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總9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語言活動:《鼓》(兒歌)

活動目標:

1、瞭解鼓的外形特徵及功能。

2、喜歡兒歌,學習發好"肚、繃、空、痛"等字的音。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鼓

活動過程:

一、認識鼓的外形特徵,敲鼓感受鼓得特殊音色。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玩具,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鼓)我們一起來看看鼓面是什麼形狀的呀?鼓的下面又是什麼形狀啊?這個鼓是什麼顏色?你們聽國鼓的聲音嗎?那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鼓敲出來的聲音是怎樣的。

二、指導幼兒按"X X |X X X"節奏敲鼓。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看看?那你必須先學會一個節奏,不然你等等敲的不好聽鼓寶寶會生氣的。(學習節奏)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

三、教師示範朗讀兒歌。

1、師:小鼓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先聽一聽。

2、學習朗誦兒歌,注意發好"肚、繃、空、痛"等字的音。

3、請幼兒隨兒歌的節奏,邊念邊舉起手和教師一起敲節奏。

四、活動延伸。

遊戲:一個幼兒上來敲節奏,其餘幼兒念兒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打針情景。

繪本《我好害怕》。

事先讓幼兒和家長討論並記錄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活動目標

能夠想辦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嘗試戰勝害怕。

知道害怕的感覺人人都會有,願意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恐懼。

活動過程

一、繪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麼了?小小的圓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來,雙手握得緊緊的。到底怎麼了?(不高興、生氣、害怕)

發生什麼事情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原來是遇見了一隻兇惡的大狼狗,還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經驗遷移,說出自己的害怕。

1、根據記錄圖,討論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時候嗎?(有)

昨天寶寶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已經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請你輕輕地從小椅子下面取出圖片,和身邊的朋友說一說。(老師巡迴傾聽)

2、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麼?(大灰狼)

爲什麼會害怕?(因爲大灰狼會咬我們)

害怕的時候你心裏是什麼感覺?(不舒服)

我們來做做害怕時的樣子。

原來害怕時我們會全身發抖、縮成一團;還會閉上眼睛、捂住耳朵等,真不不舒服。

3、經驗歸類梳理。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厲害的動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總:原來你們都害怕蛇、老虎、大灰狼這些厲害的動物。(教師邊說邊出示展板)你害怕的是什麼?(刀)

爲什麼?(因爲它會把人割傷的)

總:原來還有一些小朋友害怕刀、刺、電等這類東西。(老師邊說邊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們爲什麼害怕這些東西?

(因爲插頭有電要電死人的;剪刀碰到別人也會受傷的)

你害怕的是什麼?(打雷)

爲什麼?(很響,很嚇人)

還有誰也害怕這種很響的聲音?(我怕氣球爆炸、風聲)

總:原來那些很響、很恐怖的聲音也會讓我們感到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我們來看看他害怕什麼?(打針)

爲什麼?(打針很疼)

哦,有很多小朋友因爲怕疼,害怕打針。(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第一幼兒教育兒童網

小結:原來每個人都會害怕,害怕是種冷冷的、緊緊的、不舒服的感覺。害怕的時候我們會哭、會躲起來。你喜歡這種感覺嗎?(不喜歡)

三、討論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結合展板,討論解決的辦法。

怎麼樣才能讓我們不害怕呢?

遇到這些兇猛的動物時,我們可以怎麼做?(逃跑、躲起來、找媽媽……)

總:有了這些好辦法,我們就不怕這些兇猛的動物了。(將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臉)

電、刀這些東西,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會受傷,那該怎麼做?(小心使用、不玩電和火、請爸爸媽媽幫忙)

總:你們真會動腦筋,這樣這些東西我們也不怕了。(翻轉笑臉)

聽到可怕的聲音怎麼辦?(捂耳朵、放音樂、讓媽媽抱)

總:原來我們也可以想辦法分散注意,戰勝這些可怕的聲音。(翻轉笑臉)

2、情景表演,積極面對害怕。

打針你們怕嗎?

打針可以治療疾病;打預防針可以讓我們身體變得棒棒的,能不能因爲害怕就不打針呢?怎麼做才能讓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針的時候不看,躲在媽媽懷裏……)(找一個勇敢的孩子來說一說:你爲什麼不害怕,是怎麼做的? )

我們一起來學學打預防針的樣子:袖子捲一捲、手臂彎一彎、腦袋歪一歪,告訴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們真勇敢!翻轉表情)讓幼兒大聲地說出來:打針我不怕!

小結:原來有些害怕的事情,我們可以躲起來,說出來告訴別人,或者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這樣害怕就會變少。但有的害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也就不怕了,就像打針一樣。

2、生活應用,克服害怕

今天來了這麼多不認識的客人老師,剛纔進來的時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聲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呢,有點害怕吧?那現在,你還害怕嗎?那讓我們大聲地去跟客人老師打打招呼,去抱抱她們,好嗎?

能與同伴及教師討論分享自己的害怕體驗,知道“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情緒”。

2.樂於積極尋找調控自己害怕情緒的多種方法。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害怕的時候以及害怕時應該怎麼做。

2.知道害怕有時也會保護自己,瞭解緩解害怕情緒的方法。

3.初步積累情緒表達與調控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測量物體的長短,並會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2.初步感知同樣的距離,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得的數據也不同,訓練思維的相對性。

  二、活動準備:

1.每兩人一張桌子。

2.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鉛筆、積木、布條、紙條等)。

3.記錄表、筆。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引出主題

導入語:我們幼兒園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現在請小朋友幫一個忙,測一下我們桌子長的邊到底有多長。可是我們沒有尺,你們說怎麼辦呢?

2.學習正確自然測量的.方法 過渡語:對,我們可以用好多材料來進行測量,在你們的椅子底下有一支鉛筆,現在就請你用這隻鉛筆先來測一測自己桌子的長邊,記住自己測到的數字?

(1)集體測量,並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師:誰來說說你用鉛筆測到了幾段?是怎麼測量的?(個別幼兒邊講解邊示範)

(2)教師總結

師:我們測量時,使用的工具頭要和起點對齊,然後測下一段時工具的頭和上次的尾要緊接住,就是首尾相接,這樣能測得比較準確些。

過渡語:剛纔我們用鉛筆測量了桌子的長度。老師又爲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其它的測量工具,而且還準備了每人一張記錄單,請小朋友把每種工具測到的結果用筆記錄下來。

3.運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出示記錄表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錄單?記錄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訴我們什麼,後面的格子又記錄什麼呢?(幼兒講述:一個是畫選用的工具、一個是記錄數據)

(2)提出測量要求 師:現在請你們到桌子上選擇相應的工具對桌子進行測量,測量時注意要首尾相接,把測到的數字記錄在後面的格子裏。如果時間不夠可以選擇其中的兩種工具進行測量記錄。

(3)幼兒進行測量

(4)討論交流測量結果

師:誰來分享你的測量結果?

師:我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張桌子,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你能發現其中的什麼祕密?

小結:測量同一樣物體時,測量工具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少,測量工具越短,測量的次數就越多。

4.活動延伸:猜測驗證。

師:想想看,現在老師用筷子和膠棒測量鋼琴,誰測的次數多?誰測的次數少?說說你的理由?

師:那我們一起去測量一下,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樹與人們的關係,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願意講述樹的好處,發展想象及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初步的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樹木及小鳥、小貓小狗、小朋友、房子等圖片,佈置成美麗的樹林。

2.與散文詩內容一致的電腦課件1-8,連續的配樂朗誦錄音若干段。

3.樹杆、樹冠,膠水、大副鉛畫紙每桌一份。各種可供選擇的人與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4.優美的音樂2段。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參觀。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樹林玩好嗎?

2.幼兒隨優美的音樂自由創編動作進樹林。

(二)探索樹林的祕密。

1.師:美麗的樹林到了,小朋友看到樹林裏都有些什麼?他們在幹什麼?

2.討論:爲什麼人們喜歡在樹林裏玩?

(三)欣賞、理解散文詩。

1.老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師:樹林可真美,人們都喜歡在這裏盡情的玩耍,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樹朋友》的散文詩。(老師邊連續播放課件)2.(逐段放課件)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

A.春天,小松鼠在樹梢上幹什麼?

B.夏天,小松鼠又在樹林裏幹什麼?

C.秋天,樹葉怎麼樣了?

D.冬天,小松鼠又是怎麼做的呢?

(四)製作樹林,體驗樹的多樣性及好處。

1.樹真好,小朋友喜歡樹嗎?我們一起來做一片美麗的樹林,讓很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都來玩好嗎?

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樹幹和樹冠粘貼成大樹,然後選擇喜歡的小動物粘貼在樹林中。

2.放配樂散文詩《樹朋友》的錄音,幼兒自主操作。

活動延伸:

1.把孩子們的作品陳列在活動室的周圍,讓孩子們參觀講述。

2.在自主活動中創編《樹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發現了螞蟻洞,於是他們仔細觀察,並提出要爲螞蟻多建幾個洞。還有的孩子說看到過樹洞、老鼠洞……看到孩子們興趣盎然的樣子,於是我設計了這次以幼兒自己的身體爲中心的關於洞的活動。

二、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通過觀看幻燈片激發幼兒對各種洞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思維能力,能利用自己的身體探究、搭建出各種不同的洞。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環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各種洞的幻燈片、電腦。

2、舊報紙、紙箱若干

四、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

2、觀看幻燈片,引起幼兒對洞的興趣。邊看邊提問幼兒:“你知道這是什麼洞嗎?”“這些洞是一樣的嗎?”

3、啓發幼兒用手做洞。“小朋友們對洞這麼感興趣啊,但現在我們的身邊什麼洞也沒有,怎麼辦呢?我們可不可以自己做出洞來啊,拿出我們的小手試試好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使大張的報紙穿過小手做的洞。

4、嘗試發現新的洞。

請幼兒自由探索,發現並演示出自己的發現。如:雙手叉腰、雙腿叉開、雙手前交叉------

5、分組體驗: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報紙投,然後交換。體驗遊戲的樂趣。

6、提高難度,讓幼兒搭建能讓小朋友通過的洞,鼓勵幼兒可以相互合作。鼓勵幼兒創編出不一樣的搭法和鑽法。

7、鼓勵全體幼兒共同搭洞。

8、師生共同坐下來休息,回憶並評價活動情況。

五、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室外,藉助紙箱、報紙等工具搭建更大、更有趣的洞。

六、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日常活動中的一個興趣點,是幼兒興趣之所在。因此,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非常感興趣,活動中,幼兒自己動手嘗試,用肢體去探索,而且教師在活動中不斷鼓勵幼兒,幼兒的探索慾望,給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的機會。活動中還在注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環保意識。整個活動易到難,層層深入,並且有一定的挑戰性,各環節銜接緊密,自然清新。始終圍繞着“洞”展開活動,並且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身體解決問題,大膽探索、想象、創造。在活動中既鍛鍊了幼兒探究能力有拓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活動反思:

1、小班幼兒的生活認知纔剛剛啓蒙,在設計綜合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發展特點,不以概念程式灌輸,而是以遊戲的形式激發其參與的興趣,以他們自身所熟悉的身體,環境等方面入手,逐步的推進和加深對生活事物的認識。

2、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應打破常規的先認知再感受後總結的教學形式,小班幼兒具象思維發展良好,教師在遊戲環節設置可以讓幼兒先感受先參與,在獲得體驗後師生共同學習歸納和小結。

3、遊戲是幼兒的學習,讓幼兒在豐富的遊戲中去感受,發現和學習,潛移默化中身心去感受,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運用遊戲環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體驗到學習的成功。

4、教師始終是幼兒活動中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應以這樣積極熱情的態度投身到幼兒的遊戲活動中,支持幼兒參與,鼓勵與引導幼兒發現,與幼兒一起去發現生活中的祕密與快樂。

5、教育不是灌輸和侷限,而是讓幼兒自主自由的去發現和感受。在本教學活動中,教師不約束和限制幼兒發現的每一處洞洞,只要是孩子自己發現的,都應給與肯定和鼓勵。而我們鼓勵幼兒所發現的視野也不僅僅是自己或者身邊,還有更廣闊的萬物之間,所以在延伸活動中,教師爲幼兒推開了更大的一扇窗,鼓勵孩子們走出去大膽的找尋,只要是孩子自己找尋到的,就一定是他心裏最美好和最快樂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

2.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

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能簡單複述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重點難點:

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並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觀察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人物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長方形與老公公圖片。

師:這是什麼形狀呀?咦,誰來啦?誰來說說看這個老公公長得什麼樣子呀?我們一起來幫他取個名字吧。

2.出示圓形與老婆婆圖片。

提問:這個老婆婆長了張圓臉蛋,可以叫什麼名字呀?

二、引發思考,講述故事。

1.觀看圖片。

提問:你們覺得方臉公公喜歡什麼形狀的物體? 圓臉婆婆呢?

2.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

3.教師放錄音,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

(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

(2)比着比着,他們都笑了,一起說了一句什麼話呀?

三、完整講述故事,並對物體進行配對。

1.根據畫面,播放錄音,完整地欣賞故事。

提問: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進行配對。

師:誰能來幫這些物體找到自己好朋友,並用故事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結束。

師: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着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節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是爲了啓發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徵——老公公挺瘦,長着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着圓臉盤。在第二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後一個環節,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瞭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後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剛入園的小班新生,難免有個別幼兒哭鬧,不但自己哭得很累,而且還影響其他幼兒的情緒,所以針對這一情況,開展這個活動讓幼兒喜愛幼兒園,體會到幼兒園的樂趣。

  活動目標

認識並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培養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培養幼兒熱愛老師的情感,並願意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

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積極樂觀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1. 初步感知幼兒園的環境,引發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2.能以愉快的情感參與活動,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有關《幼兒園真快樂》的視頻

2, 好吃的餅乾,好玩的各種玩具和好看的圖書

3, 《幼兒園像我家》的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

1.先讓幼兒觀看《幼兒園真快樂.》的視頻,裏面有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遊戲的畫面,還有和小朋友玩各種玩具的畫面,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的快樂!

2.通過“開火車”的遊戲,組織幼兒參觀園內的主要場所。

(1)教師當司機,請幼兒坐上小火車。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小汽車,笛笛笛,跑到東,跑到西,跑到各個地方玩玩去”

(2)帶領幼兒開着火車,參觀園內活動室、舞蹈室、閱覽室、戶外操場等。

a.到活動室玩一玩有趣的玩具。

b.到舞蹈室和哥哥姐姐一起學跳舞蹈。

c.到閱覽室看看書。

d.到操場上玩玩大型玩具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小班幼兒親身感受到幼兒園是個很好玩的地方,在幼兒園生活很愉快!

3.“我來念念,你來唱唱”—體驗活動的樂趣。

(1)師:今天我們參觀了我們的幼兒園,你喜歡幼兒園嗎?爲什麼?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理由,也可以用各種形式表現。

(3)師生一起念兒歌:幼兒園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遊戲,大家一起真快樂!

4.延伸活動:

(1).表演歌曲《幼兒園像我家》

讓幼兒跟着老師學跳舞,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2).給幼兒發點小餅乾,讓幼兒體會到幼兒園也有家的感覺,讓他們忘卻對親人的想念。

  教學反思

1. 每逢小班新生入園,就會有個別幼兒哭鬧,哭着要回家,而其他幼兒受其影響,也會悶悶不樂。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參觀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親口嘗一嘗可口的餅乾,親手玩一玩好玩的玩具,親身感受一下哥哥姐姐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這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使他們暫時忘掉了對家人的想念:在老師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帶領下,他們開始參與活動,並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此時,他們因爲離開家庭而產生的分離焦慮就得到了緩解。

2. 多開展對幼兒有吸引力的活動,活動要豐富多彩,要讓幼兒喜愛幼兒園,並主動願意來園上課。

3. 老師要熱愛每個幼兒,關心每個幼兒,如個別幼兒不聽勸告,也不跟着老師學動作,仍然哭鬧,老師要有耐心,不能對幼兒發脾氣,要慢慢引導,要讓幼兒覺得老師是最親的人。

4 .幼兒太小,有時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一點不如意就用哭聲來表達,老師要學會調節幼兒的情緒,要讓幼兒體驗快樂,逐漸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情境表演中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唱出歌曲《小烏龜》幽默的情緒特點。

2.嘗試替換歌詞演唱,感受創造歌詞的快樂。

3.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嘗試替換歌詞演唱,感受創造歌詞的快樂。

難點形成原因:

思維替換與表達協調性的薄弱。

難點解決策略:

以圖示支架支持幼兒嘗試。

設計依據:

歌曲學唱主要運用了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的情境表演支架爲輔助,學做小烏龜,富有生動性和情感體驗。

活動過程:

1.熟悉認識小烏龜。

2.熟悉歌詞,邊用語言和動作創設情境,學做小烏龜爬山坡的動作。

3.熟悉歌曲旋律,邊感受節奏,邊模仿動作。

4.學習演唱並表演歌曲。

5.嘗試替換歌詞演唱。

6.完整演唱與表演。

活動反思及重構:

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烏龜動作變化,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

運用遊戲的方式直接進入教學內容,在說說、做做中理解歌曲的內容,同時使用圖譜支架,爲後面的學唱整首歌曲做好了鋪墊。在表演歌曲中,我引導幼兒學習烏龜慢的,同時也提供給幼兒自我表現的機會。通過表演演唱使聽衆感受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聯想和想象,進而達到審美的目的。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爲中心。通過運用表情、動作來表現歌曲,並在表演中能有意識的與同伴進行交流與合作,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正確的方法沿直線撕紙。

2、發展手眼協調的能力,鍛鍊小手指肌肉。

3、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初步嘗試簡單合作。

活動準備

冰激凌底板3份,範例1份,操作紙若干,各式冰激凌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冰激凌圖片,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夏天到了,在炎熱的夏天裏小朋友們喜歡吃些什麼呢?”

師:“你們喜歡吃冰激凌嗎?我帶來了很多冰激凌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出示範例,激發創作熱情

師:“我也做了一個超級冰激凌,你們看!”

分析冰激凌的材質和上面糖果製作的方法。

三、幼兒嘗試製作冰激凌上的小糖果,學習正確的沿直線撕的方法

1、交代操作要求。

師:“你們想用漂亮的紙撕一個正正的長方形的糖果嗎?”

師:“這張紙上有兩道線,一會就請你用自己能幹的小手沿着這兩道線去撕出長方形的糖果來。看誰的小手最能幹,能把線撕得直直的。”

2、幼兒嘗試,教師指導。

3、小結:兩隻小手伸出來,緊緊捏住小紙片,一下一下向下撕,慢慢撕。

四、合作創作糖果冰激凌

師:“我爲你們準備了大冰激凌,但是上面沒有糖果,請你們做糕點師來給它裝上糖果吧!”

1、介紹材料

師:“這裏有撕糖果的紙,這是什麼?”(輔助材料:水果塊。)“撕完了糖果,你還可以用這些水果塊裝飾一下你的冰激凌。”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五、活動小結、作品展示

師:“我們把冰激凌帶給娃娃家的娃娃和他們吃吧!”

一起品嚐冰激凌,體驗活動的樂趣,結束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