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民間故事

中國萬州的民間故事精選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萬州民間故事內容豐富,主要包括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生活故事等。這些類型故事的內容十分廣泛,老人常給附近的孩子講故事。我們收集了一些萬州民間故事,選了一部分,一起回味兒時聽故事的美好時光。

中國萬州的民間故事精選

鐘鼓樓的傳說

1909年遠處是鐘鼓樓

“萬縣市有個鐘鼓樓,牛截戳在天裏頭。”爲啥子叫鐘鼓樓呢?

相傳在鐘鼓樓才修起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取名字。當時,廟裏只有一老一少兩個和尚。有天晚上,老和尚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仙人對他說:“明天晚上有一口神鍾要來廟裏。”囑咐老和尚晚上千萬不要關門。

第二天晚上,老和尚睡覺時,果然把大門開起。一到半夜,突然下起大雨來,風把廟裏的門窗吹得叮那當地直響。響聲把小和尚驚醒,他就起來把門、窗全關死了。

剛交午夜,就聽到風聲中傳來一陣噹噹的響聲:神鍾飛來了;神鍾直向廟門口飛去,哪曉得廟門巳關。“砰”的一聲,把神鍾撞轉去了;這一撞,神鍾就飄到廟外的河邊,落入水中,一下子就形成了一個大灘。

後來,人們就把廟叫做“鐘鼓樓”,把河邊的灘叫“鍾灘子”。

黃鼓坪的來歷

九池鄉葵花寨的主寨叫黃鼓坪。爲啥子叫黃鼓坪呢,裏有個神奇的傳說。

那是清朝同治年間,在修建這個寨子的工匠中,有個掌墨①石匠,姓黃,大家都叫他黃石匠。黃石匠不光手藝好,還會測算;當時,修寨子最需要的就要數石頭了,假如從別處搞來,費工又費時,划不來②。黃石匠在寨內看了又看,才說:“不去別處打石頭,就在寨中打,邊打邊砌。”最後,又指着中間的一個象石鼓的石頭說:“先不打這個,留着下大料修寨門。”

全部工匠在黃石匠的帶領下,很快就把寨子修好了,只等黃石匠下料修寨門後就算完事。

黃石匠查看各處,便帶看幾個子藝好的石匠,來到石鼓邊。他量了又量,算了又算,畫好墨,叫石匠們按墨線開石。

石匠些個③按黃石匠說的,開始打眼,那曉得楔子纔打進幾寸,就象錘在鼓上一樣,咚咚直響。

起初,大家都不當回事,還覺得好聽,使勁地打。後來,鼓聲越響越大,越響越急,接着,天也陰了,烏雲密佈,電光不住地閃,雷聲一聲緊一聲地響,大風吹得沙石亂飛。石匠們見狀,都嚇得跑去藏起來了。

一會,風停了,雷聲也停了,依舊是晴天。石匠們又跑出來打石頭,剛一打天又黑了,雷聲又響了,石匠們又跑了。

來回搞了幾道,石匠中有個老石匠,看見這陣頭,就對大家說:“我怕這石頭是打不得了,看樣子,莫不是常說的天鼓吧!”黃石匠聽了,想了半天,才叫大夥去另外找石頭,說來也怪,天又晴了。這砣石頭,就留下來了。

後來,人們因這個石頭是黃石匠領頭打響的,就把它叫做黃鼓石,寨子也叫做黃鼓坪。石鼓現在還在,傳說石鼓上的窩,就是那年黃石匠打的楔眼。

①方言:即領頭的。②方言:不划算。③石匠些個:方言,就是“石匠們”。

叫化橋

萬州市郊,從牌樓到龍寶之間,有座小石橋,名叫叫化橋,傳說是一個叫化子捐線修建的。

叫化子姓朱,是個孤兒,大家都叫他朱叫化。由於他年幼,同夥憐恤他,每次出門要飯幫他打狗,遇上哪家有紅白喜事,讓他先撈個飽。如遇天陰下雪,則讓他守巖洞,大家討回來和他共享殘羹剩飯。朱叫化也討人喜愛,同夥們還沒有回來,他早巳生好火,熱好水,讓同夥們回來得到休息。

從叫化住的巖洞進城,要過一條小河。河上架了幾根木棒當橋,夏天水漲,冬天結冰,沒奈何還得提心吊膽從木棒上走過去。

有年冬天,白雪蓋滿大地.,叫化們又成羣結隊進城。朱叫化從早等到午,從午等到晚;火堆快熄滅了他添幾根樹枝,水冷了重新燒熱,還是不見同伴們回來。他摸黑向進城方向尋找,快攏橋的時候,只聽見對岸一片哭聲:原來木棒承受不了積雪和行人的重壓,兩個同伴掉進河裏,早巳凍死了。

朱叫化拖着沉重的雙腿,一步一搖向巖洞走回去,誰知雪壓巖崩,賴以棲身的巖洞也塌了。

朱叫化摸黑去找藏身之所,在一家大宅院的後坡上,找到了一個廢棄的紅磚窯;他鑽身進去,準備挖坑砌竈生火燒水:竹籤子挖斷幾根也挖不下去。他丟掉竹籤用手來刨,見浮土下面有一塊石板;掀開石板,發現瓦罐,瓦罐中裝滿白花花的銀子,驚得朱叫化半天合不攏嘴……

他先是想天亮後進城去吃頓飽飯,外加一碗肥肉;繼而,又蓋間茅屋,有個避風寒的地方。身上冷,想買件棉襖。碰到腳上凍裂的血口,又覺得該買一雙鞋子……

他正想把美好的打算告訴同夥,才發覺洞中只有孤身一人,這時,他多想念朝夕與共的夥伴啊——吃飯吃肉一人飽,穿衣穿鞋—人暖,哪如過去那樣和和睦睦親如一家的同夥兒,只有把橋修起來,才能不讓悲劇重演,才能見到同伴。

於是,朱叫花把瓦罐裏的銀子全部捐了出來,挨次去到鄉里紳士家,由他們出面主持,終於修起了這座叫化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