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精選9篇)

本文已影響 2W人 

《小鳥小鳥》是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一首8/6拍,二段體結構的歌曲。曲調歡愉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裏,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小鳥小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精選9篇)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1

《小鳥小鳥》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10冊第一單元“春意”裏的第一課時,曲調歡悅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裏,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爲6/8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段(8小節)爲齊唱,第二樂段爲合唱。每段均由兩個變化重複的大樂句組成,音樂素材十分精煉而集中。

本堂課將二聲部合唱定爲教學重點,並採取了“借班教學”的形式,在一課時內完成。總體來說,有一些成功的嘗試,但也存在着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現對其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一、備課思路

1、合唱是“重中之重”的思路偏差。

由於《小鳥小鳥》這首歌曲的二部合唱佔了較大的篇幅,涵蓋了歌曲整個B部分,再加上班級合唱教學是我幾乎不曾接觸的領域,在看到這個課題時,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就引起了我的高度關注。我在設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時,一切都以“合唱部分”的教學爲主,將其視爲本堂課的“重中之重”!我甚至認爲要節省一切的時間來解決二部合唱的問題,而歌曲齊唱部分的學習、情境的引導都應該以最簡略的方式及最短的時間來完成。然而從課堂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思路是有所偏差的。首先,一節音樂課應該是完整地呈現一首音樂作品,而不是“去頭掐尾”的某一部份內容的學習,這樣會使教學失去平衡,也缺乏完整性。第二,忽略作品音樂形象、情緒的引導,過分的強調技能、技巧,既沒有達到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將教學目標細化到“班級合唱”的準確定位。

當我將“二聲部合唱”的教學設爲重點時,更是將目標細化到“班級合唱”。因爲普通合唱團的訓練與班級合唱還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普通教學班的孩子不像合唱團的孩子那樣大都具備較好的基礎條件,能受到長期、系統的訓練,所以他們的起點不一樣,接受能力也無法相比。因此,我在設定教學環節時,一直緊緊圍繞“班級合唱”來進行,避免過於專業化的訓練手法。在進入合唱之前,我設計了很多讓學生逐漸適應多聲部旋律的環節,如先以比較形象的方式解釋兩條聲部間的關係、抗干擾聆聽練習、與樂器配合唱、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樂器引導下唱等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二聲部合作的能力。從教學效果來看,學生確實能夠逐步適應多聲部旋律的加入,有所成效。

二、本節課的成功嘗試

1、深入挖掘教材,在課堂中滲透對音樂的理性分析

在備《小鳥小鳥》這一課時,我首先對教材進行一個比較全面和深入的挖掘,如歌曲的情感內涵、結構、創作手法、旋律走向、二聲部旋律間的關係等等,然後以圖譜、畫旋律線、比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既培養了學生理性分析音樂的能力,也提高了課的深度。

2、抗干擾聆聽練習

在進入這一堂課的二聲部合作之前,我設計了一個“抗干擾聆聽”的訓練,即將高、低兩個聲部的旋律分別用電子琴中兩種差異性較大的樂器音色進行錄製,先讓學生分別熟悉自己的引導樂器,然後再同時播放兩段旋律讓學生聽辨,培養學生多聲部的聽覺能力,在能從兩條旋律中聽辨出自己聲部的基礎上,再逐步嘗試二聲部的合作,效果較好。

3、根據學生的演唱靈活調配聲部

在借班上課時,對學生的嗓音條件不瞭解,且由於時間的關係,高、低聲部都只能是臨時按組分配。但這就存在着這樣一個問題:有些音準不好的學生被分配到了低聲部,而個別音域較低的學生又被分在了高聲部,難以達成較好的演唱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本節課進行了一個在分聲部前,根據學生的演唱現場調配位置的嘗試,儘量將學生安排在其適合的聲部,效果較好。

三、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弱化了對歌曲情緒的引導

前面提到過,在設定《小鳥小鳥》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時,將合唱教學設爲“重中之重”,以致於一堂課下來,除了合唱這一部分,其它所有內容都被弱化,包括對歌曲音樂形象的分析及情緒的引導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學生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對歌曲學習的投入度非常不夠,而且由於對音樂形象的體會也不夠,難以通過歌聲準確表達歌譜的要求,最後反而影響了歌唱技能的掌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教唱環節不夠紮實。

在這節課中,不管是歌曲齊唱部分還是合唱部分的教唱,都顯得不夠紮實。由於擔心學生的識譜能力有限,不敢在唱譜的這個環節進行細扣,只是帶學生唱兩遍感受音高,便直接套入歌詞演唱,且每次演唱都只是一帶而過,缺乏層次感,沒有落實好重、難點的解決;另外,教唱過程中,一個聲部練兩次後,又輪換另一個聲部進行練習,原本對旋律的掌握就不夠紮實,再加上聲部的交替學習過於頻繁,學生容易混淆,不利於其唱穩自己的聲部。

3、過於“走教案”

回顧這一節課,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好每一個環節,過於“走教案”。如歌曲齊唱部分的學習,在學生還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就繼續進入下一個環節,導致後面完整演唱歌曲時,齊唱部分出現較大的音準問題。以上的問題同樣出現在後面的教學中,雖然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有其相應的作用,但沒有落到實處,切實爲學生的學習服務,最後只是流於形式。

4、語調過於平淡

在進行這堂課的教學時,我還存在着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語音語調過於平淡,缺乏抑揚頓挫的變化,不夠生動,無法調動學生的情緒,自己拋出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

四、改進方向

1、始終以音樂審美爲核心,合理平衡技能與情感的關係。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確保一堂課的完整性。

3、注意教學過程中的“生成”,用心關注學生的“學”,將“型教案”轉化爲“心教案”。

4、豐富自身語言及語音語調的.變化。

5、始終保證對學生音準、音質等質量的要求。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2

《小鳥小鳥》是五年級下冊第一課的一首8/6拍,二段體結構的歌曲。曲調歡愉而又奔放,充分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裏,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這一課的重難點是二聲部的教唱;用富有彈性的、優美舒展的歌聲來正確演唱這首歌曲。

1.在課堂一開始,我通過跟隨《小鳥小鳥》的伴奏音樂做律動,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6/8拍的歌曲特點。

2.完整聽賞歌曲後,我馬上給學生展示完整的歌譜,讓學生對歌曲有個整體的感覺。但王老師並沒有讓學生看着歌譜完整地聽賞,而是通過邊觀賞各種小鳥的圖片邊聽範唱的方法,給學生展示歌曲完整的感覺。因爲在接下來一連串修改與試講的過程中,其中有一節試講課,王老師讓學生看着全譜聽範唱,很容易就唱了高聲部,對低聲部的學習很不利。所以王老師運用邊觀賞圖片邊聽唱的方法,這樣既能給學生以歌曲的整體感覺,培養對小鳥形象的直觀感受,又不至於集中精力聽唱高聲部而爲後面低聲部的教唱環節增加難度。

3.在教學環節中,我把描繪小鳥形象的第一樂段放在首先教唱的環節,而後再進行第二樂段二聲部的教學。學生先感受到了小鳥活潑可愛的形象,再進行二聲部的學唱,效果顯著。此歌先學唱齊唱部分能爲二聲部教學帶來情緒鋪墊的作用。

4.我運用譜例對比的方法,把變化重複的寫作手法通過二聲部旋律教唱的過程,簡要的講述,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知識面。

5.在二聲部合唱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聆聽第二樂段的範唱,引導學生跟隨老師畫出小鳥飛行的兩條不同路線片段圖(旋律線),引出合唱中的低聲部與高聲部從而進行分聲部教學。

6.我運用電子琴,錄製了慢速、中速,帶高聲部旋律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學唱過程中循序漸進,並運用電子琴特有的不同音色的優勢,引導學生進行二聲部的學唱,效果較爲顯著。

此課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沒有強調歌唱運用氣息。

2.學生音準、聽力的培養不夠。

3.在二聲部教學中,沒有提出讓學生多互相聆聽兩個聲部的音響效果。

4.學生合唱中最重要的合作能力應加強訓練。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3

以審美爲核心是《課標》滲透的核心理念。因此,本節課我緊緊圍繞歌曲的主題,以審美爲核心,精心構建探究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地體現了新課改"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教學實踐"等教學先進理念。

心理學認爲,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環境,會使兒童充滿情趣和積極主動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教學一開始我就抓住兒童的好奇心,創設一幅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畫面,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互動,進行想象和體驗。使得課前幾分鐘就形成了全員參與師生互動的熱鬧場面,爲進入教學深入教材內涵作了鋪墊,另一方面學生在感受中獲得了審美的愉悅,又培養了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課標》指出,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應貫穿於音樂教學活動中。於是,接下來我把節奏訓練與歌唱教學有機的融入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特有的音韻美。然後,採用模唱、聽唱以及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種形式學習歌曲,熟悉歌曲,讓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和體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在教學第二段時,我還設計了教師與學生共同植樹、摘花,種草爲小鳥搭建家園創設美麗環境的音樂活動,這樣一來,不僅滲透環保思想教育,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和美化環境的童心,還把本課推向高潮。

(課堂上我還能隨時關注學生的變化,並能夠隨着學生的變化而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如:處理“二聲部輪唱”這一教學難點時,由於這一知識點是二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而且此前教材從未有任何鋪墊。所以,當我發現學生難以逾越這道門檻時,我依據學生學情和“跳一跳,摘到桃子”這一心理學效應,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將相對集中的難點進行了分散處理,把“二聲部輪唱”這一環節放到第二課時。)

當然,我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我的評價方式單一了些,整節課中,出現得最多的就是“真不錯,很能幹”,雖然學生得到了教師的讚揚,但語言平淡、不夠吸引學生。如果課堂上我能關注學生的每一次發言,無論是我和學生之間,還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都能有針對性的以不同類型、不同手段及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這樣,對於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都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藝術地、創造性地去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讓課堂成爲學生流連忘返的殿堂,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的更高追求。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4

《小鳥小鳥》是五年級第一課《春意》中的一首歌曲,歌曲曲調歡悅而又奔放,表現了少年兒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裏,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在我備課的時候考慮到學生的特點,他們活潑好動,易於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兒童歌曲優美的旋律,鮮明的節奏,最能表現他們歡樂的心情,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這樣,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高了教學效果,爲新課的傳授增加情趣。

這是一首6/8拍子的歌曲,在教學中以複習鞏固6/8拍子強弱規律以及旋律的表現力爲突破口、以複習三拍子爲基點體會歌曲的情緒,將樂理知識與聽覺結合,培養學生的樂感能力。歌曲中多次出現的休止符算是一個難點,在歌曲的學唱環節我就多次的提醒和強調並加以示範,學生掌握的還是不錯。歌曲的會唱以後,關鍵是對歌曲情緒的表現。從一開始我就強調旋律的特點,讓學生感受情緒。歌曲的第一樂段以每三個音構成一個活潑歡快的音樂動機,給人以明亮輕快地感覺,引導學生想象就像小鳥在草地上,樹林裏一蹦一跳的輕巧而活潑的感覺。而歌曲的第二樂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調變得開闊,使得歌曲的情緒更加歡樂,就像小鳥展翅飛上了天空一樣,熱情而舒展。學習歌曲時不僅要抓住拍子的特點,也要體會歌詞的含義,時刻注意情緒的表達,以情帶聲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理解環保的重要性和人類與小鳥的關係。

最後知識拓展:這首歌其實是電影《苗苗》中的主題曲,也是一部勵志的電影,讓學生下去之後可以欣賞。學習這首歌讓學生意識到春天是一個播種的季節,他們就像是小鳥,是雛鷹,要騰空翱翔,就要現在學好文化知識,全面發展自己,才能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爲社會做出貢獻。縫紉鳥教學反思放小鳥教學反思驚弓之鳥教學反思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5

首先,我帶着學生解決第一問題,先是重點讀好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接着問:“作者是怎樣照顧小鳥的呢?小鳥領情了嗎?爲什麼呢?”有的學生說:“小鳥很孤單。”有的說:“小鳥想媽媽了。”有的說:“小鳥想家了。”“我們學過《家》一課,還記得小鳥的家在哪兒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我”對小鳥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小鳥不領情,一動不動,“我”很着急。

然後順勢引入鳥媽媽和小鳥隔着鳥籠的段落,重點讀好“焦急”一詞,體會母子相見卻無法團聚的場景,領着學生唱起那首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此想象:小鳥和鳥媽媽會說些什麼呢?有的說:“媽媽,快來救我吧!”有的說:“媽媽,我好想你呀!”此時此刻,學生很自然和小作者的想法一致了——放小鳥!我便發問:“小作者那麼喜歡小鳥,你們也很喜歡,捨得放嗎?”學生說:“放!”同時也說了很多原因。但有人說“小鳥很孤單”的原因時,郝佳琪說:“我可以陪它玩啊?”他的意思是隻要陪小鳥玩,小鳥就不寂寞,會開心。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都有一顆愛心,他們捨不得也是理所當然,但這不能成爲不放小鳥的理由。我再次引導大家回憶第一節小作者對小鳥的呵護,可小鳥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第二節鳥媽媽和小鳥見面的情景,這樣,郝佳琪明白了。我們允許學生有不同意見,但一定不能違背了文章本身的教育意義。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6

本課是7、6、5加幾的進位加法,由於學生前兩課已經學過9加幾的進位加法,和8加幾的進位加法,學生已經有了相似的學習經驗,所以本節課對學生來說不算很難。

課上還是採取讓學生自己想算法,自己講解的方式,通過動手操作增加學生的活動經驗,進一步感受湊十法。但是在上課過程中,發現學生積極性不是很高,重複的知識激發不起學生的興趣。剛好這時線上培訓,在培訓中,聽了浙江省的徐老師也講了“湊十法”,這是一節課給我很多啓發。

第一:針對相似內容,可以做單元整合,不必按照教材一節一節講,對知識進行重新排列,一節課可以針對一種方法講透。

第二:要讓學生明白學此知識的必要,比如,我們爲什麼要用湊十法計算,練習中關於圈一圈這種題,很多學生不知道怎麼圈,這些學生不是不會湊十法,而是沒搞明白爲什麼要10個圈起來。教師可以說怎麼圈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你是怎麼算的等話語,讓學生明白意圖。

第三:小組合作時,讓學生互相給同桌說一說想法,尤其是比較慢的學生,讓理解力好的學生給他講,發揮同齡人的作用,以好帶差。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7

敘述的是“ 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等,運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增進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主動的想要探求知識的渴望,想讀,想說的慾望更強烈,讓學生成爲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一、以讀爲基礎,加深體驗。

由於學習的對象還是低年級,課文內容對於他們還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的。根據他們這一心裏,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作者,去體會“ 我”的心情。比如說課文中第一小節,小作者看到小鳥不吃不喝,無計可施,非常着急,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表達小作者的着急。課文的第一小節,描寫小鳥的外貌的句子也很優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小鳥的美麗,並在腦海中勾勒出小鳥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小鳥的喜愛之情。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入情境體驗,從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使得學習更爲順暢。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及能力的培養。

每個個體都是存在差異性的,因而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是多角度的,教師需要尊重學的個體差異,讓他們有自己的體驗空間。比如課文的第二小節是鳥媽媽和小鳥相見後的一些場景。通過播放鳥鳴,想象一下,鳥媽媽和自己的寶寶終於見面了,它們之間會說點什麼,情景再現,同桌之間說一說,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自己的個性,從而讓課文的內容得到昇華,爲後面的“ 我”放小鳥的做好鋪墊。課文的最後一小節,小鳥被放走了,會跟“我”說點什麼,再次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讓課文的主題得到深入,鳥類與人類是好朋友,引導學生認識保護鳥類的意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需要學習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也有些不足之處:比如第二小節小鳥與鳥媽媽見面後的情景,它們之間的交流沒有處理好,還可以讓學生演一演,情境再現,讓課堂氣氛跟活躍些,學生的理解跟深入些。

總的來說,我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好,但學習效果反饋回來的點滴,卻使我今後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爭取以後做的更好。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8

悟到這點,我的課堂便圍繞“愛”字展開,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悟分析,巧妙點撥,並在每個環節的結尾用飽含深情的小結語把這些藏在字裏行間的,點點滴滴的愛都放大,點透,讓學生明明白白徹徹底底地感知體悟這些愛,根植這些愛,點燃他們心中的愛。

二、注重語言訓練,放飛想象

語言訓練是語文課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堂中,我有意識地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多處語言訓練。如,爲了讓學生體會鳥媽媽對小鳥的愛,爲了再現鳥媽媽與小鳥相見的感人場景,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讓孩子們扮演鳥媽媽和小鳥想象它們見面時會說些什麼;在放飛完小鳥後我又提供句式讓學生再次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小鳥還會對我說什麼,我望着遠去的小鳥又會說什麼?並在具體過程中,我十分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提醒他們注意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和完整性。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不但情感目標得到有效落實,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語文的工具性有了體現。

三、巧妙情境創設,激發情感

本文是一篇情意濃濃的文章,尤其是鳥媽媽的愛更是感人至深,這份濃濃的愛在文中僅化爲兩個字“焦急”,如何讓學生深入體會鳥媽媽的焦急,感受母愛的偉大,是我課前思考的最多的問題。最後我選擇了創設鳥媽媽找孩子和大鳥小鳥相見這兩個情境來激發情感,感悟“焦急”。淺層次地理解“焦急”意思之後,在抒情的音樂中,我深情描述道:那天鳥媽媽發現孩子不見了,就到處找孩子,從天空到樹林,從樹林到小河,又從小河到田野,可它找到孩子了嗎?爲了找小鳥鳥媽媽白天找,晚上找,晴天找,暴風雨天還在找,可它還是?爲了找小鳥,鳥媽媽翅膀快飛斷了,嗓子也喊啞了,他找呀找呀,終於它找到了孩子,卻發現小鳥被關在籠子裏無法相救,鳥媽媽焦急萬分,她不住地叫喚,她會對小鳥說什麼呢?小鳥見到了媽媽又會說什麼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真的是被感染了,他們一個個先是瞪大純淨的小眼睛靜靜地聽着,想着,慢慢地臉上的表情開始發生了明顯地變化,此時此刻,我知道他們的心絃真的被撥動了,情感之門被打開了,鳥媽媽的偉大母愛已深深地植入他們心中,對“焦急”這個詞的理解也更形象更深刻。

《小鳥小鳥》教學反思 篇9

以“喜愛”爲線索指導全文的教學。“小鳥喜愛大自然” “大自然喜愛小鳥”“老鳥喜愛小鳥”“孩子喜愛小鳥”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邊讀邊想象,表達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品味“喜愛”所創造的和諧美——自然美及小鳥的快樂情感。創設情境,使學生在研讀中與文本展開深層對話,感悟親情的偉大,引發情感碰撞,在角色體驗中,明白什麼樣的行爲纔是真正的喜愛,從而產生自我教育的閱讀效果。

通過授後反思,我自認爲本節課達到了這一要求。但是授課過程中“續寫小鳥後來怎麼樣了?”這一環節,處理得過於倉促,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致使孩子說得很簡略;同時,教師的指導沒有到位,使孩子失去了一個充分發揮想象與口頭作文的鍛鍊機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