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代詩詞

唐詩桃源行鑑賞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唐詩桃源行鑑賞1

漁舟逐水愛山春。

唐詩桃源行鑑賞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阝奧」。

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一作淨)。

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一作忽)聞俗客爭來集。

競引還家問都(一作鄉)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

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

及至(一作更聞)成仙遂(一作去)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

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

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

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

安知峯(一作岑)壑今來變。

當時知記入山深。

青溪幾曲(一作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辯仙源河處尋。

「註釋」:

(1)逐水:順着溪水

(2)古津:古渡口。

(3)坐:因爲。

(4)值人:遇到路人。

(5)隈:山、水彎曲的地方。

(6)曠望:指視野開闊。

(7)旋:不久。

(8)攢雲樹:雲樹相連。攢,聚集。

(9)散花竹:指到處都有花和竹林。

(10)樵客:本指打柴人,這裏指漁人。

(11)房櫳:房屋的窗戶。

(12)喧:叫聲嘈雜。

(13)俗客:指誤入桃花源的漁人。

(14)引:領。

(15)都邑:指桃源人原來的家鄉。

(16)平明:天剛亮。

(17)閭巷:街巷。

(18)開:指開門。

(19)薄暮:傍晚。

(20)避地:遷居此地以避禍患。

(21)去:離開。

(22)自謂:自以爲。

(23)不迷:不再迷路。

(24)峯壑:山峯峽谷。

(25)遊衍:留連不去。

(26)武陵源:指桃花源,相傳在今湖南桃源(晉屬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27)物外:世外。

(28)靈境:指仙境。

(29)塵心:普通人的感情。

(30)鄉縣:家鄉。

(31)桃花水:春水。桃花開時河流漲溢。

(32)雲林:雲中山林。

「譯文」:

漁舟順溪而下,追尋那美妙的春景,夾岸桃花映紅了古渡口兩旁。花樹繽紛,忘記了路程遠近;行到青溪盡處,忽然隱約似見人煙。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開朗一片平川。遠望去叢叢綠樹有如雲霞綺聚集,進村見戶戶門前翠竹鮮花掩映。第一次才聽說漢以後的朝代,村民穿戴的還是秦代衣裝。他們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這裏共建了世外田園。明月朗照,松下房櫳寂靜;旭日升起,村中雞犬聲想起。村人驚訝地把外客迎接,爭相邀請,詢問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掃花徑;傍晚的溪邊,漁樵乘船回村。當初因避亂世逃出塵寰,尋到這桃源仙境便不歸還。從此隱居峽谷,再不管外間變化;世人求訪異境,不過是空望雲山。漁人不懷疑這是難得的仙境,但凡心未盡只把家園掛牽;出洞後他不顧隔山隔水,又決定辭家來此仙源。自認爲來過的地方不會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峯壑全然改變。當時曾記得山徑幽深,沿青溪幾回彎曲纔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處,已杳杳難尋,不辨道路!

「賞析」:

此詩借詠桃花源一事,寄託了詩人對美好理想的憧憬。王維的詩以抒寫山水著稱,此詩尤勝。歷來評價王詩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這首詩中就有很好的體現。詩以陶潛的《桃花源記》爲藍本,取其大意,變文爲詩,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開拓了詩的意境,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因此,它能與散文《桃花源記》並傳於世。這首詩段落與陶潛的散文相仿,但畫面卻比陶文生動優美,絢爛多彩。全詩筆力舒健,韻腳多變,從容雅緻,意境超脫,寓意深長。

這首詩所寫的內容源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但王維這首詩妙在毫無雕飾,更能引起人們的興味,使桃花源更加有名。這是詩人十九歲時的作品。

唐詩桃源行鑑賞2

《桃源行》

唐代: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峯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源行》譯文

漁舟順溪而下,追尋那美妙的春景,夾岸桃花映紅了古渡口兩旁。花樹繽紛,忘記了路程遠近;行到青溪盡處,忽然隱約似見人煙。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開朗一片平川。遠望去叢叢綠樹有如雲霞綺聚集,進村見戶戶門前翠竹鮮花掩映。第一次才聽說漢以後的朝代,村民穿戴的還是秦代衣裝。他們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這裏共建了世外田園。明月朗照,松下房櫳寂靜;旭日升起,村中雞犬聲響起。村人驚訝地把外客迎接,爭相邀請,詢問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掃花徑;傍晚的溪邊,漁樵乘船回村。當初因避亂世逃出塵寰,尋到這桃源仙境便不歸還。從此隱居峽谷,再不管外間變化;世人求訪異境,不過是空望雲山。漁人不懷疑這是難得的仙境,但凡心未盡只把家園掛牽;出洞後他不顧隔山隔水,又決定辭家來此仙源。自認爲來過的地方不會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峯壑全然改變。當時曾記得山徑幽深,沿青溪幾回彎曲纔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處,已杳杳難尋,不辨道路!

《桃源行》註釋

逐水:順着溪水。

古津:古渡口。

坐:因爲。

一說“行盡青溪忽值人”。見人:遇到路人。

隈:山、水彎曲的地方。

曠望:指視野開闊。旋:不久。

攢雲樹:雲樹相連。攢,聚集。

散花竹:指到處都有花和竹林。

樵客:原本指打柴人,這裏指漁人。

武陵源:指桃花源,相傳在今湖南桃源縣(晉代屬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物外:世外。

房櫳:房屋的窗戶。

喧:叫聲嘈雜。

俗客:指誤入桃花源的漁人。

引:領。都邑:指桃源人原來的家鄉。

平明:天剛亮。閭巷:街巷。開:指開門。

薄暮:傍晚。

避地:遷居此地以避禍患。去:離開。

靈境:指仙境。

塵心:普通人的感情。鄉縣:家鄉。

遊衍:留連不去。

自謂:自以爲。不迷:不再迷路。

峯壑:山峯峽谷。

雲林:雲中山林。

桃花水:春水。桃花開時河流漲溢。

《桃源行》賞析

這是王維十九歲時寫的一首七言樂府詩,題材取自陶淵明的敘事散文《桃花源記》。清代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曾說:“意思,猶五穀也。文,則炊而爲飯;詩,則釀而爲酒也。”好的詩應當像醇酒,讀後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將散文的內容改用詩歌表現出來,決不僅僅是一個改變語言形式的問題,還必須進行藝術再創造。王維這首《桃源行》,正是由於成功地進行了這種藝術上的再創造,因而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得以與散文《桃花源記》並世流傳。

《桃源行》所進行的藝術再創造,主要表現在開拓詩的意境;而這種詩的意境,又主要通過一幅幅形象的畫面體現出來。

詩一開始,就展現了一幅“漁舟逐水”的生動畫面:遠山近水,紅樹青溪,一葉漁舟,在夾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進。詩人用豔麗的色調,繪出了一派大好春光,爲漁人“坐看紅樹”、“行盡青溪”作了鋪陳。這裏,絢爛的景色和盎然的意興融成一片優美的詩的境界,而事件的開端也蘊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在詩中都成了釀“酒”的原材料,化爲言外意、畫外音,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會了。在畫面與畫面之間,詩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過渡性的描敘,來牽引連結,並提供線索,引導着讀者的想象,循着情節的發展向前推進。“山口”、“山開”兩句,便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通過概括描敘,使讀者想象到漁人棄舟登岸、進入幽曲的山口躡足潛行,到眼前豁然開朗、發現桃源的經過。這樣,讀者的想象便跟着進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畫面。這時,桃源的全景呈現在人們面前了:遠處高大的.樹木像是攢聚在藍天白雲裏,近處滿眼則是遍生於千家的繁花、茂竹。這兩句,由遠及近,雲、樹、花、竹,相映成趣,美不勝收。畫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靜的氣氛和欣欣向榮的生機,讓讀者馳騁想象,去領悟、去意會,去思而得之,而所謂詩的韻致、“酒”的醇味,也就蘊含其中了。接着,讀者又可以想象到,漁人一步步進入這幅圖畫,開始見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寫出了桃源中人發現外來客的驚奇和漁人乍見“居人”所感到服飾上的明顯不同,隱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意思。

中間十二句,是全詩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來,另起一層意思,然後點明這是“物外起田園”。接着,便連續展現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畫面和生活畫面。月光,鬆影,房櫳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靜謐;太陽,雲彩,雞鳴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鬧。兩幅畫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靜物,晨景全取動態,充滿着詩情畫意,表現出王維獨特的藝術風格。漁人,這位不速之客的闖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驚聞”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畫面,不過畫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驚”、“爭”、“集”、“競”、“問”等一連串動詞,把人們的神色動態和感情心理刻畫得活靈活現,表現出桃源中人淳樸、熱情的性格和對故土的關心。“平明”二句進一步描寫桃源的環境和生活之美好。“掃花開”、“乘水入”,緊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點。“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兩句敘事,追述了桃源的來歷;“峽裏誰知有人事,世間遙望空雲山”,在敘事中夾入情韻悠長的詠歎,文勢活躍多姿。

最後一層,詩的節奏加快。作者緊緊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將漁人離開桃源、懷念桃源、再尋桃源以及峯壑變幻、遍尋不得、悵惘無限這許多內容,一口氣抒寫下來,情、景、事在這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敘述過程中,對漁人輕易離開“靈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對雲山路杳的“仙源”則充滿了嚮往之情。然而,時過境遷,舊地難尋,桃源已不知在何處了。這時,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後四句,作爲全詩的尾聲,與開頭遙相照應。開頭是無意迷路而偶從迷中得之,結尾則是有意不迷而反從迷中失之,令讀者感喟不已。“春來遍是桃花水”,詩筆飄忽,意境迷茫,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

將這首《桃源行》詩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作比較,可以說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點。散文長於敘事,講究文理文氣,故事有頭有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體清楚。而這些,在詩中都沒有具體寫到,卻又使人可以從詩的意境中想象到。詩中展現的是一個個畫面,造成詩的意境,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畫面以外的東西,並從中獲得一種美的感受。這就是詩之所以爲詩的原因。

王維這首詩中把桃源說成“靈境”、“仙源”,現代的人多有非議。其實,詩中的“靈境”,也有云、樹、花、竹、雞犬、房舍以及閭巷、田園,桃源中人也照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處處洋溢着人間田園生活的氣息。它反映了王維青年時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題思想,與散文《桃花源記》基本上是一致的。

這首詩通過形象的畫面來開拓詩境,可以說,是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詩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換韻,平仄相間,轉換有致。詩的筆力舒健,從容雅緻,遊刃有餘,頗爲後人稱道。清代王士禛說:“唐宋以來,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詰(王維)、韓退之(韓愈)、王介甫(王安石)三篇。觀退之、介甫二詩,筆力意思甚可喜。及讀摩詰詩,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強,不免面紅耳熱,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談》)這“多少自在”四字,便是極高的評價。翁方綱也極口推崇說,這首詩“古今詠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極。”(《石洲詩話》)這正是結論性的評價。

《桃源行》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