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總7篇

本文已影響 2.72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總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中班幼兒已經擺脫了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爲了讓幼兒對書寫數字產生濃厚興趣,我設計了一堂情趣性很強的中班科學《數字寶寶“1"》活動。滿足每個幼兒學習新知識的需求。

活動目標:

1、掌握1正確的書寫方法。

2、培養良好的握筆姿勢。

3、對書寫數字產生濃厚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彩筆。

2、掛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數字王國轉轉,可是想要去數字王國一定要記住王國的口令:1像鉛筆細又長,一會去王國的途中我們會路過一個像‘1’一樣的小橋,我們一定要一邊念口令一邊過小橋,而且小橋一定要按指定的規則去走(從●走到)

2、走過了小橋,我們來到了王國的門口,要開啓密碼鎖,一邊念口令一邊用手指畫“1”(請幼兒看掛圖P1,引導幼兒用手指來寫“1”)

二、小朋友們,我們終於來到了數字王國了。

讓我們一起回想一下我們來數字王國的過程吧。教師提示: 口令是什麼?走小橋的規則是什麼?怎樣開啓密碼鎖的?

三、書寫練習

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握筆姿勢,坐姿,書-W紙中心“1”,要求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按箭頭方向書-W數字“1”。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能遵循中班孩子學數學的特點,讓幼兒數實物圖案、說總數、選數字,體現了學習數學的規律。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很快地將數字書寫方式記住,因爲在活動中主要通過演示箭頭方向的`方法,幼兒通過箭頭很直觀地看到正確書-W方式。爲了使此次活動更爲有效,我使用了“走小橋”,“開啓密碼鎖”的數字遊戲,提高幼兒對數字的敏感性。活動中幼兒表現得非常積極。由於在書寫過程中不斷的提醒幼兒書寫的姿勢,也讓幼兒充分地感受到了書寫姿勢的重要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徵,瞭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2.知道蜜蜂對人類的貢獻,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學過程

 一、認識蜜蜂的外形特徵

教師說謎語:一隻小小蟲,飛到花叢中,又採花粉又採蜜,人人誇它愛勞動。

誰來告訴大家,這隻小小蟲是什麼?

二、課件演示

1.我們來看看小蜜蜂長的什麼樣呀?

幼兒觀察圖片並講述蜜蜂的特徵

(1)蜜蜂的身體分爲哪幾部分?

(頭、胸、腹)

(2)蜜蜂的頭上有什麼?

(眼睛、觸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幾對翅膀?(兩對)

(4)蜜蜂的有幾對足?看看三對足長的一樣嗎?

第三對足跟前面兩對有什麼不一樣?(三對足,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長什麼?

小結:蜜蜂的身體分爲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一對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兩對翅膀、下面有三對足,蜜蜂全身長着細細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導幼兒討論:

(1)蜜蜂是怎樣採蜜的?

教師講解:蜜蜂從植物的花中採取含水量約爲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轉化酶的作用下經過30分鐘的發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內溫度經常保持在35℃左右,經過一段時間,水份蒸發,

成爲水分含量少於20%的蜂蜜,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裏?

(3)蜜蜂的家族裏都有誰?

2.蜜蜂是人類的好朋友?知道它對人類有什麼好處嗎?

課件演示:蜂產品

四、認識蜂窩

課件演示

1.你們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麼樣的嗎?蜜蜂的房子叫什麼?

2.蜂窩是什麼形狀的?

3.蜂窩是蜜蜂用什麼造的?

知識講解:蜜蜂的蜂窩構造非常精巧、適用而且節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兩個房孔之間只隔着一堵蠟制的牆。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圓的,而是尖的。

這個底是由三個完全相同的菱形組成,

兩個鈍角都是109°而兩個銳角都是70°。

五、品嚐蜂蜜

六、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新教師過關課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麼》,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爲此,對於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爲一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一節課收穫更多的教學經驗,每一次課堂教學後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瞭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讓幼兒藉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藉助着幼兒對於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後,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後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爲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於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於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祕密,這是我今後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別是一些小細節;在第一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爲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遊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爲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爲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麼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一目瞭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一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於每一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爲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並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一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一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一個小問題。最後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後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一組幼兒的東西里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爲什麼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於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於第一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爲是有進步的,課後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爲一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你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爲下一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

3、激發幼兒對自然之謎探索的慾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知道鹽、糖、味精。

2、物質準備:熟雞蛋每人一個,糖、鹽、味精、水杯每人兩個,Ppx

活動過程:

一、小實驗導入

老師帶來了幾樣東西,這些東西在水裏會怎樣?幼兒猜想並實驗驗證。

二:教師實驗:魔術“雞蛋浮起來”

師:那麼,雞蛋放在水裏會怎麼樣呢?

師:你們看,我要變魔術了!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這是我的魔術粉,

(師往杯子里加魔術粉,慢慢攪拌,直至雞蛋浮起來)

師:雞蛋有了什麼變化。

師:我這裏有鹽、糖、味精,我的魔術粉就是它們三個好朋友中的其中一個,你知道那個是鹽哪個是糖哪個是味精呢?

幼兒辨別。教師小結從形狀顏色味道幾方面可以分辨鹽糖和味精。

三:幼兒實驗

1、實驗要求:現在老師要讓你們自己去發現哪個是我的魔術粉。

我分別爲一二組、三四組、五六組的小朋友準備了味精、糖、鹽。

請小朋友把雞蛋放進水裏,加進桌上的魔術粉,輕輕攪拌。

2、幼兒一次實驗。老師指導,桌上有水的用毛巾擦一擦。

3、幼兒講述實驗結果

分別請第一二組、三四組、五六組的小朋友告訴老師,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你們在水裏放了什麼?

師小結:什麼能讓沉下去的雞蛋浮起來呀?鹽。

師:雞蛋在鹽水裏可以浮起。

4、幼兒二次試驗

師:小朋友,你們想讓你們的雞蛋也浮起來嗎?

師:好,我幫你們把魔術粉全換成鹽。

請你們把水杯放到盆子裏,去換一杯清水。

師:下面就要靠你們自己來做實驗了,看看誰的雞蛋最先浮起來。

師:你們的雞蛋浮起來了嗎?

師小結:原來呀,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沉下去的雞蛋浮起來,我們還發現鹽放得多,雞蛋就浮起來的`快,鹽放得越少就浮起來的越慢。

四:播放Ppx,揭開死海的祕密

師:那麼,在很多鹽的水裏,人能浮起來嗎?

有一位不會游泳的阿姨卻能浮在水面上,她浮起來的祕密是什麼呢?

師小結:這個有很多鹽的海叫死海,死海爲什麼會有這些奇蹟之處能讓人浮在水面上,是因爲海水裏含有很多鹽,是普通大海含鹽量的七倍。

五:結束

像死海不沉這樣的大自然的祕密還有很多很多,等着小朋友去探索呢,我們把雞蛋帶走去犒勞一下我們的小肚子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消防車的外形和特徵,瞭解消防車的特殊用途。

2、學會仔細觀察消防車,並用清楚的語言描述消防車的外形特徵。

3、知道消防隊員勤學苦練、不怕困難,產生熱愛消防隊員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消防器材(需要它)

2、圖片-消防車,滅火器等消防設施。

活動過程

一、看課件,引起興趣。

1、教師:在圖片裏你看到了什麼?消防隊員是幹什麼的?

2、他們是用什麼來幫忙滅火的'?消防車是什麼樣的?

二、觀察消防車圖片。

1、消防車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車有什麼不同?

2、消防車爲什麼是紅色的?

3、消防車上爲什麼要安裝警報器?學一學警報器的叫聲。

4、消防車上有哪些滅火器材?還有哪些設施?

5、車廂裏有什麼?它們有什麼用?

三、分別出示相應的器材設施,供幼兒瞭解。

1、猜謎語:一位英雄,渾身通紅,平常日子,坐着不動。一見着火,發起衝鋒。

2、如果家裏的被子、衣服着火了怎麼辦?

四、向幼兒介紹一些簡單的滅火常識(用水、用沙、用滅火器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掌握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變出的新顏色。

3、對色彩變化的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15個。

2、瓶蓋裏分別塗紅黃藍三種顏色。

3、ppt。

活動過程:

一、用“變魔術”引入,集中幼兒注意力。

1、引導語: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老師還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提問:

(1)瓶子裏有什麼?

(2)瓶中的水寶寶有顏色嗎?

小結:瓶子裏有水,水是透明的,無色無味,會流動的。

3、過渡語:水寶寶可好玩了,現在它要和我們一起變魔術,不過我們要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它纔會變的,想不想試一試?(教師搖動瓶子,讓瓶子裏的水接觸到蓋子上的顏料)

4、提問:瞧一瞧,老師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什麼顏色?

小結:手中的水寶寶變成了xx色,現在我們請小朋友當一當小小魔術師吧。

二、幼兒動手操作,初步感知水寶寶的祕密。

1、引導語: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變變魔術,每位小朋友只可以拿一個瓶子,記得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的咒語,水寶寶纔會變哦。

2、提問:(1)你的'魔術顯靈了嗎?

(2)你的水寶寶變成什麼顏色了?

(3)好奇怪啊,爲什麼水寶寶會變顏色呢?怎麼一瓶變出來了,一瓶沒有變出來呢?

小結:魔術顯靈了,我的水寶寶變成了紅、黃、藍色等。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其實是老師在瓶蓋裏放了顏料,蓋子裏的顏料進到水裏面就變成了有顏色的水,而另一個蓋子裏沒有顏色當然就變不出來。

三、第二次探索,引導幼兒思考。

1、引導語:老師手裏有一瓶紅色的水,我現在要請另一個好朋友跟他做朋友,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吧。

2、動手操作:紅+藍、紅+黃、藍+黃,邊搖邊唸咒語。

3、提問:(1)你們猜一猜我請哪種顏色和它(紅藍)做朋友?

(2)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

(3)變成什麼顏色了?

小結:紅色和藍色做朋友。瓶子裏的水有變化。紅加藍變成紫色,紅加黃變成橙色,黃加藍變成綠色。

活動延伸:

我們剛纔都是兩種顏色混合,那如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會變出什麼顏色呢?回家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看。

教學反思:

整個環節中我注重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滲透了學習習慣和規則意識的培養,(如瓶寶寶正休息要悄悄的,不擁擠的取放瓶子)從幾次的變色遊戲中將活動一步步推向高潮,達到綱要中對科學領域的目標要求及本次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實驗材料:

各種型狀的紙卡、牙籤若干、橡皮泥若干、大小不同的圓形紙卡

實驗步驟:

一、請在各種不同形狀的紙卡中心穿入牙籤。

二、轉動它們,比一比哪個轉得最快。

三、分別轉動大小不同的圓形陀螺,比一比哪個轉的時間長。

四、請分別在兩個大小相同的陀螺中心和邊緣處安放橡皮泥,再轉動它們,比一比哪個轉得快。

結論:

1、不同形狀的陀螺轉動時圓形轉得最快。

2、大小不同的'圓形陀螺轉動時最小的陀螺轉得最快。

3、重量在中間的陀螺轉動得最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冰是涼的、硬的、光滑的,初步瞭解冰是由水變成的,冰遇熱會化成水。

2.學習製作“冰花”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讓家長提前在家爲幼兒動制一盤冰和一個八寶粥小碗。每組一盆溫水。

2.教師做好的冰花、彩紙、大的果凍盒、水、毛線等物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家長做的冰塊。

教師問孩子這些冰是誰給做的?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引導孩子感知冰的特點。

(1)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冰是什麼顏色的?幼兒:沒有顏色、很亮……

(2)師:剛纔你們摸冰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幼兒:涼涼的、很炸手。

(3)孩子們,捏冰的時候怎樣?幼兒:很硬很硬、捏不動…..

(4)老師請小朋友將冰放在手心裏,看看冰有哪些變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樣來的。

(5)並在手裏會慢慢化成水,說一說還有什麼方法化成水?

(6)請幼兒將自己的冰放在溫水盆裏,觀察冰慢慢融化的過程。

3.教師演示製作冰花的方法,幼兒學習製作冰花。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做的冰花漂亮嗎?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教師問幼兒現在的冰和剛纔你們玩的冰有什麼不一樣?請幼兒說說不一樣在哪兒?

(3)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冰花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你們想想做?

(4)教師和幼兒共同製作冰花。

(5)教師和幼兒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爲幼兒園沒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賞冰花。

4、欣賞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掛在外面的一根繩子上,共同欣賞誰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在家在製作一個冰花。讓幼兒觀察冰花融化的現象;早晨的時候,觀察窗戶上的冰花。

【設計意圖】

現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時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徵,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得知水遇冷會上凍結成冰,那冰遇到熱就會化成水這一科學道理。於是我精心設計了這節科學課。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構一般爲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構。密度比水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