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精選19篇)

本文已影響 1.88W人 

導語:電影《入殮師》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精彩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精選19篇)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

不知是否受了影片的影響,我選擇了一個最簡單明瞭的題目。

誠實的說,很久沒有看過如此乾淨而感人的電影。一開始我因着名字的恐怖固執的不敢涉足,看完以後才發現全片並沒有一個驚悚的鏡頭。

一個異常簡單的故事,除了片頭短短的入殮過程,整部影片完全採用順序式敘述方式,卻深刻的體現着生、死、愛、恨諸多主題。

影片一開頭,是小林大悟在師父的指導下實施入殮過程。男主角嫺熟的動作讓我相信這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正如他專注自然的表演拉大提琴一般。一切都那麼平靜、莊重、自然。

故事以華麗的交響樂團演奏爲開始,一瞬間我有點恍惚,導演似乎有意將音樂家和入殮師這樣的職業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麼的高貴後者多麼的粗鄙。然而恰是這樣的對比爲大悟後來的思考埋下伏筆。

失業以後大悟和妻子搬回鄉下居住,胡亂的工作尋找中大悟遇見了他的師父(我一直覺得影片裏這個角色更像中國人眼裏的師父而不僅僅是社長)。在高薪的誘惑下大悟接受了入殮師助手這一份工作。

接踵而來遇見的各種死亡促使大悟開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義,爲描繪這一過程中影片插入了大量大悟獨自演奏大提琴的片段。在低沉流淌的提琴聲伴奏中,跟隨社長處理入殮事務的大悟逐漸意識到入殮師的聖神所在--讓死者保有最後的尊嚴,以最美麗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然而在大悟真正接受併成爲一個入殮師時,大悟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周遭人士的輕視眼光,反對他的甚至還有妻子。大悟動搖了,此時社長一番語重心長的話讓大悟終於下定決心繼續走下去。寫到這裏我忍不住好奇的百度了河豚魚白,只因社長和大悟那一副好吃的無與倫比的表情,等我知道河豚的劇毒以後又忍不住開始佩服導演的用心,河豚這樣劇毒與美味並存的食材與我們絕望而美好的生活確有相似之處--好吃的讓人爲難。

值得一提的是,社長、大悟與辦公室另外一位同事(我始終覺得她扮演這一角色挺不容易--慵懶淡定中透着一絲哀怨憂傷)一同度過聖誕節的那一段描寫,大口的咀嚼雞肉似乎要表達頑強活下去的信念,而後如怨如訴的提琴演奏又勾起每一個人不願回首的過往。簡單到可以忽略的情節,簡單的食物人物和音樂的組合,讓我第一次爲這部電影掉下眼淚。

大悟妻子的歸來似乎是遲早的事,她在他們關於大悟工作的爭執中妥協也在意料當中。當大悟欲爲父親入殮時刻,她輕輕的告訴殯儀館工作人員:我的丈夫是入殮師--她終於接受了這一切並深深引以爲榮。輕描淡寫的一幕讓人非常觸動。

他們一起見證故人的逝去時,那位殯儀館燒爐人的話,不僅在告訴他們死亡的意義,更促使每一個觀看影片的人思考生命死亡的含義--死亡也許不過是一扇門,死亡並不意味着結束,死亡只是穿過這道門,走向下一站。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終結,明白生命的渺小與短暫,目的決不是輕視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儘管影片重複了多次大悟實施入殮的過程,然而似乎每一次都讓人感動,並不覺多餘累贅。

影片的取景也大量的加入自然元素,不管是大悟獨自拉琴的遠山背景還是大悟與社長談話的室內盆景。不知是否要表達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生於自然死後亦迴歸自然,不過是來感受了一趟人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

因着故事情節的簡單,片中鋪設大悟對父母感情的支線時便已猜到結局,但即便這樣,仍被感動的一塌糊塗。

影片的最後一幕是要表達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信念吧,一切源於愛的恨都最終釋然。

我們要做的只是更加寬容、慎重、珍惜的對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劇情簡介】:

由於樂隊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就此失業。他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了老家山形縣。然而即使在山形,沒有實用一技之長的大悟還是很難找到工作。 “年齡不限,高薪保證,實際勞動時間極短。誠聘旅程助理。”一張條件惹眼的招聘廣告吸引了大悟,不料當他拿着廣告興沖沖跑到NK事務所應徵時卻得知——“啊,那個是誤導,我們要找人給去那個世界的人當助理。”事務所老闆佐佐木(山崎努飾)向大悟說明了工作性質,所謂的“旅程助理”其實就是入殮師,負責將遺體放入棺木併爲之化妝。

大悟躊躇良久,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他含糊其辭地對美香說自己當的是婚葬儀式助理,讓她誤以爲是婚禮助理。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親、帶着無數吻痕壽終正寢的老爺爺,在各式各樣的死別中,大悟漸漸喜歡上了入殮師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後,和他吵了起來。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2

現在一吃肉,就想起《入殮師》裏的鏡頭:主人公一邊大塊朵頤地吃着雞腿,一邊不停地說着:雞腿也是動物的屍體,罪過啊,罪過。吃過之後,拉起優美的小提琴,又沉浸在哀婉的憂傷裏。

屍體、雞腿、小提琴、沉默、喧囂、憂傷。這樣一組鏡頭似乎只有在這樣一羣特殊職業的人羣中才能建立起聯結。日本的影片也好、文學也好,太多這種表達邊緣詭異、又要同生死聯結的主題。詭異,令人好奇,生死,讓人產生至高無上的對人生的俯視。

那些非正常死亡的驚怵的面孔,經過入殮師的手,變得安詳平和。親朋好友在送走他們的最後一程裏,仔細地端詳着,似乎那不是一具屍體,只是親人安詳的睡着了,他們送他到另一個世界裏,充滿不捨,忍不住哭出來。

入殮師的手撫觸過太多的屍體,他們爲社會上的人所避諱,他們也曾對自己的雙手產生厭惡。但是,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信念,令他們欲罷不能的繼續這個職業,直至離不開這個行業。

前幾日,老朋友突然的心情低落,緣於身邊的朋友得了癌症,每次看到她化療產生的痛苦,對生的渴望以及對病痛的無奈。他都要揪心的想到了死的問題,他去研究“來世”的思想,如果對自己的來世已坦然,那面對當下也一定不會有那麼多的焦慮、不安和煩躁。

女媧摶土造人,如果真的有來世,入殮師在往生者再生的路上,是不是扮演了女媧的角色呢?入殮師每次工作結束之後,滿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將他們呈現給往生者的家屬,他給家屬帶來安慰,看着親人告別的場面,入殮師安靜的退到幕後。

死,在入殮師的眼裏,也許是一種美好!

入殮師也喜歡吃肉,只是,當他們將肉也看成屍體的時候,會產生糾結,然而亦是欲罷不能的喜歡吃肉,也許這也是人生的無奈,所謂大雅與大俗,距離是如此的接近。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3

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於死亡一直是諱莫如深的,因此,關於死亡的電影我從來不願觸碰,唯獨這部《入殮師》。

《入殮師》大致講述的是大提琴家小林大悟失業後,回到家鄉做了一名入殮師。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生命的逝去,他終於從心裏接受了這個在旁人看來並不光彩的職業。當然,事實上,影片中表現出的情感內容遠遠不止這些。

影片一開始就向我們展示小林爲一名死者入殮的過程,雖然經檢查後詢問家屬是化男人的妝還是女人的妝讓我忍俊不禁,但想想,卻是更加透露出一種悲涼,由此決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電影中充斥着大量死亡的場景,但絲毫沒有撕心裂肺的哭泣,沒有生離死別的糾纏,一切都顯得如此安詳,卻讓我心裏壓抑地難以呼吸。

看過這部影片的人大都爲影片最後小林爲他消失數年的父親入殮時,父親手裏掉出一塊石頭的那一幕所感動,不可置否,爲他多年不見形同陌路的父親入殮,正是人性的迴歸。但更加令我影響深刻的場景有三。

第一幕:因爲自己的工作而耿耿於懷的小林站在橋上,注視着橋下河裏的魚。下游的魚奮力的朝上游遊,而上游卻漂來了魚的屍體。小林說:“讓人覺得很悲傷,爲了死而努力,終歸是一死,不那麼努力也可以啊。”同樣來到橋上的那個常去泡澡的泡澡大叔卻說:“是自然定理吧,它們天生就是這樣。”從這個時候開始,小林對生死開始有所感悟,正如劇中小林的自白“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她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溫柔的情感”,他不像之前那樣排斥逝者,排斥這個職業,他認識到,入殮師不僅僅是給遺體清理和化妝,而是可以給逝者帶來永恆的美麗,“幫助他們踏上安穩的旅程”。因此,對於入殮師這個職業,他有了自己的一份理解和尊重。

在我看來,這個小片段似乎不怎麼起眼,卻是小林對於入殮師的理解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幫助他儘快接受和適應這個職業的催化劑。

第二幕:在小林爲一個死於車禍的女孩入殮時,女孩的父親和騎車載着女孩的男孩吵了起來。女孩的父親質問男孩:“你不想贖罪嗎?你要像那個人做的工作一樣贖罪嗎?!”到這裏,我想小林當時的情緒應是無助的,猶豫的。妻子美香因爲他的入殮師身份和他吵了一架後丟下一句“骯髒!”回了孃家,他失去了他唯一的親人,當然,除了他陌生的父親。那個時候的他應該是虛弱無力的,可他還在堅持着。可如今的這一句話卻讓他再也不堪重負,演員的表情在這一刻是傳神到極致的,委屈,無奈,猶豫,掙扎……他向社長辭職,因爲他不知道他是否能勝任這個工作,不是技術上的困難,更多的一定是心理上的壓力以及對生存意義的本質思考。這個時候的小林讓我心疼,我真想衝上去告訴那個女孩的家長,小林只是因爲失業了才選擇了這個薪水相對豐厚的職業!!!可我不能,導演自然有他的用意。果然,社長用河豚魚白和他的故事感染了小林,小林也做出了讓我欣慰的選擇,那就是留下。

第三幕:小林的妻子美香在看到丈夫爲澡堂老闆娘舉行入殮儀式的那一刻,她似乎理解的丈夫,理解的丈夫的執着,她對小林微微一笑,小林也回之一笑,我頓時感覺到了希望。我想,美香就是生命和希望。美香一直支持着她的丈夫的工作,發現章魚還活着,她選擇放生;懷孕後,她主動回到丈夫的身邊勸說丈夫爲了他們即將出生的孩子選擇一個“普通”的工作;影片的最後,也以美香作爲結束,美香手握小林父親留下的那塊石頭,我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畫面。那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人性閃耀的光輝。

以上就是這部《入殮師》我最喜愛的三個場景。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小林爲社長和助理演奏大提琴時,伴隨着okuribito-memory的音樂,畫面轉移到小林在寬廣的草地上演奏着大提琴,交織着爲愛穿長筒襪的老奶奶入殮,爲信基督教的小男孩入殮,爲被家人親的滿臉口紅的老爺爺入殮的畫面,這場5分鐘的場景一句臺詞也沒有,一切全都靠音樂來敘述,平平淡淡,卻讓我萬分感動。沒有撕心裂肺,沒有扣人心絃,總是這麼平平淡淡的,感動着我,但絲毫不煽情。還有片中每一個人物,都是平凡而飽滿。因妻子的喪生走上入殮師行業的老社長,他的第一個客人居然是自己的妻子;在澡堂泡澡的大叔其實並不安逸,他一次又一次地見證着人們從殯儀館裏徹底消失;?

看過這部《入殮師》,對生命的逝去會有一個全新的理解。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4

我是在看了《入殮師》之後才上網搜了關於它的資料,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這部看似普通的電影,居然獲過如此多的殊榮。我自認爲自己是個理性的人,但卻爲這部片子留了三次淚。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人也是很普通的人,沒有辭藻華麗的臺詞,沒有驚心動魄的場景,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亦沒有生離死別的愛情,有的,只是一個失敗的大提琴手,和他周圍同樣普通的人。

我記得我的第一次落淚,是在聽到男主人公經常去的那家澡堂那個婆婆說的那段話。我記得她說:“我兒子想把澡堂買了,但我不肯,我要是不經營這個澡堂,那那些經常來我這泡澡的人該怎麼辦。”老婆婆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平淡,但平淡中,卻更人動容。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婆婆,本可享受兒子的頤養天年,卻獨自經營這一個小小的澡堂,很累。她不是爲了賺那點小小的錢,也不是沒事找事幹,只是作爲一個看開了生命的老人,想爲了其他人的方便,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我不禁想起以前我家最街角落,那是小時候我們孩子們做喜歡去的一個地方。我記得那是一個買糖葫蘆的老爺爺,他身上總是帶滿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一整個早上,他就呆在那賣糖葫蘆。他的糖葫蘆又好吃又便宜,他也喜歡和我們這羣孩子聊天玩遊戲,那時的我又調皮又貪吃,有時沒錢了沒站在攤子前眼巴巴的看着,老爺爺便會笑咪咪的送一支糖葫蘆給我。現在的糖葫蘆做的更甜更好看了,但我卻再也吃不到我想吃的那個味道了。我想,在我們周圍,都存在着這樣一種人,他們很普通,做着很平凡的工作,她們默默無聞,真善美。

第二次落淚,是看到男主角爲童年記憶中澡堂婆婆入殮時的那種莊重,以及認真傳達出的那種溫柔的愛。隨着鏡頭慢慢的切入,入殮師的每個動作是如此清晰,但卻不會讓人覺得很冗長很羅嗦,反而隨着他的一個個動作,帶動起了觀衆的傷感。棺木被推進去火化的那一刻,澡堂婆婆的老朋友所說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一扇門,推門進去,會進入另外的境地”觸動到了我內心的那根弦。一直以來,我都很害怕提到死亡這個詞,我愛我的家人,我不敢相信,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在了,我是否還有勇氣活在這個世界。但這個電影,卻用另外一種角度,闡釋了對死亡的理解。它不談人死了之後會怎樣,通過生死之交的終極關懷體現。在作爲人在有生世界最後一程,入殮的過程中入殮師擦面、更衣、梳頭、化妝每一步都做得盡善盡美,溫柔。把死者最美好的容顏留在最後一刻,有尊嚴

的離開。我想,即使有一天我的親人不在了,她們也會笑着離開的吧。

第三次落淚,是在看到男主人公用手暖開死去的父親緊握的雙拳,看到小時候送給父親的石頭,忍不住熱淚盈眶的時侯。整個過程中,男主人公並沒有說多什麼,但此刻卻無聲勝有聲。在音樂背景下烘托出的淡淡而又憂鬱的氣氛,適時的喚起了男主人公的回憶以及內心深處的對父親的那種愛。男主人公的父親早年棄家出走,給他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傷,儘管在拉起大提琴的時候常常懷念父親,但也一直不願意原諒他,父親則因爲愧對他們母子,孑然一身在外遊蕩,直到最後去世。影片中並沒有多少男主人公和父親以前生活的片段,但卻可以從那把大提琴,那首熟悉的曲子,以及那塊人被好好保存着的石頭看出男主人公隱藏在內心深處對父親深深的愛。

人從生下來就是有偏見的,偏見會固定下來,便成了禁忌。死亡對於人來說,儘管是無法逃避的終點,但幾乎所有的人都忌諱談論它,更別說親自擔任這項工作了。從失敗的大提琴手轉行做入殮師的大悟也毫無例外的受到人們的歧視和不理解,昔日的好友、死者的親屬、甚至連相濡以沫的妻子都嫌他髒,覺得這是一件讓人覺得羞恥的工作,他們毫無例外的選擇了遠離他。這正是人性的可悲之處,對不瞭解的事情就習慣性的選擇順從傳統的看法,從來不願意換個位置來感受別人,而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才然大悟。

這個世界有60幾億人,或許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只能註定平凡。人生本不完美,我們要做的只是爭取不完美中的完美。一個愛的人,一扇等待的門,一個溫暖的家,一盞柔和的燈,一份能夠爲之努力並自豪的工作,人生便已完美。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5

這是到目前爲止我看過的淚點最多的電影,至少我是從開頭不久一直到影片結束,用了四張紙巾。但只靠煽情,不能成就偉大作品,《入殮師》的強大也不在於此。

王小波曾說,生命中那些有趣和美好的事物,值得去關注,錯過的話會很可惜。

他說的沒錯,但這只是生命中輕的那個維度。還有重的維度-死亡。死亡意味着腐爛,僵硬,噁心,所以多數人不願意去觸碰死者,甚至不願意在生活中提到或想到死,雖然人人不免一死。但假如人人對待死亡的態度都是逃避,這個活人的世界也將難以爲繼。

我們的糞便就是我們自己部分的屍體,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面對糞便,中國人和日本人具有不同的態度。你只要對比一下兩個國家的廁所。當我剛知道潘石屹在甘肅天水的學校援建廁所的時候,我感嘆道中國人終於關注人的尊嚴了。但後來看中央臺的某個談話節目,對那些廁所有個後續報道,說是幾乎每個新廁所都因爲缺水,缺電,缺紙而不能正常運轉,我的心又涼了。在那期節目上,嘉賓們熱衷於辯論,究竟在吃飯喝水都成問題的地方,使用乾淨整潔的廁所是不是浪費!

我想使用副詞“竟然”,但讀到這篇文章的人可能會覺得突兀-孔子不是說,未知生焉知死嗎?我們這些歷史上浸淫在儒家文化中的人,當然會這樣想:吃飯喝水尚成問題,你丫有什麼資格追求高級廁所?

我總是跟儒家對着幹的,認爲未知死焉知生。人在求生的活動中,根本找不到尊嚴-尊嚴是通過面對死亡而領悟到的-尊嚴就是關注污穢的排除,就是發明更高效的抽水馬桶,就是設計私密通風均良好的單間……

甚至說得極端一點,尊嚴就是絕不苟且偷生。《入殮師》爲我們展示了尊嚴如何還給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過這最後的優雅儀式與死者和解。死亡,通過入殮師的出色工作,變得不再可怕,它與生命成爲連續的整體。

我一向認爲,生命之所以充滿意義,就是因爲個體生命是有限的。反過來說,如果每個個體生命都趨向無限,整個人類就是一羣永恆荒謬的爬蟲。對死亡的恐懼和厭惡刺激着我們去熱愛美好事物。小林在處理完那具高度腐爛的屍體之後難以遏止噁心,用力的搓澡,瘋狂的親吻撫摸妻子。而妻子也在這一刻感受到被愛的幸福。看到這段的時候,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入殮師》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絕不僅是因爲美國人的獵奇,它和《臥虎藏龍》所標榜的中國神祕主義的不可理喻文化特質的賣點完全不同。日本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強大到這種地步:不再需要靠異國情調去迎合外國人的獵奇心理了。他們已經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普適價值並給出恰當的解答。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6

許多人,特別是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是消極的。不知道別的國家是怎麼樣的,但我長這麼大以來,似乎從沒有一部電影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訊息:死亡,是美麗的。令人動容的,也只是於人逝之後,伴着傷感的音樂,替人溫柔撫去臉上的鮮血,幫忙閉上張着的雙眸,而且還是轉眼即逝的。

知道《入殮師》的上映與引進,讓人們從心底裏思考與感悟這個故事。

從電影構思來看,《入殮師》本身便是一個突破,鶴立雞羣。很少有導演會在熱鬧的商業電影行業中,以入殮師爲對象拍攝影片。因爲在多數人眼裏,入殮師、葬儀師、火化師等職業都是“髒”的,“不潔”的,與他們所認爲的美學不符。

另一方面,他不是從“熱愛”或“喜愛”入手,開始它連一絲絲的認同感都沒有,而是從一次烏龍的誤尋工作時間展開。但隨人物感情由反感——動容——迷茫——深愛的逐步深入,觀衆的心已適時柔軟。

從影片場景看,有動人,也有驚人的一面。一開始,大霧迷濛的冷清街道上,車子緩緩而行。故事是從主人公已經擔任了一名入殮師講起,採取倒敘。在社長“你要試試看嗎?”的問句與注視下,大悟神情,動作嚴肅而神聖地入殮。讓觀衆瞭解入殮過程的同時,更引人。

令人影響深刻的,是長相是美女,但實際身爲男兒身的人、爲工作擔任可笑模特、搬運近腐爛的屍體而嘔吐不止、臉上留下後輩尊敬不捨的脣印的壽終正寢的爺爺、死去的澡堂老奶奶,與理解丈夫的妻子態度的轉變……

在一間日本房間中,透光性良好的屋子裏,視覺中有淡黃色柔和的陽光,一扇扇整齊的門窗,中間躺着已逝之人,一旁,大悟神情嚴而泰然地爲其上妝,再一旁,社長以日式跪姿安然地注視着大悟的舉動。此時,歲月不再,時間靜止,心中潺潺的暖流感人心扉。

此時,音樂是最動人的表述者,而語言顯得蒼白。久石讓的配樂旋律如歌,對電影的情節與音樂的把很有分寸。高潮與煽情時,一席大提琴爲主奏樂器的音樂演繹了令人潸然淚下的情節與訴說。

也許奧斯卡的殊榮,與音樂也脫不了關係。

真正好的,優秀的電影,理應是有意義的。《入殮師》這部電影,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思考與感悟的。一開始知曉自己入錯了門,找錯了工作的大悟是無奈而反感的,但最後他也想不到自己會真心認同這份工作,這份與衆不同的工作。

不要質疑或過早否定一件事、一個人。因爲你不知道它真正的價值。有些許東西,是估不出價的。誰說賣相的優劣即是事物本質優劣的判別?以貌取人,以貌取物,定不長久。

不交心,不理解之前,妻子美香對丈夫的評價是“髒”,以及心灰意冷。但經過雙目的注視,心靈的接納,以及澡堂老奶奶去世一事後,美香終於理解了大悟,成爲他堅實而有柔軟的後盾。

理解與信任是相處之道,真正的心意與意義,皆需用心而品。

靜止的時間裏,入殮師爲死者上妝。在明媚與安詳中,入殮師跪於一旁,精心而化,重還死去之人以生的美妙。此時,在入殮師嚴重,眼前死去之人最美,而另一方面,爲逝者上妝者,亦是最美。

死亡——靜止的時間,最美。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7

我在茗那家排深進班二階段的學習期間觀看了日本電影《入殮師》,深沉的大提琴曲惹得我們每個人淚灑衣襟,有一種無形而又深沉情感在場內、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裏流淌。影片結束後我們默默地拿起了紙和筆,拿着筆的手在顫抖,眼淚在悄悄地流淌。

我做了件平生從未做過的事,給爸爸寫了封信,我不知道爸爸看了這封信會不會激動,擔心爸爸的身體。但是我現在不說怕是會永遠失去機會,我終於說出了積壓在我心中好多年想說卻沒有說出口的話。

我前幾年就一直想和爸爸和解,也給爸爸通過電話,但是面對着父親那稀疏的白髮,始終沒有勇氣說不出那句“對不起!”

信寄出後,我內心得以平復,人生得到圓滿。

我能夠成爲心靈勇士,是茗那家排的引領。感恩茗那家排能讓我學習、成長,看到自己,也看到爸爸,接納爸爸如是的樣子,也接納自己如是的樣子。並讓我與父親產生鏈接,從父親那裏找回愛、找出歸屬感、找回那份肯定、接納。

我回來後又重看了一遍,感慨頗多,希望與君共勉。

人生不是影視劇,沒有彩排,不會給你多NG的機會。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8

大悟在社長連誆帶騙的引領下走上了入殮師的道路,社長不僅僅是他職業上的引路人,也成爲大悟心靈上的引路人;同時社長填補了大悟童年父愛的空白和欠缺,成爲了大悟靈魂上的父親。

大悟剛剛從事入殮師的工作,就給他一個正視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是了卻他人生最大遺憾的機會。

大悟的第一次入殮師生涯對他來說就是很大的考驗,雖然畫風很搞笑,但是正是在滑稽表象後形成強烈的反差,這種對比反差更能體現出大悟對媽媽去世沒能送母親一程的愧疚感。

隨着低沉深情的琴聲大悟對母親的愛從心底流淌而出,他多想媽媽再給他盡孝的機會,但是已經是物是人非。

他回到家想在妻子身上尋找那份母愛,那份安全感。他所從事的這份職業也是對自己靈魂上的救贖。

大悟在經歷那麼多死亡洗禮後,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重建。

他看到鮭魚拼命逆流而上,生命就是這樣頑強不息;生命就是這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鮭魚在完成生命的傳承後,走向死亡。

雖然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終點站,但是我們在生命的歷程中體會到了愛與被愛,並把我們愛的結晶留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生命得已延續和傳承。

日本對生命的離去的儀式感令人很感動,我看到的是對逝者的那份愛,而不是像我們國家有的人一樣,只追求排場。對死者的尊重,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每一份工作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入殮師能夠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她們永恆的美麗。這是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溫柔的情感。他們能夠讓分別的時刻靜謐,所有的舉動如此美麗。

入殮師正是這樣懷着對生命的尊重,爲往生的人送行,代替家人爲他們盡最後的心意,讓他們體面、安祥地走。

入殮師就像理髮師一樣,只能給別人服務,而不能爲自己服務。他們帶着那生命的那份尊重爲每個人送行,當他們離開的那一天,有誰爲他們服務?

社長、大悟和女同事看到了太多生命的離開,他們深知活在當下是對生命對好的尊重,他們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9

人生沒有腳本,不知在哪裏改變。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結局註定是孤獨的,即便是最愛的那個人也不會陪伴我們一生。我們每個人都會一個人離開,沒有人陪伴,我們也不願有人陪伴。夫妻也只是陪你走一程的人,夫妻總要分別的,被留下是痛苦的。

我曾經和先生說我要先離開,他說爲什麼是我留下?我是想讓先生比我多活一段時間,我以爲這是愛。其實我是自私的,害怕孤獨,害怕一個人面對以後的人生。我可以爲先生送行,不讓他一個人留在這個世界上孤苦無依。我們要做的是活在當下,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不要在糾結什麼對與錯、多與少。

我們可以選擇離別的方式,分別可以在臉上印滿口紅,用愛去告別。

親人並沒有離去,我們不會分開,他們只是換個形式和我們在一起。我們會比他們多活一段日子,然後我們會團聚的。

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且超越,走向下一程。

看淡生死,那是我們人生必經旅程。死亡是下一個開始,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傳承。

父母是我們與死亡之間的那道門。有父母在,我們不用也沒有想到去直面死亡。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

我爸爸是個有着大智慧的人,他說他離開的那一天不喜歡哭哭鬧鬧的,爸爸喜歡簡單隆重的儀式。

父母離開的那一天,我會平靜地送走他們。然後說:“親愛的爸爸或媽媽,我還會繼續活一段,最終我們會在另一個世界團聚的。”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0

父母離異,年輕的你靠一把破舊的大提琴打拼,可在你咬牙借了重金換了一把提琴的第二天,樂團因收益不好而解散,你愣在原地很久最後沮喪的離去。

你又去了下一個工作地點面試,在瞭解是做入殮師之後你猶豫了,但因爲優厚的報酬理解了這份工作。第一個接手的是一具已經腐爛一些的屍體,你的臉色發白,雙手顫抖,對生命的逝去感到恐懼。那天回到家飯也沒吃得下。夜裏,你爬起牀拿出小時候用過的已經生鏽的提琴,卻發現裏面有一個包裹着的石頭,石頭很大,光滑。突然喚起了你從來都不願回想的記憶,你拉着提琴,閉着眼睛回憶,在河邊的沙地父親撿起一塊石頭給你,卻記不起父親的樣貌。母親在你還在國外時去世,與母親相依爲命這麼多年,連母親最後一面也沒有見,你無法原諒自己,也無法原諒犯了錯離開的父親。

你懷着對母親的歉疚爲一個個死者入殮,溫柔地對待每一個遺體,把他們打扮的'乾淨美麗。漸漸地你愛上了這個工作,在溫柔的妻子苦心懇求你放下時,你拒絕了,妻子離開了家。你去社長那裏打算辭職,但聽到了社長自老伴死後便從事這項工作之後又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你還是沒有放下。

最後在不久的一天,妻子回來了,並告訴你她有了身孕,在給澡堂的老夫人入殮時,妻子靜靜地看着,最終,她理解了你的工作是神聖的,鼓勵並支持你。

一個寧靜的早晨,一封信件送到了家裏,信中告訴你,你的父親去世了,你被勸說後,願意去見父親的最後一面,卻得知父親在離婚後獨身一人,從未過上幸福的生活。你顫抖着手給父親擦拭、化妝,發現父親放在胸前的右手緊握着,當你舒展開他的手時,一顆石頭滾落下來,小小的,但卻比小時候得到的石頭圓滑的多。你最終還是原諒了父親,將滾落的石子放在妻子微隆起的小腹上,這是愛在傳遞。

記得在你回到鄉下母親留下的屋子的那個冬天,你說:“在我記憶裏那裏的冬天,從來都沒有這麼寒冷。”可此刻已冰雪消融。你親手送走了你的父親,可你改變了從前對死者的悲觀。死亡,那是一種生命的延續。

就像那個同樣送走了一個個死者的老人說的那樣:“死亡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然後走向下一程。”

那顆冰冷卻溫暖的石頭,是超越生死的愛。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1

大悟得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他的第一意識是不想去。他是恨爸爸的,恨爸爸拋棄了他和媽媽,恨爸爸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爸爸說每年會給他寄石頭信的,但是這麼多年他的成長爸爸是缺席的。

大悟的女同事也拋棄了自己的兒子,她對自己兒子很內疚。她和大悟父親也有一樣的經歷,她也想兒子能夠原諒自己,同時她對大悟有心理投射,希望大悟原諒自己的父親,也就相當於兒子原諒自己了。所以她希望大悟能夠去給爸爸送行。

大悟壓制不住對爸爸的牽掛,最終還是帶着社長的心意,帶着妻子來給父親送行。

大悟父子三十年不見,父親的形象在大悟心裏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他看不見爸爸,在內心也“看不見”爸爸,他把爸爸“排斥”了。

父子兩個最終終於見面了,但是一見已是陰陽兩隔。大悟還是愛着爸爸的,只是對爸爸的恨壓住了他的愛。

他給爸爸入殮的時候,他纔看清了爸爸的臉。當他瓣開爸爸的手,看到那顆沒有寄出的石頭信的那一刻,父子之間兩次建立起了鏈接。他看着父親三十年沒有寄出的光滑的石頭,那是滿滿的父愛。

石頭信,也叫石碑,以前人們還沒有懂得文字,很久之前,據說人們會尋找符合心意的石頭送給對方。收到石頭的人根據石頭的觸感和重量,瞭解對方的心意。滑溜溜的石頭代表心情平穩,凹凸不平的石頭表示擔心對方。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愛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大悟“看見”了父親,與父親和解了,雖然遲了些。大悟帶着對父親滿滿的愛爲父親入殮,眼淚盈而不落,深沉而內斂。

這一刻圓滿的不僅僅是爸爸,更是大悟,他與爸爸媽媽都和解了,與原生家庭和解了;這一刻,大悟是一個完整的“大人了”,他真正地長大了,從他這一代做起,他是一個合格的好爸爸,他會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長,不錯過每一刻。同時大悟把爸爸沒有寄出的石頭傳給自己的孩子,同時也把愛傳承下去。

一個生命離開,同時又有一個新的生命延續,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2

入殮師其實是“我與父母”和“我與死亡”的課題。父母是我們生命的源頭,死亡是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

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是終生相伴的,與原生家庭和解的課題,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課題。父母不會長生不老的,不會給我們無限的機會,與父母和解越早完成越好。

父母是大的,我們是小的。我們要尊重父母,尊重他們的命運,尊重他們的經歷、他們的苦難,尊重他們所有的一切,我們把父母的尊嚴還給他們。不要冒犯他們,不要企圖拯救他們,不管他們曾經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這一切與父母的地位和能力無關。

一個無法與父母和解的人是不完整的,包容接納父母也是包容接納我們自己,父母是我們的根。不要等父母離開之後給自己留下終生的遺憾。

原生家庭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傷痛,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才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感受到那麼多的悲歡離和,這份恩情足以。

父母的愛沒有表達,不代表他們心中沒有愛。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生存是第一要務,物質滿足纔會有更高的追求。而且我們的民族是含蓄的,不善於表達的。我們要讀懂父母那份沒有表達出來的愛。

父母成爲現在這個樣子也是由於他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背景,他們可能也沒能他們的父母那裏得到愛,一個吃不飽的人怎麼能給別人食糧呢?

我們只有從自己做起,讓自己內在更加豐盈,更加清靜平和,做一個優秀的祖先,打破悲劇的代際傳承,不讓我們的孩子再吃我們吃過的苦。

我們用愛滋養自己內在的那個“小孩兒”,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上,把父母的位置還給他們,做回孩子。讓內在那個小孩成長,不再去尋找父母,不再讓孩子做我們的父母。

做一個在位的子女、妻子、丈夫、父母,就是對親人最好的愛!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3

“從東京回到山形的鄉下快兩個月了,回想起來,每一天都過得平淡無奇。”

這是今年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得主,日本影片《入斂師》開場時,主人公小林的一句內心獨白。一個失業的大提琴師,一份與演奏毫不相關的職業,一場以死亡貫穿全片的故事情節,一個有關人生的終極命題,隨影片的緩慢鋪陳,不經意間流露出來,沒有剩餘的修飾,一切但是生活的常態,卻道出生活的真諦:人生必有其儀式,但從來平淡無奇。片名看來會讓人感覺凝重,但如果你這樣以爲的話,那便錯了。《入斂師》並非如名字般讓人望而卻步,死亡、葬禮、遺體…有關死亡的命題但是是生命存在的註解,瀧田洋二郎導演透過對喜劇與杯具恰倒好處的拿捏,展現了該如何對待生命與死亡這一個永恆的話題,告訴人們,該如何活着,同樣,影片透過對入斂程序一絲不苟的呈現,來反思生存本質的好處。小林是樂團的大提琴師,卻因爲經濟蕭條被迫從事完全陌生的行業,應對家庭,應對妻子,小林沒有選取的權利,只能夠勇敢的承擔。這多像我們的人生。的確,我們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充斥着每一個人的思維之中,你、我、他,擁擠人潮中擦肩而過的每一張臉龐,忙碌、奔波、壓力、家庭、職責,排山倒海似的洶涌澎湃,在每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或許,我們都會如小林般問自己一句:“我真的能勝任這份工作嗎?”或許,生

存就是這般,不會給你任何喘息的機會。影片透過故事情節的過程一而再的重複着入斂程序,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需遵守嚴格的秩序,莊嚴的儀式感就此呈現於觀影者的腦海。影片中,儀式代表着一種尊重,不僅僅是對逝者和他們家人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尊重,因爲,生命值得讚美,不管是活着,或者是死去。人生充滿着儀式感,這種儀式感來自於心底對於生活的尊重,人生的美麗,往往存在於平淡之間,人與人之間相互寬容便是對生活最美的禮讚,因爲,世事總是無常,我們無法抵禦時光的流沙,唯有內心持續一種對生活應有的謙虛,才能在應對親情、友情、感情的時候勇敢的擔當,就像影片中逆流而上,不會放下的魚,即使在在逆流而上的徵途中,它們有可能死去,依舊沒有放下,只因在它們的內心,這便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有關生命的儀式。當生命終結,一切感情與糾結都會隨着眼淚而化爲灰燼,平日裏疲於奔勞的我們,不妨多一顆寬容的心,多一絲理解與勇敢的擔當,在生活中持續必要的寬容與理解,因爲,一切只在轉念,乃至於生死。對於生活,不妨順其自然,因爲生活最終必將平淡無奇,我們只需持續人生本該有的儀式感,那便以足夠。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4

《入殮師》講述的是男主角大悟工作受挫,機緣巧合走進了這個爲死人妝容的行當,從最初的排斥到最後對死亡的尊重,大悟在這個轉變中感動了世人。如果這樣一個故事放在中國大陸,估計很可能就又會被演繹成一個再就業的勵志劇,好在日本還不是那麼的意識形態爲上,導演瀧田洋二郎再次用其獨具日本特殊的風格,爲世人奉獻了一部既有情感又有哲思的好作品。

中國人強調入地爲安,過世之後人的身體也要保全。人死後,是要穿着壽衣擦洗乾淨後才能進棺材長眠的。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在這方面發展的比中國更加深入,對人死後的儀容儀表更加的在意,於是便誕生了專門爲過世之人收拾儀容的職業——入殮師。其實與死人有關的行當有很多,做壽衣做花圈的,爲葬禮做演奏的等等,但入殮師估計是唯一一個會與屍體直接接觸的職業,也正因爲這樣,電影《入殮師》中大悟纔對是否理解這份工作顯得十分猶豫。

也正是由於有了這樣的猶豫,大悟最終的理解和改變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在大悟來說,他的夢想也許就是做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師,然而生活的狀況卻不會總是如人心意,挫折、困苦往往會將我們所謂的夢想打入地獄,有些人從此一蹶不振,有些人也許會繼續堅持,而有些人也許囿於生活的壓力便改弦更張,重新謀起了生活。電影中的大悟就是後者,他或許失望或許無奈,但妻子和自己都要生活,壓力很明顯的就擺在了他的眼前。所以他也只能暫時放下自己的大提琴,開始另謀生活。這樣的邏輯其實很樸素,也很容易理解,導演就這樣爲後續的故事做了一個鋪墊。

故事接下來是很容易理解的,大悟陰錯陽差的找到這樣一份自己不能理解的工作,但金錢的魅力和生活的壓力讓他對這份工作又棄之不得,這樣的矛盾之下,影片中大悟的形象就變得立體了起來。其實大悟改變的過程並無什麼特殊之處,無非就是過程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態度,開始真誠的熱愛起了這份工作。但這中間體現出的對人的尊重和對死亡的態度,纔是《入殮師》最讓人動心的。

對逝去之人的尊重,前面已有提到,但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的入殮師對待屍體畢恭畢敬的態度,卻着實讓人驚歎,那種專業的一絲不苟,以及虔誠的表情,是爲對人的尊重。

而對死亡的態度,這是這部源於東方文化的日本影片所表現獨特的。東方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從來都是消極被動,從怕死到死後的悲慟,各類人演繹出了一副對死亡的衆生相。表此刻影視作品裏,死亡就必然同悲傷這些詞語連接在了一齊,久而久之,就逐漸給不管是影像工作者還是普通觀衆都造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入殮師》之所以獨特,就在於它在此有所突破,在電影裏,死亡不必然的跟悲痛欲絕這樣的詞語連接在一齊,有些逝者的親人儘管悲傷,但某些樂觀的情緒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的。更爲重要的,是導演透過劇中大悟和他的師父二人不斷的對話來給予我們的哲理思考,比如一邊吃着豚魚一邊說着罪過,我們能夠將其理解成自欺欺人的謊言,但影片傳達給我們的絕對是片中人們從動物身上推人及己,對死亡的思考。

貫穿這份思考的,除了大悟本人對入殮師這份工作的改觀,更有大悟在思想上對父親的諒解。那裏面的親情是十分打動人的,當大悟最後開始對人生又了另外一番解讀時,父親的形象就逐漸開始變化了。而親情之外的感情、友情,都是這部電影感動人心的地方,伴隨着日式電影清澈的畫面、純淨的配樂,《入殮師》在情感的路上走的很遠。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5

十多年前,剛做住院醫師時,在病房值班。一位藝術專業的老教授,病入膏肓,到了生命的終點。凌晨時分,我穿着拖鞋從值班室跑出來,常規的搶救復甦之後,送走了他。他的家屬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後來,他女兒對我們的救治表示感謝,最後還說了句:要是搶救醫生能穿得整齊一些就更好了,她父親是個體面而講究的人。

日本影片《入殮師》讓我又回憶起自己的住院醫師“青澀”時代,我很喜歡這部影片。

《入殮師》榮獲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之後,影評不計其數地冒了出來,從各個層面和角度對男主角進行了分析。仁者見仁,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視角。而我,作爲一名外科醫生,就感覺這部影片一幕幕的儀式場景,像一雙溫柔的手,舒緩地撫着我,看似輕柔之間幫我又深刻地梳理了一下職業心態。

如果真的要分析醫生和入殮師這兩種職業之間有何相同之處,我想大概就是兩點:經常面對死亡、以及沒法徹底阻止死亡。死亡是對生命最犀利的表達方式。對無神論者來說,死亡之所以重要,因爲它對活着的人意義重大。換句話說,關於死亡的任何儀式,都有着極大的現實意義。

醫院裏曾經發生過一次糾紛。一位手術患者死亡以後,值班醫生把死者身上的引流管拔除,之後很長時間,引流管口還一直有大量的積液滲出,引起家屬不滿。後來上級醫師實施了引流口縫合,家屬的情緒才緩和。

我們這個時代,醫學依然不發達,真正能治癒的疾病並不算多。站在醫學發展史的高度,纔可以真正理解和領會那句名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面對疾病時、面對死亡時,我們很可能束手無策。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無所事事,我們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去幫助、去安慰——這甚至是在我們醫療工作中應該佔據重要比例的一部分,

而且,很多很多時候,我們就是要通過一場場有着儀式感的工作操作,去體現人文關懷。其實,這也是專業的體現。

影片《入殮師》還有很值得欣賞的地方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在面對職業本身的困惑、壓力以及誘惑時,該如何把握自身的心態。一旦你的職業涉及到生與死,這種心態的調整更顯重要。

還是十多年前剛做外科住院醫生的時候,有段時間在急診輪轉,很渴望能接診一些體表外傷的患者,去清創室“練練手”。於是坐在診室裏默默祈禱:多來幾個外傷病人吧。但隨即一想,這樣的祈禱有嚴重的倫理問題:醫生怎麼能盼着別人受傷呢?後來,我找到了一種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祈禱方式:在上海受傷的病人最好都能來我們醫院吧。

說實話,那一次的“心理祈禱”的轉變讓我成熟了很多,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多了一些明確的標準與界限。

如今,我這個無神論者,還是很善於通過一些儀式感很強的工作操作,調整自己的心態。每次手術前的消毒鋪巾,我會告訴學生:既要把這個環節看成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步驟,也要把它看成是調整術者心態的儀式;當在四個方向上鄭重地鋪上手術巾時,就要拋棄雜念、堅定自己的手術信心。因爲,手術單之下,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6

衝着對入殮師這個行業的好奇,看完了這部五年前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全片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敘事平淡而順暢,就像從頭至尾都鋪陳着的大提琴曲一樣,一直秉持着一種近乎溫柔的平靜。

主角大悟受現實條件限制,放棄了作爲樂手的夢想,轉而回到家鄉,誤打誤撞成了一名入殮師新手。從最初的排斥與恐懼,到後來漸漸愛上這份工作。中間穿插着各式各樣的逝者和他們的遭遇,帶領着大悟,一步步走向成熟。

無論逝者生前有過怎樣的經歷,終究都會在入殮師的雙手之下歸於安祥。過往種。種,經歷這個儀式之後,也就似水無痕。

日本人向來因對儀式感的執着而聞名,在很多人的印象裏,這種執着無非只是繁文縟節,呆板而無味。在這部本該尤爲注重儀式的影片裏,卻一反常態地做出了妥協。

死亡面前,儀式終於不再是最重要的東西——愛漂亮的男孩可以化妝成美貌的女子,壽終正寢的老爺爺臉上可以印滿脣印,送別遺體的靈堂可以放聲大笑……入殮儀式從冰冷的禮節,變成真正的尊重,變成帶着人情味兒的理解和成全。

生而爲人的約束和限制太多,那麼,至少在死去之後,所有的卑微和屈辱,要有一次握手言和的機會。死亡不再是令人恐懼的事情,人們在屍體面前,終於放下了偏見和冷漠,這種讓步,甚至讓全片都變得溫情脈脈起來。

然而,影片的精彩,遠遠不止於此。

印象中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大悟的妻子強烈抵制他從事這份工作時,一身落寂的大悟去到了一位老入殮師的家裏。兩人長談一番之後,老入殮師拿着手裏的河豚魚白說,“不想死的話,就要吃。吃的話,好吃的才行。好吃,好吃得讓人爲難。”

看到這裏,心裏一緊,不由自主想起不久前看過的一則新聞—— 一名研究生於宿舍內自縊身亡,留下遺書,稱“畢業論文、找工作困難重重,無顏面對家人”。

扼腕之餘,也不得不承認,當今社會的巨大壓力和快節奏生活,的確造成了人們的生死觀前所未有的脆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爲了活着揹負了太多的責任和壓力,滿心疲累和頹唐,以至於活着本身,竟然變成最不重要的一件事。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而鄭重地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你有多久沒有睡一個舒服的午覺?你有多久沒有關注過自己的健康?你有多久沒有碰過喜愛的籃球?你有多久沒聯絡過最親密的朋友?你有多久,沒有開心笑過?

越樸素的道理,越容易被遺忘。

就像河豚魚白好吃得讓人爲難一樣,生命也精彩得讓人爲難。食物以自身的死亡來換取我們的生存。生命則以種。種苦厄,換取甜美的結局。

不想死的話,就要像接受食物的死亡一樣,接受悲歡離合,接受生老病死,接受生命中種。種求而不得。聽上去是一個非常直白又粗暴的道理,卻像醍醐灌頂一般,提醒着我們,在每一次迷茫不甘的時候,每一次徘徊不前的時候,都應該明白,這本來就是活着的代價。即便活着有諸多爲難,也要好好活着。

在這個世界上,我時常羨慕那些腳步篤定輪廓潔淨的人,他們的背後,彷彿永遠有一輪明月,照亮着來時的路。所以,他們能去往世間所有想去的地方,從不害怕傷痛與離別。而片中的大悟,最終就成爲了這樣的人。

他也曾被生活反覆嘲弄,也曾深夜醒來心裏滿是悲慼,也曾怨恨過遺棄自己的父親。然而我想,當多年之後,與他重逢的,只有父親冰冷的屍身時,他一定明白了,在生死之前,任何悲喜都顯得單薄又粗糙。

電影的結尾,大悟撫摸着妻子懷孕的肚子,兩人相視而笑。在不久之後,大悟也會有自己的孩子,一家人會過得其樂融融,然而終有一天,大悟也會告別孩子,就像父親告別大悟。如此循環,周而復始。正是生命最本質的更替。

這是一部以死寫生的電影。死者的尊嚴最終通過入殮得到成全,那麼,生者的尊嚴,又該從何處尋找?我們活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缺少信仰和支柱。世間耳語沸騰,很難聽到溫暖人心的聲音。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成爲放棄的理由。

在活得很累的時候,不妨回頭想想,除卻不斷追求如何才能活得更好之外,活着本身,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是渺小的,總在不斷地告別和失去。我們也是幸運的,總在不斷地遇見和獲得。

生者的尊嚴,不在於怎樣在這日復一日的聚散離合中迫切地變得強大,而在於無論遭遇什麼,都要學會珍重,珍重自身,珍重生命。倦鳥還巢,落葉歸根。唯有好好活過,才能坦然赴死。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7

從音樂師到入殮師,在他身上是偶然,也是必然,彷彿一開始他就是爲了入殮師這個職業而存在的,儘管他深深的愛着大提琴,儘管他是迫於生活的壓力纔不得不接受這個職業,但是有什麼關係呢?一切都是定數,生、老、病、死,愛、恨、情、仇,生命就像一條婉轉的靜靜的河流,該來的怎麼都躲不掉。

故事以華麗的交響樂團演奏爲開始,導演似乎有意將音樂家和入殮師這樣的職業安排在一起,在世人眼中,前者多麼的高貴,而後者多麼的粗鄙。衆人皆醉我獨醒,當他被全世界的人都不理解時,他依然故我,只因他看到了生命的重量,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他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別故人。靜謐,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

他是入殮師,但是離開了東京舞臺的他,更加成爲了一個“音樂師”,音樂夢雖逝去,但是他有了對生命的尊重。他,在田間演奏,在河堤上演奏,在自然間演奏……;他,遇見了各種死亡,猝死的,自殺的,自然死亡的……在生與死之間,他開始思考人生和死亡的意義,人活着一趟,死是一個人最後的歸宿。而入殮師的聖神所在——讓死者保有最後的尊嚴,以最美麗的形象踏上另外一段旅程。

世俗的心,永遠有着高低貴賤的這樣的勢力。入殮師這個職業是不被人理解的,朋友的疏離,妻子的離開,他似乎被世界拋棄了,而他也心生動搖。他要離開!可是最終他理解了社長,一句“好吃的讓人爲難”留下了他,的確,河豚這樣劇毒與美味並存的食材與我們絕望而美好的生活確有相似之處——好吃的讓人爲難。

妻子的歸來似乎預示着大悟的努力得到了承認,其實有什麼關係呢?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了,只要自己深愛的人肯理解你,陪伴你,一生便已足矣。在影片中,他的妻子第一次看到了他爲澡堂的阿婆入殮,也許是他專注的眼神感動了她,也許是他的虔誠的態度感動了她,總之,他被認可了!當他們一起送走故人的時候,也許大家的心理都明白了,死亡也許不過是一扇門,死亡並不意味着結束,死亡只是穿過這道門,走向下一站。見過了這麼多的生命終結,明白生命的渺小與短暫,目的決不是輕視生命,而是更加珍惜的活着。

其實,人生於自然死後亦迴歸自然,不過是來感受了一趟人間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註定是要生生不息的,這就是生命的價值。其實面對死亡,我們沒有幾人可以豁達,甚至在我的心裏埋藏着許多未知的恐懼。雖然我心裏清楚,每個人都有送人和被送這一天,這是人不變的主題。主人公的名字叫“大悟”,真正地悟到“不懼怕死亡,大徹而大悟,生活中坦然接受各種真情,才能更好享受着‘人生’這門藝術,大悟最終是“大悟”了,懂得了愛情,也懂得了親情。

每個人都有一段過去,也許那段過去讓他沒辦法去面對,但很多時候已經走了的路已經不能回頭了……也許他們會後悔,也許他們會徹悟,但是在死麪前,那些事情還有什麼重要的呢?原諒和寬恕,本來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勇氣的事情,他理解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執念。

看電影時,沒想到會哭。事實是哭了,哭的一塌糊塗,哭的不明所以。平淡的故事,不凡的情節,當他坐在草地上,輕輕的拉響大提琴,當音樂響起,我看着他,滿臉淚水,守着此刻的寧靜,忽然感受到了白日無法尋找的寧靜。喜與憂,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放下;很多事,一旦沉醉,便無法自拔。但在此時,所有都可以靜得沉澱下來,一切消散了……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8

整部電影都圍繞生死觀在探討,但是正面的討論也有好幾處。

第一次是大悟在橋上看魚,有兩尾魚拼命的往上游游去,這時候正有一尾魚的屍體飄到了下游。大悟對老人說:“多麼悲傷啊,爲了死而努力,終究是一死,不那麼辛苦也可以吧。”老人說:“是自然定理吧,他們天生就這樣。”這裏大悟陷入了虛無主義,既然都要死,結局歸途都是一樣的,努力還有意義嗎?既生命是虛無的,生命本身有意義嗎,死亡已經既定,爲什麼還要活着。但是老人回答的很輕巧,自然定理,本來就是如此。是的,不管是努力往上游游去的魚還是死亡這件事情,本身都是很自然的,我們無法改變死亡本身,那麼不能改變,活着就沒有意義嗎?

第二處是和社長的對話,這個時候大悟正打算和社長說辭職的事情。社長先是說了自己和妻子的事情,他妻子是他當入殮師的第一位客人,死亡的無法避免,但是可以讓她美麗的離開,這個也是一種慰藉吧。然後說了一個很普遍的生物規律。這個也是對生死的一次討論。“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不想死的話就得吃。”(我一直懷疑這裏的字幕不太全)這裏暗含着一種生死觀念。死亡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生活中的死亡是很普遍的,只不過你的角度問題而已,你手裏拿着的食物未嘗不是一種死亡的物體呢?

第三次是火化澡堂老闆娘時候,那個老人這樣感嘆:“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總會再見的”這位看着一個個人走向終點的人超脫而曠達,真正做到了對生死的參悟。

整部影片不說教,用音樂和畫面來感染人,生命存在那麼多的未知,明明活着的章魚放生時反而死了,前幾天還活着的人,突然就死去了。那個孤單的老人的屍體在兩週後才被發現,死亡帶着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沒有權利去放棄生活。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入殮師》觀後感 篇19

今天是2月14日,西方傳統的情人節。在這具有浪漫氣息的節日裏,我一個人在家看完了日本電影《入殮師》。

在未看電影《入殮師》時,影片給我的第一感覺像似一部乏味無趣的恐怖片,當我看罷整部電影過後,我不由得有這般的感嘆:“不能以影名就此來判斷一部電影的好與壞,但我更親睞於片頭字幕中的那個中文譯名《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入殮師》主人公名爲大悟,本是東京一管絃樂隊的大提琴演奏家,由於樂隊解散,他也隨即失業,便和妻子美香一起回到了自己鄉下的老家。其實,在老家也並非一帆風順,因爲大悟沒有實用的一技之長,還是很難就業的。一天,在與妻子家中就餐的時候,無意中從報紙上獲取了一條惹眼的招聘廣告:“幫助旅行的工作,年齡不限,高薪保證……誠聘旅程助理”,頓時喜出望外。第二日便一個人前去應聘,待到大悟見到公司的社長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旅遊助理實則是入殮師,就是將死者的遺體放入棺木併爲之妝容的工作。

迫於生計,大悟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在他工作期間,先後經歷了屍體腐爛不堪的孤身老太、長相甜美英年早逝的人妖青年、風韻尤存便離去的漂亮母親……一樁樁各式的道別在他身邊過後。從此他也習慣並且喜歡上了這份讓常人難以接受的工作,在他看來,這是逝者安息應有的最後禮遇。

是的,他也是這樣做的。面對每一位人間離去的逝者,大悟都倍加溫柔地爲他們進行人生最後一次妝容的潤澤,他溫柔細膩的手,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者一般的生機,給他們永恆的美麗,他照亮了生者的記憶,一種對逝者靜謐着的溫存,所有瞬間的舉動竟然都如此美麗。進而反觀我們的周圍,有多少冷酷無情的人以宰割活人爲樂趣?又有多少粗暴貪婪的人在活人的面前橫徵暴斂?其實,在當前這個社會,粗暴、冷酷已是我們普通人對待他人的一個慣性方式,我們早已麻木卻渾然不覺。正因如此,我們便可以想象,一個人,若在世間活着的時候便得不到尊重,那麼當他在人間離去的時候,又有何尊重可言?

影片中多段給人的感官體驗極深,其中,遺體火化師在火化澡堂老闆的時候說的一段話,讓我逐字逐句的敲擊了出來:“感嘆之後,就開始一點點回憶過去。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爲看門人,在這裏送走了很多人。說看,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其實,我們現今存活的每一個人,未嘗不是一直努力着去死呢?影片正是給我這樣了一個啓示:死亡,其實是開啓另一扇門的開始。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着生存與死亡的考驗。電影《入殮師》講述着不同人不同原因的逝去,但整部影片讓人淚中有笑,散發着一種人性的味道。當然,這種人性的味道不是腐爛着的,是可以用心靈便輕而觸摸到的,是人性的善意與關懷,亦是溫柔着的,滲入骨髓着的溫暖。

影片過後,我心底萌生有這樣一個心願:“在這個冷酷粗暴的世界裏,當我有朝一日離去的時候,也有像影片中大悟的那一雙手,真誠待我,溫柔相握,也期望世間也會是如此--彼此溫柔相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