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心靈啓示錄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7W人 

今天,我通讀了《心靈啓示錄》一文,讀完後讓我感受頗深。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心靈啓示錄讀後感,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心靈啓示錄讀後感

  心靈啓示錄讀後感1

回顧自己20年的讀書軌跡,其實也是那麼順理成章。從一開始因爲興趣而看書,到後來爲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而看書,再到後來看書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愛好。現在,初爲人師的我,隨課改成長,受新教育思想的薰陶,那一桶子水的專業知識總是覺着不夠用,於是書桌上教育專業類的書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這些書匯聚了許多經典的教育案例、評析和方法,濃縮了衆多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的智慧與真情。讀每一本書,裏面所蘊含的情感都會深深地牽動着你,爲之動情,讓你若有所思。

前一段時間,剛看了《心靈啓示錄》,書中收錄的教育案例都是來自全國各個中小學課改一線教師所親身經歷的,而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法上的成長與不足!

課堂上,孩子興致勃勃地舉手發言,可回答的結果是“牛頭不對馬嘴”,那時除了批評他不專心、亂課堂紀律以外,我是否想過:那是孩子的奇思妙想或者存留的疑問呢?當孩子坐不住要說話的時候,除了大聲斥責,罰“站壁”以外,我是否想到“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我應該給他們點“休整”的時間``````瞭解孩子的心理,留意教學中的細節,就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呈現。這是我在閱讀之後的心得。疏導強於圍堵,其實許多“差生”的壞習慣是老師間接“忽略”出來的!

《和蝸牛一起散步》是激勵篇中所舉的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上帝派給一個任務,讓“我”牽着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斷地催它,責備它,甚至踢它,受傷的蝸牛說:“我已經盡力了。”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牽着蝸牛去散步,看着驚恐的蝸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賞完美麗的景色之後,回頭卻發現蝸牛已經爬出去好遠了。人與蝸牛是有差別的,怎麼可以要求有一樣的速度呢?而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存在着這個差別呢?於永正老師曾說過:沒有差別就談不上教育,差別永遠存在。差別只能縮小,而不會消失。

善待別人,就會快樂自己。“差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永遠存在的。很多教師、家長面對“差生”,只要他不“出事”就行,或則乾脆放棄了教育的責任,抓十個“差生”不如提一個“優等生”,這種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在我所教得四年級某班裏有四個所謂的“差生”,學習不好,紀律不好,習慣不好,被我稱爲“四人幫”。每次上音樂課,他們總是會變點戲法出來讓課堂不得安寧,“講道理”、“套近乎”、“站壁”、“跑步”、“寫保證書”“罰抄課文”等一些能想到的“常規方法”都被我用上了。但時間一長,一個個都變成了“老油條”。像這樣的學生基本每個班都會有,只是多與少,嚴重與否的差別,我該怎樣來“收”這些“差生”呢?該放棄?還是再努力?這些問題一直困惑着我!在閱覽各類教育叢書中,我受到不少啓發。在啓發與實踐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即便是“差生”,他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我放棄了,他們這輩子也許就註定是“差生”了。我仔細觀察這四個同學的習性,通過鼓勵、表揚他們,和他們聊天,給予他們信心,上課影響到紀律了,我也不再“諷刺”,而是用輕鬆的語言或動作提醒他們,情節嚴重的再到課後單獨解決,恩威並濟,經過努力,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現在他們在課堂上認真了很多,更多時候願意配合老師,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心靈啓示錄讀後感2

近來讀的《心靈啓示錄》給我的感觸特別深,是一部經典教育理念案例的書籍,書中大量引用了一線教師的教育案例,通過故事的形式敘述,講述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筆下,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師的智慧、才華、感情、理念和責任感,這些大師的和做法給我很大的啓示和幫助。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法上的成長與不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的家庭教育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美國家長對孩子的辦法,不給錢,不罵人。自己需要什麼,去努力,去創造,不干涉,經常讓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標,一個一個去奮鬥,去實現。如:買玩具、出去旅遊,在家裏或者勤工儉學什麼的。自己掙的錢自己支配。

當今我們中國父母教育理念,什麼事都由他們的家長代辦。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無盡的呵護中長大。父母給孩子創造着最舒適的物質條件,但也在製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長的惡劣環境----包辦代替、縱容遷就、孩子優先、物質優先、重知識輕品質等,尤其是中國的部分母親,她們對子女的愛可以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來概括-----“母雞的愛”。溺愛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爲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在多變的社會中很難適應其中的變化。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爲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

我比較喜歡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藏起一半的愛給自己,奉獻一半的愛給子女”,這是我們在家庭教育中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父母的教育理念,環境影響着孩子的命運。藏起一半的愛並不是自私的行爲,而是給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學的愛。作爲父母,我們平時儘量多讀一點教育方面的書籍,與孩子共同交流成長過程中困惑,走進孩子的心靈,更多地從精神上關注支持他們。畢竟物質的需要與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時甚至高於物質的需要。

我不能說美國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們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