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十篇

本文已影響 3.55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幼兒園優秀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1-10順、倒數的異同,能從任意一個數開始說出順、倒數的排列順序。

2.體驗生活中對順、倒數的運用。

活動準備:

1.樓房圖(10層樓),小猴,點子印章,鉛筆。

2.教學掛圖(一)中1~10的點卡和數卡。

3.幼兒用書第26頁《活動的順序》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給小猴家的樓房編號。

1.教師出示一幢有10層的樓房圖,請幼兒爲小猴家的樓房編樓層號。

教師:小猴家的這幢樓有幾層?我們幫小猴把這幢樓的樓層編號吧。

2.請幼兒用數卡逐層貼上樓層號,貼好後說說每層的順序,小猴家住第10層。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後:從下往上數樓層時,表示樓層的數字一個數比一個數多1;從上到下數樓層時,一個數比一個數少1。

(二)以"小猴回家"爲由,說出順數的排列順序。

1.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小猴回家乘坐電梯上樓時經過的樓層。

2.集體按順序說出小猴經過的樓層。

(三)以"小猴上學去"爲由,說出倒數的排列順序。

1.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小猴上學乘坐電梯下樓時經過的樓層。

2.教師移動小猴,幼兒按順序說說經過的樓層。

(四)生活中的順、倒數。

討論:說說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火箭發射、紅綠燈、微波爐等。

(五)幼兒操作活動。

1.完成幼兒用書上"上上下下的電梯"的活動。

2.按標記順排數卡或倒排數卡。

師:比一比,看誰將數卡排列得又對又快。

3.按標記接印點子。

師:看清標記的意義,再根據標記把數字接着印完。印好後讀一讀是按什麼順序印的。

活動延伸:

在散步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哪些情景採用順數和倒數。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欣賞古詩的基礎上,用國畫形式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2、運用自己已有的國畫經驗,合作表現古詩意境。

3、願意與同伴分工合作,體會共同作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古詩《江南》,有繪畫荷葉、魚的經驗。

2、江南美景課件,詩歌CD,金魚頭飾。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之前我們欣賞過古詩《風》,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另一首古詩《江南》。

(2)教師: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後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們瞧(播放課件),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多美的地方呀!

2、欣賞詩歌,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體會江南水鄉的美景,感受古詩意境。

通過詩歌優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大膽表演古詩《江南》。

3、師幼共同討論如何以國畫的形式表現古詩。

(1)討論如何表現古詩內容“蓮葉何田田”,探索可以用什麼畫面來表現。

(2)討論表現方法,重點討論魚的畫法:用中鋒畫線條魚。

(3)教師小結:用提鬥側鋒一筆畫出蓮葉,筆尖點按出荷花;用大白雲中鋒濃墨畫葉柄;用小勾線筆濃墨勾畫蓮葉葉脈。

4、幼兒合作創怍,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合理分工,根據古詩內容大膽想象作畫。

5、將幼兒作品佈置成牆飾進行展示,並配上詩歌集體朗誦,進一步感受其中的詩情畫意。

教學材料[古詩] 江 南

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並理解、掌握故事內容。

2、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學會尊重、欣賞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

3、樂於參加交流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教學ppt,教學資源

活動流程:

一、出示花格局部圖“這是什麼”讓幼兒自由表達意見。

二、出事封面:原來是一隻大象

請幼兒說說爲什麼大家沒有猜出來呢?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大象?

三、分段講述故事

1、出示圖片一。 二

師問:想象艾瑪與衆不同,其他大象會怎麼看待和對待他呢?

2、出示圖三

師講故事並提問:開心果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小朋友能通過這幅畫說說大家是怎麼把艾瑪當作開心果的?

那誰是小朋友心中的開心果?

3、圖片四觀察提問:問:大家真的在笑話艾瑪嗎?

艾瑪爲什這樣認爲呢?艾瑪溜走了,他有什麼打算?

4、出示圖片五 此時艾瑪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儘管內心是自卑的,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上好,面一副微笑的面孔,艾瑪是多麼優秀的品質)

5、出示圖六 他找到了什麼?爲什麼要找這棵樹呢?他會怎麼做?小朋友學一學他的動作吧

6、圖片七 。八 這個辦法真的是太好了艾瑪變成了跟其他大象一樣的顏色,那艾瑪會怎麼做呢?

7、出事圖片九 十。 師問:此時艾瑪回家了,大家注意艾瑪離家出走和回家時還是同一個地方,看這兩幅圖顏色有什麼不同?(因爲出去時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覺得美,回來時心情很好考到的景色也就更美了。)

8、 出示各種各樣的大象,讓幼兒對比。 你注意到哪個是艾瑪了嗎?怎麼認出它的?

9、圖11:你覺得有什麼不對頭呢?

爲什麼覺得總是不對頭?

(以前的森林很熱鬧,很開心。艾瑪能帶來快樂,現在別的大象都認不出艾瑪了,感覺森林死氣沉沉的。)

所有動物都沒有認出來它,艾瑪覺得有點不對頭了……

10、辦艾瑪化妝節,展示大象化妝之後的樣子。

你喜歡哪隻大象?爲什麼?

通過這段故事,你有什麼感受?或對艾瑪有什麼樣的認識呢?

11、回顧故事內容,艾瑪改變顏色的原因是什麼? 你喜歡什麼樣的艾瑪?

12、師問:小朋友們覺得自己有什麼與衆不同嗎?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分好壞,只要大家和睦相處,就能成爲好朋友,開開心心過每一天,做快樂的自己。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聲音,瞭解可以利用填充、固定、緩衝等方法減少噪音。

2、比較不同材料的實驗效果,嘗試將學習結果進行實際應用。

活動準備

1、八寶罐、沙子、棉花、橡皮泥、積木。

2、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遊戲“木頭人”。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木頭人”的遊戲嗎?今天,我們來換個花樣玩,拿着我們手中的豆罐子一起來玩一玩,玩之前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可不能打開瓶蓋哦!

遊戲開始: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動動就是小蜜蜂。

師:誒呀,我聽到**小朋友的豆子聲音了哦!

二、討論。

1、你的豆子怎麼會發出聲音的?(動作:老師不小心撞了一下)

師:哦。我們晃動瓶子,豆子發生了碰撞,它就會發出聲音了。

2、那有什麼辦法使豆子在玩遊戲時不發出聲音,安靜下來或者聲音輕點不被人發現呢?(不搖晃,動作小一點,輕一點)

3、那我們用剛纔小朋友說的方法再來玩一遍遊戲:注意動作小一點、輕一點,不晃動哦!山山山……

4、師:我們剛纔的辦法好像使豆子的聲音減輕了一點,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使豆子在我們玩“木頭人”遊戲時更加安靜呢?我們輕輕地坐下來,動動腦筋想想。

三、探索。

1、看,前幾天老師請你們這些物品,不知能不能幫上忙呢!

2、老師依次出示材料供幼兒認識:(老師材料),你們認識這些材料嗎?誰來說一說。沙子、棉花、橡皮泥、積木。

3、你覺得這些材料可以幫豆子安靜下來嗎?怎麼幫?(幼兒猜測)

4、老師給每張桌子上都放裏這些材料,我們(大考吧幼兒教育 )互相合作,四個好朋友,分一分,每個人選一樣材料去試一試,然後再蓋緊蓋子,用手搖一搖,這些豆子安靜些嗎?

5、唉,別忙着動手哦,老師給每個組準備了一張記錄表,需要我們合作完成:左邊是我們剛纔認識的幾樣物品,右邊是需要記錄的,找到你操作的物品,在它的旁邊記錄,你覺得豆子很安靜的,就打“√”,比較安靜的打“○”,不安靜的打“×”,記清楚了嗎?我來考考你們,請幼兒過要求。

6、現在大家選一樣材料趕緊去試試吧(以小組爲單位交流記錄表)

四、實驗驗證(8張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現在我們大家來驗證一下,一看,先看看沙子,8張表格一一看過去,如果有個別組打“○”,可以請個別幼兒示範一下,請誰來試試,你的豆子爲什麼是比較安靜的,如果是全打“√”,教師可以說,真的有你們說的那樣效果好嗎?我也來試試,真的呢,豆子變得安靜了,那老師在就記錄上也打“√”,棉花它使豆子安靜了嗎?(同上),我們再來看看積木,他使豆子安靜了嗎?沒有,那我們給他打“×”,

五、。

:我們今天用了許多方法讓豆子安靜下來。有的小朋友用橡皮泥把豆子包起來,就像讓豆子穿了厚衣服;有的小朋友用沙子和棉花把盒子填滿,讓豆子不會動。這些辦法都讓豆子不發生碰撞,減輕聲音。其實讓豆子不發出聲音還有很多辦法,我們再去找找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展雙腳跳的動作能力。鞏固爬的動作。

2、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並嘗試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教師在空地上布好“小水窪”場地。用粉筆畫好幾條水窪的輪廓和腳印。

活動過程:

一、學念兒歌,瞭解遊戲內容。

1、師:今天我們來學一首新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做《門前一片水窪》。

幼兒跟念兒歌:“雨停了,天晴了,門前多了片水窪。雙腳跳,單腳跳,過了水窪就到你家”

2、師:我們低頭看看,地上有什麼啊?(幼兒回答:水窪)下過雨,地上有這麼多水窪,我們怎麼過去呢?(跳過去)

3、引導幼兒觀察“小水窪”。

師:小水窪上都有什麼啊?(小腳印和箭頭)腳印有幾個?(有一個的也有兩個的)一個腳印表示什麼意義?(單腳跳)兩個腳印表示什麼意義?(雙腳跳)

4、幼兒自己跳一跳。

(1)幼兒嘗試跳的動作。

(2)請一個動作正確的幼兒作示範。

(3)幼兒集體模仿雙腳跳。

5、師:紅色的小箭頭表示什麼?(前進的方向)師:這是通往朋友家的路,箭頭會給我們指明方向的。我們要沿着箭頭走。

6、請一位幼兒跟着教師跳一跳,其他幼兒仔細看,注意怎麼纔不會掉進水窪裏。

二、越過小水窪。

1、幼兒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向朋友家前進。注意不推不擠,幼兒也可以邊念兒歌邊進行。

2、組織比賽“比一比,看看誰先到幼兒園”。

交代比賽規則:排成兩組,雙腳跳過水窪去幼兒園,一個接一個,以最先到的對爲勝利,一定要等前一個小朋友到了終點,下一位小朋友纔可以開始。

活動延伸:

師:拓寬遊戲內容,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到誰的家,怎麼去?(小鳥飛着去,小魚遊着去,大象跨着去……)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熊貓滾球(小班)

活動目標:

學會與同伴兩人一起相互滾接大皮球,鍛鍊手臂肌肉力量,發展投擲能力。

活動準備:

一、 活動前幼兒已學會《大皮球》的兒歌。

二、 大皮球若干(爲幼兒人數的一半)

三、 相關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四散站在教室周圍,教師交代遊戲名稱,並告訴幼兒:“熊貓媽媽爲小熊貓們買了新皮球,讓大家和好朋友一起來滾着玩。”

二、 教室和一名幼兒邊示範邊講解滾接球的要領:兩人分開面對面站好,滾球時兩手把球用力向前推出去,再兩手分開接球。

三、 幼兒隨“找朋友”音樂邊唱邊去找一個好朋友。

四、 兩人一起到場地邊拿一個大皮球,找空地方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兒歌爲:“大皮球,圓溜溜,推一推,滾一滾。你滾給我,我滾給你,大家玩的真高興。”教師巡迴指導,及時提醒幼兒調整兩人間的距離。

五、 請玩的好的幼兒兩人合作表演。幼兒再次遊戲,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名稱:大嘴巴比多少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並會用“〈”“〉”表示其關係;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成玩完活動後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數字臉譜連線(1組);大嘴巴比多少(1組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複習有關數量關係

1.玩拍手數數遊戲(1―20):集體。

2.序數遊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遊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並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遊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並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遊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遊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遊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遊戲,並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遊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遊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遊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遊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遊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啓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遊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遊戲中好的行爲、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遊戲的方法。

3.請幼兒爲新遊戲起一個名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喜歡動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熟知動物的特徵和習性,用猜測身體部分圖片和符號圖示激發幼兒猜動物的興趣。理清對答兒歌特點,逐步過渡到發現規律,掌握看圖示朗誦猜謎歌。運用猜謎問答的形式,讓孩子體驗合作的快樂。通過創編環節,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討論中,給集體活動中來不及表現的孩子機會發表意見和建議,同時檢驗孩子對動物猜謎歌的掌握情況。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動物圖示符號猜測動物,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會運用概括性的語言描述動物的特徵、習性。

2、熟悉兒歌內容,發現兒歌的規律,會用“腦袋圓圓,眼睛亮亮……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的問答句式進行創編。

3、喜歡猜謎對答兒歌活動,能與同伴分享猜謎問答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戲劇道具 圖示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盒子,叫紙戲劇,我們拍拍手,一起呼喚一下我們今天神祕的朋友。

2、和孩子一起觀察動物特徵,熟悉兒歌句式的特點。

(1)學習第一段小兔

抽拉出兔子,提問:誰來說一說兔子的特徵。腦袋?眼睛?……

一兒歌圖示: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兔子啊?

前面幾句是用兔子的特徵來問,後面這幾句是什麼?(答)

師幼對答一次。

:這首兒歌叫動物猜謎歌。它有一個固定的句式“腦袋圓圓,眼睛亮亮……猜猜這是誰?”“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是……”,前面四句是兔子的特徵,接着問和答。

(2)既然是動物猜謎歌,除了兔子,還有……

抽拉出大象的鼻子,請你猜猜這是誰?

除了鼻子,大象最明顯的特徵還有什麼。

看圖示念一念兒歌。

(3)抽拉出畫有叉叉的貓和打勾的竹子,這回是那個動物呢?

全部同意,說說理由。

同意的站在左邊,不同意的站在右邊,請你說說猜出來的理由?

看圖示一起按句式朗讀一邊兒歌。

(4)依次是出示小貓圖示,讓孩子根據圖示直接對答朗誦。

我們已經學會了三段,這一段我們直接看着圖示一起來朗誦。

3、創編比賽:四人一組,每組一種動物進行創編,兩組兩組比賽,一方問,一方答。

用對答的方式朗誦兒歌一遍。

給我們的小詩人們頒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發展了思維的想象力和語言的表達能力。

2、引導了用肢體語言進行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實物:大香蕉若干。

2、方紙盒1個;毛巾若干;錄音機。

3、場地:鋪設地毯,師幼圍坐一起。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紙盒,作神祕狀,讓幼兒猜:裏面有一樣好幼吃的東西?(提示:樣子是長長的,皮是黃黃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

二、拿出香蕉,啓發想象,引導用動作展現。

師: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彎腰狀)

啓發:香蕉開始變戲法了,這樣看,像什麼?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 。(躺狀)

啓發:香蕉又變戲法了,這樣看,又像什麼?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 。(垂狀)

啓發:香蕉真會變戲法(鼓勵幼兒鼓掌對“香蕉”表示表揚)。

這樣子看,又像什麼?

4、師面帶誇張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現。(立狀)

啓發: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一點也不累,這下子又像什麼啦?

三、與幼兒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讓幼兒用毛巾擦過手。在分享過程中,告訴幼兒有東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後,教育幼兒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讓幼兒嘗試扒開香蕉皮,對不會扒的幼兒教師進行適當指點,最終讓幼兒自己扒開皮,這樣,讓幼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

3、在分享過程中,還讓幼兒邊吃邊說:“好吃,好吃,又變小了”。讓幼兒從吃中獲取整體 部分 變小 沒有的漸變過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各種各樣的鐘表,知道它們的不同外形特徵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探索各類鐘表的構造,對各類鐘表的動力來源感興趣。

3、能積極表達探索的結果,並延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外形各異的機械鐘錶、電子鐘錶、光能鐘錶佈置成"鐘錶展覽會"。

2、停止走動的鐘表(沒有動力源)若干以及電池、發條旋柄等若干。

3、實物投影儀一臺。

4、座鐘、掛鐘、手錶等標記卡,機械錶、電子錶、光能等標卡。

5、幼兒人手一個可拆卸的小鐘,人手一個小框子或小盒子。

6、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引出鐘錶。

1、教師朗誦兒歌《太陽和小兔》,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小兔和太陽真是好朋友,小兔每天看着太陽,太陽到哪兒了它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可是,有一天太陽沒有出來,小兔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了?怎麼辦被?(引發幼兒討論,知道鐘錶可以看時間)二、參觀《鐘錶展覽會》,感知各種各樣的鐘表,發現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教師:用你的眼睛看一看、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用你的耳朵聽一聽,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分散觀察)。

2、教師:鐘錶展覽會上有哪些鐘錶?它們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鍾是什麼樣?表是什麼樣?

3、教師:爲什麼要造各種各樣的鐘表?它們有什麼用處?這些鐘錶適合在什麼場合用?

4、教師小結:

①座鐘一般適合放在桌子上、櫃子上,方便我們觀察瞭解時間。(出示表示座鐘的標記卡)

②這些鍾適合掛在牆壁上,我們叫它們掛鐘或壁鐘。掛鐘節約空間,不佔地方,掛鐘的面積比較大,站在遠處也能看清時間,(出示表示掛鐘的標記卡)。

③手錶和掛錶(懷錶)比較小,可隨身攜帶,方便人們隨時觀察瞭解時間。(依次出示手錶、掛錶等標記卡)三、探索鐘錶走動的祕密,學習根據不同的動力源爲鐘錶分類。

1、教師:爲什麼這些鐘錶會不停地走動?(把幾隻鐘錶放在視頻展示儀上,使鐘錶指針走動或數字閃爍陳爲特寫畫面)你知道鐘錶走動的祕密嗎?

2、教師:是什麼給了鐘錶不停走動的力量呢?你想揭開鐘錶走動的祕密?

3、幼兒操作活動,鼓勵幼兒打開一些鐘錶的後蓋觀察(或教師打開後蓋,讓幼兒觀察鐘錶的內部構造)

4、幼兒講述自己發現的祕密。(把幼兒打開後蓋的鐘放在視頻展示儀上展示給幼兒觀看,知道幼兒鍾裏面有電池,是點給了它轉動的能量;有的鐘表是通過上緊發條帶動零件轉動的;還有的光能鐘錶,能通過外表的光線提供能量是鐘錶轉動的)

5、教師邊總結邊演示相應的鐘表:鐘錶的種類很多,儘管它們都有鐘面,但是,在鍾裏面藏着各自的祕密。像這些用發條使轉軸帶動鐘錶的我們叫它機械錶(鍾),靠電池帶動的叫電子錶(鍾),靠光線帶動的叫光能表(出示各類鐘表的標記卡)。

四、遷移經驗,操作實踐。(擺弄,對於孩子探究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

1、教師:這裏有一些鐘錶停止不動了,你們有什麼辦法讓它們"複習"嗎?(出示電池、發條旋柄等,這個環節也可以放在延伸活動或者區角活動進行)

2、幼兒操作活動,提醒幼兒將拆卸下來的不見放在筐子或盒子裏。

五、引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習慣。

1、教師:今天我們大家都做了一回鐘錶大師,知道了鐘錶有座鐘、掛鐘……(教師的手指標記卡片),我們還發現了鐘錶肚子裏面的祕密,它們有的是機械的,有的……(手指標記卡片)2、教師:關於鐘錶,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3、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引導幼兒關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鐘表,如:防水、夜光、指南針……等功能。

4、教師:在很早以前,人們沒有製造出鍾和表,當時的人們是怎麼計時的呢?鐘錶上這麼多數字、短線有什麼用呢?我怎麼看時間呢?以後,你們還想造出什麼樣的鐘表呢?請大家一起幫我尋找答案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