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楊善洲》紀錄片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48W人 

紀錄片楊善洲觀後感(一)

《楊善洲》紀錄片觀後感

紀錄片《楊善洲》主要描述了雲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帶領羣衆引水抗旱,退休後謝絕按規定到昆明休養的厚意,選擇回到家鄉,22年不辭勞苦植樹造林,用雙手染綠了光禿禿的“大亮山”的故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這部影片的線索,是從開頭到結尾貫穿始終的精神支柱;水,是楊善洲的靈魂,上善若水,他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水的溫潤澤厚,與楊善洲的赤子之心早已合二爲一。

他是個智者。

在大旱面前他勇擔責任,把百姓的生命、生活放在第一位,毅然停掉了在建的政府辦公樓;他看到了水是“滇西糧倉”的關鍵之所在,在天降大雨旱情緩解之時,他沒有得意忘形,而是喊出了:“這回是老天爺救了咱們,下回咱們要自己救自己”的響亮口號。

當兩個村的村長因爲對方霸佔水源而爭吵不休時,楊善洲揹着手來到兩位爭得面紅耳赤的村長旁邊,慢條斯理地說:你們倆位置對調,你去當那個村的村長,他來當這個村的村長。說罷走了。兩位村長面面相覷,隨後相互緊緊握住了手。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的話,讓兩位村長各自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從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楊善洲的聰慧機智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兩袖清風,公私分明。

當他得知小學校代課教師流失嚴重,親自召集各部門幹部開會,一次性解決代課教師的待遇問題。而他的二女兒因夫妻兩地分居,找父親哭訴要求調動工作,堅持原則的楊善洲始終咬緊牙關,始終沒有因爲私事“走後門”。

他認真、堅韌,爲百姓留下了青翠欲滴的夢。

在他選擇上山植樹時,有多少人相信他能堅持22年?

他八十多歲高齡依然奔波在山林間,真正的享受就是每天看着滿山遍野的綠油油的山林。他沒有普通人追求的名車、豪宅,而他卻一樣快樂着。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無法用普通人的情感去衡量他。

不得不感嘆,人生有幾個22年,何況是人生最後的22年。但楊善洲這樣做了。捫心自問,這樣的堅持,有幾個人能夠?22年當中,他在大亮山打造了56000畝林地,創造的是3.7億元人民幣的價值。難道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數字更能體現人生財富的嗎?有形的是數字,無字的是豐碑!

他是一位仁者。

天道酬勤。老天爺直接的回報就是,保山地區不再受到乾旱的困擾。楊善洲用22年的時間證明了:人,是可以靠自己的。2010年雲南大旱,保山地區絲毫沒有受到乾旱的影響。這徹底扭轉了看天吃飯的被動局面。他創造了這麼多的價值,卻分文不取,把林場全部交給國家,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憫人之仁者,不過如此。

一輩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後的霞光,化爲家鄉大亮山上永恆的春天。

紀錄片楊善洲觀後感(二)

爲進一步推動羣衆路線活動深入開展,全面深入學習楊善洲同志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11月23日上午,XXX調查隊利用政治學習時間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在會議室集體觀看了紀錄片《楊善洲》。

紀錄片《楊善洲》真實的再現了雲南保山地區原地委書記楊善洲感人至深的一生,塑造了一位一心爲民、兩袖清風,鞠躬盡瘁,永遠把人民羣衆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優秀黨員領導幹部模範典型。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區主要領導長達30餘年,楊善洲同志在擔任保山地委書記時,深入田間地頭、風餐露宿,帶領全市人民抗大旱、保生產,從未利用私權爲家裏謀過一次利益,沒有給孩子開口要過一個“農轉非”的戶口,也沒給家裏蓋過一個像樣的房子,離任時僅有兩捲鋪蓋、一盆盆栽。退休後,楊善洲同志放棄了在省城安養晚年的機會,堅持要回家鄉做點事情。他一頭扎進大亮山義務造林,無償擔任林場場長。在大亮山上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交給了國家,用實際行動履行了自己永不退休的共產黨員的誓言。

許多同志看完紀錄片後都熱淚盈眶,感觸很深。“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生都做好事”,大家深深地被楊善洲同志六十年來恪守信念,對黨忠誠,爲人民服務永不停息的精神所感動和震撼,大家普遍反映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精神激勵和靈魂洗禮。同時對照自身,感到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紛紛表示要認真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認真履行共產黨員的光榮使命,把學習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和日常的工作結合起來,力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爲雲南的國家調查事業添磚增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