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2篇

本文已影響 1.39W人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一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2篇

本篇課文就是一篇童話故事,在內容上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課文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來母親對孩子的愛,要讓學生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主的思想,不依靠自己的父母,學會生活的本領,而這一點,恰恰就是整篇課文的教學難點。依據新課標要求以及教育專家的觀點,一年級的課堂識字寫字則是課堂主旋律,因爲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所以寫字教學則不會出現在第一課時中。因此,課前備課時我做了如下思考:

1.如何導入?

現在的新課堂並不推薦複雜花俏的導入。通過學習,我知道導入應具備自然、有趣、簡潔、啓思。而我面對的是一羣剛剛進入學習不久的一年級孩子,所以,我的導入要貼近孩子,簡潔有趣,而兒歌《數鴨子》則是孩子們有興趣同時也“信手拈來”的東西。如何讓這首歌進入的自然?正好現在正值冷冬季,我穿着一件鮮豔的黃襖子,這時我決定以我穿的黃色衣服過渡到同樣也是“穿着黃色衣服”的小鴨子作爲切入點,結合《數鴨子》兒歌,以老師是鴨媽媽,學生是鴨寶寶,進入情境。

2.如何教學“我會認”的生字?

本篇課文中的“自己”這兩個生字既要求會認也要求會寫,並且出現在了課題裏。如何處理?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標題教學的資料,最後,我決定“自”字由我來領着書空,學生則跟着我一起書空,這樣既讓學生熟悉了自的筆畫順序及名稱,也爲第二課時教寫打下基礎。而“己”字的筆畫筆順大部分學生已經比較熟悉了,我決定試着讓學生指導我來書空,這樣能夠增加學生的信心。孩子心裏會想,我也能指揮老師了,讓孩子心裏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其他生字大部分以單字在句子裏出現,如“您”字。因此,在備課時,我決定學習朱老師的教學生字方法,隨文識字。字隨文學,使字不脫離句,從而更有利於句子的朗讀和理解。新課標指出,在語文的學習中還應該培養孩子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所以在“您”字教學時,我決定做一個文明禮貌的灌輸,對比“您好”“你好”。前段時間聽了李超利、郭美珍、硃紅果等老師的課後,我發現,一堂好的課不應該只停留在本課的教學,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們學法,從而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所以,我決定根據本篇課文“您、嗎、吧”三個字的特點,灌輸“熟字+偏旁”這種識字方法。

3.如何讓學生把句子讀起來更美並且突破難點?

首先,我認爲小鴨子的話可以抓住“?”,讀出問號的味兒,並引導學生在體會小鴨子當時的心情。其次,在讀鴨媽媽的話時,可以角色轉換,讓學生體會作爲一個媽媽的語氣和鴨媽媽當時的所想,最後在反覆讀的過程中,抓住朗讀訓練這一重點,並突破難點。而這是一篇對話式的課文,所以,在鞏固學生讀的過程中,我加上了表演這一環節。既讓學生練習了朗讀,也讓學生融入了情境,並鍛鍊了孩子們“臺上功夫”。

 《自己去吧》教學反思二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猴、小鴨、小鷹在媽 媽的鼓勵下,自己學會爬樹,洗澡,飛翔的故事,教育學生不要依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喜愛。

上課前,我仔細的看了教參,教案,把握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上第一課時,這一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識記會認字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我是這樣設計本課的:直接引入,板書課題。我板書課題的時候,要求學生要認真看板書。並伸出小手,隨老師書空。接着讓學生齊讀課題,並說說怎樣識記這四個字。比如,自:目字加一撇。識字習慣的養成,一定是隨機的,隨時隨地隨行就市。將識字習慣滲透於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接着讓學生齊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提出簡單的問題。如:課題中的“自己去吧”是誰說的?2、課文共分幾個小節?課文中寫了哪幾種小動物?然後帶拼音出示本課的會認字,讓學生先拼讀再直呼,說說識記這些字的方法。用這些字組詞、說句子。去掉拼音再讀,開火車讀,放到詞語中讀,再放到課文中讀,加深學生的印象。接着進行朗讀指導,我出示了小猴和媽 媽對話的幻燈片,先指導語氣,然後再指導分角色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學生第一次接觸,需要老師示範。最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總的說來,我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重視識字方法的指導。本節課我採用了多種識字方法,比如,用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自。拆字法:吧、吃、呢、這、樣。也可以編順口溜,比如,要:一個女孩,頭頂一個大西瓜。

2、重視朗讀方法的指導。分角色朗讀,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爲了降低難度,上課時,我把小猴和媽 媽的對話作爲一個例子展示出來。我先示範讀,然後指三名學生分角色試讀,在學生學會分角色讀的前提下,再有男女生和老師分角色讀。

3、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讀書時要求學生雙手捧書、不拖腔,聲音要柔和。別人回答問題時要認真傾聽。一年級學生小,他只會聽自己的,不會聽同桌的,不會聽別人的。一節課,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認真聽。交過低段的老師都清楚,傾聽習慣的養成對於這些孩子來說是很難的,很難也得練呀!又比如寫字姿勢的隨時提醒,隨時強化。有知識而方法,有方法而技能,有技能而習慣,這就是語文教學必須跨越的目標階梯。習慣的養成沒有祕訣,也沒有捷徑。要說有,那就是隨時抓,隨地抓,反覆抓,堅持抓。

4、重視對學生的激勵。賞識和激勵孩子,永遠是教育的法寶。課堂上,我運用了很多激勵性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真好!分組比賽時,發放小紅旗等,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不足:

1、開火車時,有個別學生沒有認真聽。傾聽的習慣,還需要進一步的落實,以後的課堂上,我會不斷說,反覆說。

2、問題的設計,有點籠統。最後一個環節,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學會了哪些本領,問題過於寬泛。課後,我及時修改了課件,改爲: 放學回到家,我說:“媽 媽,我要 。”媽 媽說:“ , 。”這樣,我學會了 。以填空的形式出現,降低了難度,讓學生有話可說。

記得薛瑞萍老師說過:公開課和寫文章一個道理,開頭如爆竹之燃放,突如其來;結尾如鐘磬之輕叩,餘音繞樑;該問處問,改議處議;當鬆便鬆,當緊便緊;字斟句酌,環環相扣;高潮迭出,起伏有致……

上課、反思讓我不斷收穫,不斷進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