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冬日日記彙總6篇

本文已影響 2.23W人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日日記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日日記彙總6篇

冬日日記 篇1

然而在這杏花爛漫桃花欲放初春的光陰裏,總讓我想起年初的那場雪來,似乎這鮮花的繽紛抵不過雪花的冷豔,這也許是對春天的不公,可是那久經未面雪的印象似乎佔了記憶的上風。

紛紛揚揚碩大的雪片急欲蟬蛻濃雲的囹圄,揮別了天空的眷戀,沿着自由卻無規則的足跡盪漾着沒有香味的繁盛,一片接一片墜落。有時候閉上眼睛,似乎能感覺到這墜落的”沙沙“聲,而當你剛剛觸覺到的時,一片雪花飄來輕撫眼皮,颼的一絲涼意,驚得連忙睜眼。哇,這雪又大了啊。而地面這時像蓋了一層又一層的粗紗,慢慢的看不到了地坪、瓦礫、枯草。大地接納了天空的恩賜,換上一洗素裝,掩飾了冬季原本單調的肌膚。

這時你會想到大地博大精深的胸懷,雨下接雨,風起納風,雪落容雪,總之一句話“既來之,則接之”,來者不拒。她於四季變幻着身上的衣服飾品,以免人們的審美疲勞。春天的華麗,夏季的翠綠,秋日的豔黃,冬來的素白,讓人美不勝收,歌詠贊嘆。只是到冬天才顯露她的本色,空曠的原野襲過陣陣北風,幾乎剝光衣衫僅剩幾片枯葉的樹木矗立在路邊,被勁風吹斷草莖的野草依偎在河岸,只有那一片頂着萎黃的麥苗點綴着略顯單調的大地。可是雪一下就煥然不同了,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境。

即使沒有風,雪花的落依然婀娜,他不像雨,傾下來的雨若沒有風的助力,就像垂下的珠簾,直直的流下。桃花飛雪、梨花飛雪,也只有花瓣迎風而墜,才見其落英繽紛。而雪花則不然,他的軌跡永遠不是垂直,總是飄蕩的輕盈浮沉、婀娜多姿、洋洋灑灑,怪不得有人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或是理所當然的,雪是雨的精魂,自是迥然不同。從審美觀來講,都是降水,雨水略顯單調,意象的韻味還是不夠濃烈;而雪總覺得感性,含而不露,姿態輕盈,又介於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之間,自然要佔上風。不過這是個人的看法。雪美的優勢,很大部分在於形狀,雪的後面常常帶一“花”字,稱之爲“雪花”,雖然大有唯心主義跡象,但畢竟和花兒相連,花兒是美的事物,雪花亦然,很有一種愛屋及烏的味道。這也許是一種偏愛,但偏愛也有所不同。譬如一人媚外,自然認爲進口的東西都是好的,國外的月亮似乎也比國內的圓,就此看“偏愛”也有廣義和狹隘的區別。以前常聽說“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以當前的社會觀和價值觀來講,應該是翻案了,只是不要盲目的好些。但有一點還是亙古不變的,偏愛自己的故鄉,大概沒有多少人反對,這是國人的情結。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只說“春運”這個詞就說明一切。今年的春節家裏格外透着祥和,父親的情致也勝過往年,特別是那場大雪,大有錦上添花的意思。早起我去掃雪,父親說“這場雪真好啊”,是啊,瑞雪兆豐年。於是我們都活躍起來,也許是年齡小些的緣故,老二老三的興致大了許多,一個個忙着堆雪人、堆雪物,忙的不可開交,玩的不亦樂乎。工作了半日,都製成作品,老三堆成的雪人,老二炮製的坦克,平添了幾分雪季的熱情。然而兩個侄子對於他們爸爸的勞動成果絲毫沒有憐惜,一回頭便去搗亂,沒到下午這兩件藝術品就慘遭毀壞。隔了一天,都坍塌的不成樣子了。又一天,弟弟說還是鏟了吧,免得孩子玩溼衣服。再過幾日,都融化了,融化的雪水流的滿院都是。

這時候雪和雨的區別僅僅在於流淌的快慢,儲存的長短。殊途同歸說明了兩者的淵源,道家說的歸一的道理又得到應驗了。可是春天畢竟來臨,淺紅的杏花,粉紅的桃花,還有花朵很小顏色豔麗的迎春花,加之柳絮的嫩綠,白楊的黃綠,草茵的鮮綠,構築一個五彩繽紛的季節,流露着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冬日日記 篇2

社區裏開展了冬日送暖的活動,旨在爲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送去學習和衣物。我想起家裏閒置的書籍,決定爲那些孩子送去溫暖。

我走進社區中心,在與工作人員短暫的交流後,我瞭解到,有兩位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非常愛讀書,他們很希望自己能有一些課外書讀讀。我不禁想起自己兒時同樣喜歡暢遊在書海中,當書架上的書都看完了沒有新書時,那種感覺是十分難過的。於是,我果斷決定要幫助他們。

我回到家,從書架上找到《長襪子皮皮》《窗邊的小豆豆》等我以前很喜歡讀的書。由於我的愛護和得當的保存,這些書都還乾淨完整。我帶着這些書,來到社區中心,將它們交給工作人員。簡單的手續後,工作人員向我保證,這些書一定會及時送到孩子們的手上的。爲自己能盡微薄之力幫助他們,我感到十分喜悅。

幾天後,工作人員給我發來了活動時的照片,我看着這些照片,看着孩子們臉上燦爛的笑容,一股暖流淌遍我全身。看來他們是真心喜歡也需要這些物品,我以後一定要多參加這樣的活動,爲他們送去更多溫暖。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話真不假。

冬日日記 篇3

多想同你分享每一天,想與你一起漫步日出時的湖畔,想與你一起欣賞日落時的晚霞,一起走過佈滿明星的夜空,一起聆聽小心低吟的秋蟲..前天看了天氣預報,明後天可能有雨。今天最想做的,就是同你走走,在這剩下無多的陽光裏。

我遊蕩着,選了小池塘中間的位置坐下,因爲這大約可以望見整個水面。等待總是漫長的。欣喜的是,我的臉正感受着的陽光,是那般的柔和,多麼像你看着我的眼呵。我也喜歡看這冬日裏的,靜靜的,一眼便能見着底的一流清淺。柔軟的水底小心地嵌着長有水草的石,像極了伏着的綠毛龜。水面隱約有一層薄的冰,忽而一隻百靈立在了上頭,輕盈地點着步子,不仔細看,你絕會當它行在了水上呢。遺憾的是,我尋遍了我的眼能見着的地方,角落裏也是找了的,就是沒瞅見平日裏常見的那幾只紅鯉魚,是小心地藏在某處呢,還是?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我只希望是藏着的,因爲在孤獨時它們愉快的影子也能給我帶來些許的快樂。

冬日的光絕抓不住,只一會便已溜下了我的臉。我坐暖了寒冷的板凳,它卻不能給我什麼,走了罷。回頭再想看一眼那鳥兒,只發現早已不見了蹤影,是因爲沒什麼好留戀的吧?罷了罷了,我終究不是她要等的。

我多懷念我們一起在山上的時候,你的笑是多麼溫柔。等不到你,我便去那尋了一回記憶。這一路靜極了,只遠處幾聲鳥叫,點綴這周遭的沉默。順着大路走去,走到盡頭,你該記得那是個分叉口,我們只走了右手邊的(左手邊的我今天也走了一遭,走到底竟是我的宿舍樓)。上了水壩,再轉入林子裏的小徑,往煙霧濃密處走去,頭頂是交枝的榆蔭,透露着漠楞楞的冷色;再往前走去,走盡這林子,當前是平坦的野地,望見了那塊大石,眼下是深藍的湖水,依舊那麼神祕。更遠三兩個小石掩住了一條溪徑,盡頭是望不到的,你只能循着那錦帶似的林木想象那一流清淺。多虧了纏在溪底的樹根,教人看清了,那起波紋的,分明是溪水愉快流過的痕跡,仔細聽,有流水和緩的清音。天邊是茫茫的雲海,尖尖的黑影是山高處的鬆。山嶺像是海里的輕波,默沉沉的起伏。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裏。

冬日日記 篇4

成都的天氣,一到冬天,不是陰雨綿綿,就是灰濛霧罩,少了那份透亮明麗、爽朗乾脆,總是讓人壓抑,迷茫,陰沉的很。

但在今天,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很是意外,一早,太陽就驅散陰霾,露出笑臉。冬日暖陽,帶來久違的溫暖,如一位和藹的母親,眉眼如畫,帶着一份熾熱的溫情,親吻大地,讓人從裏到外都舒心釋然,再也感覺不到那份孤獨,那份鬱悶,猶如一杯醉人的酒,一首纏綿的歌,甜蜜溫馨、心曠神怡!

收到來自朋友們的感恩祝福,字裏行間,溫情脈脈。即便四季更迭,時光荏苒,無法改變,無法挽留,但因爲有了你們,在我的人生路上,即便有暫時的寒冷,冬日暖陽也會爲我驅逐陰霾,春天不再遙遠……

冬日日記 篇5

魯迅似乎對於冬天並無好感,在那些“表現深切和格式特別”的短篇中,嚴冬往往與悲哀的事物相聯。然而,我彷彿記得見過一幀魯迅、蔡元培與蕭伯納在宋慶齡宅院中的合影,那是舊上海的冬天,蕭索的園子、癯然的樹幹、一地衰草,矮小的大先生,身着棉袍,右手持煙,露出往常相片中難得一見的笑容。在這裏,我們似乎能窺出一點《看蕭和“看蕭的人們”記》中,魯迅對蕭伯納驚鴻一瞥的好感,“這並不是因爲看了他的作品或傳記,佩服得喜歡起來,僅僅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一點警句,從什麼人聽說他往往撕掉紳士們的假面,這就喜歡了他了。還有一層,是因爲中國也常有模仿西洋紳士的人物的,而他們卻大抵不喜歡蕭。被我自己所討厭的人們所討厭的人,我有時會覺得他就是好人物。”此處,我們看不到任何政治身份、文化背景與家國現狀的差異,沒有陰鬱、隔膜、國民性,唯見他的率真、幽默與犀利。那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灰寒的背景下,似乎唯有那指端所挾紙菸一星微暗的火,傳來些許的暖意。

據說馬塞爾·普魯斯特倒是不怎麼討厭冬天,那是因爲由枯草熱導致的哮喘,使他不得不大部分時間呆在溫暖舒適的臥室裏,過着深居簡出的日子,鳥囀鶯啼的春天於他而言,無疑是危險的季節,楓丹白露的美景最終只能通過憶念落到筆下。那些綿延的細節(小到衆所周知的小馬蒂蘭點心)、漫無邊際的遐思(抽象的哲學問題),還有完美的結構與夢幻的文字之美,在時光的香味裏,輕輕翻閱着從前。冬天的窗外,殘月冷照、四野空茫,一片蒼涼與冷峻,正好適於他那冷靜與敏銳的神經,爐火已不溫了,蟲聲寂寥,從前的逝水年華卻歷歷在目,躺在鬆軟的眠牀上,他藝術的眼睛裏涌現衆多我們平常所難感到的風景。也許,一個真正的寫作者擁有的唯有永恆的記憶,並且能夠幸運地回到自身的經驗,最終,一如馬塞爾·普魯斯特,在數不勝數的瑣憶裏,構造了時代的全景。

永無窮盡的景緻,在某種意義上,無論細瑣、卑微,還是風華絕代,個人經驗永恆,一如貢布里希所言,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藝術實踐早於我們任何個體的生命,而我們反覆實踐與借用的只是一己之見。然而,正是托爾斯泰、哈代的冬天,巴金、朱自清的冬天,以其獨特的經驗,豐富了那個寒冷的季節。那麼,在這個初冬某個光線稀薄的下午,我在書架上看到了什麼?哦,那是多年之前的某個隆冬,我離開半山的公寓,隨某個書商去擇幾部舊書。十二月雨霧迷濛的午後,一路泥濘,幾株枯樹倒在野地裏,荒寒、冷寂,然而,我所抵達的村落,卻秩序井然,到處是慣見的鄉村閣樓。老式的建築格局,光線有些陰暗,廂房的苞谷散發出雨天黴變後特有的酣甜。灰濛濛的天,整飭的雨檐、烏青的圍牆以及風雨剝蝕的臺階,這種鄉村特有的寂寞與自足,讓人聯想起簡·奧斯汀或者哈代。那天,我在幾排書架之間逡巡許久,最終選擇了魯迅上世紀70年代的別集、葉聖陶文集、米蘭。昆德拉最早的幾種譯本,以及兩冊精裝的《追憶逝水年華》。冬季的鄉村闃無人聲,彷彿沉睡了一般,寥廓的青天之下,那些房子淹沒在雨霧之中,猶如一場虛無的夢幻。

我還記得多年前看過的一部法國電影《冬天的心》(還有什麼比在涼月孤懸的夜晚觀看一部法國電影更令人懷想?)我記得男女主人公寧靜的瘋狂,而它所透出的靜默、嘆息與沉思的意味,含蓄幽微,就像在徐志摩《沙揚娜拉》那首詩裏,低頭的溫柔、不勝涼風的嬌羞以及那珍重裏蜜甜的憂愁,萬種情思,盡在無語凝噎之中。回想起來,這也許是我看過的最具法國氣質的電影,那種錯過、遲疑、眷戀、悵惘,背對塵世,內斂而飽滿,彷彿有種生生不息的遺憾之美。永逝的愛,更接近的生命的真實,一如拉康所言,心想事成之人並非絕對快樂。當伍爾芙懷揣碎石,走進家門口那片湖水,那一刻,遠離意味着迴歸與永恆。也許冬天,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保持距離的願望,讓現實與幻想都退居內心,並讓背影像一枚落葉,隨寒風與流水永駐於心。

冬日日記 篇6

太陽懶洋洋地躺在天幕上。——題記

陽光正好,許久不見如此好的天了。

一把椅子,倚在陽臺上,說不出的愜意。不敢擡頭,天空上炙熱的陽光,太耀眼。屋內的爺爺奶奶又開始鬥嘴,像一對總也長不大的小孩。兩種聲音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起來,漸漸的越說越大聲,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個人的聲音,然後歸於寧靜。

“嗵嗵嗵”,沉重的腳步聲傳來,顯示出主人不好的情緒。扭頭看去,爺爺抱了一牀被褥。被褥被抖了抖,我眯了眯眼,看見陽光中飛舞着許多小小的。小小的塵埃。隨着爺爺的動作,陽光裏的塵埃更多了,嬉戲着,玩鬧着。手遮住額頭,看着它們飛向遠方,飛向那藍得發亮的天空,然後從我眼中逃走,不留下痕跡。

不知何時,爺爺已經回屋。但我知道,他定是與周公聚會去了。一旁的弟弟開始不安份,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慢慢靠近花盆。我不知道他爲什麼這麼喜歡蟲子,不,應該說是但凡像蟲子這一類的“小動物”。不過,家裏人並不反對,他的興趣也越發的濃厚,我有時會幻想,也許弟弟將來……

晃晃頭,將腦子裏的思緒甩掉,打開音樂,聆聽着。臉頰已經微微有些發燙,這陽光的暖滲入全身,全身放鬆下來。

閉上眼,不再是一片黑暗,因爲陽光尚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