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3.52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通用5篇)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與同伴友好合作開展遊戲的水平。

2、培養幼兒快速敏捷應答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運用的因果句連詞“因爲……所以…… ”。

活動準備

1.音樂:公共汽車

2.方向盤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情境表演“奇怪的汽車”,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起幼兒想參加遊戲的願望,

教師:我是這輛車的司機,要到森林公園去玩,你們想上我的汽車嗎?

二、瞭解遊戲,學說句式“因爲……所以……”

1.教師向幼兒講解遊戲的規則:

(1)司機必須用“因爲”這個詞向乘客編說原因

(2)乘客必須用“因爲……所以……”完整的對上司機的話,才能上車,否則,就不能上車。 如:

教師:因爲這輛車要開向動物園

幼兒:因爲這輛車要開向動物園,所以我想做這輛車去看小動物。

2.幼兒在音樂聲中游戲

(1)根據遊戲規則,幼兒必須用句式說出完整的話才能上車。

(2)汽車坐滿後,大家一起說“嘟嘟嘟,做上汽車樂開懷”。

3.啓發幼兒運用“因爲……所以……”的句型開展遊戲活動。

教師可先提問,組織幼兒討論說出各種答案,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

因爲我長大了……,

因爲天氣很熱,……

三、擴展遊戲

1.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請4位能力強的幼兒扮司機,其他幼兒當乘客。

一輪結束後,讓幼兒協商選出一幼兒繼續

2.講評對說的語句合理、完整地進行表揚鼓勵。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2

一、活動目標

l、幫助幼兒區別並練習發出n、.l兩個音。

2、要求幼兒聽傾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初步學會用禮貌用語稱呼"您"與"您好"。

3、鼓勵幼兒大膽參與遊戲活動、感受遊戲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柺杖,圍裙,頭巾。

2、南瓜教具若干,籃子3-5個。

三、活動過程

1、設置遊戲情境。

教師扮作老奶奶,頭上扎着頭巾,腰間繫着圍裙,手中拿着柺杖,面向全體幼兒,採用集體和個別練習的方式與幼兒相互問好。如:老奶奶說:"小朋友們好!"幼兒答"奶奶好!""××小朋友好!"個別幼兒答:"奶奶好!"幫助幼兒練習發準"奶奶"的字音,並會跟年長的人打招呼"您好"。

接着繼續以老奶奶的口吻說:"我年紀大了,做事不靈活了,我想請小朋友把種在地裏的南瓜送到我家,好嗎?"激發幼兒產生幫助老奶奶的願望。

2、交代遊戲的玩法及簡單的規則.

教師用語言交待或配以動作示範向幼兒介紹遊戲的過程,要求幼兒手拿籃子,邊念兒歌邊走。兒歌唸完後必須站在某一個幼兒的面前,然後將籃子交給他。交換位置後.遊戲繼續進行。聽到"老奶奶來了"的聲音後,幼兒應將籃子裏的南瓜送給老奶奶,井大聲地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

3、教師參與並引導幼兒遊戲。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遊戲兒歌,重點幫助幼兒發準"奶奶、南瓜和籃子"等字音。

(2)教師裝扮小朋友。邊念兒歌邊送南瓜,將籃子送給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開展遊戲2-3輪後,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到指令後將南瓜送給老師。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幼兒熟悉遊戲的整個過程。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請3-5位幼兒給奶奶送南瓜,請一位幼兒扮作老奶奶。小朋友手提籃子,邊念兒歌邊送籃子.交換位置後坐下,遊戲繼續進行。輪換幾個幼兒後,教師說:"奶奶來了!"扮奶奶的幼兒走上臺來。小朋友們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並將籃子中的南瓜拿到奶奶的桌前.老奶奶說"謝謝你".然後,在籃子裏再裝進南瓜,另請3-5名幼兒上來,遊戲重新開始.

5、活動延伸

教師可啓發幼兒互相交換送的東西,如:辣椒、梨子、牛奶等.當送的東西變換時。兒歌也應做相應的變動.從而豐富遊戲的內容,進一步進行發音練習。

遊戲兒歌送南瓜

小籃子,

手中拿。

我給奶奶送南瓜,

奶奶樂得笑哈哈。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3

教案目標:

1、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學習圍繞主題“月亮”進行談話。

3、喜歡與同伴交談,並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

教案准備:

1、不同造型月亮的圖片(彎月、圓月)。

2、有關中秋賞月的1幅圖畫。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練習冊。

教案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昨天在家裏有沒有吃月餅呀!月餅是什麼樣子的呢?昨天爲什麼要吃月餅呀?(請幾個孩子來回答)

2、因爲昨天是8月15中秋佳節,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圓圓的月餅吃,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兒欣賞中秋節的圖畫。

1、教師:你們見過月亮嗎?圖畫裏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你見到過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2、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參與指導,提醒幼兒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

教師:一個小朋友在說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靜地聽他說,等他說完以後再補充。

3、教師邊出示月亮的圖片邊請幼兒回答:月亮有時候是圓圓的,有的時候是彎彎的。

4、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醒小朋友仔細傾聽)

三、幼兒學習。

1、教師:裏說月亮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時候變成圓圓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給幼兒提示及補充)

2、裏面說中秋到,月兒圓圓慶國慶,那是因爲我們國家的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

3、教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根據幼兒對的熟悉度,可重複幾次。

4、幼兒集體念一遍。

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知道了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就像我們的小圓臉。

四、幼兒畫一畫月亮。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練習冊上畫一個你喜歡的月亮

幼兒傳書(老師繼續教孩子學習傳書)

活動結束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4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五官的構成和用途,知道要愛護五官

2、能聽懂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知道五官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怎樣去保護自己的五官。

4、體驗模仿的樂趣。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同樣的人物頭像2幅,眼、耳、口、鼻的圖片各1幅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出五官

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的頭部。請小朋友們認真的看一看老師的頭部和小夥伴的頭部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一張臉,一個鼻子,兩隻耳朵,一張嘴巴,兩隻眼睛)

二、遊戲"找五官"

1、按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眨眨你們的小眼睛,指指你們的小鼻子,張張你們的小嘴巴,摸摸你們的小耳朵。

2、貼五官老師在小黑板上用粉筆畫一張臉,請小朋友將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圖片貼在臉部合適的位置

三、說說五官的作用

1、我們的嘴巴有什麼用?(說話、吃東西)

2、我們的鼻子有什麼用?(呼吸、聞氣味)

3、我們的'眼睛有什麼用?(看東西)

4、我們的耳朵有什麼用?(聽聲音)

四、看圖說話

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相同的人物頭像2幅,請小朋友觀看,並把其中的一幅貼在小黑板上,然後把另一張圖片的臉染成黑色,再把圖片貼在小黑板上,兩張圖片對比,讓小朋友說說哪張圖像好看?爲什麼?

師總結:同樣的一張臉,如果弄髒了就不好看,所以請小朋友們要愛護自己的五官,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弄髒別人的五官。

五、保護五官

五官很重要,我們必須要保護它。怎樣保護它們呢?

不要把髒東西放到嘴巴里,不用手指挖鼻子,不揉眼睛,不掏耳朵,不把小東西放在口、鼻、眼、耳中。

六、教幼兒念兒歌

這是我的眼睛,眼睛會看;這是我的鼻子,鼻子會呼吸;這是我的嘴巴,嘴巴會說話;這是我的耳朵,耳朵會聽話。

聽說遊戲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發準“蓋、怪、菜、等容易混淆的字音。

2、探索遊戲玩法,能根椐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個種菜餚的名稱。

活動準備:

鍋蓋一個。

活動過程:

1、通過情境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兒歌裏講了些什麼?怎樣用我們的手來玩“頂鍋蓋”遊戲呢?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遊戲兒歌,練習發準蓋、怪、菜等字音。請幼兒做一做頂鍋蓋動作,啓發幼兒探索用手掌當鍋蓋,用食指頂手掌心。

3、介紹遊戲玩法。

(1)幼兒必須邊念兒歌,邊用食指頂着“手掌鍋蓋”。

(2)兒歌唸完,就要問:“燒的什麼菜?”被抓住的幼兒必須說出一道菜的名稱,方能與“鍋蓋”交換角色,然後遊戲繼續進行。

4、引導幼兒學習遊戲的難點部分。

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各種菜餚的名稱,豐富關於菜餚的經驗。提問:小朋友,你吃過什麼菜?你最喜歡吃什麼菜?它是用什麼做的?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各種菜的名稱。例如:糖醋排骨、紅燒肉圓、西紅柿炒雞蛋等。

5、帶領幼兒玩“頂鍋蓋”遊戲。

教師扮演鍋蓋將手掌平放,手心向下做鍋蓋,請5名幼兒上來分別伸出食指頂着“鍋蓋”。然後大家一起念遊戲兒歌,唸到“噗!一口風”,可做吹風狀,以增加趣味性。兒歌一念完,教師迅速去抓頂鍋蓋的食指,同時,幼兒的食指趕緊收回。如被抓住,教師問:燒的是什麼菜?幼兒報菜名,然後交換角色,再進行一次遊戲。

最後,教師組織幼兒每人用一隻手做鍋蓋,另一隻手頂鍋蓋,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練習遊戲中的語言。

6、教師組織幼兒結伴遊戲,以小組爲單位玩“頂鍋蓋”遊戲。

教師可以以幼兒的身份加入到遊戲中,對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與幼兒一起快樂地遊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