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譯文及賞析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原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原文、譯文及賞析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獲釋被錄用爲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內心憂困,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所瞭解。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亡國。

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賞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的一段遊說之辭,選自《孟子?告子》,文中孟子基於歷史的經驗和個人的歷史坎坷的切身體會,闡述了窮困挫折能堅定人的意志,激勵人奮發努力,建功立業;閒話安逸,則使平庸的國君驕慢怠情,以致亡國。讀完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就是:經歷艱苦磨難的人才可以往下生存發展。

文中先列舉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層,然後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練方面,最後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憤圖強的勵志且悲壯意識。文章採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開篇先以排比句式列舉了歷史上六個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然後從正反兩方面論證經受艱苦磨鍊的必要性,說明人才在困難中造就,安逸享樂能使人(國家)死亡。

文章列舉的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和百里奚等六位歷史人物,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聖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賢才,而他們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爲他們在成爲名人之前,要麼經受磨難,要麼從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麼都不爲世人所知……

文章最有分量的是那句振聾發聵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訴人們:所有將來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必然要在內心,身體,生活各方面經受一番痛苦與曲折的磨練,並以此來增長自己的才幹。能吃的苦都吃過了,能經受的挫折都經受過了,以後即使再碰到類似的困難和挫折,便能處變不驚,臨危不亂,冷靜對待,設法克服和應對。“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即一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這以點帶面、從小到大的寫法,也堪稱經典,使人讀來欲罷不能、欲忘不得,給人以深刻的啓示。一個人的在艱苦的環境下,會努力去奮鬥,因爲他明白只有努力纔是唯一的出路。而相反,那個人如果是在條件優越下生活,他便會不知道進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