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本文已影響 1.73W人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

近期讀了魯迅《朝花夕拾》,品讀了他的童年生活,使我極其嚮往。

說起他的童年,就不得不提起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了。

那時他的年齡應是與上學前班的年紀相仿的,與昆蟲鳥雀爲伴,與木藤花草爲友。渴了,餓了便摘下幾顆覆盆子,酸甜可口;累了,便靠着泥牆,望着天空,享受生活。而與現在我的童年相比,便是多了幾分自由與樂趣的。也許是我上了學,感覺太枯燥了罷,也許是時代的步伐太快,把它們都丟棄了罷,總之,現在是再也尋不到的。

人們說起魯訊那時的社會,便是封建、黑暗的,正因爲如此,他們最大的心願便是在一座荒園中玩耍、打鬧吧!

再說三味書屋,便是現代的學校了,沒有了百草園中的自由與樂趣,只有嚴厲的老師與枯燥的學習。

魯訊的童年除了是無奈與快樂,更多的還有一些悲涼……

例如《父親的病》,魯訊請了人們口中的“神醫”來爲父親治病,年幼的魯訊還是未能保住父親的生命,而且還被榨取了不少錢財,從此家道中落,也正是從此發現了社會的黑暗。這位年僅16歲的小男孩便失去了父親,這也使他極其痛恨黑暗,一直與邪惡勢力做鬥爭,掀開那些光鮮亮麗的外表,讓人們夢中驚醒!

魯訊從快樂到悲涼再到堅強,不禁令人同情,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正是這些練就了他那一種不屈服、不氣餒的精神。他更是以筆爲武器,寫下了一篇篇留芳幹古、耐人尋味、激勵精神的醉人文章!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2

初次見到“朝花夕拾”這四個字,還以爲是篇優美的散文,如今細細品位起來,倒還真真是有了那番韻味——昨日的花,等老了再拾起來重新欣賞。雖只是薄薄的幾十頁,看起來卻廢了我好半天功夫,只覺得有魯迅特有的韻味在裏面——沉重而又不失風趣。

這本書,是魯迅在風燭殘年時寫下的。老了,累了,遇見的挫折多了,再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想必定是分外珍惜!就像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才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再去摘採,便又使得失去了方纔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了。

老子說“柔軟的舌頭往往是最傷人的武器”,我想,這句話適用於魯迅當真是再好不過了。雖然文章表面看起來溫婉又不失風趣,但其實,魯迅把憤怒藏在了更深的地方。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在文章裏還有許多諸如此類的描寫手法,不得不說,魯迅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寫作上,都是一個細心的人。特別是在寫作上,也許僅僅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話語,卻能使得整篇文章更加韻味深長,這也可以說得上是魯迅的一個特長了。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3

“朝花夕拾”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早晨的花兒傍晚拾起,因爲這“朝”與“夕”之間的距離,一切過往的回憶便多了一分溫情,多了一分理性。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說:“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爲親切的懷戀。”掩卷回味,耐人尋味的美感油然而生。

這分溫情來自魯迅先生生命中一些可愛的人。魯迅對保姆長媽媽的回憶便充滿了溫情,由一開始在夏日的涼蓆上被擠得難以入睡對阿長頗有微詞,還給“我”講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禮數;後卻因其設法買來《山海經》而大爲感動,字裏行間流淌着魯迅先生對長媽媽深切的愛戴和懷念。那位“八字須,戴着眼鏡,夾着一迭大大小小的書”的藤野先生,爲“我”批改講義,對“我”不再學醫而嘆息,並真心地希望新的醫學能傳入中國。這份跨越國界和民族的殷切希望,對於留學於日本的中國學子魯迅先生,該是多麼的珍貴!

這分理性來自魯迅對生活的體悟與思考。《二十四孝圖》中作者回憶小時候讀的一些書,回想起來卻覺得那些故事荒唐而虛僞;《五猖會》中去看錶演之前,被父親要求學習,以至於最後失去了遊玩的興致;《瑣記》中寫道魯迅先生去外地讀書,讀了幾個大學,結果發現大學教育不太對自己的胃口。如此種種,都表露出魯迅先生對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滿。而面對醫術極差卻霸道十足的荒唐“名醫”和表裏不一、陰冷自私的衍太太,魯迅先生以文字的方式不動聲色又激烈深刻地剝掉了“名醫”那層虛晃無用的外殼、刻畫出衍太太的醜惡嘴臉。

就像《朝花夕拾》的編者開篇說的那樣,“記憶凝結成的文字,字句都流淌着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樂與壓抑,對人性美好的嚮往和袒露,構築起魯迅最真實的心靈風景。生命因回憶而鮮活。那些拾起而在也不願丟下的舊事,慰藉了精神,溫暖了心靈。”

朱光潛先生說:“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魯迅先生於“夕”時拾“朝花”是距離與美的絕佳詮釋,而如今我們讀者藉助書中的文字,喚醒的自身對於兒時趣事的懷戀,又何嘗不是一種親切的美呢?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4

魯迅是那個時期的偉人、英雄、他以筆爲弓,以字爲箭,將帶着反對新中國的人的血的文字,射向那黑暗落魄的社會。

《朝花夕拾》裏有三種結合,它們分別是:回憶往事與批判現實相融合、敘事與議論、抒情相結合、幽默與諷刺相結合。《朝花夕拾》表達了魯迅強烈的反封建思想,還表現了魯迅從兒時到青年時期所體會到人間真情,讓讀者看到現實。

《野草》的構思精巧奇特深廣的意境。寓意深刻更是筆上添花。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圖》讓我很有感觸。魯迅十分顯然的不喜歡這本書上的一些故事,因爲這本書中的“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都是愚昧的孝道故事。魯迅嚴厲地抨擊了封建孝道的愚昧與醜惡,爲後人敲響了警鐘。

《狗·貓·鼠》這篇文章敘述了魯迅與貓的恩怨。魯迅一直都是仇貓的。他本人就不喜歡貓的性情,其他國家對於貓的不好傳言又影響了他,使他對貓的仇恨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他誤以爲自己養的可愛隱鼠被貓吃掉了,就將再罪魁禍首的名號加到貓的頭上。乍看上去,魯迅似乎有些不講理,仇貓的事也有些牽強。實際上,這篇文章是針對所謂“正人君子”的攻擊所寫的,魯迅先生以犀利的言辭對他們進行了辛辣的嘲諷,表達了對他們像貓一樣“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的醜態的憎惡。這種非故事性的散文讀起來雖然有些枯燥,有時甚至不明白魯迅到底想表達什麼,但一旦瞭解了文章背後的故事,就會很容易瞭解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

《野草》中的《一覺》也讓我感觸非常的大。在文章中魯迅不爲青年的“粗暴”而驚異,而是爲青年的覺醒而驚喜。魯迅從軍閥飛機的轟炸聲中宛然目睹了“死”的襲來,而更感受到“生”的存生。他從青年的文稿中看到了青年“不肯塗脂抹粉”的“憤怒”而“粗暴”的靈魂。魯迅驚喜於他們的覺醒和抗爭,稱他們爲“我的可愛的青年們”,魯迅的驚喜不僅是爲這些文學青年,而是也是爲自己,驚喜於近年來自己告別和埋葬了絕望、虛無的陰影。

《朝花夕拾》和《野草》中的文章寓意深刻,發人深省,讓我們感受到了舊社會的古樸,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閱讀的層面上,更要懂得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5

當我讀完魯迅寫的《朝花夕拾》時,我從未厭倦過讀它。

印象最深的是《百草園》那篇文章,非常逼真地描述了百草園的花壇、石井酒吧、無患子樹。我讀它就好像我在那裏。長媽媽給魯迅講了“美人蛇”的故事,讓魯迅非常害怕,在夏天乘涼的時候不敢看牆上。作者還描述了冬天的草園相當無味,但是下雪的時候就有趣了。玩雪人,抓鳥。捕鳥需要技巧,等到雪覆蓋地面一兩天就好了,那時鳥無處覓食。掃去一片雪露在地上,用短棍撐竹篩,撒些小米,綁一根長繩。當鳥下來啄繩子時,它會蓋住鳥。

文章沒有太多筆墨,只有寥寥幾筆刻畫了人物獨特的個性。比如長媽媽的單純善良。辛亥革命失敗後,作者經常插入與內容相關的典故和傳說,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有說服力,值得我們在寫作中應用。

閱讀《朝花夕拾》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6

我讀的書的名字是《朝花夕拾》,作者魯迅,我不覺得這像一個名著,而是像一個朋友與你閒聊。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魯迅從童年到青年的道路和經歷,回憶了那些難忘的人和事,表達了他對過去親人、朋友和老師的懷念,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習俗。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來》,是對過去歲月的回憶,真摯的感情,無奈的悲傷,所有這些都能感受的到。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藤野先生。魯迅初到東京時,清國留學生在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讓人鄙夷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

這讓魯迅非常反感,於是他去了仙台,在那裏他遇到了藤野先生。雖然藤野先生穿着很隨便,但他在科學上嚴謹而求實,在學生的作業上一絲不苟。他用紅墨水圈出魯迅的作業。他是平等公正的,沒有民族偏見,具有高尚的人格。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這不時流露出來的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天真情懷,眼裏出現了一幅迷人的自然畫卷。

在三味書店後面還有一個花園。雖然它很小,但你可以爬到花壇上折臘梅,在地上或桂樹上發現蟬蛻。最好的是捉蒼蠅喂螞蟻。描述了童年在家裏的花園裏無限的樂趣。

《阿長與山海經》據說是童年和長媽媽相處的場景,比如她睡相不好,“滿肚子是麻煩的禮儀”,告訴我“長髮的故事”,謀殺了我的“隱鼠”,給我買了《山海經》等等。

它描繪了一個可敬可愛的封建婦女的形象,她具有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她不僅簡單,而且善良和關心。作者從恨她變成了愛她。

所有的感情都是那麼的天真,令人難忘,尤其是作者以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讓閱讀的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魯迅在文章中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嚮往。他希望自由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不想一直被父母奴役控制。不過,這正是兒童特有的。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7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舊事的回憶,但卻同時夾雜着其他情感,他用尖銳的筆觸去抗擊封建社會的一些現象,特別是《二十四孝圖》一文,它本爲古代人民宣傳“孝心”的故事集,但是其內容卻又透露出封建時代人民思想的無知,愚昧以及對兒童的壓迫和殘害。魯迅幼年時期也是抱着“百善孝爲先”思想,但是成年之後的魯迅也明白的“孝順”太難以達成,也慢慢接觸到了封建社會愚孝的虛僞和殘酷。

魯迅在寫“郭巨埋兒”時給我的觸動很大,孝是中國千百年的文化思想,生爲子女,回報父母本是理所當然,但是郭巨埋兒卻顯得及其無知。就算是出於對母親的孝順,他對兒子的所作所爲也是慘絕人睹,他的妻與母也沒有阻止他的所作所爲,試問這是孝心的表現嗎?顯然不是,相反,這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甚至說不定郭巨以後買能埋掉妻子與母親。

荒。唐的鬧劇在郭巨得到了上天的賞賜後結束了,不得不感慨,郭巨是何等的迂腐,縱然自己貧窮,但他扼殺的確實祖國的花朵,換句話說,他自己生爲一個男人,不能養家餬口,反而以這麼極端的手段,這不是他卑鄙,陰暗的一面嗎?不會去努力,依靠上天的賞賜去生活,他這一生還有什麼可以被人傳誦的呢?說不定,等到他的兒子長大以後,回憶起當年父親對自己的所作所爲,很難否定他不會實行一些極端的手段,而其後果難以想象。

再說到當時的孩童,魯迅也爲他們充滿了憐惜和擔憂,生活在動亂的年代,沒有精美的書本可以閱讀。和歐美的孩子相比確實很可憐,但是不得不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愚孝沒有了,代替的確是無孝,孩子的困頓感沒有了,但是過於豐富的物質生活,卻使得他們開始空洞,如果《二十四孝圖》所反映的孝是一種過分的孝,那麼現在的這種思想讓其一去不復返,因爲追名逐利的人忘記了孝的存在,這又是古今思想的矛盾。

作爲2世紀的人,我認爲我們既不要做一個無孝的人,也不能做一個一味模仿《二十四孝圖》的人,理智的去對待孝,相比才會最自然的表達出來。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8

一點一點,我慢慢看完了那本書:《朝花夕拾》;一步一步,我漸漸走近作者的內心:對那萬惡的舊社會的批判;一夜一夜,我思考着:“他,是以怎樣的毅力提起這沉重無比的筆,來諷刺這“人”吃“人”的社會?”或許是童年的回憶太美好,而現實卻是那樣的冷酷。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體驗到了百草園的樂趣無限: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單單這段文字,就讓我身臨其境。走進百草園,一棵高大的皂莢樹整日陪伴着你。心情煩悶時,看看那碧綠的菜畦便覺得好多了。數不勝數的動物在園子裏陪你玩耍,日日無憂無慮,不必去理會外界的嘈雜。這般日子,現在又有幾時?而踏入三味書屋,一股濃濃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面對的是一名方正,博學的先生。雖說三味書屋的樂趣不比百草園,但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有何不好?

在魯迅先生童年時或許有太多的不愉快,但他在字裏行間爲我們體現出了孩童的天真,爛漫,純潔,無憂無慮,呈現出一幅幅自然的畫,供我們欣賞。

在嘈雜的城市中,一切都是忙碌的。當累了,厭了,倦了,回首望望過去,會有什麼愉快的回憶嗎?又或者,會有什麼回憶嗎?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這樣說過: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都沒有......”與其這樣碌碌無爲,倒不如現在放慢腳步,我送你《朝花夕拾》靜靜品味。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9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對童年回憶而寫的散文。細讀時享受着文章從字裏行間透出的感情。

在《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記敘了作者從童年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在一切都是那麼天真爛漫,富有童趣,令人回味,也許擋不住我心中的感慨吧!我真是太喜歡《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尤其是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讀起來倍受感慨回味無窮,真得像魯迅先生一樣,我真想重回童年,感受魯迅先生的童年,感受那充滿激情的童年。百草園中,作者品味了“美女蛇”的民間傳說,經歷了冬雪天地中捕鳥的的故事,趣味無窮。而在三味書屋,作者體會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受到了規矩的束縛。在這兒我想起了我童年是,特別不喜歡去幼兒園,大概就是不喜歡那種被規矩束縛的感覺,所以就整天在家裏鬧。但作者也經歷了課間學生溜到後院去玩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的讀書時學生乘機偷樂的有趣故事。在這篇散文中的字裏行間可以體會到幼時的童真童趣。

在《五猖會》中,作者批判了封建家長和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摧殘。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作者小時候對五猖會的精彩內容心馳神往而父親卻強迫他背誦《鑑略》的內容,對此作者感到無比掃興與痛苦。這引起了我的思緒,其實現在也有許多家長去逼迫孩子學他不喜歡學的`,做他不喜歡做的一些事。

作者對自己的成長曆程的真實記錄,在作者的成長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去走進他的生活。每個人的成長之中,都會經歷善惡,美與醜,真實與虛僞,善良與險惡。重要的是不要迷失自己,要珍惜美好生活。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黃金時代的童年如今一去不復返,留下的只能給我們細細去回味。瑣碎的回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時代童年,一樣的快樂回憶。惹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取名叫如花般的青春。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0

夕陽灌醉天空,天空紅着臉,如同秋天灼灼的楓葉。想要用手觸碰紅得發熱的天空,可是無論手伸多長,天空仍離我有千里之外。以爲伸手可觸的天空讓我的思緒在脈絡中慢慢延伸……

手捧綠茶,品味茶香;細品好書,感受文學。手上的《朝花夕拾》讓我難以自拔,使我深深陷入了文學的沼澤。滿屋散發的文學氣息比綠茶的茶香更濃郁,以至於人都在此中陶醉不已。書中每個短暫的故事都使我有萬千感慨,其中最惹人深思的還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主要記敘了魯迅在仙台的日子。最引我深思的是魯迅在回憶學習黴菌學時看電影的回憶:“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裏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在講堂裏的還有一個我。”

這段文字令我十分感慨,不禁想起一句話:“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則是在日本留學的過程中瞭解到祖國的情況,棄醫寫作,他說,要回祖國。他是中國人。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人,我們不允許我們的國人或祖國受到侮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一個國家的強大需要人才,一個國家的繁榮需要人才。如果我們不努力讀書,我們的國家還怎麼強大?還怎麼繁榮?所以,我們要守護我們的祖國就要努力讀書,將來成爲國家的棟樑。

1937年12月13日,這一天。日本軍隊在南京進行大屠殺,30多萬人在以後的數天就喪失了。30多萬條生命啊!就這樣沒有了。日本軍人在那時侵略我國,並且在南京進行“殺人遊戲”,以殺中國人們爲遊戲。我們國民的生命給人如此玩弄,作爲中國人,我倍感痛心。而且,他們還將中國人推入坑內進行活埋,多少中國人到其中撕心裂肺地喊叫,希望他們能夠放自己一條生路。可是誰能幫他們呢?最令我痛心的還是一張照片所描述的場面,一位日本軍人把一箇中國嬰兒扔高,然後伸出軍刀刺死的場景。

以前,我們國家受人欺辱。可現在我們要以行動表明我們的國家並不弱小。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努力讀書,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要守護中國!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1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爲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纔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

我家屬於郊區,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時侯,總去那裏享受着和煦的陽光,秋日裏的習習微風,把那裏的油菜花摘得一朵都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我和夥伴都在爲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努力得讀書,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兒時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幾分親切,少了幾分自由,也少了幾分對大自然的熱愛。

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那些瑣碎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以下那個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夢,體驗一下那時魯迅的美好童年,讓我們中學的生活得到莫多感悟!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2

暑假,天氣格外炎熱,知了在樹梢喚個不停。而我,卻絲毫不畏懼那濃濃的暑氣。因爲,手中捧着一本《朝花夕拾》的我,已然沉醉在許多有趣的片段之中。在這本回憶性散文裏,魯迅給我們刻劃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善良樸實的長媽媽,貪玩好奇的小魯迅,和藹方正的壽鏡吾先生……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魯迅的父親。

提起魯迅的父親,大家一定會想到《五猖會》這篇文章吧。在文中,父親的形象是嚴厲、專制、古板和迂腐的。他會在孩子急切想去看迎神賽會的時候,忽然要求他背誦“無聊至極”的《鑑略》,令少年魯迅萬分掃興和痛苦。雖然,父親心中也不乏對孩子的愛,但他的所作所爲,卻扼殺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在魯迅心中留下了永遠不能抹去的灰色。

在魯迅的父親的身上,我彷彿看到了現代家長們的縮影。爲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愛和希望的同時,也給自己的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我們經常會在培訓班或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幕:家長怒目圓睜,或厲聲呵斥,他們的孩子則可憐兮兮地坐在書桌前,愁眉苦臉、抓耳撓腮,捏着筆在作業紙上躊躇着什麼。這,便是現代教育對孩子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我不禁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何嘗不是這樣!記得去年暑假,我不停地在課桌邊爲奧數而奮鬥着。假期本應是孩子與大自然嬉戲,與花和樹木作伴的時候,可我卻被迫面對着一摞厚厚的作業本發呆。那天,我正陶醉在“明天去旅遊”的美好暢想之中。忽然,一聲厲喝把我從夢中驚醒:“這100道題你要是做不完,就不許出去玩。”無奈,我只好提起筆,又在草稿紙上塗抹着那些百無聊賴的數字。一直到夜幕已然深沉,我才顫抖地放下了手中的筆。

百年前,魯迅就向壓制人性的封建教育發出了大聲地吶喊,進行了無情地批判和抨擊。可是,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舊被束縛在另一種扭曲的教育中無法自拔。十一、二歲的花季,應該像天空中飛翔的鳥兒一樣,充滿蓬勃的朝氣;而不是囚着的籠中鳥,失去本該擁有的自由。我們的童年應該如彩虹般斑斕,而不是在作業前只投下灰色的暗影。家長們也不應該是像魯迅的父親一樣,專制而刻板;而應該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們的立場想事情,做事情,讓孩子擁有一段充滿天性的童年時光!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3

《朝花夕拾》作者是魯迅,在上個學期中我們深度瞭解了他。《朝花夕拾》並沒有滿篇的好詞佳句,卻能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

一個以筆爲武器,魯迅以筆爲武器,戰鬥了一生,被譽爲“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魯迅筆下寫出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一個個鮮活形象的人物形象,魯迅用不同方式寫出了人物的性格。

讀《朝花夕拾》,我也真正領悟到,兒時的魯迅擁有一顆豐富而且嚮往美好的心靈正而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讓故事變得僵硬。以致與許多年後當魯迅回憶起童年在故鄉的有趣的事和童年玩耍的地方,哪怕是其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樹,不起眼的小草,或是一顆不起眼的樹,都在魯迅的童年中依舊充滿了深深的懷念。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4

自從買到魯迅的這本《朝花夕拾?吶喊》之後,我不知道已經把它看了多少遍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時候,魯迅一定接觸了太多太多飽嘗人間冷暖的人物吧,不然,怎麼能寫出如此生動、真實的形象呢?”在讀這本書時,我常常這樣想。

讀它時,我的心裏總有一種苦澀,就像吞了一根苦瓜。最令我感慨、同情甚至是令我感到不寒而慄的,大概就是《故鄉》裏的閏土了吧。

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勁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看到這裏,我不禁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天真無邪、聰明懂事的鄉下兒童的形象。閏土的到來,彷彿使魯迅走進了另外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使他體驗到了鄉下兒童無窮無盡的快樂。就連我,也能感受到一行行文字間傳來的喜悅之情。閏土講述的捕鳥、拾貝殼、看西瓜、看跳魚這幾件事,真是充滿了樂趣,但是這都不是最使我高興的。在我心中,閏土與魯迅的友誼,遠遠超出了一般的朋友,他們兒時天真的笑聲,彷彿永遠都會在一起。可是,我錯了。

我是多麼想避開這些令人絕望的時刻啊!我不明白,爲什麼兒時的好朋友,長大後他們卻分開呢?生活的勞累,早已改變了閏土的外貌,也許還有,他的內心“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沒錯,這層厚障壁斷開了閏土與魯迅兒時的情誼,使他們從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變爲了地位相差巨大的主人與僕人。那一刻,我真的不願面對這一現實。我很害怕,我怕在我長大後朋友也會這樣一個一個地離我而去。社會的黑暗,家境的貧苦,已經把閏土變成了一個心如鐵石、冷漠無情的人,把他變成了一個處事圓滑、一心爲利的人。再看看閏土的第五個孩子水生與魯迅的侄兒宏兒,他們不正是兒時的閏土與魯迅嗎?難道,真正的友情只能存在於天真的兒童時代嗎?難道,他倆長大後也會成爲像現在的魯迅與閏土這樣嗎?想到這裏,我的心裏不由得涌現出無盡的傷感之情。

魯迅筆下的閏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可是,在這黑暗的時代,又有多少像他與魯迅一樣的好朋友被硬生生地拆散了呢?有的,因爲貧富分化而互相仇恨;有的,爲了某些事情而產生矛盾。這是爲什麼呢?那一刻,就連我也對當時的黑暗社會產生了無限的厭惡與反感。這正是魯迅寫文章的本義。真的,一切人物都被魯迅描寫得栩栩如生,不是嗎?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15

阿長與《山海經》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描述了作者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慕已久的繪圖《山海經》的感覺之情,充滿了尊敬與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惦念以及對年幼的時光的深切懷念。文章着重寫了“我”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

至今,作者回想起長媽媽的那些事情,還覺得很麻煩、很煩人。一開始,作者就不是很喜歡她,直到《山海經》的到來,竟使得作者對她有了敬佩之情。

書裏的長媽媽,不就跟我們自己的媽媽一樣嗎?在小時候,這也不讓動,那也不讓動的媽媽;喜歡嘮叨的媽媽;喜歡講道理的媽媽。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吧,那時候的我玩性很大,總是碰碰這,動動那,一點都不安分,媽媽爲此都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爲了不讓好動的我受傷,愛嘮叨的她定下了一堆規矩,如:開水瓶千萬不能碰;到別人家不能亂動東西;不要論人長短;不能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但那時的我對這些規矩是牴觸的,都不知道爲此對媽媽發了多少次脾氣。到現在,我感到很愧疚

其實,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表達愛的方式更不一樣。比如說我們身邊的媽媽,也許有的溫柔,有的脾氣會有些暴躁……但是,不論她們是怎樣的性格,肯定都是深深的愛着自己的孩子,而我們呢,要去理解她,並且學會感恩,要讓她們知道,我們也愛着她們……

這就是我讀了這篇文章的感悟,好好愛自己的媽媽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