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5篇

本文已影響 1.41W人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5篇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

靜坐在屏幕前,細心聆聽溫儒敏老先生的講座,從開始到結束,那種“短暫”之感,肯定是因我的陶醉而油然而生的。如何看待《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面世?課程理念如何在實踐中落地?聽君一席話,心中的一串問號似乎緩些了。

語文教育定要“潤物無聲”。語文教學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而學生的語文學習的確沒有清晰的模樣,更不是1+1=2那般直觀。對於語文這一內涵和外延都無比豐富的學科,學生在語文上真正的習得,也是不可量化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某種角度來說,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所以,我想語文應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激起學生滿足求知的渴望,培養能力,陶冶性情,更是學生需要的最佳習得方式。

語文核心素養要多關注思維能力。教育的目的不只在於掌握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便是其中之一。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與學積極合作的過程,學生的學與思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所以,我想作爲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調整,逐漸養成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那麼語文教育也就能化難爲易了。

未來的教育生態會如何?溫儒敏老先生多次強調“改革要守正創新”,“語文課需要實在的文風”。那麼,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腳踏實地地向前吧。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2

今天晚上,我有幸觀看並聆聽了語文統編本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的精彩講座。溫老先生侃侃而談,他爲我們解讀了20xx年版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和新意。他老人家用生動的事例鼓勵我們一線的語文老師,要多花點時間用在教書育人上,切實弄清好一些概念、內涵和理由,化繁爲簡,把厚讀成薄,切實用好課標,用好手中的語文教材。

我作爲一線農村的老教師,也要活到老學到老,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積極參加語文的各種培訓,然後反思自己的語文課堂是否還存在對學生教學的“填鴨式”和“灌輸性”;然後儘量要改變語文教學的零碎性、隨意性和重複性,努力把語文的人文性和語文核心要落實到學習的任務羣。

縱觀我們語文學習的四個板塊,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探究。這個信息告訴我們,除了讓學生要學的基礎閱讀作文之外,又增加了整本書來閱讀。溫老的這些建議,都是提醒我們去引導小學階段的學生必須要愛讀書,會讀書,去閱讀大量的書。因此,我們要培養小學生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建議至少要讀半小時以上,努力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3

今天聽了北京師範大學吳欣歆老師關於新課標的解讀,感觸和收穫頗多,印象最深刻的是課標中關於課程內容的變化。

20xx年版的課標把課程內容定義爲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概念上有一個進階的過程,寓意着學生學習上的循序漸進,並且學習任務羣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更有助於學生學習目的的達成。作爲教師,我們要追求的是課程內容、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讓學生的學習不再是知識的簡單獲取,而是滲透於生活的實踐當中,成爲學生的一種能力的體現,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也使得學生實現了知識上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4

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而語文作爲學習語言文字的重要科目,隨着社會的進步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20xx年語文新課標的頒佈,讓我對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思考。近期,聆聽並學習了專家對新課標的解讀。同時,也閱讀了相關專家的新課標解讀報告及訪談。其中,張建軍專家對20xx版課標中閱讀教學的解讀讓我頗受啓發。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20xx版新課標中,用“閱讀與鑑賞”替換了原先的“閱讀”,同時還增加了關於整本書閱讀、多媒介閱讀等內容。張建軍主任關於閱讀給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張主任提出要“重視單篇(本)精讀,也要落實廣泛閱讀”,他認爲,“經典作品是需要精讀的。所謂精讀,不是要面面俱到的教學,而是在有選擇、有聚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覆逡巡於語言文字,感受、領略或賞析作品的獨特魅力,促進言語發展和精神成長。”衆所周知,部編版語文的閱讀量大大增加,其中名家名篇的學習更是拓寬學生了學生的文學面。在教學時,對於經典作品,我們要有選擇的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走進閱讀。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草船借箭》一文時,教師要帶領學生精讀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體會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感受中國四大名著的魅力。在學習《草船借箭》後,教師不能侷限於課本,還要進行“廣泛閱讀”,即爲學生推薦相應的閱讀篇目和書目,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可以爲學生推薦四大名著讓學生進一步進行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其次,張主任提出“要重視閱讀策略,也要凸顯閱讀審美”。部編版每冊語文教材中,都設置了一個閱讀策略單元。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閱讀策略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閱讀的基本策略,讓閱讀更加系統、高效。同時,我們也要明確,學生對閱讀策略的掌握不能侷限在於“知道”,還要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反覆地去運用策略,這樣才能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如四年級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學生基於自己的閱讀實踐,藉助學習夥伴的示範,學習預測策略。“預測”是一個很好地閱讀策略,學生學習完後教師要在今後的閱讀教學中加以鞏固和實踐,讓學生將新知內化爲自己的舊識,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教師可讓學生在閱讀時,預測文章的內容,也可以預測文章的結構或語言等等。預測不僅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更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最後,張主任提出“重視閱讀吸納,也要引導閱讀輸出”。我們從一年級開始,讓學生學會記錄閱讀存摺;在二年級時教會孩子圈畫好詞好句,進行摘抄;從三年級開始,進行好句積累,進行背誦。張主任談到,這些通過朗讀、背誦、批註、摘抄的方法就是學生吸納的過程。但光有吸納還不夠,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輸出。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適度地進行多樣化的閱讀展示和交流活動,如撰寫讀後感、編寫閱讀手抄報、開展班級讀書會等等,讓學生共享閱讀收穫,共建閱讀文化。只有吸納和輸出互相配合,學生纔會真正參與到閱讀中,享受閱讀、愛上閱讀。如在教學一些歷史性的文章時,因爲故事人物以及情節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爲了更好的讓學生貼近人物,走進人物,瞭解人物,我會進行課本劇實踐活動。如教學《公儀休拒收禮物》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課本劇表演。學生通過自行分組,自制道具,排練表演……許多學生積極表現,表演時惟妙惟肖,引得同學們鬨堂大笑。通過這樣歡樂的方式,讓學生走進了課文,走進了歷史,感受到歷史人物的魅力。

目前,對於新課標,我還在持續的“充電”中。有了專家的解讀和引領,讓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思考。我也將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學習、探索、驗證。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5

這幾天我認真學習了一遍20xx年4月21日頒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使我收穫頗多,不僅讓我思想得到了昇華,也讓我對我的教學方面有了新的思考。新課標在課標性質與地位部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就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就是學生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與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這就告訴我們,語文學習十分重要,是其他科目學習的重要基礎,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延展性,包含的範圍極其的廣大,不僅侷限於校園的學習,還包括我們生活實際中的語言的運用和交流,對事物思考程度的深淺等等很多方面,這就告訴學生學習語文是很重要的,同時對於語文教師來說教好語文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20xx版課標”相較於“20xx版課標”創新地指出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且要系統規整和整體安排,教材選文要體現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要把整本書閱讀作爲教材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新改版的新課程標準特別地重視整本書閱讀,而且關於整本書閱讀也有一定的指導和變化,比如:一二年級的與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的書目,沒有圖畫書。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要讀哪些圖畫書,這又是新的內容了;《愛的教育》,原來是六年級上學期快樂讀書吧的內容,現在是第二學段的整本書閱讀任務了;《十萬個爲什麼》原來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內容,現在變成了第三學段;第三學段要求學生閱讀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相對降低了一些難度。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的課餘時間明顯增多,學校應積極營造書香氛圍,引導孩子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閱讀方面要重視起來,不論是高年級的共讀一本書,還是低年級的特色閱讀記錄,每個年級都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特點,不同層次引導學生讀書,並將閱讀收穫及時記錄下來。我想經過小學幾年的積累和沉澱,無形中一定會讓孩子們有質的蛻變的。

另外,“20xx版課標”將“文化自信”作爲重點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語文更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感覺想要學好語文應該多積累,多薰陶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比如小古文、古詩詞等,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小古文、古詩詞這種文學素養的提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不妨趁小學階段,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孩子誦讀傳統文化知識,從課內外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中徜徉。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6

隨着“雙減”政策的到來,我們的“新課改”也是一輪接一輪的有序進行着。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出臺了,它如一縷微風迎面而至,給疫情下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空氣,讓我們的教學有了新的改觀,大家如獲珍寶似的開心不已,學校也開展了學習新課標活動,我們語文組的全體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集體學習、共同討論、個人自學,並對新課標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大家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領悟到了語文教學的方法,還知道了自己今後在教學中的奮鬥目標,加深了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現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和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認真鑽研新課標,領會課改精神。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爲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觀察、參與社會的生活能力,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形勢,讓孩子們在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樂中學,我們更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成爲孩子的樂園。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本次課改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自覺獲取知識。

二、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每個人所帶的學段不同,所要掌握的內容也不同,作爲語文教師,我們更要了解各學段的學情,如: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我的課堂教學更加遊刃有餘、有的放矢。

三、樹立新的教師觀。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轉變,教師角色也隨着發生變化。新課標中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制定再完美的計劃也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從教導者轉變爲傾聽者、服務者、組織者、引導者、陪伴者和參與者,想學生所想,解學生所難,這樣才能將學生與教師融爲一體,逐步把學生塑造成爲自主學習者。

四、創建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在“雙減”的政策下,老師要轉變以前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上課之前,必須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也就是說,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不論是在教材的編寫意圖、重點難點上都要細心研讀課標,吃透教材;接着就是學生方面,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學生纔是問題的關鍵,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教材,去探索學生將會怎麼學,從而制定出屬於自己的教學計劃。最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纔是最好的。所以,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不論是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問題教學、啓發式教學、多媒體直觀教學,還是獎勵機制、自主學習法,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課後多總結、多反思,久而久之,慢慢就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也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五、與時俱進,成爲終身的學習者。

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爲教師的我們,也要順應時代要求,走進新課程,學習新理念,實現課程目標,學習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學科是一門育人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作爲一線語文老師,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將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領悟其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和學生共同成長,讓自己的語文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7

今天下午,參加了由教研網和中國教師研修網聯合舉辦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線上解讀,爲我們解讀的是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吳教授圍繞新課標的主要變化,從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和加強了學段銜接這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

聽着吳教授的講解,“學習任務羣”這個名詞不斷地在我腦海中出現。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其中語文學習的情境性被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在傳統的語文教學當中,我們更加關注把人類共通的知識完整地講給學生,以爲只要講給了他,他就掌握了這個知識,就可以在未來的生活中去運用知識,很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首先知識的獲得是學生和情境互動的結果,學習是情境化的實踐,學生在情境當中有了學習知識的願望,當他用原有的知識去解決情境中的問題時,難以實現問題的解決,他就有了學習新知識的願望。其次,情境具有動員學習的功能,情境的真實性讓學生產生真實的角色感。這種真實的角色感帶入真實的工作歷程,以及在學習成果的真實運用情境當中,會產生成就感和獲得感。所以情境有利於學生用投入的狀態進入學習進程當中。第三,情境揭示了語文和生活的天然聯繫。語文學習活動源自生活,這些真實的生活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迴歸語言運用的真實場景,從而打通課程內容和學生生活的關係。第四,對情境的學習力和應變力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學生在情境中去學習,才能夠發展學生的學習力和應變力。

一個半小時的學習,信息量很大,需要慢慢消化吸收。總之,《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頒佈,讓每位一線老師心中有了標尺,這樣才能做到教學有度。

教育教學的不斷變革意味着我們一線語文老師需要隨時隨地去擁抱變化,敢於嘗試未曾經歷過的挑戰,讓我們在課標的指導下,努力嘗試從單篇到整體,從零碎到整合,做一名單元整體教學的探索者、任務型教學的踐行者。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8

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今年9月份就開始實行,我們可以看到大致有5個重大變化。

一、核心素養時代正式開啓。語文的核心素養課程標準表述爲: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

課標的出臺從政策層面確定了語文學科在衆多學科中的首要地位。從課時量來說語文佔所有課時的20-22%,數學佔13-15%,英語更少6-8%。

二、小學語文教材小學原來學129首古詩文,改版後160首。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要。建議讓孩子養成晨讀習慣,提前把要背的古詩文讀起來。

三、規定了語文學習的四個板塊。識字寫字、閱讀鑑賞、交流表達、梳理探究。除了原來孩子要學的基礎閱讀、作文之外,又增加了整本書閱讀。孩子必須要愛讀書、會讀書、讀大量的書。所以要有晚讀習慣,建議至少要讀半小時以上。

四、首次提出了學習任務羣的概念。一共三大任務羣: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的閱讀,文學的閱讀和創意表達,思辯性閱讀和表達;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以及跨學科學習。只靠刷題學語文的時代徹底結束了,要引進更多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

五、增加了學業質量的標準。從學業質量內涵和學業質量描述這兩個方面明確孩子每個學段應該學到什麼程度。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9

昨天,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觀看了專家的視頻講座,深入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主要內容和變化。感覺收穫很大,觸動很深。下面就談一談自己的學習收穫。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概括自己的見解。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並學以致用。不能光傳授知識表面,應轉化爲學生的言語實踐活動,學寬一寸深一寸,把知識作爲載體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而學科核心素養要注重育人價值。把讀書轉化爲做事,把書中獲取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語文素養纔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意義所在。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指出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等。不能說把學生有針對性的培養成文學家,語文學者或語文工作者等,而是針對全民提高學生的一生的語文素養。

二、學習語文重點是注重學生的閱讀和背誦。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點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閱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不光閱讀短文篇文章,還要嘗試閱讀長篇文章。閱讀是重點,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的讓學生體悟文章內容,作者的情感以及所要闡述的道理。而背誦則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從而提高自身語文素養。

三、重視基礎知識的培養。

從新課改的內容可以看到語文學習,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培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打好基礎爲初中高中以及高考的實際應用做鋪墊。

總而言之我們要深刻學習新課程標準,按照其指導思想找到教學的重點。遵循新課標的規定,上精品好課,培養時代新人。以後我要多多學習教育理論,來充實自己,好好的服務於學生。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0

20xx年版的語文課標“課程內容”中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兩部分。

我想談談我學習課標後對“跨學科學習”這一部分的理解。

一、我在小學第一學段教學中的三個“跨學科學習”教學案例及分析。

“跨學科學習”這部分,課標從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功能,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三方面進行了具體說明。

跨學科學習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這是第一部分,是對跨學科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功能的描述。

以下三點是關於第一學段“跨學科學習”的部分內容的描述及相關教學案例。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圍繞愛圖書、愛文具、愛學習等主題,走進圖書館、閱覽室、書店、文具店,在借用、購買、整理圖書和文具的過程中,學習識字、說話、計算、設計、美化,學習與他人溝通、交流,養成愛書、愛文具的好習慣。

案例一。

二年級下冊第三次口語交際的話題聚焦圖書借閱公約。

我將此活動進行了拓展。計劃用三週時間完成這次活動。

首先,在第一週讓孩子跟家長去圖書館購買圖書,在購買的過程中,在大人的幫助下認識圖書封皮上面的字,練習與導購員說話,在交費時計算買書總計費用。書購買回來後給圖書包皮,在皮上用彩筆做簡單的裝飾,並給同學介紹這樣裝飾的理由。

第二週每人拿一本書,在班級建立圖書角,選出圖書管理員,再培訓了圖書管理員,讓管理員組織小組成員對圖書進行分類。然後給大家講如何借閱、歸還圖書後,之後,學生們開始借閱圖書,並注意觀察、整理在此期間出現的問題。

第三週組織大家討論、交流:在圖書借閱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從借書,看書,還書三個方面去說。並且交流時要注意做到三點:一是主動發表自已的意見;二是一個人說完了,另一個人再說;三是交流時注意聽別人的意見。學生們根據前面借閱讀書的經歷,你一言我一語,漸漸形成一份完整的`圖書借閱公約。最後製作成圖文並茂的《小荷中隊圖書借閱公約》,打印貼在圖書角。

這樣的活動注重了語文,數學,美術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在實踐中走進圖書館,在購買、整理圖書的過程中學習識字,說話,計算,美化以及與人溝通、交流,養成愛書的好習慣。

(2)在班級、學校或家裏養護一種綠植或者小動物。綜合運用語文、科學、數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習日常觀察和記錄。

案例二。

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結合單元寫話“寫自己想養的小動物,寫清喜歡的理由。”我在學第七單元課文的第一天,就佈置作業,讓學生觀察小動物,寫觀察記錄表。計劃此活動用10天時間完成。

溫馨提示:

1、觀察同種動物的同學一起觀察、討論並記錄。

2、有問題諮詢家長、科學老師。

3、閱讀老師提供的描寫相關動物的文章。

在觀察的基礎上,結合觀察記錄表,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想養某種小動物的理由。(第6天)然後練習寫話。(第7天)寫後分別讀給同學、家長聽,聽聽他們的修改建議,自己修改。(第8天)最後教師批改孩子們的寫話並進行集中講評。(第9、10天)

這樣的活動,整合了語文、數學、科學、道德與法治等課程,學習效果很好。這樣的學習可以實實在在地實現這些方面的目標:體驗和感受完整的學習生活、發展問題意識、發展社會參與意識、培養觀察、表達、協作探究等能力。

(3)參與學校、社區舉辦的節日和風俗活動,留意身邊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等文化現象,感受和學習生活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案例三。去年的慶“六一”活動。我在五月的第二週,利用班會,請同學們暢談自己“六一“想展示什麼特長?對班級慶祝“六一”活動有什麼建議。討論交流後,制定活動方案: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利用課外時間可以獨立創作,也可以幾個人合作,以慶“六一“爲主題唱一首歌,跳一支舞,畫一幅畫,或辦一張手抄報,還可以利用廢舊物品親自動手做一個小製作。第三週同學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自己的作品,有困難可以主動請教音樂老師、美術老師、家長等人。5月底進行展示。我針對主要環節和內容制訂評價量表,又邀請美術、音樂、科學等代課老師、家委會成員、六年級優秀學生,一起參加活動並對學生表現進行評比。請各位老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鍼對性評價,表揚優點,指出不足和改進措施,鼓勵孩子們再接再厲。展示後學生分組交流(如,做手工的同學,按順序,用上“先……再……然後……最後……”等詞語說說自己是怎麼做手工的。表演舞蹈的同學說說自己在整個準備、表演的過程及活動心得。);最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父母分享此次慶“六一”活動。通過這樣的設計,把慶“六一”活動變成一次文化主題活動”,體現了跨學科學習。

以下三點是關於跨學科學習的教學提示。

[教學提示]

(1)充分發揮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勢,增強跨學科學習的計劃性和目標意識。

三個案例,都是提前計劃,每一步的目的性很明確。三次活動都以體驗等活動爲主。案例二,以觀察、記錄爲主。

(2)要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學習和生活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和實踐創新能力。

案例一,在圖書館購書時進行識字、口語交際等學習。案例三,在準備慶“六一”活動的情境中學習口語交際、與人合作,提高實踐創新能力。

(3)要拓展學習資源,增強跨學科學習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三個案例都是結合學校活動或語文教材的訓練點開展語文跨學科學習。

評價主要以學生在各類探究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活動過程中完成的視頻資料等學習成果爲依據。教師可以針對主要學習環節和內容制訂評價量表,邀請相關學科教師、家長、社會人士參與評價。評價要關注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評價以鼓勵爲主,既充分肯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又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斷提高跨學科學習的質量。

案例三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二、結合所聽講座談談我對跨學科學習的淺顯理解。

提倡跨學科學習,是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這既符合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又完全符合具有廣泛容納性的語文課程的特點。現實生活不是按學科劃分的,融會貫通才能生存、生活和創造。要解決生活和工作的問題,是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僅僅運用某個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是不行的。重視跨學科學習,是最大限度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需要。參考各國課程標準,就會發現,實現學科內部的有機結合和學科外部的融通,突破學科界限,是一種課程建設和實施的傾向。通過尋找、發現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在內容、主題、能力等維度的深度關係,建構跨學科學習立體化網絡,可以更好地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教師的跨學科教學強調大語文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科共通能力的培養。它關注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橫向、縱向的融合與溝通,引導教師不僅侷限於語文學科的範疇,而且把語文教學放在學生知識體系之中,作爲其知識系統構成的一部分來加以認識。跨學科教學可以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作用,更好地服務於其他學科的教學;同時也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在開拓的視野中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

“跨學科學習”不同於“綜合性學習。20xx年版課標提出的跨學科學習是“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語言能力”。20xx年版課標明確提出的“綜合性學習”是“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繫”,這二者是有區別的。以往的“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而“跨學科學習”,目的在於引導學生以語文學習爲基礎,開展跨學科的學習活動,聯結課內外、校內外活動,圍繞學科內外、社會生活中的話題,進行探究活動。跨學科學習注重真實情境中的活動與體驗、問題與探究、設計與表達,發展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實踐創新等綜合素養。

我再引用南京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院長張華對“信息時代的跨學科學習”闡釋:“跨學科學習”的基本理念是爲理解而學、爲生活而學、爲學科而學,是一種以解決真實問題爲核心的深度學習方式。學科源於生活併爲了生活。生活具有整體性,解決生活中哪怕看似極微小的問題,也往往需要多學科協作進行。因此,植根於生活的學習必然是“跨學科學習”。“跨學科學習”絕不是爲了迎合學生的表面興趣,犧牲學科邏輯的力量,把幾門學科的零散事實雜湊起來而成。恰恰相反,真正的“跨學科學習”是通過建立起學科與學科、學科與生活的內在聯繫,而促進學生的學科思維與學科理解。

今後,在“跨學科學習”這一方面,我還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1

研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發現更強調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四方面,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把“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作爲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突出強調了語文實踐活動,綜合構建素養性課程目標體系,推進了育人方式的變革。在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部分新增了“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從三個層面來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一是基礎型,關注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二是發展型,關注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是拓展型,關注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這一變化體現出語文教學形式上有了很大的革新,今後的語文教學要在真實的語文情境,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語文實踐活動,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在課程實施部分的評價建議中,將過程評價貫穿語文學習的全過程,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和核心素養髮展水平,體現多元主體、多種方式等特點。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2

20xx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化了課程育人的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通過學習,使我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對今後的教學活動實施有了更多的思考及指導作用。

總體來說,兩版的課標內容,基本沒有變,即各個學段對語文基本知識、能力的要求的標準沒有變。學習新課標結合實際教學,讓我感到變化比較大的就是從三年級教科書開始,每個單元設有“導語”,在單元導語中明確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樣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語文要素的落實,及時優化調整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新課程理念注重閱讀教學,閱讀是爲了着重培養理解書面語言的能力而進行的語文訓練,它符合語言文字學習的特點,“讀”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的客觀要求和最重要途徑,忽視“讀”或“讀”不到位,學生語感的培養和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便成了無源之水。我感覺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孩子們課外閱讀書目的數量及程度鼓勵力度不夠,缺乏一定的評價方法。在今後的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改正,爭取提高自己的閱讀教學。

我將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在新課標的引領下,領悟精神,和學生共同成長。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3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一萬個讀者只有一本新課標。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務必全面、精準地解讀新課標,統一認識,不可自以爲是的“見仁見智”。新的培訓方式可以讓我們有機會直接聆聽專家的解讀,有利於增強我們的課標意識,課改意識。

上午崔允漷教授從課程角度解析了新的課程改革方向:增強了課程的育人導向,根據時代發展調整了義務教育階段的三級課程設置。最明顯的變化是強調在義務階段加強勞動課程和影視課程。前者糾正了教育與社會實踐的脫節,後者協調了教育與時代發展的一致。“教下去是知識,留下來的是素養”在課程實施中強調參與實踐,強調“悟”,很自豪這我們實踐的崗位制自主管理校本課程相契合。接着石芳教授又重點講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程設置變化:一是完善了培養目標。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二是優化了課程設置。整合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爲“道德與法治”,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爲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落實中央要求,將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佔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增加課程標準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明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制度規範,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對培訓、教科研提出了具體要求;健全實施機制,強化監測與督導要求。

下午蔡可老師具體解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按照課標前言中的總括,這一版課標修訂主要有5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第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第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第四,增強了指導性。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具體而言:新課標就是一個核心,六個學習任務羣,四條教學建議。

提出了以發展學生素養爲核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這一版課標的總目標一共有九條,覆蓋了五個方面。其中第一條目標是關於立德樹人的相關要求,後邊的8條目標分別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的相關要求,這樣從總目標構建了素養型語文課程目標的基本特徵。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當中首次單獨設定了課程內容,讓課程內容成爲一個獨立的板塊呈現。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分爲三個層次的學習任務羣,基礎型學習任務羣,包括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用6個學習任務羣呈現了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這是我們國家課程標準,歷史上首次明確呈現語文課程的內容,這應該說是研究的進步,也是實踐的進步。

課程和課程標準是一個系統工程,課程的變化也是爲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此,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爲黨育人,爲國育才。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4

通過中國研修網,我首次關注到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本)》,並在研修網上跟着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學習了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吳教授將課程標準的實驗稿、20xx年版和20xx年版課程標準進行對比,一目瞭然地反映出20xx版課程標準在課程內容上的變化,20xx版課程標準的課程內容改變了原來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習作、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這幾大板塊,而是變成了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這三大學習任務羣。整個培訓中,“學習任務羣”這個新概念是個高頻詞,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學習任務羣是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學習任務羣是與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多重對應關係,每個學習任務羣都指向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同時各具特定的育人功能,整體推進與側重發展相結合,各學習任務羣不是簡單的並列關係,而是相互交叉、滲透的,體現了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性。要想吃透新版課程標準,還需要繼續深入學習、理解、才能用理論指導實踐。

二年級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15

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分別對學段目標分別從識字寫字、網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四個方面進行詳盡闡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變化: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爲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於核心素養髮展要求,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三是研製了學業質裏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形成學業質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爲救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四是增強了指導性。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評”一致性,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我將繼續深入研讀,爲高質裏教學打好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