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古詩《之零陵郡次新亭》原文賞析

本文已影響 3.02W人 

 之零陵郡次新亭

古詩《之零陵郡次新亭》原文賞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範雲

原文:

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註釋

①幹:大水之旁。

②滄:蒼。水色青蒼,所以流水稱“滄流”。未可源:言不能窮其源。已:止。末二句寫水程行役之勞。

鑑賞

這首詩是詩人赴零陵(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內史任,在新亭止宿時所寫的。新亭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地近江濱,當時是朝士們遊宴之所。

詩歌的前四句寫江景。江面開闊,看不見對岸,遠遠望去,迷迷濛濛,樹木彷彿浮在滔滔的江水之旁,所以說“江干遠樹浮”。再把眼光移向更遠處,只見“天末孤煙起”,一股雲煙在天的盡頭飄然而起,顯得那麼孤寂淡遠。在這二句中,詩人用一個“遠”字和一個“孤”字寫出了大江景色的廣渺、寂寥。

“江干遠樹浮,天末孤煙起”二句是分寫江、天,而“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二句則寫江天在詩人視覺中的綜合形象。江天一色,渾然一片,分不出哪兒是天邊,哪兒是水際;遠樹朦朧,像雲煙一樣輕淡,而云煙變幻,也像遠樹一樣“浮”在江天相連之處,雲煙遠樹混爲一體。這二句着意寫江景的迷濛淡遠。

面對着浩渺的江天、朦朧的煙樹,詩人心中涌起一股迷惘的情緒,他不禁吟出傷感的詩句:“滄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颿”,同帆。詩人說:江水浩蕩,滔滔不絕,難以窮盡其源!我這隻揚帆的小船要飄流到何時,才能停泊?這是詩人對着江水發出的感慨,其中也隱隱透露出對仕官前程的擔憂。

這首詩以寫景爲主,但景中寓情,使人彷彿看到一位心事重重的旅人在眺望江天遠樹雲煙。詩歌的筆調疏淡,語言清麗。

 作者簡介

範雲六歲時隨其姑父袁叔明讀《詩》,“日誦九紙”。八歲時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談,範雲從容對答,即席作詩,揮筆而成。早年在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幕中,爲“竟陵八友”之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蕭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稱賞。從北魏還朝,遷零陵內史,又爲始興內史、廣州刺史,皆有政績。蕭衍代齊建樑,任爲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僕射,霄城縣侯。居官能直言勸諫,天監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歲。範雲病故後,梁武帝聞訊痛哭流涕,即日御駕臨殯。死後追贈侍中、衛將軍,賜諡曰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