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7篇

本文已影響 2.18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發現物體都有自然下落的現象。

2、通過對比實驗探索“怎樣讓紙落得快”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3、通過實驗發現同樣的紙加重和改變形狀後落下的速度不一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紅綠紙,積木、橡皮泥、小石子、夾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問題,比較那張紙落得快?

(1)比較兩張紙是否相同。

(2)小實驗:兩張紙是否落得一樣快?哪張比較快?

(3)請幼兒用動作學一學紙片落下的樣子。

2、自由探索,怎樣讓其中一張紙落得更快?

(1)提出問題:有什麼辦法能讓綠紙落得比紅紙更快呢?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老師提問:你試了幾種方法?結果怎麼樣?幼兒講述示範。

老師教新方法:還可以用團的方法讓綠紙落得更快。

3、自由探索,藉助輔助材料,讓紙落得快一些。

(1)討論猜測:假如不團,不折,你還有什麼好辦法也能讓綠紙落得比紅

紙落得更快呢?

(2)自由探索。

(3)交流發現。

(4)引發思考:爲什麼紙上加了木頭、積木,紙就落得更快了呢?

教師小結:原來用變形和加重的方法可以使紙片落得更快。

4、遷移經驗。

那除了用這幾種方法可以使紙片落得更快,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活動延伸:

探索使生活中本來落得很快的東西落得更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活動準備的東西很簡單,但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能力不同的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以生活中的“物體下落”現象作爲原形,預設產生的.一則活動,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取材於幼兒的生活,體現了“科學教育生活化”這一精神。整個活動我引導幼兒親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較好地實踐了《綱要》的精神。在“怎樣使紙落得快”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我通過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紙變形,進行實踐操作、探索、交流,最後通過實驗得出如何使紙落得快,我先讓幼兒思考不用任何外加材料,通過改變形狀來加快紙落下的速度,而後我又圍繞“加重”這中方法展開,這樣設計兩個層次,充分體現了幼兒思維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發展過程。此外,我在一些遊戲或操作活動中,發現學前期的幼兒活動目的性很差,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設想後加問幼兒“爲什麼”,讓幼兒表述自己設想的理由,使設想後的實驗成爲幼兒驗證自己的理由是否正確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增強了幼兒在實驗中的目的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掌握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變出的新顏色。

3、對色彩變化的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5個。

2、瓶蓋裏分別塗紅黃藍三種顏色。

3、ppt。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引入,集中幼兒注意力。

1、引導語: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提問:

(1)瓶子裏有什麼?

(2)瓶中的水寶寶有顏色嗎?

小結:瓶子裏有水,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會流動的`。

3、過渡語:水寶寶可好玩了,現在它要和我們一起變魔術,不過我們要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它纔會變的,想不想試一試?(教師搖動瓶子,讓瓶子裏的水接觸到蓋子上的顏料)

4、提問:瞧一瞧,老師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什麼顏色?

小結: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了xx色,現在我們請小朋友當一當小小魔術師吧。

二、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寶寶的祕密。

1、引導語: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變變魔術,每位小朋友只可以拿一個瓶子,記得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的咒語,水寶寶纔會變哦。

2、提問:(1)你的魔術顯靈了嗎?

(2)你的水寶寶變成什麼顏色了?

(3)好奇怪啊,爲什麼水寶寶會變顏色呢?怎麼一瓶變出來了,一瓶沒有變出來呢?

小結:魔術顯靈了,我的水寶寶變成了紅、黃、藍色等。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其實是老師在瓶蓋裏放了顏料,蓋子裏的顏料進到水裏面就變成了有顏色的水,而另一個蓋子裏沒有顏色當然就變不出來。

三、第二次探索,引導幼兒思考。

1、引導語:老師手裏有一瓶紅色的水,我現在要請另一個好朋友跟他做朋友,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吧。

2、動手操作:紅+藍、紅+黃、藍+黃,邊搖邊唸咒語。

3、提問:(1)你們猜一猜我請哪種顏色和它(紅藍)做朋友?

(2)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

(3)變成什麼顏色了?

小結:紅色和藍色做朋友。瓶子裏的水有變化。紅加藍變成紫色,紅加黃變成橙色,黃加藍變成綠色。

活動延伸:

我們剛纔都是兩種顏色混合,那如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出什麼顏色呢?回家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看。

教學反思:

整個環節中我注重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滲透了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的培養,(如瓶寶寶正休息要悄悄的,不擁擠的取放瓶子)從幾次的變色遊戲中將活動一步步推向高潮,達到綱要中對科學領域的目標要求及本次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蠶豆的種子是綠色的,在深秋種植,到第二年收穫。

2、會正確使用一些簡單的種植工具:鏟子、噴壺等。

3、初步學會種植、管理蠶豆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蠶豆種子。

2、鏟子、噴壺、鋤頭、鐵杴等工具,一塊種植園地

活動過程

1、 觀察蠶豆種子

——蠶豆寶寶的外衣是什麼顏色的?

——什麼時候種蠶豆?(蠶豆寶寶不怕冷,喜歡生長在寒冷的`冬天)

——將顆粒飽滿的種子選出備用。

2、師幼共同整理園地

——這塊地能下種嗎?爲什麼?先要幹什麼?該用什麼工具?

——觀看教師整地並認識鏟子、鋤頭等工具。

3、學習種植蠶豆的技能

——地整好後,怎樣下種呢?爲什麼?(用鏟子挖坑。每個坑放2-3顆豆種,蓋上土,澆水)

——知道坑既不能深也不能淺。深了豆苗不易長出,淺了會被雨水沖走。

——幼兒種植,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正確使用鏟子,注意安全。

活動結束:

蠶豆寶寶已經躲在小坑裏了,我們要經常到園地關心蠶豆寶寶,看看它們什麼時候發芽。是怎樣長大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並瞭解水位高度與水柱噴射距離間的關係。

2.啓發幼兒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準備:

1.可樂瓶若干,根據需要在每隻瓶子上鑽洞並用膠布封住,然後裝上水。

2.小紅旗和小黃旗每人各一面,藍、紅三角形若干。

3.用於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隻,膠布若干。

4.用來測量水位高度的繩若干。

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1.小朋友都喜歡玩水。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瓶子,我們一起來玩噴水的遊戲,好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經驗

(一)進行第一個實驗。

1、你們的桌子上都有兩個瓶子,這兩個瓶子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2、我聽到大家都說得很好,現在請你們用膠布把洞口封住,然後加水到黑色的線上。

3、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是黃色的水噴得遠,還是藍色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爲噴得遠的瓶子後面插上小黃旗,如果你認爲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隻瓶子中間插上小黃旗。

4、(都做完了)現在請兩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然後把兩個瓶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後插上小紅旗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提問:怎麼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現了什麼?爲什麼噴出的水會一樣遠呢?

6、師操作,驗證結果。

7、請幼兒用繩測量噴水的洞口離水面的高度。

8、發現了什麼?

9、師再次操作,驗證結果。

10、出示總表,小結:水位一樣高,洞口一樣高,一樣大,它所受的壓力就一樣,所以,噴出的水就一樣遠。

(二)(出示有兩個洞的瓶子)進行第二個實驗。

1、師:看,這個瓶子有兩個洞,如果同時撕去洞上的膠布,你們猜一猜哪個洞的水噴得遠呢?在你認爲噴得遠的洞旁邊貼上藍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認爲它們噴得一樣遠,就在兩個洞中間貼上藍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現在請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膠布撕開,仔

細觀察,在噴得遠的瓶子旁貼上紅色的三角形表示實驗結果,觀察自己的猜測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3、提問:怎麼樣?猜想結果與實驗結果一樣嗎?那你們發現了什麼?

4、師操作,驗證結果。

5、爲什麼下面的洞水噴得遠?

6、小結:雖然,洞口一樣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壓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會噴得遠。

(三)觀看錄象,拓展經驗。

1、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樣的瓶子進行比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樣高,但大小不一樣大的瓶子比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樣高一樣大,但水位不同,並蓋緊蓋子的兩隻瓶子,請幼兒回

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實驗,看哪隻瓶子噴得水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蟲子食物祕密的興趣;

2.通過觀察、發現,初步瞭解蟲子進食的方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蟲子吃什麼

2.蟲子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蟲子嗎?你見過什麼蟲子?

知道這些蟲子喜歡吃什麼嗎?

二、 展開

1.課件演示

提問:小朋友們,認真觀看圖片中都有哪些蟲子?想一想,它們喜歡吃什麼?

2.討論:蟲子吃什麼

(1)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它喜歡吃什麼呢?

(吃土中腐爛的東西,也吃地面上腐爛的葉子。)

(2)螳螂長得什麼樣子?它吃的食物是什麼?

(吃蚜蟲、螞蟻、蒼蠅、飛蛾、蜻蜓等大大小小的蟲子,它都吃。)

(3)你喜歡蜻蜓嗎?蜻蜓吃什麼?

(喜歡捕捉蜉蝣、蚊子、蒼蠅等作食物。)

(4)我們都喜歡七星瓢蟲,它是益蟲還是害蟲?它吃什麼?

(吃蚜蟲、辣蚧等蟲子。)

(5)可愛的小螞蟻吃什麼呢?

(吃一些含糖分的食物。)

(6)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小蝸牛,知道蝸牛喜歡吃什麼嗎?

(蝸牛的舌特別發達,很喜歡舔嫩樹葉吃。)

(7)知了知了叫的蟬吃什麼呢?

(吃樹幹內的液汁。)

蟬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蟬主要吃樹幹內的液汁,所以蟬不拉屎,只有很少的尿。)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了嗎,蟲子也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3.蟲子分類

比如,有些蟲子吃蚊子、蒼蠅、飛蛾等,我們把這些蟲子稱爲肉食性蟲子。

還有的蟲子吃草、樹葉之類的,我們把它們稱爲草食性蟲子。

請小朋友們自己把這些蟲子分分類,把吃同類食物的蟲子放在一起。

4.趣味練習:正確的找出昆蟲的名字

看一看昆蟲的圖片,並貼出它們正確的名字。

三、 延伸

小朋友們,可以繼續探索有關蟲子食物的祕密,可以用繪畫方式記錄下來,及時與小朋友交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幼兒在玩玩具時,經常在觀察、思考:汽車爲什麼會開?車燈爲什麼會亮?對電池的作用產生濃厚的興趣。本次活動結合《綱要》精神,體現“生活化、經驗化、操作化”的特點,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充分挖掘電池潛在的教育價值。

在活動中,通過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操作、探索的時間、機會,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比較電池,瞭解電池的外形特徵;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動手操作、安裝電池,瞭解電池的安裝方法及作用,並體驗安裝成功的'喜悅。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與材料的互動原則。教師的開放式提問,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幼兒間的討論、交流,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經驗也得到了積累;支持、引發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關係,通過操作、擺弄電池、探索電池的奧祕。

 活動目標:

1、對電池產生興趣,初步瞭解常用電池的外形特徵和用途。

2、樂意參加安裝電池的探索活動,感受成功的樂趣。

3、願意與同伴一起操作、交流。

活動準備:

常用電池若干個(1、5、7號),電動玩具若干個,電池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選擇各種電動玩具玩,引出活動主題:“電池”

二、通過觀察、比較,瞭解常用電池的外形特徵,嘗試從多角度發現電池的差異。

1、幼兒觀察、比較電池。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比較,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操作、交流。“你們發現這些電池那些地方不一樣?”“這些電池有沒有一樣的地方?”

3、出示電池圖片,師生共同小結電池的外形特徵。

三、幼兒嘗試爲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1、教師提供不同型號的電動玩具,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選擇、自由操作安裝電池,讓玩具動起來。

2、請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並一起討論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你是怎樣裝電池的,電動玩具纔會動起來?”

教師針對幼兒的操作情況,舉典型事例。

四、幼兒再次探索爲各種不同的電動玩具安裝電池

1、鼓勵幼兒找到電池盒內的標記進行安裝電池,嘗試爲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動玩具進行安裝。

2、師生共同交流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總結經驗。

3、幼兒初步瞭解電池的用途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延伸活動:

1、讓活動中沒有正確安裝電池的幼兒繼續操作練習。

2、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尋找使用電池的物品,並嘗試自己安裝電池。

3、環保教育:不亂扔廢舊電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碰到很多需要磁鐵的工具,比如:我們的文具盒、錢包、書包....等,都有磁鐵的存在。只是,這些磁鐵都被包裹着一層漂亮的“外衣”,讓他不被暴露於他人眼前。也正是因爲這樣,才讓磁鐵有了更神祕的一面。

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讓他們永遠保持着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並激發他們熱於探索的熱情。爲了幫助孩子們解開心中的疑團,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魔力磁鐵翻跟斗》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磁鐵的一些基本特性,產生繼續探索的慾望。

2、願意記錄實驗結果並與同伴交流。

3、初步瞭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活動準備:

1、幼兒(幼兒食品)自己認爲能被磁鐵吸住的各種物品2、磁鐵記錄板、紙、筆3、教師準備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如剪刀、鐵夾、鐵釘、回形針、圖釘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一些有趣的演示(如紙娃娃在玻璃上跳舞)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二、介紹自己準備的材料。

師:剛纔,我們在玩磁鐵的`時候發現磁鐵能使紙娃娃在玻璃上自由地跳舞,真是神奇,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呀!小朋友們都找來了許多認爲可以被磁鐵吸住的東西,請介紹一下好嗎?

幼兒逐個介紹。

三、做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這些東西真的能被磁鐵吸住嗎?等一會兒你們來試試。老師這裏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試過自己準備的東西后,也可以試試老師準備的東西,別忘了把你做的每個實驗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他們的表現表達,如請幼兒說說發現了什麼,是怎樣記錄的,有的孩子畫“o”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畫“x”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

四、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發現什麼東西能被磁鐵吸住?並展示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老師把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擺在桌子上,並告訴幼兒,這些東西都是金屬物品。

五、情境表演。

讓幼兒運用磁鐵的作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如:幫“奶奶”找掉在地上的針;幫“媽媽(媽媽食品)”取瓶中的圖釘;玩“釣魚”遊戲等,進一步瞭解磁鐵的基本特性。

六、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尋找磁鐵的朋友,進一步瞭解磁鐵的廣泛作用。

師:做了那麼多的實驗,我們發現易拉罐、圖釘、鎖、剪刀、回形針等都是磁鐵的朋友,都能被磁鐵吸住。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也是磁鐵的朋友呢?那些東西里用到了磁鐵?磁鐵在這些東西中是做什麼用呢?

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談話。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讓孩子們觀看魔術表演,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在指導孩子時,我發現很多孩子把鑰匙、鋁製易拉罐和積木猜測爲能被吸起來的東西,經過實驗孩子們才發現鋁製易拉罐和積木原來是不可以被吸起來的。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了磁鐵的特性。並且邊實驗邊做了記錄,大部分孩子學會了記錄,但是還有個別小朋友不知道怎麼記錄。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多引導孩子記錄他們實驗的結果。

收穫:

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