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8篇

本文已影響 2.92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錦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廣告”創編內容並能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2.培養幼兒耐心專注地傾聽同伴談話的好習慣,能理解別人談話的主要意圖。

(二)情感目標

通過談論和創編廣告詞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錄音機及錄好廣告詞的磁帶,報紙。

(二)知識經驗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注意收看、收聽廣告。

三、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請幼兒傾聽錄音裏放出的廣告詞,再出示報紙上的廣告,念一段廣告詞給幼兒聽。提問幼兒:“剛纔錄音機裏放的、報紙上刊登的是什麼?”(幼兒回答)教師提出話題:“你們知道哪些廣告?廣告上是怎麼說的?”

2.幼兒分成幾組圍繞“廣告”話題自由交談。請幼兒將自己知道的廣告說給同伴聽。要求說清楚這是什麼廣告,廣告詞是怎樣說的。教師輪流參與各小組的談話。

3.鼓勵幼兒將自己交談的內容大膽地講給全班小朋友聽。教師及時將好的語句反饋給全班幼兒,讓幼兒學習用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幫助幼兒借鑑已有的廣告內容和形式,創編廣告詞。

引導幼兒根據出示的玩具汽車及橡皮泥的樣子、用處來編廣告詞,鼓勵幼兒編出與衆不同的廣告詞。表揚說話聲音響亮、表演出色的幼兒。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廣告的作用。

藝術:通過美術活動讓幼兒根據某種事物創作廣告畫。

五、生活中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事物,形成愛觀察的好習慣,並學習描述某種事物。

、環境中滲透

在活動室內張貼廣告版的報紙及報刊,引導幼兒細心地觀察。

七、家庭中滲透

與家長聯繫,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注意收看、收聽廣告。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合理想象,創造性地續編故事。

2、大膽參與表演故事,體驗自編自導合作表演的樂趣。

3、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產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利用玩具圍合小溪情境。

2、故事ppt《美麗的小溪》。

3、提供各色彩紙、筆。表演用的塑料袋、包裝盒、方便麪盒;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師:森林裏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裏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着綠綠的青草,開着美麗的鮮花,在美麗的小溪邊,來了誰?發生了什麼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欣賞故事ppt)

提問:

(1)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故事中有誰?

(2)野鴨、灰兔、黑貓和小朋友們看見這麼美麗的小溪,他們做了什麼?

(3)他們玩過之後,小溪變得怎麼樣了?爲什麼?

二、續編故事。

師:小朋友們看到小溪變髒了,心裏怎樣?他們會說些什麼?會怎樣做?

幼兒互相討論,自由續編故事。

三、表演故事。

1、製作人物標誌,準備表演。

自由分組,協商分配角色,並利用彩紙製作胸飾。

2、分組,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故事:美麗的小溪

森林裏有一條晶亮的小溪,小溪裏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小溪兩旁長着綠綠的青草,開着美麗的鮮花。

一隻野鴨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真美啊!”於是,他在小溪邊搭了一間草房,住了下來。

一隻灰兔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的水真清啊!”於是,他在小溪邊挖了個洞,住了下來。

一隻黑貓走過來說;“啊,這小溪的水真清啊!”於是,他在小溪邊挖了個洞,住了下來。

小朋友們聽說野鴨、灰兔、黑貓搬了新家,都趕來看望,他們都稱讚野鴨、灰兔、黑貓有眼光,找了一個這麼美麗的好地方。小朋友們在小溪裏游泳、捉魚、打水戰,一直玩到太陽下山才離去。

過了不久,朋友們又來到小溪邊。美麗的小溪不見了,溪水變黑了,變臭了,水面上還漂浮着許多白色的塑料袋和紅紅綠綠的包裝盒。原來,野鴨吃完了方便麪,就把塑料袋扔進了小溪;黑貓吃完了烤魚,就把魚刺扔進了小溪;灰兔呢,把自己吃剩下的剩草剩菜都倒進了小溪。

小朋友都叫起來:“溪水好臭啊!”野鴨也叫起來:“天啊,這是誰幹的?

【活動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節語言故事的公開課。這則童話故事,意境優美,主要以小動物搬家前後小溪的變化爲主軸,共同感受美麗的小溪與受污染小溪的不同,讓幼兒在情感上得以體驗,用自己現實的經驗來解決問題,猶如現實中的翻版,孩子們易於接受。其次,故事中所表現的主題內容——環保,也是全世界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次活動讓孩子通過對故事的理解遷移經驗,讓幼兒從內心出發,懂得環境保護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點點滴滴逐步積累,進一步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

我所教的年級是幼兒園大班,有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由於我園地處農村,提供語言表達的平臺相對較少,所以幼兒說連貫的句子、完整句子的能力還是很差。《美麗的小溪》這則故事,讓幼兒在能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這個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教學方法,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經驗,並利用其進行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給幼兒創造了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

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上,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它直觀、形象地展示了授課內容,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教學媒體直接爲課堂服務。

在每個環節中,無論是提問,還是與幼兒的交流中,我始終與幼兒處在同一平行線上,善於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回答,而且每一次的提問都出自於雙方自然的對話,使整節課少了點教師機械授教,多了點輕鬆與自然。

在設計提問中,我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能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述自己內心的感受。

對於孩子我們可以初步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並告誡他們一些事理,所以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讓孩子們知道破壞環境的行爲是不對的,知道愛護環境要從小事做起,做錯事情要及時改正。

小百科:這是一種在山澗、林中涓涓細流的水,它是生命力頑強的水。它能穿過碎石、草叢,隱沒在叢林、山澗,行走在無人能到達,連鳥都飛不到的地方。大都是山上的泉眼衍生的。小溪最後可以一直流淌進入海洋、湖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理解故事中人物所表達的情感。

2、結合幼兒自身體驗,表達對“愛”的理解。

3、感受“愛”與“被愛”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PPT《我想要愛》。公益廣告片段。

2、情感路線圖一張。

3、卡紙“愛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播放公益廣告,引出主題—“愛”。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看過廣告?看過哪些廣告呢?”

師:“今天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廣告,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完廣告後提問)“剛纔在廣告中你聽到了一句什麼話?”(引出主題“愛”)

師:“有隻小熊他也想要得到愛,它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播放PPT,閱讀故事《我想要愛》。

(1) 閱讀故事P1—P3

師:“故事中小熊怎麼了?”“看到山羊媽媽溫柔地舔着她的小寶寶,他的心裏怎麼樣?”(引出“大洞”,出示情感路線圖。)

(2) 閱讀故事P4—P7

師:“小熊找到了誰給它的愛?” (補充情感路線圖)“土撥鼠是怎樣愛小熊的呢?”“小熊和土撥鼠有沒有永遠在一起?”

(3) 閱讀故事P8—P10

師:“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繼續欣賞故事。

師:“小熊遇見了誰?”“他們之間發生什麼事了?”引出小熊對小兔子的愛。(補充情感路線圖)

師:“小熊和小兔子有沒有永遠在一起?”

(4) 閱讀故事P11—P12

師:“我們再往下看,小熊怎麼了?”繼續欣賞故事。

師:“小兔子走了以後,小熊心裏怎麼樣?” (心裏破了一個大大地“洞”,補充情感路線圖)

(5) 閱讀故事P13—P15

師:“小熊又一次出發了,這次會發生什麼事呢?”欣賞故事,幼兒討論並回答。(補充情感路線圖,“大洞”被填滿了。)

師:“你們覺得,他找到‘愛’了嗎?”

3、小結,分析情感路線圖。

看圖總結:小熊先得到了老奶奶的愛,然後他把愛傳遞給了小兔子,再傳給了其他的小動物們,最後他得到了所有小動物們的愛。他心裏的大洞被“愛”填滿了。(用“愛心”填滿圖片上的“大洞”)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的旋律和AB結構,並能創造性的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做爆米花的過程和爆米花的造型。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得情趣。

3、愉快地、積極地參與活動,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能創造性的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做爆米花的過程和爆米花的造型。

2、教學難點: 區分音樂AB結構。

三、活動準備。

音樂、微波爐、玉米粒、盆子。

四、活動過程。

(一)簡短談話,激發興趣。

1、出示玉米粒,把玉米粒放進微波爐,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引導孩子認真聽聽微波爐裏的聲音變化。

3、請幼兒品嚐爆米花。

(二)感受音樂,引發聯想。

1、欣賞音樂。

師幼共同欣賞音樂,教師根據音樂段落出示爆米花製作的過程圖片,讓幼兒充分體驗音樂A-B式的結構。

2、引發聯想。

師:聽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麼?

師:你知道玉米粒是怎樣爆成爆米花的了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法)

師:玉米粒在沒爆之前是怎樣的?那是怎樣慢慢變成爆米花的?你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幼兒自由表現)

(三)傾聽音樂,自由表現。

1、自由表現。

教師播放A段音樂請幼兒表現玉米粒變爆米花的過程。

2、討論創編。

師:玉米粒在微波爐裏是怎樣轉?

師:爆米花爆開時還可以怎樣表現?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試試看。

教師播放B段音樂請表現幼兒爆米花轉動過程過程和爆開的樣子。

(四)完整表演。

幼兒跟隨音樂完整地表現爆米花的全過程。

(五)結束活動。

把爆米花帶回去和同伴一起分享。

五、教學反思。

我組織的是大班音樂活動《爆米花》,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首先,新《綱要》中提出:“讓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本活動正是貫徹了綱要的這一精神,讓孩子在音樂中盡情地創作和表現,體驗其中的樂趣。

其次,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也做了精心的安排。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我首先讓孩子通過視覺、嗅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去感知玉米粒和爆米花的多種形態,爲後面的創編活動作鋪墊。然後用圖譜配合音樂幫助孩子熟悉音樂旋律和結構,再設計學做爆米花的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爆米花的過程和造型。最後讓幼兒隨音樂大膽表現,自由創編。

第三,活動中,我注意積極引導鼓勵幼兒與衆不同的表現方式,讓孩子隨音樂創造性地自由表現,而不是把孩子變成機械式的技能訓練,讓他們充分的體驗到了創造表現的樂趣。

雖然我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但是有不足之處,比如:對孩子的能力和各方面的情況都瞭解不夠,有些孩子雖然能夠根據音樂的變化而變化動作,但有些孩子還是要經過提醒,說明還是有小部分的孩子不太熟悉音樂結構,需要在今後教學工作中加強音樂欣賞以及創編動作方面的教學。

在我上完這節課的時候,專家指出幼兒在看微波爐爆爆米花的過程時用時過長,而且微波爐裏的光線太黑,應該把燈都關了,讓孩子更仔細地觀察,效果會更好。專家還指出我在教學過程中對孩子放手不夠,經常要求孩子們做完動作後就坐回小椅子,怕孩子會亂。我在活動過程中確實存在這些問題,怕放手,特別是在進行啓發式的提問或對孩子評價時怕孩子太亂,會聽不清楚我說的話,不按要求去做。在今後的活動中我還要不斷總結提高,學會如何大膽放手讓孩子自主的學習,做到收放自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燒火的活動中瞭解水的特性,培養對自然物的興趣。

2.瞭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水的特性。

2.難點: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各種玩水的容器。

2.環境創設:來園或自由活動時讓幼兒自由玩水。

  四、設計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種物理知識,幼兒掌握物理知識依靠的是作用於事物的動作。因此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帶着問題邊玩邊思考,提高幼兒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動的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礎,但概念的形成還需經過概括和提煉。採用實驗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形成概念。

讓幼兒瞭解水的用途既是爲了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又是爲了幫助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動設計讓幼兒從周圍的實際生活開始,逐步過渡到通過語言交談來了解。經過這樣一個由近及遠的過程,幼兒可能獲得許多關於水的直接和問題知識,同時也可激發幼兒探求知識的主性積極性。

幼兒對水的認識不會停止,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會不斷深入,延伸活動正是在啓蒙的基礎上進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尤期是爲能力

強的幼兒提供繼續探索的方向。

  五、活動流程

自由探索—實驗歸納—觀察討論—講述交流—探索思考

1.通過自由玩水活動感受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1)自由玩水:爲幼兒提供各種玩水的容器和會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彈子、鵝卵石等。讓幼兒在來園或自由活動時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後讓幼兒帶着問題再玩水。(一直往瓶子裏灌水會怎麼樣?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東西能看見嗎?爲什麼?)

2.通過小實驗歸納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賽:兩個幼兒各自往漏的杯子裏灌水,然後討論灌進去的水到哪裏去了?還從哪裏看到水是流動的?

(2)抓水比賽:讓幼兒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裏灌水,然後討論用這種方法行不行,爲什麼?如果要使瓶子裏灌滿水應該怎麼辦?

(3)在不透明的兩個杯子裏一個灌水一個灌豆漿,然後往兩個杯子裏放彈子,請幼兒思考能不能數出每個杯子裏放了幾顆彈子,爲什麼?

3.通過觀察和討論瞭解水的各種用途。

(1)在幼兒羅裏找有水的地方。討論水的用途。如廁所裏有水,廚房裏有水,茶桶裏有水……。

(2)讓幼兒回家與父母討論,還有什麼地方也需要水,爲什麼?

4.通過講述活動讓幼兒交流自己獲得的有關水的用途的知識。

(1)讓幼兒介紹水的用途。

(2)談談爲什麼要節約用水?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談談怎樣節約用水?

5.通過延伸活動讓幼兒繼續探索關於水的其他知識。

(1)讓幼兒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並觀察其變化。

(2)讓幼兒回家觀察水壺裏的水沸滕時會出現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蛋殼拼貼在花瓶上。

2.引導幼兒學習不同的手工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細心操作的習慣,保持作品整潔。

準備:

1.花瓶實物2~3個。

2.操作卡片《花瓶》、壓平後,蛋衣連在一起的蛋殼、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漿糊、幹抹布等。

過程:

1.導人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來做設計師,每人設計一個花瓶並用蛋殼來製作設計好的花瓶。

2.引導幼兒觀察實物花瓶的特徵。

教師出示實物花瓶:這幾種花瓶的式樣各有什麼特點?幼兒議論、回答後,教師:花瓶樣式很多,有頸子長、肚子大的,有上下粗、中間細的,有瓶口大、頸子細、肚子略大的。

3.引導幼兒學習蛋殼花瓶的製作方法。

教師示範並講解:先在圖畫紙上設計一個花瓶式樣,畫出輪廓線,再用漿糊把蛋殼滿滿地貼在輪廓內,也可稍微超出輪廓線。然後用顏料塗在蛋殼上,讓顏色滲入裂紋中,再用幹抹布輕輕抹去多餘顏料。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圖畫紙剪去一個同樣大小的花瓶輪廓後(注意保持輪廓線的平滑),貼在有蛋殼的圖畫紙上,使兩隻花瓶輪廓重合,再在花瓶上面添畫上花,一隻插滿鮮花的花瓶就做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來做花瓶,要先設計好花瓶式樣,再貼蛋殼,最後添畫。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蛋殼要貼滿,花瓶輪廓線要剪平滑,圖畫紙相貼時注意花瓶的位置。

5.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找出誰設計的花瓶式樣最新穎,誰製作的花瓶最精美。

延伸:

將生雞蛋的蛋清倒出來,可用蛋殼做不倒翁、花籃、茶杯等。半個雞蛋殼可做小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鞏固對10以內數的分類、數數、序數和6以內加法等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2、 學習看價錢、計算價錢,提高計算能力及初步的理財能力。

3、 在遊戲活動中激發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80張,記錄筆,紙,夾子活動過程:

一、遊戲《開商店》----瞭解不同商店的類型,發展思維的敏捷性。

1、交代遊戲規則:老師在前面擺了5張椅子,要開商店了,王老師想開水果店,請5位幼兒上來說說店裏賣的是什麼?

2、點心店、樂器店(你知道還有哪些樂器呢?)、傢俱店、調味品店3、過渡: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來開商店呢?假如真要開這麼多店,那麼店裏面的商品該去哪裏進貨呢?(批發市場)二、遊戲《找商品》----目測數數,瞭解序數,積累10以內數的經驗。

1、提問:批發市場裏的商品可真多啊,快數數這裏一共有幾樣商品,看誰有好辦法最先數出來。你是怎麼數的?

2、提問:快看看有哪些商品啊?請你找一找,擺在第一排的第六個是什麼商品?你再看看手套在第幾排的第幾個?

3、請幼兒來說一說。

4、提問:請你找一找最後一排的倒數第三個是什麼商品?倒數要從哪裏開始數了?

三、遊戲《選商品》----嘗試用分類方法,自編6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1、交代遊戲規則:批發市場裏這麼多商品,小朋友都搞清楚了,那麼開商店的話現在就該進貨了,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再選商品的時候,先要想清楚你要開什麼店,選什麼商品?選的時候小朋友一次可選兩件商品,但兩件商品的價錢總數合起來只能是6元或是6元以內,不能超過6元哦。商品的右下角標有價錢,可要想清楚哦。

2、教師示範:那現在王老師先來進貨,恩,我要開文具用品店,小朋友想想,我該進什麼貨呢?只能拿兩件商品哦,看看這個幾元?這個呢?加起來有沒有超過6元,如果算不出來可以記錄 2+4=6。

3、現在請你想想你要開什麼店,選什麼商品,每個商品的邊上都有價錢,記住:你只能買6元錢以內或6元的東西,不能超過6元。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筆和紙,如果你在計算的時侯需要他們的話,就記錄下來。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集中提問:你開的是什麼店,選了哪些商品?選的對嗎?他的價錢對不對。幫助幼兒進行覈算。

6、一起去營業員阿姨那兒結算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動手能力強,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但往往在如何整齊合理地擺放物品上能力較弱。爲此我設計了本節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在做中學”,引導幼兒發現空隙,填補空隙,學習如何合理利用空間。同時能在生活中學會整齊擺放物品,養成良好的習慣,也爲入小學做好一定的準備。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發現空隙。

2.通過演示文稿,遷移生活經驗,學習合理物品。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記錄表,記錄筆,幼兒實驗材料每組一份(大石頭,小石頭,沙子若干),篩子,透明實驗杯,原木玩具一套。

教師材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熟悉實驗材料,瞭解材料特性。(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材考、幼兒自由討論材料的特點)

教師:“今天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實驗。小朋友看看我們的桌上有什麼?”

幼兒:沙子、石頭……

教師:“仔細看看這三樣材料,它們有什麼不同?”

幼兒通過觀察、觸摸,自由討論自己的發現。(大小、輕重)

2.引導幼兒操作實驗,並及時做好記錄。教師:“你們真能幹!發現材料間有這麼多的不同。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就是把這三樣東西(大石頭、小石頭。沙子)都裝到一個大瓶子裏(出示大空瓶)。但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東西要一樣一樣地放;大石頭很重,要輕輕地放。當東西到瓶口時就蓋好蓋子,停止實驗。我們還要把實驗的過程畫出來(出示實驗記錄表)。如果全部材料都裝進瓶子裏去了,說明實驗成功,就打勾;如果你沒把所有的材料都裝進瓶子裏去,說明實驗失敗,就打叉。每組小朋友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實驗。”

二、基本部分(觀察實驗結果,發現問題)

1.幼兒分組第一次試驗。

2.各小組討論成敗原因。活動結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的小組成功,有的小組失敗;一種是全體失敗。

(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教師:“你們是按照什麼順序擺放的?結果怎麼樣?”

“東西一樣多,爲什麼有的小組可以全部放進去,有的小組還有東西留在外面呢?小朋友們想一想是什麼原因?”(幼兒自由討論)

(實驗全部失敗)

教師:“好,我們一起來找找原因吧!看起來,我們的瓶子都已經裝滿了,似乎裝不下東西了,但小朋友們看一看,瓶子裏有沒有空着的地方?在哪裏?用手指一下。”

“這些空着的地方就是空隙。這些空隙裏還可以放東西。原來是我們浪費了很多空隙,所以東西才裝不進去。這三種材料中哪種材料中間有空隙

?(幼兒多數會回答大石頭,那麼小石頭和沙子能鑽到它的空隙裏嗎?”

3.利用操作材料將物品分離。

教師:“到底按照什麼順序放才能把這些材料全部裝進去呢?我們再來試一試。可是這些材料都混在一起了,請小朋友想想辦法,用桌上的工具把這些混在一起的材料分離開。(幼兒根據教師的材料自由想辦法分離。)

4.經驗,再次實驗。

教師:(對用篩子分離的方法給予)

“到底按照什麼順序才能把這些材料都裝進瓶子裏呢?我們再來試一次。”

5.試驗成功,幼兒分享成功的喜悅,引導幼兒觀察瓶內是否還有空隙。

教師:“你們是按照什麼順序放東西的?結果怎麼樣?”

“小朋友們看一看,現在我們的瓶子裏還有沒有空隙了?”

(幼兒回答“有”或“沒有”)

教師講解:“其實瓶子裏還有空隙。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空隙較大,我們很容易看清。沙子與沙子之間也有空隙,只是空隙很小,我們不容易看到。我們來試一試。我這有一瓶水,看看這瓶水能不能找到沙子之間的空隙,並把空隙填滿?”

教師:“水倒進去了嗎?(倒進去了)原來沙子與沙子中間真的有空隙。這些水能鑽進沙子與沙子之間的空隙裏,把空隙填滿。”

6.觀看演示文稿,遷移生活經驗。

教師:“今天小朋友很能幹,發現了瓶子裏的空隙,並想辦法來補充空隙。這就節省了空間,合理安排了空間。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我們一大屏幕!”

播放演示文稿:

教師:“這是我們幼兒園的建構角。平時小朋友們把玩具擺得滿地都是,佔了很多空間。”

幼兒通過畫面比較,發現合理地利用空間能給生活帶來方便。

教師:“每次遊戲結束後,小朋友們自覺地把小玩具裝進箱子、抽屜裏,大的玩具整齊地擺在角落。這樣建構角看起來就很寬敞了——這就是合理利用空間。”

教師:“這是小學生哥哥的書包。裏面有書本、油畫棒和小算盤,還有純淨水。書包都裝不下了!後來哥哥想了一個辦法:把書本整齊地擺放在書包裏,把純淨水放在書包左邊的口袋裏,小算盤放在右邊的口袋裏,這樣就很好地利用了空間,既把所有的東西都裝下了,書包又顯得很整齊。哥哥可真棒!”

教師:“看,這是小班的小凳子。雖然這些凳子擺得很整齊,但還是佔了很大的空間。你們有辦法來節省空間嗎?”

幼兒根據經驗聯想到將凳子由下至上依次疊加起來擺放。

用所學經驗解決問題。如班級塑料凳,班級玩具盆應怎樣合理擺放。

7.幼兒自由討論生活中合理安排空間的例子。

師:這樣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的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合理安排空間的?(幼兒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討論)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看來合理地安排空間真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幫我做一件事情。到底是什麼事情呢?小朋友跟我來。(帶領幼兒來到原木玩具處)

2.小朋友們看,這麼多的玩具昨天還好好地呆在玩具架裏呢,今天怎麼裝不進去了呢?小朋友們幫忙把它們好吧!(引導幼兒發現空隙,想出解決的方法:先放大玩具,後放小玩具,個別玩具進行拼擺後放回玩具架。)

3.教師幼兒的成果,並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學會整齊地擺放物品,養成良好的習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