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筷子。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小木塊、小布包子、餃子、雪花片、玻璃球、黃豆等。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出活動內容。

謎語:"兄弟倆,一樣長,是鹹是淡它們先來嘗。"請幼兒猜猜謎底是什麼,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2.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師出示筷子,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2)幼兒每人一雙筷子,嘗試練習。

教師爲每組幼兒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塊、玻璃球、黃豆等材料,請幼兒練習夾物。

3.鞏固遊戲"誰夾得準又快"。

遊戲一:撥木珠

玩法:每個小朋友一雙筷子、一個盤子、小布包子、一個大盆。教師發出指後,請幼兒迅速用夾的方法從大盆中夾取包子,以夾得最多的幼兒爲勝。

小結:使用筷子夾取軟的東西時,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壓,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無名指負責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緊太鬆都不利於使用。

遊戲二:看誰夾得快又準

玩法:出示小木塊、雪花片、黃豆等、請幼兒分別嘗試夾取,多者爲勝。

小結:請幼兒說說,夾不同的東西時,感覺有什麼不同?誰用得最好?激發進一步提高的願望。

4.延伸活動:

(1)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就餐時堅持使用筷子。

(2)在進餐時進一步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猜謎語,並能完整的猜給家長和小夥伴們聽。

2.懂得鞋子的正確穿法。

3.知道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要及時的糾正過來。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可愛頌》《我愛洗澡》歌曲音樂。

2.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3.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二、教師和幼兒做遊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鬆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着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着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麼感覺?會發生什麼危險?

3.教師小結。

當出現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絆倒、摔倒等危險。

活動反思:

生活中可以發現孩子經常將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從外觀上看,很彆扭,不美觀;從身體方面考慮,幼兒會感覺不舒服,影響幼兒走路及正常的活動。要是經常不注意,會影響幼兒小腳的生長,甚至影響健康,因而,對教師來講,及時發現情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對幼兒參加正常活動,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讓幼兒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須先分析導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據我觀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弱,觀察不夠細緻,把大致相同對稱的鞋子誤認爲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穿鞋時不再選擇,隨手拿來,套上就算,容易出錯;二是,幼兒對應匹配能力還不夠,不知道,左腳對應左鞋,右腳對應右鞋。清晰原因後我就設計了三大環節來“對症下藥”“據因糾果”。首先用擬人化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鞋的正反,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一雙鞋子兩隻是不一樣的,然後用謎語來告訴幼兒,穿錯鞋像兩個好朋友在生氣,噘嘴歪頭,穿對鞋像朋友在微笑、點頭拉手。最後,以遊戲“找鞋穿鞋”發展幼兒的細緻分辨、對應、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教育迴歸了幼兒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小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小螞蟻坐公交》,懂得尊敬老人,待人熱情。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在公共汽車的不同情境中應該怎樣做。

3、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之間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的情感。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小椅子擺成汽車樣,紅綠燈的指示牌,塑料圈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在公交上發生過什麼事情?

(二)出示PPT課件。

1、你們看,誰來了?今天,小螞蟻要坐公共汽車到森林裏去看外婆,請小朋友猜一猜在汽車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教師操作課件講述故事前半段至熊婆婆說:“可我坐到你們的座位上,你們不也要站着了嗎?”

3、提問:

A:最後誰上了公共汽車?小羊是怎麼做的呢?小狗又說了什麼?還有誰說了話?

B:熊婆婆坐了嗎?爲什麼沒有?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4、教師講述故事的後半段:

小螞蟻想出了什麼辦法?你喜歡這個辦法嗎?爲什麼?

(三)創設情境,組織幼兒討論:

1、假如你和媽媽或爸爸兩個人乘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位置,你會怎麼辦?(引導幼兒遷移小螞蟻的經驗,和媽媽一起坐位置,坐在媽媽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爺爺、奶奶站在一起,你怎麼辦?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有一個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會怎麼辦?

(四)遊戲:紅綠燈。

請幼兒人手一個塑料圈,當小司機。教師當交警,看紅綠燈自由的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附故事:

小螞蟻在汽車站爬上了公共汽車,他要到森林裏去看外婆。汽車裏坐着小羊、小狗、小猴、小豬還有許多小朋友。他們有的到森林裏採蘑菇,有的到森林裏捉迷藏,還有的呢,到森林裏的湖邊遊玩。

嘀嘀——汽車開了。大家唱起了歌,真高興。

汽車開到了半路的車站,上來了熊婆婆。她是到森林裏去看她的外孫小熊的。熊婆婆上了車,呀!往哪兒坐呢?座位全坐滿呀。

小羊看見了,連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小狗說:“汪汪,熊婆婆,到我這裏來坐!”

小猴說:“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熊婆婆說:“你們都是好孩子,謝謝你們。可我坐到你們的座位上,你們不也要站着了嗎?”

這時候,小螞蟻說“不,不,熊婆婆,請你來我這兒坐!”

熊婆婆說:“那你怎麼坐呢?”

小螞蟻神祕地眨眨眼睛說“你先坐下,我就有地方坐啦!”

熊婆婆就坐到了小螞蟻的座位上。咦,小螞蟻到哪兒去啦?

“熊婆婆,我在這兒哪!”聲音就在熊婆婆的耳朵邊。原來啊,小螞蟻爬到了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呢!

一路上,小螞蟻給熊婆婆唱了好多支歌。那些歌很好聽,你瞧,熊婆婆聽得多開心!

森林到了,大家快快樂樂地下車了。

教學反思

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的情節,感知小螞蟻尊敬長輩的行爲美以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情感。活動的中,我在指導幼兒梳理故事前半部分內容時,拿着熊婆婆的圖片提問:“熊婆婆上車了,可是座位全坐滿了,怎麼辦呢?”接着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並學習讓座的動作:“那小動物們看見熊婆婆上車是怎麼做的?誰來學一學?” 又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延伸:如果當時上車的是一位老爺爺或者抱小孩的阿姨,我們又該怎樣說怎麼做呢?活動的最後,我進行一個遊戲“讓座”,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今天的目標,並學說“某某某,來我這兒坐”,加強對幼兒的禮貌教育,突破了重難點。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訓練爬、跑等動作技能。

2、練習遇到火險時的知識,知道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1、場景佈置:地墊4組平排擺放在跑道上、盛滿水的塑料盆4個擺放在地墊前、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擺放在塑料盆前,小錘子4個,鼓4個擺放在終點。

2、幼兒排成四路縱隊。

3、課前已看過火警演習的錄像。

4、自制玩具:紅綠燈各一盞。

活動過程:

準備活動——紅綠燈

今天天氣真好,我要成立一個小車隊,選一些身體很棒的小司機來和我一起開車到公園去玩。我們先來鍛鍊一下身體好嗎?

(1)聽音樂,帶領孩子做上肢、下蹲、腹背、體轉、跳躍等動作。

(2)開展遊戲活動《紅綠燈》,表揚遵守交通規則的優秀駕駛員。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外出時不離開父母的道理:

2、具備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和媽媽在一起》。

2、根據故事《和媽媽在一起》的內容準備小魚、小雞、小猴胸飾若干,魚媽媽、雞媽媽、猴媽媽頭飾各1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猜測故事中的部分內容,初步理解故事情節。

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段,即從開頭到“小魚就游到哪裏”。

教師:小鳥和媽媽在一起,它們在藍藍的`天空中飛行,媽媽飛到哪裏,你們猜猜,小鳥就怎麼樣?

教師:小猴和媽媽在一起,它們在高高的大樹上跳來蕩去,媽媽跳到哪裏,你們猜猜,小猴就怎麼樣?

教師:小寶寶和媽媽在一起,他們在公園裏快樂地做遊戲,媽媽走到哪裏,你們猜猜,小寶寶就怎麼樣?

教師講完故事。

教師:剛纔的故事你們猜對了嗎?大家一起來看圖書吧。

師幼一起看幼兒用書《和媽媽在一起》的畫面,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2、教師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爲什麼媽媽到哪裏,寶寶就要跟到哪裏?如果不跟着媽媽會怎樣?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外面一定要跟好爸爸媽媽,如果不跟着爸爸媽媽,就會走丟,發生危險。

3、表演遊戲:和媽媽在一起。

角色分配。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扮演小塢、小魚、小猴.請兩位能力強的幼兒扮演猴媽媽、魚媽媽。一位教師扮演雞媽媽.另一位教師扮演小寶寶的媽媽。

教師:小寶寶們戴好胸飾,跟好自己的媽媽.一起來表演吧。

師幼共同表演。教師在表演的過程中一邊講述故事,一邊鼓勵幼兒跟着講述並表演。

教師:今天大家都是好寶寶,在外面玩不亂跑,都能跟好自己的媽媽。以後和爸爸媽媽出去遊玩時,也要緊跟爸爸媽媽,這樣就不會有危險了教學材料和媽媽在一起小雞和媽媽在一起,它們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散步,媽媽走到哪裏,小雞就走到哪裏。小魚和媽媽在一起,它們在清清的小河裏游泳,媽媽游到哪裏,小魚就游到哪裏。小鳥和媽媽在一起,它們在藍藍的天空中飛行,媽媽飛到哪裏,小鳥就飛到哪裏。小猴和媽媽在一起,它們在高高的大樹上跳來蕩去,媽媽跳到哪裏,小猴就跳到哪裏。小寶寶和媽媽在一起,他們在公園裏快樂地做遊戲,媽媽走到哪裏,小寶寶就跟到哪裏。小寶寶和媽媽回到家裏。媽媽坐在沙發上,小寶寶坐在媽媽懷裏。小寶寶和媽媽一起看圖書,圖畫書呀真有趣,小寶寶樂得拍手笑嘻嘻。

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小班幼兒開展了這次教育活動。首先通過幼兒用書進行導入,圖畫中的“小雞、小鳥、小猴、小魚”都跟着媽媽,和媽媽在一起,教師講故事時,幼兒能夠通過前半句,回答出後半句“小雞也走到哪裏”……然後教師操作玩偶,通過故事講述讓幼兒懂得不隨便跟陌生人走,體驗其帶來的不良後果。活動開展時,教師在一邊講述故事,一邊用操作手偶以及各種任務的對話,來引起幼兒的注意當叔叔扮演的陌生人拿着糖果和餅乾問:“你們覺得小明會跟陌生叔叔走嗎?”“誰願意跟叔叔出去玩滑滑梯?吃糖?看奧特曼”小朋友紛紛地說:“我要去,我要去。”說明我們小班孩子的控制能力真的很差,沒有一點防範意識,也可以看出家長在家也沒有重視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於是,我問了一句:“你們都認識這位陌生人嗎?”這時候,有些小朋友好像有點意識到了,很多小朋友都說不認識。還是有幾個小朋友說這是假的,願意跟陌生人走。跟着陌生人走了。我又着重對幼兒講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爸爸媽媽接不到寶寶,寶寶也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小朋友一個個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當再一次問他們:“如果在馬路上,要不要跟陌生人走?和誰在一起呀?”小朋友一個勁得說:“和媽媽在一起”。

因此,我覺得從小對孩子進行這樣的安全教育是很必要的,特別是對小班的幼兒單憑說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對他們進行情景性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