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六上第15課《青海高原一株柳》課後反思?

本文已影響 2.85W人 

  《青海高原一株柳》課後反思之一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詞句堆砌華麗,語言流暢,氣勢磅礴,恰當的比較、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徵的描寫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與家鄉灞河柳樹作了比較,第6、7、8三個自然段的想象佔據了文章的一半,有力地寫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境抗爭。

蘇教版六上第15課《青海高原一株柳》課後反思?

雖然六年級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感悟和品析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對柳樹也是其熟悉的事物,也學過關於詠物、表現生命力強的文章,但學生並沒有接觸過側重通過環境的描寫、多角度的比較來詠物並表現人生哲理的文章。還由於學生對青海高原特有的氣候和地理特點普遍缺乏感知和體驗,再加上課文中只是運用語言直接描述,因此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環境的惡劣是教學的難點,而在此基礎上對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實質的朗讀感悟和解讀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教學的重點。

鑑於以上分析,本着從大處着眼,抓重點字詞的原則,我把切入點放在了 “爲什麼說這株柳樹是‘神奇’的?” 這條明線上面,引導學生從“柳樹的樣子”和“柳樹的成長曆程”兩個大的方面着手,再通過對每個段落中的重點詞句的深入體會、挖掘作者的情感深化這條潛藏於文本的暗線,進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偉力,去感悟不抱怨命運,以頑強毅力和韌勁與艱難環境作抗爭的人生哲理,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對話。

  《青海高原一株柳》課後反思之二

這學期,學校給了我一個外出鍛鍊的機會:到謝橋小學借班上課。接到這樣的'任務我既興奮又緊張,趕緊拿出語文書想定下上課的課文。尋思了半天,在楊教導的指導下我想選擇《青海高原一株柳》這課挑戰一下自我。這篇課文以酣暢淋漓的筆觸介紹了生長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壯的柳樹。這棵柳樹雖然是一株極其平常的柳樹,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頑強精神的、神奇的柳樹,告訴人們面對人生的困境和艱難,不能抱怨命運,應該以頑強的毅力和韌勁與生存環境抗爭。

初讀課文,我就有一種敬畏的心理,敬畏文中的那株柳樹,更敬畏作者陳忠實的文筆。這篇課文的語言華麗,篇幅很長,內涵豐富,寫作方法鮮明獨特。整篇文章掂在手裏沉甸甸的,真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幸好恰逢浙江特級教師盛新鳳到實驗小學上這課的示範觀摩課,楊教導將這次寶貴的聽課機會留給了我,讓我有了次與名師接觸,向名師學習的機會。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研讀了文本,但還是不得其法,聽了盛老師的課後卻是茅塞頓開。我突然有了種強烈的想要模仿盛老師的方法嘗試上這堂課的感覺,有了種愛上語文課的感覺。於是我反覆地研究、感悟、學習盛老師的課,越往裏走,越欽佩名師對文本的解讀、整合、處理能力。整個教學過程盛老師以“撐立”這個融人文內涵和語言魅力於一體的詞爲“抓手”,撬起了全文這個“宇宙”;以此爲線,讓散落的語言珍珠得以串聯;以此爲軸,使全文的語言與情感有了向心力。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的設計、導語的渲染都圍繞這個詞來展開,最主要的是將“多少、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爲保全生命所做的艱苦卓絕的努力”等詞句調用到“撐立”身邊,成爲豐厚它的語境,讓它在文本語境的烘托下血肉豐滿,巍然屹立,讓學生在對文本語境的整體把握中生成柳樹的高大形象。最終,學生讀懂了一個詞“撐立”,同時也讀懂了一棵樹,讀懂了一種精神。

我對盛老師的教學流程未作太大修改就“拿來主義”進行了第一次試上。發現原來名師的課還是可以模仿的,但是我又明顯感覺到我模仿的只是名師的教學流程,而名師的教態、語言、課堂生成的處理、深厚的文化底蘊等等是無法模仿的。經過王校長、楊教導、李老師的點撥指導,我又對教案進行了以下調整:

首先是對“鐵錠”一詞的理解。其實鐵錠這個東西我也沒有見過,只是通過查閱資料和向長輩請教對其大致地有所瞭解,那麼如何把這我都不能說透說清的東西介紹給學生呢?我仔細研讀課文“樹幹和樹枝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實而堅硬。”發現課文關鍵要留給學生的是樹幹和樹枝色澤上的印象,那麼我不如直接向學生出示鐵錠的圖片,讓他們直觀地感受鐵錠的色澤並加上簡單介紹不就可以突破這一個知識點了嗎?試上下來效果果然不錯。

其次是解決青海高原上柳樹爲什麼會那麼“高壯”“堅硬”,葉子顏色爲什麼是“暗綠”色的問題。第一次試上時,我在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想象柳樹生長情況的六、七兩個自然段後,一個一個地提問:爲什麼柳樹會那麼“高壯”?爲什麼柳樹會那麼“堅硬”?爲什麼柳樹葉子的顏色會是“暗綠”色的?發現學生並不容易組織語句來分別地回答這三個問題,因爲這三個問題其實是相通的。於是我又將這部分設計合併成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從整體上來把握柳樹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奇怪”之處和它惡劣的生存環境和堅強的毅力是有關的。

再次是對“撐立”和“佇立”兩詞的理解。“撐立”指的是柳樹在青海高原上生存下來是極其不易的,突出其艱難;而“佇立”側重在柳樹生存下來時間的長久。兩個詞都是對青海高原這株柳樹最好的詮釋,它們應該是互補互通的,而並非側重其中一個的。所以最終我將板書確定爲將“撐立”和“佇立”同時寫在黑板上。

將教案爛熟於心後我就滿懷信心地去謝橋中心小學借班上課了。上完課,我感覺自己是融入教材、融入學生、融入課堂了,能較順利地引導學生思考感悟,能較巧妙地處理課堂生成,能恰倒好處地評價學生的回答,教學目標能較好完成。可惜的是畢竟我與學生之間在教學交流方法上還存在一些不適應,所以教學節奏上有時還不夠緊湊流暢。謝橋中心小學的老師聽完課後也爲我作了細緻的點評,讓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受到他們對教學的認真鑽研精神,激勵我再接再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