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2.81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教學重、難點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課前準備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有關母雞的趣事(農村的學生可通過實地觀察瞭解,城市的'學生可通過閱讀、上網、請教他人、利用音像資料等方法進行7解)。

教學過程

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整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在熱愛生活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裏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讀閱讀目標。

a、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b.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流利。

c、理清文章條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d.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隻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不同之處:《貓》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終是喜愛的情感,而本文體現的是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彙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a.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討厭母雞。”“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b、作者分別通過哪些事例具體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如:隨處亂叫 欺軟怕硬 發狂炫耀 負責 慈愛 勇敢 辛苦)

c、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爲“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爲什麼?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辨褒貶,積累語言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所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採蜜本”上。

反覆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

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遊藝活動等,使學生透過地名,瞭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在收集、介紹地名的過程中,用自己獲得的識字方法自覺識字。

教學重點:

掌握更多有關地名的知識,學會整理信息,激發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讀地圖、調查訪問、收集資料、遊藝活動等,使學生透過地名,瞭解歷史文化知識,學會整理資料、提取信息、撰寫調查報告,體會其中的文化。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在我們學校和家庭的周圍,有許多有趣別緻的地方,它們有的折射出當地風土人情的影子,有的記載了歲月更迭的變化,有的對應着祖國的錦繡河山……許多地名都蘊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出示:丁丁家鄉的地圖

觀察丁丁家鄉的地圖你發現了什麼? (同學們自由說一說)

小組討論:你發現丁丁家鄉的地名有什麼特點?你瞭解這些地名的人文內涵嗎?

2、小組交流。

如:中山路、魯迅公園這是人的'名字。

香港路、哈爾濱路、北京路、上海路等,這些是城市的名字。

八達嶺團島、小魚山等這些是地理的名稱。

……

3、找來自己家鄉的地圖,看看家鄉的地名有什麼特點?

日積月累。

同學們在課餘時間收集了不少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地名,現在我們將這些地名進行分類。

含有方位的詞;表示顏色的詞;含有和水有關的詞;含有地方特產的名稱;人名;姓式。

你在收集、介紹城市名字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樣解決的呢?

接着課本中的地名往下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請大家看老師寫一個字“聽”,自己讀讀看。誰會用它來組詞?

老師聽了大家的發言,覺得有兩點特別好:首先,大家的發言沒有重複的。“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其次,大家在組詞的時候,有的同學把“聽”放在詞的前面,有的放在後面,字放的位置不同,組的詞就多。以後我們知道了,組詞的時候,可以把要組的詞放在不同的位置,這樣,我們的詞彙就豐富了,就美了,思維也就活躍了。

2.譬如說剛纔有同學說到的“傾聽”“聆聽”這些詞就非常好。就是說,我們在聽的時候,不但要用耳,還要用心,這樣才能聽出味道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廣東省肇慶市的鼎湖山聽泉。

3.寫題

4.齊讀課題

5.師介紹:鼎湖山是我國的風景區。那裏羣峯羅列,古木參天,鳥語花香,滿目青翠;那裏不但有浩瀚的林海,更有高懸的飛瀑,成爲鼎湖山的一大特色。你想,既然是聽泉,主要聽什麼?

6.檢查預習:預習了課文,你覺得鼎湖山的泉聲怎樣?課文哪幾節寫了泉聲?

二、自學課文,思考問題

我們只是預習了課文,就感覺到了鼎湖山泉聲的美,如果我們用心細讀課文,一定會對這泉聲有更深刻的瞭解。我們來讀課文描寫泉聲的第二節和第四節,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的方式不同,但內容是一樣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那就是:作者聽到了怎樣的泉聲?

三、講讀第二節

(一)課文第二節主要寫了作者白天聽泉。他聽到了怎樣的泉聲?

1.(找句子)點出:淙淙指讀

2.(找句子)點出:不絕於耳理解詞意讀詞讀句

3.(找句子)點出:清純悅耳指讀齊讀句子

4.(找句子)點出:歡快活潑齊讀句子

(二)教師小結:

在輕紗似的薄霧中,鼎湖山的泉水交錯流瀉,時隱時現。清純悅耳、歡快活潑的泉聲和安詳厚重的鐘聲匯成一片美妙的音響,在每一位遊客的耳邊、心頭回蕩。能把這一節讀好嗎?

四、講讀第四節

到了晚上,山中萬籟俱寂,只有泉聲一直傳送到枕邊。一路上聽到的各種泉聲,這時候躺在牀上,可以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看第四節,作者主要寫了哪幾種泉聲呢?

1.媒體點出:小溪、澗水、無數道細流、飛瀑急流

2.請你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聽聽這是哪一種泉聲?(播放媒體)

3.作者主要寫的就是這四種泉水的聲音。齊讀這段話。

4.夜是那麼的寂靜,作者身處山中,耳邊傳來豐富多彩、不絕於耳的泉聲,他不但在用心聆聽,更在細細品味。下面老師給大家放一段畫面,請大家和作者一樣細細品味。注意:我們不但要用眼看,還要用心聽,更要用心品味。一會把你的感覺告訴大家。(播放媒體,師配樂朗讀)

5.學生談體會。

6.師相機播放樂器聲,同時媒體出現:輕柔清脆、厚重回響、雄渾磅礴

7.讀好這些詞。

8.引說:這輕柔的聲音其實是——小溪的聲音;

這清脆的聲音其實是——澗水的聲音;

這厚重回響的聲音其實是——無數道細流的'聲音;

這雄渾磅礴的聲音其實是——飛瀑急流的聲音。

9.鼎湖山的泉聲真像音樂一樣妙不可言啊!這就是作者用心聆聽、品味的結果。

10.把你品味到的所有感覺放到文字中,通過讀來表現。

11.指讀。

12.分角色讀。

13.師通過提問總結“這小提琴是誰拉響的?這琵琶是誰彈響的?這大提琴是誰撥響的?這銅管齊鳴是誰奏響的?”(大自然)

14.引讀:更令人稱奇的是,還有一些泉聲——

五、總結。

在這萬籟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聲如歌、如詩,多姿多彩,不絕於耳。美嗎?妙嗎?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它借鼎湖山清純悅耳、歡快活潑的泉聲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動聽的樂曲,讓人不由自主地喜愛上它。當然,這些樂曲只有用心聆聽、品味才能聽出來。作者就是因爲用心聆聽、品味鼎湖山的泉聲,才深深地喜愛上了它,使這泉聲汩汩地流進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進了你的心田。

六、作業。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的朗讀,感受到鼎湖山泉聲的多美響,感受到泉聲的豐富變化,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評賞析感受到泉聲的美妙,在讀中感悟。

2.通過想象,感受到泉聲的變化多端,體會泉的趣味。

三.教學準備

錄音,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聽泉》(齊讀)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留下了一個問題:泉聲是怎樣?現在我們一起來細讀課文,隨作者去聆聽、辨識、品味。

(二)新授第二段——感受泉聲多美響

過度:請大家自己讀讀第二節,邊讀邊想象這幅情景。

1.自讀第二節。

2.交流各自想到的內容。

3.學生再讀該節,作者看到怎樣的清泉,聽到了怎樣的泉聲?畫出有關的句子。

4.交流。

過了寒翠橋,就聽到淙淙的泉聲。

——淙淙可以看出泉聲很響。很好聽。

進山一看,草叢石縫,到處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豐林茂,一路上泉水時隱時現,泉聲不絕於耳。有時幾股泉水交錯流瀉,遮斷路面,我們得尋找着墊腳的石塊跳躍着前進。

——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泉水很多)

——哪些詞語讓你特別能體會到?(到處、涌流、時隱時現、不絕於耳、交錯流瀉,遮斷路面)

——指導朗讀。讀出一種愉快的感覺。(練讀、指名讀、齊讀)

泉水隱到了濃陰的深處,而泉聲卻更加清純悅耳。忽然,雲中傳來鐘聲,頓時山鳴谷應,悠悠揚揚。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活潑的泉聲,在雨後寧靜的暮色中,匯成一片美妙的音響。

——你體會到了什麼?(泉聲很好聽)

——從哪些詞語上特別可以體會到?(清純悅耳、歡快活潑、美妙的音響)

——聽安詳厚重的鐘聲和歡快活潑的泉聲融合在一起的錄音。說說聽到的聲音。

——指導朗讀。通過輕重的變化讀出泉聲的清純美妙。(練讀、指名讀、齊讀)

愈往上走樹愈密,綠陰愈濃。溼漉漉的綠葉,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涌向山頂。

——指名讀。

——這句花雖然沒直接寫到泉水,但細讀卻也能體會到,自己練練。——說說體會。(正因爲有了這麼多的泉水的滋潤,樹木纔會長得這麼茂盛)

——齊讀。

過度:第三節起了過度作用,慶雲寺裏繁花似錦,古樹參天,都是因爲什麼呀?(泉水的滋潤)

(三)教學第四節

過度:借宿在慶雲寺,作者聽到的泉聲和白天聽到的有什麼不同呢?請大家自己讀第四節,體會體會,並畫出描寫泉聲的句子。

1.生自讀並畫出句子,師巡視。

2.交流句子。

那像小提琴一樣輕柔的,是在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那像琵琶一樣清脆的,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那像大提琴一樣厚重回響的,是無數道細流匯聚於空谷的聲音;那像銅管齊鳴一樣雄渾磅礴的,是飛瀑急流跌入深潭的聲音。

——說說這分別是什麼地方的泉聲?

——同學們能把這幾句話換一種說法表達嗎?

用上:那是()的聲音,多象()一樣()呀!

——師:果然不同,此時不僅能辨識出是什麼地方的泉聲,還能品味出音樂般的美妙。

——想聽一聽嗎?(師放不同泉聲的錄音)邊放邊講解各種泉聲。聽,這是草叢中流淌的小溪的聲音,這是在石縫間跌落的澗水的聲音……

——請大家練習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好嗎?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這裏採用點評、鼓勵、個人競賽、教師範讀、音樂創設情境等方法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多層次,大範圍的朗讀訓練)

過度:作者還聽到哪些泉聲?

還有一些泉聲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忽清忽濁,忽揚忽抑,是泉水正在繞過樹根,拍打卵石,穿越草叢,流連花間……

——指名讀,齊讀。

——你體會到了什麼?(泉聲很美,變化很多)

師相機板書:泉聲美妙

3.配樂齊讀第四節。

(四)教學第五節

過度:鼎湖山的清泉只是給人美妙的享受嗎?它還有什麼作用呢?

1.學生回答問題。(滋潤樹木)

2.師小結:是呀。清泉讓鼎湖山四季如春,綠樹成陰,繁花似錦,讓那兒充滿了蓬勃的生機。

3.齊讀第五節。

師相機板書:泉水潤物

(五)總結課文

1.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學習,解決了我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擦去課題下的問題)

2.師:同學們,大家愛泉嗎?作者也是如此。這樣的泉是多麼美好啊,叫人看了不忍離去,難以忘懷。我們希望泉常清,泉常鳴,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美好的大自然永遠充滿生命力!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4

一、教學要求: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聯。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初步瞭解春聯的特點,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誦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3、通過朗讀感受音律美,領略祖國語言的無窮奧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對課文中出現的五副春聯的理解以及讓學生初步瞭解春聯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課文中出現的春聯的特點:對仗、音律美,這些因爲是初次接觸,學生可能較難理解。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收集春聯。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音樂《恭喜發財》,談話:在剛纔的歌曲聲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過春節的熱鬧氣氛。春節到了,人們都要放爆竹、吃年夜飯,還有很多人家會在大門上張貼——大紅春聯。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馮老師相信大家對春聯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那誰能來說一說一副春聯一般由哪幾部分組成呢?(上聯——右手邊;下聯——左手邊;有的上面還有橫批)。

3、這些春聯給節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其實,春聯中還包含着很多學問呢,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研究春聯。揭示課題,板書——春聯。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如何開頭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根據本課實際,我在開頭就創造了一個節日的氛圍,一曲熱鬧的《恭喜發財》,同學們馬上被帶到了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氣氛中,學習的慾望也大大增加了,不知不覺進入了學習狀態。)

(二)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談話:春聯是各種各樣的,它們反映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下面,老師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用“~~~”畫出這自然段中的春聯,用“——”畫出這些春聯反映的內容。板書:內容

2、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3、彙報。

(1)你們畫了那些春聯?(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

我們一起把畫出的春聯讀一讀。

(2)誰來把你找到的描寫春聯有哪幾方面內容的句子讀一讀。

(內容有描繪美麗春光的、有展現祖國欣欣向榮的、有歌頌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有表達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的)

我們再一起把畫出的句子讀一讀。

4、過渡:大家讀得很準確,下面請大家再大聲、有感情地讀讀這些春聯,讀完之後想一想:如果過年了,你會選擇哪副春聯貼在你家大門上呢?你可以用這樣的句式說:我喜歡的春聯是——,它——(反映了什麼內容),這副春聯的意思是:——。

5、全班交流。

(1)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a.誰來試着讀讀看。

b.點撥。從哪幾個詞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綠、杏花紅)

c.你能來讀好它嗎?(個別、集體)

e.練習朗讀。這副春聯描繪的景色真美呀,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副春聯,把這麼美的景色快速地記在腦於裏。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

a、誰再來試着讀一讀。

b、點撥。什麼叫“欣欣向榮”啊?你從哪裏感受到祖國的欣欣向榮?(千山秀、百業興)你能帶着你的這種感覺把這副春聯讀好嗎?(個別、集體)

c、這裏的“神州”指的是什麼?(祖國大地)

d、練習說話。祖國是欣欣向榮的,我們海口也是欣欣向榮的。你能聯繫實際說說我們家鄉海口有哪些欣欣向榮的景象嗎?

e、練習朗讀。讓我們用自豪、高興的語氣來再讀讀這副春聯。快速把它記在腦子裏。(指名背、齊背)

(3)過渡:課文中還有兩種內容的春聯,出示: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你能說說這兩副春聯反映的是書上哪方面的內容?從哪幾個詞中可以看出,它們又是什麼意思呢?請各小組進行討論。

(a)誰來講講你們的討論結果?(教師可適當地點撥)

提示:“門第”指的`是人家。“竹”指的是爆竹。(引申)

“歲”在這裏指的是一年。

(b)下面考一下大家的反應能力,我說內容大家馬上把相應的春聯讀出來。

6、小結春聯的內容,引讀:(板書;各種各樣)

作者一共介紹了春聯四個方面的內容,這些春聯有的描繪了——有的展現了——有的歌頌了——更多的是表達了——這些春聯給節日——我們瀏覽着各種各樣的春聯,就像是——誦讀着這些春聯,你會感到——

7、拓展練習。

老師今也帶來了幾副春聯,請同學齊讀,想想這些春聯它屬於哪種內容呢?請你試着連連看!

描繪美麗的春光家家致富家家樂,處處迎春處處歌

展現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豔陽照大地,春色滿人間

歌頌勞動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祖國與天地同壽江山與日月爭輝

表達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四化宏圖展,九州春意濃

(設計意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爲學生創造和提供積累優秀語言文字的機會。春聯的內容廣泛,正是學生積累語言文字的良好素材。課文中介紹了四大類春聯內容,爲了使學生既愛讀愛學,又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積累語言。我先指導學習第一副春聯“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先感知描寫的內容,再讓學生體會從哪裏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這樣學生一下就抓住了重點詞“芳草綠”、“杏花紅”,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氣息,同時加深了對春聯描寫的內容的印象。其餘3副春聯,則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理解內容,感受春聯描寫的意境。)

(三)精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過渡:春聯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它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內容,還有一些特點呢?不信我們一起看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板書;特點

1、指導理解“對仗”。對於對仗,大家一定不明白,書中給我們舉了個例子,我們一起來讀讀。

出示: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

a、這幅春聯上聯是——(綠柳舒眉辭舊歲),下聯是——(紅桃開口賀新年),數一數,上聯有幾個字?下聯呢?上下聯字數——(相等)

b、再仔細看看,上下聯中哪些詞和哪些詞互相對應?這就叫做詞類——(相當)現在,誰結合我們剛纔的討論,能簡單地告訴老師什麼叫對仗?

2、引讀:看了這幾副春聯,我們可以發現每副春聯的上下聯不僅……而且……這就是一開始所說的,春聯是講究對仗的。

3、剛纔大家讀得有點平淡,其實讀春聯也和讀文章一樣,要有輕有重,有快有慢,有高有低,要讀得動聽一些,用書上的詞來形容,就是讀起來要——(抑揚頓挫,和諧動聽)誰來試試?(個別、集體)。

小結:你們讀得真好,讓老師感受到了其中的聲律美,讓老師領略到了祖國語言的無窮奧妙。這就是春聯的第二個特點。

4、同學們知道了春聯的這兩個特點後,我又要考考大家了。這裏有幾副春聯的上聯,請大家爲它在後面找出正確的下聯。(點擊課件)

出示:載歌載舞慶新春人新事新時代新

碧波跳紅鯉同心同德於四化

山美人美風光美綠水躍白鰱

5、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讀讀課文的二、三兩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作爲小品文,就應該讓學生有所得。基於這一點,我把了解春聯對仗和聲律美的特點作爲另一個教學重點。"對仗""聲律美"這些內容較爲煩瑣,理解起來也有困難,那麼教學上就以學生的朗讀感悟爲主,以讀促析,以讀促悟,讓學生在讀中感知特點,在讀中體會特點,讀出感受,讀出語感來。)

(四)精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什麼?

2、出示:“開卷有益”齊讀。“卷”有兩種解釋(l)試卷;(2)書本。請爲它選擇正確的解釋。你能說說“開卷有益”是什麼意思嗎?

3、聯繫上下文說說爲什麼讀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板書:值得一學

4、小結:是啊,多讀讀春聯,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下課以後你可以收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春聯把它背出來。

(五)、拓展練習

1、對對子。(點擊課件)

剛纔我們讀了那麼多精彩的春聯,下面我們也來試試寫寫。

藍天對()珍禽對()

成功對()明月對()

勤奮對()細雨對()

開花對()高山對()

地北對()林深對()

細雨對()桃紅對()

地北對()藍天對()

芳草綠對()古木參天對()

凱歌迎大地對春色滿()

山河增秀色對()

山美水美春光美對()

2、補字成句。(點擊課件)

風拂千條柳,雨()萬朵花。

小草萌芽思春暖,紅梅傲雪鬥()()。

處處紅花紅處處,重重()()()()()()。

3、課件出示“找朋友”。老師還想請大家來幫忙找一找朋友,這裏有幾副春聯,它的上聯和下聯弄亂了,你能不能來幫它找一找朋友?(點擊課件)

上聯下聯

學海無涯勤可渡山河分外嬌

碧波跳紅鯉瑞雪兆豐年神州萬象新

田園無限美書山萬仞志能攀

春風催舊歲華夏百花豔祖國無處不春光

神州有天皆麗日綠水躍白鰱

4、對下聯。快要過年了,老師想在學校門口也貼上一幅春聯,我已經想好了上聯,大家一起讀——(老師像園丁嘔心瀝血),你能對出下聯嗎?

(設計意圖:拓展練習中對對子、補字成句、“找朋友”、對下聯,既是對課文的有效延伸,更是對學生學習的延續,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培養了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究精神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總結內容,提升情感

1、師:同學們,《春聯》這篇課文爲我們介紹了春聯的內容以及特點,還告訴我們讀春聯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其實,春聯它是一種象徵,哪裏有春聯,哪裏就有華夏子孫;春聯是一條紐帶,牽動着多少漂洋過海的赤子之心;春聯是長江、長城,是黃山、黃河,樹起了中華民族的氣節,奔騰着中華兒女的激情。課後請同學們去搜集春聯,下節課我們將在班級進行交流。

2、播放音樂《恭喜發財》,(下課)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樹立一個“大語文”的情懷。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結語將這堂課的教學提升了一個層次,與中華民族緊緊相連,與巍巍華夏息息相關。工具性與人文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統一;課在喜氣洋洋的音樂中開始,又在洋洋喜氣的音樂中結束。)

六、佈置作業:抄寫並背誦課文中的五副春聯。

板書設計:

24、春聯

內容各種各樣

對仗

特點

聲律美

值得一學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中描寫的意境,感悟文中溫馨、快樂、幸福的親情。

【過程與方法】

1、指導預習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詞語。

2、閱讀和想象、品味語言結合,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之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以及“我”的幸福與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

難點

體會文中快樂、幸福的親情。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月亮船》的歌曲。

學生:蒐集一些關於月亮的古詩或一些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出示月亮圖片)同學們,看到月亮,誰能吟誦幾句有關月亮的詩詞?

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頭創作了許多流芳百世的詩詞,也讓我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除了這些古詩,還有許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們的情操。你們想聽嗎?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動聽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靜下心來,認真地聽,細細地品,讓月夜的溫馨、月光下媽媽濃濃的愛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

吟過古詩,賞完歌曲,我們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樣平靜,伴着媽媽的笑眼彎彎,我們感覺好幸福!讓我們在這種心境下跟隨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

3、板書課題:走月亮。

4、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先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初步掃除文字障礙。

2、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3、點名分段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三、集體交流

教師向學生介紹雲南、洱海、白族,出示有關雲南風景的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雲南風景有初步的印象。

1、說說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

3、讀完文章後,你有怎樣的感受?

板書設計:

走月亮

走月亮:月下散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

3、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我”獲得的無限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走月亮”中“走”的含義,感受情美、景美。

難點

理解並初步運用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自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來仔細品味,感受月光下的美。

二、初步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並思考:

①“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用“——”標記出來。

②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一個句子,用“——”標記下來。

2、引導學生彙報:

①教師相機板書:“我”和阿媽走過了小路、溪邊、田埂……

②“我和阿媽走月亮”在課文反覆出現,共出現了4次,把“我”和阿媽到過的地方巧妙地串聯起來,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個部分。

三、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導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重點體會“從洱海那邊”升起來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讓月亮升起來,文中哪兒寫月亮升起來了?誰來讀讀。

②月亮已經升起來了,爲什麼偏偏還要加上“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呢?爲什麼不說“從花園那邊升起來了”?

③引導體會美景:天上一輪月亮,水中一輪月亮,天上的月亮靜靜的,水中的月亮隨波盪漾。

④齊讀這幾句話。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重點體會:“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別的安靜。注意聽!聽我讀這四個“照亮了”,你能聽出什麼味道?是從遠處照到近處了,還是從近處照到遠處了?

②生回答。

③師引導:遠處的景物在朦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嗎?所以看起來模模糊糊,照到村頭的大青樹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腳下的路。

④再次指名讀。

3、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是怎樣的?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4、學生配樂朗讀。總結:多麼溫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1、師配樂朗讀,學生想象,體會。(引:聽!溪水在唱歌,老師彷彿看見一位阿媽牽着孩子的手,來到了小溪邊。同學們輕閉你的雙眼,放飛你的想象,趕快到小溪邊去看一看,聞一聞,你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2、學生交流。

重點引導:

①你聞到了什麼?畫出描寫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麼?(重點體會“抱”的溫暖)

③此時此刻,文中的“我”想到了什麼?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媽媽在一起,你會做些什麼?(結合生活經驗感悟)

3、小結:是呀!其實,只要我們和阿媽在一起,不管做什麼遊戲,都會感到快樂!都會感到幸福!

4、把這種快樂和幸福傳遞給你的同桌,互相讀一讀。

(三)自學第三、四部分(第6~9自然段)。

老師領大家學習了第一、二部分,接下來請同學們獨立閱讀和分析,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你喜歡一個部分自學。

1、默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標記下來,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符號。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結:是呀,“我”和阿媽走在這樣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蟲鳴、鳥飛以及果園那邊飄來的甜香,邊走邊聊,多麼甜美,多麼幸福呀!即使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走,溫情也始終互相感染着,多美的意境呀!

5、課文爲什麼反覆出現“我和阿媽走月亮”?

明確:課文反覆出現“我”和阿媽走月亮”,充分表達了“我”和阿媽在月光下散步時的幸福和喜悅之情。

(四)整體回顧。

《走月亮》這篇文章用優美的文字,領我們走過了小路、溪邊、田埂、果園、稻田,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欣賞了一幅幅詩情畫意般的美景,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溫馨、快樂、甜美、幸福。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再讀全文,用心和阿媽一起走月亮!

四、播放歌曲《母親》,昇華情感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媽在一起度過的幸福時光,不禁也讓我們想起了和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刻。其實,親情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會,就會發現,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被濃濃的親情包圍着,讓我們懷着甜蜜、幸福、感恩一起來欣賞一段歌曲《母親》,一起回憶媽媽帶給我們的溫馨、快樂、幸福、無畏……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黃繼光爲了戰鬥的勝利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用歸併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4、按要求預習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背誦課文的第8~11自然段。

教學重點

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用歸併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理解黃繼光頑強戰鬥、壯烈犧牲的段落,學習他愛國注意和國際主義的革命精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向學生介紹時代背景。

1、導語。

2、介紹上甘嶺戰役及黃繼光。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重要的戰役。1952年10月14日,侵略朝鮮的美軍向上甘嶺陣地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志願軍給予了堅決的回擊,陣地多次失而復得,戰鬥異常激烈。經過反覆爭奪,我軍收復了已失的陣地,於11月25日勝利地結束了戰鬥。戰役歷時43天,殲滅敵人二萬五千餘人。黃繼光是1950年加入民兵,第二年加入志願軍,52年10月,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

二、按要求預習課文。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詞。

(1)戰役黎明負傷持續屢次規定胸膛暈倒報仇倒塌

啓明星營長朝鮮

(2)匍匐(pufu)摧毀(cuihui)

2、注意:“暈”“朝”“屢”“役”的讀音,“黎”“暴”“塌”的寫法。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要求不加字、不減字,及時糾正錯誤。

四、分組再讀課文,討論以下問題,理清脈絡。

(1)課文講述了什麼時候的一件什麼事?

(2)這件事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3)試用歸併法把課文分成四段,並說說爲什麼這樣分?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出答案:(1、課文講述了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爲奪取戰鬥的勝利而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蹟。2、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我們可以按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把相關意思的自然段合併在一起,將課文分成四段,這種方法叫合併法。3、分段:1——2自然段,概述戰鬥的激烈和時間的緊迫。3——6自然段講黃繼光向指導員請戰,指導員答應了他的請求。7——11自然段詳細敘述黃繼光頑強戰鬥、壯烈犧牲的經過。12自然段講在黃繼光的精神鼓舞下,戰士們佔領了597、9高地。)

五、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

1、學習第1段。

(1)指名讀第1段,邊讀邊思考:黃繼光所在的營在什麼時候,接到上級的什麼命令?

學生讀課文後,找出重點句回答上述問題。

(2)投影出示重點句,討論。

“黃繼光所在的營已經持續戰鬥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奪下敵人的597、9高地。”

課堂討論:“黎明”是什麼時間?通過討論知道黎明是天快亮或剛要亮的時候。

從接受任務到完成任務大約是多長時間?戰士們在什麼情況下接受這一任務的?從哪些詞看出?說明了什麼?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如此短的時間要完成這項任務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持續”一詞是延續不斷的意思,連續了“四天四夜”說明戰鬥很激烈,時間緊迫。)

(2)指導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戰鬥的激烈和時間的緊迫。

(3)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段意:接受命令。

二、學習第二段。

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黃繼光爲什麼要主動請求任務?小組討論後回答。

2、理解重點句子:

(1)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回來。

“屢次”上什麼意思?去掉這個詞行不行?爲什麼“屢次突擊”都沒有成功?

“屢次”是多次的意思,去掉這個詞就成了一次突擊了,有了這個詞更能說明任務艱鉅。

指導朗讀這句話。“屢次”“比雨點還密”“壓”要重讀。

(2)分組討論句子:

黃繼光憤怒地注視着敵人的火力點,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戰鬥員說:“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讓祖國和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注意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第二段,說說這一段寫什麼?

(請求任務)

小結學習方法:先帶着問題讀課文;再體會重點詞語、句子意思,並有感情地朗讀;最後想一想這一段的意思,用四個字概括。

三、根據上述方法,自學第三段。

1、分組學習,討論,朗讀。

出示要思考的問題:(1)黃繼光和兩位戰士是怎樣衝上去的?

(3)黃繼光負傷後又怎樣做的?畫出描寫黃繼光動作的詞。

(3)是什麼力量使他用自己的胸口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2、以小組彙報學習情況,教師注意重點引導比較以下句子,並加強指導有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1)戰士們屢次突擊,都被比雨點還密的槍彈壓了下來。

子彈像冰雹一樣射過來。

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全文三次出現把子彈比作雨點、冰雹、暴風雨的句子,說明敵人的火力點越來越強烈,戰鬥越來越激烈,但黃繼光卻沒有退卻,表現的英勇頑強。)

(2)他用盡全身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體會句中的數量詞和省略號,表現了黃繼光的頑強的意志。)

(3)啊!黃繼光突然站起來了!在暴風雨一樣的子彈中站起來了!

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

(比較兩次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站起來,體現他對敵人的仇恨和他同敵人拼到底的決心。尤其是第二次,說明了啊爲了戰鬥的勝利,決定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

3、段意:英勇獻身

四、學習第四段。

1、齊讀後,讓學生理解:“戰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衝。”

2、歸納段意:佔領陣地。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注意從黃繼光的語言、行動,讀出戰鬥環境的險惡和黃繼光堅強的意志,體會他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精神。

2、結束語:

二、指導背誦8——11自然段,練習背誦。

三、鞏固及加深練習。

1、組詞。

役()屢()暴()塌()膛()

設()縷()爆()踏()躺()

規()()()暈()()()

啓()()()()黎()()

朝chao()zhao()鮮xian()xian()

2、選詞填空。

戰鬥戰役戰爭

上甘嶺()是抗美援朝()中,其中奪取敵人的5979高地的()是關鍵的一仗。

(提示:戰爭>戰役>戰鬥)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4字詞語。

2、抓重點詞語、激發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形式,感受白鵝高傲的特點

3、知道白鵝性格高傲這一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來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瞭解豐子愷先生是怎樣寫出鵝“高傲”的特點。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師:一提到鵝,大家都會想起《詠鵝》這首詩,哪位同學能背誦這首詩?(生齊背)這首詩描寫了鵝色彩的美麗和姿態的優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白鵝》這篇課文,進一步瞭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的特點。

2、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檢查同學們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出示生字:頸、厲、吭、吠、苟、倘、脾、供。指名認讀,組詞。

【設計意圖:在談話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回顧整體,理清主線

1、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師:對呀,這真是一個特別、非常、十分高傲的動物,那麼在以後的相處中,豐子愷先生髮現,它的高傲還表現在哪些地方呢?(引讀、板書)[叫聲、步態、吃相]

3、你是從哪知道的呢?你真會學習,那麼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總起句”。)

【抓住主線“高傲”,能使學生有明確的讀文目的。】

三、研讀課文、領悟寫法: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鵝的“叫聲、步態、吃相”寫具體的?用自己的方式畫出有關句子,從中體會鵝的高傲。

(一)叫聲:(第3自然段)

通過展開想像體會鵝叫聲的高傲,並指導朗讀,讀出鵝的高傲、盡職。

(二)步態:(第4自然段)

1、師:鵝不僅叫聲高傲,它的步態也是那麼與衆不同。

小聲讀讀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鵝的步態是什麼樣的嗎?

2、生彙報。

師:什麼是“淨角”?

“淨角”是京劇中的一種角色,也叫“大花臉”,你們見過淨角出場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淨角出場是什麼樣?師邊講解,邊表演。

我們的大白鵝走起路來的樣子,就像我們剛纔看到的淨角出場一樣,大模大樣的,特別的高傲。

出示鴨、鵝步態的句子指名讀。

師: 豐老先生爲了突出鵝的步態,還把鵝和誰做了一個比較呀?

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步態有什麼不一樣?

誰能聯繫描寫鴨子和鵝走路樣子的詞語,試着來演一演。

指名,一人演鵝,一人演鴨子。

師:豐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僅僅用了2個4字詞語,就把鴨子和鵝步態各自不同的特點描寫的這麼準確、形象!(體會“對比、擬人”的寫法。)

3、請你再來放聲自己讀讀第4自然段,邊體會白鵝步態的高傲,邊感受這精煉的語言吧。(自己放聲讀一讀)

(三)吃相:(5-7自然段)

1、師:鵝的'步態和叫聲夠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麼。如果讓你用一個4個字的詞語來形容鵝吃飯的特點,你想用哪個詞?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絲不苟……

師:“三眼一板”在詞典中是什麼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條理。這裏指 鵝的吃法刻板,從不改變。)

那你能結合這段文字說說,從哪兒最能表現鵝吃法的“三眼一板”。

(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師:你們瞧,鵝吃飯的時間不變,吃的東西不變,就連順序也一點都不能變,多有趣呀!誰能讀讀這一段,把它吃飯時三眼一板的樣子讀出來。

2、師:這鵝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讓我們發笑。你還能從那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來讀讀第6自然段,把你認爲最有意思的地方讀給同桌聽聽。

師:作者就是喜歡它,喜歡它的高傲,怪脾氣。

板書:喜愛

【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爲習作積累詞彙、方法。】

四、總結概括

本文作者運用了生動準確、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描寫,勾畫出了一隻惹人喜愛的白鵝,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

五、佈置作業:(落實日日清)

小練筆:請同學們課下也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試着用我們發現的寫法(對比、反語、擬人),把它的特點寫出來,把你對它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

板書設計:

叫聲

13白鵝 高傲 步態 可愛吃相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會二十個生字,會認字九個,會寫字十一個。理解“遜色、馳名中外、絢麗、繁榮”等生字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覆朗讀,熟讀成誦。嘗試運用所學到的略讀課文的方法,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比喻等表達方法在課文中的作用。積累優美的詞句、語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略美麗而迷人的秋色,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的景象。通過學習,使學生熱愛秋天。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秋天的美麗、感受秋天成熟與繁榮。

2.能抓住富有秋天特徵的大海、藍天、柿樹、葡萄等事物,體會秋天成熟與繁榮。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觀察秋天裏的景色。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談自己心中的秋天。

1.課件出示:秋天的圖片

教師導語:同學們,秋天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邊,通過你的觀察,你能把你眼中的秋色告訴大家嗎?

2. 師生交流。

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知,欣賞作者筆下的秋天。

過渡:有一位叫峻青的作家也觀察了秋色,想去看看他眼中的秋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讀:走進課文,感受迷人的秋色。自由讀文,如果有哪個字不太熟悉,想辦法自己解決,哪句話不太好讀,可以反覆練習,讀好了,再往下讀,這樣讀一遍你就會有很大收穫。

二讀:個別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留心自己剛纔讀書時不認識的字。並找一找文中作者觀察秋天的美景後,讚美秋色,喜愛秋天的句子。

三、品讀感悟,迷人的秋天。

1. 交流:作者讚美秋色,喜愛秋天的句子。

課件出示: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我喜愛這絢麗燦爛的秋色,因爲它表示着成熟和繁榮,也意味着豐收和歡樂。

2. 交流理解“絢麗燦爛”“成熟”“繁榮”“豐收”“歡樂”,字字句句飽含作者濃厚的感情。

3.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

提出中心話題:“從課文的那些地方體會到秋色是迷人的,絢麗燦爛的,秋天是成熟、豐收、歡樂的季節?”

4. 生默讀思考,畫出相關語句。

 四、師生交流,體會絢麗燦爛的秋天。

1. 暢談交流: 讓學生結合文本或生活實際觀察,談出自己的理解。感悟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讀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出對秋天“表示成熟和繁榮,也意味着豐收和歡樂。”的喜愛。如:

體現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柿子紅得像一片火;蘋果逗人喜愛;山楂綴滿枝頭;葡萄如水晶和玉石雕刻,晶瑩透明。 讀中體會作者的比喻手法。把各種水果水靈靈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2. 課件出示:

結合學生的感受,相機出示秋高氣爽、柿樹、蘋果、山楂樹、葡萄等秋天的圖片,引導學生感悟秋之美,體會讀出秋的絢麗,秋的豐收。

3. 整體回讀,配樂朗讀。

 五、走近秋天,昇華對秋的喜愛。

1. 播放秋天的'錄像

2. 說秋天,此刻,你眼中的秋色又是什麼樣子的?

3. 贊秋天,此刻,你要對這美麗的秋色說些什麼?

 六、拓展閱讀。課件展示

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楓橋夜泊(唐?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七、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 教師出示生字“你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誰願意當小老師教教大家?”

引導學生互相教大家記字,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相機指導學生組詞和造句。

2. 學生獨立寫字。

八、拓展延伸

1. 蒐集秋天的詞語、句子,讀關

於秋天的文章、詩詞。

2.描繪出最令你感動的秋天的場景。

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生活積累,爲閱讀學習打下認知和情感上的鋪墊。

語文學習中,理解內容,體驗情感,都要以學生的充分閱讀爲前提,因此,各種形式的反覆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歌內容及在聽讀中識記生字。培養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自主識字的能力。

詞語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本環節教師先引領學生掃清生詞的障礙,在解決生詞的過程中,體現語文學習實踐性的特點,運用找一找、讀一讀、做一做、說一說等方法來解詞,豐富了課堂內容。

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爲更好的學習課文打基礎。

3.抓住重點,體會秋的美麗。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對秋天的喜愛,提倡個性化朗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到秋色是絢麗燦爛的,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榮,也意味着豐收和歡樂。

採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注意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及讀法,讓學生從同學和自己的個性化朗讀中體會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加深學生對秋天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拓展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由於閱讀內容與課文結合較緊,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對這些優秀詩文進行誦讀,進而達到積累、欣賞的目的。

應視需要而定抓住有利的時機引導學生進行識字,並不一定非得安排獨立的識字環節,此環節設計的目的主要在於反饋學生的識字情況。

不管學生用什麼方法記憶也不管方法是否巧妙都應鼓勵,因爲這些都是經過孩子們思考的個性化的結論。

應重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

5.激勵學生更多地積累。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劉禹錫的《望洞庭》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輕輕着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於紙上,表現出驚人的藝術功力。

詩題《望洞庭》之“望”,說明作者離洞庭湖的距離遠,視野開闊,同時也表現出詩人此時的胸襟開闊。《岳陽樓記》中“望洞庭八百里”描寫的是洞庭湖粗獷的一面,本詩中的洞庭秋月靜謐、和諧,這是洞庭湖溫柔細膩的一面。

全詩圍繞“和”字來寫,“和”爲詩眼。詩人先描寫的是水月之和,首先寫到“湖光”、“秋月”之間的和諧。湖面是什麼樣子的?詩中沒有寫,但聯繫上下詩句,我們很容易看到此時詩人眼前的洞庭湖風平浪靜,水波不興,月亮倒映在湖面,湖面泛起了濛濛的水汽,好似籠罩在湖面的薄霧,在月光映襯下,朦朦朧朧的。

【學情分析】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及課程標準對古詩教學的要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多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上要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通過教師有效地促進和支持性教學行爲,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組織學生在輕鬆、自由的.課堂環境中快樂的學習。我想,只要課上,老師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和適當的引導、結合文本、聯繫生活,本堂課應該會是一堂精彩的課。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認讀1個多音字“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力目標

能憑藉課文插圖或通過理解古詩大意;課外吟誦劉禹錫的其它古詩。

3、情感目標

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想像這首詩描繪的優美景象,感受詩人筆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兩相和”、“白銀盤”和“青螺”,感悟詩境,體會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教法、學法】

教法:運用各種手段,通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學法:課標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可以運用“自讀—質疑—交流—— 小組合作探究——多種展示”這樣一種學習過程來實現對文本的學習。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景激情,自主設疑(5—8分鐘)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誰來介紹洞庭湖?(課件出示洞庭的美景)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先生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發展。” 詩中有詩,詩外有詩,以詩帶詩,以詩比詩,把相關的詩詞優化組合,既加深對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豐富拓展學習內容,讓學生悟出了學習古詩要運用對比的方法。美麗的傳說自然勾起學生的幻想,演繹精彩的朗讀。這是教學內容的延伸,亦是學生情感昇華的階梯。】

二、研讀感悟,自主探究(5—7分鐘)

師:洞庭湖的景色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1、自讀全詩,明確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聽配樂朗讀畫節奏,正音:洞 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誰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爲學生搭建自我展示平臺,讓學生體驗自主參與的樂趣,併爲學習古詩掃清障礙。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學生的興趣是有差異的。傳統的單一的作業難以迎合所有學生的口胃,給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有利於因材施教,有利於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在教學中,我充分組織學生展開與文本對話過程,憑藉具體的語言文字、詞句訓練提升情感體驗。】

三、多元導悟,合探解疑(10—15分鐘)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相:相互。 和:和諧、協調。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沒有。 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 光 / 秋 月 / 兩 相 和 ,潭 面 / 無 風 / 鏡 未 磨 。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遙望:遠望。 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裏一青螺”。

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麼?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詩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遙 望 / 洞 庭 / 山 水 色 ,白 銀 / 盤 裏 / 一 青 螺 。

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學生髮揮想象,自由描述。

(三)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在探究前,組織學生觀看洞庭湖美景,充分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積極性,爲學生探究解疑做鋪墊。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給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這個環節的設計,分四步走:自讀理解、品讀想象、美讀悟情、昇華情感。一方面引導學生抓住典型詞語、句子,指導熟讀感悟,讓學生在讀讀、劃劃、議議、說說、想想中理解課文,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獲得情感共鳴,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賞析解讀,進一步展示並體會語言文字背後所包含的豐富內涵。】

四、鞏固深化,學用延展(8—10分鐘)

1、用鋼筆完成課後描紅。

2、背誦古詩《望洞庭》

3、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結合課文、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學習思維能力並進一步理解古詩,拓展知識。】

【板書設計】

望洞庭 (唐)劉禹錫

看到 聯想到

湖面 鏡未磨 銀盤

君山 青螺

喜愛 讚美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認識6個生字。

讀懂課文內容,知道什麼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教育。

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初步形成幸福觀。

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現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麼。

2.學生交流,並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二、學習新課。

(一)瞭解文章內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爲幸福是什麼?(不知道)

2.牧童們後來認爲幸福是什麼?(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由發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麼?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正是因爲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麼叫 “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爲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爲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

5.反覆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繫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並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在此環節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裏要採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爲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彙報演出。

 三、作業佈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四、本課小結

(根據當時情景而定)

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靠勞動 盡義務 有益的)

幫助別人 有用的 養活別人

幸福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以“保護文物”爲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文物保護意識。

2、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遊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3、領悟並在習作中運用“比照”的寫法。

4、背誦“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學寫介紹“世界遺產”的導遊詞,提高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與中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音像圖文資料。

學生蒐集有關文物保護的資料,蒐集泰山風景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4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情引入,揭示話題

1、長城,是華夏兒女的驕傲!然而,她卻正在遭受毀滅性的破壞。課件出示相關報道。

2、你有什麼感受?

板書:口語交際――保護文物

二、 展開討論,提出建議

1、4-6人爲一組,圍繞保護長城的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建議。一人主持,一人記錄,人人發言,充分討論。教師巡迴傾聽,引導學生打開思路。

2、各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發言,並組織評議。教師適當板書要點,引導把建議相同或相似的歸爲一類。

3、自由發言:由保護長城開始,交流各人瞭解的其他文物古蹟被破壞的情況,說說怎樣加以保護。

三、創設情景,模擬交際

交際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撥、組織評議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說具體。

四、課堂小結,表揚激勵

第二、三課時 (習作)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創設情景,

1、有一批外國遊客專門到中國遊覽“中國的世界遺產”,我們要成立“導遊團”評選十佳導遊,大家願意嗎?

2、要求:

(1) 熟悉景點風光,瞭解有關故事,明確注意事項;

(2) 寫出並熟悉導遊詞。

二、交流資料

1、你想介紹哪一處“中國的'世界遺產”重點介紹什麼?

2、說說你最有特色的內容;

三、閱讀範文,借鑑寫法

教師出示一篇導遊詞,讓學生自主發現如何寫,再默讀教材中的揭示語,進一步明確寫法與要求。

四、自主完成習作

五、修改習作,謄抄。

第四課時

學生展示課前兩分鐘

一、 學習“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朗讀“我的發現”中的句子。

分角色朗讀小林和小東的話。

2、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麼。

3、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發現運用於自己的作文中。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多種形式朗讀四句詩。

2、學生展示讀,教師相機補充關於四句詩的資料,指導學生朗讀。

3、學生練習讀,並拭着背誦。

4、指名展示——點評——再背。

三、展示臺:

1、明確任務

指名讀,說一說本次資料蒐集的範圍。

2、交流方法

你是採用什麼方法蒐集資料的?遇到困難是怎麼克服的?

教師隨機板書:

隨時摘抄、剪貼、或複印;

查閱或購買書籍、雜誌、碟片;

查找相關古詩;

登錄網站查找;

調查訪問親朋好友;

觀看有關的電視節目。

3、資料展示會

展示蒐集的圖片、文字資料,簡要談談蒐集的過程。

4、老師的建議:

(1) 建立資料袋,分類收藏;

(2) 組成合作小組進行收集與整理;

(3) 要糾正一些不當作法。

四、課後延伸:

抄寫“日積月累”中的詩句。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的”“折”;理解19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逐步”“無憂無慮”造句,領悟“可是”在語句中表示的轉折作用,能用“說它……可是……”的句式說一段話。

2.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二、過程和方法:

1、品詞品句,反覆誦讀,感受作者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瞭解課文大意並給課文分段,研讀第二大段。

教學流程

—、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板書:貓。知道貓嗎?熟悉貓嗎?請熟悉的同學來能說說你印象中的貓?

2、指名說。

(1)如果學生能說得比較細緻,就及時予以鼓勵:你真會觀察!已經學會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樣去仔細地觀察事物了。

(2)如果說的只是粗線條的:你們所說的貓如果要老師畫出來的話,我就畫不出來了,因爲你們沒有把貓的形象說具體、細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是怎麼樣的。

3、介紹老舍。可讓學生先說,教師補充。(板書: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板書),又叫舒舍予,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戲劇家,被譽爲“語言大師”(板書),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龍鬚溝》、《茶館》、《駱駝祥子》等。他除了寫作,生平還有兩大最突出的愛好,一是養貓,二是養花。《養花》我們也會在六年級的時候學到。讓我們先在《貓》這篇課文的字裏行間去感受老舍的語言魅力,去體會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意:

1、請同學打開課本,自學課文:

a、充分的讀(板書),一遍不過癮就讀兩遍(有讀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

b、放聲朗讀後再默讀,邊讀邊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詞語無法搞懂,劃出來自己聯繫上下文或者運用工具書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

⑴.字詞

在生字方面有特別想提醒同學們的或者還有哪些詞語無法解決但是要特別想知道的,現在提出來。

⑵指名通讀課文,檢查讀通讀正確的情況,及時反饋。

聽的同學聽仔細,哪裏讀錯了,還要再想想課文寫了什麼?

3、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主要寫了哪兩種貓?(板書:大貓小貓)

來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題:誰能在括號中加一個數量詞,說說課文寫了幾隻大貓、幾隻小貓?並找出理由。

(一隻)大貓,填“一隻”的理由是什麼?(它)是的,作者就是通過仔細觀察家中的一隻大貓生動地寫出了貓的性格。(一羣)小貓:這麼填的理由是什麼?(它們)想一想,我們在“一隻”前可以填一個什麼詞來說明大貓的性格特徵。(古怪的)那在“一羣小貓”前呢?(可愛的)

齊讀:(古怪的)(一隻)大貓(可愛的)(一羣)小貓,下面,我們就要用這些詞語幫助我們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你認爲可怎麼分? 生交流,作“||”記號。

b、第二件事是要它幫助我們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講了什麼?講了一隻大貓很古怪。請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劃出總起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齊讀。

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麼句?根據這句話,你怎麼概括段意?(直接摘錄)

第二段又講了什麼?(——小貓可愛)你能在課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話來概括嗎?——也劃出總起句,說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們來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據這些詞語或者劃出來的兩句話,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嗎?

(生個別練說——生自己站起來自由說)

你更喜歡哪種貓?

三、研讀第二段(小貓)

1、研讀總起句: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反覆讀這一句,說說讀懂了什麼?(抓住“更”字)說明大貓也很可愛,但是小貓更可愛,這句話還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2、反覆讀讀這段,想想你是怎麼體會到這一點的?

3、交流

(1)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真是貪玩,因爲淘氣而可愛)

(2)一根雞毛,一個線團……耍個沒完沒了。(頑皮玩得時間長,不知疲倦)

(3)……跌倒馬上起來,再跑再跌。(敢於嘗試,不怕失敗,玩得盡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五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嘗試用“感同身受”的方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學會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進行細緻描寫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並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三、教學策略

《卡羅納》選自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的故事。

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其他人對卡羅納的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情進行細緻描述的寫作方法,從課文講述的故事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理解、互相關愛。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從感知、理解、積累、運用等語言實踐的過程中都應該以學生爲主體,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有序地展開。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1.深情導入。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正如歌中所唱,母愛是多麼地偉大,有媽的孩子是多麼地幸福。

一個只讀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也有一個疼愛他的母親。在他母親生日那天,獻給了母親一封長達八頁紙的信,來深深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信的四周還畫上了漂亮的花邊。可是半年後,無限疼愛他的母親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連兩腿也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萬分悲痛。

2.聽到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3.這個可憐的孩子叫──出示課題:卡羅納,齊讀課題。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卡羅納,一起走進作者飽含深情的字裏行間。

【設計意圖】教師滿懷深情地述說母愛的深沉與博大,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境,叩擊學生的`心絃,爲理解卡羅納失去母親的巨大悲痛做好鋪墊。

(二)提示導讀,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生閱讀,師巡視)

讀詞語:遭受、憐憫、屏息凝神、俯身、叮嚀、囑咐、號啕大哭、恍然大悟。

2.讀學習提示,畫出要求。

閱讀提示:

默讀課文思考: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是怎樣做的?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麼啓發?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閱讀提示的作用,使學生的閱讀有明確的指向性。梳理閱讀提示的問題並善於藉助這些問題展開閱讀和思考,這是閱讀課文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3.大家是怎樣做的。

(1)“大家”在文中指誰?

(2)面對不幸的卡羅納,他們是怎樣做的?選擇其中的一個人來清楚地說說。

再讀課文,自己準備→同桌討論→指名交流,師隨機點撥。

引導學生體會老師、同學、“我”和“我”媽媽對卡羅納的關愛。

(3)“大家”就是指文中的這些人嗎?還有誰?他們會怎樣對待可憐的卡羅納?(鄰居、親戚、還有我們,我們也是“大家”中的一份子)

4.受到什麼啓發。

(1)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傳遞着一種相同的關愛。這麼多人中,誰的做法讓你最感動、印象最深?

(2)從中你受到什麼啓發?寫下各自的感受。

(3)指名交流。

總結:同學們,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都會需要親人、朋友的關愛。可是愛是一種能力,怎樣去愛,需要我們學習。這則日記記錄的不僅是關愛同學的過程,也是“我”學習愛的過程。愛是一種能力,我們大家一定要──學會愛!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爲學生創設一個“與文本充分對話”的時空,學生是閱讀的主人,自己選擇、自己品讀、自己發現。教師則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啓發、點撥。讓學生在自讀實踐的過程中運用讀書方法,形成閱讀能力。

5.文中的“大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有一個重要的人我們不能忘,他就是──卡羅納。

(1)你覺得卡羅納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哪些地方最打動你?

(2)交流,師隨機點撥。

【設計意圖】前面部分的學習只是基於教材,而這一環節則是高於教材。

(三)資料鏈接,推薦閱讀

1.愛,不需要豪言壯語;愛,不需要驚天動地。愛,是一句真誠的話;愛,是一個輕輕的接觸;愛,是一個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用自己的真誠、理解、安慰、關愛遭遇不幸的卡羅納。是的,就是這樸素的愛,讓我們每個同學深受感動。你們知道這個感人的故事出自何處嗎?

2.閱讀文後“資料袋”。

3.展示同學們帶來的《愛的教育》。

4.師補充介紹《愛的教育》,激發閱讀興趣。

《愛的教育》這本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國都公認此書爲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而爭相翻譯出版。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說教,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日常生活。《愛的教育》以娓娓動聽的語言和生動感人的事例,啓迪人們要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師長。

【設計意圖】爲學生提供一本相關的拓展性閱讀的書目,目的是想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更爲廣闊的世界。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愛的教育》。

【設計意圖】積累語言,拓展閱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梢 暇 戀”新詞“留戀 不禁 展示 顫動 南國 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課時安排

三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麼景色?

(三)過程

1.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①讀準字音:

“顫”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yìng“一簇”中“簇”讀cù“隙”讀xì

②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捨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於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______”劃出文中你認爲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

2.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麼?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着重寫了“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遊覽“鳥的天堂”各爲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麼?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 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裏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讚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瞭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標完成過程

1.學習第一段。

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遊。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跳上一隻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體會作者遊玩時愉悅的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鬱鬱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榕樹的?

主要寫了榕樹的什麼特點?用____________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描寫“大”的語句:①“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②“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幹在什麼地方。”③“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④“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⑤“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描寫“美”的語句:①“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②“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③“那麼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1: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之後就成了樹幹,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的原因。

(5)指導朗讀,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幹、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描寫。

3.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衆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寫出了鳥形、鳥色及鳥的姿態。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奏感強,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寫出了鳥兒們在“天堂”裏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描寫。

4.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麼。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3)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讚美之情。)

(三)課後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一)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二)目標完成過程

1.過渡: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這篇課文按遊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兩天的記遊,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那麼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2.投影出示自學提綱:默讀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爲天晚了,鳥兒們已經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爲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爲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溼潤、環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於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3.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①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幹、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描寫。如“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②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描寫。如:“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③寫文章時,注意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就能把內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三)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內容,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境等某一方面來談。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裏靜態、動態的變化。)

(四)佈置作業

1.摘抄佳句。

2.用“---------------------”線畫出短文中靜態描寫的句子,用“──”線畫出短文中動態描寫的句子這隻青蛙,兩隻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我把它剛放在水盆裏,那長蹼的後腿向後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起點點水花。

參考資料

1.榕樹:常綠喬木,樹幹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鬚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爲樹幹。榕樹葉、根、樹皮可入藥。

2.廣東省新會縣郊外有一條河叫天馬河,河心有一棵巨大的榕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其覆蓋面積之廣,世罕其匹;遠遠望去,就像漂在水面上的一大片樹林,引來無數鳥兒棲息其上。當地人稱它爲“鳥的天堂”。

3.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表現劉伯承爲“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中心,突破全文。

1、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軍神》。請同學們讀課題質疑:此刻你心中的疑問是什麼?

2、進行劉伯承簡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回憶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同時有困難的字寫在字詞交流板上。

2、交流字詞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老師:誰來告訴大家這一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用麻藥)請大家掃讀課文,找出帶有“軍神”的句子。

課件出示: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你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話。(齊讀)

讀了這個句子,此刻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麼?(爲什麼驚呆了?爲什麼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軍神?)學貴有疑,真是太好了。帶着這些問題深入到課文的字裏行間,邊讀邊用心體會,爲什麼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呢?(板書:男子漢?鋼板?軍神?)請把課文中最能體現這些詞語的句子劃出來,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上你的感受和體會。(學生默讀)

二、細讀內化。

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課文哪個地方體現了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呢?

重點抓住下面四個地方進行交流。(根據學生髮言順序教學)

1、課件出示第17段。

“病人一聲不吭,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

從你讀的句子中你體會到劉伯承是個怎樣的人?(意志堅強)從哪些詞語你感受到他的堅強?(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這些都說明了什麼啊?(說明劉伯承正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這麼巨大的痛苦他竟一聲不吭,多麼堅強的劉伯承啊!你能通過你的朗讀把他的堅強體現出來嗎?(評讀、再指名讀、齊讀)

多麼令人欽佩的劉伯承啊!

你的心情怎樣?(非常緊張、非常擔心)

沃克醫生心情怎樣?(非常緊張)

課文什麼地方可以看出沃克醫生此時非常緊張?(“手術檯上,……”這句話說明他很緊張。)

他爲什麼這麼緊張?(他害怕劉伯承挺不住,擔心手術有一定危險)

沃克醫生沒做過手術嗎?(做過,但從來沒做過這麼嚴重而沒使用麻醉劑的手術。)

劉伯承在做什麼?(在忍受痛苦,在數刀數)

同學們,你有過受傷的經歷嗎?(腳被石頭絆倒了,弄疼了等)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摘除眼球比我們摔破口子要疼幾百倍幾千倍。在這種劇痛下,一般情況下人會怎樣啊?(暈過去,大叫)而劉伯承沒有暈,沒有叫,大腦還是那麼的清醒,每一刀是鑽心裂肺的痛,每一刀下去,他都可能對自己說什麼啊?(我不能暈,我要清醒!)整整三個多小時的手術,這是常人能忍受的嗎?

難怪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學生讀中把板書男子漢鋼板軍神後問號改感嘆號。)

2、課文還有哪些地方還讓你體會到劉伯承那鋼鐵般的意志?

“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麼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師:從沃克醫生的語言,你知道什麼?(劉伯承傷勢很重,但從容鎮定。)你體會到什麼?(他的意志很堅強。)劉伯承的傷勢到底有多重呢?課前老師查到相關的資料,請大家看看。

課件出示:1916年,24歲的劉伯承參加了蔡鍔“討袁護國運動”,在一次戰鬥中,敵人的炮火、子彈瘋狂地轟射過來,爲了救一位戰士,劉伯承猛撲過去,敵人的一顆飛彈射中了他,從顱頂穿過,又從右眼眶飛出,劉伯承當即昏倒在地,血流如注。當他甦醒過來,用手摸摸傷口,黏糊糊的都是血塊,在那血塊中,他又摸到了一個圓球,啊?眼珠!原來他的右眼被打壞,眼珠掉出了眼窩!爲了讓戰士們安心作戰,他一狠心抓起了身邊的一把大刀,把牽連着那已掉出的眼珠經絡割斷,緊緊地篡住那顆眼珠,又昏了過去!

這麼重的傷勢來就診還那麼的從容鎮定,普通人能做得到嗎?難怪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再一次激情朗讀本句、烘托情感)

3、再看看課文,手術前還有哪個句子體現了這點?(拒絕使用麻醉劑)爲什麼?病人是怎麼說的?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13段。

爲什麼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只有清醒的頭腦,才能指揮打仗)從你課前查找的.資料中,你知道劉伯承打過哪些戰役嗎?(劉伯承被稱爲常勝將軍。參與領導指揮了有名的南昌起義、第四、五次反“圍剿”及百團戰役、淮海戰役、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戰鬥。)

4、對於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沃克醫生怎麼反應?(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點口吃地說:“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珠,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沃克醫生此時什麼心情?(震驚,難以置信)

大家願意不願意分角色朗讀一下這段話?

指名分角色朗讀。

5、師:面對如此令人難以忍受的傷痛,劉伯承竟然決定不用麻醉劑,還如此鎮定、沉着,難怪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再一次深情朗讀,體會情感。)

三、擴展延伸深化情感。

1、有詩稱讚劉伯承,請你讀讀。

出示小詩,感情朗讀。

贊軍神

英雄壯舉泣鬼神,鐵骨鋼筋鑄軍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勝似昔日刮骨人。

2、練習寫話,昇華情感。

同學們,慈祥的劉伯承爺爺就在我們的面前,此時此刻你想對劉爺爺說些什麼?下面就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劉伯承的照片)

3、教師總結,深化情感。

劉伯承被稱爲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爲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千里躍進大別山,令蔣介石驚慌失措,心驚膽寒;與華東野戰軍合作,導演了百萬雄獅下江南的一幕;之後,主動請纓,席捲大西南。他創辦的國防大學是中國的最高軍事學府,被譽爲“將軍的搖籃”。他爲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堪稱中國的——“軍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