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認識部分紅皮或紅心的水果。

2.體驗共同製作的樂趣。

準備

1.選擇紅皮或紅心的水果(乾果),如:紅蘋果、西瓜、西紅柿、火龍果、栗子、山楂等。

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有色拉醬、果醬、水果刀(帶齒、鈍頭)、調羹等。

3.幼兒在區角中已學會使用切割工具。

過程

1.嚐嚐水果沙拉。

――出示水果沙拉,猜猜這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兒品嚐水果沙拉。

――品嚐後,說說裏面有哪些水果。(幼兒說出一種水果,教師就出示這種水果實物)

――這些水果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都有紅色)

――除了水果自己的味兒,還有什麼味道? (沙拉醬)

2.做做水果沙拉。

――你知道水果沙拉是怎樣做的嗎? (讓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每組幼兒自己選擇材料或工具,自制沙拉。

3.互相品嚐水果沙拉。

――幼兒自由品嚐水果沙拉。可嚐嚐本組的,也可嚐嚐其他組做的。

――說說哪一組做的水果沙拉味道最好。請這一組幼兒介紹是怎樣製作的。

建議

1.本活動試圖讓幼兒在互相交流、協作、探索的過程中瞭解製作沙拉的方法,在與材料、學習夥伴的交互過程中建構製作技能。在製作沙拉這一環節,教師不要刻意將製作方法告訴幼兒,而應儘量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實際上學習沙拉的製作方法已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2.製作沙拉的過程中,教師的巡迴觀察非常重要。

3.活動可根據條件或分組製作或幼兒每人制作一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經驗。

2、指導幼兒嘗試觀察記錄的方法,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

3、培養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陀螺、紙花片、長方形小積木、風車、球形插塑每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兒有五種不同的物體,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

這小陀螺會怎樣?

這幾種物體都會轉動嗎?

二、幼兒預測結果

請幼兒把你自己認爲轉或不轉的想法記錄在表的第一行格子裏。

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記錄的?

三、幼兒操作,驗證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並及時進行記錄。

要求幼兒動腦筋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轉動的`?

四、討論記錄結果

請幼兒告訴大家玩的結果與開始認爲的一樣嗎?你又是如何記錄的?

五、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轉動物體。

六、再次探索物體轉動的現象。

請幼兒再玩一次,仔細觀察它們轉動時有什麼不同?

活動結束:

製作風車,玩風車。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2.認真觀察圖片上提供的線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認識幾種常見的蔬菜。

2.物質準備:豆乾、鴨子、蘿蔔、白菜、雞蛋、馬鈴薯、青瓜7中食物的幻燈片、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1.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猜猜這是誰的家。

師:這是誰的家?從哪裏看出來的

幼:我覺得是南瓜爺爺的家。

師:你從那裏看出是南瓜爺爺的家。

幼:我覺得房頂上有個南瓜爺爺,所以覺得是南瓜爺爺的家。

(評析:這個環節主要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經驗的。通過引導和提示幫助孩子從人物的特徵上得到了驗證,知道這是南瓜爺爺的家。)

2.播放幻燈片,鞏固圍合的數數方法。

師: 南瓜爺爺家來了許多客人?你們數一數有幾個客人?

幼:七個客人。

師:你從哪裏開始數的?

幼一:我是從正方形開始數的。

師:正方形還可以數嗎?

幼一:數過了不能再數了。

幼二:我是從雞蛋開始數的,也是數七個。

幼三:我是從鴨子開始數的,一共有七個。

師:這些客人圍成了個圓圈,數圓圈我們以前都學會了,所以大家都會數了。數圓圈時要怎麼數了。要先記住一個物體,然後從它開始數,數到這個物體就要停下來不能數了。

(評析:鞏固圍合的數數方法:找一個有特徵的物體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幫助孩子在無形中學會一個新知識。)

3.觀察影子,猜猜它們是誰?

師:南瓜爺爺家來了七位客人,老師給它們標上數字,你們說說這些影子可能是誰呢?

幼一:找到一號是正方形。

幼二:二號是小鴨。

幼三:五號是雞蛋。

師:小朋友把這些影子都猜出來了,我們現在來驗證一下小朋友猜的對不對。

(將七位客人逐一進行驗證)

(評析:通過觀察影子圖讓孩子學會了“數一數、猜一猜”,通過這個環節來了解幼兒對以往經驗瞭解有多少。從而使幼兒對教師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個深入的思考。)

4.藉助操作卡,找找哪些是蔬菜?

(1)幫助南瓜爺爺找蔬菜鄰居,引導幼兒猜測哪些是蔬菜,並在對應的格子上打鉤。

師:今天南瓜爺爺家請了這麼多客人,要做什麼了?你們想知道嗎?

幼:想

師:南瓜爺爺一個人住,覺得很孤獨,他想找蔬菜做鄰居。小朋友想一想,他的七位客人誰是蔬菜了?等下老師讓小朋友自己動腦筋,自己幫南瓜爺爺找蔬菜鄰居。老師爲每位幼兒準備一個操作卡。操作卡上有南瓜爺爺家的七位客人,第一位是誰?

幼:第一位是豆乾、第二位是鴨子、第三位是蘿蔔……

師:南瓜爺爺要找的是蔬菜鄰居,等下小朋友就從這七位客人中,你覺得誰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紅色的筆畫個圓圈,第二格不能畫。

(幼兒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操作)

師:你覺得誰是蔬菜了,小朋友要自己動腦筋。(進行個別指導)

師:請一個小朋友起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爲南瓜爺爺找的蔬菜鄰居是誰。

幼一:我覺得南瓜爺爺的蔬菜鄰居是:白菜、豆乾、蘿蔔、雞蛋、青瓜、馬鈴薯都是蔬菜。

師:旖旎小朋友,你要記住你第一次選擇的`哦.再請一個小朋友起來分享。

幼二:白菜、豆乾、蘿蔔、雞蛋、青瓜、馬鈴薯都是蔬菜。

幼三:白菜、蘿蔔、雞蛋、青瓜、馬鈴薯都是蔬菜。

師:你爲什麼覺得鴨子和豆乾不是蔬菜了?

幼四:白菜、蘿蔔、青瓜、馬鈴薯都是蔬菜。

(評析:讓孩子們自己通過以往的經驗和認識,觀察、思考、猜測什麼是蔬菜。)

(2)播放種植蔬菜的視頻,幫助幼兒理解什麼是蔬菜。

師: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小朋友都幫他找了好多蔬菜鄰居,那到底對不對了。

師:你覺得蔬菜是從那裏來的?你在哪些地方看見過這些蔬菜?

幼一:超市場買的。

幼二:蔬菜店買的。

幼三:路邊買的。

幼四:種出來的。

師:那裏種出來的。

幼四:幼兒園種出來的。

師:對了,我們幼兒園種了許多蔬菜,老師還經常帶小朋友去觀察了。那我們來看看,蔬菜是不是種出來的。我們現在來看圖片,看看蔬菜是不是種出來的。

幼:蔬菜是從地裏種出來的。

師:老師看厚厚的一本書,書上說,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老師再說一遍,蔬菜時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這句話聽懂了嗎?都聽懂了嗎?那沒問題啦,我們現在再一次幫助南瓜爺爺找鄰居,小朋友看看這七位客人誰是種出來的。你剛剛選的食物是不是有的不是種出來的。如果不是種出來的就不是蔬菜,我們就不要選它了。

師:現在請小朋友找一隻黑色的筆,你覺得誰是蔬菜,你就在它下面的格子中用黑色的筆畫個圓圈。

第二次是不是跟第一次不一樣了。

師:小朋友在操作的時候要動腦筋想一想,它是種出來的嗎?

(評析:通過幼兒的經驗思考,老師藉助播放圖片,蔬菜的種植環境,使幼兒的經驗的不斷累積和提升,讓幼兒瞭解了蔬菜的特徵——就是長在地裏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3)驗證操作卡上哪些是蔬菜?

師:豆腐乾是蔬菜嗎?

幼:不是。

師:對了,它不是直接種出來的,它是大豆加工的。

師:胡蘿蔔呢?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師:鴨子呢?

幼:不是,它是鴨媽媽下蛋然後孵出來的。

師:對了,它是肉類食品,我們叫葷菜

師:大白菜呢?是 因爲它是種出來的 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師:雞蛋 呢?

幼:雞蛋不是蔬菜,它是雞鴨媽媽生的。

師:它是母雞生的,它叫蛋類食品

(評析:這個環節通過個別驗證、集體驗證、共同驗證等方法層層遞進,使幼兒進一步明確:蔬菜是種出來的長在地裏的,能做成菜的植物!)

4.延伸活動。

南瓜爺爺家只有三間房子,可是有四種蔬菜,那麼多蔬菜怎麼住呢?

師:我們現在來數一數,我們幫南瓜爺爺找了幾樣蔬菜啊!

幼:1、2、3、4,一共有四樣蔬菜,那我們來看看南瓜爺爺家旁邊有幾間房子?

幼:南瓜爺爺家有三間房子。

師:三座房子,四樣蔬菜,小朋友覺得那該怎麼住啊?現在小朋友想辦法啊?

幼一:我覺得紅蘿蔔和青瓜可以住在一起。

師:爲什麼呢?

幼一:因爲紅蘿蔔和青瓜它們兩個都是瘦瘦長長的。

幼二:我覺得白菜和青瓜在一起比較好,因爲它們都是綠色的。

幼三:我覺得馬鈴薯和南瓜爺爺住一起,因爲都是圓圓的。

幼四:我覺得白菜和土豆住在一起,因爲它們兩個比較小。

師:老師覺得馬鈴薯和黃瓜也可以住一起,爲什麼?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評析:這個環節,通過分房子住,讓孩子學會從蔬菜的顏色、外形、種類、大小等特徵對蔬菜進行分類、合理匹配。)

活動反思:

這個教材是結合班級主題“秋天的蔬菜”而選擇開展的,內容及創意是來之名師的教學課例,在此基礎上,課題組老師也給了很多建議和意見。

活動開始我讓幼兒猜猜從影子裏看出它會是誰,通過這個環節來了解幼兒對的以往經驗瞭解有多少。從而使幼兒對教師所提供的影子有了一個深入的思考。由於本班幼兒經常在區角玩找影子的遊戲,所以幼兒很快就從影子中找出各種實物。在數南瓜爺爺家來了幾個客人這個環節中,我特意設計了一個圍合的數數方法。讓幼兒學會了圍成圈的東西也可以數的。並從中得出個結論:數圓圈時,要先找一個有特徵的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無形中又讓孩子學會了一個新知識。在南瓜爺爺想找蔬菜鄰居這個環節,幼兒對教師提供的物體來選擇蔬菜時,在瞭解了物體的形狀、大小後,幼兒對於豆腐乾是不是蔬菜的討論成了一個難點。最後老師通過提供一些蔬菜生長環境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最後得出一個概念:蔬菜是種在地裏的可以用來做成菜的植物,所以幼兒按照教師提供的線索得出了結論豆腐乾不是蔬菜。在多次的選擇中,大部分幼兒能真正理解了蔬菜的概念。但還有一部分幼兒由於對蔬菜認識不夠透徹,還沒有清晰的辨認豆乾和雞蛋不是蔬菜。

在這個活動中,我爲什麼要這麼設計兩次操作?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分別在概念出現的前後,瞭解幼兒對蔬菜的瞭解程度,尊重幼兒已有的經驗。第一次操作表現出來的是幼兒的經驗,第二次操作表現出來的就是知識了,由經驗上升爲知識。

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先讓幼兒猜想:南瓜爺爺家旁邊只有三間房子,可是蔬菜有四種,它們要怎麼住?幼兒在認真觀察和思維的基礎上,將蔬菜按顏色、形狀、大小、種類進行了分家。最後我把馬鈴薯和青瓜放在一起請幼兒說說爲什麼把土豆和黃瓜放一起住?(因爲它們都要削皮)這種思維訓練方式打破了原先的經驗性的分類方法。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分類,從而得到經驗的啓發。這種分類方法打破了原先我們所認爲的按形狀、顏色、大小進行分類的方式。

小百科:鄰居,指家或住處與另一人的家或住處靠緊或鄰近的人;住在隔壁另外一家的或附近的人。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熊貓的外形特點,瞭解熊貓的生活習性。

2、瞭解動物、獸類、野獸、熊貓的關係,學習歸類,並學習用比喻、形容詞來描述熊貓的形態。

3、知道熊貓是我國獨有的野生動物,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熊貓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熊貓,引發幼兒對熊貓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

謎語: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裏安家。

二、觀看幻燈片,感知像貓的外形特徵。

1.提問:你知道熊貓生活在什麼地方?熊貓長的是什麼樣子?他們喜歡吃什麼?讓幼兒和同伴自由交談。

2.教師講解熊貓生活的相應區域“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知道熊貓是雜食動物。

三、感知講述熊貓的形態和生活習性。

1.講述熊貓的外形特徵。

2.提問:熊貓的頭上有什麼?身體是怎樣的?身上有什麼?熊貓的身上和身下有什麼?

3.引導幼兒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觀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貓的形態。

表達自己對熊貓的.喜愛,講述熊貓性情溫和、憨厚、胖嘟嘟的樣子,十分逗人喜愛,以及熊貓走路、爬樹慢悠悠的姿態。

教師:你知道熊貓喜歡生活在哪些地方?它們是怎麼生活的?

四、知道熊貓是我們珍愛的國寶。

1.教師:熊貓爲什麼是我們的動物寶貝?

(熊貓是我們獨有的動物,熊貓的數量很少,熊貓生出來的寶寶很小,只有150克,

媽媽每次只生1-2只,兩年後離開媽媽生活,壽命只有20-30年等。)

2.教師:熊貓被全世界人們喜愛,是我們國家珍貴的一級保護動物,我國除了在各地的動物園有熊貓展覽館外,還把它作爲珍貴的禮物送給一些有好國家,你知道我們送給哪些國家的朋友觀賞嗎?

五、欣賞教師朗誦兒歌《大熊貓》,感知可愛的大熊貓形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油燈、蠟燭、煤油燈、電燈,瞭解燈的簡單演變過程,知道電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2、通過觀察對比,簡單瞭解各種燈所存在的缺點,培養幼兒思維的批判性。

3、讓幼兒體驗和使用照明工具,感受光明帶來的幸福感。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佈置一個山洞;油燈、煤油燈、檯燈各1"2盞;小兔頭飾一個;風爺爺頭飾;錄音機、磁帶、電話機、圖片一張;手電筒、礦燈、蠟燭許多;絨毛玩具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幼兒感受黑暗。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提問:怎樣才能在黑暗的地方看清東西?

(二)認識油燈、蠟燭、煤油燈、電燈、簡單瞭解其缺點和優點。

1、教師以遊戲的形式,向幼兒逐一介紹各種燈,並請幼兒觀察。

2、幼兒操作:給四種燈排列前後發明使用的順序。

3、教師向幼兒講述正確的排列順序。

(三)引出手電筒和礦燈。

1、遊戲《小雞找蛋》,引出手電筒帶來的方便。

2、遊戲《小熊家停電了》,引出礦燈帶來的方便。

3、教師小結:針對電燈的缺點,人們發明了手電筒和礦燈。

(四)體驗活動:遊戲《營救行動》

教師佈置一個山洞,讓幼兒自己選一種照明工具,想辦法照亮後,去山洞營救動物和娃娃。

(五)結束活動

集體舞《兔子舞》。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爲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目標

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性,比較幹沙與溼沙的不同,學習用沙土造型,充分享受玩沙的樂趣。

準備

小鏟、小桶、篩子、模子、水等。

過程

活動(一) 幹沙遊戲

1、讓幼兒在沙地裏自由自在地玩沙子。可以光着腳在沙子上走一走、跳一跳;可以用手摸一摸、抓一抓;可以用鏟子、小桶、篩子等玩具玩沙子。

教師啓發幼兒:

在沙子上跳一跳,有什麼感覺?

用腳踩過幹沙子後,看看留下的腳印什麼樣?

用手捏一把幹沙子,試試能不能捏成一個球?

用鏟子挖洞、挖井、造房子,試一試能不能成功?

用篩子篩過的沙子什麼樣?摸一摸這些沙子有什麼感覺?

2、模仿遊戲:讓幼兒在沙池裏或沙灘上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如烏龜、螃蟹爬,小兔跳等。

活動(二) 溼沙遊戲

1、在沙箱或沙池中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玩具和模型。讓幼兒自由地玩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

用腳踩一踩,看看溼沙子上留下的腳印什麼樣?

用手捏一捏,試試溼沙子能捏成球嗎?

用容器、模子扣一扣,看看溼沙子能變成什麼樣?

用篩子篩一篩,仔細觀察會出現什麼現象?

用小棍或手指在沙子上畫畫、按手印、按各種圖型印,比一比,誰的圖案最美?

用溼沙子築長城、建城堡……比一比誰建的最牢固?誰造的`最有趣?

2、討論:幹沙子與溼沙子有什麼不同?

活動(三) 小實驗

在玻璃杯中放些幹沙子,然後往杯子裏倒水。讓幼兒觀察杯子裏出現了什麼現象。(沙子裏會冒出小泡泡,說明裏面有空氣。)將杯子放到窗臺上,過一會再觀察,看看杯子裏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漏斗上鋪一塊紗布,將杯子裏的沙子倒入漏斗,觀察出現了什麼現象?

建議

活動(一)和(二)可以分開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教師應創造條件,擴展以上活動內容。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四季裏常見的花。

2、知道四季變化的順序,初步感知四季是不斷變化的。

3、學會表達自己對四季變化的認識。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四季,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一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四季的花兒》、筆。

活動重點:

瞭解具有季節代表性的花朵。

活動難點:

用連線的方法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連起來。

活動過程:

1、各種各樣的花。

看圖:"你認識這些花嗎?你見過嗎?你喜歡什麼花?爲什麼?"引導幼兒從花的形狀、顏色來表述。

2、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幼兒數學用書,並討論:春、夏、秋、冬各季有季節代表性的花分別有哪些?

你家裏或幼兒園裏是否種植過這些花呢?

3、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連起來。

第二教時

活動準備:

四季的拼圖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瞭解四季有意的'變換順序。

教師有意不按順序出示四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各個季節的主要特徵。

引導幼兒根據四季的特徵正確排列四季的變換順序。

2、分組進行拼圖遊戲。

幼兒分組進行拼圖遊戲,教師巡迴指導,不斷提醒幼兒要按不同的季節進行拼圖並排序。

鼓勵各組幼兒按排列的順序,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四季變化特徵。

3、製作冊教師引導幼兒在四張紙上分別畫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徵。

將畫好的四季特徵按順序裝訂在一起製作成四季冊,並請幼兒寫上自己的名字。

幼兒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四季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