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草房子》初中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78W人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軒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中講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下面給大家分享《草房子》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草房子》初中讀後感範文

  《草房子》讀後感1

那個上午,秋風乍起。

暑期已去,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學那一片草房子中間最高的一棟房的屋頂。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的一切一下子都撲進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雲溫柔如絮,悠悠遠去……

故事發生在油麻地,記述了主人公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了一連串看似尋常又催人淚下的故事。少男少女間無暇的友誼;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閃耀的人格光彩;男孩在死亡時對生命深切的領悟……這六年讓他沒齒難忘。自信建立在人格尊嚴上的小男孩禿鶴;心靈如同白雪般純淨的女孩紙月;富家公子淪爲難民的男孩杜小康;那位倔強而在生命盡頭發出人格光彩的秦大奶奶,都成爲了桑桑的啓蒙教育者。

然而,最使我難忘的莫過於秦大奶奶。爲了沒有完成的夢想在油麻地生活十幾年。破舊的草房子在小學的西北角,幾乎每一刻,秦大奶奶都在小學的某一角落。學校甚至花了幾十年也沒將她趕走。在他們眼中,秦大奶奶就是個可惡的老婆子。但在喬喬落水時,秦大奶奶還是不顧一切地救了她,差點丟了命。從此,奶奶發生了很大變化。她主動放棄了堅持幾十年的小學,幹起了農活。狂風暴雨時,會用柺杖試圖關上夠不着的窗門。最後,爲了一個學校的南瓜永遠離開了她最愛的孩子們。在那一刻,秦大奶奶散發出了人格光彩,照亮了我的心。

《草房子》有着一種魅力。雖然他們生活在蓋滿草房子的油麻地,但我依舊嚮往那樣自由輕鬆的生活。那兒的友誼是心靜如水的,感情是血濃於水的,人格魅力是光芒四射的。我們心中也應保留一座簡單、乾淨、整潔的屬於自己的草房子,累的時候小憩一會兒。如果有一天,我能像油麻地的孩子們一樣,不管將來發生什麼,距離多遠,我們心中的友誼依舊純淨、透明永不變,永遠保留心中那座純淨、透明的草房子。

明天大早,一隻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就載着桑桑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了這裏——他將永遠告別和他朝夕相處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

也許我們誰都無法走出童年。

  《草房子》讀後感2

草房子,這是一本曹文軒寫的書。我認爲她很好看。

這本書寫了一個名叫桑桑的男孩油麻地小學的六年生活中的種種故事和經歷。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且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

“他朝天空望去,天空乾淨得如水洗刷過一般。月亮像是靜止的,又像是飄動的……月光下,桑桑遠遠地看到了蔣一輪和白雀。蔣一輪倚在一棵樹上,用的還是那個最優美的姿勢。白雀卻是坐在那兒。白雀並沒有看着蔣一輪,用雙手託着下巴,微微仰着頭,朝天空望着。月亮照得蘆花的頂端銀澤閃閃,彷彿把蔣一輪與白雀溫柔地圍在了一個夢幻的世界裏。”這一句相當好,我也想寫得這麼好,這麼生動。

總讓我難過的是最後一篇“藥寮”中桑桑告別草房子的一句話“那是一九六二年八月的一個上午,秋風乍起,暑氣已去,十四歲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學那一片草房子中間最高一幢的房頂。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學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撲進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雲,溫柔如絮,悠悠遠去,梧桐的枯葉,正在秋風裏忽閃忽閃地飄落。這個男孩桑桑,忽然地覺得自己想哭,於是就小聲地嗚咽起來。明天一大早,一隻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就將載着他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這裏——他將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曹文軒他把這畫面寫活了,我彷彿就是桑桑本人,正準備告別生活了六年的草房子很難過。

我認爲這本書有好多好詞好句好段,我真希望都能用起來讓我的作文變得更好。

  《草房子》讀後感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的書頁翻的真快啊!送走了小學三年級,一轉眼便迎來了四年級的學習生活。

新學期開始後,我每天一做完作業,就去東圖書店“啃書”。到了書店,我便毫不猶豫地拿起曹文軒伯伯寫的《草房子》這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孜孜不倦地咀嚼着書中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總是那麼引人入勝,吸引着我愛不釋手。

《草房子》這本書中的文學精華滿山遍野,遍地開花:善良,尊嚴,頑強,勇敢,淳樸……一個又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靈。

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數杜小康了。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由於他家的商船沉沒,一夜之間,他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學習成績優異的他不得不放棄學業,跟着父親放鴨子,在學校門口擺地攤,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一直生活在蜜罐裏的他,在困難面前顯得格外勇敢和堅強。這種永不言棄,勇於挑戰困難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不禁想起了今年高考失利的學生,有些人接受不了殘酷的現實,承受不了沉重的打擊,選擇了極端的生活方式,匆匆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正是因爲他們在學習的田地裏沒有辛勤耕耘,所以纔不會在高考的季節裏收穫碩果。這些高考失利的學生和杜小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都是生活的弱者。

通過讀《草房子》這本書,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不能逃避,不能退縮,要滿懷希望,微笑着面對生活。

  《草房子》讀後感4

這是曹伯伯七八十年代完成的作品,時代離我們很遙遠,但讀起《草房子》這本書,卻感到那麼親切。

故事由9個小故事組成,似乎可以獨立成章但它們內在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裏的一切都油麻地這個地方有關,都和桑桑這個小主人公有關。故事的一切都圍繞着他們展開。桑桑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好動的小男駭。在他六年的小學生涯中,做的好事多不勝數,但是闖的禍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帳改成漁網來捕魚,砸鍋賣鐵買鴿子,把碗櫃改造成鴿子的“高級別墅”……這一切,不得不使我邊看書邊笑。

但是,在藥寮那一章,又讓我多次流下淚水。在那章,桑桑被診斷爲患了絕症,桑桑的爸爸走南闖北,四處尋訪名醫,但是又一次次的失敗,我爲桑桑這樣短暫的生命流下了淚水。在幾乎要絕望的時,溫幼菊老師帶桑桑到她的藥寮裏,爲他熬藥,鼓勵他。終於,桑桑的爸爸訪到了名醫。當看到桑桑的病痊癒的時候,我高興得又一次流下了淚水。從此,隨着時間的流動,桑桑懂事了許多。

我也曾經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常常在家裏的院子裏挖上一個兩半米來深的洞,然後鋪上稻草,完成我心目中“陷阱”,或者是在別人進門時,實施我的惡作劇。而且在班級裏總是欺負同學,今天不是把這個打出鼻血了,就是明天那個頭上起了個包。但是,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我漸漸知道我的做法是錯誤的了,我這樣損人不利己的做法不但傷害了別人,而且在別人心目中留下了一個不好的影響,還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

故事中的桑桑在六年的小學生涯中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我不是也有同感嗎?

  《草房子》讀後感5

暖暖的陽光透過落地窗射進陽臺,靠在舒適的搖椅上,靜靜地欣賞着曹文軒叔叔的《草房子》。一幅幅江南水鄉的田園畫映入眼簾:金光閃閃的草房子、翠綠無比的艾葉、清澈見底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

最讓我愛不釋卷的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個生動形象、性格迥異的人物:頑皮機靈的桑桑,自尊自愛的陸鶴,堅強勇敢的杜小康,善良自信的紙月,愛憎分明的秦大奶奶……每個人身上都散發着人性的真、善、美,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靈。

故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秦大奶奶。她儘管不是全書的主人公,但是,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卻牽動着我的心,因爲,在我的眼裏,她就是一個重要的生命理論。她的淘氣,躺在艾葉地裏打滾兒;她的氣憤,趕着雞鴨向學校進攻;她的善良,奮不顧身地救孩子;她的捨己救人,面對生死兩種選擇,她沒有遲疑,不假思索地保護學校的南瓜,最後,竟然就因爲這個南瓜永遠地離開了人們,離開了油麻地,離開了世界。但是,她永遠活在油麻地人們的心中,每個人的心中。

在秦大奶奶與油麻地小學越來越友好、越來越親切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懂得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對別人寬容、大度,正如書中所言:所有人對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空谷裏的喊話,你不必期待誰能聽見,但那綿長悠遠的迴音就是生活對你最好的回報!世界是公平的,不管美醜、高矮,只要你敢於表現自己,勇於改變自己,讓自己的胸懷夠寬夠廣,你永遠是個成功的人!

掩卷沉思,我告訴自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草房子》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它會讓你感到生活是快樂的,是多彩的,它能讓你找到童年的回憶,讓你懂得寬容,懂得謙讓,懂得美……

  《草房子》讀後感6

一天下午,我本來要去上課,可是臨時放假了,於是,我便和媽媽來到鳳凰書城看書。

這兒的書可真多啊!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一排排書架上擺放着整齊的圖書,正等着人們閱讀,我隨手拿了一本曹文軒的《草房子》,坐下來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這本書主要寫了少年桑桑跟隨父母來到父親出任校長的油麻地小學讀書。他是個喜歡“異想天開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爲”的孩子,他爲了讓自己養的鴿子有個像樣的家,就把家裏用的碗櫃改制成一所鴿舍;他看到漁船上的人用網捕魚,就把家裏的蚊帳剪開做成一張漁網,還真捕到了魚;他在夏天裏想到城裏賣冰棍的人總將冰棍裹在棉套裏,就突發奇想地在大熱天裏穿上棉衣棉褲……這些細節都說明桑桑是個聰明好奇,敢想、敢做,愛自我表現等特點的孩子,他就在自己闖下的一個個禍中,成長了起來。這本書令我映像最深的片段是:桑桑班上的班長杜小康家裏很有錢,他的成績也很好,桑桑經常暗暗和他比較,可是,這時傳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杜小康的爸爸生病了,家中的財產都給他治病了,杜小康只好輟學回家,每天在校門口擺攤。桑桑看了很難過,便把爸爸珍藏多年的很多獎品筆記本偷出來,爲杜小康抄課本,十分重視榮譽的桑桑爸爸不知道原委,狠狠地揍了他一頓。一時間桑桑昏了過去,其實桑桑真的病了,一場惡疾已悄然而至,桑桑得了鼠疫。在這件事中,桑桑錯了,他不該拿爸爸的筆記本,但桑桑爸爸也錯了,在沒有弄清事件原委的情況下,我們也不該盲目行事。

在這本書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桑桑多姿多彩的童年,更看到一開始頑皮、任性的桑桑,在一次次成長,這就是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讀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它讓我們想起浪漫、溫馨、純真無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寧靜、溫馨、悠遠,而且永恆……

  《草房子》讀後感7

《草房子》這本書寫得是一個叫油麻地的小鄉村裏發生的事。在油麻地裏,還有一座油麻地小學,那裏的房子都是用草搭成

《草房子》是一本很值得回味的書籍,曾經看似很厚的,無味咀嚼的書,今天我卻愛不釋手,更希望有續集出版,因爲我想看到更多精彩故事;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故事,經作者的串聯,卻給人留了深刻的印象。

這書籍中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當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父子師生間脈脈的真愛,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裏埋下了“愛”的種子。如果說是經歷過才讓他埋下了“愛”的種子,或許我概括不夠深入,準確說是桑桑變得愈加有“愛心”了,因爲我們都知道書籍中公認爲最頑固的老奶奶秦大奶奶就是最早被他所感化的,不是嗎?

秦大奶奶曾在這片土地生活幾十年,在這幾十年裏,她與秦大沒日沒夜地工作,不論陰天與晴天,不論炎熱與寒冷,甚至到了吃不飽穿不暖的程度。幾十年的心血換來這片土地,這需要的不僅是一種執着堅持的精神,更是流露出的一種愛啊。記得書中寫桑桑第一次見到秦大奶奶時好像認識她似的,叫了一聲奶奶,一直被別人叫成可惡的“老太婆”的秦大奶奶聽到這樣親切的叫聲,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我想一定非常欣慰和感動吧,從她親暱的行動中我們不難看出——她伸出手去撫摸了下桑桑的腦袋,秦大奶奶下意識地開始喜歡這孩子了。所有的孩子們都遠遠的躲着她,桑桑卻可以從奶奶的艾地裏要來一大束的艾,那是因爲桑桑給了這位可憐的老奶奶足夠的尊重和愛,當所有人都嘲笑她,要趕她走,都不理她時,桑桑卻陪她玩;當所有人都喊她老太婆時,桑桑卻親切地叫她奶奶。由此可見,要想讓別人尊重你,愛你,那麼你就要這樣對待別人,尊重和愛是互相的,桑桑不就是用自己的愛詮釋了嗎?

起先,秦大奶奶說什麼也不肯離開校園,不管別人怎麼地懇求她,甚至是把她擡到新家時,她都會半夜偷偷溜回來。領導來學校視察工作,她專門搗亂,往教室裏放雞鴨鵝,擾亂課堂紀律,自己還不承認,但自從她將一名小女孩從河裏救出來險些喪命時,師生對秦大奶奶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派人輪流照顧她,陪着她出去遛彎兒,慢慢地,秦大奶奶開始把她的雞鴨鵝都賣掉了,而且監督同學們不能隨意摘學校的花草,並且在領導來視察時,她開始繞道走小路,不讓領導看見,怕給學校丟臉。秦大奶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快樂,自由。她要離開學校了,一件一件,自己慢慢的搬東西,不需要誰幫忙。終於有一天,秦大奶奶奮不顧身,爲學校的一個南瓜而永遠永遠的離開了……所有人因爲她的離開而傷心,而自責。

讀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無處不真情!在《草房子》裏,我看到了令人落淚的真情。閱讀着,品味着,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真心希望真愛開滿人間!

  《草房子》讀後感8

秋風乍起,暑氣已去,十四歲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學那一片草房子中間最高一幢的房頂。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學第一次一下子就全都撲進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雲,溫柔如絮,悠悠遠去,梧桐的枯葉,正在秋風裏忽閃忽閃的飄落。

——題記

桑桑就是這本書中的重要角色,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住在學校十幾幢草房子中的一幢。也可能是因爲這樣,桑桑比別人更喜歡草房子。桑桑很淘氣,喜歡異想天開,用碗櫃做鴿籠,用蚊帳做漁網……但他也很有憐憫之心。

書中寫了一些桑桑的同學:禿頭的陸鶴,把戲中一個光頭僞軍連長演得淋漓盡致;溫柔的紙月,願意走三里路到油麻地上學;神氣的杜小康,因家裏破產而去放鴨子;聽不懂話的細馬,媽媽病了幫媽媽蓋房子。油麻地的人們也有很多:先是糟蹋學校,後來非常愛護學校,種艾草的秦大奶奶;長的清梅秀目,喜歡上桑桑的語文老師的白雀;桑桑的語文老師蔣一輪;桑桑最喜歡的溫柔女老師,會熬藥,同時教音樂和語文的溫幼菊。

看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裏面的每個人物都是寂寞的,只是有不同的寂寞罷了。蔣一輪和白雀分開的時候是相愛卻又不能相見的寂寞,秦大奶奶是一種衰老卻又無人陪伴寂寞,細馬是被人排斥在外、不能融入羣體、只能孤身一人的寂寞;陸鶴是因爲自己的禿頭而被別人排斥的寂寞;紙月只能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又有很多人欺負她,所以寂寞;杜小康家裏破產,不能上學,只能和爸爸去放鴨,一點趣味也沒有,很寂寞。

因爲這些寂寞,每次看書的時候,都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似乎自己也已經融入到書中的情節裏去了。能讓人感動的原因不止這些,還因爲書中寫的都是小村鎮裏的生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很“接地氣”的事。例如文章最後寫道:“只有反映今日孩子的生活,也才能感動今日的孩子。”就是因爲作者曹文軒寫出了鄉村孩子即人們的心,才使這本書值得一看,能夠感動後世。

追隨永恆——我們應該這樣提醒自己。

  《草房子》讀後感9

“明天一大早,一隻大木船,在油麻地還未醒來時,就將載着桑桑和他的家,遠遠地離開這裏——他將永遠地告別與他朝夕相伴的這片金色的草房子……”

合上書,淚水劃過臉頰,我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了。

桑桑一家離開了油麻地,油麻地是桑桑的童年。油麻地裏有金燦燦的草房子,綠油油的艾。六年了,桑桑在油麻地生活了六年,六年裏桑桑見證了油麻地裏少男少女之間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的拼搏,殘疾男孩對尊嚴的維護,垂暮老人最後一刻的閃耀,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領悟,大人們之間的感情糾紛……我從“禿鶴”讀到“藥寮”,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紅門”了。

杜小康家的紅門是那麼的鮮亮,亮得照見人影。而紅門裏的杜小康是那麼的幸福,幸福得無憂無慮。終是家庭變故,想要上學讀書的杜小康必須和爸爸杜雍和去養鴨。遠離家去養鴨對於一直以來無憂無慮的杜小康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啊!但,現實就是這樣,容不得你不願意,不去想,不去做。養鴨的日子是那麼的孤獨難熬,而後來苦盡甘來的那一刻是多麼的令杜小康父子感動,也深深令我感動。

我爲杜小康而難過,何嘗不是爲自己難過?誰都有過光鮮亮麗的一時,何曾會有光鮮亮麗的一世?曾經的杜小康騎着孩子們羨慕的自行車在田間小路上奔馳,住在青磚青瓦用錢堆砌的房子裏。他不同於油麻地的孩子,什麼時候都是乾乾淨淨的,有着同齡人無法攀比的自信。然而家庭變故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原來,沒有人可以不可一世,沒有人可以不受打擊。

我媽總是說,大人的事不關你的事,你好好讀書就行了。可我畢竟是長大了,怎麼會不去關心呢?就像杜小康,不得不去面對現實,放下他的傲慢,和老爹杜雍和去養鴨。最後,杜小康終是面對現實,在校門口擺起了小攤。我最喜歡杜小康,是因爲他熬過了最孤獨痛哭的時刻,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刻,他熬過來了,變得長大了,懂事了,成熟了。我相信,我所面對,終有一天會像杜小康一樣,等到鴨子們下蛋的那一刻。

“也許,我們誰也無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那時候,太奶奶和爺爺都還健在,大伯父的家底還很殷實,爸媽的感情還能維護,我的弟弟還很可愛……我的孩提時代沒有想得那麼複雜,不知道社會的險惡,不知道擦肩而過的危險。桑桑最後還是要離開油麻地了,就像我的童年離開了我。油麻地將會是桑桑最美好的回憶,我的童年生活,也終將成爲我最寶貴的記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