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薦)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

本文已影響 1.83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並理解故事《金色的玉米棒》。

2、讓幼兒瞭解種子的作用。

3、培養幼兒知道與同伴互相分享,互相幫助的情感。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師生問好。回憶之前學過的關於秋天的兒歌,一起朗誦一遍。小朋友們都知道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小朋友們都知道秋天水果大豐收了,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分享一個秋天豐收的.農作物。你們猜猜它是誰?

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PPT圖片(玉米),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關於玉米的故事,請小朋友認真欣賞,聽聽故事中講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

師:

(1)哪些小動物跟小兔子借玉米了?

(2)小兔子借給它們了嗎?

3、教師講述第二段故事。

師:

(1)小兔子用玉米棒來做什麼?

(2)它是在什麼時候種下玉米的?又是在什麼時候收穫的?

(3)小松鼠、小松樹、小刺蝟爲什麼挑了三個中最大的玉米棒藏起?

教師總結:保留種子是很重要的,春天種下種子,秋天纔會有收穫。

4、討論哪些糧食農作物是在春季播種,秋季收穫的。

活動結束:

幼兒分組,一起播種糧食種子。

教學反思

1、在講過一兩遍之後,有些熊朋友已經能很好的複述故事內容了。應該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義的點,然後進行挖掘,交給幼兒一定道理。

2、應適當的改編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強調的主題。

3、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有時應該抓住幼兒回答的內容中的一個點進行深入剖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把握歌曲節奏,有表情地複習唱《小青蛙》。

2、探索運用不同的重唱方法演唱歌曲,體驗小青蛙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熟悉歌曲《小青蛙》、節奏卡、鋼琴伴奏《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小遊戲《看誰先蹲下》,引導幼兒快樂地進入音樂活動。

(要求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跟隨音樂變化做動作)。

二、複習唱歌曲《小青蛙》

1、我們學了一首歌曲《小青蛙》,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唱一唱,注意要把小青蛙的聲音唱得圓圓的,亮亮的。

2、個別幼兒示範(師出示節奏卡,提醒幼兒注意將附點音唱準確)。

3、小結:你們唱得真好聽,真像快樂的'小青蛙。

三、不同重唱方法演唱歌曲《小青蛙》

1、探索重唱的方法

(1)小青蛙們要在森林裏開個演唱會,只有特別的歌聲才能吸引森林裏的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忙吧。

(2)教師和個別幼兒以重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3)好聽嗎?剛纔是怎麼來幫助小青蛙的呢?

(4)小結:你們真聰明,原來小青蛙在唱的時候,沈老師同時在後面給他用“咕哇呱呱”的叫聲配樂呢,這種特別的方法叫做重唱。你們想試一試嗎?

(5)幼兒集體與師以重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分組討論,運用不同的重唱方法演唱歌曲

(1)原來一樣是重唱,人數的不同能唱出不同好聽的聲音,你們還能創造更多的辦法嗎?找朋友一起商量一下,等一下來表演哦。

(2)幼兒分組討論,探索不同的重唱方法演唱歌曲,師巡迴指導。

3、小結:太棒了,真好聽,原來一種重唱還有這麼多方法來演唱。

四、朋友舞:找朋友

小青蛙開心極了,讓我們邀請朋友快快去參加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同伴拉成圓圈朝一個方向邊唱邊走,並在歌曲的最後一個小節立即停止不動。

2.大膽想出新的停止不動的動作,快樂地遊戲。

3.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律動:五彩圈。

2.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做遊戲吧。

二、學習拉圓圈朝同一個方向走。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我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大圓圈呀?讓我們一起來開動小腦筋,注意你的圓不能破掉哦!

2.師:現在我們變成大圓圈啦,那怎樣才能轉起來呢?

3.教師小結:我們現在手拉手,身體向右轉,右腳先往前走,圍城一個大圓圈。

三、欣賞歌曲,學玩遊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聽一聽吧。

師:寶貝們,你們聽出這首歌裏唱了什麼?

2.教師引導全體幼兒跟着音樂做遊戲。

3.教師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歌聲下,拉圓圈走,在歌曲最後一小節迅速蹲下不動。

四、和教師一起邊唱邊遊戲,

想出新的停止不動的動作繼續遊戲。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除了“蹲下”以外,還可以做什麼動作也能停止不動?

2.教師根據幼兒提出的動作進行練習。如:叉腰、站好、舉手、擁抱等。

3.教師選用某個新動作,引導幼兒完整地玩遊戲。

五、結束部分

師:寶貝們,這個遊戲好玩嗎?這個遊戲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拉個圓圈走走》,我們下次再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拉個圓圈走走》是一個集體遊戲,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好。首先通過討論引導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並學習朝一個方向走。在這個部分中有一個難點,有的幼兒分不清方向,所以在遊戲中,有些小朋友和別人的方向相反,總是會撞起來。需要教師用手勢引導。儘管如此,還是很難做到全部方向一致,如果在活動前在他們的右手上都貼一個標記,這樣更利於幼兒的辨別。整首歌曲演唱比較容易,幼兒學習的很快,並能根據歌曲內容做動作。但在創編環節幼兒的思維有點侷限,想出的都是模仿動物的樣子,具體的`動作表現的不明顯。

小百科:圓圈是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G.W.F.黑格爾使用的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爲人的認識並不是沿着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