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十篇

本文已影響 3.1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設計意圖:

所謂姓名,是人類爲區分個體,給予每個個體的特定名稱符號,是通過語言文字信息區別人羣個體差異的標誌。首先,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它是一個人的代表和象徵,即姓名具有社會意義。其次,姓名由姓和名組成,姓具有傳承性,名則是父母長輩根據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和祝願所取的,具有一定的獨特意義。所以,活動應從姓名的社會意義、姓的傳承性、名的獨特含義這三個角度開展。

在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幼兒思考、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比如,不要直接告訴幼兒姓在前,名在後,可以請幼兒猜一猜姓和名哪個在前面,你覺得自己姓什麼,這樣的問題會更加吸引幼兒。又如,在感知姓名的社會意義時,可請幼兒用三種方式去邀請別人做遊戲,通過對比體驗姓名的社會意義。我的設計

目標:

1.初步瞭解姓名的社會意義:探索姓和名的由來,感知姓的傳承性,理解名的獨特含義。

2.願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與想法,嘗試起名字。

3.感受中國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體驗父母長輩的愛和美好祝願。

準備:

1.認識自己的姓名,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2.全班幼兒姓名圖,其中姓、名的字用兩種顏色表示。

過程:

一、感知姓名的作用,瞭解姓名的社會意義

1.感知姓名的作用。

師(出示全班幼兒姓名圖):看,這是什麼?有你的姓名嗎?在哪裏?

師:你們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自己的姓名呢?爲什麼這些物品上有自己的姓名?

師:物品上有自己的姓名,說明這件物品就是自己的。

師:什麼時候你們聽到過別人叫或點自己的姓名呢?

師:你們什麼時候會說自己的姓名?

師(小結):姓名就像是我們每個人的標記,作用可大了,有我姓名的物品是我的,我的姓名就表示我這個人。

2.邀請好朋友做遊戲.體驗姓名的社會意義。

師:今天我們要邀請自己的朋友做拍手遊戲。誰願意到前面做邀請人?

師:今天我們的邀請方式與平時不同。我們要做三次遊戲,第一次,邀請人可以說出朋友的姓名;第二次,邀請人只可以說出朋友姓名的第一個字:第三次邀請人不能說出朋友的姓名,只能說其他的話。(幼兒遊戲。)

師:你們喜歡用哪種方式邀請朋友?爲什麼?

師:被邀請的人喜歡哪種方式?爲什麼?

師(小結):邀請時說出朋友的姓名這種方式最方便,因爲姓名是每個人區別於別人的重要標誌,一個姓名就代表一個人。

二、瞭解姓和名的由來,發現姓的傳承性.理解名的獨特含義

1.瞭解姓的由來,感知姓的傳承性。

(1)知道自己的姓。

師:我們的姓名是由姓和名組成的。那你們猜一猜姓和名哪個在前面?你姓什麼?(幼兒觀察姓名圖,猜測。)

師(小結):在我們中國人的姓名中,姓在前,名在後,現在你們都知道自己的姓了吧。

(2)引導幼兒感知姓的傳承性。

師:你們爲什麼是這個姓呢?這個姓是從哪裏來的?那爸爸(媽媽)的姓又是從哪裏來的?

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可以跟爸爸姓,也可以跟媽媽姓,而爸爸(媽媽)又是跟他們的爸爸(媽媽)姓的,姓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2.瞭解名的由來,理解名的獨特性,體驗父母長輩的愛和美好祝願。

(1)知道自己的名,理解名的獨特性。

師:你的名是什麼?我們的姓有時會和別人一樣,那名是這樣的嗎?

師:我們的名很少會和別人一樣,都是很獨特的。

(2)介紹自己名的含義,體驗父母長輩的愛和美好祝願。

師:爸爸媽媽爲什麼會給你起這個名字呢?(幼兒交流自己名的含義。)

師(小結):父母給我們取的好聽的名字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有的希望我們快樂、幸福,有的希望我們健康、美麗,有的祝願我們聰明、智慧……名字表達了爸爸媽媽等長輩對我們的期望。對我們的愛,對我們美好的祝願。你們愛爸爸媽媽嗎?今天回去要謝謝他們爲你們起了這麼有意義的名字。

三、遊戲:給孩子取名字,鞏固對姓名的認識、理解

師:現在我們也來當一回爸爸媽媽。假如你有了自己的寶寶,你想給他取個什麼名字呢?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目標:

練習手眼協調,學習簡單地應對。

材料:

地上畫有一幅長條形的動物園場景圖,圖上畫有猴山、鳥樹、大象、小兔等(活動前可以圍起來),水果印章(蘋果、生梨、香蕉、橘子等)

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玩“開汽車”遊戲,邊開汽車邊念兒歌:

――“嘀嘀嘀,嘀嘀嘀,我是小司機;嘀嘀嘀,嘀嘀嘀,我上動物園。”

2.教師打開“動物園”的門,引導幼兒逐一看看說說:

如:“這是什麼動物呀?”“小猴子在幹什麼呀?”

3.幼兒自選一枚小印章,邊在紙上蓋印章邊與動物說話:“XX,我請你吃XX。”

4.教師與幼兒“開汽車”:

――“嘀嘀嘀,嘀嘀嘀,我是小司機;嘀嘀嘀,嘀嘀嘀,我回幼兒園。”

建議:

1.託班幼兒的集體活動應採用分組形式,人數以5-7人爲宜。

2.幼兒可以輪換着蓋印章。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會剋制自己,在必要時能努力想辦法忍一忍。

2、 感受堅持後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糖果若干、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教師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有趣的跑步比賽》第一、二段,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欣賞。

教師:小動物們要進行有趣的跑步比賽,你們猜猜誰會贏。

幼兒猜測、討論。

教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個小動物,你會怎麼辦?(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2、 教師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有趣的跑步比賽》第三段。

教師:如果你是小貓,會用什麼好辦法剋制住自己的嘴饞,堅持取得勝利呢?

引導幼兒想出多種剋制方法,如:不停地對自己說“忍一忍,堅持就是勝利”,把魚乾項鍊假想成石頭。

3、 教師結合幼兒用書,講述故事《有趣的跑步比賽》第六段。

教師:小貓爲什麼會獲得冠軍?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集體複述故事最後老牛的話。

教師總結:我們在碰到困難時能夠想辦法堅持到底,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4、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感受堅持最後的成功感。

5、 遊戲“吃糖果”

遊戲規則:請每個小朋友挑一顆自己最喜歡的糖果,如果你能把糖果保持到午睡醒來後再吃,你就取得了勝利,能獲得另外五顆糖果作爲獎勵。

幼兒挑選糖果,開始遊戲。

給遊戲獲勝的幼兒分發糖果,並請他們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感受。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一、幼兒傾聽故事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小動物來到我們班,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誰呢?

教師出示小雞和小鴨子,請幼兒跟它們打招呼。

2、教師:這兩個小動物它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故事哦,請小朋友們來聽一聽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教師講述故事內容。

3、教師提問:

教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在做什麼呢?當鴨子啄不到蟲子的時候是誰來幫他啄的呢?小公雞是怎麼樣幫助小鴨子的呢?

小公雞不會游泳,是誰來救他的?小鴨子又是怎麼樣救小公雞的呢?

教師小結:小雞和小鴨子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二、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1、教師:瞧,小雞和鴨子真是一對好朋友,那小朋友,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好朋友呢?那現在就請你們來說說你們的好朋友吧!

請幼兒向大家來介紹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誰,叫什麼名字。

2、教師:小朋友,你們和你們的好朋友會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嗎?自己是怎麼樣幫助好朋友的,好朋友又是怎麼樣幫助自己的呢?

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友好相處、互相幫助,這樣的朋友纔是好朋友。

三、讓幼兒玩音樂遊戲:找朋友。

1、教師:原來你們都有這麼多的好朋友呀!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都會互相關心、幫助,都是很聽話的小朋友。那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

2、教師彈奏音樂“找朋友”,請幼兒聽到音樂在教室裏面走動,然後找到一個好朋友來握握手、抱一抱。

3、教師組織幼兒進行遊戲,遊戲可重複的玩,可以請小朋友多找幾個好朋友一起。

4、教師:小朋友,這個遊戲好玩嗎?有這麼多的朋友在一起你們開心嗎?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學習活動:認識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目標:

1 瞭解土豆和西紅柿的外型特徵 。

2 有觀察的興趣 。

觀察指導 : 引導幼兒有目標的觀察 。 及時瞭解幼兒的興趣點 。

活動準備:土豆和西紅柿

活動流程:出示土豆和西紅柿的實物讓幼兒觀察 —— 幼兒大膽的說

活動過程: T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好的東西,我們來猜猜看是什麼呀?

C : ……

T :原來是土豆和西紅柿呀

C :是土豆

T :那我們今天來看看土豆是什麼樣子的呀?

C :好的。

觀察:哪些幼兒能大膽開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目標:

1、體驗與媽媽一起勞動的快樂。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爲母親節。

3、學會感恩,知道媽媽整天勞動及接送孩子上幼兒園很辛苦,要珍惜媽媽的勞動,愛媽媽。

準備:

1、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彩紙。

2、每人畫一張表達自己心願的畫,張貼到展板上。

3、讓小朋友對媽媽和老師說一句感恩的話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4、錄音磁帶《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

過程:

1、從5月x日起,利用一週的時間,每天早7:15――8:00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的心》等歌曲,讓孩子們從一進入幼兒園就能感覺到今天與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親節即將到來的氛圍中。

2、5月x日孩子入園後,教師讓他們說出今天來到幼兒園感覺與以往有什麼不同?進而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初步瞭解母親節的來歷。

3、5月x日,教師把事先製作的光盤播放給孩子們卡看,讓幼兒回憶並說出自己的媽媽在家裏是什麼樣子的?

4、5月x日,幼兒畫出我心目中的媽媽,以班級爲單位進行展覽,然後幼兒園組成評選小組,選出各班的優秀作品,集中展出20xx幼兒園母親節教案(大中小班)學習總結。

5、我爲媽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各班根據實際,制定計劃,然後付諸實施

例如結合幼兒園進行的手足口病預防工作,小二班孩子教給媽媽正確的吸收方法,並用正確方法爲媽媽洗手;中班則進行小歌手比賽活動――演唱媽媽的歌曲併爲媽媽梳頭、洗腳;大班特地編排了歌頌媽媽的舞蹈《感恩的心》等,培養孩子愛媽媽、愛老師及愛周圍所有人的情感。

6、幼兒人人制做賀卡,母親節那天獻給自己的媽媽。

7、展示活動。5月x日,各班找出家長代表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回家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勞動,體驗媽媽勞動的辛苦,感恩媽媽,回到幼兒園講給老師和小夥伴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前評析

在生活中我們一見到殘疾人就覺得心裏怪怪的,在路上看到了不是同情一下就是遠遠的躲開了,其實,我想他們要的不是你的幫助你的同情,他們更需要的是你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待他們。他們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一視同仁。你能做的工作,他也可以做到;你能擁有的生活,他也可以擁有;你能享受的幸福,他也可以享受,他是有資格享受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心理的芥蒂,和他們平常的聊天平常的'交往,沒有鄙視,沒有特殊。我們不能高高在上的自己的幫助,幫助他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因此,我們要學會偷偷的、不動聲色的幫助他們。這是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的。

活動目標

1、知道殘疾人是跟我們一樣普通人,我們應該跟殘疾人多接觸、多幫助他們、多尊重他們更增強對他們的愛。

2.瞭解體驗殘疾人的生活,學習他們的克服困難、堅強勇敢、熱愛生活的。

活動準備

殘疾人生活圖片12張、殘疾人生活影像片斷、眼罩、耳罩、鈴鼓。

活動過程實錄

一、看殘疾人生活圖片。

看完圖片後,教師: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我們叫他們稱殘疾人。

教師、幼兒相互交流。

●這些殘疾人怎樣生活?怎樣與人交流?

●每位小朋友都要說己的想法。

教師:這些殘疾人也是跟我們一樣的。殘疾小朋友也是想上幼兒園、玩遊戲。我們應該跟他們多接觸、多交流,關心、幫助人們,與他們成爲好朋友。

二、教師介紹我們延邊地區一位很優秀的殘疾學生—金蓮花

※金蓮花是我們延邊地區失去雙手的一名優秀學生。9年,她以579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

●觀看金蓮花姐姐的生活影像片段。

1)金蓮花姐姐用寬膠皮將筆纏在手臂上,認真練寫字的場面。

2)金蓮花姐姐用殘缺的手彈電子琴、操作計算機、文的場面。

3)金蓮花姐姐克服困難跟同學們堅持軍訓的場面。

4)運動會時金蓮花姐姐幫參賽選手做後勤工作,並在前面帶領同學做啦啦對的場面。

●觀看影像片段之後,讓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教師:金蓮花姐姐是延吉市二中失去雙手的一位殘疾學生。她是一位認真學習,不怕困難,助人爲樂的很優秀的姐姐。我們應該學習金蓮花姐姐不怕失敗的頑強毅力,學習她的像正常人一樣對待每一項事情的健康的。

三、體驗殘疾人面臨的種種困難。

1)體驗盲人:全體幼兒蒙上眼睛聽鈴聲找到老師,並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體驗聾啞人:如果我們不會說話會遇到什麼困難呢?

3)體驗肢體殘疾人:失去雙腿或雙手的殘疾人,又會是怎麼樣呢?

●體驗後互相討論幫助殘疾人的方法。

幼兒1:我要跟殘疾小朋友在沙灘上玩遊戲。

幼兒2:我幫盲人阿姨過馬路。

幼兒3:我攙扶肢殘人乘坐公共汽車。

幼兒4:不讓我哥欺負他們,跟哥哥一起幫助他們、尊重他們。

幼兒5:我要學啞語,跟聾啞人說話。

教師:孩子們,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小朋友,想了這麼多的辦法跟殘疾人交流,有了你們的尊重,有了你們的關愛,他們不會感到孤獨。小朋友們記住,殘疾人和我們是朋友。

四、一起聽聽大家喜歡的歌曲“愛的奉獻”。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到福利院進行慰問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細心觀察和親自動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表述螞蟻的形狀、顏色和身體特徵。

3、從小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螞蟻頭飾、螞蟻掛圖、放大鏡每人一個、盆、沙子、小碟、投影儀、活螞蟻、小透明蓋。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把投影儀打開,上面放着幾隻活螞蟻在上面爬,讓幼兒猜猜這是什麼?教師:“ 小朋友們,今天教師讓你們看一種很有趣的小動物,你們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幼:“小螞蟻。”師:“你們可真聰明”

2、比賽捉螞蟻:讓幼兒從大盆裏用手把螞蟻捉到自己的小碟子裏,再思考一下用什麼方法讓螞蟻不要爬出來。

師:“你們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小螞蟻,你們想不想和它們玩呀?那好,咱們做個遊戲,比賽捉螞蟻,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膽大。把盆裏的小螞蟻捉到自己的小碟子裏,捉好之後還要想辦法不讓螞蟻爬出來。好了,你們聽明白了嗎?”師:“準備好了嗎?開始比賽。”

3、觀察螞蟻:讓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捉到的螞蟻是什麼樣的?(小不小呀?是什麼顏色的?有沒有眼睛、口、足…?)小朋友做事要有始有終,我們現在再把小螞蟻放回去。

活動二:

看掛圖,分析掛圖

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分析螞蟻的外形特徵。說出自己看到的螞蟻和掛圖上的有什麼不同嗎?

師:“小螞蟻我們都觀察了,現在呀,我們來看一隻大螞蟻,你們想不想看呀?

出示掛圖

師:“那你們看看你們捉到的螞蟻和教師這裏的這隻螞蟻一樣嗎?”

師:“有說一樣的有說不一樣的,那哪一樣哪不一樣?”讓幼兒觀察掛圖

師:“誰能看出螞蟻身體分爲幾部分?”(頭、胸、腹三部分)

師:“那我們再看一看,螞蟻頭上都有什麼呀!”(眼睛、口、觸角)

師:“那你們知道小螞蟻的觸角是幹什麼的嗎?”(兩蟻相遇時,靠觸角相碰,傳遞消息,就像我們說話一樣)

師:“胸上還有什麼?”(叫足,一共有三對)

師:“好了,我們今天知道了這麼多關於小螞蟻的知識,你們表現的都這麼好,想不想玩一個遊戲呀?”

活動三:

遊戲《小螞蟻搬豆》

1、交代遊戲名稱

2、這個遊戲怎麼玩呢?老師會選出最聽話的小朋友來玩。

小螞蟻們先站好兩組進行比賽,看哪組搬的最快。

玩法:小螞蟻們在搬豆過程中要遇到很多困難。先鑽過山洞,跑到小河邊,跳過小河,爬到小豆豆那裏,拿一個豆跑出起點。

3、遊戲反覆玩幾遍。

4、結束:今天我們認識了小螞蟻還做了遊戲,你們高不高興呀?現在我們帶着這些小螞蟻,送它們回家吧!

小班社會活動――我是男孩女孩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性別意識。

2、引導幼兒區分男孩女孩的明顯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3、幫助幼兒感知並比較多少、一樣多。

活動準備:歌曲《開車歌》音樂帶。

活動過程:

1、區分男孩和女孩。在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表演唱歌后(複習歌曲),和幼兒一起討論:

(1) 他們兩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2) 怎麼知道他是男孩?她是女孩?

2、說一說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發現:男孩、女孩都很可愛,激發幼兒爲自己是男孩或女孩感到高興的情感。

3、找一找班級裏誰是男孩,誰是女孩。說一說家裏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4、邊聽歌曲《開車歌》,邊分組坐好。男孩一組,女孩一組。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男孩女孩手拉手)比較哪輛車上人多,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社會活動――小螞蟻的生日會(榮娟娟)

活動名稱:小螞蟻的生日會

活動目標:

1、藉助小螞蟻開生日會的情節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

2、產生了解更多昆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海報一份。

2、桌面放置故事中的昆蟲以及其他蟲子的圖片,可以廢舊圖書中剪下來。

3、將蛋糕盒倒扣製成蛋糕。

活動過程:

一、小螞蟻過生日了。

1、出示海報。引導幼兒看看小螞蟻的海報,猜猜海報上寫了些什麼。

2、教師念海報:小螞蟻明天要過生日了,所有的昆蟲朋友都來參加party。

3、小螞蟻要過生日了,他想邀請哪些朋友來參加呢?誰會來?

4、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二、昆蟲朋友來了。

1、教師藉助小螞蟻開生日會的情節,逐一貼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蟲、蜈蚣和蜘蛛等圖片。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小螞蟻要請蜈蚣和蜘蛛回去?

3、出示蠶寶寶參加生日會了,這是爲什麼呢?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4、幼兒邊看活動材料邊完整欣賞故事。

5、說一說小螞蟻請的昆蟲客人哪些和小螞蟻長得一樣。

三、小螞蟻送蛋糕。

1、小螞蟻今天高興,它準備了香噴噴的生日蛋糕請大家吃。

2、引導幼兒觀察桌面上的卡片。讓我們來幫助小螞蟻把昆蟲朋友找出來,送蛋糕給他們吃。

3、引導幼兒根據昆蟲的特徵把昆蟲圖片找出來,放到“蛋糕”盒上。

4、幼兒相互看看說說,爲什麼蛋糕要送給某某吃,並對它說句話。如:螳螂螳螂,小螞蟻請你吃蛋糕。

5、帶領幼兒手拿昆蟲卡片一起念《小螞蟻生日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3月8日是全世界勞動婦女的節日。

2、通過爲媽媽選購健康禮物、送禮物的活動,激發幼兒愛媽媽、關心媽媽的情感。

3、學習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使幼兒懂得初步的衛生健康知識。

4、學習看價錢、計算價錢,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理財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準備十元錢爲媽媽購買健康禮品。

2、活動前相關知識的瞭解、豐富。(如:三八節的由來,如何看生產日期、保質期及價錢的合計等)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前談話:

1、談談自己的媽媽,知道媽媽工作很辛苦,小朋友應該關心、照顧媽媽。

2、明確購物活動的目的、要求。

(二)幼兒在教師帶領下步行至三江購物。

(三)幼兒在超市內認真地爲媽媽選購健康禮物。

(四)回幼兒園,活動後談話:

1、說說自己給媽媽買了什麼?爲什麼買這個禮物?

2、談談購物用了多少錢?剩餘多少?

3、交流選購禮物的過程及心情。

4、說說自己回家把禮物送給媽媽時,想對媽媽說一句話表示感謝和祝賀。

(五)教師小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0

一、 設計思路:

隨着我的肚子逐漸隆起,小朋友的好奇也日漸升溫。他們常常會駐足在我身旁,一會兒聽聽,一會兒摸摸,還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於是,我們根據小朋友們的興趣需要開展了主題活動:“我”,活動“在媽媽肚子裏”就是在主題背景下的一次學習活動。本次活動有機綜合了常識、語言、音樂等內容,意在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鼓勵他們積極探索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進一步激發小朋友愛媽媽的情感。

二、活動要求:

1、通過看看、講講、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現形式,引導幼兒想象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生長過程,體驗生長的快樂。

2、鼓勵幼兒改編歌詞並用動作表現出在媽媽肚子裏幹什麼,提高幼兒想象力。

3、瞭解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三、重難點:

重點:通過看看、講講、唱唱、跳跳等不同表現形式體驗在媽媽肚子裏生長的快樂,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難點:鼓勵幼兒合作仿編歌曲。

四、活動準備:

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從受精到逐漸長大)的圖片若干、音樂磁帶、錄音機。

五、活動流程:看看講講 —— 大膽提問 —— 創編歌曲

六、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在媽媽肚子裏

T:“我們的區域活動中有很多關於“在媽媽肚子裏”的圖片,我知道小朋友都很想了解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 天天長大的。現在,倪老師在牆壁上貼了很多圖片,有的是小寶寶剛剛到媽媽肚子裏時的圖片,有的是小寶寶逐漸長大的圖片,有的是小寶寶剛剛出生時的圖片,你們去看一看,和好朋友說說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

1、幼兒自由結伴去找圖講述,並相互交流。

2、除了圖片上的,你還知道些什麼,也可以和好朋友說說。

(二)大膽提問: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已經知道了很多關於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祕密,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可以大膽的提問,你們的問題越多,知道的祕密就越多。

2、幼兒質疑(老師根據幼兒的問題隨機做好直接回答或把問題反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3、教師結合圖片進行小結:爸爸和媽媽結婚後,覺得很孤單,他們想如果家裏有個小寶寶那該多好啊!於是爸爸把許多叫“精子”的小種子放在媽媽的肚子裏,精子在去媽媽肚子的途中遇到許多“卵子”,如果他們成爲好朋友,擁抱在一起就會變成小寶寶。媽媽肚子裏有一個器官叫子宮,小寶寶就住在裏面。子宮壁上有一層膜,那就是胎盤。胎盤上有一根臍帶,連着小寶寶的肚臍,幫助小寶寶吸收營養和排出身體裏的廢料。就這樣小寶寶一天天的長大了,當他大得在子宮裏呆不下時,小寶寶就出生了。

(三)創編歌曲:在媽媽肚子裏

1、“你們知道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多長時間嗎?這麼長的時間,小寶寶在媽媽肚裏幹什麼,讓我們用好聽的歌聲來告訴大家。”

(複習歌表演:在媽媽肚子裏)

2、“小寶寶除了會在媽媽肚子裏洗澡,睡覺外,還會幹些什麼?”(老師就幼兒回答的內容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和表情。)

3、幼兒分小組創編歌曲,教師巡迴指導。

4、請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表演他們編得歌曲。

5、小寶寶要在媽媽肚子裏呆十個月,又是踢又是跳的,媽媽累不累呀?媽媽這麼辛苦才生下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對媽媽?(激發幼兒愛媽媽情感) [中國]

附:歌曲《在媽媽肚子裏》

1=C 4/4

5 3 6 5 3 1 | 2 2 4 4 3 3 5 | 5 3 6 5 3 1 |

小 寶寶,小 寶寶,躲在 媽媽 肚子 裏,又 是哭,又 是笑,

小 寶寶,小 寶寶,躲在 媽媽 肚子 裏,洗 洗澡,睡 睡覺,

2 4 3 2 1 ||

頑皮 又可 愛。 聰明 又健 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