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動物花花衣的主題已經開展一段時間了,幼兒對於不同動物的皮毛有了一定的瞭解,而這其中,小斑馬以其可愛的造型,獨特的皮毛吸引孩子的眼球。因此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開展此活動。活動預設以情境化的語言導入,在小斑馬穿新衣的情境中,引導幼兒嘗試在輪廓線內用黑白間隔的方法塗色。

活動分爲三個部分:第一環節,通過觀察讓幼兒發現斑馬紋的特點,爲下面的表現作鋪墊;第二、三環節亦是活動的難點,通過講解,分解難點,師生共同嘗試第一次表現到幼兒個體操作表現,也是一個檢驗幼兒是否內化的方法之一。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嘗試在輪廓線內用黑白間隔的方法塗色。

2、 喜歡斑馬,樂意打扮小斑馬。

活動準備:

斑馬頭飾、畫好小斑馬輪廓線的塗畫紙、黑色蠟筆。

活動過程:

一、看斑馬圖片——通過觀察感知斑馬的主要特徵。

1、(出示圖片)瞧瞧我是誰?你怎麼看出來的?(黑白條紋上進行判斷。)

2、你喜歡斑馬嗎?爲什麼?(幼兒表達自己喜歡斑馬的各種理由。)

小結:斑馬穿的衣服很特別,只有黑、白兩種顏色,讓人一眼就認出它來。

二、小斑馬穿衣服——瞭解小斑馬身上條紋的特點,樂意爲小斑馬打扮

(一)小斑馬的新衣——瞭解條紋的特點,初步嘗試黑白相間塗色。

1、小斑馬哪些地方有黑白條紋?(背上、腳上、脖子等)

2、這些黑白條紋是怎麼排列的?(一條黑一條白,一條一條間隔着排)

3、小結:它穿的衣服都是黑白相間的,黑白的條紋排列得很整齊。

4、可是有一匹小斑馬在哭“我的皮毛沒有黑白相間,媽媽會認不出我?”

5、我們一起來幫幫它的忙,(老師示範)

指導:朝一個方向來回塗色,纔會烏黑。

提醒:白色的地方雪白,黑色的地方烏黑,黑白相間纔會漂漂亮亮的。

(二)小斑馬穿新衣——幼兒個體打扮小斑馬,在輪廓內用黑白間隔方法塗色

1、我們一起來幫更多的小斑馬穿上新衣服。

要求:

1)每人選一匹馬,用黑色蠟筆在輪廓線內以黑白相間的方式塗色。

2)塗色時注意塗滿,不塗到輪廓線外面,做到烏黑、雪白。

四、小斑馬比美——喜歡斑馬

1、哪個小斑馬的衣服最漂亮?

2、小結:黑白相間的衣服最適合小斑馬,都很漂亮。

幼兒園教案 篇2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A段樹精靈動作:

1小節,雙手放身體兩側,身體隨音樂節奏左右輕輕搖晃。

2小節,說“嗨”時雙手在身體兩側舉高;說“你好”時雙手在身體兩側放低。

3-8小節,同1-2小節。

●A段小兔動作:

1小節,雙手在胸前打開,身體隨音樂節奏左右輕輕搖晃。

2小節,說“嗨”時蹲下,雙手做兔耳朵狀;說“你好”時站起打開雙手。

3-8小節,同1-2小節。

●B段樹精靈和小兔動作:

小兔單腿跪,樹精靈站立,大家一起伸出雙手隨音樂節奏輕輕搖晃身體,雙手自然地隨身在微擺動做邀請狀,當唱到“來這裏”時,雙手收回抱肩。

小兔和樹精靈站位:

三人一組,共八組站在圈上,中間的扮演小兔,兩側的扮演樹精靈。大家一起順着右手腕花的面向圈上站成放射狀隊形(即三圈)。

遊戲玩法建議:

A段部分:左右兩側的樹精靈把靠近中間小兔的手放在小兔背後牽住,另外一隻手則牽住小兔打,雙手,當唱到“嗨”的時候,小兔原地蹲下,樹精靈牽住的手舉高從小兔的頭上經過,一起順着圓圈往璃到前面一隻小兔旁邊,小兔邊站起來和新的樹精靈朋友牽手說“你好”,用同樣的方法換四次朋友。

B段部分:教師加入與幼兒互動,當唱到“來這裏”時,教師走到其中一隻小兔面前跪下和他交換位置,替換幽來的小兔用同樣的方法在唱到“來這裏”時和其他小兔替換位置。

B1段部分:聽到狼的叫聲時,每一組的樹精靈面對面雙手舉高牽住,搭成一個牢固的樹洞,小兔身裏面,B段音樂的最後一句結束時被替換出來的沒有樹洞的小兔站到圓心,等到B1段的音樂一響,狼(另一位教師扮演)就會追這隻沒有樹洞的小兔,小兔就用B段替換位置的方法躲避大灰狼,把大灰狼繞暈。

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表演與遊戲中感受音樂不同段落的情緒變化。

2、遷移單人的表演的經驗進行三人合作表演。

3、明確在遊戲中自己所扮演角色應承擔的任務,感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欣賞過樂曲的AB兩段,跟隨樂曲表演小兔與樹精靈的動作,會用替換的方法在B段音樂和教師進行互動。

物質準備:幼兒人手一個手腕花(小兔戴紅色、樹精靈裏圈戴藍色、外圈戴紫色)。

【活動過程】

1、根據A段音樂活潑的特點,引導幼兒將單人表演轉換成三人的合作表演。

(1)幼兒面向圓心坐在椅子上,樹精靈先嚐試如何兩人牽手合作表演。

(2)加入小兔嘗試三人牽手合作表演:樹精靈在說“嗨”時鬆開牽住小兔的手,說“你好”牽住小兔的手。

(3)椅子撤掉,幼兒三人_組面向圈上探索如何根據動作的'特點交換朋友。

2、樹精靈與小兔一起跟隨B段音樂的旋律面向圈上用動作邀請兔姐姐玩替換位置的遊戲。

3、傾聽B1段(B段音樂的變奏),感受大灰狼出現後Bl段緊張的情緒,能運用上一環節中替換位的方法來躲避大灰狼。

4、引導幼兒發現大灰狼出現時小兔鑽樹洞的規則:每個樹洞裏只能有一隻小兔,當沒有樹洞兔鑽入其中一個樹洞時,樹洞裏的小兔要把洞讓出來再跑去尋找另外一個樹洞,以此類推進行替換到B1段音樂結束。

5、尾聲: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快樂。

6、跟隨音樂完整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複述故事《壞脾氣的小老虎》。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能講述故事。

活動難點: 能運用簡單詞語複述故事,發展自身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小老虎、小兔子、小烏龜、小猴子的手指偶各一個,頭飾各一個,4幅掛圖。

活動過程

一、指偶引入主題:

1. 律動引入,邀請幼兒觀看手指偶表演。

2. 情景導入:

(1)通過手指偶劇的名字“壞脾氣的小老虎”引起幼兒觀看的興趣。老師表情生動的提出問題:小老虎爲什麼是壞脾氣?

(2)在觀看前讓幼兒瞭解看手指偶劇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二、講解故事:

1. 請幼兒觀看手指偶劇的表演。

2. 問題導入:

(1) 手指偶劇的名字叫什麼呀?

(2) 小老虎爲什麼是壞脾氣呢?

(3) 小老虎要幹什麼去?他在途中遇到了誰?(引導幼兒說出小兔子、小烏龜和小猴子對小老虎都說了什麼話?)

(4) 小老虎在河邊發生了什麼事情?

(5) 小老虎的壞脾氣給他惹來了什麼麻煩?小老虎怎麼辦了呢?誰又來幫助了他?

3.分組:將幼兒分成4組,請幼兒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互相討論。

(1) 出示掛圖,老師根據圖畫內容完整講述故事。

(2) 請幼兒嘗試自己講述故事。

(3) 請每一組的幼兒戴上頭飾出來進行情景表演。

(4) 在表演中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抒發自己的情感與想法。

三、幼兒交流討論:

請幼兒大膽討論如果你是小老虎你會怎麼做?你要如何幫助小老虎改掉它的壞脾氣?

活動延伸:

請幼兒結合表演講故事給爸爸、媽媽聽。

反思:

在活動過程在,提問的部分較多,孩子討論交流的時間較少,並沒完全激發幼兒與人交往的積極性,應在今後活動中注意預設問題要突出重點,多設計思考性問題,使幼兒更多的討論交流想法與經驗,激發幼兒思維能力。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十分投入,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能大膽地表達和複述故事。

幼兒園教案 篇4

目標:

聽懂故事所表達的意思

材料:

教學掛圖、故事錄音《雪地上的小鳥》,紙折的鳥一隻

過程:

1.教師出示紙折的小鳥與幼兒打招呼: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鳥飛飛。今天我要講—個故事給你們聽。”

2.教師隨着故事錄音的情節發展,逐一出示圖片。

——“還記得故事的名稱叫什麼?”

3.教師講故事,幼兒邊聽老師講故事邊看圖書。

4.教師重複講故事,鼓勵幼兒跟老師學說簡單的語句:是誰在唱歌?小鳥,你冷不冷等短句。

提示:

1.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進行此內容時,參與活動的幼兒可以輪流進行,以便幼兒能有更多的機會與老師互動、交流。

2.活動後,可將幼兒用書讓幼兒帶回家與父母一起閱讀。

3.故事的錄音內容可經常讓幼兒傾聽。

4.教師可將教學掛圖裁剪開後,製作成一本大圖書。

附:故事

雪地上的小鳥(方圓)

聽,是誰在唱歌呀?看,原來是小鳥飛飛在唱歌呢。“你好!飛飛,你冷嗎?”“紅紅,我不冷,羽毛就是我的衣服呀!”“飛飛,我給你吃蘋果好嗎?”“謝謝,我喜歡吃小蟲子。”不好了,大風把紅紅的氣球吹走了。“彆着急,我來幫助你。”“謝謝飛飛,你真好。”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爲每個寶寶準備一輛玩具汽車。(事先用布蓋好)

紅黃藍水彩顏料若干盤,每組(不超過5名寶寶)一張大畫紙。

活動目標

對顏色感興趣。

會將小汽車車輪或其他圓形的東西蘸顏色在白紙上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寶寶開小汽車進入教室。

1.師:寶寶,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看是什麼?

2.在寶寶自由猜測時,教師掀掉布,給寶寶一個驚喜,師:“看,是什麼?”(小汽車)“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玩玩吧。”

3.寶寶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具汽車玩。

二、引發興趣,教師進行示範演示。

1.師:寶寶,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開來開去真有趣。”

2.引導寶寶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師:寶寶,小汽車還會畫畫呢,看,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寶寶自由回答,在寶寶回答像什麼時,教師要給與肯定。

3.師:寶寶,你們想不想讓你的小汽車畫畫?(想)

三、引導寶寶學習滾畫,並說一說,講一講滾畫的內容。

1.請寶寶試着用汽車車輪蘸色滾畫。蘸色時,提醒寶寶要把車輪前後滾動一下。

2.師:寶寶,小汽車很累了,讓我們把小汽車送回家好嗎?寶寶把小汽車放到盆裏。

3.引導寶寶觀察說一說,講一講滾畫的內容。並把寶寶的作品佈置在活動室的牆上繼續讓寶寶欣賞。

四、活動結束

在音樂的伴奏下,寶寶做《開小汽車》的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6

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遊戲,是小朋友最快樂的事情,這些遊戲即使再簡單,只要是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玩,遊戲的趣味性就會馬上提升,孩子的興趣就會更濃。

遊戲準備:

孩子熟悉的學習用品和玩具。

遊戲過程:

1.每個家長和自己的孩子一組,這些小組圍坐成一個圈;

2.各家長石頭剪刀布,輸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坐到圓圈的中間進行猜謎語;

3.在這個小組的身後,會有孩子熟悉的學習用具或者玩具;

4.周圍的家長和孩子每個人都需要對這些學具和玩具進行描述;

5.描述之後中間猜的小組有三次猜的機會;

6.三次未猜對的話,這個小組的家長和孩子就需要共同表演節目。

遊戲總結:

以上的這個親子游戲,對於提高孩子的智力,以及孩子的表演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沒有玩夠這個遊戲的孩子,回家在家庭中也可以進行。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瞭解總數與部分數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係。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活動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學練習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裝好皮球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裏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

引導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個;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個。”讓幼兒初步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師出示裝好水果的小簍子,讓幼兒說說簍子裏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異同。

幼兒說出總數,然後讓幼兒把水果分類,並說出:“一部分是蘋果,有7個;一部分是梨子,有3個。”進一步讓幼兒理解總體與部分的概念,並列出加減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導幼兒做“對應口頭練習”如:

① 7 + 3 = 10

蘋果是7個 梨了是3個 總體是10個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這是總數

同理:3+7=10 4+2= 2+4=6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部分數?哪是總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② 10 -3 = 7

水果有10個 蘋果有3個 梨子有7個

這是總數 這是部分數 也是部分數

同理:10-7=3 64=2 6-2=4 引導幼兒說出哪是總數?哪是部分數?部分數有幾個?總數有幾個?

四、引導幼兒說出關鍵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裏,總數在最後,其它是部分數;在減法式子裏,總數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加法總數在最後,減法總數在最前。

②部分數與部分數合起來是總數,總數去掉(減去)部分數,剩下的還是部分數。

得出結論:要求總數,用部分數相加;要求部分數,用總數減去另一個部分數。

五、幼兒玩卡片。

幼兒取出卡片,倒出小動物卡片,說說有些什麼,總數有多少,進行分類,並做好記錄。把自己分類記錄的結果說給同伴聽。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正確發出"山、上、三)等字音,區別s和sh,an和ang等音。

2.幫助幼兒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提高對指令性語言的傾聽水平。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聽說應變能力。

4.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拉線木偶玩具一個(或用紙板製成的活動拉線木偶人)。

(準備的材料是用來創設遊戲情境的。若沒有活動木偶,也可以採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動過程:

1.示木偶人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紹:"我是木頭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接着,教師邊操作木偶拉線,邊念兒歌,幫助幼兒瞭解遊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後,教師繼續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教師可以這樣說:"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纔我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遊戲兒歌,正確發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上""三"。

(活動開始,採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創設遊戲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更能吸引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在此活動中,教師通過語言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要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教幼兒正確地念兒歌·這樣可以爲以後順利開展遊戲奠定基礎。)

2.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須念兒歌,並可自由做動作。兒歌做完後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出了聲響,就必須將手伸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千萬萬下,因爲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然後邊拍同伴的手心邊說:"一、二、三。遊戲結束。

(聽說遊戲規則中一定要包含語言練習的要求,否則就不能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此遊戲規則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這就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教師制定的規則一定要簡單,語言也一定要簡潔明瞭,以便於幼兒理解遊戲的規則,基本瞭解遊戲的玩法。)

3.教師以遊戲參與者的身份分別與全體或個別幼兒進行交往活動,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兒歌唸完後,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後伸出一隻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遊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遊戲,及時糾正個別發不準的音。

(在幼兒基本瞭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教師擔任主角指導遊戲,這一環節十分重要。

教師先與全班幼兒遊戲,可以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出現,讓幼兒成爲勝利者,練習遊戲中的規則性語言,並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

接着,教師再與個別幼兒進行遊戲,讓每一位幼兒清楚地感知遊戲的全過程,爲幼兒自主遊戲做好充分的準備。)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安排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遊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遊戲。

(此遊戲較適合採用讓幼兒兩兩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活動。這樣可以讓每位幼兒都能充分地、自主地進行遊戲活動,爲幼兒提供了充分練習的機會,也有利於培養幼兒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過程中,教師從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讓幼兒自主遊戲,但並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巡迴觀察幼兒的活動,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並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附遊戲兒歌:

山上有個木頭人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

三,三,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

不許說話不許動。

《山上有個木頭人》課後反思:

我在上《山上有個木頭人》這一語言課時,邊遊戲邊學兒歌。教案上的活動準備是一個木偶人,因爲時間關係我改用紙人,把紙人的手穿上線,讓孩子對木偶人有個簡單的印象。活動過程是先讓木偶人玩一遍遊戲引起孩子注意,然後以會念兒歌做爲小孩玩遊戲的要求。但是我發現一個木偶人怎樣能完成一個遊戲,所以我採用三個紙人做木頭人。在整個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參與到活動中來,能把兒歌說下來,基本達到活動目標。

一、較好的地方有:

1、幼兒對遊戲很感興趣,參與積極性高。

當活動到小朋友與老師做遊戲時,小朋友都很興奮,仔細聽老師講遊戲規則,然後邊念兒歌邊遊戲。

2、教具充分發揮特長,讓幼兒感受一種不常見的“上課小幫手”。

在出示圖片時,幼兒反應一般,但在用線控制紙人時小孩子反應很激動,

意力很集中,都仔細觀察木偶人的一舉一動。跟着木偶人一起念兒歌。

3、以遊戲作爲引導,小孩子在學兒歌時很開心,表現的也很積極,一節課下來,一部分孩子基本上學會了兒歌也學會了如何玩剛學的新遊戲。活動目標基本上達到了。

二、需改進的地方:

1、孩子的反應預想的跟現實不一樣

我預想這個“山上有個木頭人的遊戲”全班孩子都因很喜歡,在做遊戲時會很積極,反應很強烈,結果上下來發現只有平時好動,上課很認真的一部分孩子在做這個遊戲時很積極,還有一部分孩子好像沒聽懂我說的話,還沒弄清是怎麼一回事。一節課下來把兒歌學會了可遊戲沒有掌握好,這種情況還是頭一次。

2、在語言上不夠簡練語速有點快。

我在講解遊戲過程中,鎖碎的語言有點過多,不夠簡練,語速有點快,有些一般的孩子沒聽懂我說的要求,一時反應不過來。在玩遊戲時,當我講到不準說話不許動時,仍與孩子在嘻嘻哈哈,動來動去,在對輸的小朋友進行懲罰時,孩子好像處在雲裏霧裏的狀況,不管是有些小朋友對遊戲不敢興趣還是不會玩,總之好像給人一種沒聽懂的感覺。在講故事時語言還不夠生動自然,不能引起所有孩子的興趣。

3、時間把握不好

一節課是20分鐘,我在上課流程中有點急,在上課和與孩子互動時,時間安排的不夠妥當,在活動過程中不夠自然,隨意。往後,我上課還要多放輕鬆,時間上因安排合理,學會巧用一節課同時把一節課的活動目標都達到。

4、對孩子瞭解不深,儘快加深與孩子間的感情.

在活動過程中,一些上課不聽只顧個跟其他小朋友玩和內向的孩子對我置之不理,即使用眼睛看着他們,他們仍做他們自己的事,而且不能跟上我上課的節奏。我想與我對他們瞭解不深有着必要的關係,我還要儘快瞭解小班孩子的心理特點與行爲習慣。

小百科:木頭,漢語詞語之一,意思是砍伐後的樹木的統稱。木頭爲林業主產物,對於人類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據木材不同的性質特徵,人們將它們用於不同途徑。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手形遊戲,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創新能力。

2、嘗試在手套上畫,貼的技能。

3、培養幼兒在手的造型上進行大膽誇張的裝飾、塗畫,能打扮出美觀的圖案。

活動準備

1、課前教幼兒玩手形遊戲。

2、手套每人1副 、水彩筆、膠棒、彩色紙、皮筋、幕、磁帶、魔術用具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形式導入主題

1、請幼兒帶着手套聽音樂進入教室。

2、教師在幕後分別出示1隻手1雙手吸引幼兒的注意,“啊!”這是一雙會變魔術的手。

請魔術師隨着音樂變魔術。

3、請幼兒上來嘗試變魔術,用手套做各種不同的造型。讓幼兒說說自己做的是什麼,是怎麼變的。請全體幼兒來學一學。

二、教師進行展示

教師也來變魔術。

出示裝飾好的小螃蟹、孔雀、小兔、小荷花……

三、幼兒創作

1、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可以運用畫、粘貼的技能。設計別人不一樣的手套畫。教師可進行適當的啓發和指導。

2、指導幼兒可以利用左右兩隻手套拼在一起作畫。

3、幼兒比一比誰設計的最漂亮。

四、作品展示

請幼兒帶着自己的作品和魔術師一起聽音樂“變魔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