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1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特別在當前,更是對學生進行“熱愛藍色國土”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底”幾個方面描寫了西沙羣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特產,通過學習要讓學生從這幾個方面具體感受、欣賞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並瞭解文章構段上的一些特點。本文所描寫的南國風光雖然很吸引人,但畢竟西沙羣島離我們這兒太遙遠,如何使學生對西沙羣島特有的風光和物產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瞭解,而有更深的感受與體驗,同時,在理解課文與積累語言方面做得更紮實?這成了我備課前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色彩鮮明、富有動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課開始,我就播放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西沙羣島的風光片,並配以課文的範讀,讓學生對本文的故事情節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這樣,既爲全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我問學生:你覺得西沙羣島是個怎樣的地方?這既是對學生了解情況的反饋,又自然的補充了課題,找出了文中的兩個中心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自然地引出課文第一段。

  二、運用多媒體,加強視覺感受,加深體驗。

課文中所描寫的海龜、貝殼、魚類、海鳥等生物,作爲遠離海洋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他們又對這些充滿了好奇,多媒體的運用幫助學生對這些生物有了更直觀的瞭解,也使得他們對課文抓住生物特點寫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整體朗讀,感知大意

在這個環節中我把詞語按照它們課文中的位置分成四塊內容,檢查了詞語的朗讀情況後,然後讓學生猜猜老師爲什麼這樣分,答案在課文中找,這樣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反饋時學生就較爲容易的找到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理清了課文的條理。

  四、滲透修辭手法的運用。

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 教學比喻句不要只滿足認得什麼像什麼,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纔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長着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羣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運用誇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羣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誇張,說明數量的多。同時,要告訴學生,誇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於機械的模仿。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2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22課。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羣島進行介紹和說明的。先講西沙羣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後寫西沙羣島將會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課文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可以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課文條理清楚,表達方法鮮明,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下面,我主要對執教中如何引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進行反思總結:

  一、領悟佈局謀篇的表達方法

⒈領悟課文“總起—分述—總結”的記敘特點。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爲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羣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羣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⒉領悟作者表達方法上的構段方法。

①第二自然段爲“因果段式”,也即“因果結構段”。這一自然段先講結果,後講原因,即一、二和三句之間是因果關係。因果關係的小段,一般分爲兩層,一層寫原因,一層寫結果,概括段意時一般應抓結果部分。

②第三自然段爲“並列果段式”,也即“並列結構段”作者用三句話分別描寫了珊瑚、海蔘、大龍蝦。每句話都向我們介紹了一種海中生物,句與句之間的關係是並排平列,不分主次,共同表達一種意思,這種構段關係叫“並列式結構”。

③第四自然段爲“‘總→分→總’段式”,也即“‘總→分→總’結構段”。 這一自然段介紹海底的魚,先總述魚“成羣結隊” 突出魚多,再分別敘述各種魚的樣子;最後總述“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④第五自然段構段方式同第三自然段。

⑤第六自然段爲“‘總→分’段式”,也即“總→分’結構段”。這一自然段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幾句話的順序是:“鳥的天下” →樹多[這是成爲鳥的天下的原因] →鳥多[樹多必然鳥多] →鳥蛋多[鳥多必然鳥蛋多] →鳥糞多。從總到分,使人確信西沙羣島的“鳥的天下”。

⒊本文在寫作上的另一個特點是首尾相呼應。第一自然段寫出西沙羣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則寫西沙羣島將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二、領悟生動準確的表達方法

⒈修辭方法的形象貼切。①比喻,如:“海底的岩石上長着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②擬人,如:“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划過去,樣子挺威武。”③誇張:“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講西沙羣島海里的魚非常多,並非真的是水和魚各佔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一誇張的手法,強調西沙羣島“物產豐富”的特點,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⒉關鍵詞語的準確運用。如:寫珊瑚的形狀像“花朵、鹿角”,寫海蔘“懶洋洋地蠕動”,寫大龍蝦“全身披甲”“威武”等。再如:第四自然段主要抓住了魚的種類多、數量多、形態美等特點來寫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多得數不清;數量大:成羣結隊、一半是魚;形態美:不滿色彩條紋、頭上長簇紅纓、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眼睛圓溜溜、身上長滿刺兒、像皮球一樣圓。

總之,本課執教時,能針對課文特點和學生認知特點,充分運用好《富饒的西沙羣島》這一課例,讓學生習得寫作地方法,並讓學生運用到《語文園地六》習作練習中去,且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3

《富饒的西沙羣島》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該組課文專題爲“壯麗的祖國山河”。課文主旨是讓學生了解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意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結合三年級學生特點和本文特點,我教學設計有以下特點:

  一、精心設計導語。

本文是寫景課文,我就把導語的風格定爲“風景遊覽”,引領學生進入特定情境,激發欣喜、讚賞之情。 (映示“中國地圖”)在距海南島東南約180海里處,有一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羣,像顆顆明珠灑落在三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那就是神祕而美麗的西沙羣島。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去遊覽——(讀題)富饒的西沙羣島。

  二、關注語言段式。

在《富饒的西沙羣島》中,第4自然段先總寫魚成羣結隊穿來穿去,顯得很多,再連用四個“有的”及比喻的手法分述魚的各種形態,突出“好看極了”,最後用誇張的手法表現魚多得數不清:“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樣的段式構思縝密精巧,是學生寫作的極好範例,教學時,我們應重點關注,才能帶領學生真正走進課文的意境中去。我們可以這樣引導:

(映示第4自然段內容)好好讀讀這段話,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魚很多呢?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映示海底世界魚兒暢遊的視頻,配上悅耳歡快的樂曲,將學生一下子帶入魚的樂園。讓學生邊觀察邊仿說:

魚成羣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

在學生仿說以後,我們可以接着引導學生關注句式:“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提問:“在西沙羣島的海里,真的是水和魚各佔一半嗎?爲什麼這樣說呢?”當學生感悟到這是用誇張的手法來體現西沙羣島“富饒”這一特點後,追問:“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表示某個地方某樣東西很多麼?”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三、注重“以讀悟情”,努力強化文章的感情色彩。

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傳達出來。所以,首先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聽課文的配樂朗誦,給學生們以美的享受,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個地學習過程中,“讀”貫穿了全課時的始終,採用個別讀、齊讀、默讀、配音樂配畫面讀、互相聽讀,自由讀等多種方式,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讓學生在讀文中去體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瞭解作者說什麼,而且要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感情色彩。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領悟理解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們在帶着濃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圍中去學習和體會,更加深了對西沙羣島的印象,也更增加了孩子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以引導者的形象出現,引領着學生們去欣賞,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不以乏味的說教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口去讀,用自己的腦去想,給了學生自由感受的空間。同時,還以鼓勵爲主,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參與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更有利於對知識的領悟,同時更能激發學生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當然,這堂課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和不到之處,如我因怕時間不夠,給學生思考和朗讀的時間不充分,還有教完後,覺得沒有聯繫第四自然段的段式結構及時安排一個小練筆也是一個遺憾,今後還有待改進。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4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作者用優美的文字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西沙羣島的美景,介紹了祖國南疆海防前哨美麗的熱帶風光和豐富的物產。

這一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讀懂每一節的意思”,這個教學目標不僅是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也是三年級閱讀訓練的重點,而這篇課文各段的段式結構非常典型,有並列、因果和總分關係。因此,我們在備課時把訓練歸納節意作爲這一堂課的重點,以朗讀作爲主要訓練手段。

通過反覆推敲,我們進行了三次實踐。第一次實踐中,我們錯誤地將教學目標單一化,純粹地以訓練學生概括節意爲教學目標,因而造成課堂氣氛沉悶,知識教學枯燥。將語文課上成了基本技能的訓練課,語文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讀”的層面上。一堂課中,學生沒有任何的語言積累和運用。

第二次實踐中我們雖然補充了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但學生反覆無效的朗讀與沒有估計學生的學情而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都造成時間上的浪費。沒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完成預定目標。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教訓,我們做了第三次修改。

1、爲了解決課堂氣氛沉悶,機械地進行節意訓練這一問題。我們從課題進入後,請同學默讀課文,說說寫了哪些地點的景物。找到4個地點後,老師把所有的景物隨意地擺出來,讓學生按地點歸類。這樣做既檢查了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瞭解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熟悉程度,又能整體進入課堂教學,不像第一次備課那樣把課文分解得支離破碎。爲了更有效地閱讀,我們將第二次實踐中設計的三次自由讀,前二次改爲快速默讀,因爲學生已有了預習的基礎,可以讓學生一目十行地快速讀,按要求找到相關內容即可。第三次讓學生看着黑板上凌亂的小卡片默讀,一邊讀,一邊歸類。這樣的三次讀只須5分鐘,比原來減少一半時間,而且,讀的方式不同,有利於調動積極性。

我們覺得課文的第三小節結構清晰,語句優美,在整篇課文中具有代表性,學生也容易概括,因此把概括節意訓練這個教學重點放在第3小節,其它小節的節意我們決定放在其他課文中有機滲透。這樣做就避免了一堂課中面面俱到,結果反而什麼也學不好的弊病,有效地突出了教學重點。

2、針對教學目標單一的問題,我們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字、詞的指導與積累運用。如在第2小節的教學時,我們覺得學生理解“一塊塊、一條條地交錯着”這句話是個難點。於是,我們畫了三幅圖,通過直觀圖片,使學生明白海水交錯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在一起的交錯。又如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懶”字學生極易寫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還強調了這個字的字形。

3、除此以外,我們重新設計了兩次語言實踐活動,把第一次由原來讓學生以“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這句話作爲總起句,用自己的話說說美麗的貝殼,改爲有坡度的說話訓練,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多用些修飾詞,能力差的同學說得簡單些也行,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語言實踐者。第二次是學完了課文,我們在黑板上貼了一幅海底世界圖,還將一些海底動物圖片貼出,讓學生作小導遊,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來介紹畫面內容,學生興趣倍增。通過介紹,不但使學生積累的語言得以運用,更使他們自主嘗試了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通過這次的三課二反思活動,我們三年級語文教師得到了幾點啓示:

1、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也就是在我們常說的課前備課這一環節裏,不能只備教材,更爲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情。不能以老師自己的想像來替代事實。教學目標的編制應建立在學生的學情上,以學生爲本,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由“配角”變爲“主角”。如果教師把上課作爲執行教案的過程,期望學生按教案的設計來作出回答,那麼學生就成了配合老師完成教案的配角,更談不上主體能動性的發揮了。因此,教師要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尊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尊重那些個性特別、學習成績較差、家庭條件不利其成長和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每一個學生在三十五分鐘內都能受益。

2、教學目標的制定應該多元化,而不能過於單一、片面。語文教學是語言文字積累運用的過程,不能只注重知識上的分析而忽略了語言文字的積累。各條具體目標的達成,要服從於語文教學的整體。語文教學的具體目標,大都以課目標的形式體現。葉聖陶先生曾把一篇文章比爲一個圓球,形象地說明了一篇文章具有極強的整體性。我們知道,一篇課文是一個綜合載體,但卻不是字詞句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構成的有機的整體。聽說讀寫訓練也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整體。一堂語文課也是一個具有深刻的邏輯性、高度的和諧一致的整體。

3、應關注突發問題的調控。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夠在備課時預測的。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教師如果能夠較好地控制課堂教學中突發的問題,其主導作用的有效性就得到了發揮。因此,我們覺得面對課堂教學中突發出現的問題,教師首先不能緊張害怕,不能設法去防止問題的出現,而要積極靈活地去控制。先要去衡量一下這是個什麼問題,是否需要花時間去解決,需要解決的要敢於放下自己擬定的教學任務,解決到位;不必花時間的可以一筆帶過,避免在課堂上沒了主意,跟着學生越走越遠。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而是通過課堂教學中不斷地重視積累逐步形成的。有了這樣的能力,對提高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5

最近,我執教了《富饒的`西沙羣島》這篇課文,感受很深。

這篇課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羣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由於有課件,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決定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將信息技術與我們的語文教學進行充分的整合。這樣,抽象的事物具體了。

如在第4自然段魚的教學中,由於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的侷限,學生對海里奇異的魚缺乏感性認識。一組圖片的播放立即將學生引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賞讀內化,讀出了海水的美,讀出了魚的種類繁多。另外,許多相關資料的瀏覽使學生開拓了眼界,課文內容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其次,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採取以“讀”爲主的教學過程,努力營造一種“平等、信任、激勵、自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們主動地學、自信地學,興趣盎然地學,達到紮實有效的課堂效果。

正是由於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這一豐富的圖像及聲音信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進入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的最佳狀態。在學生情緒高漲時,我緊接着提出要求:“這麼好的地方,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請大家打開書,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課文中,孩子們開始興趣高昂地讀起課文來,有的同學讀完一遍,還情不自禁地讀第二遍。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再次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重點展現西沙羣島海里奇形怪狀、色彩鮮豔的珊瑚,懶洋洋的海蔘,威武的大龍蝦,以及那些沒見過甚至是沒聽說過的形態各異的魚兒,由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始至終地調動着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於亢奮狀態,思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讀,是學生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讀,是學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全國小語理事會理事長崔巒強調:“一定要把課文讀對、讀通、讀順、讀好。”這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也是理解課文的前提。因此在這次教學中,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聽讀、初讀、速讀等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讓學生做到將課文讀對;在熟讀生字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在精讀、理解的過程中,又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和朗讀內容指導學生將課文讀好。在這樣有目的、有層次地閱讀指導中,學生逐步學會了讀書。

當然,我的這次教學還存在着許多不足,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1、沒有將本課時的教學內容講授完整。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對學生情況把握的不準,導致這一課時的個別環節用時較長,特別是請兩個人單獨讀寫魚兒的段落,太浪費時間了。

2。雖然也嘗試建構一種多層面的課堂,希望能通過一節課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是,許多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補充素材在課堂上成爲一種資源的浪費,浪費了一些寶貴的時間。

通過這次教學實踐,我充分地認識到自己還應繼續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鑽研教學方法,潛心搞好教學研究,努力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6

《富饒的西沙羣島》這篇課文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西沙羣島的美景。課文的重點是是要使學生了解西沙羣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西沙是個遙遠、模糊、神祕的地方。如何讓三年級的小學生也走近西沙羣島,與西沙羣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呢?我認爲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視覺效果,在指導學生瀏覽西沙羣島圖片的同時,進行文字介紹,幫助學生建構起對西沙羣島感知認識,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增強感性認識。在教學中,我通過電腦課件,先讓學生欣賞海水的奇妙,學生非常感興趣,都看的十分認真和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看完後他們能大膽發表自己的感想。接着讓學生看海底的各種物產,非常形象直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感受深,有話可講。多次在結合多媒體演示的幫助下,讓學生在視覺上提前感知到了事物的特徵,幫助學生理解的更透徹、更全面。然後再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和感受文章語言的精練和優美,從而感受西沙羣島的美。在此基礎上又引導學生賞讀內化,讀出了海水的美,讀出了魚的種類繁多。

本節課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一節課,着重處理了“海底”這一段,學生能夠背誦,能夠理解,也瞭解了作者的寫法,但課堂容量太少,西沙羣島的富饒不僅僅體現在“海底”一個片段上。所以,留給學生感悟其它方面的時間還是顯得少了。

2、由於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學生的預習不夠充分,個別讀音還不準確。只有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堂上纔能有的放矢。

3、雖然也嘗試建構一種多層面的課堂,希望能通過一節課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是,許多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補充素材在課堂上被當成一種形式。

4、雖然平時非常注重學生自信的培養,但大部分學生還是不夠自信,不敢或者說不願談自己的想法。

5、朗讀指導的還不到位。應加強平時課堂的指導朗讀訓練。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7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課文,也是一篇老課文。從整篇課文來看,《富饒的西沙羣島》篇幅較長,許多語句描寫優美。如何做到長文短教,必須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力爭做到以學定教。課文分別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介紹西沙羣島的美景,學生對這四部分都很感興趣。在教學中,我就緊緊抓住這四部分開展教學,主要體現爲以下幾點: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由於學生間存在着個別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生必然對四個不同景點中的某一處特別感興趣,因而,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確立學習小組,如:水文研究所,海底探寶隊,海灘遊樂場和海鳥觀察站。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教學中明確提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即全員參與,共同研究,力求達到學習成果最優化。其中老師不是學習的主宰,而是由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只是提供相關的資料,成爲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者。

二、注重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後評價。

如水文研究所在彙報時,用有感情朗讀的方式表現海水的美,讀後請同學來評價,讀得怎麼樣?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這樣不僅進行了聽說能力的訓練,同時,同學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增進了友誼。在知識和能力的維度上,強調綜合和整合。教學中分組討論後,集體交流彙報,由老師給出的知識提示,再整合,跳出過去強調語文知識系統性的老圈圈。

注重語文工具與人文性的統一。例如,整個課堂結構設定爲研究彙報活動,使學生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愉悅地學習語文知識。如學習海鳥這一部分的時候,順勢進行保護鳥類的環保教育。最後讓學生飽含激情地朗讀最後一段,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得到進一步昇華。

三、培養質疑能力

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核心。本節課,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質疑空間,在集體彙報時,讓其他組員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學生再自主回答。一改以往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同時教給學生主動向他人請教的學習方法。

四、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老師既是指導者,又是參與者。鼓勵學生大膽向老師挑戰,培養學生自信心。由於本人在語文教學中還很稚嫩,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爲還存在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

1、課堂調控能力有待加強。

2、教師的課堂組織語言不夠精煉。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8

《富饒的西沙羣島》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南海西沙羣島優美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課文語言優美,條理清晰,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好教材。教學本課,我主要抓住中心句,讓學生通過讀、看、說、想,從兩大方面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注重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積累詞語,練習說話。

  一、適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拉近學生與西沙羣島的距離。

由於西沙羣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我便藉助多媒體展現西沙羣島的有關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更深刻地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生動形象的視頻畫面彷彿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新奇和嶄新的世界。我們一起欣賞了奇妙的海水,一起到綠樹叢生的海島上和海鳥交朋友,又一起潛入海底,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珊瑚,懶洋洋的海蔘,威武的大龍蝦和成羣結隊的魚,孩子們被這些新朋友深深地吸引着,彷彿置身於西沙羣島神祕而富饒的海底,有的孩子還情不自禁地叫出各種魚的名字來。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孩子們在讀文的時候更加投入。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學中,我還很注重電教媒體的適時使用,注重不能用過多的形象的畫面代替學生的想象,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學習海灘一段,我讓學生閉眼想象,想象海灘上有什麼,有的孩子說看到了美麗的貝殼,有的說看到了漁業工人在翻龐大的海龜,有的說看到了一羣小朋友在海灘上撿貝克。當我讓孩子想象千奇百怪的貝殼是什麼樣時,孩子們的回答又是讓我一陣驚喜。有說像燒雞腿一樣的貝殼,有說像烏龜殼一樣的貝殼,有說像花裙子一樣貝克。在學過魚這一段後,我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魚畫出來,孩子們筆下的魚真是各種各樣,豐富多彩,並且還給自己畫的魚起了很好聽的名字。有叫蘑菇魚的,有叫美人魚的。孩子們在放飛自己想象的同時,感受到了無限的快樂。

  三、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和培養。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就是訓練學生品讀祖國的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本課我主要抓住關鍵詞句品讀課文。比如教學海水這個自然段,我主要抓住“五光十色”這個詞語進行教學,先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接着利用電教媒體體會,然後進行詞語對比,理解作者筆下的海水不僅是多種顏色的,而且還是閃閃發光的。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在教學魚這一段時,我又讓學生找出描寫魚多的語句進行品讀理解,然後出示比喻句,對比句子的生動性,接着讓學生髮揮想象寫比喻句,充分注重了語文語言文字的教學。

  四、教學本課,感覺還有很多不足:

整節課引導得過多,沒有大膽地放手,沒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還要更加關注學情,注意傾聽學生的回答,課堂生成不夠。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9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一篇老課文,課文按海面、海底、海中、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本課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羣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由於有課件我希望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字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畫面,增加學生的直觀感受,就好像自己有看到課文中真實畫面的感覺,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到課文生動的描寫,讓學生充分地感知,將信息技術與我們的語文教學進行充分的整合。這樣,抽象的事物具體了,但是在試上時,卻碰到了一些問題,學生看到圖片後,就沒有再去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了,所以在正式上課時,我先出示文字,再出示圖片等。在聽取了聽課老師的一些意見以及自己的反思,我認爲這堂的不足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課堂效率低。一節課,着重處理了“魚”這一段,學生能夠理解,也瞭解了作者的寫法,但課堂容量太少,西沙羣島的富饒不僅僅體現在“魚”的身上。所以,留給學生感悟其它方面的時間還是顯得少了。尤其是後面幾個小節花的時間明顯不足。

2、朗讀形式的單一化。這一節課在朗讀上的形式還是不夠多,齊讀的次數明顯太多了,個性化朗讀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沒有在讀的形式上有所創新。

3、評價不到位以及不善於抓住學生的回答進行引導。這一點也是平時的課堂中困擾我的地方,對於學生的回答,我不能好地給予評價,往往使一些精彩之處或者說疑難處進行深入地剖析,課堂造成課堂資源的流失。

總之,一節課,讓我看到了自己的許多不足,我會在課堂上繼續研究探索,讓自己的課堂能帶給孩子更多。

  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反思10

這節課的教學已經結束,但留給自己的思索卻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課前就以遊戲的形式複習字詞,並給學生創造展示蒐集資料的機會,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課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們展現了海水的五光十色和珊瑚的各種各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閱讀中。課後又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出中心句,讓全班學生嘗試把這句話表達具體,學生很有成就感,都想當個小老師考一考別人。這樣,處處創設情境,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被調動起來,學生也就真正有了主動學習的慾望。

  二、鞏固生字、正確讀文、在讀中熟悉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在課前以闖關遊戲的形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四字詞語的積累以及“參、劃”兩個多音字的區分情況,並在學生讀文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從而讓學生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瞭解字詞的意思,最終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遷移寫法、讀寫結合

本課在寫法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怎樣把中心句寫具體。在前面學過課文《趙州橋》《秋天的雨》中,學生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中心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由體會全篇中心句的寫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寫法,由課文的理解到閱讀資料的分析,由教師舉出的例句再到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舉出例子,一環扣一環,教師由扶到放,雖然看似難度逐漸加大,但是學生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已經能很輕鬆地把句子寫具體。我覺得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大亮點。

  四、質疑問難,培養思維能力

宋代朱熹說:“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爲長進。”一個勤于思考的人,總是善於質疑,讀書有所疑纔能有所思,繼而纔能有所得。質疑已成爲現代化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在本課教學中就重視了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在自主讀文時,就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想辦法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新的閱讀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