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九年級試題

《人生》研讀賞析練習題

本文已影響 1.76W人 
《人生》研讀賞析練習題
人生
勃蘭兌斯
  這裏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去攀登的。它至多不過有一百來級。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個人一旦達到它的頂端,就會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難從那樣的高度摔下來。這是每一個人的命運:如果他達到註定的某一級,預先他並不知道是哪一級,階梯就從他的腳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蓋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並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級或是第六十三級,或是另外的哪一級;他所確實知道的是,階梯中的某一級一定會從他的腳下消失。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過很慢。攀登本身沒有任何困難,而在每一級上,從塔上的嘹望孔望見的景緻都足夠賞心悅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無論近處或遠處的事物都會使你目光依戀流連,而且瞻望前景還有那麼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難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區別事物,它們看起來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級上似乎也難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戀的東西。這時也許應該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連續登上幾級,然而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常是一個人一年登上一級,他的旅伴祝願他快樂,因爲他還沒有摔下去。當他走完十級登上一個新的平臺後,對他的祝賀也就更熱烈些。每一次人們都希望他能長久地攀登下去,這希望也就顯露出更多的矛盾。這個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動,但忘記了留在他身後的很少有值得自滿的東西,並且忘記了什麼樣的災難正隱藏在前面。

  這樣,大多數被稱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了,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第一部分(1~4段),描述人類攀登高塔的情景,說明人類生命表現形式儘管千萬別,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

  第1段主要說人類攀登高塔的總的規律,提示人類生命表現形式的千變萬化和人類命運的相似性、一致性,此二者既對立又統一。“它至多不過有一百來級”,這是總體而言;“但是任何人都很難從那樣的高度摔下來”,下面講述從各種高度“摔下來”的情景,這是講述各人命運的個體表現。另外,人的生命歷程有攀登就必然摔落,攀登和摔落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這也是人類生命存在和表現的一種規律。

  第2段談人類攀登時的心理感受,即攀登時觀景的感受。課文通過對比來描寫這種感受。最初的攀登是指年輕時的生活歷程,心理感受是新鮮,帶着留戀,帶着對未來的希望;再往後攀登就艱難起來,缺乏新鮮感,不再留戀什麼。這種感受也許對的,是作者的親身感受或真切觀察所得,但未必全是正確的,因爲作者似乎對老年人的缺點、弱點看得清楚,而對老年人的心理意識和眼光、洞察力忽略了,也許老年人更留戀生命呢!

  第3段談人類攀登時的又一種心理感受,即一種希望,盼望長生久視,表現人類對自身生命的珍惜之情。

  第4段總結上文,強調人的一生旅程渺遠,但在精神世界上卻具有慣常性、一致性。
  然而這裏還有一個地洞,那些走進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還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許多世紀以來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復一年,這些人越來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礦物的地方。他們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宮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導或是瞭解或是參與地下深處的工作,並樂此不疲,甚至忘記了歲月是怎樣逝去的。
  這就是他們的一生,他們從事向思想深處發掘的勞動和探索,忘記了現時的各種事件。他們爲他們所選擇的安靜的職業而忙碌,經受着歲月帶來的損失和憂傷,以及歲月悄悄帶走的歡愉。當死神臨近時,他們會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
  第二部分(5~6段),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尋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現他們不屈不撓、頑強奮鬥的精神。

  第5段描寫這些人在地下坑道勞作的情景。他們在尋找坑道深處埋藏的礦物,當然這種礦物是虛擬的,應該指人類的精神財富、思想資源。

  第6段描寫這些人在勞作時的精神意識、思想活動。作者抓住他們的工作和精神世界的特點來描述,他們的工作具有“安靜”的特點,所以他們的內心世界複雜而簡單,他們善於遺忘,有憂傷又有歡樂,甚至還有幼稚的幻想,就像阿基米德在臨死前那樣提出請求:“不要弄亂我畫的圓圈。”爲了勞作、爲了事業而忘卻生命。
  在人們眼前,還有一個無窮無盡地延伸開去的廣闊領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所顯示的那些王國。對於那些在一生中永遠感到飢渴的人,渴望着征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專注於攫取更多的領地,得到更寬闊的視野,更充分的經驗,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軍事遠征誘惑着他們,而權力就是他們的樂趣。他們永恆的願望就是使他們能更多地佔據男人的頭腦和女人的心。他們是不知足的,不可測的,強有力的。他們利用歲月,因而歲月並不使他們厭倦。他們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徵:愛冒險,愛生活,愛爭鬥,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麼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好像鮭魚迎着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
  第三部分(7段),描述一些人在廣闊的領域開拓進取,他們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

  這一部分只有一段,描寫這些人開疆闢土、征服人羣的情景和他們的內心感受。作者用簡練的筆法,對他們的性格和情態所做的描寫,是全文中最精彩的。這裏運用了一個典故,撒旦叛逆,向救世主顯示他的獨立王國。他們的所作所爲也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難以理解的。撒旦在西方文化詞典中是一個魔鬼、壞蛋的代名詞,作者用它來形容那些在廣闊的領域開拓進取的人,也許含有否定的意思;但也未必,作者寫作本文並不是想在寫幾類“好人”之外另寫一類“壞人”,而是客觀地實在地描寫這類很有特點的人羣。所以說,按照作者慣常的價值判斷,對這類人是否定的,但在本文中,似乎只是客觀地描寫他們的辛勞和勇敢,而不願做感情好惡的判斷。
  然而還有這樣一種工場──勞動者在這個工場中是如此自在,終其一生,他們就在那裏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在不知不覺中他們變老了。的確,對於他們,只需要不多的知識和經驗就夠了。然而還是有許多他們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們瞭解最深、見得最多的。在這個工場裏生活變了形,變得美好,過得舒適。因而那開始工作的人知道他們是否能成爲熟練的大師只能依靠自己。一個大師知道,經過若干年之後,在鑽研和精通技藝上停滯不前是最愚蠢的。他們告訴自己:一種經驗(無論那可能是多麼痛苦的經驗),一個微不足道的觀察,一次徹底的調查,歡樂和憂傷,失敗和勝利,以及夢想、臆測、幻想,無不以這種或那種方式給他們的工作帶來益處。因而隨着年事漸長,他們的工作也更重要更豐富。他們依靠天賦的才能,用冷靜的頭腦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會使他們走上正路,因爲天賦的才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相信在工場中,他們能夠做出有益的事情。

  他們的工場不大,但對他們來說已夠大了。它的空間已足以使他們在其中創造形象和表達思想。他們是夠忙碌的,因而沒有時間去察看放在角落裏的計時沙漏計,沙子總是在那兒向下漏着。當一些親切的思想給他以饋贈,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隻可愛的手在轉動沙漏計,從而延緩了它的轉動。
  第四部分(8~9段),描述一些在一種工場中勞動的人們,表現他們的刻苦勤奮、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

  作者描寫他們勞作的情景,着重寫他們工作的瑣碎、微小,他們的專心、細緻、勤奮,以及取得成就的道路的漫長。而且他們工作性質和他們的性格都是二元對立的,一方面他們的工作瑣碎、微小,另一方面他們必將經過漫長的道路成爲大師;一方面他們的工場不大,另一方面他們卻生活在一個廣大的“空間”;一方面“在不知不覺中他們變老了”,另一方面他們以辛勤的勞動和豐碩的成果延緩了沙漏計的轉動,讓時間放慢了腳步。與描寫前幾類人相比,對這一類的描寫顯然更爲充分、細緻。

  綜上所述,作者描寫了人類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以及幾種人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奮鬥、勞作的情景,根據這一思路,我們不妨把作者的“人生”理解爲“奮鬥”和“勞作”。按說還可以描寫更多的人的生活勞動的場面和情景,但作者只是舉例性地作了簡單的概述,突出這幾種人的一些特點和優秀品質。這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也就是通過個別展現一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