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本文已影響 3.38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中英文輩分的稱呼以及人物關係。

2、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記憶效果。

3、感受親情和家庭的溫暖。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清人物關係,能正確排輩分。

難點:間接人物關係的正確理解和排輩。

活動準備

描繪人物關係的.卡通牆飾,中英文人物稱謂卡片,鋼琴。

活動過程

1、提問的方式:小朋友們知道爺爺的女兒我們應該叫什麼嗎?引出活動主題《輩分歌》。

2、識記兒歌中生疏的中英文詞彙;朗讀熟悉歌詞;教學兒歌;以問答形式瞭解幼兒對人物稱謂與人物關係的理解情況;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並嵌入生活細節,使幼兒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之情。

3、用卡片給英文稱謂與對應的中文稱謂配對。

4、佈置作業:唱兒歌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2.培養觀察、分析、比較、分類等能力。

3.逐步養成垃圾分類處理和珍惜、節約資源的好習慣。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用廢泡沫、插塑積木等材料佈置成的"江山"和"賀村",其中"賀村"裏散亂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類實物垃圾,如香蕉皮、廢紙盒、空易拉罐、礦泉水瓶、酒瓶、壞燈泡和殺蟲劑、指甲油、摩絲瓶等。

3.5只垃圾分裝桶,上貼5種標誌

4.錄像機以及有關垃圾處理的錄像帶。

5.磁性圖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評選"衛生城市"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兩個地方的環境,啓發幼兒說說:你喜歡哪座城市?這什麼?如果你住在賀村感覺怎樣?

2.請幼兒用貼五角星的形式評選"衛生城市"。

3.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你們不選賀村?如果你住在賀村會有什麼感覺?

4.教師小結:賀村滿地垃圾,又髒又臭,大家都不喜歡。而江山整潔有序,受人歡迎。你們想知道這個城市的垃圾都到哪裏去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錄像。

二、瞭解垃圾分類與回收的方法

1.教師配解說詞,讓幼兒觀看有關垃圾分類回收過程的錄像片斷,然後說說垃圾車把垃圾送到哪裏去了,垃圾回收後可以製成哪些新產品。

2.認識"回收利用"標誌。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標誌,讓幼兒根據圖意猜測該標誌的含義,並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這一標誌。

②講解"回收利用"標誌含義,請幼兒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爲什麼?(紙、玻璃瓶、易拉罐、礦泉水瓶等經過加工處理,可以製造出新的產品。)

③啓發幼兒設計"不能回收利用"的標誌圖,並說說: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爲什麼?應該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焚燒或深埋。)

④將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圖片按可以回收利用與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兩類,教師檢查幼兒分類情況。

⑤教師小結:如果我們能回收利用這些物品,就能淨化環境,保護資源。

3.遊戲:看誰做得對。教師說出某一垃圾的名稱,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兒就做形似的動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動作。

三、將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進一步分類

1.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處理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貼有標誌的5只垃圾分類裝桶,請個別幼兒將垃圾按標誌分類。

3.組織幼兒戴上手套清理賀村的垃圾,並進行分類。

活動反思:

垃圾分類是一個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問題,卻又往往被忽視,因此,我認爲必須再給孩子準確、清晰的概念,決不能含糊其詞,但要想說得清,道得明卻並不容易,我登陸中國環境網,瀏覽了大量相關知識和信息,從而自己先搞清楚了垃圾如何分類,然後再開展整個活動。

活動中,我與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起討論垃圾的來源,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利用教學圖片及光盤讓幼兒觀看垃圾的分類及處理;通過生活實踐讓幼兒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在解決餐巾紙、衛生紙屬於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時,我先是利用情境表演導入,再引發孩子們的討論,最後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孩子們在討論中萌發了問題意識,各抒己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接下來又利用垃圾分類的操作活動,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更加直觀地體驗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活動結束時,我把活動延伸到了班級環境及孩子的家庭中,讓他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將環境保護的理念泛化到周圍人的身上,這也是活動的最終目的所在。

這次活動也存在許多不足,比如垃圾分類操作時最好讓幼兒帶上一次性手套,還有在講解垃圾回收可循環利用的過程時,如果能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爲一體,能更加深孩子的感性認識,效果會好一些。

要說這次活動讓我收穫到了什麼,那就是:

1.關注身邊的事,不要畏懼不瞭解的知識領域,只要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精心的'設計準備,一樣能呈現給孩子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

2.今後我會不斷磨練自己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對出現的問題應有預見性,對他們的回答能及時地給予有價值的肯定和開放式的引導。

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活動的延伸在於激勵幼兒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做一個環保宣傳員,如何做好這些留給幼兒非常大的創造空間,從而也生成了許多其他環保教育活動,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環境創設】

1.教師與幼兒一起佈置“我不怕,我勇敢”專欄,鼓勵幼兒講述自己勇敢的事例。畫出自己在活動中表現勇敢精神的故事,使幼兒彼此受到感染,產生快樂、積極的情緒。

2.收集警察、解放軍、消防員等大幅圖片,佈置“勇敢的人”的牆飾,幫助幼兒樹立心目中的榜樣人物。

【生活活動】

1.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大膽地參加各種鍛鍊活動,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2.教師在各種活動中隨時注重鼓勵、幫助幼兒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3.當別人欺負自己時,能夠嘗試保護自己。

【家園共育】

1.教師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讓他們配合培養孩子獨自睡覺的'習慣,特別是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孩子,如陪伴一段時間、講一些勇敢與獨立的故事幫助孩子渡過難關等,並一定要注意堅持。

2.請家長在家中鼓勵孩子獨立做一些事情,如到黑暗的房間裏取物、夜裏自己上廁所、自己睡覺、雙休日一家人去戶外遊玩或爬山等,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克服害怕心理、勇敢面對困難。

3.在家園共育園地中佈置有關“家長要注重鼓勵、幫助孩子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專欄,爲家長提供教育方法。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長大的一些變化,萌發對成長的嚮往和期盼。

2、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情與身高有關,個子高矮各有好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掛圖1號,幼兒用書;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有個小朋友叫彼得,他的個子沒有媽媽高,於是彼得想到了許多事情。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名字叫《99釐米高的彼得》。

2、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①教師播放故事一遍,幼兒傾聽。播放完後幼兒一起討論。

②師:故事裏有誰?

③故事講的是什麼事情?

3、出示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與幼兒討論故事細節。

①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媽媽比彼得高了許多,還有哪些地方比彼得大,比彼得長?(鼻子、手、腿和胳膊)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講述。

②講述故事第二段、第三段。提問:長成大人就不再長個子了,還有哪些地方會繼續長呢?(頭髮、手指甲、腳趾甲、身體中間)請幼兒仔細傾聽並講述。

③講述故事第四、五段。提問交流:彼得覺得長成大人有什麼好處?

④講述故事最後兩段。彼得希望自己長到多大,多高呢?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看圖理解並講述。

4、再次傾聽故事,幼兒表達願望。

聽故事後,討論:你希望自己能長多高、多大?爲什麼?(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和表達)5、與幼兒一起討論,個子高矮的優缺點。

教學反思

“我叫彼得,今天早上媽媽給我量了身高,剛好99釐米高。媽媽說,快一米了。可是,媽媽還是比我高許多,足足有76釐米!而且她的鼻子比我大,手比我大,就連腿和胳膊都比我長。怎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爲媽媽已經長成大人啦……”

《99釐米高的彼得》是一個繪本故事,根據故事內容,我設計了兩個目標:1.理解故事,感受長大的一些變化,萌發幼兒對成長的.嚮往和期盼;2.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與身高有關,個子高矮各有好處。於是我依據活動目標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第一個環節是導入,討論:“你覺得個子高好嗎?爲什麼?”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第三個環節是結合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第四個環節是幼兒再次傾聽完整故事,表達願望;最後教師小結。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孩子並不能對故事完全的瞭解,在討論個子高矮的優缺點的時候,孩子們也沒有很好的意識到身高所帶來的好處。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觀察到部分幼兒的傾聽習慣不是很好,導致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不能完整回答教師的問題。這個現象讓我知道了原來的教學設計的不足之處,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被引導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孩子的細微變化,將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設計實際操作時,應該將生活與幼兒實際聯繫起來,舉例說明,讓幼兒體會到身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它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我覺得孩子們對故事內容中的身高沒有太多意識,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還是沒有了解故事內容,我認爲以後還是要多教導孩子生活常識,將孩子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孩子懂得結合生活中的實事,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小百科:釐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爲:cm.,1釐米=1/100米。1cm(釐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父母繁榮工作,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2、能關注周圍生活,圍繞經驗談話,與同伴同享經驗。

3、增強幼兒對父母的瞭解,知道父母在家要做很多事,引發幼兒愛父母、尊敬父母的情感,發展思維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張全家照。

2、幼兒向父母瞭解工作。

活動過程:

一、幼兒介紹自己的父母。

1、提問: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的爸爸或者媽媽的姓名和他的工作,幼兒拿着照片介紹。

2、談談父母在家中做些什麼事?

二、引導幼兒談談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體驗感受。

1、你喜歡自己的家嗎?

2、在家裏,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爲什麼?

三、啓發幼兒想象:假如我是爸爸媽媽。

1、爸爸媽媽是大人,等你們長大了也會做爸爸媽媽的,假如你是爸爸媽媽你想怎麼樣?

2、幼兒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鼓勵幼兒合理的想法,對不合理的想法組織幼兒討論。

3、讓幼兒想象: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覺得誰是個好孩子。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會關心自己的父母。

1、爸爸媽媽平時很關心我們,我們可以怎樣關心自己的爸爸媽媽呢?做哪些事爸爸媽媽會高興?

鼓勵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亂髮脾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隨着孩子的社會性發展,他們對周圍人有了更多的關注,對於各種不同的職業也有了初淺的瞭解。故事《小象消防員》以小象尋找工作爲線索,喚起孩子對各種職業的原有經驗,和小象一起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感受到工作不僅能給自己帶來滿足,也能爲周圍的人帶去快樂。

活動目標:

1.體驗閱讀繪本的興趣,渴望爲他人服務

2.理解故事內容,能夠講述小象尋找工作的經歷

3.嘗試根據特長找工作,瞭解淺顯的消防知識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一些職業。

活動過程:

一、過程:導入

動物城堡裏有許多小動物,他們也像小朋友一樣,正在上課呢,讓我們一起看看。

二、觀看課件,講述故事開始部分,引起興趣。

1.播放PPT1是哪些小動物啊?黑板上寫着幾個字,我念給你們聽一下(教師,警察,郵遞員等)。

2.:原來花貓老師在給小動物上介紹職業的課,他說:“我們的周圍都有一些人,有着各種各樣的職業,他們都很優秀。”

3.這些人是誰呢,請看!

播放PPT2,請幼兒說說這些小動物分別是做什麼的?

4.這是誰?(這是一隻小象,它叫波波,它也想找一份工作)他適合上面這幾個工作嗎?

5.幼兒討論回答。

6.播放畫面3-6,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小象到底適不適合這些職業呢,我們一來看一下,發生了什麼?(幼:小象當清潔工時打噴嚏把葉子都吹飛了,小象當警察跑得太慢,小象當農夫吧蔬菜踩爛,小象當郵遞員吧包裹弄得亂七八糟)

7.幼兒自由猜測,嘗試給小象找合適的工作。

師:這些職業都不適合小象,它好難過,你們覺得它可以做什麼呢?

8.播放畫面7-10.,幼兒觀察講述。

(1)到底什麼職業適合小象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2)你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u?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3)着火了,因爲天上有黑煙,大家都拎着水桶,很着急的樣子。那波波會怎麼做呢?

(4)我們來看看他是不是這樣做的。

(5)火撲滅了嗎?你怎麼知道的?

(6)河馬消防員會對波波說什麼?

(7)小象最後做了什麼啊?——消防員。小象波波最後成了一名消防員,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們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象消防員。

三、嘗試聯繫動物特徵爲小動物尋找適合的工作。

1.小象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可還有很多小動物沒有工作呢?

2.鼓勵幼兒大膽和同伴或老師交流自己爲動物安排工作的理由。

猴子——郵遞員刺蝟——搬運工狗——警察螃蟹——理髮師,花匠,園林工人,廚師孔雀——演員,模特蜘蛛——紡織工人,清潔工

四、拓展思維,學會尊重不同職業的.人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小朋友想想自己有什麼本領,可以幫助別人?

2.師:每個職業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任何一種職業,只要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不管你做的是什麼工作,都很光榮,都是最棒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媽媽愛護寶寶的各種方法,感受媽媽對自己濃厚的的愛。

2.探索保護生雞蛋的不同方法,並能創造性地運用輔助材料。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生雞蛋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符)。

2.棉花、紙盒、皺紋紙、繩、布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導幼兒瞭解媽媽愛護寶寶的方法。

根據需要進行以下提問:媽媽是怎樣保護寶寶的?你小時候,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媽媽爲什麼會這樣做?

2.介紹護蛋行動的內容:要求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將雞蛋寶寶保護好放在自己身上帶一天(區域活動,早操、教學活動、吃放、睡覺等)。一天結束後,看誰的雞蛋完好無損,體驗保護寶寶的.辛苦。

3.組織幼兒利用輔助材料保護雞蛋並想辦法固定在自己身上。如:用棉花包裹放在紙盒裏,將紙盒四邊穿上繩掛在脖子上;用布包好放在口袋裏等。

4.引導幼兒相互展示介紹自己保護雞蛋的方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一日活動中將寶寶一直帶在身邊並保護好,教師隨時記錄雞蛋的破損情況。離園前,組織幼兒檢查自己的蛋寶寶,探索蛋寶寶完好和破損的原因,引導幼兒交流護蛋行動的感受,體驗媽媽的辛苦。

活動反思:

通過探索保護生雞蛋的不同方法,創造性地運用輔助材料,從而瞭解媽媽愛護寶寶的各種方法,感受媽媽對自己濃厚的的愛,進一步增強幼兒的責任心的培養。對於不小心打破雞蛋的孩子教師要給與關愛,引導幼兒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保護蛋寶寶。

小百科:行動是指爲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活動;亦指活動,行動是動詞,附屬含義爲行者動着做,能有行走動作的意思。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義,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合作。

2.能共同探索,嘗試協商、分工,提高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3.體驗團結協作、戰勝困難帶來的快樂,增強進一步合作的意識。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視頻:小電影《合作力量大》。

2.三個小推車,梅花樁若干。

3.每桌1張記錄表,記號筆人手1支。

4.各種各樣關於“合作和不合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感知合作

1.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關於巧虎的電影,你們想看嗎?看的時候要認真,聽一聽電影的名字叫什麼,裏邊都說了什麼!”

2.看完提問:電影的名字叫什麼?(合作的力量)

3.你在電影裏看到合作了嗎?

4.誰會合作?(螞蟻、貓鼬)

5.螞蟻合作幹什麼?

6.合作搬又大又重的食物,遇到危險螞蟻合作搭橋過河。

7.巧虎和奇奇合作幹什麼?一個人搬桌子怎樣?(又慢又累)兩個人搬桌子呢?(又輕又快)

8.操作體驗。我們來試試看。左面一排搬桌子;右面一排搬桌子;你們有什麼感覺?四個人一起合作搬桌子。感覺怎樣啊?

9.合作可真神奇呀,大家一起合作做事情,就會把事情做的又快又好,而且更容易成功!

(二)討論研究,瞭解合作

1.幼兒討論。

教師提問:合作這麼神奇,到底怎樣纔是合作呢?合作是什麼?

2.教師總結:合作就是兩個或更多的人,一起努力做一件事情。

3.看圖片,幼兒分辨哪些是在合作,哪些不是。

4.教師出示相應圖片:一個人做作業、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跳繩、排隊洗手、合作脫衣服、合作拉被子、合作跳竹竿、鑽輪圈、划船。

5.把是合作的放在一起,不是合作的放在一起。

6.看了這麼多畫面,你有什麼想法?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合作,並瞭解合作的形式各種各樣,生活中處處都在合作。

7.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合作無處不在。

(三)深入思考,如何合作

1.收玩具時怎樣合作?(一大堆各式各樣的玩具)

2.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怎樣合作?

3.玩具不夠時,怎樣合作?

4.礦工被困在井下,井口只有一個小出口時又應該怎樣合作?

(四)遊戲感悟,探究方法

合作統計動物樂園中小動物的數量。

1.感知視頻討論,看看動物樂園有哪些動物?(小熊、小猴、小兔、梅花鹿)

2.小組嘗試合作統計。

師:一人數一種,請一組的四個人合作,先協商一下你們準備怎麼分工。

3.協商準確計數的辦法,統計並記錄。

4.對照答案檢查結果,理解合作中的每個人都很重要

5.爲合作成功的小組鼓掌。並引導大家看看沒有成功的小組記錄表,提問:他們什麼車沒數對?這樣能不能算成功?

小結:大家合作的時候,每個人都很重要。

(五)實踐體驗,玩中強化

1.合作遊戲搭橋。

2.動物樂園門前的一條路被水淹沒了,請小朋友幫忙搭橋。

3.遊戲要求:幼兒還是分四人一組,各自商量分工,看哪一組小朋友搭好橋。

4.小結:有的時候,遊戲中也需要合作,

5.搭好橋,播放《衆人划槳開大船》,大家手牽手一起通過搭好的橋。

活動反思: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生活中人與人,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合作的範圍和現象非常廣泛,爲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對人才的新的要求,現行的學科教學和德育教育,都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生在各門學科的學習中,經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中隊、大隊活動中,經常接觸合作的遊戲活動。因此,“合作”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但大多數學生對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缺乏對合作方法的瞭解,與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爲此,我本課的`教學目標是感受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體驗集體活動中分工與合作的必要性,初步學習一些合作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並運用合作的方法來指導實踐。

對於教學重點的制定我是這樣考慮的,在這節課中應首先讓學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因爲一個人只有認識到一件事物的重要纔會產生想按照事物的規則去做的願望,尋找做好這件事的方法。然後在實踐體驗中總結出與人合作成功的條件和不成功的原因。因爲我們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教育,最終目的還是要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我把本課重點定爲:讓學生感受在集體活動中分工與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能夠運用合作的方法來指導實踐。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首先在遊戲中,激發學生興趣,引出合作話題。接着請同學談談生活中合作的例子,多方面,多視角地感受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隨後學生進行分組實踐活動:“小組記圖”遊戲。爲學生創造了一次與人合作的機會,豐富了他們這方面的生活體驗。遊戲活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遊戲後,讓學生分析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然後讓學生運用合作的方法進行第二次遊戲,使他們感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通過兩次遊戲活動的比較,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懂得合作中還得講究方法。爲了使學生真正把課堂上提升的認識和習得的能力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我從學生做值日生這點切入,通過播放學生做值日生的一段錄象再現學生原生態的生活,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表現中發現問題,反思自我,幫助他們提升認識,使他們能帶着這樣的認識和方法走出課堂,在今後的社會生活中樂於與人合作,學會與人合作。

整堂課中學生的思維、情感處於一種積極、主動、活躍的狀態中,學生潛能得到充分展現,因此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活動積極主動,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綁腿競走”的遊戲對於學生來說比較熟悉,如果能換一個既能切入話題又具有新穎性的遊戲更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討論交流合作現象時形式比較單一,可嘗試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