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1.66W人 

《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設計,妄想謀害諸葛亮,諸葛亮巧施妙計,草船借箭,周瑜自嘆不如的故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通用10篇)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五個生字。掌握“商議、都督、委託、水寨、輕易、支援、甘受懲罰、大霧滿天、飲酒取樂、神機妙算”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識、有計謀、有肚量、有膽略,更重要的是有創新精神。

(二)能力訓練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三)德育滲透點

1、感悟祖國燦爛文化的民族底蘊,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創新意識。

2、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古典故事的民族文化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談話法,演示法,導讀法。

(二)學生學法: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瞭解草船借箭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二)難點: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他的創新精神。

(三)解決辦法: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實物投影。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問題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交代時代背景,便於學生的理解。

2、啓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文章的前因後果。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並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並帶着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七、教學步驟

一課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後齊讀)

2、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發生的。

3、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

你還想知道什麼?

如:怎樣借?爲什麼能借到?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爲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並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嘆不如。

本文的中心事物是“箭”,周瑜借造箭來刁難諸葛亮,諸葛亮因借箭而顯示才幹。通過學習,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基本把握了。請大家以“箭”來總結段意。

第一段,寫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段,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段,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段,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學生歸納之後,教者充分肯定,並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展、高潮、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師: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麼樣的人?

(師生讀書)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麼總是“周瑜問,周瑜說”呢?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徵。

(學生默讀、思考)

討論交流,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生:我給第一句加“假惺惺”,因爲一個大都督怎麼會不知道水上交戰用弓箭最好?他這是裝的。(讀)

生:我認爲加“明知故問”好(讀“周瑜明知故問地說”)。

師:詞用得好。但這兒“問”和“說”有重複之嫌。請再讀讀,改一改,把句子讀好。

生:周瑜明知故問:“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生:我給周瑜第二句話前加“狡猾地”一詞。諸葛亮是一個文人,一個客人,他沒有兵工廠,怎麼造十萬枝箭?分明想害他。

生:我說這是“狡黠”。(笑)

師:剛纔,大家從周瑜的語言中體會出他的險惡用心,由此加深了對人物的瞭解,真棒極了。接下去,把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認真讀讀,仔細想想,從中挑選出你認爲有必要的,補充提示語,並說說理由。

(生稍作準備,繼續討論)

生:我認爲“軍情緊急,可開不得玩笑”一句前可以加“高興”。因爲周瑜看到諸葛亮上當了,心中非常高興。

生:周瑜雖然高興,但又要忍着,裝模作樣。所以,我添上“心中暗喜,嘴上卻說”。

師:好啊,從語言交流中體會到人物內心複雜的變化了。

生:諸葛亮願立軍令狀之前,應加上“很有把握”。

師:意思對了,若用上一個成語就好了。

生:胸有成竹。

師:請你把諸葛亮的話讀一讀,讀出他胸有成竹的語氣。

(生讀)還有哪句話也表現出他胸有成竹?我們一起讀。

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扣,可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爲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草船借箭》。(出示課件題目)上節課,我們已經瞭解了課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結果是(周瑜長嘆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結果截然不同,是諸葛亮的什麼(板書:神機妙算)使周瑜自嘆不如的。

“神機妙算”什麼意思?(課件出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裏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老師建議大家用線劃出寫諸葛亮究競“算”到了什麼的句子。聽明白了嗎?

二、學習課文。

(一)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生默讀課文,思考。

請同學們分組研究這個問題。

建議每個小組中的人員分好工:先是一人讀課文,其餘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中哪些材料與解決這個問題有關;讀完課文後互相交流、討論,一人準備彙報,其餘同學準備補充。

(學生讀文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

討論交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這時候大霧滿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預測準確。正因爲大霧漫天,什麼都看不清,曹操纔不敢輕易出動只叫弓手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

⑴會不會是湊巧趕上大霧滿天呢?聯繫上文說說。“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在讀中悟到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⑵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羅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麼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爲什麼?”(組織學生議論。)

小結:“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2、“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把船隻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於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檔,使受箭面積大。)

3、“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

(軍事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

4、“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後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嗎?(小組討論後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提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手朝我們射箭;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們真是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課文爲什麼把這些話寫出來呢?”

小結:如此談笑風生,鎮定自若。爲什麼?因爲他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會輕易出動,只叫弓手朝他們射箭。這樣寫,不僅使課文含蓄,而且給讀者以思考回味的餘地。

6、諸葛亮算得準不準呢?從那裏可以看出來?

出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

引導學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氣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進攻,正中諸葛亮的下懷,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7、“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爲什麼?兩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體平衡,

可見,諸葛亮方方面面考慮得那麼周密、那麼成熟、那麼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生齊答:神。)妙不妙?(生齊答:妙。)

8、什麼時候曹操才知道上當了?出示:“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看來諸葛亮也早已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

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生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二)出示討論:那麼,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諸葛亮呢?

(提示後討論交流)

生:我覺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諸葛亮,因爲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諸葛亮,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而諸葛亮寬厚待人,善於把握全局。

生:諸葛亮考慮問題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勝過周瑜。

教師提示:根本區別在於,提到箭,周瑜想到得失什麼,諸葛亮想到的是什麼?由此你覺得兩個人的真正差距是什麼?(創造性思維)

(三)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①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有霧的天氣,其借箭的妙計才能實施。②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大霧滿天,曹操看不清虛實,不敢輕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慮周全,安排巧妙,諸葛亮用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2、請同學們自己組織語言,要求用四個字來概括諸葛亮的才幹。

足智多謀智慧超羣精明能幹知識淵博神機妙算

題目“草船借箭”,箭是借來的嗎?題目說“草船借箭”合適嗎?

課題《草船借箭》說“借”合適嗎?是借的嗎?爲什麼?

出示後人借這件事讚美諸葛亮的一首小詩:

一夜濃霧滿長江,

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

孔明今日伏周郎。

這首詩是後人用來讚揚諸葛亮的智慧的。引導學生齊讀、背誦;同時指出:這首小詩精煉地概括了草船借箭的經過,其中的“驟雨飛蝗”用來比喻曹軍射來那麼多的箭。要求學生課後把這首詩抄下來,背熟。

四、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三國演義》的那些歷史故事?交流。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三國演義》。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三國演義》的作者及作品內容,激發學生想閱讀名著《三國演義》的興趣。幫助學生識記生字新詞,並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抓出故事的主要人物。

教學重點:

通過《三國演義》的相關背景介紹,激發學生閱讀名著《三國演義》的興趣。

識記生字新詞,並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抓出故事的主要人物,並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熟讀課文,蒐集有關《三國演義》的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以諸葛亮的相關話題,談話導入

(一)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他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呢?(引出課題《草船借箭》)

二、簡介作者及故事發生的背景

(一)瞭解作者: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主要作品:小說《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隋唐兩朝志傳》,雜劇《風雲會》等。

(二)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時期。當時曹操實力雄厚,剛剛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孫權手下大將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設下圈套,假意讓他負責趕造十萬支箭,企圖以造不成箭違誤軍令的藉口加以陷害,於是就發生了這個故事。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二)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將需要識記的生字新詞放在幻燈片的蝴蝶圖片上,讓學生抓蝴蝶識生詞,通過遊戲,幫助學生識記下面的生字新詞:妒忌曹丞相都督委託懲罰魯肅遮起來私自水寨擂鼓吶喊插滿周瑜弓弩手幔子2。理解生詞和重點詞語的意思。

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推卻:拒絕,推辭。

委託:請人或者機構等代辦。

調度:調用,安排。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於估計客觀形勢,決定策略。

四、默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一)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哪幾個人?誰向誰借箭?(周瑜、諸葛亮、魯肅、曹操;諸葛亮向曹操借箭)

(二)這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怎樣的?(事情發展的順序;事情的是由周瑜妒忌諸葛亮,想出讓他造十萬支箭的辦法陷害他引起的;然後諸葛亮找魯肅幫忙,到曹營“借”到十萬支箭;最後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嘆不如。)

(三)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並簡單概括段意

一部分:(1、2)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短期造十萬支箭的任務爲難諸葛亮。(起因)

二部分:(3——9)寫諸葛亮請魯肅幫忙,巧妙地做好借箭的準備,再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經過)

三部分:(10)寫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結果)

五、佈置作業

(一)抄寫生字

(二)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把這個故事簡單的講給家長聽。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妒忌、神機妙算”等重點生字詞,瞭解故事情節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圈點勾畫的方法,提高對文本的解讀和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閱讀中感受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神機妙算,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難點】感受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神機妙算,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動畫播放,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動畫,請同學們欣賞,並提問:動畫中講的是什麼故事。

2.教師引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況,知道這個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今天,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瞭解諸葛亮成功的原因。

(二)初讀課文,掌握順序

1.默讀課文,並且回想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

明確: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第一部分: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部分: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部分: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部分: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2.諸葛亮爲什麼能夠借箭成功呢?用一個詞概括。

明確:神機妙算。

(三)合作學習,分析原因

1.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並從中體會後再小組交流。

明確:

①“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衝刺準確。正因爲大霧漫天,什麼都看不清,曹操纔不敢輕易出動只叫人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識天氣)

②“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把船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於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擋,使受箭面積大。

③“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軍士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

④“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諸葛亮是笑着說的。說明他胸有成竹,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出動,只叫人朝他們射箭。

2.諸葛亮算得準不準呢?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找出文中相關語句。

明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五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人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射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射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知人心)

3.什麼時候曹操才知道上當了呢?默讀課文,找出答案。

明確: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可以看出諸葛亮早已經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懂地理)

4.同學們概括一下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同桌交流。

明確: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對地理位置十分熟悉。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題目是“借箭”,爲什麼不用“騙箭”或“取箭”呢?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諸葛亮的故事,課下積累,與同學分享。

五、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神機妙算

識天氣、知人心、懂地理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羣。

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爲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敘述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文中的許多內容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

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諸葛亮,文中着力讚美的人物,他神機妙算,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但他不動聲色,按周瑜意願立下軍令狀,並對借箭妙計進行了通盤考慮和周密安排。他算到了天氣,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也算好了人——他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知道周瑜聰明過人,知道曹操謹慎多疑。周瑜,智謀過人,但他自負,妒賢嫉能。此外,文中還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魯肅、多疑謹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鮮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妒忌、都督、推卻、遲延、探聽、私自、調度、水寨、擂鼓、吶喊、支援、丞相、軍令狀、自有妙用、神機妙算”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通過對故事情節的瞭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特別是諸葛亮、周瑜的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教學難點:

研讀文本語言,從語句的前後聯繫中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查閱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知道中國四大名著是哪四部?其中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寫的著名長篇歷史小說叫什麼?(《三國演義》)關於這部書的很多人物,後人根據他們的名字製作了很多謎語,想猜猜嗎?

師生猜謎:鳥籠(關羽)油煎豆腐(黃蓋)兒童體育(曹操)山東寧靜(魯肅)鑿壁偷光(孔明)

孔明就是諸葛亮,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

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起因,研讀對話

1、齊讀第1句。什麼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節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⑴指名2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師讀旁白。

大家聽2人對話共幾輪,爲每一輪編上序號。

⑵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麼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⑴齊讀,思考:周瑜這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呢?同桌討論。(學生多元表達)

⑵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可發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⑶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⑴指名2人讀對話,師插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麼意思?“推卻”又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能推卻?(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⑵同桌一起像剛纔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⑴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着剛纔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後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

⑵討論、交流。

6、小結: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思考:諸葛亮爲什麼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結合介紹孫劉聯合抗曹的背景)默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

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爲重,爲水戰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麼事情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用10天造十萬枝箭的命令來設計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三天就造十萬枝箭。

二、理清借箭過程,感受“神機妙算”

1、草船借箭的過程是哪幾節?(6-9節)

自讀,研究諸葛亮借箭船隊的航行路線。劃出提示航行路線的句子及行進途中航線改變的句子。(學生動手畫船隊航行路線。)

“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

“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

“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受箭。”“諸葛亮接着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

2、教師提示:靠近水寨時,該怎麼走?在句子中有沒有給提示的詞語?

4、看着這條航線,你想對諸葛亮說什麼?用一個詞(神機妙算、才智超羣、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板書:神機妙算

5、“神機妙算”僅僅表現在航線上嗎?繼續讀句段,你還能從哪體會到他的“神機妙算”?生邊讀書邊作批註。

學生交流:⑴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指導讀出霧的大,閉眼感受“大霧”。從哪句話中看出諸葛亮算到了漫天大霧?(……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祕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

小結學法,板書:聯繫前後照應的詞句

你還能找到哪些有聯繫的句子,看出“神機妙算”?

⑵諸葛亮笑着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哪個字、詞讓你看出“神機妙算”?(一定、只管、笑着說)

6、學習寫魯肅的話,你感受到什麼?指名讀諸葛亮的話。同桌練讀對話。指名二生讀對話。

師描述情境,再讀對話。

三、總結全文

諸葛亮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神機妙算,用妙計向曹操借到了十萬支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難怪當週瑜知道了草船借箭的經過,長嘆一聲,說——(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四、作業佈置:

1、縮寫本文。

2、排演課本劇。

板書設計: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要求:

1、討論、理解課文二、三、四段主要內容。

2、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幹。

3、進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幹。

三、教具準備:

小黑板一塊,吹塑紙小船數只。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內容:

學習二、三、四段。

六、教學過程:

1、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看到諸葛亮面對周瑜的蓄意謀害和步步緊逼,是顧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務。周瑜以爲諸葛亮了上自己的當,以爲自己是十拿九穩地佔了上風,非常高興。諸葛亮怎麼完成任務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後,周瑜、諸葛亮各是怎樣做的?(默讀3—5節後答)

2、你從中看出什麼?是怎麼看出來的?

備用:

①周爲什麼吩咐不給諸葛亮準備造箭用的材料?

②諸葛亮怎麼敢找魯肅幫忙?

周瑜:想害諸葛亮,從“造”的方面卡,對諸葛亮的打算一無所知,連聽了彙報也不明白。

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魯肅不會泄密,做好了防範工作,做的借箭準備。(識人心)

3、周瑜不知道諸葛亮怎麼辦,諸葛亮卻在充分準備之後,穩紮穩打地開始行動了。(自由讀6—9節)看看諸葛亮是怎麼指揮軍士們利用草船借箭的。讀書要求:

①用“__”把出發時間、二十隻船怎麼受箭,怎麼返回的語句勾出。

②根據課文內容,把借箭經過向同桌講一講,注意用上書中的重點詞句。

4、請同學上臺,用小船演示,講述草船借箭的經過。(出示小黑板:長江方位圖)

5、諸葛亮爲什麼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怎麼那麼巧?

——也用“__”勾有關句。(知天文)巧借天時

6、他還作了哪些安排保證借箭成功?

——①擂 ②船

7、爲什麼叫士兵擂鼓吶喊? ——造成進攻假象,逼使曹軍放箭。

8、爲什麼先叫船頭朝西,後來又叫朝東,還要“一”字兒排開?

——便於受箭,便於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謀遠慮,善於分析和利用自然條件,叫巧借地理。(曉地理)

9、爲什麼調轉船頭後,書上要說是“逼近”?

——①已驚動曹軍,冒着危險;

②使曹軍誤以爲是真的進攻;

③表現諸葛亮料事如神,膽識過人。

10、看插圖,空中大霧迷漫,船外箭雨紛紛,諸葛亮卻手搖鵝毛扇,正在飲酒取樂。請用“~~~”勾出他這時說的話。抽讀。他爲什麼笑首說“只管飲酒取樂”?抽讀。你爲什麼這樣讀?齊讀。

11、曹操出兵沒有?他怎麼做的?——正中下懷

11、曹操是怎麼知道上當的?引讀“諸葛亮吩咐……。”他爲什麼“吩咐……”?

——①嘲諷、動搖軍心;

②知道追趕不上;(抓“順風順水”扣“船頭朝東”)

③有利於突出其才幹。

13、草船借箭的結果怎樣?

——三天借箭十多萬。(結果)

小結:一切都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一切都按諸葛亮的安排進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14、諸葛亮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用爲蜀、吳聯軍主帥的周瑜本應非常滿意,他卻長嘆一聲,導讀。他爲什麼要長嘆?

15、“神機妙算”什麼意思?帶有什麼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說出來,對他來說是多麼痛苦,這口氣怎麼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輸。再讀這一句,體會周瑜的心情。

小結:兩人鬥智,至此勝負分明。

16、現在回顧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諸葛亮神機妙算?

①三天有大霧;

②魯肅會幫忙;

③二十隻船夠;

④船頭東西擺;

⑤士兵擂鼓喊;

⑥只管飲酒樂;

⑦出發、返回妙。

17、“草船借箭”是寫諸葛亮從曹操那裏智取了十多萬枝箭,爲什麼課題卻命“借”?

①還擊;

②還因爲在借箭的整個過程中,諸葛亮巧妙地借天時、借地利、借對人的瞭解,巧妙地安排,從強敵手中智取十多萬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幹,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陰謀,打擊了曹的實力與士氣,爲聯合抗曹做出了貢獻,命“借”就有利於表現他的才幹。

18、就從這個“借”字,你體會到作者什麼感情?你對諸葛亮什麼感情?讚揚什麼?

19、回顧板書(連線)——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因爲他妒忌諸葛亮的才幹,就藉口兩軍交戰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萬的詭計來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挺有才幹”,他神機妙算,結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萬,迫使周瑜仰天長嘆,低頭認輸。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後果。我們讀記敘事情發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分清,能幫助我們理解課文,這是理解課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寫類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寫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才能使別人看得明白。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瞭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後果。

2、體會諸葛亮的神計妙算。

【教學重點】

從草船借箭這件事中體會諸葛亮的神計妙算。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草船借箭》,首先,我們先來複習本課的生字詞。

(水寨、飲酒、都督、懲罰、神計妙算。)

2、同學們對字詞掌握的非常好,上節課我們還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誰能簡單的說一說呢?

二、新授

1、說的非常好,《三國演義》是一部智慧之書,而《草船借箭》則是智慧裏面的智慧,對於這樣一個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謀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一定非常的感興趣,下面就從智慧和謀略的角度去看,你對黑板上的四個人物誰最感興趣?最喜歡誰呢?

2、看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愛的人物,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的品讀原文,找出你喜愛這個人物的原因和依據,讀到人物對話的時候,要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當時他們的想法和情感,試着揣摩他們當時的心裏活動。

(學生自讀課文。)

3、先讀到這,剛纔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誰願意把你品讀的結果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呢?

(學生交流彙報。)

4、剛纔某某同學說,他非常佩服諸葛亮,原因是因爲他在借箭的過程中表現出神計妙算的才能,那神計妙算是什麼意思呢?誰能試着用自己的話說說?

5、你們答對了,神計妙算就是指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本課就是形容諸葛亮的計謀非常的高超。

6、結合你們剛纔讀課文,圍繞神計妙算這個詞語你們還有什麼問題想提出來呢?

7、下面就請同學們圍繞你們剛剛提出的問題用心的再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小組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一會兒選一處你認爲體會最深的地方講給大家聽聽。

(學生自讀課文。)

8、剛纔大家讀的很認真,討論的很熱烈,誰願意把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

(學生彙報交流。)

9、現在我們就實地的感受當時受箭的過程,在看的過程中,要求同學們一邊看、一邊聽、一邊想,諸葛亮爲什麼要這樣安排?他這樣安排的好處有哪些?

(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草船借箭的過程。) 10、誰能說說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什麼呢?

(學生彙報。)

11、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說各個方面他都考慮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這就是神計妙算。

(師板書神計妙算。)

12、面對諸葛亮的神計妙算,難怪周瑜長嘆一聲說到:他說什麼呢?

13、當時周瑜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

14、讀的不錯,無論是諸葛亮的神計妙算、還是周瑜的嫉妒之心,曹操的謹慎多疑、魯肅的仁厚守信,我們都是從文章對人物的什麼描寫中體會出來的呢?

15、對,這也是《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在刻畫人物方面的一個重要的方法,因爲只有通過語言的描述,才能幫助我們更加深入的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16、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同學們自己當導演,邀請你喜歡的合作伙伴,把你們認爲課文中印象最深、最喜歡的片斷表演出來,哪一組願意先來試試呢?

17、這幾組同學表演的非常好,除了這幾組同學之外,我想在座的同學也許也有很多的話想說,那麼就請同學們把你們最想說的話用一句話表達出來,他它送個故事中的他們,同時也送給今天在座的我們好嗎?誰先來說?

(學生彙報。)

18、諸葛亮把借箭的過程安排的嚴密妥當、滴水不漏,不僅讓周瑜歎服不已,更讓我們後人佩服稱讚,通過草船借箭這課的深入學習,使我們看到了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善用、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千百年來他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諸葛亮神計妙算的故事呢?

(學生彙報,多媒體課件播放空城計的故事。)

19、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就欣賞到這,課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爲單位辦一次有關三國故事的手抄報展,也可以由班長主持搞一個有關三國的故事演講會,我們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加的瞭解到有關三國的故事,另外老師也希望同學課後能認真的品讀《三國演義》這部名著,我想裏面會有更多的故事和人物讓你過目難忘的,多讀書,讀好書也是老師對你們以後的期望,你們能做到嗎?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生字,並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諸葛亮,妒忌,都督,懲罰,吶喊,丞相,神機妙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4,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經過,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部分:課前預習

在教學之前先佈置預習作業。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掌握生字的音序,部首以及在新詞中的解釋;並給難以理解的詞句標上記號。

2,思考課後作業。

3,提出自己的疑問。

教學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收集,整理有關信息。如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明白的詞句。

第二部分:課堂導讀(第一課時)

一,解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並及時進行正音。注意下列讀音:

擂應讀léi 丞應讀chěng

2,出示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後結合課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學生可能提出下列問題)

爲什麼周瑜要逼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爲什麼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

爲什麼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兒"並連接起來

爲什麼曹操不用火箭

爲什麼諸葛亮要請魯肅一起去"借箭"

諸葛亮怎麼知道第三天會有大霧

對於學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教師相機進行解答。

二,深讀課文(25`)

1,分角色朗讀課文對話部分(第二自然段),瞭解事情起因,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通過前面的閱讀,大家知道周瑜爲什麼要諸葛亮負責趕造十支箭嗎 (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能要陷害諸葛亮)周瑜是怎麼把這個任務交給諸葛亮的,諸葛亮又是怎麼把這個任務接下來的,讓我們來讀讀他們的對話部分。在讀的過程中要想想,從他們的話語中體現了他們的什麼意思。

從周瑜的"水上交戰,有什麼兵器最好 "" 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託。""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等語言,體會周瑜表面客氣,暗藏殺機的陰險心理;從諸葛亮"用箭最好","都督委託,當然照辦","只要三天","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 我願立下軍令狀"等語言,體會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指導朗讀:我們明白了他們兩人的內心想法,那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來把他們的內心想法表現出來呢

2,朗讀草船借箭部分,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到了第三天,果然下起了大霧。諸葛亮邀請魯肅一起去"取箭",如果你是魯肅,你會發現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處。請大家朗讀借箭部分。

教師參與討論,點拔引導。扣住有關詞句感悟以下幾方面的意思,從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安排周密。準備二十條船,佈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條船上還站着二十個軍士。把船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兩面受箭。

熟悉氣象。對天氣早有預測,熟悉氣象。

瞭解對方。"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可見諸葛亮對曹操的性格把握很透。

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積

極思考給予讚揚,特別要鼓勵那些有創見的看法,不要太強調學生見解的正確與否。

從我們剛纔的分析,你認爲諸葛亮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 (神機妙算)

三,鞏固印象:(2`)

1,抄寫新詞。

2,感情朗讀課文。

3,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

第三部分:遷移延伸(第二課時)

一,讓學生不看課文複述課文內容。

指名兩三名學生起來複述,再讓同桌進行相互複述。

二,組織學生即興表演課本內容。

分配角色,明確任務。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上臺表演。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多表演幾組。

三,延伸作業:

1,瞭解《三國演義》中的其他主要人物性格特點。

2,瞭解諸葛亮的其他故事。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把握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從《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汲取膽量和智慧,挑戰自我。

【教學重難點

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具準備】

幻燈。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並複習

1、齊讀課題。

2、提問:

⑴ 主要人物是誰?跟諸葛亮有關係的幾個人物是誰?

⑵ 這篇文章講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天氣怎樣?回來時如何?

⑶ 借箭時,船怎樣受箭?

⑷ 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非常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書:神機妙算)

二、新授

1、老師就這些內容(幻燈中提示的課文借箭的因素)讓同學們會去思考。爲什麼諸葛亮能夠神機妙算?你怎樣看諸葛亮這個人,老師讓同學們感悟諸葛亮其人,準備了嗎?

2、提出要求:

同學們,可以談上幾句,也可以談上一段,還可以談上一篇,聽到別的同學的發言也可以隨時補充,發表自己個人見解。

3、瀏覽課文,整理思路、內容,準備彙報:

4、學生彙報,教師適當予以引導,補充,點撥並板書,隨即進行朗讀訓練:

⑴ 諸葛亮和魯肅笑着說的話。

⑵ 周瑜與諸葛亮,魯肅與諸葛亮之間的對話。

⑶ 教師引導學生從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籌劃四方面去體會諸葛亮神機妙算。

5、學完課文,你還有哪些發現和見解?

6、小結:

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談笑風生中,輕鬆獲得十萬支箭。又不至於和周瑜發生正面衝突,顧全了孫劉聯合的大局。

【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機妙算 曉地理 能力+自信=成功

善之人

巧籌劃

【課後作業】

1、必作:自述課文或編課本劇。

2、選作:寫一寫《小議妒忌》。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妒、督、魯”等10個生字,會寫妒、忌、曹、督等14生字,會寫商議、推卻、探聽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2.認識學習以記事爲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瞭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1.查找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國演義》人物資料。

2.準備《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影視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從《赤壁之戰》故事引入。

師:《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人物或機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別成功,其中諸葛亮這個人物尤其生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以諸葛亮與周瑜爲主的課文。

2.揭題、讀題。

3.審題。

什麼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麼意思?

4.再讀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出示:誰草船借箭?爲什麼要草船借箭?怎麼樣草船借箭的?最後借到了箭沒有?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回答問題。(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經過、結果。這也是在解決課後第二題)

2.我們把草船借箭的經過看成借箭前的準備和借箭的過程。

3.自學課文字詞,標好節號,讀通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趕造十萬枝箭

借箭前的準備:草船、軍士

草船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歎服

4.據此提綱給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

四(10自然段)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l段。

什麼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從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指名2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2節,師讀旁白。

大家聽2個學生對話共幾輪,爲每一輪編上序號。

(2)每一輪對話中,都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麼想的吧。

3.學習第一輪對話。

(1)齊讀,邊讀邊根據老師提的問題想想周瑜是怎麼想的。

師問:周瑜是大都督,難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問。

(2)那周瑜這時心裏是怎麼想的呢?兩人一組討論。

交流:2人一組,一人讀周瑜說的話,一個說周瑜的心理活動。(可發揮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這樣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會說是弓箭,那樣就正合我意”……

(3)過渡:顯然,周瑜正在設計想陷害諸葛亮,那他怎樣一步一步進行下去的呢?

4.學習第二輪對話。

(1)指名2人讀對話,師在其間提問讓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動。

“公事”是什麼意思?“推卻”又是什麼意思?爲什麼不能推卻?(周瑜以公事來壓諸葛亮,使諸葛亮無法不答應。)

(2)同桌一起像剛纔一樣討論周瑜的心理活動。

交流:“我用公事來壓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學習第三--六輪對話。

(1)分四組討論~六輪對話,學着剛纔的方法,先分角色對話,再說說周瑜的心理活動。

最後一輪,周瑜沒有問話但有動作──裏軍令狀、白酒招待

(2)討論、交流。

6.小結,我們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緊逼,把諸葛亮圈入了他設置的圈套。從每一次對話中,我們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讓周瑜計劃得逞了。真的是這樣嗎?

A、思考:諸葛亮在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怎樣?

B、他爲什麼答應周瑜如此難辦到的任務?默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

(1)(諸葛亮其實已識破了周瑜的計劃,但他以國家大計爲重,爲水戰勝利考慮,不顧個人恩怨,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

(2)分組分角色,指名一生讀旁白,朗讀第1.2節,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四、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而諸葛亮更是立下軍令狀,那麼事情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語文《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爲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同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二、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四、教學方法

以讀爲主,以讀促思,以讀促悟。

五、學習方法

自讀自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六、教學設計

1.快速讀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爲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講曹操借箭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講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

第三部分(6-9):講草船借箭的經過。

第四部分(10):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嘆不如。

2.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藉助周瑜的話,概括出諸葛亮的特點。

(隨着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諸葛亮 神機妙算)

3.逐段精讀課文,自主探討,說一說諸葛亮都做了些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教師可做一些適當的引導)

如第一部分:諸葛亮爲什麼敢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第二部分:爲什麼跟魯肅借船,而又不讓告訴周瑜?第三部分:爲什麼選擇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爲什麼把船連起來,排成“一字兒”?爲什麼讓軍士擂鼓吶喊?爲什麼先船頭朝西后船頭朝東?……

(學生弄清這麼多爲什麼後,學生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就會有所領悟。)

4.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者不懂的問題,跟大家討論。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可相機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如“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教師在大家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內容梳理清楚。)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知人心(板書:知人心)即對身邊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瞭如指掌。

周瑜:諸葛亮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已看透了周瑜意欲加害的用心,因爲十天無論如何也“造”不出十萬支箭。但他不動聲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並按周瑜意願立下軍令狀,周瑜大喜過望,以爲陰謀得逞,實際上諸葛亮早有妙計在胸;他也清楚周瑜聰明過人,所以借船之事,不讓魯肅告訴周瑜。

魯肅:諸葛亮深知魯肅忠厚老實,因此特向他借船並且讓他保密。

曹操:諸葛亮也清楚曹操用兵謹慎小心,看不清虛實,絕不會輕易派兵出動,因而霧夜大張旗鼓佯攻曹營。

(2)有豐富的知識(板書:懂知識)

①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敢於立“三天交十萬支箭”的軍令狀,這是他知道第三天的四更時分一定有大霧(有天文方面的知識);

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③箭取到手後,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要追也來不及了。(精通地理)

(3)有膽量(板書:有膽量)

面對強大的曹敵,諸葛亮敢帶着600個軍士親自去取箭。

以上這三方面都是草船借箭的原因,在這裏我們不能不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產生敬佩之情。畫簡筆畫,即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課出現了四個主要人物,性格鮮明,語言各具特點。周瑜的陰險狡猾,諸葛亮的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魯肅的忠厚老實,曹操的謹慎多疑,都體現得很充分。要通過朗讀把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

如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就很能反映兩人的個性特點和內心活動。要讀出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爲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組合,把這一部分內容演一演。

6.複述課文。

本課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強,可按“思考·練習”第一題的要求首先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敘述順序。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學生比較充裕的時間練習。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讓學生通過合作複述、接龍複述等形式,練習複述課文。

7.課後作業。

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