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精選12篇)

本文已影響 2.35W人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精選12篇)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1

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爲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爲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啓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一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爲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等等。每一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一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榮,任務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壯美事業的偉大音符,是總結,是昇華,是更上層樓的力量凝聚。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爲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啓後的關鍵之戰。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覈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還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所以說,其任務意義非凡而深遠。

探索星辰大海,中國征程壯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組合完美,“老中青”結合,抒寫完美中國太空新記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兩彈一星”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揮毫驚鴻之筆。“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麗傳奇,刮目奇蹟。九霄逐夢問天,闊步強國征程。上九天攬月,觀天上宮闕。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這是共和國發展壯美詩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爲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爲人類探索宇宙奧祕、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2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爲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爲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爲“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爲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爲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爲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啓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3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爲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爲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祕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爲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着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遊”到“季度遊”,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遊”,“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着大國自信的豪情。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4

最近我們航天事業頻頻傳來喜報,又成功發射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觀看直播呢?相信看了直播的心中一定是無比激動和自豪。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這是一個永載史冊的時間,搭載神舟十三號的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軌道,由此拉開了中國航天的序幕。如今,“北斗”“神舟”“天舟”“嫦娥”“玉兔”“天問”……星辰大海中,中國“星”亮晶晶,中國已由航天大國開始邁向航天強國,當然,我們曾經艱難,曾經受制於人,但有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中國人民,邁向航天強國的步伐無人可以阻擋,隨着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實施,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空間站”將會在星辰大海中獨領風騷。

中國航天即將進入新時代,讓我們仰望星空,爲中國航天祝福,新時代新徵程再出發,征途漫漫,努力奮鬥,弘揚中國航天精神,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5

我感受到這些爲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的所有航天人的堅持和努力。這一次航天項目的完成代表着我們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進步,彰顯了在我們在這一方面的科技實力。

聶海勝同志說的“就算犧牲也要把國旗插上去”屬實令人感動。可以這麼說,每一位航天員都爲我們的航天事業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爲了完成任務,他們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無所畏懼,一往直前。在此期間每一位航天員都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去適應模擬環境、失重、應對緊急情況時的操作處理等等,每一次的訓練也是爲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務,他們付出的汗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做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當然,不僅僅是我們的宇航員,更有千千萬萬個在載人航天事業背後默默工作的航天人。

載人航天事業,需要大數據的支持,先進的科學技術,各個部門之間的默契配合,協調統一的調度等等,沒有所有航天人的一起奮鬥努力,載人航天事業是難以完成的。我們今天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爲載人航天事業努力過的人!寫到此處,也只剩下“致敬”!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6

今天,神十三返回艙成功着陸,我很幸運能在屏幕前迎接英雄回家,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躍!

在看完航天員王亞平的採訪後,我感觸頗深,她不僅是爲女兒摘星星的媽媽,還是我國首個進入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在她的採訪中用輕鬆的語調談起這180天的生活,但我們都知道這成功背後她付出太多我們常人無法想象的堅持。面對挑戰,她“就是一個字,練”!日復一日大過載、重負荷、高強度訓練,爲了克服男航天員相比於女航天員臂力和臂展的先天優勢,對加壓後艙外航天服的操控,她花費更多的努力。不僅是“男航天員堅持多久,她同樣堅持多久”,更是每次都在規定課時外自己加練1小時。如今,這場完美的太空行走,讓我真切的感受到努力與堅持的意義。

我很喜歡王亞平阿姨的一句話:“人生就像一場長跑,我在飛行這條長跑路上,有困難,有險阻,但這裏的風景也獨一無二。我會繼續飛下去,因爲只有堅持,才知道哪一站的風景是最美麗的。”在我們成長的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應微笑面目,堅持下去就會成功,陽光總在風雨後。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7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搭載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披掛着紅白色大傘飄然於天際,在全世界的矚目下,穩穩降落在東風着陸場,將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送回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大地。

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三位航天員平安返回,不僅意味着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結束,還有另一層重要意義: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收官。

另一方面,隨着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衆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纔會越來越美好。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8

週五晚上,我和我的家人共同觀看了神舟十三號發射視頻,實在令人激動萬分。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實在是爲祖國而自豪,也爲航天人們致敬。每一個航天人都是一顆耀眼的“航天星”,他們懷揣航天夢,勇攀高峯,用實幹和創新實現中國航天一項項偉大的成就,在浩瀚的太空中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

過去已成歷史,未來依然可期。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我們期待留下更多的中國足跡。

期待神舟十三號航天英雄凱旋歸來!

昨夜,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羣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着航天夢、中國夢,爲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9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豔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爲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一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一次次展示着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峯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徵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爲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

又是一載金秋十月,又是一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一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10

昨夜,陣陣寒意襲來,北風呼呼,秋意漸濃。但也就是在昨夜,浩渺的宇宙星辰之中,又多了一抹中國的光輝——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宇宙空間站中“出差”六個月,完成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和實驗。這是中國的驕傲,是中國的信念,也是屬於中國的璀璨輝煌。

在人類探尋宇宙和日月星辰時,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一羣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着航天夢、中國夢,爲他們點贊。

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圓滿,平安歸家,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三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當神舟十三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接,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裏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着神舟十三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於落地了。接着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着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於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三號終於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三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爲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祕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11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爲我國敲開了了太空的大門,幾千年的飛天夢想已然實現。而今,我國的航天事業十八歲了,它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成長爲蓬勃的青年。我們的三位宇航員承載者"青年"宇航事業的夢想,又一次踏上太空之旅。

在國歌聲中,三位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邁着自豪的步伐走過歡呼的人羣,發出激昂的宣誓。與此同時,一股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這是就我們偉大的航天事業!

"最難得不是訓練有多難,工作有多難,學習有多難,最難的是如何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用最高的標準和熱情十遍的做好"翟志剛說。熱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堅持自己的熱愛,並且把熱愛當成理想實現的時候,熱愛就很偉大。

"在太空裏會不會做夢?""在太空,不管會不會做夢,我都已經在自己的夢裏。"對於榮獲多個首個,最佳的女宇航員王亞平來說飛向太空就是她的夢想。從王亞平身上,我看到了這個時代女性的力量——有夢想,肯努力,會堅持。擁有夢想並不奇特,但是爲了夢想付出努力並且實現時,一切就會變得很酷。

神舟十三號的成功發射,是祖國實力的彰顯。祖國繁榮發展,也在激勵者我們不斷努力。新時代年輕人不僅要有夢想還要有追逐夢想的勇氣。只有將勇氣化爲動力,我們的理想纔有可能實現。

"夢想無垠,步履不停,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正在推動中國航天擁抱更廣闊的星辰大海。這是每一個航天人的驕傲,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

神舟十三號上天新聞的觀後感 篇12

認真觀看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相信大家被航天員王亞平體現出來的航天“巾幗力量”所震撼,我們要從天宮課堂中,汲取奮鬥新徵程的精神力量,執筆繪就“奮鬥長卷”。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逐夢的力量。追逐星辰、遨遊天宇是王亞平心中的夢想,對夢想的執着追求,凝聚成奮鬥的力量。訓練的難度高、強度大,不僅考驗着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更考驗着精神意志,從水下訓練到離心機訓練場,王亞平能吃苦、不怕累,以理想信念的堅守、腳踏實地的行動、艱苦奮鬥的意志、一往無前的勇氣推開夢想之“門”,汗水澆灌出夢想的花朵,實幹鑄實成功的基石,憑藉堅定執着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付出鍛造出青春夢想。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奉獻的幸福。巾幗不讓鬚眉,王亞平爲圓滿完成航天任務,在備戰的日子裏從不懈怠,主動放棄了休息與娛樂的時間,把時間和精力全部投入到航天事業中,心無旁騖地進行訓練,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爲祖國航天事業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她這樣說:“能夠享受多彩的生活是一種幸福,被祖國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對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爲國奉獻是最大的幸福,至誠報國是我們心中的使命,也是肩上的責任。

觀看太空授課,收穫的是學習的快樂。在承擔航天員這項工作時,王亞平付出了許多高於普通人的努力,勤奮學習、刻苦訓練積累出了成長的“高度”,能夠適應高強度的訓練環境,出色解決各種突發問題。王亞平在學習中成長進步,讓夢想從“萌芽”到“綻放”,在學習成長中適應環境、克服困難、調節壓力,成爲出色的航天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學習,是黨員幹部掌握工作技能、實踐方法、發展經驗的途徑,是不斷推動事業進步的力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