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9篇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9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故事理解小紙人想飛的願望,感受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故事ppt,小紙人(手工紙、卡紙、瓦楞紙各3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前半段,理解故事內容(幻燈、討論)

1、小紙人會不會飛?它一次又一次堅持不懈,最後成功了嗎?

2、它爲什麼想要飛?

3、你們有誰知道飛在天空中是怎樣的感覺?

4、看來小紙人單靠自己的力量是飛不起來的,你們願不願幫助他?

二、幫助小紙人試飛。

1、幼兒兩兩合作幫小紙人試飛。

2、交流喃

三、聽賞故事後半段,感受小紙人實現願望後的喜悅心情。

由於大家的幫助,小紙人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說什麼了?你們聽了高興嗎?

提升:是呀,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四、看PPT,討論如何幫助貧困兒童。

1、小紙人會飛之後,認識了許多朋友,也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它很快樂。可是昨天它給我寄來一封E-MAIL,說有些朋友需要幫助,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怎麼辦?

2、幼兒看PPT,對比自己的幸福生活,瞭解貧困山區的窮苦,激發幫助他們的願望。

3、討論如何幫助他們。

五、討論。

爲什麼他們這麼苦,還要堅持唸書?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紅、黃、藍三種顏色其中兩種配色後的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體驗配色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制大、小豬教具6個顏料礦泉水瓶紅黃藍三色瓶蓋、PPT、背景音樂活動建議:

1.故事導入

今天,森林裏要開音樂會,小豬一家都要去參加,看!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了。他們正在挑選漂亮的衣服呢!

2.說一說

分別出示紅、黃、藍三顏色,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三種顏色的物品。你還見過什麼東西是紅色的?(黃色、藍色)

3.變一變

(1)教師演示黃色和藍色配色後變成綠色。搖搖搖,變變變,變成什麼顏色了?

揭祕、小結:黃色和藍色碰到一起會變成綠色。

(2)幼兒自己實驗兩種顏色的配色。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並選擇兩種不一樣的顏色進行配色。

(3)根據幼兒的操作依次出示課件,引導幼兒感知掌握哪兩種顏色變出了哪一種新顏色。

(4)將變化後的顏色進行歸納分類。

豬哥哥喜歡穿綠色的衣服,誰的變成綠色了?來給豬哥哥穿上吧!(再給豬爸爸、豬媽媽分別穿上)

教師小結:

原來,兩種不一樣的顏色碰到一起能變出新的顏色來。4.自然結束

你們幫助了小豬一家,穿着漂亮的衣服去參加了音樂會,看!他們多開心呀!幫助別人,你們開心嗎?原來幫助別人可以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很快樂。爲了感謝大家小豬一家也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播放音樂活動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兒童感知並理解不同的材質在塑料瓶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讓兒童探索製作沙錘的方法,培養兒童探索的興趣。

3.學會分辨不同物質在塑料瓶裏發出的聲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通過製作沙錘讓兒童感知並理解不同的材質可以組合在一起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學難點是分辨出不同材質在瓶子裏的聲音。

活動準備

空礦泉水瓶每人兩個、綠豆3-4斤、沙子半桶、木質小積木若干、彩色小石頭若干、直徑30cm的塑料盆4個,大塑料籃子1個、眼罩、音樂《小雨沙沙》

活動過程

課前準備活動:擺放好各類材料,和小朋友們一起拍手唱兒歌《小雨沙沙》一.摸一摸,說一說

1.老師提問:小朋友們看看,今天老師帶了一些什麼來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呢?

(出示材料:籃子裝空的礦泉水瓶、盆子裝好綠豆、沙、彩色小石頭、小積木在桌子上依次擺成一排)

2.請小朋友自己摸一摸、捏一捏,搖一搖。

3.請小朋友說一說:看了什麼,摸了什麼,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4.老師小結:(一一出示材料)今天我們用來玩遊戲的材料有空的礦泉水瓶、綠豆、沙子、好看的小石頭、小積木.

二.做一做

(一)嘗試操作,探索沙錘的做法

1.告訴小朋友們一個祕密哦,這些東西放到礦泉水瓶裏就會發出音的呢,想一

想怎樣可以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呢?它們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引導小朋友們拿礦泉水瓶,擰開蓋子,裝不同的材料,裝好後擰好蓋子)

2.小朋友動手操作,製作沙錘(小朋友操作,老師指導,協助能力弱的小朋友)

3.玩一玩:把做好的沙錘拿起來玩一玩,搖一搖,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三.聽一聽,想一想

1.不同材料在礦泉水瓶裏發出不同的聲音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一個戴上眼罩,另一個搖沙錘(不同材質的沙錘),請小朋友聽一聽,辨一辨,聲音一樣嗎?

2.礦泉水瓶子裏裝入同樣材質不同數量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請小朋友兩人一組,一個戴上眼罩,另一個搖沙錘(相同材質的不同填充數量沙錘),請小朋友聽一聽,辨一辨,聲音一樣嗎?

3.老師小結

四.沙錘演奏:

1.演奏《小雨沙沙》

我們的沙錘做好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演奏吧(播放音樂,用沙錘演奏)

活動延伸:

引導兒童將不同材料混合,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活動總結

兒童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本次在科學活動以兒童實踐操作爲主,創設條件,讓兒童參與自主探究活動,體驗直觀的過程,在探索過程中引導兒童自主探索,自己動手創作,然後使用自己的作品進行演奏,賦予創作的作品實際的意義,讓兒童直觀的理解到通過創作可以做出來有用的東西。本次活動中加入音樂教育的元素,使二者有機融合在一起,創作中感受音樂的美。本次在活動主要通過實際的操作和老師的引導協助來解決活動中的重點,通過反覆的操作來解決難點問題。本次活動的附加意義在於通過擰開瓶蓋、將物品裝入瓶子這些動作來鍛鍊兒童手部小肌肉的發展,提升兒童手眼協調的能力,促進兒童大腦神經的發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一、設計說明: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爲了培養幼兒愛護優美環境、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行爲習慣,我設計《開花樹》這一教學活動,創設了一個使幼兒感受到“美”避免了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爲每個幼兒提供了參加集體活動的機會,並讓幼兒明白愛護花草樹木的道理,從而激勵幼兒熱愛班級、幼兒園的情感。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2.培養 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意識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大樹一棵,樹上開滿鮮花。注:鮮花是活動的,可以任意摘下或貼上,鮮花若干。

四、活動過程:

1.教師以快樂的口吻向幼兒介紹開滿鮮花的大樹引導幼兒體會到:開滿鮮花的大樹真美麗。(請幼兒告訴老師:開滿鮮花的大樹美麗嗎?漂亮嗎?)

2.教師用沉重的口吻向幼兒講述:“有一天,大樹前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這麼美麗的花就摘了一朵,”教師邊計邊從樹上摘下一朵花,“又有一天,一個小女孩來到大樹下,見到了樹上的花,也摘了一朵”教師又從樹上摘下一朵花。“這一天,大樹前來了一羣小朋友,一見樹上開滿了 鮮花都去摘,他們你一朵、我一朵不一會,樹上的花就補摘沒了”教師邊講這一朵一朵地把樹上的花摘下來。“花沒了,光禿禿的樹真難看。大樹傷心的哭了”教師把大樹的臉變成哭樣)

3.提問:啓發幼兒回答:大樹爲什麼哭了?(因爲花沒了);就象沒了衣服一樣。你們說摘花的行爲對嗎?你們家的周圍有什麼花?(幼兒自由回答);如果花園裏沒有鮮花我們的環境還美麗嗎?

4.小朋友,你們都說得真棒,現在我們一起來打扮大樹,讓它笑起來好嗎?(教師交待粘貼的方法,讓幼兒把鮮花貼到大樹上)

5.完成後,教師用歡快的口吻說:“花朵回來了,大樹變美麗了,你們看大樹笑得多開心。(教師又把大樹的臉變成笑臉)

6.教師引導幼兒明白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你們以後看見美麗的花不能怎樣)

7.你們說讓大樹來裝飾我們的教室呢?還是帶到室外裝飾幼兒園的花園。(根據大部分幼兒的意見辦)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歌曲,瞭解歌詞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躍的聲音模仿杜鵑的叫聲。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體驗喜愛杜鵑鳥(布穀鳥)的美好情感。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繪有簡單風景的圖片一幅。

2、可活動的小朋友、杜鵑鳥圖片。

活動過程:

1、在音樂伴奏下,教師邊演示圖片,邊講述:“春天來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聽到了‘咕咕’的叫聲,這是誰在叫呢?”

2、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

(1)教師繼續操作教具並講述歌詞內容,進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小朋友走在什麼地方,聽見杜鵑在唱歌?最後杜鵑怎麼了?

(2)教師:“你們也跟我來找找小杜鵑吧。”幼兒隨音樂學念第一段歌詞。

(3)幼兒輕輕地學唱第一段歌曲。

(4)在動作暗示下,教師提醒幼兒能唱準歌曲中的弱起節奏(雙手放在胸前)。

(5)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第二段歌詞內容。

(6)幼兒輕輕學唱第二段歌詞。

(7)教師提醒幼兒唱準跳音“咕咕”。

3、幼兒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

(1)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兒根據歌詞進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體驗喜愛杜鵑鳥的美好情感。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去‘草地’上尋找頑皮的杜鵑”。第一段邊走邊唱,第二段坐在“草地”(地板)上唱。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曲調優美、詞意簡練、音樂形象鮮明的奧地利童謠。時起時伏的旋律把杜鵑和孩童相互歡樂嬉戲玩耍的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給歌曲增添了幾分詼諧與風趣。“5 3”的音調模擬了杜鵑的歡叫聲呼應式地穿插在全曲之中,使音樂形象更爲逼真,富有意境。最後在杜鵑的歡叫聲中結束全曲,讓人們感受到杜鵑聲聲地在青山翠谷之中迴盪不息。

教學中,我首先讓孩子通過聆聽,聽出歌曲中,杜鵑的叫聲,孩子們都能聽出來,並跟着模仿唱,這就掌握了歌曲中“5 3 ”這個音,並在教學中加入“3 1”兩個聲部模擬“咕咕”聲,使演唱更富有意境美。找到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也是學習的重點,多數孩子能通過聆聽和識讀樂譜找到第一句中前後半句旋律相同,第二樂句與第三樂句旋律相同。歌曲的難點在每一句開始的幾個音的音準的把握上,尤其是第一樂句主和旋“1 3 5”三個音的音準,主要還通過跟琴聲反覆模唱掌握的,在完整唱好歌曲後,還給學生加入了情景劇表演環節,孩子們非常樂於參加表演,能把要唱的歌曲變成自己喜歡唱的歌曲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們喜歡上音樂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雙腳向前跳躍,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歡參與跳躍活動,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跳袋若干、筐一個、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熱身運動:今天袋鼠們要去參加森林運動會,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比賽?好,現在我就把你們全變成小袋鼠。爲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我們一起來熱身運動吧。音樂聲音大,你們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樂聲小時你們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點活動下肢的各個關節。)準備好了嗎?

2.幼兒練習跳躍。

  二、基本部分

1.導入: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本領,學好了纔可以去參加比賽。大家一定要好好學哦。"

2.教師用動作示範表現袋鼠跳。,幼兒探索嘗試跳跳跳。

你們知道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嗎?誒,是跳着走的。那你們學一學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麼跳的。

雙腳併攏,膝蓋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準備要跳的時候,要雙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時,前面的腳掌先碰到地面,動作要輕點。

3.讓幼兒練習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連續向前跳動作要求:每次準備要跳時要先站穩後再向前跳,不要着急,防止摔倒。

4.幼兒嘗試用跳袋練習袋鼠跳。

袋鼠寶寶們學得可真棒!我有禮物要獎勵給們,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這是什麼?可以怎麼玩呢?

雙手提着袋子的耳朵,一隻腳踩進來,另一隻腳再踩進來,然後拉緊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對其表現加以肯定並給予指導。

(2)提問:"剛纔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會站在跳袋裏雙腳向前行進跳了,可是還有些小朋友不大會跳,有的還差點摔倒。到底我們怎樣做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

小結:我們先將雙腳站在布袋中,再用雙手緊緊抓住袋口兩邊的把手,將布袋拉直,雙腳併攏,腿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這樣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那你們想不想再來試一試?

提醒幼兒在跳的過程中膝蓋要稍微彎曲,身體前傾但不能傾得太厲害,避免摔倒。

階段放鬆:針對腿部進行捶、拍等放鬆。

  三、宣佈遊戲規則

分4人一組進行競賽遊戲聽,這是什麼聲音?森林運動會要開始啦!你們跟着媽媽一起跳着去參加比賽吧。

  四、放鬆整理

1.教師小結,並帶領幼兒坐下,將跳袋收到筐中。

2.師幼一起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數的實際意義,能根據數字的要求補畫實物,使數字與實物數量相符。

2、能用添畫的方法解決“變成一樣多”的問題。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小動物過生日情景PPT,小刺蝟背果子幼兒操作卡人手一張。人手一隻紅色水彩筆。

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變成一樣多》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伸手指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關於數字的手指遊戲。首先,我們看看自己一隻手上有幾個手指?

老師一邊念兒歌,說到“伸出你的手指來”的時候,小朋友就伸出手上的手指,隨便伸幾個都可以。

師和孩子一起玩,當孩子都伸出手後,師挑選比自己伸的`多的孩子上來,請小朋友想一想,兩個人的手指要變得一樣多,老師該怎麼辦。(滲透用“添上”的方法解決“變成一樣多”的問題。)

2、複習數字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幼兒說說這個數字能代表什麼。(5只小鴨子、6張桌子……)

3、展示小兔、小狗、小貓過生日的PPT情景

(1)根據小動物身上的點數,確定小動物幾歲了。(複習點和數的對應)

(2)小動物過生日要插蠟燭,看看小動物自己準備的蠟燭對不對,不對怎麼辦?(添畫,使蠟燭數量和小動物年齡相符)。

難點解決:怎樣添畫,從一開始數,手指幫忙點。少了沒關係,繼續數下去,數一個,畫一個,一個一個添上去。

(3)小動物來祝賀。動物媽媽身上有數字,數字是幾就代表後面跟着幾個寶寶。幼兒觀察動物寶寶數量對不對,不對的,用添上的方式改過來。

(4)小動物給三個小壽星送禮物。小壽星幾歲,就送幾個禮物。幼兒觀察禮物數量對不對,不對的,用添上的方式改過來。

4、幼兒操作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師:有個小客人還沒來?是誰呢?(小刺蝟)。他們去準備果子了。刺蝟身上有數字幾,就是背上背了幾個果子。刺蝟媽媽背對了,刺蝟寶寶少背了,請小朋友幫幫忙,幫刺蝟寶寶把少背的果子添上5、活動結束。

師:我們送背好果子的小刺蝟去參加生日聚會吧。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瞭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爲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後的數學活動中多加遊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主題活動"我喜愛的成語"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區域活動中有一個兩兩結伴玩的遊戲,一個幼兒將一張成語故事圖片翻開,另一個幼兒在看懂圖意後做相應的動作。這個遊戲啓發了我,於是,我創作了歌曲《狐假虎威》,設計、組織了這個根據成語故事內容創編的音樂表演遊戲,旨在讓幼兒通過唱、說、做進一步理解成語的含義,提升音樂感受和表現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音樂表演遊戲"狐假虎威",用相應的語氣、語調和動作表現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2.與同伴相互配合,用動作和表情進行相應的交流。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已學會唱同名歌曲。

2.反映狐狸和老虎對話情景的圖片五張。狐狸、老虎圖片各一張,狐狸、老虎胸飾各一個。

3.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狐假虎威》

師:聽,這是什麼歌?

幼:《狐假虎威》。

師:我們一起來演唱。

(幼兒演唱一遍歌曲。)師:"狐假虎威"這個成語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個別幼兒簡要講述故事。)

二、回憶並學習狐狸和老虎的對話

1.回憶對話內容。

師:狐狸見到老虎的時候,對老虎說了些什麼?老虎又說了什麼?你們能記住嗎?誰來說一說?

師:你們記住了幾句,我來數一數,一、二、三……現在我來念一遍,請你們仔細聽,看你們能記住幾句。

(教師完整念一遍。)

2.用圖文配對的方法學習對話。

師:(出示五張圖片)我指着一張圖,你們能說出相應的狐狸和老虎的對話嗎?

(教師有順序地指圖,幼兒說出相應的對話內容。)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任意地指圖,你們能準確地說出相應的對話嗎?

(一幼兒指圖,全體幼兒念相應的對話。)

三、選擇角色。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狐狸和老虎

1.第一次練習對話。

師:(出示老虎、狐狸的圖片)請願意表演狐狸的小朋友坐在左邊,願意表演老虎的坐在右邊。

(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坐在相應的座位上。)師:現在狐狸和老虎進行對話。當狐狸說話的時候老虎要安靜地聽,當老虎說話的時候狐狸要安靜地聽。

("狐狸"和"老虎"表演對話。)

2.第二次練習對話。

師:狐狸說話時的聲音是怎麼樣的?老虎說話時的聲音又怎麼樣?下面我們用不同的聲音來表現狐狸和老虎,讓別人一聽就知道誰是狐狸,誰是老虎。

("狐狸"和"老虎"再次表演對話,注意用不同的聲音表現。)

3.第三次練習對話。

師:狐狸和老虎在說話的時候還可以加上表情和動作。狐狸和老虎分別會做什麼動作呢?誰來學一學?

(幼兒逐句創編動作,教師糾正並提升。)師:我們再來表演一次,注意把聲音、表情、動作都表演出來。讓別人一聽、一看就知道誰是狐狸,誰是老虎。

四、遊戲"狐假虎威"

1.師幼一起玩遊戲的前半部分。

師:現在我們來玩個"狐假虎威"的遊戲。你們要想好自己扮演誰。我們先一起唱歌,然後狐狸看見老虎,和老虎對話。記住要把對話說清楚,並用動作表現出來。(遊戲2~3遍。)

2.師幼完整遊戲。

師:狐狸與老虎對話的最後一句是"看它們怕我還是怕你!"這個"他們"是指誰呀?

師:接下來我們玩的遊戲中要增加小動物的角色。小動物們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起,非常奇怪。咦,狐狸和老虎怎麼在一起呢?於是它們悄悄地跟在狐狸和老虎的後面。狐狸和老虎發現了它們,一回頭,小動物們就怎麼樣了?

幼:嚇得不敢動。

師:你要當什麼小動物就來表演這個小動物的動作吧。我們一起聽音樂,仔細聽什麼時候小動物停下來了。("小動物"原地做造型。)師:下面我做老虎(戴上胸飾),找個小朋友當狐狸(戴上胸飾),其餘小朋友當小動物。音樂開始時小動物們跟着老虎和狐狸有節奏地走,並做自己的動作。當老虎和狐狸回頭時。小動物就要原地不動。如果被發現,就會被老虎抓住吃掉。

教學反思:

活動方案的教育價值在於促進幼兒音樂表演技能的提升。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據此,我仔細研究了活動方案的環節設計和教學方法、策略。例如,活動的第二環節是幼兒學習狐狸和老虎的對話,對話一共有五句,每句都是詩歌體裁,語言簡練而概括,幼兒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爲此,我運用了引導幼兒聯想回顧、有意傾聽、圖文匹配的方法,使幼兒主動積極地理解和記憶對話內容。活動的第三環節是選擇角色,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狐狸和老虎。我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回憶比較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點和性格,自主地運用不同速度、力度、音色的聲音藝術性地表現出狐狸、老虎的角色形象。總之,幼兒音樂表演技能的提升,是以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爲基礎的。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鼓勵幼兒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述對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2.體驗、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不以大欺小。

活動準備:

PPT、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瞭解擁抱,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1.師:"老師想和小朋友們擁抱一下,誰願意?誰知道擁抱是什麼意思?

2、解釋擁抱3、師小結: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好朋友。讓我們聽着音樂和好朋友抱一抱。

4.提問:你和誰擁抱的?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裏有什麼感覺?"師:"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大熊也來了,大熊在擁抱節裏過的怎樣呢?讓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大熊的擁抱節

  二、欣賞PPT《大熊的擁抱節》。

1.傾聽故事內容,瞭解大熊爲什麼傷心。

師:"故事裏大熊遇到了誰?他們擁抱了嗎?爲什麼?他們是怎麼說的?"

2.複述故事第一段,引導幼兒理解、表達故事中小動物的動作、語言。

  三、引導幼兒講述故事第二段,並嘗試說出大熊的想法。

1.傾聽故事第二段(悲傷背景音樂)師:"大熊爲什麼難過呢?難過的時候他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先和旁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師:"如果是你做錯了事,你心裏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呢?"2.師:"做了錯事,除了道歉,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事情讓別人喜歡你呢?"(老師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四、引導幼兒複述第三段故事內容。

師:"大熊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道歉了以後小動物會怎麼做呢?聽一聽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樣不一樣?"師:"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纔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那是爲什麼呢?"師:"你有沒有和朋友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呢?是怎麼互相原諒的?朋友原諒你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五、跟老師一起完整複述故事。

師:"這是一個讓人聽了很感動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六、在《快樂擁抱節》的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師:"你們喜歡大熊嗎?爲什麼?如果你是大熊你覺得以後怎麼做會讓更多的小動物成爲你的好朋友?"師:"相信有了你們的建議,大熊一定會有更多的好朋友,那你們願意成爲大熊的好朋友嗎?讓我們也來給大熊一個擁抱吧!"附故事:

大熊的擁抱節第一段:

今天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朋友。一大早,大熊就出門了,他遠遠的看見小山羊慢悠悠地走過來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山羊,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山羊轉身就走,"哼,纔不理你呢!你老是揪我的鬍鬚。"大熊往前走,他看見小兔一蹦一跳地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兔,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兔子轉身就走,"哼,纔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蘿蔔全都拔光了。"大熊繼續往前走,他看見紅狐狸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紅狐狸,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紅狐狸轉身就走,"哼,纔不理你呢!你仗着力氣大,老是欺負小動物。"第二段:

大熊繼續往前走,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樹邊,眼淚一滴又一滴地落在泥土裏。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牀上,這時候大熊心裏好難過。

第三段:

聽,咚咚,是誰在敲門呀?大熊打開們一看,他驚呆了,小動物們全來了,他們在門外排着長長的隊伍,微笑着看着大熊,一個接着一個跟大熊擁抱,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纔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大熊真的感動了,他在心裏對自己說,"我以後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大熊,讓小動物都喜歡我。"月光的銀光輕輕地灑在森林城,灑在擁抱着的小動物們身上,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擁抱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