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本文已影響 2.11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彙總九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5—6歲的幼兒對周圍環境事物開始有了較穩定的態度和情感。但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仍然是零碎、粗淺的。以幼兒生活附近的橋爲主題與幼兒共同關注橋的演變。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作用……有利於幫助幼兒形成對家鄉橋的具體印象,萌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瞭解橋的演變。家鄉橋在城市中的大概分佈位置。

2、學習記錄、統計,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3、萌發幼兒親近家鄉,喜愛家鄉的情感。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尋找熟悉的家鄉橋在城市地圖上的大概位置(通過教學輔助課件和教師引導完成)。

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通過收集我家附近的橋。瞭解自己熟悉的橋座落在城市的具體位置。

2、能力準備:具備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3、心理準備:樂羣、樂學。

4、材料準備:

①橋的謎語課件

橋的演變課件

有代表性的橋在城市中的分佈位置課件

②畫橋、做橋材料

③統計表、家鄉橋樑圖片、自繪城市地圖

活動過程:

一、播放"橋"的謎語課件引入主題

謎面:駝背公公,力大無窮,駝的什麼?車水馬龍!幼兒猜謎底。

二、閉眼快速畫"橋"(粉筆畫)瞭解自己頭腦裏儲存的橋的印象。

三、講述"橋的演變"故事"課件演示"

師: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沒有橋。被風吹倒的大樹正好橫搭在河兩岸,人們從上面走過去很方便,這就成了最早的橋。接着人們試着用藤條、木板來做橋,於是有了懸在河上的吊橋。人們還試着用石頭壘成橋洞,石頭被擠成橋洞很牢固,這就成了石拱橋。後來人們又試着在河面上立橋墩鋪石板搭橋,於是在很寬的河面上也能搭橋了。現在人們已經會造各式各樣的橋啦。有聯結交通要道的石橋、鐵橋、鋼索橋;有緩解交通的立交橋、人行天橋;有休閒娛樂的風雨橋、涼亭橋、吊橋。

四、討論家鄉的橋

師:我們家鄉恩施也有各式各樣的橋

問題一:你知道我們恩施有哪些橋?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橋?你家附近有什麼橋?

問題二:尋找熟悉的典型的橋的位置。先找幼兒園附近橋的位置,再找幼兒最熟悉的橋在城市地圖中的具體位置。猜測自己不熟悉的橋可能在城市的.什麼位置。課件一一驗證,並通過把自己熟悉的橋貼到城市地圖相應的位置,記錄、提升幼兒對家鄉橋的整體認識。

問題三:分小組統計"自己最喜歡的家鄉橋",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五、談話"家鄉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結家鄉是中國健康旅遊基地。家鄉山高、水好、神奇美麗,爲了給來恩施旅遊的人帶來方便我們還會新建、改建許多橋。

六、一起動手做橋吧!

途徑:

①用身體搭橋

②用畫紙設計橋

③選擇材料搭橋

活動反思:

《家鄉的橋》是四(上)第六單元的課文,是一篇懷鄉之作。作者通過描寫家鄉小橋的造型、名稱和橋所帶來的樂趣這三方面表達對故鄉江南的熱愛和懷念。課文的最大特點是:文字優美、意境悠遠。在設計教學時,我以課文爲載體,既抓重點詞的教學,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去感受江南水鄉的那份意境,去體會作者對故鄉的那份情懷,讓學生得到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豐富精神世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課一開始我先讓學生欣賞小橋流水的江南風光,然後點出本文作者的家鄉就在江南,他離開家鄉一別幾十年,可他鄉音無改、相思不斷。家鄉的人,家鄉的情,家鄉的景,時時浮現在他的眼前,尤其是那家鄉的橋更使他念念不忘。這樣拉近了學生與江南、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距離,爲後面各環節的教學做好了情感鋪墊。

在學習第一個賞讀內容“家鄉的橋造型千姿百態”時,學生感受到過戶橋和單拱橋的造型。我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單拱橋上,看圖理解句中的“綴”字;看圖指導朗讀“夜裏,你撐條小船穿梭其間,那光景,會使你懷疑是不是進了月亮婆婆的家呢!”這句話,一開始學生很難讀出感覺,我適時出示圖片點撥,學生一下子就體會到應讀得輕些,讀出夜的寧靜和諧。學到這裏,學生也頓生疑問:作者說家鄉的橋造型千姿百態,卻只介紹了兩座橋,這是爲什麼?原來作者用了“抓典型”的寫法,這是我適時告訴大家這是“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爲下文的讀寫結合做準備。

在學習第二個賞讀內容家鄉的橋名稱充滿情趣時,通過出示王維的《歸嵩山作》,讓學生理解“擷取”的意思;通過出示篆隸楷草四種字體,讓學生理解“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的含義,欣賞不同的橋名字體,感受中華書法的美妙,並積累一些描寫字體美的詞語;通過引讀震龍橋的故事,讓學生聆聽了橋的故事。一座橋一個橋名,一個橋名一種字體,一個橋名一個故事。學生走進了文本,內化了課文語言,真是入情入境。

第三個賞讀內容:家鄉的橋使人充滿樂趣。因爲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其他之樂,並用上“家鄉的橋是我們的樂園,我們可以 還可以 。”的句式說話,以課文爲載體,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上課時我也嘗試了“讀寫結合”,家鄉的橋是作者帶着他對家鄉深深的眷戀而寫出來的,學完課文請學生也帶着同樣的情感寫寫上海母親河上的橋,並出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橋的圖片,如:外白渡橋、豫園九曲橋、南浦大橋、盧浦大橋等,並要求大家按照“先概括後具體”的寫法寫。也許是鋪墊不夠,大家交流時發言並不積極,我想或許給予提示:用上“上海母親河上的橋造型千姿百態。”這個句式效果會更好些。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如道路、鐵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設施 (如管道、電纜等)跨越天然障礙 (如河流、海峽、峽谷等)或人工障礙 (高速公路、鐵路線)的構造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學習如何幫助老人。

3.激發尊敬老人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光盤《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繫,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1.剛纔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願,爲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爲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裏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裏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爲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並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爲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反思

我園歷來重視家園共育,加強德育工作。爲了使這一良好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萌發孩子主動關愛爺爺、奶奶們的願望,增進和爺爺奶奶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我們此次加強了節日氛圍的營造。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用完水要關緊水龍頭,懂得節約用水。

2、能用警示、禁止標記製作節約用水的標誌。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禁止標誌的圖片

活動流程:

討論--檢查--製作

(一)討論師:有一次,老師聽見水龍頭在哭,水龍頭爲什麼要哭呢?一起來聽一聽。

師念兒歌第一、二句,想象、交流水龍頭爲什麼要哭?怎麼才能讓水龍頭不哭?

師念兒歌第三、四句,我們怎樣做了,水龍頭不哭了?對,我們每次用完水要關緊水龍頭,要節約用水。

師幼一起念兒歌兩遍。

(二)檢查師:我們到幼兒園各處去檢查,幼兒園裏有沒有水龍頭在"哭"。我們發現滴水的水龍頭,怎麼做?

師幼一邊念兒歌,一邊檢查有沒有在"哭"的水龍頭。

發現滴水的水龍頭,擰緊水龍頭。師:對,我們發現滴水的水龍頭,要主動、及時地關緊水龍頭,不浪費水。

(三)製作師:我們怎麼做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要關緊水龍頭?

師:我們可以畫標誌!爲什麼?(讓別人看見標誌就知道要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的標誌,該怎麼畫?讓幼兒思考。

師:我們認識過哪些標誌?幼兒討論。師出示禁止標誌的圖片,這是什麼標誌?(禁止標誌)我們用禁止標誌表示節約用水,怎麼畫?在紅圓圈裏畫什麼?(畫上滴水的水龍頭。畫上玩水的小朋友。)師出示警示標誌的圖片,這是什麼標誌?(警示標誌)我們用警示標誌怎樣提醒別人節約用水?(提醒別人關緊水龍頭。)怎麼畫?在黃三角形裏畫什麼?

幼兒製作節約用水的宣傳標誌,貼在日常用水的地方。

活動反思:

因爲選材與幼兒較貼近,幼兒有較多的生活經驗,故孩子們思維很活躍,都能積極地用較連貫語言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經驗。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了水的用處,懂得了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萌發了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意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對西藏的瞭解,進一步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萌發民族自豪感。

2、認識瞭解藏族風土人情和民族服飾特點。

3、感受藏族人們的熱情好客。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介紹西藏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個美麗的地方看一看(播放視頻:西藏的有代表性的景色和建築)提問:剛纔你在視頻裏都看到了什麼?這山和我們平時見得有什麼不一樣嗎?誰能說一說?

這個美麗的建築你知道是什麼嗎?是美麗的布達拉宮。看一看他建在哪?(依次介紹圖上景物,教師小結)師:這些景色美嗎?看到這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怎麼樣?噢!那高興時,你們都喜歡幹什麼呢?(笑一笑、唱歌、跳舞)請幾名幼兒做一做。

二、介紹瞭解藏族服飾及飲食居住特色。

1、介紹服飾特點西藏不僅有美景,還有一些美麗漂亮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提問:他們的衣服漂亮嗎?細看一下,和我們的服飾有哪些不一樣呢?

向幼兒介紹藏族服飾他們穿的是藏族的傳統服飾,與我們穿的有一些不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依次介紹,藏帽,由於西藏氣候寒冷,人們一般都會帶着帽子。

看他們身上穿的叫什麼你知道嗎?這是藏袍,穿着寬鬆的藏袍出門,懷中可以揣許多隨身物品,很方便,夜間解帶和衣而眠,天氣暖和時,脫下衣袖袒露右臂,表現藏族人所特有的豪放。按順序依次介紹藏靴、藏刀、邦墊。

2、介紹飲食特點師:原來他們的服飾和我們不一樣的這麼多啊!你覺得他們的衣服漂亮嗎?他們除了服飾上和我們有不一樣,還有一些東西和我們不一樣呢,一起看一看。

都有些什麼?好吃的,對,看看他們吃的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麼不一樣?

師小結:我們的`飲食習慣不一樣,藏族人都是以肉食爲主,藏族比較有特色的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那些食物,他們最愛吃的藏族飲食四寶:油酥、籽粑、風乾肉、青稞酒,他們也最愛吃羊肉。

三、出示"哈達"互動,體驗藏族人們的熱情豪放藏族人還有一樣有特色的東西,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我們看看,瞧,你們知道這叫什麼嗎?

它叫哈達,潔白的哈達,是一種禮巾,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重,如果你去西藏,他們也會獻給你潔白的哈達!

藏族人們不僅有舒適漂亮的服飾,好吃的美食,好看的美景,藏族人們還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和他們一起跳起來吧!(播放音樂,師幼齊跳)師:小朋友跳的真好看,你們跳的開心嗎?

活動反思:

《雪域高原看賽牛》是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第六單元的精讀課文,文章介紹了藏族人民在高原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賽犛牛會,寫出了濃郁的藏族風情。課文按“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後”的順序描寫了自己在雪頓節上,的所見所聞,表達了藏族人民歡樂的心情。

一、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做的好的地方是:

1.緊扣文本內容、單元訓練重點、課後題,打破傳統的串講串問教學模式,先從整體入手,大體瞭解課文的記敘順序和內容,然後直奔教學重難點,重點學比賽時,再學賽前賽後,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2.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藏族濃郁的民俗風情,通過學習課文內容,運用兩個小練習深入掌握場面、動作描寫等。

二、不足之處:

1.時間分配欠缺,教學上要把握好時間分配。

2.齊讀較多,學生評議讀較少,應讓學生在不斷的評價練習中,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3.在過渡到品讀感悟時,學生的質疑能力還比較差。學生不會抓住重點,充分地理解課文。

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要從遺憾找出問題,改進方法,提高自己,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目標:

1、初步瞭解服裝的起源與演變。

2、知道服裝從面料製作到成衣加工最後到穿衣的過程。

3、知道服裝來之不易,懂得愛護服裝的道理。

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知道遠古時代,原始人身上穿衣服嗎?後來,古代的人們穿什麼呢?(用樹皮、樹葉以及草織成的衣服,還有野獸皮衣)

1、討論:現代我們穿的衣服是怎樣的?我們穿的衣服是從哪裏來的?製作服裝需要什麼材料?服裝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利用收集的資料和教學掛圖供幼兒觀看,瞭解服裝加工製作的過程。

3、觀察後,教師提下列幾個問題:

(1)衣服的面料是用什麼加工出來的?

(2)做衣服要做哪些事?(旨在讓幼兒明白需要量尺寸,裁剪布料,縫合加工,燙衣服等)

(3)衣服做好了,送到哪裏去?我們穿的衣服從哪裏來的`?

4、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穿的衣服要經過這麼多的程序,要經過這麼多叔叔,阿姨的辛勤勞動,才成爲我們現在穿的衣服,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係,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珍惜糧食。

4.珍惜糧食、愛惜食物,不浪費。

5.愛護莊稼,不踐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如何珍惜糧食。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穀子、麥子、玉米的頭飾。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三位同學戴水稻、麥子、玉米的頭飾上)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我願和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裏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下載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麼?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着腰,時間長了,真是腰痠背痛。)

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爲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麼?(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麼?(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麪包、包子、油條、麪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麪包是怎麼來的?

演示動畫課件:《兒童營養麪包的由來》

小麥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最後一句話:“麪包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就不請玉米小姐說了,我來總結一下吧!

小結:爲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3)這麼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係怎麼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珍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董必武讓女兒撿起飯粒>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播放課文第三小節錄音

你聽到糧食是怎麼說的呢?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麼?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35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着什麼?要運到哪兒?

爲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麼做?(更加珍惜糧食)

(3)最後,糧食還有幾句話想讓同學們牢牢記住。仔細聽糧食讓我們牢記什麼?(出示一粒米與糧倉圖,同時播放第四小節錄音)

糧食讓我們牢記什麼呢?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聽了一粒米的話,你明白了什麼?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議一議”欄目下載

1.(投影出示兩位小朋友在莊稼地裏追捕蝴蝶的情景)這兩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給他倆提提意見。(我們要愛護莊稼,不踐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時,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這位小弟弟做得對嗎?你能給小弟弟講講該怎麼做嗎?

3.(投影出示兩位小學生在莊稼地裏立起寫有“請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學生正從莊稼地裏並排走過的畫面)這些同學中,哪些同學該受表揚?哪些同學該受批評?談談你的看法。

五、聯繫實際,指導行爲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惜糧食?

(1)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2)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珍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珍惜糧食?誰來誇一誇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小常識:爲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珍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爲“世界糧食日”。(貼橫幅“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4.總結全課:同學們,“糧食與我們的關係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5.齊讀兒歌。(見板書)

板書設計

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

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會關心小班的弟弟和妹妹。

2、嘗試用多種方法和小班弟弟妹妹進行交往。

3、體驗愛護小班弟弟妹妹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本班幼兒在小班時的活動照片。

2、事先與小班聯繫,和教師交流活動過程,共同確定活動場地。

3、幼兒結伴用的所需材料如玩具、摺紙、球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長大的含義。

1、教師和幼兒觀看照片,感受自己的變化。

"你們知道這是我們什麼時候的照片?我們現在上大班了,有哪些變化呢?"

2、啓發幼兒說說自己的變化(如身高、體重、能力的變化)"我們長高了、變重了,還學會了許多的本領,現在是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幼兒園小班、中班的小朋友都是我們的弟弟妹妹。"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與弟弟妹妹友好交往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要去關心小班的小朋友,怎樣認識他們呢?怎樣讓他們喜歡我們呢?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想法,同伴間彼此分享經驗。

3、教師提出任務:

"和一個弟弟妹妹交朋友,要知道他的名字,記住他的樣子,並讓他喜歡。"

(三)教師啓發大班幼兒和小班幼兒兩兩結伴,進行活動。

1、提出活動要求:在規定的範圍內活動,在活動中注意保護弟弟妹妹的安全,如發現弟弟妹妹遇到困難能及時幫助。

2、幼兒交流與弟弟妹妹活動的情況,談談自己是如何和弟弟妹妹相處的'。

"你是怎麼和弟弟妹妹玩的?你知道他叫什麼了嗎?"

3、教師說說在活動中看見的情況,引導幼兒相互學習交往的方法。

4、請大班幼兒製作一樣小禮物送給弟弟妹妹,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活動延伸:

1、繼續與結伴班級開展大帶小的活動。

2、在值日生勞動中增加公益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肚臍形成的原因,瞭解自己的身體與媽媽身體的關係。

2.用動作表現在媽媽肚子裏的快樂生活,感受媽媽的愛。

3. 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對媽媽的愛。

4. 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5. 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電腦,磁帶,錄音機。

2.靠墊若干,人手一個等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你是從哪裏來的”引出話題(出示兩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互相討論圖片內容)

圖片一:這幅圖說的是什麼意思?圖片上有什麼?心代表什麼意思?

圖片二:這張圖片又有什麼意思呢?

圖片三:過了一段時間,有一件事讓叔叔和阿姨特別高興,會是一件什麼事呢?

圖片四: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慢慢長大,他需要什麼?

二、觀察肚臍瞭解其形成的原因,知道自己的'身體與媽媽身體之間的關係。

1.播放PPT,介紹肚臍形成的原因。

——你知道這是身體的哪個部位?肚臍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2.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媽媽給寶寶什麼樣的營養?

3. 寶寶生下來第一件事是什麼?

師小結:寶寶哭了,說明他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呼吸了,可以開始用嘴巴吃奶了,這下臍帶就沒有用了。醫生會用剪刀把臍帶剪斷,打一個結,包上紗布,過了幾天那個結幹了,再過幾天那個結就掉了,就成了我們的肚臍。看看你的肚臍中間是不是有一個結。原來我們的肚臍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是誰對我們的愛?

三、創編活動:在媽媽的肚子裏

1.提問幼兒“你在媽媽肚子裏都做什麼了?”

2.引導幼兒用相應的動作和表情來表示。

四、遊戲:我來做媽媽

1.請快要做媽媽的老師來到現場,爲小朋友談一談作媽媽的感受。

2.遊戲:我來做媽媽 請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裏塞上一個靠墊,跟着老師的要求表演一位懷孕的媽媽。”(按照慢慢走路- - -扶着肚子散步---彎腰撿東西---輕輕坐下)

3.請小朋友談做“媽媽’的感受,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五、情感遷移,樂於表達

1.情感遷移。

——除了媽媽,還有誰也愛我們?

——用什麼方法能告訴他們,你也很愛他?

2.拓印。

——將愛的印記永遠留在幼兒園,留在大家的心裏。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通過猜想、表達、觀察,享受了活動帶來的快樂。整個教學活動始終深深吸引着幼兒的注意力,他們表現出色,特別是在情感體驗這一方面,幼兒瞭解了自己的身體與媽媽身體之間的關係,知道了原來媽媽把愛留在了我們的肚臍裏。整個活動都是在溫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的,以愛爲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小百科:愛,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愛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遇到高興,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傾訴。

2.能體驗他人情感,關注他人,分享他人的開心,不開心,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引導幼兒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4.會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現人們高興和不高興時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家長協助幼兒記錄自己在一週中有哪些不高興、高興的事

2.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3.律動:《表情歌》《多愉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律動《多愉快》

導入:小朋友們,做完這個律動你們覺得心情怎麼樣?(引導幼兒說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詞,如:開心、高興、快樂等)

二、基礎部分:

1.提問:在小朋友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你們還經歷過哪些愉快的事?說一說,讓小朋友們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2.小朋友們真幸福,你們有過這麼多高興的事開心的事。但是,我們不可能事事都順心,你們遇到過哪些不順心的事,說出來,讓小朋友們幫你想想辦法,好不好?

3.生活中誰都會遇上煩心事,誰都有不愉快的時候,當你遇到煩惱的事時,你會怎麼讓自己變得快樂?

教師小結:每天我們都應該以快樂的心情去面對每一件事。

我們不高興時,可以告訴老師,小朋友,讓大家幫助你;還可以聽聽音樂、跟爸爸媽媽說說、好好睡一覺、看個動畫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活動反思:

1.看錶情猜心情。我讓孩子們看四個表情,然後根據這四個表情來猜測不同的四種心情,當孩子們不能根據表情猜測心情的時候,我通過自身的表情及心境表述,讓孩子們能夠理解。

2.事件心情巧配對。我細心尋找了4張有具體事件的,分別代表4種心情的圖片請孩子們進行觀察、講述,然後進行情緒配對,並在孩子們回答正確後出示相應的表情,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並且讓他們將情緒和具體事件進行了聯繫,明確了發生不同的事情會產生不同的情緒,並且能夠將事件和情緒進行較好地配對,遷移了經驗,有了初步的情緒體驗。

3.繪畫分享情緒。在這個環節中,我爲孩子們提供了四種情緒的圖畫紙,每一種情緒都用一種彩色紙:粉色代表喜、紅色代表怒、藍色代表哀、綠色代表愁,還在每張紙上貼上了相應的表情圖,並讓孩子們進行選擇並繪畫相應的事情。每組分別投放了4種表情的情緒圖畫紙,主要是爲了杜絕同組孩子進行相互間的模仿;每組只投放了5張圖畫紙,主要是爲了幼兒人手一張,拿到什麼畫什麼,避免選擇的時間浪費,同時也是爲了孩子們能夠描述自己的任何心情,避免孩子們一味地選擇“喜”這種他們比較熟悉的情緒進行講述。

4.情緒巧轉移。當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心情故事後,我用一個問題巧妙地轉移了孩子們的情緒:那你最喜歡哪種心情呢?爲什麼?孩子們的'經驗告訴他們,“喜”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而且這時候我也巧妙地說了一句:“剛纔老師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想畫自己開心的事情,看來,開心的事情最令你們難忘啊!”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情緒馬上就轉移到了“喜”。

5.巧編心情故事書。最後,我自己設計了一本心情故事書,尊重每個孩子的描述,將每個孩子的心情故事都放進了故事書裏面,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也爲整個活動進行了梳理。最後一句:“我們還會有很多其它的心情,下次,我們也把它畫到我們的心情故事中裏去。”很好地爲此次活動進行了延伸,也讓孩子們明確到除了喜怒哀樂,我們還有其餘的情緒,爲下一個活動做好了鋪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