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拆表的故事讀後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08W人 

《拆表的故事》講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事,以下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拆表的故事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

拆表的故事讀後感範文

  拆表的故事讀後感範文1

陶行知是一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那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牢牢地記在我的心裏,它深刻體現了陶行知爲國家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陶行知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生活很艱難。他從小就十分懂事,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小小年紀就主動幫助母親做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母親給他喂香甜可口的紅薯時,他吃幾口便怎麼也不肯吃了,用力地把紅薯推到母親嘴邊讓媽媽吃,從一件小事就可看出他對母親的愛有多麼深厚!

有一次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陶行知寫的《拆表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有一位夫人來探望陶行知,卻沒有帶她的兒子,陶行知感到有點奇怪。詢問之後才知道是因爲她的兒子拆壞了她的新手錶,這位夫人很氣憤,痛打了他一頓。陶行知卻很欣賞這個孩子,準備去看看他。來到這位夫人家,他耐心地向孩子瞭解拆表的原因並帶着他去了修錶店。請師傅修表的同時讓孩子在一旁仔細觀察,又買了一隻舊錶讓他回家後認真拆裝,孩子很高興,那位夫人也對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嘖嘖稱讚。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感觸。其實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些家長總認爲自己是正確的,習慣讓我們服從他們的意願,干涉我們獨立創造、探索和發現的空間。記得一年級學過一首小詩《雙手和大腦》,“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動手又動腦,纔能有創造!”正如這首小詩所說,手腦結合,靈活運用,敢於思考,善於發現,思維才能越來越豐富!

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激勵我們不斷地去探索!我衷心希望家長們放開你們的雙手,讓我們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拆表的故事讀後感範文2

陶行知爺爺的《拆表的故事》中,講了一個小孩子受到好奇心的驅使,想了解手錶裏到底是什麼東西在響,就把手錶給拆了。起先,媽媽不肯原諒他。後來,陶行知爺爺的話讓媽媽懂得了要尊重、理解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拆表是因爲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實就是一種求知慾,原是有出息的表現。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慾打掉了嗎?與其不分青紅皁白地打一頓,不如引導他把事情做好,培養他的興趣。中國對於小孩子一直是不許動手,動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殘了兒童的創造力。我們應學習愛迪生的母親,那麼理解、寬容孩子,那麼善於鼓勵孩子去動手動腦,這樣,更多的愛迪生就不會被打跑、趕走了。”讀了陶爺爺說的這段後,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還是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個春天的週末,我閒得無聊,便來到院子裏,拿起一個小鏟子,把花壇中的土挖來挖去地玩。這時,一條蚯蚓突然爬了出來,把我嚇了一大跳,我好奇地看着它,發現蚯蚓能自由自在地在土中爬來爬去,我便想:爲什麼蚯蚓能夠隨意地在土中爬來爬去,而我卻不能呢?於是,我便抓了一條,把它放在地上,仔細觀察,不一會兒,我發現蚯蚓頭部比較圓,外面還有一層比較硬的殼,非常適合在土中穿梭。

當我正爲自己的新發現感到十分開心時,爺爺從屋裏走了出來。他發現我在翻土,還在玩蚯蚓,立刻火冒三丈,一把抓起我的耳朵,罵道:“你在幹嘛?只知道玩玩土,有什麼意思?你給我走開點,別再碰土了,弄得像個泥猴子,小心我揍你!”我聽了爺爺的教訓,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好乖乖地把土重新整理好。

但是我仍不肯善罷干休,還想從泥土中有新的發現。在媽媽的支持下,第二天,我趁爺爺不在家,又開始翻土。忽然,我發現每棵植物下面都有一根白白的、長長的東西。我便好奇地問一直在旁邊看我“玩土”的媽媽,媽媽說:“那東西叫做‘根’,每棵植物下面都有,它負責吸收泥土中的營養,再傳輸給植物的其它部位。”我想:這根真像我們的嘴啊。

《拆表的故事》中,陶行知爺爺對那個斥責了孩子的媽媽說:“可惜呀,中國的愛迪生讓你給槍斃了。”我慶幸自己擁有好奇心,擁有允許我“瞎鬧”的媽媽。在好奇心的引領下,我開心地“玩土”,在玩樂中學到了知識,解開了我一顆混沌的童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