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蘇教版三上《石頭書》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一、說教材

蘇教版三上《石頭書》說課稿

《石頭書》是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兩位小朋友——川川和磊磊與勘探隊員的交談,介紹了許多有關岩石的知識。也表現了兩個孩子熱愛科學,探求知識的強烈願望,讚揚了他們刨根問底的精神。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5):寫石頭的外形一層一層的,像一冊厚厚的書;第二部分( 6 - 11) :介紹了石頭書的內容:“字”和畫;第三部分 ( 12-14 ):寫石頭書的作用。

課文情趣盎然,寓科學知識於充滿童真的對話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兒童讀物,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使其產生閱讀期待。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精讀課文。憑藉具體的語言資料,瞭解什麼是石頭書、石頭書裏有哪些學問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小組自主學習爲主,藉助圖片資料引導孩子們圍繞“爲什麼叫石頭書?”這個問題探究有關石頭書的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於探究的精神,培養

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賞析課文第五、七、九、十一自然段解決“爲什麼叫石頭書”這個問題。

2、教學難點:理解研究化石的作用。培養學生對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刨根問底,樂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成功的導入,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爲整節課奠定基調。我由一塊菊花化石引入課文的學習,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 精讀感悟

(1) 《課程標準》對中年級學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因此在找川川和磊磊提的問題時設計爲默讀,邊讀邊畫出問題,同時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由“刨根問底”導入課文,抓住“問”來走進文本,幫助學生建立“問”的意識,爲教學情感目標作鋪墊。在講授的過程中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驗。另外,在探究問題的答案時我還不失時機的進行句式訓練,如:將反問句改爲陳述句,用“因爲……所以……”說話等。

(3)三年級小學生的思維發展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於較抽象的事物還不能很好的建立關聯點。而圖片正具有形象、生動等特點,符合現階段學生思維發展規律,更易於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易於接受知識。因此在教授過程中通過出示雨痕、波痕、礦物、化石的圖片來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的形象,幫助他們更好地感知礦物、化石等抽象事物,同時更好地理解課文。

(4)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以對話爲主,其中有人物的神態描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引導學生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

(三)課外延伸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石頭是什麼樣子,激發學生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四)總結昇華

通過談收穫再次引導學生明白大自然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書,要學習川川和磊磊熱愛科學,善於探究的精神。

(五)作業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本課所學的內容爲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化石,因此讓他們蒐集有關化石的資料他們將樂意而爲,在興趣之上培養習慣,提高學生蒐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