”。北人說角如矯,實即餃耳。唐人謂之“牢丸”。段成式《食品》有“湯中牢丸”,即今水餃子;其“籠上牢丸”即今蒸湯餃也。

餃子

食畢出門拜年,由近及遠,元午直到燒燈後。”據此則唐牢丸近似餃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現角子一詞.元代把餃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語。明代的餃子如《正字通》所說,稱餃餌、粉角、水餃子、蒸燙麪餃。此外,還有水點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還把餃子稱作“煮餑餑”。元旦吃餃子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曆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爲壽”。明嘉靖時山西《曲沃縣志》記載:“二日製扁食包金,邀婿爭福。”元代扁食一詞在民間流傳下來。

年糕

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爲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餈”等名稱。6世紀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製法,北朝《齊民要術》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誌》說當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蘇州、嘉定等地方誌稱“節糕”,明正德廣東《瓊臺志》記載當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籠蒸春糕,圍徑尺許,厚五六寸,雜諸果品歲祀,遞割爲年茶,以相饋答。”其形制類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顧祿《清嘉錄》卷十二記載更爲詳細,說將黍粉和糖爲糕,叫做“年糕”,有黃色和白色之別。大的一尺見方爲“方頭糕”,還有像元寶的“糕元寶”,用於除夕供先、親戚朋友間的贈答。此外,還有細長的“條頭糕”、寬大的“條半糕”。過節時富家僱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購買。元旦習俗,元旦吃什麼?上面小編的介紹之後,你對元旦吃什麼還有哪些疑惑呢?不妨繼續關注本站,小編提前祝大家元旦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