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彙總9篇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彙總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及學情分析】

幾何體的教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和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並且很難聯繫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遊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瞭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係。

2、蒐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並進行組合造型。

3、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和剪、粘貼的技能。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2、難點簡單瞭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的關係及它們的特徵。

【活動準備】

1、蒐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雪花片積木。

2、剪刀、膠水、彩紙、調查表。

【活動流程】

㈠ 兒在玩中探索發現玩具的特徵,並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纔你們發現了什麼?他們能滾動嗎?(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好紅色的籃子裏,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裏。

㈡ 幼兒對正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徵。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物體是什麼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幼:一樣大,不一樣大。(幼兒爭執不下)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論。

3、教師小結: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爲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爲長方體。

㈢、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徵的認識。

1、師:在我們生活中,像圓柱體、長方體的東西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請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車出發吧!哎呀,超市還沒開門,我們找塊空地坐下。師:老師這裏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一數、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玩的。(幼兒玩積木後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㈣、幼兒買商品,構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驗

1、超市裏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買一種像圓柱體的商品,一種像長方體的商品。

2、小朋友都賣了自己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麼?商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這些圓柱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商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㈤、幼兒分組用買的商品造型。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麼樣的房子?應該怎麼做?(幼兒自由用買來的商品搭房子)

2、幼兒用繪畫、摺紙等形式對作品進行裝飾。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調查家中有多少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並完成調查表。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學會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我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 中班教案。

2、培養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初步的責任感。

3、激發幼兒關心父母、熱愛父母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畫有幼兒幫助家長做事的可操作性卡片和一些幼兒幫助家長幹活的圖片。

2、準備一些家長工作情景的幻燈片。

三、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爲父母減輕負擔,教案。

四、教學難點

讓幼兒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五、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交流體驗;請幼兒自由結伴交流:“平時你在家哪些事情是自己做的?”“你會幫爸媽做些什麼事情?”“爸爸媽媽是怎麼評價你的?”

2、2、引導幼兒欣賞兒歌,理解內容:教師念兒歌,請幼兒欣賞:“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兒歌裏的小朋友是怎麼當小幫手的?”“你在家裏是怎麼當小幫手的。”教師再次念兒歌要求幼兒仔細傾聽:“‘我’幫媽媽做了什麼事情?”“‘我’幫爸爸做了什麼事情?”“你從哪裏聽出爸爸媽媽很喜歡小幫手的?”

3、引導幼兒遷移經驗。“兒歌裏的小朋友幫爸媽做的這些事情,你會做嗎?”

(1)播放幻燈片,教師與幼兒共同回憶自己父母工作和做家務事的辛勞,激發幼兒爲父母做事的願望。

(2)引導幼兒談談自己父母是怎樣辛苦的勞動的,並思考自己應該怎樣關心爸爸媽媽。師:爸爸媽媽很早就要去上班、中午沒有午休、晚上要加班……

(3)讓幼兒看卡片操作,並啓發幼兒思考。師:卡片上的我們能做到嗎、他們那些做錯了……

(4)啓發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操心,還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自己會做的事。師:當爸媽買菜回家時怎麼做、媽媽洗衣服時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4.讓幼兒進行情景表演六、活動延伸:學唱兒歌《小幫手》。 附兒歌:小幫手爸爸媽媽真辛苦,樣樣事情都要做。我當爸媽的好幫手,一樣一樣幫忙做。媽媽洗衣我端凳,爸爸看書我開燈。媽媽擇菜我掃地,爸爸洗衣我放水。洗碗、洗襪、洗手帕,自己的事情先做到,然後再幫爸媽的忙。爸媽樂得笑哈哈!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夢是一個給人以很多想象空間的虛幻世界。夢裏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不可能實現的願望都能在夢中得到心情抒發。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幼兒在談論自己做過的各種各樣的夢,他們對夢有着濃厚的興趣。我選擇的這篇散文詩,恬靜優美,富有童趣,能夠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開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在活動中可以體驗詩的意境,暢談自己的夢想,大膽講述仿編,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美好夢境的嚮往。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容,體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根據自身經歷大膽講述,仿編部分散文詩。

3、發揮想象力,進行創造、表達。

活動準備:

1、小牀、娃娃、被子、枕頭

2、自制多媒體課件

3、大樹、卡片、黑水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娃娃、導入課題。

噓,洋娃娃睡着了,他在做夢呢?你猜她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夢?

欣賞課件(配樂散文詩)

二、理解作品、體驗意境

(啓發幼兒回憶散文詩內容,體驗優美意境,學習念散文詩,併爲散文詩起名字。)

提問:1.聽了這段散文你有什麼感受?

2.散文裏用什麼好聽的句子來告訴我們娃娃睡了?我們一起來說說!(眼睛睡了,嘴巴睡了,胳膊睡了,手睡了,腿睡了,腳睡了,只有鼻子在值班,呼 ---吸-----)

3. 洋娃娃夢見了什麼呀?(講述3幅畫面)

4,這麼好聽,又有趣的散文,我們可以給他取個什麼名字呢?娃娃的夢多嗎,精彩嗎?而且娃娃的夢是彩色的,所以我們就給它取個多彩的夢 ,你覺得如何?

5,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也來唸一唸這篇有趣的散文好嗎?

三、感受不同畫面,大膽講述仿編。

小弟弟和小妹妹也做了許多的夢,請小朋友來說說他們做了什麼樣的夢,並仿編到散文詩中,激發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四、想象繪畫、分享快樂。

啓發小朋友講出自己做的開心、快樂的夢,並畫到卡片上,然後掛到夢幻樹上與大家一起分享。

附:多彩的夢

眼睛睡了,嘴巴睡了,

胳膊睡了,手睡了,

腿睡了,腳睡了,

全身都睡了,

只有小鼻子在值班

呼——吸——

靜靜地我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大鼻象,

跟小朋友們玩滑滑梯;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小廚師,

在和小貓做蛋糕;

我夢見自己變成了音樂家,

在小動物們開音樂會。

睡啊------睡啊-----

我做了許許多多的夢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遊戲情境”中的設置策略

集體數學活動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基本形式。我們幼兒園使用的數學課程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集體數學內容,目標也基本明確。老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考慮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已有的經驗水平,來制定合適的集體數學目標。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要有目的地將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可能感興趣的問題引入教學環境,即創設“遊戲情境”。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再現幼兒喜歡或熟悉的場景,營造生活化、趣味化的數學學習氛圍。

1. 有效設置不同場景的“遊戲情境”

當孩子對測量表示出關注,尤其是大班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有過利用自然物進行測量的經驗,也就是接觸過首尾相連的測量方法。平時也會說到1尺、1米、1寸之類的長度,但對於到底多長有很多孩子也不清楚。所以我藉助《一寸蟲》這本繪本,根據我的教學需要進行了三個場景的畫面設置,第一個場景是一寸蟲和知更鳥的畫面,主要是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測量知更鳥的尾巴長度,在交流基礎上感受新的測量方法測量知更鳥的尾巴。第二個場景是一寸蟲和巨嘴鳥、蜂鳥、蒼鷺的畫面,主要是引導幼兒用新方法測量它們某一部位的長度。第三個場景是一寸蟲和夜鶯的畫面,主要是啓發幼兒發散思考“聲音”的測量方法,結合故事內容,讓幼兒感受到一寸蟲的智慧。

運用信息技術設置三個不同的場景,不僅使幼兒輕鬆感受到文學作品的主要情節,而且把我的教學目標有目的地滲透進去,給了幼兒思維的空間,巧妙地引發幼兒主動參與測量學習活動,積累初步的長度概念。

2. 巧妙設置特定對象的“遊戲情境”

特定對象主要是藉助幼兒感興趣的卡通角色或幼兒喜歡的事物形象,引起幼兒對這個特定對象所面對或蘊含的.“數問題”產生興趣。例如,大班集體數學活動《看圖列算式》,我主要創設了“藍精靈樂園”的情境,藉助樂園中事物的數量變化,引導幼兒看圖描述事物變化情節、數量關係、正確提問,在此基礎上列出算式。對幼兒來說不僅需要正確感知事物的數量還要敏銳發現數量的變化關係,並根據這個變化關係推理“問題”和列出“算式”,應該說這樣的“思維活動”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很有挑戰。所以我在教學中運用電子白板中的“聚光燈”進行“透視”,隨着聚光燈的移動逐一透視“藍精靈樂園”中的角色數量,如:4個藍妹妹、2個藍弟弟、5只小鳥等。每次移動只透視一組數羣,這也遵循了幼兒注意發展的規律,把需要關注的事物數羣顯露出來,不會干擾幼兒對數量的判斷,使幼兒更好地保持了有意注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地目測特定對象的原始數量,然後再逐一透視角色變化的數量。使用“聚光燈”技術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移動、旋轉、調整大小,改變透明度及顏色等屬性,讓聚光燈變成你想要的或者孩子們感興趣的形狀。

信息技術的巧妙運用,不僅讓孩子體驗到了看圖說數量的有趣,而且可以有效完成預定的目標,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探索操作”中的互補策略

綱要》解讀中提到:兒童應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並且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爲數學認識發生與發展的基礎。但在實踐幼兒園集體數學活動過程中,就會發現,有些真實的問題情景,尤其是在農村,不可能照搬到課堂讓幼兒探索操作,信息技術的出現剛好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如集體數學活動《蜘蛛和糖果店》,主要數學認知點就是在欣賞故事內容過程中觀察、比較客人買糖的記錄單,大膽推理與預測客人需要購買的糖果,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我藉助信息技術展現了糖果店的場景以及每位客人買糖的記錄單,配有蜘蛛、營業員、客人的對話錄音,讓幼兒在比較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買糖記錄單,從而幫助故事中蜘蛛解決一個個新問題,最後成功統計出一週銷售記錄單,找出最受客人喜歡的糖果。整個活動雖然都是在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係,需要大量的思維活動,但是運用信息技術巧妙呈現了完美的情景,幼兒不僅能主動探索操作,完成教學目標,而且在這樣愉快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交流碰撞”中的顯示策略

幼兒一般在探究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但由於幼兒個體之間的一些差異,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感受、體驗、發現。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幼兒的操作結果或想法進行有效呈現,來分享交流和相互碰撞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現的事物之間的關係和特徵,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

首先,“分享型經驗”給予驗證顯示。

如在集體數學活動《找規律》中,在幼兒“經歷”兩種特徵材料進行有規律的項鍊串接後,我創設了交流環節。當幼兒說到某一種方法時,我就點擊課件顯示相應方法的項鍊,並出現相應的符號(AB、AAB、AABB……),讓感性的畫面與抽象的符號相結合,呈現不同的規律方法,在這樣的分享交流中幫助幼兒更好地積累相關數學經驗,體驗到了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也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價值之一的表述。

其次,“爭辯型經驗”給予梳理顯示。

例如在集體數學活動《6的組成》中,我運用兩種顏色的阿爾卑斯奶糖,讓幼兒裝一盒,要求除了正好6顆糖,還有兩種糖都需要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探索兩種口味的糖組合6的不同方法。爭辯之一結果:“到底有幾種方法呢?”有的幼兒說3種、有的說4種、有的說5種等。運用信息技術,按一定順序有效顯示兩種口味的6顆糖畫面,每種方法的旁邊用數字記錄(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幫助幼兒很好地梳理了互補規律下的6組成。爭辯之二結果:“到底怎麼裝又省力又不漏掉任何一種方法呢?”經過探索、觀察、思考,發現了互補規律的方法除外還可以用交換規律的方法裝糖果,同樣運用信息技術顯示交換規律的裝糖畫面和數字記錄(1和5、5和1,2和4、4和2,3和3)。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顯示設置幫助幼兒解決了爭辯,並很好地概括了6分成兩份的5種不同探索和思維結果。《綱要》中強調了:學習數學必須包含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發現和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它們作爲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感受毛毛蟲變蝴蝶的神奇。

2、能有興趣地觀察畫面,樂意講述畫面的內容,欣賞畫面造型美和色彩美。

3、閱讀過程中樂意點數,對故事中的數量關係感興趣。

活動重點:

能有興趣地觀察畫面,樂意講述畫面的內容。

活動難點:

欣賞畫面造型美和色彩美,逐步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出課題。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看的圖書,你們看,是關於誰的故事呢?毛毛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好餓的毛毛蟲》這本書。

二、師幼分享閱讀。

教師閱讀文字,幼兒欣賞畫面,根據內容及時與幼兒互動。

第一頁:教師指圖提示“月光下”、“小小的卵”。

第二頁:提示“太陽”、“毛毛蟲”。

第三頁:提問:它開始去找吃的。星期一,他吃了什麼?(請幼兒回答後,用手指模仿毛毛蟲鑽進蘋果的洞洞裏,嘴裏發出“啊嗚啊嗚”的聲音模仿毛毛蟲吃蘋果。)

第四——七頁:提問,幼兒模仿動作。

第八頁:“可還是好餓。”星期六,他吃了什麼?那天晚上,毛毛蟲怎麼了?

第九頁: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蟲吃了什麼,他的肚子還痛嗎?

第十頁:現在,他不餓了,他變成了一條怎麼樣的毛毛蟲?

第十一頁:“現在毛毛蟲造了一個小房子,叫“繭“,把自己包在了裏面。”

第十二頁:現在,他變成了什麼?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蝴蝶?

三、聽故事錄音,教師翻閱掛圖,幼兒欣賞故事。

四、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春天來了》,鼓勵幼兒看圖講述故事,數數畫面上的毛毛蟲都吃了哪些食物,再和同伴交流。

活動反思:

這是一本充滿了詩情與創意的圖畫書。幼兒平時看慣了教師的掛圖,這次的這本大圖書一下子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使我很輕鬆的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由於本次活動的內容是讓幼兒有興趣的觀察畫面,樂意講述畫面的內容。在每個環節我都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畫面的內容,在第三頁到第七頁主要都是物體和數量的變化,我鼓勵幼兒用“星期幾,毛毛蟲吃了幾隻什麼東西?”“我們應該鑽幾下啊嗚啊嗚?”通過這兩個主要問題解決目標二、三。最後根據小班孩子喜歡遊戲的年齡特點,我通過讓孩子表演毛毛蟲的生長過程,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的過程,鞏固幼兒對星期幾吃了幾個東西的概念。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的名勝古蹟和美麗風光。

2.能說出自己家鄉居住的小區(或鄉鎮)。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活動前共同填寫調查表。

2.每位幼兒帶一張家鄉的風景圖片。

3.有關家鄉風景的視頻、音樂,導遊旗4杆。

活動過程

1.瞭解自己居住的小區及周圍環境。

結合調查表講講“我居住的小區”,談談自己和家人居住的小區(或鄉鎮)名稱及周圍環境,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

2.結合圖片和視頻,引導幼兒介紹、欣賞、討論、瞭解家鄉名勝古蹟及特點。

(1)引導幼兒說出自己都去過家鄉哪些地方?哪個地方玩?

(2)自由結伴觀察圖片,瞭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並說出都認識圖片中的哪些地方。

(3)觀看視頻片段,有序引導幼兒瞭解家鄉的風景和文化,並請幼兒提出疑問,有哪些地方是自己不熟悉的,教師進行梳理

3.師幼交流,激發幼兒愛護家鄉的情感。

說說自己家鄉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小結:我們的家鄉美麗富饒,不但有許多漂亮的風景,還有許多好聽的故事和傳說。我們不但要愛護自己的家鄉,還要好好學習本領,長大了建設我們的家鄉

4.遊戲——家鄉真美,鞏固幼兒對家鄉主要特徵的瞭解。

玩法:

將幼兒分四組,選出導遊和遊客,發放導遊旗;聽音樂進行遊戲,遊戲開始時,導遊帶領遊客四處玩遊戲,遊戲開始時,導遊帶領遊客四處遊玩;當音樂停時,導遊依據圖片內容,給遊客介紹家鄉的建築、風景和物產。幼兒輪流當導遊進行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身邊常見的公共設施標誌。

2、瞭解它們的含義與用途,萌發自我保護和保護環境的情感。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各種標誌卡片,幼兒用書。

活動重難點:

能說出幾種常見的簡單標誌。

瞭解它們的含義與用途。

活動過程:

1、出示標誌,引出課題。

(1)出示廁所的標誌。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的標誌?你是怎麼知道的?它有什麼用?

(2)出示紅綠燈的標誌,提問同上

小結: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標誌,它們給我你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認識常見的標誌,瞭解它們的含義與用途。

(1)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還見過哪些標誌呢?他們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用?(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相應的標誌,如:嚴禁煙火標誌,注意安全標誌,節約用水標誌、、、、)

(2)討論:什麼地方有標誌?爲什麼要有標誌?

小結:標誌非常簡單,讓大家一看就明白,就像會說話一樣。標誌可以告訴人們這是什麼地方,或者提醒人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3、遊戲:“認領標誌”,萌發自我保護意識和保護環境的情感。

(1)教師分別出示標誌,每出示一張讓幼兒認領,認領的條件是自己知道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

(2)幼兒講出自己認領標誌叫什麼,是什麼意思。

教學反思:

回顧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符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活動準備也很充分,整個活動,幼兒興趣一直很濃,通過遊戲讓幼兒參與其中,積極性很高。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玩一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回憶尋找、發現、觀察各種各樣的安全標誌,如:注意安全標誌、嚴禁煙火標誌等。通過活動能認清安全標誌,知道每種標誌的作用,懂得安全標誌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該怎麼做。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作爲社會中的人,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健康快樂地生活和學習。活動中,不足地方是應該多引導、鼓勵,使能力較弱,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的幼兒大膽發言,主動探索,讓所有幼兒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教導幼兒愛護公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幼兒對於自己的東西都不怎麼愛惜,對於幼兒園裏面的物品也不怎麼愛惜,我們要從小教會他愛護公物的意識,讓他們理解愛護公物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目標

1、懂得愛護自己的桌椅及正確搬取椅子的方法。

2、養成愛護小椅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小椅子、故事圖片、行爲做法的圖片、搬椅子的照片。

活動重點

能愛護自己的桌椅,會正確的搬取椅子。

活動難點

體驗正確搬椅子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小椅子

小朋友們,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聽故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的聽,聽完後我要有問題問你們,記住了嗎?

二、回憶故事內容懂得愛護小椅子。

1、現在故事講完了誰能告訴我故事裏講的是什麼?

2、誰來說一說小椅子爲什麼嘆氣?

3、小桌子聽到小椅子的嘆氣聲,跟小椅子說了一句話,誰知道它說了什麼?

4、後來依依認識到錯誤,她是怎麼做的?

小結:你們可真聰明,依依認識到錯誤後再也不亂寫亂畫、不晃小椅子了,並且非常的愛護小椅子了。

那我想問問小朋友,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都有自己的小椅子,那你們怎樣愛護小椅子呀?(幼兒討論)

小結:你們說得都很好,不能亂寫亂畫、不晃悠、要經常擦洗小椅子,愛護小椅子。這樣小椅子就會和我們成爲好朋友了。

三、看圖,知道正確的用椅子。

我們都知道了要愛護小椅子,現在你們看一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做的,這樣做對不對?(出示圖片)這裏有兩種小標誌,高興的笑臉和不高興的哭臉,做的對的就貼上高興的笑臉,錯的就貼上哭的標誌。

小結:我們一定要正確的用椅,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小椅子就會很傷心了,如果知道愛護小椅子,正確的坐椅子。小椅子就會很高興了。

四、正確搬運椅子

1、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那除了不亂寫亂畫、不晃悠,還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搬小椅子,那怎樣正確的搬椅子,不讓小椅子磕了、碰了呢?(幼兒討論)

2、教師示範,說清基本要點。

站在椅子的旁邊,用左手握住椅子的中央,右手握住椅子高部分的中央,將距離身體外的椅子腿先擡起,再擡另一端。眼睛直視前方走向目的地,到了以後挨着身體的椅子腿先放下,再放另一端。

3、幼兒學習搬椅子。

現在你們想不想試一試正確的搬椅子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變一變隊形,真樣能讓我們更好的搬椅子。你們準備好了嗎?幼兒學習搬椅子(坐下時強調幼兒的坐姿,對椅子發出的聲音要給予提示)

五、活動延伸——宣傳愛護小椅子

我們今天學習了怎樣正確的搬椅子,我們小朋友都知道、懂得愛護小椅子。那你們像不想讓其他的小朋友也愛護小椅子?我這裏有宣傳單,我們都來做個愛護小姨子的宣傳員,好素所有的小朋友都愛護小椅子。那我們離開前要把小姨子收好了,請你們用正確的方法把小椅子搬到紅線外的地方,椅子的前腿挨着紅線,輕輕的走過去,放好就過來領取宣傳單。開始吧!

幼兒園教案 篇9

大班教案《數數》適用於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大膽參與數數遊戲,能在操作活動中找出幾種簡便的數數方法,嘗試用多種方法數數,瞭解不同數數方法的區別,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數》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數數,瞭解不同數數方法的區別。

2、大膽參與數數遊戲,能在操作活動中找出幾種簡便的數數方法。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數數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1份數數材料,操作卡一份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嘗試用多種方法數數:請幼兒數數盆子裏的豆豆有多少,想象怎樣數又快又對。

2、交流數數方法:請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數出來的。針對幾種不同方法評價。

3、練習用多種方法數數。

  二、小組活動

1、畫一畫,看看自己變出了什麼小動物,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2、填空:在空格里印上合適的數字。橫着數數,豎着數數。

  三、活動評價

表揚活動中大膽嘗試各種方法數數的孩子。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提供豆豆等數數材料,讓幼兒練習方法。

小百科:數數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採用扳手指或嘴巴唸叨或心裏默唸,爲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