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比較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本文已影響 3.09W人 

摘要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總體水平的關鍵。“比較”,作爲一 種教學手段,確爲發展思維、培養能力不可缺少之方法。運用得當,比較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促使其積極開動腦筋,去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去開拓新的思維空間,去獲取新的知識。

比較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比較,是思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始於比較。崑崙、岱宗同爲名山,崑崙雄奇而岱宗 俊秀;華山、青城均爲奇嶽,但華山險,而青城幽。《西廂記》爲王實甫所作,《牡丹亭》出於湯顯祖之手, 比較而知異曲同工,共爲絕唱。即便是論證、演繹、運算,也離不開比較方法的運用。通過比較可以鑑別異同 ,從而找出事物間的聯繫。俄國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思維與理解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 來了解世界上一切的。如果我們面前出現某種新東西,我們既不能拿它去同什麼東西比較,又不能對他同什麼 區別開來,……那麼,我們就不能對他形成一種思想,也不能說出一句話來。”人們正是在實踐中通過各種認 識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在頭腦中不僅保留着對當前可感知的事物的辨認,而且仍保持着過去曾感知過的事物 印象,並推想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化,則感覺、知覺、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一切心理活動總是離不 開“比較”與“鑑別”——比較是開拓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所以比較法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

運用比較可以使學生大大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從而更加明確其意義。

如同樣是描寫中國婦女的作品,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一個被政權、神權、夫權、族權四大繩索下的犧牲 品形象;葉聖陶《夜》中的老婦人,則是一個經歷了由悲痛到憤怒、迷惘到覺醒、膽怯至勇敢的過程,終於成 爲一個主動承擔撫養革命後代重任的勇敢反抗者;而孫犁筆下的水生嫂(《荷花澱》)是一個勤勞純樸、真摯 多情、機智勇敢、奮發向上的農村勞動婦女形象。——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看出中國勞動婦女的命運是怎樣 與革命的形勢、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的。

再如同屬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筆下的人物,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老葛朗臺和裏戈理《死魂靈》 中的潑溜希金,雖有其共同性:愛財如命、貪婪、吝嗇。但卻又各具特色:一個是兇狠、虛僞、狡詐,十九世 紀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暴發戶的典型形象;一個是無恥的吝嗇鬼,驚人的浪費者,迂腐透項的怪物——十九世紀 俄國沒落時期的地主階級的典型形象。

又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兩人都是備受封建文化、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腐蝕 的知識分子,孔乙己不善經營,好吃懶做、酸氣十足,迂腐可笑,一生窮途潦倒,始終沒能爬上去,但還有值 得同情的一面;而范進的遭遇不會使人同情,只能引起人們的嘲笑和唾棄。

魯迅筆下的閏土、祥林嫂、阿Q、華老栓雖然身份不同,遭遇不一,性格各異。但卻有驚人的共同點:都是 愚昧、落後、麻木,都被壓在社會最低層,受盡壓榨,最終一個個被舊社會吞噬。通過比較分析,能使學生加 深理解作者塑造這些人物的良苦用心:爲的是喚醒民衆,以期對吃人的舊制度引起“療救的注意”。

運用比較有助於學生對文章“作法”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明確“怎樣寫”和“爲什麼這樣寫”。

例如可以對《芙蕖》和《愛蓮說》作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兩篇都是寫蓮,行文都很簡樸,都是文言文。 不同之點是:首先表現角度不同。《芙蕖》重在寫“形”,《愛蓮說》卻重在寫“神”,李漁寫荷花從“荷錢 出水”、“菡萏成花”、“蓬中結實”寫到敗葉零落。尤詳列荷花的許多好處:花葉之形可悅目怡情,花葉之 香可驅署生涼,荷藕荷籽可芬齒爽口,荷葉經年可以“裹物”,全文多爲客觀的敘述,愛荷之情洋溢字裏行間 ,他愛的是荷的實用價值。周敦頤寫蓮是從蓮的內涵着眼的。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看似寫其形 ,實則寫其神,顯其品格和精神。其次是表現手法不同,周敦頤作爲哲學家,採用的是“說”這種文體,借蓮 以發高論,託物寄情,表現一種內在的品格;李漁寫的是說明文,他要說明的是荷的花、葉、根、實帶給人的 實際好處,注重的是蓮的外在形態和實用價值。通過上述比較,可讓學生體味到:同是一物,從不同的角度去 看,可以發現不同的意義,表現不同的旨意和情趣。真正領略“橫看成嶺側成峯”的哲理。

如分析《松樹的風格》一文寫作特點時,可與陳毅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鬆高潔,待到雪 化時”作比較。兩者皆託物寄情,但在立意的角度上有所不同,《松樹的風格》由松樹的特點聯想到共產主義 風格,從而讚美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陳毅詩主要讚美松樹的正直高潔,以鬆喻人。如此進行比較就可讓學 生領會,同一題材,可寫出不同的文章,有利於開拓學生的多向思維。

另外,選進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質兼美。但是愈是好文章便愈是順情合理,天衣無縫,不露任何刀痕斧跡 。對此,學生反而不大容易領略其中妙處,怎樣啓發學生從那看似平淡之中體味到“妙在其中”呢?比較就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材《土地》一文中就有這樣一道思考題:如果把下列各句中劃線的動詞改成括號中的動 詞好不好?爲什麼?“一個農民捧起(拿起)一把泥土,仔細端祥,想鑑定(決定)適宜於種植什麼穀物和蔬 菜”,“捧起”顯得鄭重、珍惜,“拿起”就顯得比較隨便了,缺乏老農對土地的那種真摯、那份情感;“鑑 定”意味着仔細鑑別、辨析而後決定,顯得十分慎重,而“決定”就表達不了那種深意。通過這樣的比較和思 考,大大有利於培養學生詞語的選擇和運用能力。

再如在教《井岡翠竹》一文中可進行這樣的比較:“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細長的滑道,穿雲鑽霧,呼嘯 而來。它們滑下溪水,轉入大河,流入贛江,擠上火車,走上迢迢的征途。”問“如果把這段話裏的‘穿雲鑽 霧’改爲‘騰雲駕霧’,‘擠上’改爲‘乘上’怎麼樣呢?這樣就可讓學生從反覆推敲比較中體會到課文的精 妙:毛竹從高聳入雲的山頭上滑下來,其速之迅,其勢之猛,只有用“穿”“鑽”方能確切表達,而決不可能 有“騰雲駕霧”這樣悠哉悠哉。而“擠上”這個動詞則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表達了毛竹也希望爲社會主義建設 建功立業的急迫心情。

運用比較有助於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刻意求新能力。

在教魯迅的小說《故鄉》時,不妨啓發學生去比較閏土的外貌變化,看看少年閏土是怎樣一個可愛的形象 ,而中年閏土外貌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比較,使學生深深懂得閏土的外貌變化正深刻地表現了他的生活和思 想感情的變化,深刻地反映了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和不幸遭遇,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